僚人家园

标题: [转帖]关于德保那雷:居住在新房 风景在旧房 [打印本页]

作者: 卜丁    时间: 2010-2-25 14:14
标题: [转帖]关于德保那雷:居住在新房 风景在旧房

原帖地址: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0-02/24/content_355090.htm

在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现代的水泥楼房与传统的干栏建筑群相映成趣

居住在新房 风景在旧房

南国早报   2010-02-24          ■ 本报记者 巫碧燕 文/图

  山脚下是现代化的楼房,山坡上是传统的干栏民居。

  本报记者 巫碧燕 文/图

  来到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可以看到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山坡上,是保存完整的壮族纯土木干栏建筑群,这是村民的老宅;山脚下,则是一栋栋水泥楼房,这是村民的新宅。住进了楼房的村民们,对干栏老宅尽心保护,并希望以此为看点,发展旅游经济。 

  新旧建筑相映成趣

  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记者来到了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山脚下,是一栋栋水泥楼房;山坡上,则是连片的旧房子。近年来,那雷屯的干栏建筑群引起了很多专家、游客的关注,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

  村民们热情地给记者讲解说,别看山坡上那些房子旧,它们可是典型的壮族干栏建筑群,房子都是土石木结构,一般有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关牲口。从外表看,它最大的特点是,在房子的正前方,有高高的台阶通向二楼,二楼的两边则是晒台或者由栏杆围起的阳台。

  在屯子外的河边,记者看到,有人修起了新干栏,一边还建起了游泳池。一打听才得知,2009年下半年,那雷屯的一位村民注册了一家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要全面开发那雷屯的旅游资源。

  借干栏建筑群发展旅游

  那雷屯的干栏老屯建在半山坡上,几年前,当地政府担心山体滑坡影响村民的居住安全,便每户补助一万余元,帮助全体村民在山脚下的平地建起了水泥楼房。 现在,在那雷屯的100户人家里,大部分已经搬到新房子,其余十来户人家,今年也都会搬到新村里。搬到新房子后,村民们对干栏老宅进行修缮并保存起来。

  走进那雷屯,昔日热闹的村庄已经变得静悄悄,但是从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记者仿佛又听见了昔日的牛铃声。曾有专家赞美那雷屯的干栏:“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幅画。”记者走到那雷干栏老屯的边上,从坡上望下去,清澈的河水正在沿着新修的柏油路蜿蜒流淌,近处就是山林和梯田,美不胜收。

  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修筑干栏的技艺是否会像有些传统工艺那样,有断代失传的危险?记者问几位村民是否还会修建干栏,他们连连点头:“会做的,会做的。”村里建起的新干栏,就是最好的例证。

  谷安保老人今年已经77岁高龄,他将修干栏的各种讲究一一道来:

  “修建围墙的泥土是从田里坡上取材,把当中的大石块去掉,保留一些小石头,这样才稳当。泥墙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每层大约10厘米,夯实后,再继续铺下一层。所以,干栏的泥墙表面看起来有明显的纹路。”

  “建干栏所用的木料,多为松木和栗木。木料伐下后,先要泡在水里三年,有的还会故意堆放在路边,任过往车辆扬起灰尘盖住木料。这样,沾了‘水气’和‘土气’的木料,不容易生虫。另外,摆瓦的格子是用竹子做的,一定要选用没生过虫蛋的,否则就算把虫蛋弄掉,还是很容易再生的。”

  记者发现,那雷屯一些干栏的外墙,已经有些摇摇欲坠,干栏主人只好暂时用柱子将其固定。村民表示,不再住人的干栏,很容易老化,他们下一步计划,就是等到游客渐渐多了以后,将干栏重新修整,把自己的“杰作”,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给游客。



作者: 使君子    时间: 2010-2-25 16:31
标题: 居住在新楼 风景在旧屋 (Gwnz Ranz)

在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现代的水泥楼房与传统的Gwnz Ranz建筑群相映成趣。


居住在新楼 风景在旧屋


   2010-02-24         
          
 
 
  山脚下是现代化的楼房,山坡上是传统的Gwnz Ranz民居。   

  来到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可以看到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山坡上,是保存完整的纯土木Gwnz Ranz建筑群,这是村民的老宅;山脚下,则是一栋栋水泥楼房,这是村民的新宅。住进了楼房的村民们,对干栏老宅尽心保护,并希望以此为看点,发展旅游经济。

  新旧建筑相映成趣

  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记者来到了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山脚下,是一栋栋水泥楼房;山坡上,则是连片的旧屋。近年来,那雷屯的Gwnz Ranz建筑群引起了很多专家、游客的关注,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

  村民们热情地给记者讲解到,别看山坡上那些屋子旧,它们可是典型的Gwnz Ranz建筑群,都是土石木结构,一般有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养畜牲。从外表看,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屋子的正前方,有高高的台阶通向二楼,二楼的两边则是晒台或者由栏杆围起的阳台。

  在屯外的河边,记者看到,有人修起了新Gwnz Ranz,一边还建起了游泳池。一打听才得知,2009年下半年,那雷屯的一位村民注册了一家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要全面开发那雷屯的旅游资源。

  借Gwnz Ranz建筑群发展旅游

  那雷屯的Gwnz Ranz老屯建在半山坡上,几年前,当地政府担心山体滑坡影响村民的居住安全,便每户补助一万余元,帮助全体村民在山脚下的平地建起了水泥楼房。 现在,在那雷屯的100户人家里,大部分已经搬到新楼,其余十来户人家,今年也都会搬到新村里。搬到新楼后,村民们对Gwnz Ranz老宅进行修缮并保存起来。

  走进那雷屯,昔日热闹的村庄已经变得静悄悄,但是从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记者仿佛又听见了昔日的牛铃声。曾有专家赞美那雷屯的Gwnz Ranz:“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幅画。”记者走到那雷Gwnz Ranz老屯的边上,从坡上望下去,清澈的河水正在沿着新修的柏油路蜿蜒流淌,近处就是山林和梯田,美不胜收。

  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修筑Gwnz Ranz的技艺是否会像有些传统工艺那样,有断代失传的危险?记者问几位村民是否还会修建Gwnz Ranz,他们连连点头:“会做的,会做的。”村里建起的新Gwnz Ranz,就是最好的例证。

  谷安保老人今年已经77岁高龄,他将修Gwnz Ranz的各种讲究一一道来:

  “修建围墙的泥土是从田里坡上取材,把当中的大石块去掉,保留一些小石头,这样才稳当。泥墙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每层大约10厘米,夯实后,再继续铺下一层。所以,Gwnz Ranz的泥墙表面看起来有明显的纹路。”

  “建Gwnz Ranz所用的木料,多为松木和栗木。木料伐下后,先要浸在水里三年,有的还会故意堆放在路边,任过往车辆扬起灰尘盖住木料。这样,沾了‘水气’和‘土气’的木料,不容易生虫。另外,放瓦的格子是用竹做的,一定要选用没生过虫蛋的,否则就算把虫蛋弄掉,还是很容易再生的。”

  记者发现,那雷屯一些Gwnz Ranz的外墙,已经有些摇摇欲坠,Gwnz Ranz主人只好暂时用柱子将其固定。村民表示,不再住人的Gwnz Ranz,很容易老化,他们下一步计划,就是等到游客渐渐多了以后,将Gwnz Ranz重新修整,把自己祖先流传下来的杰作,以最好的状态,展示给游客。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0-2-25 23:26
干栏的建材,不可以用水泥砖瓦吗?新房不可以造成干栏的式样吗?
作者: 好好瑟    时间: 2010-2-26 03:36

怀念好多家园的老将们~~~~~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0-2-26 08:43
住进了楼房的村民们,对干栏老宅尽心保护,并希望以此为看点,发展旅游经济。 要得!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