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怀疑野史"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说法 [打印本页]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11-29 22:15
标题: 怀疑野史"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说法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356668692

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之地一般意义上也叫岭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和广西。在秦与百越的战争中,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而已。总之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三次发生的秦军和两广土著军的战争,其中最重要和最惨烈的是第一次战争。  
  灵渠,秦军征伐岭南时的重要物资补给线

……

 百越军在这次战争中的参战兵力则几乎没有任何史书有比较确切的记载,只能从部分考古资料中看出百越军的人数要远远少于秦军,而且当时的岭南百越基本上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原始森林密布,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当时的两广总人口数根据考古学家的估计都不会超过50万,当时能战的适龄青壮年大致在5万人上下,这在不少野史中也有类似"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的说法。

疑问:秦军那么容易灭东方六国,这些部队有作战经验,且装备也远远先进于百越民族,也考虑到环境的恶劣,但屠睢给秦始王信中说到了自己的“五十万大军已经伤亡甚重”。岭南远远落后中原,且作战经验也缺乏,百越军凭5万人的实力能否挫败秦军50万? 就像现在拿中国的50万大军攻打蒙古5万军队,此不是易如反掌?

当时的岭南人口与军队数量是否值得重新推敲?


作者: 特浪    时间: 2009-11-30 22:36
百越军主要靠游击战,熟悉环境,夜间偷袭,,,,正面交锋不占优势,,,,军队应该有十万左右。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11-30 22:55
QUOTE:
以下是引用特浪在2009-11-30 22:36:06的发言:
百越军主要靠游击战,熟悉环境,夜间偷袭,,,,正面交锋不占优势,,,,军队应该有十万左右。

他们给咱们说是5万,这种推测不妥。

那时候岭南应该有很多万人口,要不不可能抵抗得了敌人的50万大军,且这些大军是有作战经验(先平定东方六国),装备远远高于咱们僚人的。


作者: Mfm1992    时间: 2009-11-30 22:57
现代登陆作战,攻者往往损失惨重,但胜多败少。因为发动登陆战役一方必然有着充分的准备,集中了优势兵力和兵器。古代封建统治者发动征战,也少不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对于秦征岭南而言,秦皇已经预计会遇到强烈的抵抗,所以派出了庞大的军队,但他应该没有预计到秦瓯战争后来的惨烈程度,是征服欲使他没有放弃对岭南的征战。
作者: 农民的儿子    时间: 2010-1-31 09:49

把宝剑献上


作者: obnobn    时间: 2010-3-11 18:41

把僚人当成普通民族,当然值得推敲,但是僚人不是普通民族!

我看是你的脑子中了病毒,应该用卡巴斯基或什么软件来杀杀毒!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0-3-19 09:46
几年抗战,全民皆兵!
  • 回复内容不能小于 12 字节!

  • 作者: 全球汉奴死绝    时间: 2010-3-25 0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路    时间: 2010-3-25 15:56

    楼上网友的ID涉嫌恶意攻击,请管理员处理。


    作者: 全球汉奴死绝    时间: 2010-3-25 2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西粤人    时间: 2010-4-11 01:26
    历史记载我一般最多只相信一半不到,希望大家看历史也多多用自己的脑子!!!
    作者: 左江土著    时间: 2010-4-11 20:28

    根据统计,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用了10年的时间,统一广西地区前后总共用了6年的时间。西汉人写的南子.人间训》对此次战争的描绘是 “伏尸流血数十万”。 “伏尸流血数十万”究竟是专门指秦军队呢?还是指交战双方的军队?但不管何指,这样激烈的战争所反映的地方军事实力并不薄弱,当地没有强大国家机器的存在是不可能导致如此惨烈的结果的。

    猜一猜,根据“伏尸流血数十万”的结局,这场战争中土著军的人数应该是多少才合理?


    作者: 犀利哥    时间: 2010-4-13 10:22
    QUOTE:
    以下是引用左江土著在2010-4-11 20:28:30的发言:

    根据统计,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用了10年的时间,统一广西地区前后总共用了6年的时间。西汉人写的南子.人间训》对此次战争的描绘是 “伏尸流血数十万”。 “伏尸流血数十万”究竟是专门指秦军队呢?还是指交战双方的军队?但不管何指,这样激烈的战争所反映的地方军事实力并不薄弱,当地没有强大国家机器的存在是不可能导致如此惨烈的结果的。

    猜一猜,根据“伏尸流血数十万”的结局,这场战争中土著军的人数应该是多少才合理?

    其实,土著军的人数并不多,,,,他们基本上都是游击队,,就像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噶,,,厉害吧!


    作者: 布曼    时间: 2011-11-9 10:29
    QUOTE:
    以下是引用左江土著在2010-4-11 20:28:30的发言:

    根据统计,秦始皇统一六国才用了10年的时间,统一广西地区前后总共用了6年的时间。西汉人写的南子.人间训》对此次战争的描绘是 “伏尸流血数十万”。 “伏尸流血数十万”究竟是专门指秦军队呢?还是指交战双方的军队?但不管何指,这样激烈的战争所反映的地方军事实力并不薄弱,当地没有强大国家机器的存在是不可能导致如此惨烈的结果的。

    猜一猜,根据“伏尸流血数十万”的结局,这场战争中土著军的人数应该是多少才合理?

    说的是,当时岭南的西部主要有两个国家,北边骆越,南边瓯国! 举个列子,如果没有一个大人物或者机构来组织抵抗,一盘散沙,能使得秦国的50万大军征战8年,浮尸数十万!~!

    所以,当时越人的国家制度和势力还是很强大的,而且汉的历史书籍也很明显的写到是骆越、瓯国 两个国家,但考虑到某种因素,汉人不想承认岭南越人有自己的国家!~


    作者: 越僚    时间: 2011-11-10 09:14
    有人计算过,以当时的生产力,50万军队,只有5万的战斗部队,其他都是后勤人员,而且是分五路进岭南,平均也就一万人,在地里气候饮食等劣势条件下,越军只需要相当的战斗人员就可以拖垮秦军。
    作者: 庾楼月色    时间: 2011-11-11 07:46

    参考《壮族通史》,瓯骆两族人口估计有200万。当时两大部族地域辽阔,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合理的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1 08:10
    《淮南子》的屠睢的五十万南征大军就和《三国演义》的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一样,都是小说家言,很不靠谱,这件事在《史记》里的记载很简略,能统帅五十万大军的统帅屠睢,按理说应该能和王翦、蒙恬、李牧等名将齐名的,但是该人只在《淮南子》中出现了一次。再有从历史上对古蜀国、滇国的记载来看,百越的社会组织如能达到国家状态,在史料中不会不记载的,没有必要古蜀国(指秦惠王时司马错灭的那个蜀国,三星堆、金沙遗址就是他们留下来的)都记载流传下来,”百越“没有记载。
    作者: 庾楼月色    时间: 2011-11-11 09:11

    把《三国演义》看成小说我没意见,那就是一部小说。真正的赤壁之战曹操领兵二十五、六万,号称八十万大军。你要怀疑的话首先怀疑战国时代那动不动就歼敌八万、二十万,长平之战赵军被坑杀四十多万---死了这么多人?

    但是历史终究是历史,灵渠从哪里来,不付出极大代价费得着挖出一条几十公里的运河吗?对于秦始皇南征百越,史记中还是记录到了。

    没人说百越是一个国家,但是它一部分支系确实建立了国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1 9:12:51编辑过]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2 10:17

    “你要怀疑的话首先怀疑战国时代那动不动就歼敌八万、二十万,长平之战赵军被坑杀四十多万---死了这么多人?”

    长平之战死亡人数的怀疑文章大把的有,和本文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细读《史记》就会发现,秦军对岭南的军事行动有两次,一次属于王翦灭楚之后的收尾行动,主要占领了珠江下游今天的广州和桂北(今桂林、临桂一线)一带原楚国的军事据点,再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的一次,主要占领了今天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五十万很可能包括了随来的移民,战斗兵至多是十万。至于百越部族的人口,不能用今天广东广西和华北的人口对比来算,两者的生产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先秦时期南方的人口远没有北方多。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2 10:24

    至于“没人说百越是一个国家,但是它一部分支系确实建立了国家”


    国家的建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要有中央政府、固定的赋税、官僚、军队、司法机构存在,其中税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说明了政府对整个国家人口、经济的控制情况。

    百越支系建立的国家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国家事迹流传下来(不要说都被汉人毁了,雁过留声,古蜀国还有杜宇、蚕丛、石牛道等事流传下来,这个国家不可能一点事迹、遗迹留下来)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2 10:28
    另外从古蜀国、高句丽、渤海国的例子来看,凡是在人口方面不对汉人具有区域优势又与汉人的核心区距离过近的定居异族国家,在其灭亡后民族语言会很快丢失、民族消亡的,反倒是那些部落性的民族容易存留下来。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2 14:45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2 10:28:43的发言:
    另外从古蜀国、高句丽、渤海国的例子来看,凡是在人口方面不对汉人具有区域优势又与汉人的核心区距离过近的定居异族国家,在其灭亡后民族语言会很快丢失、民族消亡的,反倒是那些部落性的民族容易存留下来。

    那些国家完全灭亡了,遗民要么被同化,要么迁走,但语言可没有完全消失,融入后来的民族当中而已,,比如,女真,朝鲜,大和,,,甚至参与汉语方言的形成。

    正因为岭南土著有很强的民族意识,中原王朝也从来没有完全征服过岭南西部,所以,今天会有那么一群人叫壮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2 14:48:07编辑过]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2 14:50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2 10:24:13的发言:

    至于“没人说百越是一个国家,但是它一部分支系确实建立了国家”


    国家的建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要有中央政府、固定的赋税、官僚、军队、司法机构存在,其中税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说明了政府对整个国家人口、经济的控制情况。

    百越支系建立的国家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国家事迹流传下来(不要说都被汉人毁了,雁过留声,古蜀国还有杜宇、蚕丛、石牛道等事流传下来,这个国家不可能一点事迹、遗迹留下来)

    越国,闽越,东瓯,西瓯,,,,,

    勾践,无诸,摇,译吁宋,黄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2 14:51:58编辑过]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1-11-12 20:32

    那迷贝侬是我敬重的网友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6 14:04

    ”越国,闽越,东瓯,西瓯,,,,,

    勾践,无诸,摇,译吁宋,黄同“

    这都是从汉文史料中抄下来的,要的是汉族的蚩尤和苗族的尤公这种记录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6 15:07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6 14:04:28的发言:

    ”越国,闽越,东瓯,西瓯,,,,,

    勾践,无诸,摇,译吁宋,黄同“

    这都是从汉文史料中抄下来的,要的是汉族的蚩尤和苗族的尤公这种记录


    搞笑

    壮族有自己国家的称呼“勐”,2000年了,没有文字,文化断代,自然很难再追寻那段历史了,,,

    假如没有文字,你们又会知道什么呢?

    甲骨文以前的历史,你们有记忆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6 15:08:26编辑过]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6 15:30
    苗族的尤公怎么就传下来了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6 16:06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6 15:30:31的发言:
    苗族的尤公怎么就传下来了

    有苗族学者考证,尤公和蚩尤无关。

    把他们牵扯到一起,是很晚近的事情。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6 16:18
    苗族的尤公怎么就传下来了

    有苗族学者考证,尤公和蚩尤无关。

    把他们牵扯到一起,是很晚近的事情。

    你去三苗网和他们理论去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6 16:24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6 16:18:11的发言:
    苗族的尤公怎么就传下来了

    有苗族学者考证,尤公和蚩尤无关。

    把他们牵扯到一起,是很晚近的事情。

    你去三苗网和他们理论去

    他们就和你们一样,把炎黄当信史。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6 16:40
    那和尤公相对的黄龙公、赤龙公怎么解释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6 16:50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6 16:40:57的发言:
    那和尤公相对的黄龙公、赤龙公怎么解释

    你问他们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6 16:51:43编辑过]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6 17:38
    那和尤公相对的黄龙公、赤龙公怎么解释

    你问他们去。

    只好采用鸵鸟政策了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6 17:39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6 17:38:37的发言:
    那和尤公相对的黄龙公、赤龙公怎么解释

    你问他们去。

    只好采用鸵鸟政策了

    对外族的神话和传说不怎么关心,如果是信史则另当别论。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6 17:41
    苗族是否到过中原,现在都有专家怀疑。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17 09:46
    苗族的语言中对粟-小米的描述很丰富,不想其余的南方民族那样对小米没有什么认识,在出现农业直至宋代,北方一直是吃小米的。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17 11:01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17 9:46:21的发言:
    苗族的语言中对粟-小米的描述很丰富,不想其余的南方民族那样对小米没有什么认识,在出现农业直至宋代,北方一直是吃小米的。

    “得越船粟”,“勾町王禹、漏卧侯愈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陈立归郡。”《史记》

    早在西汉时期,岭南及西南,均有小米,更靠近北方的长江流域的苗族更不用说。

    无知就不要来显摆。

    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小麦在汉代以后逐渐普及北方地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壮乡武鸣冬种小麦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13_44050_1.html

    壮文:

    haeuxmienh (见mienh) 小麦

    haeuxfiengj 粟;小米[粒小黄色,穗似狗尾,俗称狗尾粟]

    haeuxvaeng 鸭脚粟[谷物类,颗粒小,红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7 11:59:59编辑过]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20 20:30

    “得越船粟”,“勾町王禹、漏卧侯愈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陈立归郡。”《史记》

    早在西汉时期,岭南及西南,均有小米,更靠近北方的长江流域的苗族更不用说。

    无知就不要来显摆。

    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小麦在汉代以后逐渐普及北方地区。

    “得越船粟”,那是南越国的,明显是南征秦军带来的

    你说在壮语中粟是什么样的称呼,是原生性的名词还是输入的名词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20 20:35

    “早在西汉时期,岭南及西南,均有小米,更靠近北方的长江流域的苗族更不用说。

    无知就不要来显摆。”

    西汉时期有小米不稀奇,有更早的证据吗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20 21:04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20 20:30:51的发言:

    “得越船粟”,“勾町王禹、漏卧侯愈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陈立归郡。”《史记》

    早在西汉时期,岭南及西南,均有小米,更靠近北方的长江流域的苗族更不用说。

    无知就不要来显摆。

    在楼兰的小河墓地发现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麦。

    内地发现出土的小麦,最早在三千多年前,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小麦在汉代以后逐渐普及北方地区。

    “得越船粟”,那是南越国的,明显是南征秦军带来的

    你说在壮语中粟是什么样的称呼,是原生性的名词还是输入的名词

    明显是南征秦军带来的?

    有证据吗?

    秦军从北方带来的军粮能吃这么多年?

    岭南也是可以种植粟的,只是没有北方适宜而已。

    haeuxfiengj 粟;小米[粒小黄色,穗似狗尾,俗称狗尾粟]

    haeuxvaeng 鸭脚粟[谷物类,颗粒小,红色]


    近视吗?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21 08:37

    明显是南征秦军带来的?

    有证据吗?

    秦军从北方带来的军粮能吃这么多年?

    岭南也是可以种植粟的,只是没有北方适宜而已。

    废话,人家不会自己种,何况五十万人里很大一部分南迁的移民,找出岭南在秦代以前就有小米种植的证据来,岭南的小米是自己培植的,还是从北方输入的。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21 09:59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21 8:37:30的发言:

    明显是南征秦军带来的?

    有证据吗?

    秦军从北方带来的军粮能吃这么多年?

    岭南也是可以种植粟的,只是没有北方适宜而已。

    废话,人家不会自己种,何况五十万人里很大一部分南迁的移民,找出岭南在秦代以前就有小米种植的证据来,岭南的小米是自己培植的,还是从北方输入的。

    搞笑!

    我有说过“岭南的小米是自己培植”的吗?倒是你肯定的说南方民族对小米没有什么认识,我已经习惯这么自以为是的你了,现在你已是理屈词穷,不得不专空子,顾左右言其他而已。

    至少,壮侗等南方民族,对小米的认识,远早于汉人的南侵,名字应该是自己原生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1 10:00:03编辑过]

    作者: lw109    时间: 2011-11-21 14:11

    至少,壮侗等南方民族,对小米的认识,远早于汉人的南侵,名字应该是自己原生词。

    什么时候开始种的,早于秦代吗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21 14:16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21 14:11:14的发言:

    至少,壮侗等南方民族,对小米的认识,远早于汉人的南侵,名字应该是自己原生词。

    什么时候开始种的,早于秦代吗

    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小米的称呼,壮语有自己的叫法


    作者: 步布    时间: 2011-11-25 15:07

    我到认为,正因为当时岭南各地没有统一的国家,才是被征服的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时秦国千里之外几十万大军进入岭南,这在现代条件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交通不便,这是个主要的障碍,他的军队征战需要粮草,但远征带来的交通运输困难制约了他的作战能力。可以想像,以当时的地理条件,即使没有当地人的反抗,他就是徒步走完这些地区,也得用几年的时间,因此,统一六国用了10年,而统一岭南却用了6年,这很正常,这也说明秦军将领非常会用兵(他有的是时间,打下一个地方就多一分国土),他并不急于(也不能急)求成,而是步步为营、打下一地安顿一处,主要的形式就是殖民、生产,很快就又可以有新的战斗力。

    其次,说岭南不可能有统一的战力(或国家)的主要依据是: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各部族根本不可能往来密切,也无法战服、合并,形成统一的作战同盟。然虽部族林立,但因处于恶劣之地,民风刚强,战士强悍;而中原的军队,虽说有战马、钢枪利剑,但那只是适合于平原大兵团作战的东西,到了岭南,山水相间、山高水长,这些优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了,一些适合短战的土弓毒箭反而是最好的武器。同时,这些南方首领一般都选择易守难攻之险山来作为基地,因此,虽然武器原始,但只要地形有利、器械运用得当,还是很能坚守的。而那些不习丛林和山地作战的中原兵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这里根本展不开,不可能快速攻城掠地、轻易取胜。但最终胜利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有先进的生产力,战力有保障,最主要的是:他们有国家作为后盾,可以保障军队持续的作战能力。反观岭南各部,基本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仗,因此很容易被中原兵各个击破,最终逃不脱被统一的命运。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25 20:53
    QUOTE:
    以下是引用步布在2011-11-25 15:07:08的发言:

    我到认为,正因为当时岭南各地没有统一的国家,才是被征服的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时秦国千里之外几十万大军进入岭南,这在现代条件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交通不便,这是个主要的障碍,他的军队征战需要粮草,但远征带来的交通运输困难制约了他的作战能力。可以想像,以当时的地理条件,即使没有当地人的反抗,他就是徒步走完这些地区,也得用几年的时间,因此,统一六国用了10年,而统一岭南却用了6年,这很正常,这也说明秦军将领非常会用兵(他有的是时间,打下一个地方就多一分国土),他并不急于(也不能急)求成,而是步步为营、打下一地安顿一处,主要的形式就是殖民、生产,很快就又可以有新的战斗力。

    其次,说岭南不可能有统一的战力(或国家)的主要依据是: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各部族根本不可能往来密切,也无法战服、合并,形成统一的作战同盟。然虽部族林立,但因处于恶劣之地,民风刚强,战士强悍;而中原的军队,虽说有战马、钢枪利剑,但那只是适合于平原大兵团作战的东西,到了岭南,山水相间、山高水长,这些优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了,一些适合短战的土弓毒箭反而是最好的武器。同时,这些南方首领一般都选择易守难攻之险山来作为基地,因此,虽然武器原始,但只要地形有利、器械运用得当,还是很能坚守的。而那些不习丛林和山地作战的中原兵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这里根本展不开,不可能快速攻城掠地、轻易取胜。但最终胜利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有先进的生产力,战力有保障,最主要的是:他们有国家作为后盾,可以保障军队持续的作战能力。反观岭南各部,基本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仗,因此很容易被中原兵各个击破,最终逃不脱被统一的命运。

    贵州和云南,比岭南条件更恶劣

    哪怕是原始森林开路行使,也不用6年,广西南北不过600公里,一天6公里,100天可走完。解放军解放广西,据说也就一个月,还是在20万现代军队把守的情况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21:00:43编辑过]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11-28 14:44
    QUOTE:
    以下是引用lw109在2011-11-21 14:11:14的发言:

    至少,壮侗等南方民族,对小米的认识,远早于汉人的南侵,名字应该是自己原生词。

    什么时候开始种的,早于秦代吗

    句町方国很可能起源于商代,那坡县感驮岩遗址中的商文化层,曾出土有石戈、牙璋等王权象征的遗物,同时还有用大量稻、粟作祭品的祭祀场,以及铸铜石范,无不说明这里在商周时已存在着方国实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8 14:44:47编辑过]

    作者: obnobn    时间: 2011-11-28 21:41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11-25 20:53:48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步布在2011-11-25 15:07:08的发言:

    我到认为,正因为当时岭南各地没有统一的国家,才是被征服的主要原因。

    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时秦国千里之外几十万大军进入岭南,这在现代条件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交通不便,这是个主要的障碍,他的军队征战需要粮草,但远征带来的交通运输困难制约了他的作战能力。可以想像,以当时的地理条件,即使没有当地人的反抗,他就是徒步走完这些地区,也得用几年的时间,因此,统一六国用了10年,而统一岭南却用了6年,这很正常,这也说明秦军将领非常会用兵(他有的是时间,打下一个地方就多一分国土),他并不急于(也不能急)求成,而是步步为营、打下一地安顿一处,主要的形式就是殖民、生产,很快就又可以有新的战斗力。

    其次,说岭南不可能有统一的战力(或国家)的主要依据是: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各部族根本不可能往来密切,也无法战服、合并,形成统一的作战同盟。然虽部族林立,但因处于恶劣之地,民风刚强,战士强悍;而中原的军队,虽说有战马、钢枪利剑,但那只是适合于平原大兵团作战的东西,到了岭南,山水相间、山高水长,这些优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了,一些适合短战的土弓毒箭反而是最好的武器。同时,这些南方首领一般都选择易守难攻之险山来作为基地,因此,虽然武器原始,但只要地形有利、器械运用得当,还是很能坚守的。而那些不习丛林和山地作战的中原兵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这里根本展不开,不可能快速攻城掠地、轻易取胜。但最终胜利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有先进的生产力,战力有保障,最主要的是:他们有国家作为后盾,可以保障军队持续的作战能力。反观岭南各部,基本都处于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仗,因此很容易被中原兵各个击破,最终逃不脱被统一的命运。

    贵州和云南,比岭南条件更恶劣

    哪怕是原始森林开路行使,也不用6年,广西南北不过600公里,一天6公里,100天可走完。解放军解放广西,据说也就一个月,还是在20万现代军队把守的情况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5 21:00:43编辑过]

    这是作为内战来打的,并且有大量的内应。一个月是大部队散了,山上武装两年也未能打完。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