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基本上没什么“借汉”吧?!音乐也不错
——以下为“红棉树”编辑增添内容——
Daengz Mboengs Daengz Ziuh Poujzaoh Moxloh/Poujrongx: Hvangf Syangf | 一生一世 词、曲、演唱、录音、视频:黄祥 |
Tavaenz loengz bo, hai ok maz, Meizgven gijlai vaenz, vaenz luemj vaenz. | 太阳下山,月亮出来, 河水绕山,鸟儿觅林, 无论多少天,一天像一天, |
这首歌是富宁县的“天保话”,其母体就是广西的德保话,属于南壮的德靖土语。
这首歌去年11月就在本论坛发表了,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都在泰国工作,比较忙碌,对论坛疏于管理,直到今天有贝侬请求我来辨认,我才知道家园里有这么一首富宁天保话的新歌,真不好意思。我多次去云南富宁县,也曾在该县的天保话村寨住宿,所以对天保话相当熟悉。虽然从德保县(当时叫天保县)和靖西县移民到富宁已有几代,天保话仍然和德保话、靖西话基本一致,只有少数词汇发音有些许变异,如歌中的caemh(一起、共同),德保和靖西仍保留更古老的发音形态byaemh,可见富宁天保话也受到了当地“布瑞”话的影响。
富宁的壮语方言很多的,主体是北壮的桂边土语“布瑞”(buxqyaex),去年我们去富宁县坡芽村采访的时候,据富宁县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富宁县1/3的壮族是说“天保话”的,这个数据比我以前得知的要多,我想即使没这么多,天保话也是富宁县壮语的一个重要方言,甚至已经可以说是该县的云南汉话、壮语布瑞话之后的第三大通行语了。天保话与布瑞话是可以相互通话的,这个情况我就多次亲眼目睹,而且也亲身经历,比如说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富宁县的时候,从富宁县城坐车到皈朝镇,车上有一个妇人听我和同伴说德保话,她就直接用当地的布瑞话和我们对话,我当时还不熟悉当地布瑞口音,所以听得云里雾里的,但她还是一直坚持要和我说她的布瑞话,原因就是她认为我就是富宁当地的天保人,而当地天保人和布瑞人都是可以用各自母语通话的。可见,南北壮之间的通话,并非广西的贝侬们想象的那样困难,所谓无法通话,其实只是不熟悉音变与部分不同的词汇而已,而不是方言差距真的很大。
很多人很可能都不知道富宁县“天保人”的来历,他们的祖先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从德保县西半部和靖西的龙临、果乐一带和那坡县部分乡镇迁徙到当时还地广人稀的富宁县的,迁徙的时间一直持续到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天保人还越过富宁县迁徙到了与富宁接壤的广南县和越南北部的高平县一带,我有个堂姑妈就是在越南北部出生,长到6岁才回到我们村的。她父亲是我的爷爷的哥哥,他从当时的天保县到富宁县做生意后,和其他天保人同伴越过现在的富宁县田蓬口岸到了越南北部继续做生意,至今当地还有不少天保人的聚落,越南人把他们划入侬族,属于越南侬族“侬府”支系,“府”就是“镇安府”的简称。由于从德保县迁去的移民占了主体,而靖西、那坡壮语和德保话类似,当时德保县还叫做“天保县”,所以在富宁县他们就都被归入“天保人”(或称天保侬人)的行列了,天保人保持着相当强烈的族群意识,解放初全国各地自报民族的时候,他们就自报是“天保族”,因此云南壮族历史调查资料里,就有一个“天保族”,和文山州的其他壮族支系“侬族”、“沙族”、“土族”等并列。天保人至今还保留着祖居地的文化传统,如还在传唱德靖山歌,因为德保迁去的叫做天保下甲话,靖西迁去的叫做天保上甲话,所以天保县移民带过去的德保北路山歌在富宁县被称为“天保下甲山歌”,靖西县移民带过去的靖西上甲山歌则被称为“天保上甲山歌”。
——红棉树 2010年4月12日 11:10 编辑于北京
想不到富宁的话
和我们德保的这么接近啊
好象泰族和东南亚音乐。。。
想不到富宁的话
和我们德保的这么接近啊
同意
好接近哦
如果楼上不说是富宁话,还以为是德保话。
猜想整个文山州与德保靖西那坡的各方面很接近,放在一个省可能更合适?
不会吧?
我以为是北壮的捏!看歌词,我也基本上听懂。
富宁一部分贝侬先辈来自德靖,而地理上靠近百色
请楼下高手回答
Fwen ndei!
Dingj lai!
好歌曲!
呵呵,语法用得好哦!
看歌词,再联想那些比较古的词汇,完全听得懂。有些老词汇在我们这边很时候用了,比如“一生一世”,因为在日常中很少表达,所以如果不听这首歌还真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呵呵~听不出世南壮还是北壮,因为歌词没用到ptk这些声母,倒是有j这个声母了,不过还不敢确定其土语范围。南壮走叫pai,在歌词里好像有,不过听不出他唱的是bai还是pai。
歌曲很好!
可惜录音差了点!
已经很不错了,难得原创!!
广西在这方面没有云南贝侬做得好
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是南就是南,是北就是北。
只要有送气声母有送气声母的就是属于南壮范畴。因为歌词有:像妹眨眼睛(loom norq yab ta),眼睛是ta,而不是da,所以应该是南壮。
基础词汇一样,自然各地听得懂。
贝侬判断有误。这首歌是富宁县的“天保话”,其母体就是广西的德保话,属于南壮的德靖土语。
这首歌去年11月就在本论坛发表了,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都在泰国工作,比较忙碌,对论坛疏于管理,直到今天有贝侬请求我来辨认,我才知道家园里有这么一首富宁天保话的新歌,真不好意思。我多次去云南富宁县,也曾在该县的天保话村寨住宿,所以对天保话相当熟悉。虽然从德保县(当时叫天保县)和靖西县移民到富宁已有几代,天保话仍然和德保话、靖西话基本一致,只有少数词汇发音有些许变异,如歌中的caemh(一起、共同),德保和靖西仍保留更古老的发音形态byaemh,可见富宁天保话也受到了当地“布瑞”话的影响。
想不到富宁的话
和我们德保的这么接近啊
shanshe贝侬感觉是正确的,不过这首歌本来就是德保话在富宁县的一个变体“天保话”,但它并非富宁的主流壮语,所以也不能说所有的富宁壮语就很接近德保话,以下就是我听写的歌词,用德靖拼音方案记录如下:
Daengz Mboengs Daengz Ziuh Poujzaoh Moxloh/Poujrongx: Hvangf Syangf | 一生一世 词、曲、演唱、录音、视频:黄祥 |
Tavaenz loengz bo, hai ok maz, Meizgven gijlai vaenz, vaenz luemj vaenz. | 太阳下山,月亮出来, 河水绕山,鸟儿觅林, 无论多少天,一天像一天, |
富宁有很多壮语方言,主体是北壮的桂边土语“布瑞”(buxqyaex),去年我们去富宁县坡芽村采访的时候,据富宁县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富宁县1/3的壮族是说“天保话”的,这个数据比我以前得知的要多,我想即使没这么多,天保话也是富宁县壮语的一个重要方言,甚至已经可以说是该县的云南汉话、壮语布瑞话之后的第三大通行语了。天保话与布瑞话是可以相互通话的,这个情况我就多次亲眼目睹,而且也亲身经历,比如说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富宁县的时候,从富宁县城坐车到皈朝镇,车上有一个妇人听我和同伴说德保话,她就直接用当地的布瑞话和我们对话,我当时还不熟悉当地布瑞口音,所以听得云里雾里的,但她还是一直坚持要和我说她的布瑞话,原因就是她认为我就是富宁当地的天保人,而当地天保人和布瑞人都是可以用各自母语通话的。可见,南北壮之间的通话,并非广西的贝侬们想象的那样困难,所谓无法通话,其实只是不熟悉音变与部分不同的词汇而已,而不是方言差距真的很大。
很多贝侬很可能都不知道富宁县“天保人”的来历,他们的祖先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从德保县西半部和靖西的龙临、果乐一带和那坡县部分乡镇迁徙到当时还地广人稀的富宁县的,迁徙的时间一直持续到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天保人还越过富宁县迁徙到了与富宁接壤的广南县和越南北部的高平县一带,我有个堂姑妈就是在越南北部出生,长到6岁才回到我们村的。她父亲是我的爷爷的哥哥,他从当时的天保县到富宁县做生意后,和其他天保人同伴越过现在的富宁县田蓬口岸到了越南北部继续做生意,至今当地还有不少天保人的聚落,越南人把他们划入侬族,属于越南侬族“侬府”支系,“府”就是“镇安府”的简称。由于从德保县迁去的移民占了主体,而靖西、那坡壮语和德保话类似,当时德保县还叫做“天保县”,所以在富宁县他们就都被归入“天保人”(或称天保侬人)的行列了,天保人保持着相当强烈的族群意识,解放初全国各地自报民族的时候,他们就自报是“天保族”,因此云南壮族历史调查资料里,就有一个“天保族”,和文山州的其他壮族支系“侬族”、“沙族”、“土族”等并列。天保人至今还保留着祖居地的文化传统,如还在传唱德靖山歌,因为德保迁去的叫做天保下甲话,靖西迁去的叫做天保上甲话,所以天保县移民带过去的德保北路山歌在富宁县被称为“天保下甲山歌”,靖西县移民带过去的靖西上甲山歌则被称为“天保上甲山歌”。
很难说。从同源词音位对应上看,ร่วม当转写为壮语的ruemh,但我不知道哪个壮语方言有这个词。caemh是晚近的发音,blaemh/byaemh更能反映其古台语的 *bhlam B2 音位,如果这个词泰语里有的话,其发音当为 ปลัม。但因为ร่วม和byaemh(caemh)两者都是双唇鼻音韵尾,都属于阳去调,意思也有交叉,不能排除是同一词源的“词群”发展而来的。
今晚与这首歌的作者通了话(他现在就是正在北京参加青歌赛的云南文山坡芽歌书山歌队的成员之一),咨询之下得知原来他并非天保人,他的母语是富宁的侬话(侬话有好几种口音,基本近似天保话,所以有时候天保话也称为天保侬话),平时也会说富宁的主体壮语方言瑞话,但他母亲和妻子都是天保人,所以他也会说天保话,他个人感觉这首歌用天保话唱比较有味道,所以采用了天保话。刚才我说,没想到富宁天保话会把德保话的byaemh变成了caemh,他赶紧道歉说是他唱错了,富宁天保话还是读byaemh的,是他一时唱错而已。这首歌还是小样,全部都是用他自己家里的电脑和话筒录制的,他个人觉得很毛糙,还很不满意,但没想到有人传到我们网站,他表示希望以后和我们网站多合作,尽己所能创作更好的作品。
恰好我目前也在北京,也许会在离京前和作者以及参加青歌赛的云南文山坡芽歌书山歌队其他成员见个面交流一下,呵呵。
bouxyaex?
yaex在广话的意思是“顽皮”。
bouxyaex?
yaex在广话的意思是“顽皮”。
yaex在壮话的也有“顽皮”的意思。还有“不醒事的”,“肮脏的”等等意思。
bouxyaex?
yaex在广话的意思是“顽皮”。
yaex在壮话的也有“顽皮”的意思。还有“不醒事的”,“肮脏的”等等意思。
德靖土语的“脏兮兮”“不醒事”是yaez而不是yaex。
bouxyaex?
yaex在广话的意思是“顽皮”。
yaex在壮话的也有“顽皮”的意思。还有“不醒事的”,“肮脏的”等等意思。
德靖土语的“脏兮兮”“不醒事”是yaez而不是yaex。
Mbanj gou hix dwg: yaez = “脏兮兮”, “不醒事”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