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倪方六
图:第二代南越皇墓发掘现场,图为编钟出土现场。
赵佗死后,葬哪里了?这一直是一个谜,至今未找到。赵佗的陵墓据传很大,建在一座山上。为何历朝历代的人都会想起赵佗的墓?因为墓内随葬的宝物无数。
南越国以今广州市越秀区解放路为中心,统治岭南一大片地域。南越国濒临南海,都城番禺(广州)又是东南亚地区各种特产的集散地,珍宝充积。赵佗生前又有文物收藏的习惯,在世时搜罗许多奇珍异宝。当年还曾献一件宝物“珊瑚”给汉朝皇帝。据《西京杂记》描述,此珊瑚又叫“烽火树”,夜里能发光,就像燃烧的火焰,被放在汉宫的积草池中。死后,这些宝物全让赵佗带到了陵墓里了。
赵佗墓内到底有多少宝物?《交广春秋》上也讲得很大概,“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垄茔可谓奢大,葬积珍玩”。
正是因赵佗陵墓内随葬的宝物太多了,又那么神秘,不只历史学者想着它,盗墓贼对它更是牵肠挂肚。赵佗死后300年,还诱惑了吴国皇帝的孙权,将盗赵佗墓当作一件“国家大事”,以此增加“财政收入”,不顾北方曹魏的虎视,专门派了一支人马去南越。但孙权把整个广州城刨了个底朝天,也就没有找到他的墓。
赵佗墓确实不好找,即使是到了现代,有精密的探测技术,考古工作者也是一愁莫展。1980年发现的第二代南越皇陵,纯属一次意外,是盲猫撞到了死老鼠。为何赵佗墓这么难找?原来,赵佗实施的是秘葬。墓内随葬宝物无数,防止盗墓当是第一要务,老奸巨滑的赵佗自然生前要费尽脑汁。
赵佗是如何秘葬的?据北宋郑熊《番禺杂志》,“赵佗疑冢在县东北二百步,相传佗死营墓数处,及葬,丧车从四门出,故不知墓之所在。”
营造多处墓穴,死后四门出殡。这就是晋人王范的《交广春秋》(已佚)一书所谓,“佗生有奉制称藩之书,死有秘异神密之墓”。《交广春秋》已佚失,这里及下文均是转清人屈大均撰文中所引。
我查找了一下古代丧葬资料,早在春秋时期,“虚冢”便出现了,如孔子死后,其弟子便造了五座虚墓。所谓“虚冢”,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等。“虚冢”,讲白了,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将真正的葬尸地隐匿。这样的假坟,外表看似真的,找开后发现墓内空无一物,盗墓贼也最头痛这种“虚冢”,费了半天功夫却是假的,在现代考古中也不时可以发现。
赵佗不只是古代最长寿的帝皇,还是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古代最早实行秘葬的皇帝。这么讲来,是赵佗的葬式开创了古代帝皇秘葬制的先河。其实,不论是葬事规格、墓主身份,还是随葬宝物、诱惑程度,赵佗的墓都称得上是古代秘葬第一墓。
之后,秘葬备受帝皇青睐。对秘葬最为推崇的当算三国时期的狂人、魏武帝曹操。曹操生前设“七十二疑冢”,死后从邺城的多个城门出殡外。有人说真尸葬在邺城外的漳河底下,但真真假假,至今成谜。
图:第二代南越皇墓发掘现场,图为西耳室后段内随葬铜鼎、陶器等。
再后来,十六国诸皇帝同样青睐“虚冢”,多设假坟以迷惑盗墓者,十六时期的帝皇差不都全部实施秘葬制,如后赵始主石勒、武帝石季龙都给自己造了不少墓穴,石勒甚至半夜出殡,将棺材抬向黑夜的深山中。至今考古界很少发现这一时期的帝皇墓,与秘葬有直接的关系。
秘葬传说最玄乎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临死时给指定班人、孙子朱允炇留下口谕,要求后事从速处理。朱允炇很听话,在朱元璋倒头后的第7天,便将其下葬了,出现了古代帝皇罕见的“速葬”。下葬那天,南京十三城门同时抬出了棺材,一起出殡。
赵佗陵墓的反盗手段极具迷惑性,也相当成功,成功地迷惑了历朝盗墓贼,甚至把盗墓皇帝孙权也玩进了迷宫。可能因为赵佗墓太神秘了,太不好找了,人们便在文字中寻求盗墓的快感。
图:第二代南越皇墓发掘现场,图为填道石分布情况。
唐时有人据此编了一篇荒诞的盗墓小说,名叫《崔炜》(见于裴鉶的《传奇》)。小说中的主人公崔炜得到仙人相助,进入过赵佗的墓穴,墓穴空间巨大。崔炜看到里面有各种极尽奢华的陈设和珍奇异宝,还看到了传说中的为赵佗殉葬的东瓯王摇和闽越王无诸所献的4位侍女。赵佗知道他进来后,还把齐王田横的女儿田夫人赏配给崔炜作侍妾,赠送一颗西亚大食国(阿拉伯)的夜明珠。 赵佗墓到底是否被盗了?暨南大学曾有一位历史教授认为,赵佗墓早在唐代已被找到了,并被盗墓贼成功光顾,其根据便是盗墓小说《崔炜》。理由是,盗墓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与1980年代在广州发现的第二代南越王墓的考古发掘中所见,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不应该是文学上的巧合,如果不是成功亲身经历者讲述,是无法写出《崔炜》。 当然,赵佗墓被盗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替代不了考古发现。如果赵佗墓真的没有被盗毁,还存在于某一个地方,我想总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在这之前,都还是谜!
合法的掘墓者和非法的掘墓者都想挖墓.
历史。
一声叹息!
回不去的历史。我也只好叹息一声!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