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劳斯金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社会认同性和集团认同的符号,是集团成员资格的一致性的标志,有着心理上不可忽视的作用。格劳斯金又指出,当一个语言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时,往往贬低少数语言集团的语言文字,经过一定的历史持续,被贬者便会反常地接受贬低的观点,出现变态的心理,自己贬低自己的语言文字,甚至超过多数语言集团。多数语言集团中的专家学者对少数语言集团语言文字的积极态度,反而超过少数语言集团的一些人。
同是岭南,为什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之下,广东上得怎么快?广西那么慢?同是岭西,为什么桂东南上得那么快?桂西上得那么慢?同是邻县,为什么宾阳地里的农作物比来宾的好?不就是文化素质不一样吗?文化的断裂现象不仅造成民族文化素质下降,生产发展缓慢,而且在思想上造成的混乱也是惊人的。应当说,对壮族农村发展之缓慢,各级领导是焦急的,一个会接一个会,一个决议又一个决议,又是星火计划,又是贷款扶贫,又是树立样板然而农村里大多仍无动于衷,有的地区温饱尚未解决,却找不到致富之路。人们干焦急,却不知道那些决定、政策、科普是用汉文写的,生产第一线的人看不懂,学不到,他们怎么用?怎么致富?这些同志越急,听到搞壮文就越烦躁,认为我扶贫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考虑那种“鸡肠字”?
这是文化的断裂现象造成的后果,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传承型、转用型、重建型和断裂型。汉族文化属于传承型,满族属于转用型,美国属于重建型或复合型,壮族属于断裂型。断裂型文化在信息时代必造成经济文化发展的迟缓。壮族文化在哪些方面发生断裂呢?
我们就是壮人,虽然起源在哪,一样改变不了我们是壮人这个事实。不管用什么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我们一定要有我们是壮人这个意识。我们一定要团结,互相帮助。在团结面前,任何敌意的人也要畏惧三分。
我,在夜里哭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之下,广东上得怎么快?广西那么慢?同是岭西,为什么桂东南上得那么快?桂西上得那么慢?同是邻县,为什么宾阳地里的农作物比来宾的好?不就是文化素质不一样吗?
俺觉得,似乎和历史、地理环境和人为的政策有更大的关系!
我感觉到 壮语发展难是因为我的存在。
我太懒惰 爱推托责任,老是幻想着让汉人来主导如何如何发展壮语。
楼主贝侬的思考很深刻。
广西的发展、壮族的发展,我觉得应该需要洗脑,深入的洗脑。现在壮族人,应该懂得现代社会的资本运作规律,明白实业兴族、商战致富。壮族不是商业文化发达的民族,没有这个传统,所以要洗脑。至于壮族文化的载体,是普通话还是壮话、汉语还是壮语,现在看来,倒在其次。
《 壮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是一个不完整的民族。
我们也知道,一个民族的语言,如果没有文字做为依托,这个民族的语言是注定要消亡的。而一个民族的文字,如果不能进入学校,这种民族文字也是没有希望的。
我们还知道,文字的统一就是思想的统一,思想的统一就是精神的凝聚,精神的凝聚就是凝聚力,凝聚力能够带来爆发力。
我们更知道,语言是产生民族感情的第一要素,是建立一个稳定民族大厦的最重要的基石。语言是民族的灵魂,只要一个民族注重自己的语言,它便将持久生存并保持住自己的个性。语言可以使一个民族亡国而不亡族,相反,一个被统治民族,倘若随着时间推移而采用了外族统治者的语言,它就是一个死民族。共同语言存则民族生命存,共同语言亡则民族亡,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都知道,由于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造成壮族的民族断裂,即古与今断裂、文与言断裂、高与低(层次)断裂、内与外断裂、传与承(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断裂,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后代对自己的民族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在不断地流失,可我们绝大多数人却漠不关心熟视无睹。
我们肯定也知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如果不是我们自己抛弃自己,没有人可以抛弃我们。
可反观我们壮文的现状,虽说恢复推广使用也有二十多年的光阴了,可始终处于不死不活的尴尬境界。拥有1800多万之众的堂堂的中国第二大民族——壮族,对于壮文,观望者有之,漠视者有之,冷言冷语者有之,更有甚者挺身而出反对壮文进校推广使用者也大有人在。说壮话土,嫌壮文差,壮文无用论也曾一度甚嚣尘上。怪哉,子不嫌母丑,狗还不嫌主贫呢,我们壮人到底怎么了?
作为一个深深爱着自己民族的壮族人,作为一个壮文爱好者,不禁感慨:壮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