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家黑叉”小议
从目为数不多的野采报道来看,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壮语南部方言区的黑叉尾斗鱼,应该是越南黑叉(SEP / ERY)的一个地方表现型,我们管这种品系叫做“壮家黑叉”,简称“壮黑”。相对于仍然普遍分布的壮家叉(广西西南部壮族地区出产的普通叉尾斗鱼当中的一个特殊品系)来说,壮黑是非常罕见的珍稀国斗种群了。在发现德保有越南黑叉之前,可以确切得知邻近的靖西县中越边境乡镇,有人野采过纯种的越南黑叉,我们将之命名为“壮家靖西黑叉”。相对而言,广西德保县出产的黑叉,我们称为“壮家德保黑叉”。从当地老年捕鱼人的口述中可得知,德保县以前在相当广的区域内有黑叉分布,但现在却非常罕见了,罕见到当地大部分人从来没有见过黑叉的地步。
我和Bill从今年4月份开始关注和饲育国斗,就分别叮嘱了家乡德保、靖西的亲人、朋友和故人留意当地的壮家叉和壮黑的野采情况,不久之后朋友就从德保县某乡的一片相连的区域内陆续采来约有10尾黑叉,而靖西县的亲人也有采到几尾,通过比较发现,这些德保黑叉和靖西黑叉在地域表现型上呈现出非常惊人的一致特征。由于经验不足,跳缸而亡成为了它们大部分的最终归宿,目前幸存在我家的只有“老鼠仔”和“普占黑姑”两只了,正好是一公一母,而老鼠仔是典型的蓝色表现型,“普占黑姑”的产地和它相距不到几公里,却呈红色表现型,这简直是一个自然选择的奇迹(网上有些研究成果认为越南境内黑叉的红色系和蓝色系产地相隔至少50公里)。我和Bill交流之下认为,现在壮黑种群数量这么少,也难有纯的了,都有跟普叉杂交的基因迹象的,蓝色系跟红色系杂处就更容易了,这个分布更能看出越黑在桂西南壮乡的德保,其地盘步步萎缩后,蓝色型和红色型退到了相邻的一片区域的结果。(图0:壮家德保叉、壮家德保黑叉的产地——广西德保县的一派山水田园风光)
和已经陨去的德保壮黑“半兽鱼”一样,这两只壮黑有着不同于普通越黑的特点,即是幼年时期呈现出远祖有普叉杂交基因,或盖斑边缘有较明显的金边(如“半兽鱼”、“老鼠仔”),或头上有类似普叉的斑纹(如“普占黑姑”),但长大后这些特征一般都会消失,“半兽鱼”在我家的时候,盖斑尤其明显(图1:半兽鱼和公主夫妇,刚入缸后不久的状态,2009年4月18日摄于广西德保),但到了洛阳入住黑仔家之后,盖斑的清晰度呈明显的减弱趋势(图2:“半兽鱼”纯越黑的特征明显呈现,黑仔2009年5月9日摄于洛阳),可惜它在洛阳却跳缸自杀了,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它长大后的表现。而“老鼠仔”入缸一个多月后长到现在的亚成鱼,它的盖斑从明显变成模糊,呈现出典型越黑的特征,这似乎也证实了我们所怀疑的壮黑远祖与普叉发生基因交集的推测,这也正是目前已经采集到的德保和靖西黑叉个体呈现出的共同特征。(图3—6:壮黑“老鼠仔”从最初到最近的各种表现,呈现出典型的蓝色型特征)
我和Bill推测,壮家黑叉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表现特征,也许和它是越黑分布的最北部边缘区的种群有关。也许,在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由于普叉家族的兴旺,越黑在广西中越边境的高原山区一带越来越弱势,形成了不少山区的“孤岛”分布,由于山地地形复杂,渐渐与越黑分布的中心区域——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的种群分隔开来,为了维系种群的繁衍,它们或多或少与当地非常强势的壮家叉(普叉)发生了接触,产生了基因的交集,所以,今天的壮黑,在幼年时期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普叉基因,而当地的壮家叉,也呈现出与中国南方其他地方的普叉明显不同而接近于越黑表现型的特征——体型修长、体色偏冷色系、尾型展幅较宽等。(图7—9:分别是壮家大新叉和壮家德保叉“羽化”、壮家靖西叉“飞天”)
壮黑还有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特征,那就是它的鱼苗长得非常快,之所以说不易被人发现,是因为据我们所知,之前国内几乎没有人有野采过越黑(壮黑)的经历,给野采回来的越黑做繁殖试验,更无从谈起了。据我的观察,比起普叉的生长速度,壮黑苗的生长简直可以用“飞速成长”“疯狂生长”来形容。壮家德保黑“半兽鱼”和“公主”的F1(野采回来后繁殖出的第一代后代的意思,第二代之后就是F2、F3...FN),与壮家德保叉(普叉)“凸莱”和“蝶仪”的F1,为2009年4月20日、21日两天内相继出生的两窝鱼苗,可是到了现在,“半兽鱼”的鱼苗至少已经是“凸莱”鱼苗的3倍左右大。而“老鼠仔”和“普占黑姑”两条壮黑的F1,从6月22日孵化到现在,也就只有10天时间,但它们却已经几乎疯狂地长到了和已经问世一个月多月(5月18日问世)的壮家大新叉(普叉)“野泉”的F1差不多大了,长度相当,只是体宽没那么粗而已(图10—12:缸里的苗绝大部分都是壮黑“老鼠仔”的10天鱼龄的苗,一小部分是壮家大新叉“野泉”1个月零12天的苗,三天前开始我采取了同一个缸混养比较它们在同一个环境下的生长速度的方式),当然,也不排除大新叉的叉苗是在小缸当中混居,生长比较缓慢从而被这窝一个月后才出生的壮黑赶上的可能性,但这窝壮黑苗出生才10天都可以长这么大的,目测也感觉到非常的明显。Bill的猜想是,壮黑的鱼苗在食物来源丰富的情况下之所以长势迅速,是千百年来在孤岛分布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它们的种群延续而进化成快速成长的结果,看来这是很有可能的。
截止目前,除了德保和靖西之外,据说在桂西南边境地区的大新、天等、龙州、崇左、宁明等地,也都有野采到壮黑的报道,但其具体的行踪仍旧是扑朔迷离的。从保护栖息地的立场上看,我们也不希望壮黑这个稀有的越黑地方表现型种群的行踪让公众所知晓,以免遭受过多的野采而加速这个稀有鱼种资源的衰竭。这也是我们虽然很清楚壮家德保黑的具体产地,但仍不便公布的缘由。我们希望有识之士和真正爱原生鱼种的朋友,加入到保护壮黑资源的行列,在有限而节制的野采的前提下,整理出更多对壮黑研究有脾益的资讯,在杜绝杂交的前提下繁育出更多的后代以便放生回原栖息地,促使这个种群得到壮大。
从野采到不同地方的的多只壮家黑叉亚成和成年的表现来看,壮家黑叉属于越黑的一个独特的地方表现型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越南黑叉,在色系的鉴别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争论,一是以“rinco”的观点:
將M. spechti(越南黑蓋斑鬥)與M. erythropterus(紅鰭黑蓋斑鬥)的區別簡述如下:
M.e.紅鰭黑:1.體黑褐色,但前背至下背呈紅棕色;2.背,尾鰭鰭膜上的小斑點呈紅色;3.尾鰭絲狀鰭條的末端呈紅色.
M.s.越南黑:1.全體皆呈一致黑褐色;2.背,尾鰭鰭膜上的小斑點呈黑色;3.尾鰭絲狀鰭條的末端不呈紅色.
根據這3個特徵可以很明顯的區分出這兩種魚,但是我個人覺得最好以成熟的雄魚來區分.而其中特徵1最穩定也最容易區分,特徵3似乎不太穩定。
转摘自http://www.tbg.org.tw/~tbgweb/cgi-bin/topic.cgi?forum=39&topic=2627
2002年分類學者重新檢驗蓋斑鬥魚屬-Macropodus,在並發表M. erythropterus , M. hongkongensis兩個新物種.所以目前Macropodus下共有5種,其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標題上所提的這兩個相似種了.其實根據原始文獻整理的檢索表(KEY)可以在fishbase裡面找到http://www.fishbase.org/keys/description.cfm?keycode=474,另外在香港的網站http://www.ngensis.com/HKPF/hkpf.htm裡也有人整理成中文.
我將M. spechti(越南黑蓋斑鬥)與M. erythropterus(紅鰭黑蓋斑鬥)的區別簡述如下:
M.e.紅鰭黑:1.體黑褐色,但前背至下背呈紅棕色;2.背,尾鰭鰭膜上的小斑點呈紅色;3.尾鰭絲狀鰭條的末端呈紅色.
M.s.越南黑:1.全體皆呈一致黑褐色;2.背,尾鰭鰭膜上的小斑點呈黑色;3.尾鰭絲狀鰭條的末端不呈紅色.
根據這3個特徵可以很明顯的區分出這兩種魚,但是我個人覺得最好以成熟的雄魚來區分.而其中特徵1最穩定也最容易區分,特徵3似乎不太穩定.
此外,在fish base的key裡面,M.e.的側線以下體鱗具藍色光澤,M.s.則沒有提到,個人觀察應該兩種都有,而且以M.s.藍光澤較強,所以這一點應該再觀察.
最近在分類學期刊也有學者以形態數值分析Macropodus下各種,但他們的分析竟無法區分這兩個相近種,後續發展值得關注.無論如何,目前較有依據的區分就是如此...
請看圖:
1.M. erythropterus 標準長(不含尾的體長)約3公分的亞成雄魚,可以清楚的看到灰褐色的頭部與紅棕色的背部明顯不同,各鰭膜的斑點是紅色的尾鰭拉絲也是紅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2.M. spechti 標準長約5公分的雄成魚,可以看到背頭都是一致的灰褐色,各鰭膜的斑點黑色,尾鰭拉絲有黑也有帶紅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按此查看圖片詳細資料
以下是網路上的M. erythropterus, 有興趣的請自行上去查看
aquaworld.netfirms.com/Labyrinthfish/Macropodus/Macropodus_erythropterus.htm
非常典型的紅色背部,M. e.
www.pbase.com/lovelos/image/82205402
此魚鰭膜的紅色超鮮豔,M.e.
www.ne.jp/asahi/medaka-ken/k.t/page03-16-03.htm
此魚頭背部異色,顯然是M.e.
www.casa-di-lago.de/thema1g.htm
蠻專業的德文網站,有很多珍貴的一手資料,
it.wikipedia.org/wiki/Immagine:Makropode_Quang_Binh-Makropode_060114_5.jpg
這一張是老熟雄魚,從照片上看不太出頭背異色,但鰭的特徵顯示他應該是M.e.沒錯.
www.jjphoto.dk/fish_archive/aquarium/macropodus_spechti.htm
allabout.co.jp/pet/aquarium/closeup/CU20041213A/
以上兩張都是M.e., 網站給的是M.s.
以下是M. spechti
www.casa-di-lago.de/thema1f.htm
網頁沿用M. concolor的異名,不過有特別聲明M. spechti才是有效名
www.aquabase.org/member/album/pictures/318F0EE057F321A3CD63D3CEAB0E65D1_full.jpg
這張是亞成魚,但特徵已經很明顯
aqua.andy.tw/viewtopic.php?f=70&t=142305
這是老爹上的post,據說是大陸進口的.網友們多半認為是erythropterus,主要是因為其上有明顯的紅斑,關於此點有時間再說明. (看圖需登錄)
xtxt.3322.org/cgi-bin/lb5000mx200/topic.cgi?forum=10&topic=47&start=0&show=50
關於這隻魚,有清楚的採集紀錄.難得.
http://www.52fish.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04324&extra=page%3D2
在這邊的論壇M.s.被視為最神秘最稀有...不過我看貼出來的都正是M.s.(看圖需登錄)
一是以“黑仔”当初的的辨别方法:红色系有着鲜红的鳍边与尾鳍,黑中带紫红;蓝色系尾鳍没有红色表现,体色泛蓝。
不过另外有一种不太靠谱的观点就是把两种色系归为越北和越南差异,目前网络中讨论的在越南野采到两种色系的地点相隔50公里左右,更能证明是同种的不同表现。
实际上越黑的两种色系的表现也确实不是很严格的明显,最新近采集到的壮家黑叉两种色系的距离更是只有一公里!壮家黑叉相对于纯越黑的一些诡异的表现,确实很特别,有的个体在初亚成的时候鳃盖的边沿会有跟普叉一样的金色边沿,有的甚至背部还有非常模糊的条纹,基于这些独特的表现跟HK很相似,很多鱼友会认为是HK,但是在成年期后这些表现基本消失,越黑的各种表现越发凸显,而壮家黑叉的采集地跟越南有水系直接相连相通。在新近的采集亚成个体上又发现,有的在脑袋上还有类似壮家叉的斑纹,我个人认为这很可能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普叉数量远远大于黑叉的壮族地区,千百年来难免会有强势的壮家叉杂交黑叉的情况。壮家黑叉我很小的时候就有抓到过,有一个很大胆的猜想,越南的北部地区跟目前采集到的壮家黑叉地都是喀斯特地貌,根据HK的高山衍化猜想,壮家黑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衍化的种群。
那些小鱼们好可爱好漂亮哦!为什么我的总养不大啊??
拍摄时间:2009.06.30 21:38
以下相片拍摄时间:2009.07.01 16:29——17:30
中国斗鱼,叉尾斗鱼,土名叫bya-gaiz
德保拥有珍惜的植物德保苏铁、德靖海菜花,有世界上最矮的马种——德保矮马,现在又多出两个独特的巴盖——壮家德保叉,德保壮黑,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啊。
壮叉真的是很美的精灵,希望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要继续被污染被人为的破坏,能让这可爱的精灵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网状的尾巴还真美。
这种鱼,怎么跟我们这边的很像?特别是有条纹的那种,在水田边水圳上常有啊,小时候常养,很漂亮的。宾阳平话叫做 Kongj slanj,有的地方叫菩萨鱼。
哪天回家照个上来对比下
这种鱼,怎么跟我们这边的很像?特别是有条纹的那种,在水田边水圳上常有啊,小时候常养,很漂亮的。宾阳平话叫做 Kongj slanj,有的地方叫菩萨鱼。
哪天回家照个上来对比下
彩色有条纹的壮乡稻田里就很多,养好了非常漂亮的。
这个周末想买热带鱼的,看到一个泰国进口的什么鱼,忘了名字了,跟楼主说的黑叉很像噢,有深蓝色也有红色
这个周末想买热带鱼的,看到一个泰国进口的什么鱼,忘了名字了,跟楼主说的黑叉很像噢,有深蓝色也有红色
应该是泰国斗鱼吧。
我家乡的鱼原来也可以这么美!
[em60]这种鱼,怎么跟我们这边的很像?特别是有条纹的那种,在水田边水圳上常有啊,小时候常养,很漂亮的。宾阳平话叫做 Kongj slanj,有的地方叫菩萨鱼。
哪天回家照个上来对比下
彩色有条纹的壮乡稻田里就很多,养好了非常漂亮的。
我问了一下村里的小孩,说现在很少有这种鱼了,现在农村也很受污染啊,特别是农药。
小时候的红薯,收回来放在家里一年都不烂,漏在地里的,到了春天还能找来吃,特别脆。但现在连种红薯也得放农药,而且收回来放不久就烂掉。。。。,
小时候经常去小河里网鱼,有时也网得这个鱼bya gaiz
很怀念啊
哈哈 原来我们壮家人的鱼这么爽 !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