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德国人为什么花钱保护海南生物多样性? [打印本页]

作者: 使君子    时间: 2009-5-23 18:54
标题: 德国人为什么花钱保护海南生物多样性?
http://www.hq.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3/17/content_15972444.htm


德国人为什么花钱保护海南生物多样性?

  2009-03-17    海南日报

         德国专家深入海南调查 惊叹漫山遍野都是宝

         海南:山兰稻山下种植面积今年力争达300亩

    采访这个题材之前,听说项目资金主要由德方出,而中方主要是配合。记者就感到疑惑:远隔万里,德国人为什么花钱来中国保护海南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海南省五指山采访时,碰巧遇到德国专家乔恩.柏豪兹先生正在调查评估项目进展情况。


    当记者说出心中疑惑时,乔恩.柏豪兹说:“德国发展比较早,但当时没有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人们到处砍伐。农业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殆尽,现在想保护也没有什么可保护的了。我们现在虽然住着高楼大厦、驾驶着豪华汽车,但在农业生物多样性方面,德国是贫困的,海南是富有的。”


    中德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德方在海南已经投入600万元。德国为什么要这样做?乔恩.柏豪兹的话就是答案。这应了一句老话:失去才知道宝贵。


    发展中的国家不能再走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了,必须吸取德国这样发达国家的教训,保护好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并通过海南项目的成功实施,唤醒更多人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是中德合作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项目的意义所在。


    海南在1990年代就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并提出“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树立“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发展理念。乔恩.柏豪兹说,海南“了不起,有远见”。


    然而,这并不能让人沾沾自喜。就拿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海南虽然在全国又先走一步,但也仅仅只是开了个头,而且尚局限在6个小小的自然村。


    事实上,由于杂优水稻、木薯等其它粮食作物的外来品种的冲击和推广应用,传统的粮食作物如山兰稻渐渐萎缩,种植面积较小,失传品种有不少。此外,还有不少有历史记录的农业物种至今没有找到,也有可能已经失传。这值得引起人们注意。


    失去才知道宝贵。这在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教训。幸运的是,无论是从大的方面生态保护来说,还是从小的方面农业多样性保护而言,海南都有了良好的开头,相信这个教训不会在海南重演。


(记者 周月光)


作者: 贝侬班    时间: 2009-5-23 20:11
是呵.小时候曾见过和吃过的几种水稻品种,现在好多年都没见到也没听说过了.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09-5-24 01:45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6-25 01:01

这就是穷与富。。。。

我想,当咱们僚人已经富起来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保护僚人文化。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