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是指导方块壮文设计的意向性原则,欢迎各界人士提出改进意见。:
一、新方块壮文设计的总体目标 (按重要性排序)
1、适合文化程度低、只会讲壮话的群众的需要。即文字系统要符合壮语的结构特征和思维习惯。已经掌握汉语语法和词汇用法的人未必能够理解壮文的应用方式。
2、符合壮族文化心理并具有和谐美。即要避免怪异的、半土不洋的字体(如夹有拉丁字母)以及过度、生硬使用区分音符(如在字母a顶上标写'等符号)。
3、能够最大限度地跨越各壮语方言而使用。即要优先考虑文字的表意功能而不是表音功能。
4、有助于利用汉语进行双语教学和扫盲活动。
5、汉语扫盲专家觉得易学、好教。
6、有助于壮汉两种文字充分的相互理解。第4至第6条原则要求设计或选择壮文字体必须尽量遵循标准汉字的惯例。
二、壮文字体的选择原则
1、每个壮字只代表一个音节,每个音节只用一个壮字表示。一个壮字不能读成两个音节,一个音节也不能写成两个壮字。例如双音节词raixcaix不能写成“很”,单音节词vaiz不能写成“水牛”。
2、新壮字在所有的语境中必须以同一字体出现。要按照壮语语音和语义而不能根据汉语语法或者书写习惯选择壮字。例如,壮语的guh字,不能根据文景不同而且遵照汉字书写传统有时写如“做”字,有时写如“作”字。同样,壮语的daemq字必须总以相同的字体(比如“矮”字,仅为讨论方便而举例)出现,即使在汉语中这个字同时包含“矮”和“低”两个词义。不能按照该字在汉语中的用法跟这个字这样写而跟那个字又那样写。
3、不同的词必须用不同的字书写。例如,壮语中的bya指“石山”,ndoi指“土山”,这两个字不能都写成“山”字,即使“山”字在汉语中通常包括了bya和ndoi两个概念。同样,一个字符表示两个不同词语的汉字不能全盘照搬到壮语中。例如,汉语里的“长”字和“成长”中的“长”字写法相同,壮语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分别是raez和maj,不能用“长”字同时表示两个壮字。但是,如果字的不同含义在语景中能够区分清楚,也不必选两个汉字来表示。碰到这种情况,不同的词也可以用相同的字表示。
4、新壮字的语法结构必须遵循壮语复合词和词缀规则书写。例如,nohmou要写成“肉猪”。
5、壮语复合词的要素字必须分别书写。不能按照汉语复合词对应直译形式书写,例如daengngoenz应该写成“灯日”而不要写成“太阳”。
6、要着重考虑壮汉两种文字共同的词义和用法,而不要考虑其语音或词源的问题。例如,壮语的song与汉语的“双”字语音上相互匹配,历史上可能有亲缘关系,然而,用“两”字表示song或许更好,因为“两”字在语义和用法上更接近壮语的song字。
7、不要采用与汉语基本词义相矛盾或引起混乱的字。即汉语里读[nei4]音而意思是“那”的字不要用来表示读[nei4]音而表示“这”的壮字。例如,读[pu4]音而意为“布块”的汉字不要用来表示读[pu6]音而意为“衣服”的壮语,“布”应用来表示壮语的baengz字,“衣”应用来表示壮语的buh。
8、不同方言的非同源词可以用同样的字来表示,如果非同源词的语义和用法相同,而且没有别的同源词写法相似,要用同一个字体书写,以免造成混乱。如北部方言中的mbwn和南部方言中的fax,可以同用“天”字表示。
三、创造新字的原则
1、要尽量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只有在没有适合的规范汉字可用时才能创造新字或者使用不规范的汉字。
2、新壮字必须按照以下方法创造(按优先次序排列):
(1)对现有的汉字略作修改;
(2)用两个简单汉字组合而成;
(3)采用适合的广东话字体;
(4)采用民间通用的汉字变体;
(5)采用繁体-简体同源字;
(6)设计全新的字体。
3、新造字必须采用汉字现有的偏旁部首并按照汉字的结构造字。可以重新安排已有的偏旁部首的位置和方向,而不要创造新的偏旁部首。“困难字例”(如描绘性后附音节中元音的分级、重叠以及语气助词等)可以例外,如有必要,可采用区分音符之类的符号。
4、新造字的词义必须比其语音更为明晰。只有当某个词在各方言中都读相同的音时才可考虑以语音方式造字,而且,语音要素必须使用固定不变、合乎逻辑的方式。
5、在字与字之间,新造字的语义要素必须以固定不变、合乎逻辑的方式处理。
6、“困难字例”(如描绘性后附音节中元音的分级、重叠以及语气助词等)必须以固定不变、合乎逻辑的方式处理。
7、新壮字应尽量考虑使用与之同义的汉字。例如,壮语的cawz与vaiz是两个不同的词,汉语用“牛”表示cwz而用“水牛”表示vaiz。没有哪个汉字象vaiz那样一个字表示“水牛”这个概念迹,因此,有必要为vaiz创造一个新字。虽然vaiz字没有固定的东西表明它与“水”的联系,但希望新壮字里有“水”的概念,因为这样可以明确表示两种牛的不同,而且,“水”的概念可以增强壮汉语之间的相互理解。
8、新造字必须跟其他壮字一样简洁、工整。
四、困难字例的处理原则
1、元音分级。可以考虑使用某种区分音符,但最好在汉字的语音符号中选择。
2、重叠词。字体要让人一看便知是重叠词。
3、语气助词。选择常用的表音汉字搭配而成,或者在现有汉字前面加上“口”字旁表示与汉字读音相近的壮字。
方块壮文写出来是什么样的?郁水啸翁?
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支持你!!!!!!!!!!!!!!!!!!!!!!!!!!!!!!!!!!
脚手不勤草满天, Din fwngz mbouj gaenz ywj rim mbwn,
洞嘴不勤舌起毛。 Conghbak mbouj gaenz linx hwnj bwn.
朝夕叫文心欢喜, Haet haemh heuh fwen sim vuen'hoij,
叫文甜比唆嘴人。 Heuh fwen diemz boij cup bak vunz.
注:“文”字是新造壮字,左边应加上言字旁,表示山歌的意思。
另外,eu 和 heuh 有方言和标准音的差别,都用“叫”字表示。其他方言词也是按照同样规则处理。
当然,最能表现方块壮文特点的不是诗歌,而是壮语的口语,因为壮语口语有许多语气词,构词法也有其特别之处。不管怎么,如果新方块壮文被广大壮族群众所接受,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似乎并不困难。事实上,现在许多学过汉文的农民写信时就使用类似的文字,只是缺乏规范性和新创造的字体而已。
下面引用由lwgyungh在 2004/02/26 04:58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实行双轨制,我还是觉得规范民间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的方块壮字(sawndip)为好。
不过,有少数和我的原则正好是相反或不一样的。如:
啸翁先生说——“(二、壮文字体的选择原则) 3、……。例如,壮语中的bya指“石山”,ndoi指“土山”,这两个字不能都写成“山”字,即使“山”字在汉语中通常包括了bya和ndoi两个概念。……”
我则认为,尊重大多数壮语人将“山”看成是bya的概念而将bya(南部方言pya)写为“山”,不必因为bya是石山、ndoi是土山而一定要造出两个新字。ndoi在我的方案里规范为“丘”。
还有一点,老翁先生说——“……8、不同方言的非同源词可以用同样的字来表示,如果非同源词的语义和用法相同,而且没有别的同源词写法相似,要用同一个字体书写,以免造成混乱。如北部方言中的mbwn和南部方言中的fax,可以同用‘天’字表示”。
我点是很不同意的,我认为这忽略了来源不同的方言同意词在不同方言之间出现的几率了。
在典型的壮语南部方言中(如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里,“天”这个词都是fax,而几乎所有的北部壮语和部分南部方言(如邕南土语),“天”则是 mbwn,所以似乎就因此可以用“天”字来同时训读南部壮语的fax和北部壮语的mbwn而不矛盾。但其实不然,我的母语德保话里,fax 与 mbwn 都是“天”的意思,这么一来无法区分了。类似情况还很多。因此,我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同方言的同源词(发音不一定一致)一定采用同一个汉字来训读,而不同方言的非同源的同义词,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汉字去训读或创新字(其实我也有创新字的方案)。
1、要尽量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只有在没有适合的规范汉字可用时才能创造新字或者使用不规范的汉字。
在原则方面,我看不出楼顶的提法与红棉树兄弟有什么差别。这一整套原则是一些知名语言学家提出来供文字创制者在创制新方块壮文时参考的。有关专家已经创制了一套新方块文字,并在小范围试用。如果红棉树也创造了一套新的方块壮字,而且可以用电脑输入的话,现在就着手在网上推广,远比推广拼音壮文,特别是比推广方言文字要可行得多。当然,要是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考虑并尊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采取方塊壯字, 可能對保護各地壯語方言的多樣性有所好處. 可是可能會出現有碍於普及標準壯語的負面影向. 如果標準口語壯語沒有普及到一定程度(普及標準語和保留方言不;;是漢賊不;;能兩立, 而是足以互補的), 作爲壯民族之間的共通交際語言的壯語口語的在社會上的立足點會弱化. 這樣下去, 反過來會不;;會減弱對壯字(不;;管是拼音還是方塊)的實質需求?
延邊朝鮮族的口語屬於韓半島(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咸鏡道方言的地域性的變異形, 但是廣播, 文字語言都是基於朝鮮半島的標準語言(北韓的‘文化語’也是在漢城標準語的基礎上, 改進出來的, 連1970年代初爲止, 北韓的憲法規定‘朝鮮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漢城’, 其相似性可想而知),
而且有方塊字的漢語本身也爲了口語的規範化起見, 從民國時期起, 展開國語(普通話)普及運動, 而且口語普及的媒介體是拼音(民國始期的注音符號, 新中國的漢語拼音), 標準口語的普及和文字的普及是都有脫離不;;了的關係, 我覺得如果在南洋華僑社會里, 沒有普及標準華語的近代敎育系統, 照樣各方言集團都按各自的方言讀四書, ‘南洋華社’早就熔入當地社會了ba, 好像到南洋比新客(1880年代以後的移民)還早的早期移民都失去自己的語言, 同化成‘Baba Chinese'一樣.
帖子當中, 如有錯誤, 請不;;吝垂訓.
简单地说,壮族几千年来有语“无文”,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大家认同的民族文字。这种民族文字最大的功能是促进双语教学,为壮族更好地学习先进技术、更好地保存民族语言(包括方言)和文化提供有利工具。
历史上也好,今天也好,壮族内部以及壮族跟外族交往,已经习惯于借助汉语(方言、普通话)和(规范和不规范)汉字进行沟通。普及方块壮文,可在不改变目前语言现状的条件下实现上述目标。也就是说,新方块壮文的使用,使壮族同胞有了一个既能传承本民族文化又能嫁接汉族文化的特殊工具。
有了更高的教育水平,能够自如运用方块壮文以后,壮族人可用自己的文字记录和创造本民族的精神产品,而这些产品可以直接为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所知晓,这对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发展,是多么有利的事情。
没那么简单吧!如你没学过日语,而看懂几个日文里的汉字,就能说你懂日语(或日文)了吗?
如果使用汉字,因为某些方面与已经在壮族中普遍使用的汉字相同,学起来比较容易,也减轻学生比较负担,如果是拼音文字,不光整天想要尖负的学生要骂娘,一心只关心高考的家长和教师也会敷衍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