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帖]广西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左江土著    时间: 2004-2-16 13:23
标题: [转帖]广西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

                   广西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03年,广西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一、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间题及原因

   (一)广西文化产业所属行业
   关于文化产业究竟包括哪些行业,目前界定不一。如是否包括旅游业,是否包括教育业,是否包括体育产业,等等.都存在数据统计和理论研究的分歧。我们初步认定以下产业为文化产业:旅游业、图书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报纸杂志业、电子音像业、文艺表演业、娱乐业、软件业、教育培训与服务业、科学技术服务业、体育产业、广告业、艺术培训业、节庆活动与会展业。
   (二)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1. 旅游业:2002年,广西接待游客5023.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旅游业营业收入23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9.46%。全年旅游外汇收人3.21亿美元,比上年出长6.9%。
   2. 出版业(不含报刊):2002年,出版行业实现销售收人31.95亿元,占当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1.48%。广西出版总杜国有资产增值12%。
   3. 广播电视业:2002年,广西的电视台广告营业额2.27亿元,增13%,电台广告营业额0.47亿,增52.5%。
   4. 电影业:2002年广西放映新影片55部,放映3.2万场,票房收人0.16亿元。
   5. 报章杂志业:2002年,广西报社广告营业额1.87亿,其中《南国早报》的广告收人最高,达到1.16亿元。广西日报社2002年总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全区各地市报纸和杂志的经营情况尚无法调研。
   6. 电子音像业。6家音像出版社,2002年销售收入0.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1万元。
   7. 文艺表演业:专业文艺演出市场正在形成,2002年演出1.36万场,总收入0.98亿元,比上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8. 娱乐业:仅据个体娱乐服务业统计,2002年营业收入 4.64亿元,比上年下降13.7%。
   9. 软件业:2002年,广西列入统计范围的软件企业37家,收人3.93亿元,比上年增加19%。其中,软件产品销售收人1.2亿元。
   10. 教育业:目前对中小学附同经营业的统计资料为:2002年,广西中小学勤工俭学所办的校办工厂、农业基地和第三产业网点共21887家,总产值5.58万元,比上年下降5.8%。
   11. 体育产业:2002年,实现营业额13亿元,其中,体育彩禀销售额达到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3%,筹集公益金1.01亿元.增长1.37倍。
   12. 科学技术服务产业:2002年,广西建有生产力促进中心31个,其中,在各地科技情报所基础上成立的有16家,下辖服务企业1475家,全年服务收益总额6.63亿。
13. 广告业:2002年,广西广告营业总额8.08亿元.较上年增长10.2%。

   (三)广西文化产业的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整体实力偏小,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除旅游业、出版业外,各文化行业的实力仍然偏小,亟须做大做强。广西文化产业长期困弱的原因.与我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观念偏差有关。我们至令没有制定出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统计数据中找不到文化产业的数据。应当看到,“九五”后期,各地政府大都已经意识到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全国已有相当部分省市完成“十五”乃至未来15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力争使文化产业在未来5~10年内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领域里的文化竞争,很快会随着若干个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的形成而日益兴起。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应对战略和实力,可能还没等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我们的文化产业就已被挤压失去生存空间,继而被本国的文化产业巨头所吞噬。
   2.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不够。广西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革命文化都有极为丰富的内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但目前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合还做得不够,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一是文化资源本身的开发不够。南宁市是自治区首府.是广西人流、物流和资全流的中心。但是.南宁市的文化至今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掘,标志性的文化概念和形象物一直不能形成。这就阻碍了文化优势的发挥。二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不够。桂林是广西第一大旅游基地,但近两年的旅游经营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旅游业首次出现了营业额下滑,2002年虽有回升,但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人和涉外旅游总收入三大指标较上年的增长比率(8.58%、7.53%和6.39%)均不及全区GDP的增长比率。这不能不是桂林旅游长期只依赖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而忽略了对桂林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的结果。三是文化资源与民族资源的整合不够。广西是民族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民族资源有待开发。建议广西有关部门重视对一些旅游景点的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入开发。比如忻城土司衙门、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南丹的白裤瑶生态区、防城的京族三岛,等等。其中各级政府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主要缺陷是缺乏足够的文化力的参与,没有很好地策划和规划.文化含量得不到提升。
3.运作效益不高。广西的文化产业,按照经济效益憎况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效益较好的行业,有旅游业和出版业;一是规模较大或有较好发展势头但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的行业:报刊业、广播电视业、广告业、体育产业、软件业、音像业、电影业、节庆活动与会展业;三是规模较小,经济效益较差或基本未发挥出来的行业;演出业、娱乐业、艺术品创作(生产)与拍卖业、艺术培训业等。这类行业里大多还是小公司、小制作,许多还停留在作坊式运作阶段。这种状况.还需要政府对文化产业从资金、政策、技术、人才引进与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植和引寻。

             二、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广西的文化产业已具有一定的实力
   按照目前国家统计部门的分类,第三产业中“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这一类别与文化产业概念最为接近。即使我们从这一并不完整的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来看,2001年,广西的“教育、文化艺术 及广播电影电视业”这一类别的增长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到了37%,是第三产业十几个行业中排第三位的大比重的类别。如果将旅游业、广告业也包括进去.文化产业的比重将会更高,应达到或接近广西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3%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它已构成了一个实实在在不容轻视的产业板块。
   (二)广西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在全国有竞争力的行业
   这主要是旅游业。广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广西政府多年来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这是十分明智的,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在要做的是,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来进行布局,将旅游业纳入整个文化产业的大盘子里运作。我们认为,旅游的本质是文化产业。它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为满足个体对非本土文化,对异域、异族、异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求知欲和感官与精神享受而从事的休闲活动。我们将旅游业纳入文化产业,理由是:(1)除了科学考察之外,当今的旅游,大多数是文化旅游。这在我国有29个项目被确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之后,更是如此(其中自然遗产不足20%)。(2)文化是旅游业效益的重要构成。像文化资源的发掘、文化理念的注入、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已构成旅游业不可或缺的要素。一些成功的旅游热点,如云南丽江、山西平遥、江苏周庄,均是在文化资源发扬的基础上,文化理念成功注入所诞生的。文化在旅游业中的贡献率占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已是一个不容争辨的事实。(3)经济生活发生的现实已表明,在现行体制下,旅游部门与文博、园林、考古等文化部门常常发生业务冲突,将其统一在文化产业之下规划和管理实属必要。
  2002年,广西旅游业营业收人230.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9.46%。接待人数和旅游收人增长速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的公开营业,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市、贺州姑婆山森林公园等热点的形成,使广西的旅游格局由原来的桂林—北海的南北线性布局改变为南北、东西交叉的网络格局,其发展将会更为迅速。广西作为国内主要旅游地区之一,潜力巨大。

   (三)广西文化产业的门类大体已经齐全,发展十分迅速
根据我们的调研所获得的情况表明,目前,发展势头不错的行业,除前文所述的出版业和旅游业外.已有了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有广告业、娱乐业、报刊业、广播电视业、音乐戏剧演出业、艺术品创造(生产)与拍卖业、艺术培训业、软件业等10多个门类.一些文化产业的收入已有了可喜的产值。

   (四)形成了有潜力可期待的产业热点和经营项目
   2003年,广西的文化产业形成了不少很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热点和项目,主要有:
   1.节庆活动与会展。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和会展,是广西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五届国际民歌节的举办,目前,南宁市已逐步由“官办”走向“民办”。2002年的第4届国际民歌艺术节.已赢利62.6万元。举办大型文体节庆活动和会展,不仅能从门票收人、广告收入、社会赞助、冠名权收入多渠道的经济收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赢利,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带来巨大的旅游收人和经贸收人。2002年的第4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分文化、旅游、经贸三大部分,接待游客22.84万人,旅游收人1.19亿元,比上届增收26%,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每天人均消费额分别增长36%和48%,经济效益十分明显。2003年第5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期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6.26万人次.接待过夜旅游人数12.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3.54万人次,旅游总收人1.36亿元,旅游者人均花费之高,为历次旅游黄金周之最。
   2.市、县旅游。以往广西的旅游主要集中在桂林、北海、南宁这几个城市,2002年以来,一些市、县的旅游业发展较快,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县城旅游总收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20%以上的有阳朔县。全年接待游客28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1亿元,增长12.6%,占全县GDP的22%。发展速度较快的县市(旅游总收人增长15%或接待游客增长25%以上)有:钟山县、象州县、陆川县、东兴市、容县、龙胜县、宜州市、武宜县、荔浦县、兴安县。贺州是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城市。2002年,贺州市接待入境游客在广西各市中仅次于桂林,比上年增长46%,旅游总收人6.21亿元,比上年增长53.5%。2003年第一季度,贺州市的旅游业继续保持“火爆”,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1.5万人次,旅游收人1.1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6%和230%。
   3.漓江刘三姐歌圩。该项目第一期工程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开业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兴建,2003年7月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建设,上演由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艺术《印象·刘三姐》。2003年10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10月1日至7日举行12场黄金首演,每场2000人票价分188元320元和680元三种,7天收入达500万元。预计全年收人上亿元。
4.玉林市云天文化城。该项目全称为”玉林云天民俗文化世界”。云天文化城由1000多名台胞投资建成。占地70亩,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堪称南国第一楼。可同时容纳6万人参观。2003年1月开始试营业.计划2004年正式开业。内中展览中华民族民族民俗文化的各种工艺和成品。全部工程计划于 2008年完工,包括“云天”主体展览区、“云天”美食街、“云天”文化艺术表演团体,等等,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景观,经济潜力巨大。

           三、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集统一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加紧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现行管理和运作体制
我们多次建议现在继续建议自治区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现隶属于文化、旅游、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电、工商、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各类文化产业;尽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拟定文化发展的项目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文化消费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以整体推进广西文化广业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目前,对于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没有一个准确的量化判断。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对文化产业尚没有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年鉴中,没有单列的“文化产业”数据;二是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界定尚未统一。因此.对同一区域、同一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如占GDP的比重),由于所统计的行业不同,往往出现多种相差很大的结论。尽管统一的指标体系最终要经国家统计部门认可,但在学术探讨和供政府决策的过程中,可以先建立起“本地化’的招标件系。没有这种指标体系的初步确立,就难以把握这一产业的概貌和发展趋势,影响判断和决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建议由自治区政府牵头,尽快出台文化产业指标体系。

   (三)确立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同思路
广西在“九五”期间确立了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目标,现在的问题是要真正把旅游业放在支柱产业的位置去重视,用大力气去发展。广西在这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本文第三部分已作了分析,还应补充的是,文化介入的经济效应正在呈现。如贺州市,有温泉、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姚古镇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一直较少为人所知。由于影视文化的参与,在贺州拍摄外景的香港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和《酒是故乡醇》播出后,贺州的知名度上升。2002年,贺州市接待人均游客在广西各市中仅次于桂林,比上年增长46%.旅游总收入6. 21亿元,比上年增长53.3%。南宁市近几年来通过节庆会展活动、绿城文化活动、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工程等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带动了旅游业的较快发展。

   (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从整体上说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广西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更低。有的还处于作坊式制作阶段。因此,一是要引导科技的参与,扶植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使文化自身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二是要加强对其他领域新技术的研究,注意运用其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大文化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三是建立科技与文化的对应沟通机制,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加强协调;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科技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

   (五)增加文化投入,加强文化产业的硬件建设和管理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设施,因而要强化对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首先,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对导向性、标志、基础性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其次,开拓文化产业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种融资手段的运作,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来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引导非文化企业办文化产业,建立起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机制;最后,文化企业要注意文化设施的保护和使用,在长期效益和日常效益兼顾的原则下使其尽快产生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来。

四、结论与预测
   我们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发挥广西后发优势的抉择。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增幅较大的行业,它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必定会带动广西的第三产业和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2004年以及今后几年,我们应当锁定它为广西“ 跨越”战略瞄准的重要目标。
目前,除旅游业外,广西的文化产业中的其他12个行业2002年产值共计81.9亿元(仅据本课题组调研所用统计),占2002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2437亿元的3.32%;连同旅游业,则达到12.78%,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如能加大对其政策引导、科学管理和各类投人,将会促成广西文化产业全面而快速的发展。按照文化部文化产业规划研究课目组编制的《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的“使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的标准,我们预测广西的文化产业在今后3~5年的发展情况是:到2005年,其年增加值会达到550亿元左右(含旅游业),约占当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17%。到2007年,预计会达到广西国内生产总值的20%。也就是说,通过3—5年的努力.广西文化产业将以占广西GDP中20%左右的比重,接近第一产业的份额.成为广西经济发开的重要支柱。

                                                      广西社会科学院 :李建平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