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元立:《壮族地名述略》,载《广西民族研究》199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广西有两条郁水,一条是从夜郎来的豚水(北盘江)和谭封来的温水(南盘江)在郁林郡广郁县会合后而成的郁水,一条是以句盯文象水(驮娘江)为上源水流经郁林郡领方县的郁水。这南北二郁水在布山县会合成的郁水东流番禺入海。汉晋之际,桑钦写《水经》将南北二郁水串联起来称为温水。《旧唐书.地理志》说流经今南宁市的水道既叫“骇水”,也称为“温水”,俗又呼为“郁状江”,确实迷惑了许多人。其实这几个字都是“郁水”的近音译写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书.尧典》宅禺夷,今文(《尚书》)作禺夷,《史记》作郁夷,皆借字”①,说明古代汉语“禺”、“郁”音近,是为通假字。上文说及“禺”作为越语的音译字,读同“容”或“雄”,所以郁水也可写作“骇水”,因为古代“骇”同“灌”,与“雍”通假,如《尚书.无逸》“言乃雍”,《礼记.坊记》作“言乃灌”。《说文》:雍,读同昌,与古“郁”、“禺”二字读同“容”吻合。同时,上古温、郁都属影母(’)字,“温、郁,一声之转”②,音近,可以互相通假,所以“郁水”又音译作“温水”,读近“容”或“昌”,其壮语义为“大”。古“郁”字读作“,jong。”,急读为“昌”,缓读为“郁状”,犹如民国年间吴寿篙修《昭平县志》将壮语谓“鱼”(pla’)和菜(plak?)分别译作“壁拉”和“迫勒”一样,“郁状”的合音也、就近“昌”(或容)之音。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所以后来流经南宁的郁江也就称为“岂江”。“岂江”其壮语原义就是“大江”。所以,清朝人写《广西通志辑要》就将流经南宁府的誉江意译作“大江”:“大江,即古郁水也。在府城西南,左右二江合流……又东经永淳县北,又东经横县东南,北入贵县界中。”好在岂江意译作“大江”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流行了,否则我们就难从昌江的“昌”追溯郁水的“郁”作为壮族地名的近音译字该读同“容”字音。不过,按壮族地名的结构方式,“大江”应读作“?jong.(大)ram(水)”或“ta6(江)?jong。(大)”。“昌江”已经是个一半意译一半音译的地名,而且经过了汉语地名结构模式的规范;如不能追溯出“岂”是为音译字,那就如同汉语地名一样了。同时,汉代在广西设置的“郁林郡”原由“郁水”(壮语谓“,jong。ram”,音近郁林)得名早为世人遗忘;后来“郁林”又根据“郁林”地区的汉语方音写作“玉林”,原来壮族地名的踪影便难寻觅了。
对,我们当地称"郁江"为"dah hung"(大江)."大"在贵县当地壮话有两词,一是"hung",二是"ngwnx",我怀疑"番禺"的"禺"在古代肯定是来自壮话的"ngwnx",不过<壮汉词汇>里已不见这个词了,郁闷.
对了,"大"除了上述两种说法,还有一词为"byox",<词汇>里也不见收录.
前辈做学问非常细致,而且很博学又能基于本土.这点应该向他们学习呀.
郁、邕、灪、玉、温等汉字在我家乡话的读音:
郁 yoek[jok7]
邕 yoeng[joη1]
灪 voet[vot7]
温 voen[von1]
玉 ngoeg[ηok8]
在我家乡话里,郁、邕二字的发音部位很接近(粤语亦然);灪、温二字的发音部位也很接近。
广西玉林原名灪林,而郁江也曾写为鬰江或鬱江。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