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要推行少数民族文字?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民众交流用语是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不是汉语,他们看不懂汉文报纸,不完全听懂汉语广播电视(汉人文盲至少可以无碍地接收有声媒体的信息),他们基本处于于现代文明的隔绝状态。要帮助他们脱离贫困,和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扫盲,提高文化素质,但在这些地区用汉语扫盲困难很大,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尤其对母语不是汉语的人群来说更是如此,这是公认的(否则就不会有20世纪早期一批学者提出的全盘西化,废汉字而用拼音文字的运动,鲁迅甚至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为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创造拉丁字母文字方案,是帮助少数民族进步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少数民族群众只要学会基本字母和拼写规则旧能记录语言,国家就可以通过这种语言有效地宣传国家政策和现代文明。学这种语言相当于汉人学汉语拼音,当然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靠积累。但效率一定比学汉语来的高,这也是学者研究的结论,不象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积累,。国家之所以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造的都是拉丁字母文字,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少数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字既可以保持自己的文化,又可以迅速接收现代资讯,这样就大大加快了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至于说现实情况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还是政府推广不力,其次是少数民族民族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自信,民族意识淡薄会影响文字的推广,影响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落后又拉大与汉族的距离,加深利益上是矛盾,所以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前提是经济的同步发展,至少要尽量缩小差距,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正在此。
有些汉族网友看到少数民族谈自己的历史时,和汉族的视角有所不同,就反映过敏,以为那是分裂意识,其实这只是角度不同罢了,浩如烟海的汉文史籍,都是从汉人的角度写的,长期以来汉人习以为常,看到不同的观点就本能地紧张起来。一个文明的社会是能容忍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声音的,在涉及他人的利益时,听听他们的声音,而不是总认为自己唯一正确,这是民主应有之义。
就拿最近大家讨论的《歌王》问题来说吧,秦统一中国,对中华文化的大一统来说是有贡献的,但这是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的,当时秦始皇扩张的动机并不是为了中华文化的统一,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征服欲和经济利益,要知道秦还不是中国人,对于汉人的前身周人来说,秦楚吴越燕与北狄一样被认为是:“非我中国”。秦征岭南,是遇到越民族的强烈抵抗的,看看史书就知道,(六国哪国不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越民族是长江流域以南包括云贵高原南部的原住民,学界早有定论,相对于中原民族来说,他们过着较安乐的生活,突遇秦军暴力入侵,反抗是必然的,要求那时的越族人觉悟到几千年后中华的大一统文化而放弃反抗,并欢迎秦军的统治,可能吗?(哈哈,《英雄》的历史观?)
反抗都是不应该的,那么荆轲刺秦王就是大逆不道的了,为什么汉人还要千古传颂他的高尚气节和不屈精神呢,在《歌王》中,歌王已经成为越人的象征符号,秦王是汉人的象征符号,下跪表示越人对汉人的臣服,已经与是否有下跪的史实无关,强寇入侵而欢歌臣服,这放在哪个民族身上都不能接受,这样的观念也是要不得的,坚持自己的民族气节这也是汉文化所崇尚的价值观,少数民族不能秉持这样的价值观吗?难道要少数民族都奉行投降主义?投降主义可不专指对汉族投降,而是向强权投降,占全国超过一半国土面积的几千万少数民族都奉行投降主义对少数民族是否好事不说,对维护中国的完整与统一可不见得就是好事。
少数民族作为有共同文化、心理、地域的人群,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就象广东人山东人或者工人农民或者下岗人员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一样,很正常的,法律也是保护各类人群的利益的,我爱我的民族,我爱我的国家,长期以来,我们与汉族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只有各族都真正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国家才真正地强大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族一律平等,并保障各族的利益。历史地看,今天的民族政策是历史上最好的,少数民族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尽管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的国家正在推进民主法治,并开始注重人权,人作为生命个体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温总理在视察清华北大时首次以中央高层的身份肯定五.四运动提出的民主科学的口号,这是国家之福。
有些人对少数民族本能的不信任,其实是将少数民族往外推,也是极不自信的表现,我们正在建设法治国家,树立法制观念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有谁要搞分裂,法办就是了,人为地制造偏见,动不动就用大帽子压人,时时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腐朽观念来看人,实在恶心。
汉文化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不间断延续几千年的古老文化,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包容性,其实汉民族最需要的不是民族主义,,而是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的价值观,而最缺的也是这个。
有句话说:偏见比无知还要可怕!
说的就是这样的人。
我可没有闲工夫和他们瞎嚷嚷呢!
只想简单地指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是汉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汉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前提所在,真正理解并推崇汉文化的人,绝对不是大汉民族主义者,而大汉民族主义者、鼓吹汉民族血统如何纯正高贵的人,其实正是最不了解汉文化、最不尊重历史事实的一批人。
提到“投降主义”,我想发挥一下。
venjiebiao贝侬的原文:“……坚持自己的民族气节这也是汉文化所崇尚的价值观,少数民族不能秉持这样的价值观吗?难道要少数民族都奉行投降主义?投降主义可不专指对汉族投降,而是向强权投降,占全国超过一半国土面积的几千万少数民族都奉行投降主义对少数民族是否好事不说,对维护中国的完整与统一可不见得就是好事。”
大家知道,中国少数民族多数分布于边疆,假如中国少数民族奉行的仅仅是投降主义,那么,当有比中原政权更加强大的外部势力入侵时,边疆少数民族就不需要为保持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拚死抵抗了,历史上那么多可歌可泣的边疆人民抵御外敌的故事就显得有些可笑了。因而,民主、文明对于国内政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妄想推行强权政治,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海外的華僑,他們很多都熱愛祖國,關心祖國,但也會同時效忠自己居住的國家。例如紐約的華人在「九.一一」之後紛紛在家門口貼出美國旗,但這就表示他們不支持中國嗎?不是的,他們努力在異邦維持自己的語言,要當地出生的孩子在假期學漢語;如果祖國出了問題,他們也會奮身報國。這也是多重效忠的實証。
在國內的少數民族,他們熱愛自己民族,是十分正常的,但這表示他們就一定不愛國家嗎?這種「非黑即白」的二元邏輯觀念,是不科學、不合實情的。打個例子說,在清末中法戰爭中,奮勇抗敵的是壯族黑旗軍,但不說不知,與此同時,在南中國海沿岸的廣東、福建等地,卻有很多人為了賺點錢而加入法軍部隊,幫忙抬武器、作嚮導、甚至作先頭部隊,充了炮灰而不自知。為甚麼呢?因為黑旗軍雖然不是漢族,卻有「國家」的觀念;反之那些加入法軍的雖然是漢族,卻只有「鄉土」的觀念,還沒有「國家」的觀念。可見「民族」和「國家」的觀念,是不等同,是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的,可以兩者並存,或缺一,或兩者都沒有。
現今的壯族,對自己民族的觀念提升了(比較解放前而言),其國家觀念亦有提升。中越戰爭中的史實,就是明証。
下面引用由刀笔小吏在 2003/05/12 01:34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多数时候,所谓民族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我得同学老师里,汉、满(系主任呢)、苗、回、白、瑶都有,平时见面,根本不会联想到民族问题。甚至有时候跟其他班级的傣族朋友开玩笑说:你们dai族是不是很“dai毒 ...
问一下:中央民大的吗,我去过那边去吃烤羊肉耶。
壮族是民族团结的模范。
很有大民族风范。
下面引用由刀笔小吏在 2003/05/12 01:34pm 发表的内容:
其实,多数时候,所谓民族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我得同学老师里,汉、满(系主任呢)、苗、回、白、瑶都有,平时见面,根本不会联想到民族问题。甚至有时候跟其他班级的傣族朋友开玩笑说:你们dai族是不是很“dai毒 ...
下面引用由沙南曼森在 2003/06/13 02:00am 发表的内容:
在广西,壮族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跟汉族是一样的,而且,据说有些地方汉族很敢于超生,壮族相对来说没那么“勇敢”。
谈谈汉语及其文字(下)
释仁哲 著
▲ 汉字的书写形式及其演变
▲ 汉字的形体构造
▲ 汉字的优点
▲ 汉字和字母
▲ 英语的全球性扩张
▲ 萨丕尔-沃夫假说及其生理基础
▲ 汉语的早熟性和直观印象
▲ 语言应用的三个领域、不同语言在不同领域的对应、语言的像素类比
▲ 汉字的方言性、方言性的表现以及为什么是方言性
(四)语言应用领域、像素类比及其汉语的方言性
汉语不管是作为意识的记号、存储的媒介,还是作为思想表达的工具和手段,如果不改变其精神意旨的方向,不变换它思想语用的策略,不替换它生物位格的定势,那他的结局注定是悲惨的。这种悲惨是指,仅在汉文化的生活圈子内才是无可非议的大语种,而在世界文化传播的大范围内,顶多只能算是少数民族语言,也就是说汉语在世界语中有方言的性质。汉语仅能满足自产自销自用,既不关联其它,也不旁及异类。如果是这样,那么它的语言优势就无法凸现出来,优越性也得不到证明。事实上,一种语言所携带的该语言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覆盖的程度是该语言优化和强势的证明。这种强势力也拥有势能,它可以带着该语言的文化流入弱势的文化中,从而削弱或灭亡弱势的文化。
语言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领域,这就是:一、日常生活的领域,二、科学文化的领域,三、哲学文化的领域。这些不同领域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世界。第一个领域是最基本的、具有原始自明性的世界,其语言和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直接相关;第二个领域,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的,但它不是自明的,其语言作为一个整体和诸如科学行为之类有关;第三个领域,也即哲学文化的层面,处于最上层。它的语言高度抽象,艰深晦涩,以间接的方式同政治行为和伦理行为相联系。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语言的第一领域大抵属于生物学的本能范畴,第二领域属于自然理性范畴,第三领域涉及到宗教神学的价值范畴。就汉语的旨趣和携带的信息而言,可以看出其与第一领域是水乳交融的,而与第二领域的联系就不那么牢靠,虽然汉语和科学也有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更多的是间接的、旁敲侧击的。至于说汉语和第三领域的联系,那可以说是十分脆弱的,甚至根本没有什么联系。中国人的智慧似乎从来也没有关注过这一领域的理论建设,虽然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诸子百家等学说,但是严格的说,这些与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毋宁称其为“伪哲学”。
那么中西语言关于这三个领域(世界)的相互转译情况又如何呢?由于第一领域只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事件,因此中西语言完全可以对应,完全可以实现全息的对称;在科学专业的领域中,汉语完全照抄照用西方的概念和术语所以并不存在转译的问题,仅存在模仿和效法的问题;而在哲学文化的价值领域,不仅仅是内容差异和语码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有和无对立,实和虚的极大反差。因此可以说存在着不可转译是其根本的特征。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语句是现实的图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可以说成,语言是世界的图像。语言,不仅仅反映着世界,也反映着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必须要经过语言这一工具和手段,当然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是不同的,这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整体而言,一种语言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的准确、精细、缜密的程度不同。一般的,词汇量越大的语言对世界的分析整理程度就越高,在表达的时候,可资利用的手段也越多;其二,从局部说来,不同语言对不同的范围、领域、对象表现的热情和兴趣也不同。一般说来,对于一个民族越重要的东西,划分的就越详细。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的词汇量一般反映的是语言的使用者对世界切割的精细程度,而词语分布或词汇比例反映的是使用者对世界某一局部切割的细密程度。比如有的语言在日常感官世界分布的多,有的在科学文化世界分布的多,有的在宗教精神世界分布的多,有的在现实世俗世界分布的多,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世界理解和把握的程度是绝对不同的。
语言的这一特性完全可以用计算机的图像像素来进行类比。计算机的图像是由一个个像素组成的,像素越多越微小,所表现的图像也就越清晰、越逼真。反之就越粗糙、越模糊。如果世界就是这个图像的话,那么语言的词汇就是像素;表现世界的精细程度,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和词汇的细微程度息息相关。
(五) 汉字和字母
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语言的结构能够决定操作该语言的人的思维方法。“斯蒂芬假说”更是直接的挑明,世界的一切,包括其滋味、色彩和特质都包含在文字的原始形态中。世界的现有形态完全可以在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原始形式中去寻得它的一切根据和理由,即它会如此发展的潜因。因此,也可以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中西方社会的差异和奥秘就蕴藏在汉字和字母这两个基本要素和构件之中。中西方在历史、宗教、文化和哲学中呈现的迥然不同的面貌,正是决定于汉字和字母的本质差别中,事实上,是字母创造了西方世界的一切,甚至造就了今天世界的面貌,因为真实的情况是,字母创造了上帝和西方的宗教,而宗教则成就了西方的哲学和宗教,进而演绎出逻辑、科学和经济。所以,无论怎样推崇字母的对西方的影响都不为过,这些强大的创造力都源于字母的基本模型。
汉字是重形会意的文字,我们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采取的是以形代形、以形指形的策略,即用非常复杂的符号去表达或指代原本就很复杂的客观实在的原始方法。这种方法没有生产性,更没有构造性,它更注重“看”,而忽略了“听”的环节,导致这些象形的符号之间很少或者没有什么逻辑的关联。每一个汉字都自成体系,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传说,这就注定了必定要用数量庞大、形象繁杂的符号来解释万物,而且在历史长河中不是进化,而是反进化。
西方人造字的思维和我们不同,他们重声而忽形,采取的是声音的策略,也即用声音而不是形象去表达和指代世界的自然事件。这种方法在时间上是经济和节约的,因为音识别的速度要比形识别的速度迅速得多。英语的26个字母,其排列组合都有相应的读音规律可循,而汉字的形象和发音从视觉上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就是在认字的时候必须要解决音、形、义的三大任务;并且无论在字和字之间,还是字和其指代的事物之间缺乏一种有机的联系,也就是说它可以实现一一对应的映射,但是很少反映集合内元素的映射。
接下来说明文字的书写和对思维的影响。就我本人的体会来说,用英文写作像是在验算公式,而用汉语写作则像是在描绘图画。书写汉字的时候,实际上设立了虚拟的中心,然后以这个中心运动和萦绕,它没有前后序列,也没有固定的线性规划。这种书写是繁杂的,也是费神的。更甚的是,汉字的缠绕也暗示了国人思维的断裂、局限和滞后。而西文的书写正好和汉字相反,并由此奠定了西方思维的“透视法则”,而没有透视法则,西方文明的一切辉煌都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形式来考察汉字和字母对人思维的影响。现代科学证明,人类的两只眼睛是由四个半只眼组成的,每一边的视域各有两个,左半边由右脑支配,右半边由左脑支配。从功用看,左边的半眼是瞬时的把握世界,而右边的半眼是历时的分析世界。所以可以看出,人类阅读的文字体系是左向还是右向,主要取决于人类原始意识认为文字的形状和顺序哪个更重要。进一步说,如果形象压倒了顺序的分析,那我们就使用右上始、竖排,如果顺序的分析更重要,那么就使用左上始、横排。阅读汉字的时候,在空间上是在某一局部耽搁不动,时间上则是退缩式;西文字母的排列方式,不仅有利于阅读的加快,也有利于思维速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透视法则”,可以使将任何事物反映在西文使用者的头脑中,并赋予适当的位置和比例,它可以将事物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可以说,这也是所谓“理性”的心理动力。因此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象形的汉字有碍于思维的发育和发展,它形式的繁杂、内部的混乱和视觉的环绕给思维的设置是一种阻碍、滞后和钝挫。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在学生时代,很少有文科和理科学习得都很好的人,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验证吧!大的方面说,汉文化永远创造不出西方式的音乐戏剧哲学,乃至麦当劳和好莱坞电影这样的文化。
下面引用由南粤孤客在 2003/06/16 04:35pm 发表的内容:
王先生说:“在电脑的文字输入中,汉字比任何一种拼音文字都要快速。”有什么实验根据,会不会是蒙哄我们吧?
关于2、3楼发表的言论恰不恰当,得大家来辨析,可不能由你我俩说了算啊。作为版主,我也很想发挥一下由中央(站长)直接任命给我的专制权力,轻轻一点鼠标,把他们给拿下来,好好享受享受强奸别人的快意,让天下从此太平,但是,僚人处世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对于不同的事物,任其自生自灭。至于“反间计”什么的,我们僚人同胞不懂,所以从来也没有上当过,因为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没有谁能够用“反间计”的手段曾经把僚人从汉族同胞的宽阔胸怀里挖走过。
王兄,我们僚人同胞跟善良的人打交道的多,不习惯跟凶人恶人相处,看到恶人,或类似恶人扮相的人是很恐惧的,于是就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了。你能否将你的名字改一改?以免让我们这些胆小民族又跑到深山里去了,而今的深山可是防非典的逍遥宫啊。当然,我也知道汉民族有一种值得大家以至全世界的少数民族(在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面前,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都应该学习的是“坐不改名行不改姓”的品格。所以,我劝你该名又违背了这样的崇高精神,实在是蛮族不懂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抱歉!
不明白!说恶意捣乱的汉人,当然是少数,而且转指的就是恶意捣乱的人,我看不出文字上有什么歧异,以至会引起来这里的所有汉族网友的不快,你自己说:“捣乱的汉人毕竟是少数”,即承认有汉人恶意捣乱,我想没有恶意捣乱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不快的,没那么傻吧,至于你为什么因此不快我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 "恶意捣乱的汉人”与“汉人在这里恶意捣乱”语法上有什么不同,本人汉语水平低,请高人指点,特别请汉人朋友指点。
南粤孤客贝侬这话说得有点暧昧了吧?我们僚人宁可战死也不屈服,什么时候又要去躺在别人“宽阔”的“胸怀”里了?前面我们刚刚批判了《歌王》中出现的歌王给秦王下跪的场景,难道现在我们却要转过身去,又投入别人的怀抱里吗?
葛魏巍所说“汉族人从来都把其他民族看成是自己的兄弟。从来没有歧视或者对他们坚持自己文化的行为有什么不满。相反,作为汉族人,我们倒希望各民族都能保持和发扬他们自己民族的特色。”在汉族人口当中,到底是占“大部分”、“绝大部分”还是“小部分”、“一小部分”? 我们希望是“绝大部分”,虽然现实情况可能只是“大部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没有必要回避历史问题和遮掩现实问题,而应该正视历史直面现实,共同建设新时期健康向上的民族关系。何况,“一个人的破坏力足以抵消一千个人的建设力”,回避问题只会使少部分人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扩大化、惯常化,最后少数民族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主体民族的大部分人民也不太可能“坐收渔利”。
用一套貌似华美的家具,巧妙换取对方整栋房子,多么高明的手段,而居然有人想连家具都不给就直接占据人家的整座房子,这种人是不是有点愚?那种认为现有政策是对少数民族倾斜过度、成天叫嚷着取消这种政策的人,其实是最令上层统治阶级担心的人。
而且,我的看法,当官的只要能干好事情,能为民,富民,是个外国人也可以;如果过多讨论民族属性,那我想问,当官是做什么的,是个架子用来表示民族团结吗?
有些汉族网友在看到少数民族谈自己的历史文化时总是神经过敏,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认为少数民族关注自己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要分裂、要闹独立。
我也顶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