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田阳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打印本页]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2 16:17
标题: 田阳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田阳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文化是要用经济支撑的,田阳这么落后的地方绝对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力的。某某文化的发源地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

左江流域?右江流域?红水河流域

稻作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岜莱文化、杆栏文化、壮医文化 、壮剧文化、壮锦文化 、麽教文化等壮族文化到底有哪几种发源于田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4 9:30:19编辑过]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9-4-2 16:37

哈哈,那么说香港是汉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了,香港经济、交通是所有汉族地区最发达的。

你爹妈穷,所以你不是你爹妈生的;你爷爷奶奶穷,所以你爹不是你爷爷奶奶生的。照你的观点,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呢?

你这样的观点真是无聊,布洛陀当年外出难道还坐飞机不成?田阳经济是落后,但是你看到壮区哪个县经济发达呢?至少我每年回家都看到有新的变化,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不少周边县的民众也到那里买房置业;交通在壮区算数一数二的了,感觉比广东很多地方的要好,水路、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一样不缺。

跟你说这么多,不仅仅因为我来自田阳。真怀疑你是不是真正的壮族人,提出这么幼稚无聊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16:39:54编辑过]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2 16:52
是指形成文化前,该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这样才能成为地区的中心,才能产生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2 16:57

我们需要理性的讨论!I 不能感情用事!

先有汉文化,才有香港,所以不能用香港来比喻!

我们需要科学的态度去论证,而不是要人身攻击!!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9-4-2 1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4-2 16:52:13的发言:
是指形成文化前,该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这样才能成为地区的中心,才能产生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

如果找不到这样地区,那么壮族就是没文化的是吗?你认为壮族文化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形成前——形成——形成,你怎么界定各时间点?你觉得哪里才是发源地呢?当地提出个论点的时候,麻烦给出你的论据。你的论证又在哪里?你还好意思叫别人论证,关于敢壮山论证的相关论文你自己去查吧,那不是我写的,因为我还没那本事。我看不出我哪句话有人身攻击,我说话就这种语气,不适应拉倒。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17:06:46编辑过]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9-4-2 17:32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4-2 16:52:13的发言:
是指形成文化前,该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这样才能成为地区的中心,才能产生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

你又是如何断定形成文化之前,敢壮山所处的田阳是“这么落后的地方”呢?你指的又是哪么落后?你不知道在敢壮山不远处就是右江河吗?顺着这条流,过去就是邕江,再下去就是珠江……通达整个泛珠江流域的水路,在古代不知道算不算交通发达?你简直是信口雌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17:51:36编辑过]

作者: 称最    时间: 2009-4-2 18:13
百色盆地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09-4-2 18:41

1,楼主的立论根据很荒谬,不值得一驳。“某某文化的发源地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吗?

2,楼主提倡“需要理性的讨论!不能感情用事!”,但是你的标题和回答,用了几个感叹号呢?

3,你可以认为田阳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甚至包括我也不认为田阳一定是,但是你说“绝对不是”,那又太绝对了。你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嘛,但是请不要语气这么绝对好吗?而且,你认为不是,那真正的发源地又在哪里呢?有什么证据吗?


作者: 勒布巴哈    时间: 2009-4-2 19:02
黄河上游特别落后,绝不是汉族的发源地!

绝对不是汉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文化是要用经济支撑的,黄河这么落后的地方绝对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力的。某某文化的发源地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


作者: 勒布巴哈    时间: 2009-4-2 19:04

你爹妈穷,所以你不是你爹妈生的;你爷爷奶奶穷,所以你爹不是你爷爷奶奶生的。照你的观点,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呢?----------------------------------------------------------------------------------------

照楼主的观点,这么说算是便宜了他(她)!!!!!!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4-2 22:04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4-2 16:17:49的发言:

田阳绝对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文化是要用经济支撑的,田阳这么落后的地方绝对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力的。某某文化的发源地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

自己的观点都站不住脚,还想说服别人吗?


作者: hm1968    时间: 2009-4-2 22:31

从百色盆地来讲,田阳是风调雨顺,阳光充沛,在农耕时代是块风水宝地了,小时候经常见云南.贵州的货车来田阳拉大米.不能以现在的经济观看待农耕时代的经济,没有可比性.从语言变化看以田阳田州为中心,那坡-坡洪-五村-德保-靖西,即南壮语言.音调逐步变化,感觉很明显.北部的北壮也是这样变化.

文化是从宗教演变而来的,壮族的宗教就是道,仙教,也称玄学.壮族为什么把青蛙当做图腾?因为仙教认为人生就象青蛙一样,现实的人生就象蝌蚪,要进化才能变成蜻蛙. 好了先写到这里,以后有空再写.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3 16:24

壮锦、铜鼓、壮剧、师公戏、三月三习俗、壮族山歌、绣球等有那一样是发源于田阳县的?

试问有那一个县市敢说是汉文化的发源地?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09-4-3 17:20
很无聊哦
作者: Gujli    时间: 2009-4-3 17:45
田阳是不是壮族的发源地我不知道,但在田阳还未被确认为壮族发源地之前我就看见过那本《布洛陀诗经》。
作者: 称最    时间: 2009-4-3 18:00

感觉家园以前很和谐的,

后来,有人骂自己贝侬连什么“疯狗”之类的都骂出来了,好象自己很有文采

这里不应有地域歧视(观念),互相攻击,都是僚人

为何以前老前辈都能理性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3 18:03:10编辑过]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7 08:58

云南壮族 族称的演变与分布(一)

 云南壮族世居地东经100度04分-106度11分、北纬21度45分-27度51分之间的广大区域,东起富宁县剥隘镇南廷村,西至丽江县龙蟠乡新联村,南起勐腊县瑶区乡沙仁村,北抵宁蒗县拉伯乡加泽村。云南省17个地、州、市127个县(市)皆有分布,大部分集中在云南东南部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计100.3万人,其中文山州壮族87.8万人。人口在20万人以上的县有广南、富宁,10万-20万人的县有砚山、邱北,1万-10万人的县(市)有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个旧、蒙自、师宗、开远,0.1万-1万人的县(市区)有五华、官渡、禄劝、巧家、宣威、会泽、屏边、弥勒、泸西、元阳、金平、河口、勐腊、华坪、宁蒗等。

    云南壮族源于古代越人。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一族系,有于越、闽越、东瓯越、扬越、山越、滇越、夔越、南越、夜郎、西瓯越、骆越等。"越"这个字在古书中和"蛮""夷"等字的使用不同。后者是泛指南方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前者专指属于越人这个族群的族属。不论于越、滇越,还是西瓯越、骆越都是越人。非越人的少数民族,从来不用"越"作为族称。"越"人为这个族群的族称,是在春秋时吴、越建国后才用的。一部分云南的越人后裔,东汉至隋代称为濮或僚,唐宋时期多称僚,元明清至民国称侬人、沙人、土僚、仲家等。1958-1965年称为僮族,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把僮族改为壮族。


 
一、 东汉至隋代的濮、僚

    (一) 濮
    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族系之一。最早记载的史书是《竹书纪年》和《大戴礼》。《大戴礼.帝系篇》说:"黄帝……娶于西陵氏之,有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昌濮氏,产颛顼。""殷商和西周时期,基本地区或中心一带,应在长江以南洞庭湖地区和五溪一带。其文化影响,南边可能到达长沙或长沙以南地区。西南末年以后,随着楚在江汉地区的崛起,濮的领域不断被楚所蚕食,活动范围也逐渐缩小。在楚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其中心已萎缩到五溪一带。" 江应梁先生指出:"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是一个民族,在一些文献中所记载析濮和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从楚国诸书记载对濮越不加区别,前后混称或言及江南、江汉之地称濮而不称越,言越而不再言濮等情况看,在楚国的南方,只有一个人数众多、部落分散的大族群,对他们有时称濮或百濮,有时又称越或百越。"湖北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杨权喜先生认为:"鄂东南地区出土较多的印纹硬陶、拍印的间断形纹陶、带泥的陶器、铜鼓、大铜斧等具有越文化因素的遗物,这带应为越族活动的区域,濮即越。" 在楚的军事压力下,濮大规模移居西南,与当地的越人混居,以致汉晋时期的文献把西南地区半侗语诸民族先民均称为濮。壮族自称布僮、布依、布雅依和布依族自称布依的布,都是古代濮族名称的遗留。

    西南地区之濮人,有记载始于左思《蜀都赋》载:"东有巴,绵亘百濮。"《华阳国志.巴志》载:"其属有濮、苴、共、奴、夷之蛮。"川南亦有濮人。《华阳国志》蜀志》载:"会无县,路通宁州,渡泸得(住)[堂]狼县,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闭户,其穴多有碧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会无县,西汉时置,东汉、蜀因袭。治在今四川会理,辖今会理县北部及会东、宁南、米易等地。

    黔西、滇东南有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汉杀郎竹王后,"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同书又载:"兴古郡……多鸠僚、濮。""谈槁县,有濮、僚。"谈槁故治在今云南富源县城附近,北抵盘江,西至南北盘江源头一带,东接贵州盘县。滇黔桂交界之句町亦称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置自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句町故城在今云南广南。此外,云南之富宁,广西之西林、隆林、田林等县亦属其辖境。

    滇池区域亦有濮人活动。《华阳志.南中志》载:"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崔唐候王国以什数。"这里的"夷"是氐羌系,属藏缅语族。"越"即百越系,包括濮和僚。

    滇东的曲靖地区有濮人。杜预《春秋释例》云:"建宁郡南有濮夷,濮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张增祺先生认为:"建宁群为蜀汉置,郡治云南曲靖,非湖北石首之古建宁县。建宁县置于刘宋,杜预是晋代人,自然说的是云南的建宁郡。"《华阳国志.南中志》载:"章武初……李恢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建宁界,以实二郡。"《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引《永昌郡传》说:"云南郡在建宁南四十五里,治云南县。亦多夷濮,分布山野,千五百人。"蜀汉的云南郡属县七,其管辖范围相当于今祥云、弥渡、大理、洱源、下关、漾濞、宁蒗、姚安、大姚等县地。蜀汉的建宁郡,治味县(今曲靖市),属县十七,其辖区当括今曲靖地区大部、昆明市、玉溪地区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滇西南的濮人主要分布在永昌郡境内。《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有闽濮、鸠僚、越、裸濮、身毒之民。"永昌郡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括今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州和思茅地区在内。

    (二)僚
    魏晋南北朝的著作文献大都称出自百越系统的民族为濮或僚,有时有同一著作中濮、僚并存。如《宋书.武三王传》载:"……南中远,风谣迥隔,蛮僚狡窃,边氓荼炭,实须练实,以绥其难。谓…天宝可宁州刺中,庶足威怀荒表,肃请遐服。"同书《萧惠开传》载:"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改督益、宁二州刺史、至蜀,欲广树经略,收牂牁、越崔以为内地,绥定蛮濮,辟地征租"。类似的例子还有《华阳国志》等。说明"濮"与"僚"实为同一系统民族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也。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后渐骄恣。"同一传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例传》如是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候,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候迎降,无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僚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候。死,配食其父。今夜郎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同一个有关竹王的故事,其意《华阳国志》与《后汉书》记载大致相同,只是前书"夷僚",后为"夷濮"。两书之后三四十年时间,出现了郦道远的《不经注》,该书卷三十六"温水"条下引了一个瓦作郎遁水有关的故事来作遁水的解释。其文云:"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濮,以竹为姓。所捐破竹,于野成林,今生王祠竹林是也。王尝从人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后唐蒙开牂牁,斩竹王首,夷僚咸怨。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求为立祠。帝封三子为候,乃死、配父庙,今竹王王郎祠,其神也。"同书一短短故事中有"夷濮"与"夷僚"之说法,说明当时"濮""僚"可以互相通用。亦提示我们,这个时期是出自百越系统的民族称谓正在从"濮"转"僚"的过程。此过程当结束于南朝范晔著《后汉书》时期。《后汉书》以后的文献中,"僚"多而"濮"越来越少。

    汉武帝元鼎(公元前111年),"平南夷为牂牁郡。" 牂牁郡属县十七,括今贵州及广西西部右江上游地带,云南省曲靖地区、文山州、红河州等地。牂牁、兴古僚种复反(马)忠令(张)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余人,悉传诣汉中。《晋书.武帝纪》说"太康四年(公元283上)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兴古郡蜀汉时期设置于原牂牁、益州2郡连接地带,其地括今云南省的文山州和红河州及曲靖地区的一部分。

    晋代,西南地区的僚人居住地连成一片。《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 晋人郭义恭《广志》说:"僚在牂牁、兴古、郁林、苍梧、交趾,皆以朱漆皮为兜鍪。"永昌郡(今云南保山)蛮有僚人,《三国志注》引《益州部耆旧传》说:"平南事讫,牂牁、兴古僚种复反(马)忠令(张)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余人,悉传诣汉中。"《晋书.武帝纪》说:"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兴古郡蜀汉时期设置于原牂牁、益州2郡连接地带,其地括今云南省的文山州和红河州及曲靖地区的一部分。

    晋代,西南地区的僚人居住地连成一片。《太平御览》一百五十六引晋人郭义恭《广志》说:"僚在牂牁、兴古、郁林、苍梧、交趾,皆以朱漆皮为兜鍪。"永昌郡(今云南保山)亦有僚人,《三国志.蜀志.霍峻传》说:"子戈……后为参军降屯副贰都督……时永昌郡夷僚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戈领永昌太守,率编军讨之。"
 
    魏晋时期僚的一支又称鸠僚或鸠民,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兴古郡和滇西南的永昌郡。《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兴古郡……多鸠僚.濮。""(永昌郡)……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

    东晋时期牂牁、夜郎等郡成为成汉与东晋反复争夺与鏖战之地。东晋与成汉双方争夺的目标不仅是土地,还有剥削对象的劳动人民。因此,成汉李寿时从南中地、牂牁等地掠夺僚人入蜀,以充实因战争而空荒的郊甸。梁朝李膺《益州记》载:"李雄时尝谴李寿攻朱,遂有南中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千以上实成都,又从牂牁引僚人入蜀境。自象山(今大相岭)以北尽为僚居。蜀本元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在《水经注.漾水篇》、《晋书.李势载记》、《北史.僚传》、唐代贾耽有类似的记载。李行时入蜀的僚人约十余万户,五十八万人。进衍,最盛时不会少于三四百万人。以今四川范围来看,《晋书.地理志》所载西晋设置15郡,即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提、越崔、梓潼、广汉、新都、涪陵、巴郡、巴西、巴东、建平。除新都一郡外,其余14郡有僚。其中,又以岷、沱江中下游及渠江上游地区,即犍为、巴西2郡分布最为密集。

    自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至北周灭亡,凡234年,益州扰攘不宁,成都频繁易主,南北朝廷虽不能切实经略南中,但历朝均委命持节都督遥领宁州。宁州属民有称为僚者。《梁书.徐文盛传》载:"徐文盛,字道茂,彭城人也。世仕魏为将。父庆之,天监初,率千余人自北归款,未至道卒。文盛仍统其众,稍立功绩,高祖甚优宠之。大同末,以为持节,督宁州刺史。先是州在僻远,所管郡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僚感之,风俗遂改。"

    云南壮族源于古代越人。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最大的一族系,有于越、闽越、东瓯越、扬越、山越、滇越、夔越、南越、夜郎、西瓯越、骆越等。"越"这个字在古书中和"蛮""夷"等字的使用不同。后者是泛指南方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前者专指属于越人这个族群的族属。不论于越、滇越,还是西瓯越、骆越都是越人。非越人的少数民族,从来不用"越"作为族称。"越"人为这个族群的族称,是在春秋时吴、越建国后才用的。一部分云南的越人后裔,东汉至隋代称为濮或僚,唐宋时期多称僚,元明清至民国称侬人、沙人、土僚、仲家等。1958-1965年称为僮族,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把僮族改为壮族。


 
一、 东汉至隋代的濮、僚

    (一) 濮
    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族系之一。最早记载的史书是《竹书纪年》和《大戴礼》。《大戴礼.帝系篇》说:"黄帝……娶于西陵氏之,有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昌濮氏,产颛顼。""殷商和西周时期,基本地区或中心一带,应在长江以南洞庭湖地区和五溪一带。其文化影响,南边可能到达长沙或长沙以南地区。西南末年以后,随着楚在江汉地区的崛起,濮的领域不断被楚所蚕食,活动范围也逐渐缩小。在楚的强大军事压力之下,其中心已萎缩到五溪一带。" 江应梁先生指出:"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是一个民族,在一些文献中所记载析濮和越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从楚国诸书记载对濮越不加区别,前后混称或言及江南、江汉之地称濮而不称越,言越而不再言濮等情况看,在楚国的南方,只有一个人数众多、部落分散的大族群,对他们有时称濮或百濮,有时又称越或百越。"湖北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杨权喜先生认为:"鄂东南地区出土较多的印纹硬陶、拍印的间断形纹陶、带泥的陶器、铜鼓、大铜斧等具有越文化因素的遗物,这带应为越族活动的区域,濮即越。" 在楚的军事压力下,濮大规模移居西南,与当地的越人混居,以致汉晋时期的文献把西南地区半侗语诸民族先民均称为濮。壮族自称布僮、布依、布雅依和布依族自称布依的布,都是古代濮族名称的遗留。

    西南地区之濮人,有记载始于左思《蜀都赋》载:"东有巴,绵亘百濮。"《华阳国志.巴志》载:"其属有濮、苴、共、奴、夷之蛮。"川南亦有濮人。《华阳国志》蜀志》载:"会无县,路通宁州,渡泸得(住)[堂]狼县,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闭户,其穴多有碧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会无县,西汉时置,东汉、蜀因袭。治在今四川会理,辖今会理县北部及会东、宁南、米易等地。

    黔西、滇东南有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汉杀郎竹王后,"夷濮阻城,咸怨诉竹王非血气所生,求立后嗣。"同书又载:"兴古郡……多鸠僚、濮。""谈槁县,有濮、僚。"谈槁故治在今云南富源县城附近,北抵盘江,西至南北盘江源头一带,东接贵州盘县。滇黔桂交界之句町亦称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句町县,故句町王国名也。其置自濮王,姓毋,汉时受封迄今。"句町故城在今云南广南。此外,云南之富宁,广西之西林、隆林、田林等县亦属其辖境。

    滇池区域亦有濮人活动。《华阳志.南中志》载:"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崔唐候王国以什数。"这里的"夷"是氐羌系,属藏缅语族。"越"即百越系,包括濮和僚。

    滇东的曲靖地区有濮人。杜预《春秋释例》云:"建宁郡南有濮夷,濮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张增祺先生认为:"建宁群为蜀汉置,郡治云南曲靖,非湖北石首之古建宁县。建宁县置于刘宋,杜预是晋代人,自然说的是云南的建宁郡。"《华阳国志.南中志》载:"章武初……李恢迁濮民数千落于云南建宁界,以实二郡。"《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引《永昌郡传》说:"云南郡在建宁南四十五里,治云南县。亦多夷濮,分布山野,千五百人。"蜀汉的云南郡属县七,其管辖范围相当于今祥云、弥渡、大理、洱源、下关、漾濞、宁蒗、姚安、大姚等县地。蜀汉的建宁郡,治味县(今曲靖市),属县十七,其辖区当括今曲靖地区大部、昆明市、玉溪地区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

    滇西南的濮人主要分布在永昌郡境内。《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有闽濮、鸠僚、越、裸濮、身毒之民。"永昌郡之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括今云南省德宏州、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州和思茅地区在内。

    (二)僚
    魏晋南北朝的著作文献大都称出自百越系统的民族为濮或僚,有时有同一著作中濮、僚并存。如《宋书.武三王传》载:"……南中远,风谣迥隔,蛮僚狡窃,边氓荼炭,实须练实,以绥其难。谓…天宝可宁州刺中,庶足威怀荒表,肃请遐服。"同书《萧惠开传》载:"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改督益、宁二州刺史、至蜀,欲广树经略,收牂牁、越崔以为内地,绥定蛮濮,辟地征租"。类似的例子还有《华阳国志》等。说明"濮"与"僚"实为同一系统民族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也。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竹)王水是也。破石存焉。后渐骄恣。"同一传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例传》如是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候,以竹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为牂牁郡,夜郎候迎降,无子赐其王印绶。后遂杀之。夷僚咸以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候。死,配食其父。今夜郎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同一个有关竹王的故事,其意《华阳国志》与《后汉书》记载大致相同,只是前书"夷僚",后为"夷濮"。两书之后三四十年时间,出现了郦道远的《不经注》,该书卷三十六"温水"条下引了一个瓦作郎遁水有关的故事来作遁水的解释。其文云:"汉武帝时,有竹王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声,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遂雄夷濮,以竹为姓。所捐破竹,于野成林,今生王祠竹林是也。王尝从人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出水,今竹王水是也。后唐蒙开牂牁,斩竹王首,夷僚咸怨。以竹王非血气所生,求为立祠。帝封三子为候,乃死、配父庙,今竹王王郎祠,其神也。"同书一短短故事中有"夷濮"与"夷僚"之说法,说明当时"濮""僚"可以互相通用。亦提示我们,这个时期是出自百越系统的民族称谓正在从"濮"转"僚"的过程。此过程当结束于南朝范晔著《后汉书》时期。《后汉书》以后的文献中,"僚"多而"濮"越来越少。

    汉武帝元鼎(公元前111年),"平南夷为牂牁郡。" 牂牁郡属县十七,括今贵州及广西西部右江上游地带,云南省曲靖地区、文山州、红河州等地。牂牁、兴古僚种复反(马)忠令(张)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余人,悉传诣汉中。《晋书.武帝纪》说"太康四年(公元283上)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兴古郡蜀汉时期设置于原牂牁、益州2郡连接地带,其地括今云南省的文山州和红河州及曲靖地区的一部分。

    晋代,西南地区的僚人居住地连成一片。《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 晋人郭义恭《广志》说:"僚在牂牁、兴古、郁林、苍梧、交趾,皆以朱漆皮为兜鍪。"永昌郡(今云南保山)蛮有僚人,《三国志注》引《益州部耆旧传》说:"平南事讫,牂牁、兴古僚种复反(马)忠令(张)嶷领诸营往讨,嶷内招降得二千余人,悉传诣汉中。"《晋书.武帝纪》说:"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兴古郡蜀汉时期设置于原牂牁、益州2郡连接地带,其地括今云南省的文山州和红河州及曲靖地区的一部分。

    晋代,西南地区的僚人居住地连成一片。《太平御览》一百五十六引晋人郭义恭《广志》说:"僚在牂牁、兴古、郁林、苍梧、交趾,皆以朱漆皮为兜鍪。"永昌郡(今云南保山)亦有僚人,《三国志.蜀志.霍峻传》说:"子戈……后为参军降屯副贰都督……时永昌郡夷僚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戈领永昌太守,率编军讨之。"
 
    魏晋时期僚的一支又称鸠僚或鸠民,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兴古郡和滇西南的永昌郡。《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兴古郡……多鸠僚.濮。""(永昌郡)……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

    东晋时期牂牁、夜郎等郡成为成汉与东晋反复争夺与鏖战之地。东晋与成汉双方争夺的目标不仅是土地,还有剥削对象的劳动人民。因此,成汉李寿时从南中地、牂牁等地掠夺僚人入蜀,以充实因战争而空荒的郊甸。梁朝李膺《益州记》载:"李雄时尝谴李寿攻朱,遂有南中地。寿既篡位,以郊甸未实,都邑空虚,乃徙旁郡户三千以上实成都,又从牂牁引僚人入蜀境。自象山(今大相岭)以北尽为僚居。蜀本元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家。"在《水经注.漾水篇》、《晋书.李势载记》、《北史.僚传》、唐代贾耽有类似的记载。李行时入蜀的僚人约十余万户,五十八万人。进衍,最盛时不会少于三四百万人。以今四川范围来看,《晋书.地理志》所载西晋设置15郡,即蜀、犍为、汶山、汉嘉、江阳、朱提、越崔、梓潼、广汉、新都、涪陵、巴郡、巴西、巴东、建平。除新都一郡外,其余14郡有僚。其中,又以岷、沱江中下游及渠江上游地区,即犍为、巴西2郡分布最为密集。

    自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至北周灭亡,凡234年,益州扰攘不宁,成都频繁易主,南北朝廷虽不能切实经略南中,但历朝均委命持节都督遥领宁州。宁州属民有称为僚者。《梁书.徐文盛传》载:"徐文盛,字道茂,彭城人也。世仕魏为将。父庆之,天监初,率千余人自北归款,未至道卒。文盛仍统其众,稍立功绩,高祖甚优宠之。大同末,以为持节,督宁州刺史。先是州在僻远,所管郡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僚感之,风俗遂改。"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7 08:59

云南壮族 族称的演变与分布(二)

二、 唐宋时期的僚人

    唐宋时期的壮族先民统称为僚。此时期的僚人主要分布在今滇、桂、黔、蜀诸省区。分布区域不同,或据首领的姓氏僚人有不同的称呼。

    (一)滇东南.桂西之僚
    唐代桂西、滇东南地区之僚人称为西原蛮。《新唐书.南蛮传》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其隶也。其地西接南诏,天宝初(公元742年),黄氏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韦氏、周氏耻不肯附,黄氏攻之,逐于海滨。"这里说西原蛮居邕桂之西,其地接南诏,说明西原蛮地在今广西西部、滇东南地区。唐长庆初年,兵部侍郎韩愈也说:"黄贼(指西原蛮黄洞首领黄少卿等)皆洞僚,无城廓,依山险,各治生业,急则屯聚。"唐末,西原蛮洞与黄洞相攻,侬氏战败,辛谠遣人和解,馈赠侬洞首领侬金勒之母。侬母劝其子曰:"节度使持物与僚线,非结好也。"这两则事例说明西原蛮为僚人。

    宋代,滇东南、桂西的僚人称为广源州蛮。广源州,是宋代邕州下辖的一个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高平广渊。所属范围在今广西靖西、那坡2县,大新县西北及越南北部的高上诸地。皇祜四年(公元1052年)因居此地的侬智高举兵反抗宋王朝,古代中原人对边僻的岭南不甚了解,所以将广源州及其相邻的广大地区的同族人均称为广源州蛮,用广源州蛮的称呼来涵盖今广西西南、云南东南的壮族及越南北部的侬人。在宋人及以后的学者观念里,广源州蛮的范围等同于唐代的西原蛮。如《宋会要辑稿.蕃夷五》说:"侬氏,广源烛也,其先韦、黄、周、侬四氏为首领,互相动掠,唐邕管经略徐申抚之。"《文献通考、四裔考》则直接把宋代广源州蛮之事叙述在唐代西原蛮事迹之后,换句话说,就是在元代马端临的观念中西原蛮和广源州蛮是一脉相承的。
 
    有宋有代活跃于今滇东南、桂西南及越南北部的是以侬氏为产的壮族先民。唐末以来侬氏就取代黄氏把持西原蛮地区,首先登场的侬氏首领有员州侬金勒、侬金澄、侬仲武和屯洞侬金意等。在侬智高起义前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侬氏首领有知党犹州侬全福、知万涯州侬存'在武勒州侬当道以及特磨道(今云南广南、富宁)的侬夏卿等。侬智高起义失败的,侬氏势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部分侬姓改从他姓。《桂海虞衡志.志蛮》说:"智桂西、滇东南、越南北部的大姓。"据史载,在宋神宗元丰七年为邕管羁縻州洞的许多首领是侬姓族人,如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归附的七源州属下林洞首领侬善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五月归附的邕州缘边溪洞首领侬广琳,册封为定远将南侬族的主要来泊。中国壮族的侬支系,自称布侬,主要分布在广西靖西、德保和云南文山州的砚山、广南、文山、麻栗坡、马关等地。与壮族自称布土的支系合起来,约占壮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越南侬族总人口超过6万据1982上越南人口统计资料)。位居越南53个少数民族的第二位。

    在"右江溪洞之外",还有"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的山僚,地域上与侬氏杂居,住在边僻山区,尚未得到王朝的恩准而自置州洞。这部分僚人又称"花角蛮",元初曾与特磨道侬氏产生纠纷,遭到云南参政忽速刺的攻击。《经世大典.招抚总录》载:"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十二月,云南省参政忽速刺攻破花角蛮等寨,其酋长韦郎遁走。初,广南西道宣抚使兼知特磨道侬士富上言,安宁州沈法昔,招引唐兴州黄梦祥、漂碎县林言与花角蛮围土富所居,杀掠,夺虎符,执其子信以去。又攻其峨州隘岸百姓,既而又言梦祥结盼望殿州岑聪引归仁州、归洛州、上降州、利州军四千人烧劫罗佐州官农郎生所辖那闷村豚那寡州南村、鲁谷村、富州那罗村。……十月三日,忽速刺进讨,十二月七日过昔阳江,经杜箐,九日至花角蛮木苇寨,破之。十二日,攻其寨第一门,贼败夺门。盖其寨十三重也。十四日九道进攻,自辰鏖战,第次破其门,日暮入寨,贼败走,蛮酋韦郎达不知所在。"花角蛮去特磨四日程,安宁州十日程,离唐兴州、睢殿州皆八日程。特磨道元代设广南西路安抚司,治所今广南县城。忽速刺十月三日进讨花角蛮,第四天过昔阳江(今西洋江),可知,花仍蛮的势力范围当在今西洋江流域云南广南县与广西田林县接壤地带。在山僚的西面,今云南文山州境内又有与山僚相近的罗坐、夜回等部落。《桂海虞志.志蛮》说:"而峨州(今富宁剥隘)以西又有罗坐、夜回、计利、流求、万寿、多岭、阿悮等蛮,谓之蛮尊,酋自谓太保。大抵与山僚相似,但有首领耳。"

    (二)滇东、黔西之僚
    唐代,今滇东及黔西的百越系统民族多称为蛮,计有蛮、东谢蛮、西赵蛮等。

    蛮《旧唐书.南蛮传》说:"蛮,首领亦称谢氏。其地北至充州一百五十里,东至辰州(今湖南沅陵)二千四百里,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九百里……西至昆明(今大理洱海一带)九百里。""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遗使来朝,以其地为州,拜(谢龙羽)刺史,封夜郎郡公。"从记载来看,蛮位于今贵州大部分地区,且括云南东部一些地区。以州为中心,因其与汉代的夜郎国有关,唐朝封其首领为夜郎郡公。

    东谢蛮与南谢蛮 《旧唐书.南蛮传》载:"其地在黔州(今四川彭水)西数百里,南接守宫僚,西连夷子,北至白蛮。……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谢)元深入朝……以其地应州(今黔东南这台江、剑河至黔南的三都一带),仍拜(谢)元深为刺史,隶黔州都督府。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来朝见,为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今福泉、龙里、贵定、惠水、独山等地)。"东谢、南谢蛮因部落首领的名称而得名。

    西赵蛮 《旧唐书.南蛮传》载:"西赵蛮,在东谢之南,其界东至夷子,西至昆明,南至西洱河。山洞阻深,莫知道里。其风俗物产与东谢同。首领赵氏,世为酋长。有户万余。贞观领赵磨为刺史。"明州在今贵州省贞丰县。西赵蛮亦因其首领之姓氏而得名。

    宋代,蛮,西谢、南谢蛮,西赵蛮的首领谢氏、赵氏已衰落。黔西南、滇东地区各部族首领为龙氏、方氏、张氏、石氏、罗氏把持,史称"西南番"。《文献通考.四裔考》把"西南番"之事迹叙以"夜郎国"条下,可见"西南番"的主体民族当为夜郎之后唐代的僚族。《宋史.蛮夷四》载:"黔州、涪州徼外有西南夷部,汉部,唐南宁州,昆明、东谢、南谢、西赵、充州诸蛮也。其地东北直黔、涪,西北嘉、叙,东连荆、楚,南出宜、桂。……宋初以来,有龙番、方番、张番、石番、罗番,号'五姓番'。皆常奉职贡,受爵命。诸番部族数十,独五姓最著,程氏、韦氏皆比附五姓,故号'西南七番'云。"《文献通考.四裔考》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曰:"南方曰蛮,亦曰西南番,今郡县之外,羁縻州洞虽故地毕蛮地,犹近省民,供赋役,故不以蛮命之。过羁縻则谓之化外真蛮也。区落 连互湖广,接于西戎,种类殊诡,不可胜计。此等前世盖尝内附,建黔师府于融州以统之,今融帅已罢,一切化外也。融在徭洞之南,蕃蛮之东,蛮时出州县城廓,以蜜蜡、草香等贸易,每岁圣节亦有赴燕设者,其称大小张、大小王、龙石腾谢等,谓之西南番。"宋代融州治所在今桂北融水,州境包括三江、罗城及贵州从江等县,其西之西南番人地方,当括今黔南的惠水、长顺、都匀、独山、荔菠乃至西南、滇东的部分地区。

    到了元代西南番的主体称为八番,也有称为西南五番、西南番、大龙番者。《元史.地理志》说:"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罗氏等国已归附者……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户八十万一百六十有八。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户八万九千四百。西南番二百一十寨。大龙番三百六十寨。"

    唐代的牂牁蛮、谢蛮,宋代的西南番,元明以后是仲家的主要部分。清《滇南志略》卷三:曲靖府的"仲人,与黔省仲家苗同一族,宋时隶摩弥部"。据民间传说今宁蒗县境内的仲家(壮族),是200多年前从贵州等地逃荒而来,如永宁镇高河坎和氏的迁徙路线是:贵州贵阳府――老历老巴苏――热那三把打――热那口呆坡――包谷山――达洛思巴――白牛厂――白渠坝――三棵树――古泽尔――托甸――嘎尔村――高河坎。

    (三)滇南之僚
    僚子 张九龄《曲江集.敕安南首领爨仁哲学》载:"僚子首领阿迪。"阿迪所统领的僚族在接近安南都护府之地方,即相当于今云南省文山州和红河州东南部。《新唐书.地理志》载:"安南经交趾太平百余里至蜂州,又经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楼县,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朱贵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僚也。"峰州(今越南山西省)至丹棠州(今红河上寨忽)千余里之区域皆为生僚。由此可知,唐代自今越南北部沿红河而上至今云南文山州一带皆为僚人居住区。《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记载:唐咸通年间"南诏两陷交趾,所杀虏且十五万人。留兵二万,使(杨)思缙据交趾城,溪洞夷僚无远近皆降之"。汉晋时,这一带主要是僚、鸠僚的分布区。

    棠魔蛮唐.樊绰《云南志》卷四载:"棠魔蛮,去安南管内林西原十二日程。溪洞而居,俗养牛马。比年与汉博易。"由于安南经略使苛政,棠魔蛮不堪忍受,"结南诏将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号白衣没命军"。这里所说的"白衣没命军",是南诏所建立的沿红河下游的"白衣族"组成的部队。《云南志》中的棠魔蛮是"白衣"中的一部分。江应梁先生指出,"百夷"就是从唐宋时期的"白衣"演化而来。林西原当在今越南老街附近,棠魔蛮居住地当在今红河州南部。汉晋时期,这一带属兴古郡的"鸠僚部"。

    (四)蜀僚
    唐代,僚人分布在四川的大部分地工。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代四川共有55州,其中33州有僚。住在今四川西昌、盐源一带达陕西汉中市的僚人称为"剑南诸僚"。在今重庆至贵州通义一带的僚人唐代称"南平僚",宋代称为渝州蛮。

    蜀僚普遍与汉人杂居,在长期的、越来越密切的交往过程中,僚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支援,僚族逐渐地接受汉族的经济文化方式与生活方式,甚而与汉族通婚,最后变成汉族,极少部分融合于彝族或其他民族之中。

    宋、齐、梁时期,僚人所在之地,汉人少。中央王朝由于分裂争战,虚弱不堪,大片土地荒废不置郡县,或虽置郡县,亦仅能控制城镇周围之地。很多地方完全成为僚人的世界,与汉族接触少,僚汉的融合很缓慢。北周以后,汉人逐渐增多,封建统治者在很多地方重新开置郡县,僚人与汉人交往增加,民族融合速度加快。至隋唐,全国统一,封建统治势力进一步深入到长江以南的山区以及内地的穷乡僻壤,开置了更多的郡县,并在少九民族聚居区创设羁縻州,从而僚汉融合大进一步。涪江以东至巴岭(今米仓山、大巴山)地区,接近中原,僚汉融合较快,约在唐代后期已基本融入汉族。到了南宋,岷江、沱江中下游地区,除个别地方尚有少数孓遗外,不再有僚人的踪迹。今重庆、涪陵以至贵州遵义的南平僚也大致在南宋中期与汉人融合。宜宾、泸州以南的僚人自唐代以来也在逐渐汉化,但其汉化的速度比较迟缓,直至明代中期为止,这一带的僚人还是对封建王朝的一个严重威胁,直到万历初年平定"都掌蛮"以后,融合的速度才加快。元代称宜宾、泸州以南的中分僚人为土僚。元.李京《云南志略》载:"土僚蛮,叙州南、乌蒙北皆是。"于清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从汉俗言语。光绪《叙州府志》卷二十二引《珙县志》:"土僚……县属此类颇少……间或有之,亦我改汉装。"同书卷四十三引《高县志》:"土僚……能说汉话,衣冠尽同。"凉山州之一部人,即晋代的越崔郡范围,魏晋前有濮人居住,东晋以后迁入部分僚人。直至近现代,在今甘洛、石棉县境内,尚有僚人的后裔……曲曲怀。《清溪县志》载:"曲曲乌,僚也。"根据1949年以前马长寿先生的调查,其语言、风俗已基本上同化于彝族,但仍还有僚人的遗俗。如其男女之名以行闪称:男名阿暮、谟列、谟甲等,女名阿宜、阿格、阿介等。这与《北史.僚传》所载僚人的称呼略同。

    (五)夷子

    与今金沙江流域的壮族关系密切。据《新唐书.南蛮传下》所记载的"夷子",分布区域变动不大。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说:"羿子,一名沙兔,昭通府属有之。"乾隆《镇雄县志》卷五说:"沙兔,一名仲家。"时至今日,禄劝县彝族仍称壮族为"沙兔濮"。据禄劝县壮族老人讲此地的潘家是从昭通巧家搬来的。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7 09:02

云南壮族 族称的演变与分布(三)

三、 元至民国的侬人、沙人、土僚与仲家等

    元至民国时期云南壮族有侬人、沙人、土僚、仲家等支系,主要分布在广南、文本、开化3府及其相邻地带。

    (一)侬人

    侬人来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原蛮。其得名,始于宋代。明史家说其来源与侬智高有关。如明天启《滇志》卷三十说:"侬人,其中在广南,其首为侬智高裔,部夷也自号侬。"清代史籍沿用此说。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侬人,广南侬智高遗种,散居八里十之五六。"民国年间的典籍亦我用此说。如民国《马关县志》卷二:"侬人系出僮人,来自邕州,宋时侬智高据邕州作叛,狄青讨平之,智高部众多溃入滇边,遂聚族居焉。侬人之名,此其开始。"

    当代学者对侬人这一称谓作出不同解释,众说纷纭。我同意梁敏先生的观点,他说:"壮族的自称很多,有布壮、布依、布土、布曼、布板、布饶、布生、布央、布弄、布扁、布岱等,其中的"布"是壮语的指人量词,有"个""族"等意思,后面的字,除土、饶、弄、板等少数字外,其余的大抵是各地壮族人民的自称,别无他义。"

    明代侬人的主要分布区在广南府和临安府的王弄山、安南、教化三部长官司。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说:广南府"其地多侬人,世以为侬智高之后"。明天启《滇志》卷三十载:侬人"其种在广南,习俗大略与僰夷同……王弄山、教化三部亦有之,盖广南之流也"。《滇志》卷四《粤西路考》载:"陇希南至新哨侬普二氏分疆之所……宝月关公署南经可王寨西洋五亭,有崇山峙江岸,江之浅者可揭而涉,为广南富州界,广南之夷曰侬人,富州(今富宁)之夷曰沙人。"此所说的侬是指广南府的土同知侬氏,普是指维摩州(今砚山县)的普者辂(为彝族土官)。陇希南至新哨这段为侬普二氏土官的势力分界线,而非侬人与彝人的分界线,在普土官的统治领地内也还有侬人居住。
 
    《粤西路考》曰:"罗台驿逾山而南经倒马坎……昔有普者辂者为夷贼巨魁,荼毒行旅,今就擒,其地隶普氏,而沙侬溷处夷患,时有普氏设哨守之。"侬人分布的东北界至广西府(今泸西县)境内,临安府的王弄山、教化三部(今文山县境内)也是侬人聚居区。天启《滇志》载,教化三部长官司的部夷有马喇、沙人、倮罗、侬人、野蒲、喇记等。侬人分布极南界在红河县境内。明神宗《万历实录》卷三百七十二说:"沙、侬二种,与思陀(今红河县)等九司错地而居。"这里所说的九司是指是指临安府所辖的9个土司而言。明代的侬人还有向西移的趋势。天启《滇志》在叙述临安府诸土司时曾有一段文字曰:"今莲花滩之外即交夷,而临安无南面之虞者,诸甸(临安边境诸土司)为之蔽也。惟是流官惮瘴,久不履其地,诸酋不袭,而自冠,事宜一始自相犄角,而渐相倾印,遂日寻干戈。数十年来,广南沙、侬以征戍,窃据其地。"有明一代沙侬势力最为强大,兵精且众,经常听从朝廷的调遣。由于临安府这境土司之间常发生纠纷,官兵又不能栉制,惟调遣能适应炎瘴之地的沙侬兵前往镇慑,侬人的部分西迁是完全有可能的。临安府所辖的纳更司(今元阳)也有侬人居住,始修于明弘治年间的《蒙自县志》卷一载:"纳更司……部夷种人四,侬人、僰夷、窝泥、沙人,村浇往往以蛮名,如蛮密、蛮拱、蛮课。"该书卷三《社会志》曰:"侬人,侬智高之后,亦作龙人,县初无此种,因纳更土司龙姓者兄弟相争,约侬人为助,后侬氏寝衷,侬人遂育种于蒙,其俗与沙人相似。"

    沿袭明代,清代的广南府内还是侬人居多。今日,广南的侬人分布在莲城、者兔、者太、那伦、旧莫、冲天、五珠、阿科、董保、那洒、曙光、杨井等乡镇。侬人仍然分布在广南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其地多为侬人"的状况仍未改变。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教化三部、王弄山、安南三长官司地置开化府,下辖开化、王弄、安南、永平、东安、乐农、江那、逢春8里。据乾隆《开化府志》卷一记载,清代前期开化府内居住着侬人、土僚、沙人、濮拉、毋资、倮罗、摆夷、汉人、拉基、僰人、阿成、孟乌、阿戛、拉黑、喇欲等。8里总寨数1203,其中侬人265寨,居首位,土僚96寨,沙人47寨。开化府8里均有侬人居住。其中东安里(今砚山县)共173, 侬人75寨,占43.4%。以上2里是侬人分布最普遍的地区。麻栗坡的侬人有被称为土人者。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载:"土人,其类独一,女人梳装与汉人同,青服短衣裙,言语与汉人同,婚丧礼与侬人同,稍识文教,田蓬与桂边接壤有其人。"

    从方志记载来看,清初广南侬人还有向西部麻栗坡迁移的迹象。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载:"古人云老街路旁克广寨岩上有一王岩洞内之蜂,有成妖者去广南招牛羊而食。广南侬土司相率其类侬人追至老街,见其田源广阔,地土膏腴,遂分其族一支并率其类侬人至坳街治理各种民族,所以更名为牛羊土司。"此虽系传说,但可以说明当时广南侬氏的势力强大,也可以窥见侬人向西扩张的蛛丝马迹。

    清中叶以后,由于汉族人口大量的移入,广南、开化府的民族状况发生变化,侬人聚居的村寨已不占这个地区的首位。以民国时的马关县为例,民国时期的马关县相当于清初的逢春、永平2里。据乾隆《开化府志》记载统计,清初永平、逢春2里计203寨,与其他民族杂居仅有5寨。据民国《马关县志》卷一统计,马关共计589寨,其中汉人269寨,侬人92寨,沙人18寨,土僚12寨。民国时期汉人聚居村寨高居首位,侬人退居第二位。在中边境地区增加了大量的苗族和少量的瑶族。

    清代的广西府(治今泸西县),辖师宗州(今师宗县)、弥勒州(今弥勒县)、邱北州同(今邱北县)和维摩州(今砚山县)。府治、师宗州、邱北州同有侬人居住。清康熙《师宗州志》载:"(侬人)……五罗河、鲁克、丁利、坝陵、蚌别、坟节处多有。"师宗州的侬人少于沙人支系。临安府内建水州有侬人,清雍正九年《续修建水州志》卷二记载,建水州内居住着倮罗、霸夷、窝泥、毋资、濮拉、沙人、土僚、侬人、白人等。纳更司的瓦渣(今红河县境)也有侬人。嘉庆《临安府志》卷十八说:"瓦渣……计有种人五:侬人、濮拉、倮罗、僰夷、窝泥。"在个旧县境内也有侬人,民国《个旧县志》卷十有关于侬人的记载。

    除广南、开化、广西、临安4府外,在蒙自县、元江府、普洱府,甚至路南县都有侬人的踪影。嘉庆《阿迷州志》卷六说:"侬人……昔因纳更司(今元阳县)龙姓兄弟相争,连约侬人助,后遂育种于阿(迷)莆(自)诸处,其俗与沙人相似。"康熙《元江府志》卷二说:"侬人,其种在元江与广南同俗,是智高党窜于此者。"普洱府的侬人被称做龙人,光绪《普洱府志》卷四十引《伯麟图说》曰:"龙人,知耕织……普洱府近郭有之。"民国《路南县志》卷一说,"夷人,俗名倮罗,系爨蛮卢鹿之裔,亦其讹音也。其种类有撒尼、黑槎、阿细、阿折、子肩、白夷、黑夷、干夷、撒梅、阿尼、沙人、土老、侬人等。"在这里侬人被归类于倮罗内。

    (二)沙人

    沙人自称"布雅依",与富宁"土族",广西、贵州布依族自称相同。其他少数民族称"沙人"也是"布雅依",有时有些音变。麻栗坡"侬人"称沙人为"普厅",富宁县旧名普厅,这表示麻栗坡"沙人"是从富宁迁去的。富宁的"沙人"至今误称为"土族"。沙人在宋末元初即从西原蛮、牂牁蛮等中分离出来,因其首领为沙氏而得名。《元史.忽辛传》载:"广南酋沙奴,素强悍,宋时尝赐以金鱼了,云南诸路悉平,得此梗化。"民国《马关县志》卷二载:"沙人,本侬人之变种,明末,其酋长沙定洲骁悍雄杰,率属叛乱,其有之沙人。"《马关县志》中把"少人"之得名与明末沙定洲起事联系在一起,显然是错误的。沙定洲起事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而在天启《滇志》中已有沙人的廉洁。民国《马关县志》还有另一种解释说:"(沙人)多居河滨,男妇老稚每于沙滩乘凉,初和一小儿以之卧沙上则无疾易养,故称为沙人云。"

    明代,沙人主要集中在广南府富州及广西府维摩州(今砚山县)和罗平州(今罗平县)。天启《滇志》卷三十载:"沙人……在广西者(今泸西县)属于珑氏,在富州者属李氏、沈氏……罗平州亦有沙人,器用木,昏丧以牛为礼。"天启《滇志》卷三十言及临安府的教化三部和王弄山长官司的属夷有沙人。

    清代,“沙人”分布广泛。道光《云南通志》引《清职贡图》说:“沙人,散处广南、广西、曲靖、临安、开化等五府。”广南府的沙人主要分布在其东北部、北部及土富州,分化成白沙人和黑沙人。道光《广南府志》卷二记载:“黑沙人,散处溪。”“气势汹汹和人,散居四乡……衣服尚白色,惟土富州有此。”
 
    清代广西府的沙人集中聚居在师宗州。清初师宗州(括今师宗县和邱北县的大部人)的主体民族当为“沙人”。康熙《师宗州志》卷三载:“师宗昔称羁縻州……沙人居其七,倮罗居其二,汉人只一耳。”“沙人有黑白二种……雄比、怒雄、沙完、龟缺等村寨有之。”历史记载如此,今人的口碑传说亦如是说。据高立士先生调查:“传说清初不仅南盘江流域的十三槽是壮族聚居区,而且今日的师宗县丹凤镇、大同、彩云乡,乃至西北的葵山乡、雄壁镇等处均有壮族分布。大同乡新安村及山外有沙人坟遗址。”沙人的主要聚居区在上下七槽。上七槽即黑耳、普槽、坝昂、五洛河、鲁克、蚌别、坝村,杆当于今日师宗县的五龙、高良、龙庆3个乡。康熙《师宗州志》卷三记载:“上七槽沙彝,白沙彝种也,惟黑尔为黑沙彝,性皆犷悍,好仇杀,近州者为上,无姓氏。”下六槽相当于今日邱北县东北部与师宗县接壤的地区。康熙《师宗州志》卷上载:“下六槽沙彝曰阿宁乡、宜常、补罗、六桂、锅底、者旦,先拭目以待维摩州,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裁维摩隶师宗焉,地近粤西广南、暑湿。蛮人更悍,名白沙人。”上七槽的沙人聚居状况至今仍未改变。今日师宗县五龙、高良、龙庆3乡的壮族19376人(1990年统计)占全县壮族总人口91%。据民国《邱北县志》统计,民国15年前后邱北县有人口约八万人,其中沙人二万余,占邱北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下六槽的沙人的聚居地的状况未改变。现在,这些地区仍是壮族沙支系的主要聚居。

    清初开化府共有沙人聚居47寨,占总寨数的3.9%。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沙人逐渐被汉人同化。清初开化、乐农、王弄、安南4里有沙人聚居11寨,沙人与其他民族杂居3寨。民国时期文山县辖开化、乐农2里和安南、王划2里的大部分,沙人聚居的村寨已不复存在,公有与其他民族杂居的6个寨。清初永平、逢春2里有沙人聚居19寨。民国时期马关县括永平、逢春2里,仅有沙人聚居18寨。

    清代的临安府(治今建水县),辖建水县、石屏州(今石屏县)、阿迷州(今开远市)、宁州(今华宁县)、通海县、河西县(今峨山县境)、习峨县(今峨山县)、蒙自县及纳楼茶甸长官司(今建水县南部)、亏容甸长官司(今红河县东南)、左能寨长官司、思陀甸长官司(今红河县西南)、落恐甸长官司(今红河县西南)。这些州县和各长官司辖地内均有沙居住。

    滇南元江府也有沙人。康熙《元江府志》卷二说:"沙人,习俗多同侬人,慓劲过人。惟元江境内止在惠远、定南二里。"民国时期的《元江县志稿》内还有关于沙人的记载。现在元江已无沙人。个旧县内也有沙人,民国《个旧县志》记载:"沙人性狡而悍,多居山谷。"澄江府的路南州(今路南县)也有少量沙人。

    沙人分布的西端在普洱府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载:"沙人,思茅有之,习俗多类广西(州)侬人……言语服色与摆夷相同,居多近水,喜食酒及腥辣等物……以耕种渔猎为业。"近代易武的沙人村、那着村仍有一部分壮族,即沙人。易武在清代属思茅管辖。道光《普洱府志》所记载的思茅沙人,实居住在易武。普洱府的他郎厅(今墨江县)也 人。道光《他郎厅志》说:"沙人,性强悍……居多近水,以渔猎为业。"近代以来,墨江已无壮族。普洱府边境的勐龙(今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龙)有较多的沙人。《清高宗实录》卷七百六十二载,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公元1766年7月)大学士管云贵总督杨应琚的奏章说:"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又有勐龙沙人头目叭护猛呈称:'我所管地方约二千余里,并所管沙人暨共七十余寨,计一千余户,概请内附。'……叭护猛等原籍内地广南夷民,流落外夷居住,现闻大兵攻克整欠,慕化来归。边外夷人种类甚多,一种之中,又有数种,惟沙人止系一种,幅员广阔,若准归附,可与整欠、孟艮犄角相倚,直与南掌、老挝接境。且沙人武勇,边方得此,尤资防范。"今西双版纳勐腊县仍有部分沙人居住,由于长期受傣族的影响,双方生活习性上已基本相同,只是语言上稍有差异而已。

    (三)土僚
    土僚自称"布傣",也译写成布岱,部分叫"傣格莱"和"德傣"。因其服饰有别,又有"白土僚"(傣考)、"黑土僚"(傣丹)和"花土僚"(傣莱)之分。土僚人有时也自称"土族"。侬人和沙人都称之为"傣"或"布傣",汉族称其为"土僚"。

    明代土僚分布于云南省各地,临安府和澄江府内的石屏、习峨、路南居多。天启《滇志》卷三十载:"土僚,其属本在蜀、黔、西粤之交,流入滇,亦处处有之,而石屏、习峨;路南较多。……习峨者,樵苏自给。路南者为人佃种。……新兴者(今平溪)居西山之麓,服食昏丧,习同白罗,以孟冬朔日为岁首。"广西府师宗州也有土僚。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载:"(师宗)州之夷民曰土僚者,以犬为珍味,不得犬,不敢以祭。"

    清代史籍对土僚的记载较为详尽。光绪《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引《皇清职贡图》说:"土僚一名土老,亦名山子,相传为鸠僚种,亦滇中乌蛮之一。从蜀、黔、粤西之交流入滇境,散居临安、澄江、广西、广南、开化、昭通等府。"

    清代开化府是土僚聚居最多的地区,分为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载:"花土僚,服尚青蓝。""白土僚,开旧无此种,多自阿迷、蒙自流入。""黑土僚,喜种水田。"据乾隆《开化府志》统计,清初工化府8里计有总寨数1203寨,土僚聚居96寨,居民族聚居村寨的第四位。以后,同上地大量汉族的迁入和民族融合加深,土僚聚居村寨减少,各族杂居的村寨增多。清初,整个文山坝子文山县管辖51寨,其中有土僚居住的41寨,占80.4%,土僚聚居33寨,占64.7%,与其他民族杂居者8寨。民国年间,纯属土僚聚居的只有5个寨,汉、倮、侬、摆夷与土僚杂居者增加到36寨。清初,永平、逢春2里是后来马关县的管辖范围,共有土僚6寨,民国时期的马关县土僚居者增加到12寨。在开化府的边远地区土僚居住范围扩大,这可能是汉人迁居文山坝子后,土僚迁徙他地的结果。
 
    按头饰的形状,开化府的土僚分为尖头、平头和搭头3种。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载:"土僚人,系本地土著,多住于热带地……搭头土僚,其类女人服长裙,衣小黑色,头纂扭于顶上,以巾裹其发夹下,种田而食。……尖头土僚,其性质礼教与土僚相似,足以女人头上以包尖为美故名。……平头土僚,与两类大我相同,惟女人头纂是平的,亦因之故名。"

    临安府也是土僚的主要聚居区。雍正《临安府志》卷七载:"土僚,以十月为岁首……能习汉语,治生最勤,五更即赴山取柴,白昼耕种,人多富足,渐知读书。"临安府的土僚主要分布在阿迷州、蒙自县、个旧县及亏容甸(今红河县)。据民国《路南县志》记载,澄江府路南也零星杂处着少量土僚。

    广南府和广西府也有部分土僚。道光《广南府志》载,广南府有花土僚和白土僚两种。他们与开化府的这两种土僚在衣饰和婚丧习俗等方面相一致。乾隆《广西府志》卷二十一载,广西本府有土僚,弥勒州(今弥勒县)有土僚18寨。民国《邱北县志》统计,邱北县有土僚人口千余,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8%,分为黑土僚和花土僚。民国《邱北县志》说:“土 ,状类摆夷,惟妇女以黑布盖头者为黑土僚,花布盖头者为花土僚。亦读书,习尚与摆夷同。”

   (四)仲家

    仲家自称"布依""布侬""布光""布桂""布瑞"等,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西南、黔东南地区,来源于唐代的东谢蛮、西谢蛮、牂牁蛮,宋代的西南五姓番等。"仲家"一词源于宋代朱辅《溪蛮丛笑》一书,该书有"僮家"一词。《元史.地理志》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辖131个州、县、洞、寨,其中包括黄平下寨(今黄平县)、独山(今独山县)、教云洞(今都匀县)、上黎平(今黎平县)等在内,民族有"栖求等处仲家蛮"。元初,有关云南的史籍中出现"仲家"一词。《元混一方舆胜览》载元朝初年云南行省临安道宣慰司辖境内有"钟家部",即"仲家部"。元代临安道宣慰司辖临安、广西、元江等。明代的史籍没有有关仲家的记载。清代仲家主要散居在曲靖府、广西府和昭通府。

    康熙《广西府志》卷十一载广西府有仲家。《滇南志略》卷四载:昭通府"仲人,与黔省种家苗同一族类。……在昭通府者,唐以后隶乌蒙部,本朝改设流官管辖。其人好楼居,习俗大约与沙人同"。曲靖府的"仲家"又称为"沙兔"。"沙兔"是彝族对"仲家"的一称呼。今日禄劝县彝族仍称"仲家"为"沙兔濮"。光绪《云南通志》转引《镇雄州志》说:"沙兔语言较之罗苗更难通晓,置业不喜依岩附谷,择沃腴之地始家焉。"《伯麟图说》载:"羿子一名沙兔,语言多难晓,善织,择沃土耕,布粟恒有余也。与诸夷通婚姻,入又名仲家苗。"在一些史籍中把仲家误认为苗之一种。乾隆《东川府志》卷八载:"旧志夷之种类有五:……一曰苗子,即仲家。"又说"仲家者,苗之一种也。"民国《巧家县志》把该县的仲家直接写成苗族。该书卷八记载:"苗族,性懦而善治田,每为大地主服劳役,生活简单,知识低下,人口甚少。"从以上记载来看,善治田是古代越人的特征之一。《巧家县志》所记载的苗语方言与今日禄劝县仲家语言相同。今日巧家县还有数千仲家,所以《巧家县志》所记载的苗族当是仲家。 
 
    清代蒙自县境也有仲家。《续修蒙自县志》卷三载:"苗子,三苗之裔,有九种,黔省最多,流入滇中者惟仲家花苗而已。"平彝县(今富源县)的仲家,被称为仲彝。康熙《平彝县志》载:"仲家习俗俭约,男女皆事犁锄,服短衣长裙,构楼而居,好食犬鼠,病不服药,惟务祭鬼,相传为宋时因罪投荒者,祀祖犹类华,俗多姓王。"《弥勒州志》认为境内的仲家即沙人。文曰:"种家亦人仲家,即沙人也。性刚直,出入佩刀,善弓弩好猎,亦善耕种。"

   (五)其他

    "喇记"与"腊兔" "喇记"或写作"喇奚""那机"。天启《滇志》卷三十说:"教化三部长官司,部夷曰马喇、曰沙人、曰喇记。"直清代的记录中"喇记"写作"喇奚"。乾隆《开化府志》里甲附有喇记聚居寨2个,其一在逢春里(今马关),另一在东安里(今西畴),在王弄里有一寨腊兔与濮人混居。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载:"喇奚,居深山,火耨刀耕。男子宽博大袖,垂髻于脑后。女人以五色毛线为衣,上作井口,自头罩而下。""喇记"是明代教化三部长官司、清代开化府境内的土著居民,何以称为"喇记"则不得而详。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载:"明末清初之时,仅有土著人那机、瑶人,于兹水土平坝之地,陆续开挖成田,耕作居住其间。"后来广南侬氏的分支迁到老街(今西畴老街镇)治理各族,更名为牛羊土司。"那机"就是"喇记",居住在今麻栗坡北部与西畴连接地带的时间比侬人还早。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载:"那机人,其类独一,语言与侬人通。原我郡系其先到,开挖为田,只知耕作而食,不知文教。清乾隆时,为侬人所逐。现本村只有数户,其服与摆夷同。"所谓"为侬人所逐",实际上是混合人"侬人"之中。因为他们的语言与侬人通,在"侬人"逐渐占多数的情况下,便很自然地与"侬人"相混合。

    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腊兔,与仆喇相似,怕近汉人,男女亦知耕织,婚丧饮食甚俭。男服蓝布大袖衫,有领;女服红布大袖衫,开一窝,从头套而服之。"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说:"腊兔,勤俭守法,治其田庐,罕与人往来。开化府有之。""腊兔"一名,未见于元、明时期记录,不知其来历。但其服饰与"喇奚"相似,且"喇"与"腊"是同志字,只是"兔"与"奚"不同。故其最初名称或相同,后来产生差异。而所谓"腊兔,与仆喇相似",是"怕近汉人"这一点与"仆喇"相似,并非民族与"仆喇"相同。乾隆《开化府志》、《伯麟图说》特别将"腊兔"列为工化府境内民族的一种,说明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开化府境内的"腊"不会太少。乾隆《开化府志》卷三《山种.里甲附》载清朝初年开化府各里的村寨及寨内的民族成分,其中永平里(今马关八寨)所属村寨分别为"侬人""沙人""摆夷""倮罗"等,其中有一个村寨为"腊兔寨",但寨内居民却为"侬人"。显然,这个村寨的侬人居民最初我为"腊兔",与侬人虽为同一民族,但存在地方性的差别,后来逐渐与"侬人"更为接近,乃放弃"腊兔"的称呼而成为侬人,村寨却依旧保留着过去的历史名称。

     天保、黑衣、隆安"天保"自称"布侬",与侬人自称相同,人口约16000人,散居于富宁县各乡镇,其中有部分居住在广南县,他们是从广西那坡、靖西、德保(旧称天保)等县迁来的。最早的不过5代,最初来的是天保县人,以后从靖西、那坡来的人,因语言习俗与天保一样,1949年以后统称为"天保"族。

    "黑衣"人口近17000人。自称布雄,天保人称其为"布僮",汉人因他们穿黑色衣服,称之为"黑衣"。绝大部分居住于富宁县,少数住在马关。原从广西那坡、靖西迁来,最早的有60余年。

    "隆安"自称"侬安",部分自称"布红"。"隆安"人口约5000余人,散居富宁县境内。自称"侬安"的是从南宁和桂林迁来,约四五代之久。自称"布红"的从南宁附近迁来,有七八代之久,语言、习俗与"隆安"相似,只因种植甘蔗,有菜园,1949年后误认为"蔗园"。

    "天保""黑衣""隆安"人口都不多,都散居在富宁县各乡镇,与各族杂处,并没有单独聚居的自然村。因为"土族"是本地的土著,已占据了水边地区,后来迁入者只好到山区较差的地方去。大体上"天保"多坝居、部分山居,"黑衣"只有部分坝居,多数住山坡上,"隆安"山居较多。他们都属壮族。


作者: 路    时间: 2009-4-7 13:42

我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应该是一个范畴,一种整体的形象,包括整个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性、以及所从事的活动,它是一种聚集的效应。因此,很难具体去界定一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地。田阳不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但哪里又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哪里是汉族文化的发源地?哪里是大和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8 10:33
河池、百色、柳州等更有条件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8 10:46

壮锦:据传约起源于宋代。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

     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也非常悠久。据说,早在汉代,当地就已经产生了"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充分利用植物的纤维,织制出葛布,络布作为衣料。据《广东新语》转引当时记载说,这种布料,“细者宜暑,柔熟者御寒”。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 唐代,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说:当时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班布,都洛布、麻布、#布、丝布,食单等九种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蜀锦院,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即壮锦),为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据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记载,壮锦当时出产于广西左右江,称为"羰布"。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8 10:49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流行于云南的富宁壮剧及广南壮剧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较大,另有特点。
      壮族有七种传统戏剧: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剧,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的师公戏。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8 10:56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

  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事用的平调、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以富宁皈朝山歌调、靖西马隘及汉隆山歌调、田阳古眉山歌调、马山山歌调、环江山歌调等尤为著名。山歌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除了单声部壮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壮歌。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山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100多种。在广西境内的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就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壮族多声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被视为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历史上,还涌现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09-4-8 12:14

“田阳绝对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建议标题加个“唯一”

文化本来就没有一个产生的“原点”

因此也不排除田阳也是壮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对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8 12:15:40编辑过]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09-4-8 12:19
QUOTE:
以下是引用称最在2009-4-3 18:00:05的发言:

感觉家园以前很和谐的,

后来,有人骂自己贝侬连什么“疯狗”之类的都骂出来了,好象自己很有文采

这里不应有地域歧视(观念),互相攻击,都是僚人

为何以前老前辈都能理性讨论?

QUOTE:
————————————
QUOTE:
同意,大家都应该理性地去讨论问题,请慎用词和语气。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8 14:43

赞同楼上


作者: 僚园春梦    时间: 2009-4-8 14:50

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绝对是在泰国湄南河流域。

农耕条件优越的泰国湄南河流域才能蕴育壮民族文化!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8 14:54

回楼上

这不符合壮民族的科学发展规律,是由北向南迁移的!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4-12 21:08
QUOTE:
以下是引用僚园春梦在2009-4-8 14:50:50的发言:

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绝对是在泰国湄南河流域。

农耕条件优越的泰国湄南河流域才能蕴育壮民族文化!

滥用“绝对”两字!


作者: zzhc    时间: 2009-4-16 13:59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夸大.....
作者: pannear    时间: 2009-5-13 21:02
从广域来说,红水河,左右江,红河流域绝对是僚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往四处散的开源地,在中国竟然是最后回缩回来固守最后的家园。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09:22
稻作文化 中国的古书记载中指出了壮族人的祖先西瓯、骆越是水稻种植的最早发明者。现在在壮族各地,都可以找到野生稻种。广西各地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人类遗址,都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稻种化石。壮族稻作文化发达,体现在地名上的稻作文化最为著名。广西、广东、云南以及东南亚的“那/纳”(水田)“板/潘/版/阪”(村寨)“布”(泉水)“南”(水、河流)“岜/巴”(石山)“罗/录/骆”(山谷)等字的齐头式地名,都是古代壮族稻作文化发达的见证,现代壮学研究已经就壮族的稻作文化作出许多探讨和论证,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那”文化。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09:23
歌圩文化 歌圩是壮族诗性性格的最佳体现。传统的壮族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要与歌打交道。壮族的歌,与其说是歌,还不如说是诗,因为那种随口就唱的歌词,都是没有经过什么准备的,却是句句压韵,歌词含义丰富,这些都是壮家人在生产劳动中不断锤炼出来的诗性体现。壮族的歌,大都是多声部的民歌,一人不成歌,要两人或多人一起来咏唱,“大二度”和声,是壮族人的发明,这种难度最大的多声部,曾经时使西方音乐学界感到吃惊,他们认为不科学的和声却被壮族人用嘹亮的歌声来演绎出来,这也打破了西方人历来的“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的偏见。刘三姐正是壮族歌圩文化的一种产物,全世界只有壮族人把对“歌仙”的崇拜放在自己的信仰中,这种信仰加风俗,使得壮族人聚居的广西成为远近闻名的“诗乡歌海”。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09:39
铜鼓文化 壮乡是全世界出土铜鼓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地方。古代,壮族地区生产铜,为铸造铜鼓创造了良好条件。岭南地区最早发明和使用铜鼓的是被称为“骆越”、“俚僚”的壮族先民。从乐器、艺术品到“都佬”(壮语:首领)权利的象征,铜鼓文化已经称为古代壮族最为灿烂的文化。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09:52
岜莱文化 岜莱,是壮语“有斑纹的山”的意思,汉语翻译成“花山壁画”。分布于南部壮族的中心分布区之一的宁明明江两岸和龙州、崇左、扶绥等县的左江两岸石灰岩峭壁上的这些惊人艺术创作,是古代壮族人创造的一个迷。这些延绵几百里的山崖峭壁上,密密麻麻地绘着出自古代壮族人手笔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几何图形、仪式等图象。画面距离河面一般都有10多20米,最低处也有5、6米,最高达40多米。绘画的年代上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陆续创作到700多年前的元代,记录了古代壮族人的人生。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壮族先民是如何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进行创作的,这个迷期待着我们去探索。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10:20
杆栏文化 壮族的杆栏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广东的客家土楼、陕北的窑洞、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五大古代建筑遗产,这种适应岭南地区潮湿炎热、毒蛇猛兽横行的建筑,后来传遍云南与东南亚各国,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类型。广西的西南、西北壮族地区,仍然广泛分布着全楼居、半楼居的杆栏建筑。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10:38
壮医文化 壮医是壮民族独特的医学。《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是汉族中医经典著作关于针刺疗法来源的直接记载。壮族是针灸的最早发明者之一,这是壮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的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功能失调。故在治疗上十分强调祛毒或解毒,既重视内治,更重视外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4 10:42
壮剧文化 壮剧艺术其实可以说是壮族歌圩文化的延伸。虽然是受汉族戏剧的影响而最终形成的,但是最有特色的是壮族戏剧语言的韵律,都是壮族歌圩诗歌的升华。壮剧按地域不同,可以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师公戏、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作者: 称最    时间: 2009-6-5 08:39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6-4 10:38:00的发言:
壮医文化 壮医是壮民族独特的医学。《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这是汉族中医经典著作关于针刺疗法来源的直接记载。壮族是针灸的最早发明者之一,这是壮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认为人体的大多数疾病,主要是因正气虚而受的痧、瘴、蛊、毒、风、湿等有形无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失调,或人体三道两路运行不畅,功能失调。故在治疗上十分强调祛毒或解毒,既重视内治,更重视外治。用药比较简便,贵在精专,组方一般不超过五味。补虚则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谓:“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还有这事,开眼界了,,,,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5 09:26
壮锦文化 中国的四大名锦中,壮锦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壮锦以色彩绚丽、图案别致、结实耐用而驰名古今中外。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壮锦就出现在汉族的典籍当中,成为当时名贵的贡品,“佳丽厚重”,是对壮锦最为贴切的比喻。

作者: 路    时间: 2009-6-5 23:25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6-4 9:52:18的发言:
岜莱文化 岜莱,是壮语“有斑纹的山”的意思,汉语翻译成“花山壁画”。分布于南部壮族的中心分布区之一的宁明明江两岸和龙州、崇左、扶绥等县的左江两岸石灰岩峭壁上的这些惊人艺术创作,是古代壮族人创造的一个迷。这些延绵几百里的山崖峭壁上,密密麻麻地绘着出自古代壮族人手笔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几何图形、仪式等图象。画面距离河面一般都有10多20米,最低处也有5、6米,最高达40多米。绘画的年代上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陆续创作到700多年前的元代,记录了古代壮族人的人生。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壮族先民是如何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进行创作的,这个迷期待着我们去探索。

个人以为,岜莱和悬葬可能与史前大洪水有关。壮族盘古神话中,盘古兄妹的父亲--壮族的头人布伯,在雷公降大水淹没大地时,乘坐于竹排之上与雷公打斗。雷公斗不过布伯,便忽然退水,于是布伯从高处摔下,死了。

史前的大洪水,对于以稻作为生,居住于平原的古代越人肯定是具有毁灭性打击的。洪水来袭时,那些有幸逃到高处而幸存下来的人,对于大洪水必定有着深刻的恐惧之心。因此,将棺木葬于高崖的洞中,于悬崖上作画,这都是他们对于大洪水的回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5 23:27:07编辑过]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6-7 12:18
"布依族,壮族,布侬族共同论坛-僚人家园"!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8 10:40
麽教文化 “麽教”,是壮学界和布依族研究学者最新提出的一个宗教名称。壮语和布依语都将自己民族宗教的神职人员称为“麽”,意思就是巫术、法术、智慧的总称。在麽经《布洛驮》里可以窥视到壮族人原生态的信仰,天地万物的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伦理道德的建立,都可以在这部麽经当中可以看到。总之,对“麽”有一个全面认识,就会深刻理解壮族人的现在的信仰和诗性性格的来源。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8 10:41
     壮族文化大多口头传承,山歌是这种延续方式的最主要成果。小孩无论男女,从4、5岁便开始学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了小时学歌,年轻对歌,老时教歌的帮带习俗;又因为歌唱在生活中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保证了歌唱习俗不会出现断层现象。
     歌圩,在壮语中称作“窝墩”、“窝岩” ,意为“出野外玩耍”,是壮族歌唱天赋的集中呈现。歌圩,有大有小,春节、三月三、四月八、中元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吉日都可形成歌圩,但以农历三月三的最为隆重。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8 10:50
一个民族之所以是一个民族,首先应该看它是否有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壮族是个诗性思维的民族,歌唱文化为人乐道,但这也只是其多种文化类别的一种。倘只依于此,不足以形成自成一格的民族风俗。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外学者对泰国泰族和我国壮族近十年的比较研究,证明这两个民族有许多相似之处,属于同源异流,前者受印度佛文化的影响,后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促成两个民族多方面的差异。
  最早秦朝时赵驼和一位将军(记不起名字了)封秦始皇之命南下,开始了壮汉间的融合;以后,中原大地一遭兵乱,就有北人南迁,每每有中原人定居岭南。兵荒马乱竟间接的成就了中华民族内部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提起印度文化、中原文化,我眼前突然出现南宁郊外青秀山上的龙象塔;塔前一石碑,碑文有句“行于水而龙强,行于陆而象强”。此塔之名,颇值玩味!
  文化是精神范畴内的意识形态,依据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其必须以物质为基础。比较壮族细化后的文化类别,都会把其他文化生成、成长的基础着落在两个方面——“那”文化和稻作文化。
  “那”壮语中为“田”的意思。壮族的农业非常发达,这与对“那”的重视不无关系。“那”为安身立命只本,有了它才有生存的依托。所以壮族有了“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的“那文化”。
  壮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的民族。稻作文化与旱作文化、游牧文化并列为最主要的三种取食方式。稻,也是现在世界上百分之五十人口的口粮。
  壮族人民依“那”、“稻”,有了生活的保障,为其他精神领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8 10:55
  “雷”是壮族诸多崇拜物象中的一种,是天体崇拜文化群的主体。壮族的自然崇拜文化分为天体崇拜群、无生物崇拜群、植物崇拜群和动物崇拜群,其中的主体分别是雷崇拜文化丛、水崇拜文化丛、花崇拜文化丛、蛙崇拜文化丛,包罗范围之广,纳入物象之多,堪称文化奇观。
    “雷”与“雨”相关,“雨”与“稻”的收成相关,而稻等农作物又与生存相关,把“雷”置于崇拜地位顺利成章,也反映出当时以农作为主的生活特征。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8 11:00

壮族文化简介

[这个贴子最后由冷牧在 2004/04/08 12:52pm 第 5 次编辑]

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
壮族的农业萌发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壮族祖先,已从山地穴居走向平地河岸,聚成村落,发明石锄、石凿、石铲等农业劳动工具,过着农耕的经济生活。
秦统一前的西瓯、骆越时代,壮族先民们耕种"骆田"。顾名思义,"骆田",就是骆越人耕种的田,骆越人分布的地区都有这种田。
唐、宋以后,壮族地区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唐代新泷州,俚、僚的垦田技术水平已相当高。他们选择平荒之处,用锄锹开为町哇,春时储水,放鲩鱼苗于田水中。一二年后鱼儿长大,将草食尽,栽上水稻,既收渔利,又能促使水稻生长。他们种田,不仅使用猪牛粪等农家肥,而且学会煅烧石灰作肥料。南方土质酸性重,以碱性的石灰作肥料,起中和作用,使酸性土转为中性土,并可提高水温,兼能除虫防病,促进作物生长,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发明创造。宋代,中原战乱,经济重心南移,加上官府的鼓励垦荒和轻赋措施,壮族地区农业迅速发展。
桂南的钦州俚、僚地区,利用天时地利种植水稻,无月不种,无月不收,或二月种,四五月收(早禾);或三四月种,六七月收(中禾);或五六月种,八九月收(晚禾);甚至有十一二月种,次年二三月收的(月禾);一年二至三造,并逐步向北推广。
壮族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并有其辉煌的时期。有的工艺制造技术高超。
古代的壮族地区是铸造和使用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从采矿、冶炼到铸成铜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高超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候,骆越人就铸造铜鼓,东汉时马援南征,曾得到骆越铜鼓,铸成"马式"。
出土的各式古代铜鼓,其造型的多样,纹饰的精致复杂,甚至现代人都难以仿造,可知其铸造工艺的复杂和艰巨,工匠们不仅要掌握冶炼技术,而且须掌握造型、绘画、雕刻技术和声学知识。
壮族的手工纺织和印染业不仅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时至本世纪的50年代,广大农村还是机声哒哒,捶布冬冬。从事手工业者仍拥有土地,耕田为主,农忙之余便进行手工业生产。特别是手工纺织业,多数是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提供其家庭自身的需要,有剩余时才出售于市场。
壮族所织壮锦,色彩斑斓,达官富商都把它当成贵重之物,明朝时作为贡品上贡朝廷。现在已闻名于海内外。大家还记得小学课文里的"一幅壮锦"吗? 就是壮族的神话传说中很精彩的一篇.
壮族民间文学的另一个流行形式为民歌。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歌王"、"歌匠"、"歌手",到处都有,聚众唱歌形成习惯,"歌仙"刘三姐便是其中的典型。壮家人能触景生情,随编随唱,辩驳对歌,几天几夜,总之,他们有编歌、唱歌的高超本领。而民歌内容极为丰富,许多民歌是用壮族"土俗字"记录传下来的,更多的是以口头传授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包含着山山水水、动物植物、农工技艺、世俗民情、婚恋嫁娶、从征打仗等等,内容无所不有,既叙事,又抒情。
壮族美术的重要表现除了壮锦图, 铜鼓纹, 还有崖壁画。崖壁画的制作几乎与铜鼓处于同一个时代,为壮族先民骆越人所创作,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数量之繁多和分布之广阔,可以说是国内独布,世界少有。在桂南左江流域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大新、凭祥等县市,秦、汉时期的骆越人,用精红色的颜料在河流沿岸的悬崖绝壁上,以涂抹法绘出众多的大大小小的人物图像,以及鸟兽、刀具、铜鼓符号等等。
位于宁明县西北部明江北岸的花山崖壁画最为典型,画面高达40米,长达220余米,各种人物图像和其他图像多达1800余个。人物为裸体状,大的高约2米,小的30厘米。高大人物腰挂环首刀。正面人两手曲肘向上呈倒"八"字状,下肢曲蹲。许多画面是小人物向着大人物,列队曲肢起舞。其内容,有说是祭神庆丰收,有说是誓师打仗,各说不一,其神秘之处还待人们深入探索。但崖画画面的恢弘巨大,人物动作的生动粗矿,绘画崖壁的高削险绝以及绘画颜色经过2000余年风雨浸蚀仍保持着鲜明调子,无不使来参观者、考察者惊叹不已。
此外,壮族的蜡染图案也很漂亮。据调查,天峨县向阳镇一带的壮族,先用溶蜡在白布上画荷花、牡丹、牵牛花、蝴蝶、喜鹊、凤凰等花卉及动物图案,然后沿着画线折叠,用针线缝紧,浸泡于蓝靛液中,视需要颜色的深浅,反复染几次后,拿出将线拆开,煮漂去蜡,便呈现出蓝底白纹的各种图案,色泽对比鲜明,精美素雅。女儿结婚时作为嫁礼,并可制作成床单、被巾、围兜、门帘、裙子等,此种染法至今仍然兴盛。
壮族的文化艺术,多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经过无数无名艺人的不断努力,才创造出来,再逐步加以改进,才达到今天这个水平,它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生活土壤,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历了千年百代流传下来的这种文化艺术,不但不会泯灭、萎缩,相反,它将随着壮族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日益趋于更加完善,更加美好。这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之花,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绚丽的一枝。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9 10:00

探壮族与"那文化"的渊源 掀壮族文化研究热潮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原因,壮族与东南亚各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专家认为,壮族与东南亚各民族是习俗相近、语言相通、生活模式相似,同属于“那文化”即“稻作文化”。这种因缘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利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互相了解与认同。

“那文化”与东盟各民族文化的渊源
 

    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覃乃昌说:壮族是现今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壮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壮族就是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土著人。

    壮族地处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具有相对开放和融合的特征。壮族先民适应江南主要是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的稻作文化之一,所以壮族是稻作民族,他们称水田为“那”,所以称之为“那文化”。

    覃乃昌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了“那”文化和“那”文化圈的概念,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都分布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帮等东南亚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冠“那”的地名。“那”地名分布的地理范围,东至我国广东省中部,西至缅甸和印度中部,北至云南中部、贵州南部,南至泰国南部、越南中部和我国海南省,从而形成了一个“那”文化圈,“那”文化即稻作文化,“那”文化圈即稻作文化圈,“那”文化圈是稻作起源地之一。

    创造“那”文化的是最早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侗台语族群,包括我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和仡佬族,越南的岱族、依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的阿萨姆帮的阿合人等,这些族群具有语言同源,以“那”(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方式,壮族与这些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源异流的关系,珠江流域是他们主要的发源地。

    对于“那”文化的发展,覃乃昌说,地处“那”文化圈东部的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黎等民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的不同,朝一个方向发展;而地处“那”文化圈西部的邻国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老挝的老族等,由于受到印度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壮族文化研究热潮
 

    壮族文化与东南亚各国的相关民族文化有着渊源关系,是属同根生民族,在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研究对象。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其旭认为,应将壮学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即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特质为对象,从各个领域进行历史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研究,探讨其发展过程和规律。

    由于母语因缘,“我在泰国大学讲学时,有时用壮语讲一些日常用语,学生们都听得懂;在街上买东西,我们用壮语对话,双方也能听懂。在泰国讲学和考察期间,由于语言相同,就好像在广西家乡一样,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用同一族源的共同母语,因此为壮族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以及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达到共识的亲情感。”潘其旭说。

    潘其旭指出,从民族语言比较研究表明,壮族与泰族、老族、掸族的语言具有大的、共同语言的要素和特色,就是说,他们出于共同的母语,而追根溯源,他们的母语就是古越语。

    如何加强壮学研究和交流,潘其旭认为:由于壮族所处的特定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原因,与中南半岛的东南亚各国的越南岱族和依族、老挝的老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等,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早就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历史文化现象,并已成为现今国际上的壮学研究涉及东南亚国家有关民族的热门话题之一。因此,先后有美国、英国、泰国、新西兰、日本、越南和老挝等专家学者到广西进行访问和民族考察,而且近10多年来更加频繁,壮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为国外学者所关注,壮学研究已走向世界。

    广西民族研究所长覃乃昌认为,壮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与东南亚各民族有渊源关系,这是南宁乃至广西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一个资源优势。

南宁城建缺乏民族特色?
 

    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当然具有明显的重要性。虽然南宁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具有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园林城市的格局已形成,但另一方面,南宁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相比,尚未反映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城市应有的特色,令人感到遗憾。

    广西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建筑专家覃彩銮指出:目前的南宁既缺乏具有显著地方民族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也缺乏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浓厚文化氛围的民族商业街、民族公园和雕塑作品,整个城市形成不了浓重的人文氛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对外地人或外国人缺乏吸引力,影响到旅游业发展,更影响到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对接。

    对此,覃彩銮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对南宁城市建设的民族特色的意义和表现形式的认识比较肤浅和模糊,特别是对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民族——壮族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丰富文化还缺乏了解和认识,因而在城市的建筑设计和旧城改造中,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颖与洋气、规模的恢宏与高大、装饰的豪华与富丽,而忽略了南宁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地方民族特色及其历史基础,未能重视和合理吸收壮族和其他少数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因素。相反的是要规划建什么香港街、澳门街、广东街。

    覃彩銮说,南宁城市建设的定位应该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园林城市”,这是国务院关于“南宁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了的,也是当今和今后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现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在南宁举办,城市建设的民族特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应成为壮、瑶、苗、侗、仫佬、毛南、仡佬等世居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吸收壮族和侗、瑶、苗、毛南等世居民族中建筑文化中独特合理的成分,展示构造形式及其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的建筑文化风采,树立首府乃至广西新形象,显示其独特的韵味和永恒的魅力。

    覃彩銮指出,南宁已成为每年一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与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密切,南宁向世界展示的不应是高档大厦,而应该是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这才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黄启) 来源:新闻周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9 10:01:25编辑过]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10 12:50
壮族文化概论/梁庭望著
本书一开始便按纵向梳理壮族文化的脉络,显露其嬗变的轨迹,审视其由粗到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而后按横向系统剖析其结构,对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各个元素一一分析,再整合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文化构架。这个纵横结构虽不能完全反映出壮族文化的全貌和辉煌,但它是可以给人们一个总体印象的。无论如何,我们有责任告诉世人,壮族之所以被国人注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人口众多,更在于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者: Mfm1992    时间: 2009-6-10 20:52
楼主自言自语啊?辛苦了!不过,跟帖貌似跑题了哦。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12 13:25
我是要说明田阳不是壮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15 11:59

靖西旧州壮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开发 

项目内容旧州历史文化内涵深厚,资源特色鲜明。旧州是壮族原住居民生活了一千多年的古老圩市,是全国第一座壮族生态博物馆,拥有古朴的旧州古街、独特的绣球工艺、源远流长的土司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壮族民间文化,使之成为壮族“活的博物馆”。旧州的山水田园风光秀丽,岩溶峰丛发育典型,青翠挺拔,颇有“桂林山水”之风韵;景区距靖西县城9公里,距龙邦口岸30公里,距越南河内280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260公里,拥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景区的水源充足,已拉通10KV高压输电线,程控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移动信号覆盖率100%,供水供电、电信电视等开发建设条件良好。
项目简介项目规划面积7.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景观大门、绣球广场、绣球作坊街、壮族文化作坊街、壮文化博物馆、壮医学馆、壮族歌圩、七星伴月实景剧场等壮民族文化体验项目;古遗址、古民居、古戏台、古陵墓、古庙宇、古街巷等历史遗迹、古迹修缮开发项目;水车群、立体农业示范园、“那”文化农耕园、旧州河漂流、休闲草坪、瓜果品摘园等观光休闲项目;旅游公路、景区石板路、游览步道、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垃圾处理、绿化美化工程。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16 09:15

绣球是壮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传情达意的信物,靖西县旧州镇有全国闻名的绣球一条街。旧州的男女老少都会做绣球,这些绣球图案精美,手工细腻,如旧州山水般的美妙动人,让人爱不释手。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16 09:19

忻城莫土司衙署:壮民族历史文化最具象的沉淀

忻城县莫土司衙署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宫庭侯门气派的古代建筑群,占地总面积2.1万平方米。196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文文物管理所,1987年改称忻城土司博物馆,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乃至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是研究我国土司典章制度重要的事物例证。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16 09:21

位于广西中部的忻城县,于唐代贞观初年建置,为羁縻芝州治。宋代庆历三年(1043年),以羁縻芝州、归思州、纡州合并置忻城县,实行流官制度。到了元代,又实行土官制度。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实行流官制度。二年(1369年),又实行土官制度。三年(1370年),又实行流官制度。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正统五年(1440年),朝廷授予莫敬诚为土知县协理县事,并获世袭,忻城形成流土合治局面。流土合治权不相统,土官掌实权,流官握空印。弘治九年(1496年),孝宗皇帝准奏:“裁革广西庆远府(忻城)流官知县一员,止留土官知县掌印管事。”从此,莫敬诚之孙莫鲁独掌忻城县事,忻城亦降为土县。莫氏袭任土官,直到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土官莫绳武“因案去职”,“原领纸号缴销”,历经411年,如果从莫敬诚算起,历经467年。   忻城莫土司衙署 位于忻城县城关镇翠屏山北麓,始建于明万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镇威完成衙署主体建筑,后经历任土司先后拓建附属建筑,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土司衙署建筑群,主要由土司衙门、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庙等主要建筑组成,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筑群。衙署建筑皆砖木结构,具有中原古典宫廷建筑特点,气势宏大,格调典雅,民族特色浓郁,是研究土司文化、早期一国两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被誉为“壮乡故宫”。是全国乃至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之一,被誉为“壮乡故宫”,是研究我国土司典章制度重要的事物例证。

    莫土司衙署的东侧不远处,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三清观”(后称“三界庙”),内供“三界公”,为传说中的壮族药医,现在基本保存完整。对土司文化的挖掘、研究,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及壮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23 09:33

至高无上的壮族女神---龙母

 

前  言

      壮族女神——龙母是我国两广地区的西江和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和保护神。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母文化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妇女地位、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壮族三月三歌节就是龙母文化的代表性产物。多年以来,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次论证,认为广西大明山周边几个县就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
     为了广泛弘扬龙母文化,发掘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推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尽微薄之力,笔者多次查阅大量的史料和相关学术著作,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来临前夕,撰成此稿。
     本文主要浅议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之说,不当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民族文化爱好者给与批评指正。

                         蓝多民   2007年三月三节前夕

前  言

      壮族女神——龙母是我国两广地区的西江和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和保护神。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龙母文化对壮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妇女地位、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壮族三月三歌节就是龙母文化的代表性产物。多年以来,经有关专家学者多次论证,认为广西大明山周边几个县就是龙母文化的发祥地。
     为了广泛弘扬龙母文化,发掘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推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尽微薄之力,笔者多次查阅大量的史料和相关学术著作,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来临前夕,撰成此稿。
     本文主要浅议龙母文化的发祥地之说,不当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和民族文化爱好者给与批评指正。

                         蓝多民   2007年三月三节前夕


作者: zzhc    时间: 2009-6-29 09:04
广南打造壮民族文化旅游大县
2008年03月26日 09时40分00秒  来源:云南信息港
  

    近日, 广南县对外公布,将把广南建成云南省独具特色的壮民族文化旅游大县。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与富宁县相邻,南与西畴县和麻栗坡县毗连,西与丘北县和砚山县交界,东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接壤,为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全县辖7个镇11个乡,人口76.21万人,壮、苗、瑶、彝、回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2%。该县的八宝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落差120多米的三腊瀑布堪称云南一绝;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村”的峰岩洞村名扬中外;历史文化名城—莲城的莲湖公园、铜鼓广场、坝美“世外桃源”是现代人旅游的热点;昊天阁、孔圣庙、文笔塔、皇姑坟、土司衙署、柯仲平纪念馆等人文景观辉映成趣,令人流连忘返。
为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广南县推出以省级风景名胜区“八宝山水”、“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为主线,广南壮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内容的旅游产业链。为全面实施“旅游经济”战略,广南自2000年重点培育发展坝美“世外桃源”旅游品牌,全县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旅客接待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十五”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年均增长51%。


    为把广南建成云南省独具特色的壮民族文化旅游大县,广南还提出了建好“一城”、突出“三镇”的重大举措:围绕壮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以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为主题,把莲城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式的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突出三镇:八宝镇,围绕大通道建设,建成集物流集散、山水田园风光和最适宜居住城镇为一体的壮乡风情旅游小镇。坝美镇,以“世外桃源”——坝美及其外延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建成独具特色的集岩溶景观、旅游休闲、壮乡风情为一体的旅游强镇。珠琳镇,结合区位优势,建成三县结合部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同时,广南还将打造“一个亮点”,促进三个景区:打造坝美“世外桃源”精品,带动莲城历史文化名城、八宝壮乡民族风情景区、九龙山原始森林旅游区加快发展,把以“世外桃源”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成为带动县域经济的一项龙头产业。


    此外,广南县还努力打造独具壮族特色的“花街节”。“三月三,赶花街”是壮家多年流传下来的最热闹、喜庆的传统习俗之一,是壮族姑娘小伙的情人节,是稻作民族传统的贸易节和“部落首脑结盟”节,是规模宏大的壮乡“春歌”节。它是壮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近年的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广南的花街节还成了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一个内容。


    据悉,“十一五”末,广南县将初步建成云南省独具特色的壮民族文化旅游大县。


作者: 步布    时间: 2009-7-7 14:15

我知道楼主想说什么。

田阳就其地质环境来说,相对于其他地方应是比较新的地方,有人就证明田阳盘地不过300万年前才形成的,因为以前这些地方都是水,那个所谓“发源地”的村子相信当时还是海底。同时,把田阳定为“壮族发源地”,不但在学术界有争论,就连我们壮人很多也是不认同的。现在这么说的,除了田阳人,我相信没几个了。

学术的东西必须有严格的论证才能站得住脚,有论证了,还要经得起推敲和历史考验,仓促是不行的。


作者: zzhc    时间: 2009-7-7 14:29
我是不认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所谓的旅游业或经济什么的目的而乱认什么名人故里、什么神故事/地或什么发源地之类的卑鄙行为!
作者: zzhc    时间: 2009-7-24 17:21
独木舟竞渡是此届花山文化艺术节推出的一个新项目。据考证,壮民族最早发明了独木舟,独木舟也是壮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壮族独木舟竞渡与汉族的龙舟比赛虽有相似之处,但独木舟的体积小,仅能容下四人,更能考验竞渡者的划船技术,展示骆越族后人那份粗犷、奋进的情怀。竞渡迎亲表演项目也很有看头,此种盛大的婚俗在当地很少见,相信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份久违的喜庆,体验到壮族婚庆风情。
作者: zzhc    时间: 2009-7-27 09:03
被遗忘的中华民族文化地——广西靖西旧州古镇
作者: zzhc    时间: 2009-7-27 14:55
绣球不是靖西的专利,但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的绣球,却成了广西绣球的代表——不仅绣出了爱情,而且绣来了财富。
作者: zzhc    时间: 2009-7-27 14:56
靖西旧州60年后再见"鬼王节" 民俗变旅游节目
斋戒五日、演戏剧;烧“鬼王”、请神仙。

    昔日的迷信活动,今天传承民俗变身旅游节目

    靖西旧州:60年后再见“鬼王节”

    2月28日,农历二月初四,靖西旧州古街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庙会——“鬼王节”。据悉,旧州古街上次举办“鬼王节”还是在1948年。“复活”的“鬼王节”吸引了众多的村民和游客前来。祈求风调雨顺的年景和国泰民安,是“鬼王节”主题。    

    多年未曾举办 “鬼王节”少人知

    获悉靖西“鬼王节”是很突然的事情。2月26日,从南宁到靖西旅游的固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靖西旧州古街正在筹办一个民间节日,叫“鬼王节”,每六十年才举行一回的。“鬼王节”上,村民要搭建两层楼高的鬼王,全村斋戒5日,还有很多文娱活动。

    60年等一回的节日?那很多人一生也就只能参加一次,真有这样的节日吗?记者通过靖西县委宣传部和新靖镇政府帮打听,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不知道。


作者: 路    时间: 2009-7-27 16:38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7-27 14:56:42的发言:
靖西旧州60年后再见"鬼王节" 民俗变旅游节目
斋戒五日、演戏剧;烧“鬼王”、请神仙。

昔日的迷信活动,今天传承民俗变身旅游节目

靖西旧州:60年后再见“鬼王节”

2月28日,农历二月初四,靖西旧州古街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庙会——“鬼王节”。据悉,旧州古街上<--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次举办“鬼王节”还是在1948年。“复活”的“鬼王节”吸引了众多的村民和游客前来。祈求风调雨顺的年景和国泰民安,是“鬼王节”主题。

多年未曾举办 “鬼王节”少人知

获悉靖西“鬼王节”是很突然的事情。2月26日,从南宁到靖西旅游的固先生致电本报热线称,靖西旧州古街正在筹办一个民间节日,叫“鬼王节”,每六十年才举行一回的。“鬼王节”上,村民要搭建两层楼高的鬼王,全村斋戒5日,还有很多文娱活动。

60年等一回的节日?那很多人一生也就只能参加一次,真有这样的节日吗?记者通过靖西县委宣传部和新靖镇政府帮打听,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不知道。

顶起,希望在靖西的贝侬能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作者: zzhc    时间: 2009-7-28 09:21
靖西也是壮族文化发源地之一
作者: mcvince    时间: 2010-6-9 22:42
你不懂……
作者: busai    时间: 2010-6-18 22:33
番禺读音和壮语村屯相似。珠三角更符合逻辑
作者: 高飞    时间: 2011-7-21 22:44

看到第四页还是没有多少人认真分析这个"发源地"

如果承认壮族是百越中的西欧骆越的嫡系后裔,那么只要找出西欧骆越是从哪里发展而来的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作者: 靖西壮壮    时间: 2011-11-21 21:21

壮文化的发源地,文化都是有历史性和它的传承性的,壮族的文化几千年下来有传承原来的,也有改变的。壮族文化、文明在秦始皇派兵攻取岭南之地后就没能很好独立发展了。各地方的势力大族也没能统一壮族。

田阳地区确认是布洛陀文化的发源地确有发展当地的目的,但有当地的考古发现为依据。确认布洛陀文化的发源地并不能说明壮族的起源是一个原点,这些宣传都有一定的人为目的。左江、右江、红水河、柳江、邕江,这些珠江水系地方都是壮族文化的发展之地,不必像汉族一样争正统。(不排除经济因素)


作者: 步布    时间: 2011-11-25 15:37

对,我还是比较认同多点发源说。

同时,楼主应注意的一点是:“发源”和“发祥”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发源”可于贫苦之地,但可与“发祥”不同等于一个地方。例如,现代将英文化发展(发祥)得最高的,是美国而不是英国,但英国却是美国英语文化的“发源”地,这点相信世上没有一个人反对。


作者: 清秋    时间: 2011-11-26 08:49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c在2009-4-2 16:52:13的发言:
是指形成文化前,该一定是经济、交通发达的地区,这样才能成为地区的中心,才能产生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

典型的憨人逻辑。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