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荆蛮”一词的来龙去脉 [打印本页]

作者: 称最    时间: 2009-3-13 01:09
标题: 转:“荆蛮”一词的来龙去脉

“荆蛮”是中原对“粳民”的异译

(“荆蛮”一词的来龙去脉)

文/越楚

 

    “荆蛮”一词究竟何意?《辞海》中说:“即楚。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此注解似乎不太科学,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楚国势力范围差异甚巨。其实,“荆蛮”应该是上古中原人对以楚越吴为主体的整个南方稻作民族的称呼。中原华夏族曾称周边民族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南蛮”即“荆蛮”,而“荆蛮”则是中原王朝史官们对南方“粳民”的歧视性异译。

 其一,古代南方稻作民族自称“粳民”。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被中原王朝遗忘或者说歧视的民族,即南方的稻作民族——粳民,其含义为“种粳稻的人”,他们的后裔便是今日之“侗台语族”(又称“壮侗语族”)各民族。南方“粳民”在距今一万多年前首创农耕文明,他们以发明种植粳稻为荣耀,故用“粳”作为民族的族称,自称“粳民”。

 其二,上古语音“粳民”与“荆蛮”同音。在“侗台语族”的语言中,“粳民”读作“更姆”或“金姆”,二者的差异应该是一种音转。“侗台语族”中的“粳民”是一个双声词,“粳”是元声、重音,“民”是一带而过的辅音。中原王朝的史官们在翻译“粳民”一词时,因古汉语中几乎没有双声词,便用单音加以翻译,于是便异译为同音的“荆蛮”。

其三,“荆蛮”具有明显歧视甚至敌视含意。在古汉语中,“荆蛮”的大意是“荆棘丛生的蛮地”。这便是异译的内涵所在。古汉语中“粳民”的同音字与谐音字很多,史官们为何偏偏异译成“荆蛮”呢?结论只有一个:歧视或者说敌视。上古中原华夏族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有歧视的倾向。而历史上楚与周冲突不断,周昭王便在亲征楚地时淹死于汉水沔阳一带。周王朝对楚地的敌视可想而知。今武汉民间仍把“不服气”称为“不服周”,应该是古楚语的遗存。如此说来,中原的史官们让“不服周”的楚地“粳民”成为“荆蛮”,也算合乎情理。

其四,“粳民”之说可解开史书上的疑团。《史记.吴太伯世家》有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实际上是“奔吴”,为何说“奔荆蛮”?历代对此记载均存疑惑,但“粳民”之说便可揭开这一疑团。因为历史上吴越也称“粳民”,在中原人眼里自然也是“荆蛮”,故“奔吴”即“奔荆蛮”。让人饶有兴趣的是,古“粳语”中“勾(句)”即“王”,“践”就是“粳”,故越王“句践”实际上是“粳王”(“粳语”多倒装语)。太伯“自号勾吴”,亦即自称“吴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1:11:49编辑过]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3-13 07:49
看过.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9-3-13 10:13
新的解释!
作者: 伤疤好咯    时间: 2009-3-13 10:57

不服气---不服周;勾(句)--王.

------------------------------

有意思,壮文中的caw,泰老傣中的jai就有"气,精神"的意思.王,侗台语一般叫jao(召).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