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中国东盟壮泰佬“毕侬”友好之旅
跨国区域旅游圈的谏言
前 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缺乏生命力的、没有活力和影响力的。
构建东盟六国壮泰佬“毕侬”友好之旅跨国区域旅游圈,就是打造跨国旅游文化品牌,树立“全方位跨国协作理念”,面向世界整合营销文化旅游的大手笔。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我国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跨国区域旅游圈,包括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圈在内。
目前,中国与东盟五国共同打造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因此,构建东盟六国壮泰佬“毕侬”友好之旅跨国区域旅游圈,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大湄公河流域”是东南亚五国壮泰佬族群的“母亲河”。
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流经泛珠三角洲,中南半岛六国,遍布中、老、缅、泰、柬、越,后注入南海。在我国称为“澜沧江”,在东南亚称为“湄公河”,老挝语中,是“母亲河”的意思。该河全长4880公里,作为流经六国的国际河流,仅次于欧洲的多瑙河,全世界流经国家第二多的国际大河。面积230万平方公里,航程为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植被最丰富的地带,让人饱览独具魅力的山川景致。
流域内居住着90多个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多姿多彩的服饰与族群各具特色,吸引着各国旅客流连忘返。
其中,壮泰佬族群“毕侬”,(壮泰佬语为“兄弟”、“亲戚”“姊妹”之意),是中、越、老、泰、缅、柬六国的跨国侗台语民族,各族分布群呈“〈〈〈”带状分布,大体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带重合。现有总人口1亿多人,约占中国——东南亚总人口的十八分之一。
这个骆越族群,对“越文化”有共同的认同感,有“毕侬”(兄弟般、姊妹般)的情结。壮侗语族,中国有8个,(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黎)等8个民族;越南的岱、侬、泰、热依、泐、布依、佬等7个;老挝的老龙族、泰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萨姆的阿涝人。他们虽然分布在8个不同国家,却是“同根生的民族”。
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湄公河流域,多为贫困落后闭塞的地区,堪称“原生态之旅”;是全球毒品原来最大的产地、缅老泰边境的“金三角”,堪称“神秘之旅”;作为亚洲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因交通落后、经济欠发达,使该区域至今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仍然保持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状况,山水、自然、人文景观依旧尚未被开发破坏,属于一片旅游文化的“处女地”。旅游资源丰富,潜力极大、商机无限!
大湄公河,是一条“黄金水道”,近五年来,进出口量达200万吨,贸易额达100亿人民币,产生了丰富的经济效益。从2001年起,有超过300万的中国人赴东盟各国旅游。东盟五国与中国,山水相连,民族相通,同根同源,文化相近,风俗相似。是历史上“泛泰主义”所专指的地区。壮泰两者的区别就是:西部是信仰小乘佛教的泰——佬族,东部则是仍然保留着传统信仰和祖先崇拜的壮族——布依族。近代西方许多外国学者都喜欢把壮族、布依族等呼为“不信奉小乘佛教的泰族”,就是这个原因。
二、“大湄公河流域”是东南亚五国壮泰佬族群的“精神家园”。
“中国东盟一家亲,走进东盟走进家”。这句“顺口溜”说,中国东盟友好关系源渊流长、地缘文化相似。
东南亚五国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地质学和地理位置上讲,属于地球的“异质”地带和“阳光充足地带”,这一亚洲东南部“陆桥”的陆异地质构造和靠近赤道,又是亚、澳、欧三大洲交通枢扭的交汇点,不仅阳光充足、气候宜人。从人类学和生物学意义上说,来自亚洲壮泰佬族群相同人种的不同分布形成的独特人文景观,使这里的自然美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带有鲜明的历史、民族和文化特色。东盟各国属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如优美的民族音乐舞蹈,精湛的民间手工技艺、众多的民族节日活动等,这些极富魅力的旅游资源,为开辟壮泰佬“毕侬”友好之旅旅游线路提供了厚实的资源基础。
“构建中国——东盟五国旅游圈,打造东南亚八国公园,创建世界级的黄金旅游带”,撬动这个旅游文化的杠杆和支点,就是“壮泰佬走廊”旅游线路。
“壮泰佬走廊”,是中国和东盟五国历史上一条仅次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走廊。即从广西南宁、经百色,至云南文山、红河、西双版纳,到达老挝、泰国、缅甸的壮泰语(也称为侗台语)民族文化走廊。其大致“路线图”为南宁——百色、富宁、文山、建水、元江、景洪、琅勃拉邦或清迈、曼谷。这条“壮泰佬走廊”,是民族文化资源和山水人文景观资源极为丰富的黄金旅游带。著名民族学家徐松石曾对这一带的地名和历史做过考证,证明这一带是壮泰佬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
壮泰佬族群中,各民族是“同根生的民族”,“古老的兄弟”,有源远流长的“胞波”情谊和“毕侬”(兄弟、姊妹)情结。在文化上、有普遍的认同感。这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有助于各国建设“大通道”,实现“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三、“大湄公河流域”是东南亚五国壮泰佬族群旅游的“黄金桥”。
中国与东盟五国之间开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英文简称为“GMS”。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赖于“壮泰佬族群旅游走廊建设的步伐”,以及“毕侬”友好之旅旅游文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GMS”的合作与开发。
众所周知:区域合作、跨国旅游,是解决国际旅游互补性最有效的办法。在跨国协作区内,共同开发资源,共同开拓市场,借助大湄公河的这条“国际大通道”, “壮泰佬”“族群这个”交流的大桥梁,“毕侬”(兄弟、姊妹)友好之旅这个“旅游的大平台”,方可实现东盟五国与我国的旅游合作,使“大湄公河”成为一条“黄金链”,架设一座座“黄金桥”。构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圈,或合作体。在项目投资、互荐客源,线路拓展,实现“均赢战略”。开放、简化出境手续,“五年内旅游单一签证制”,让旅游“便利化”,运用“无限制、无碍障旅游”的新观念,迎接“东方多瑙河”旅游黄金时代的到来!
四、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的意义与作用
1、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是重要的文化纽带工程。
东南亚各国对我国的壮侗语族文化多有认同,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可以促进东南亚国家中与壮族同源异流的泰族、佬族、掸族、岱侬族等国家与民族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加强经济上的联系,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2、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是展示我国灿烂的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窗口。
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深入地挖掘与整理这条重要文化带的文化遗产,建设一个全面展示壮泰佬语民族灿烂文化的窗口,可以营造中国对外文化宣传的新热点,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这对于树立我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新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3、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是改变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经济落后面貌的重要举措。
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所经过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贫困地区,构建壮泰佬文化旅游走廊可以有效地组织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盘活这一地区的资源,拉动这一地区的经济项目建设,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既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又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巩固大国盟主的地位。
4、构建壮泰佬族群旅游走廊是睦边富边的必然选择。壮泰佬群大多居住地是亚洲和世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除了泰国的泰族等个别民族外,其他族群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还处于贫困线下。因为贫困,这一地区成为世界闻名的种毒制毒基地,也是世界吸毒、艾滋病高发地区之一。世界旅游经验证明,发展旅游业可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可治贫致富,并有望替代毒品产业,从而可以促进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这一地区的资源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5、构建壮泰佬族群旅游走廊是保护和弘扬壮泰佬族群传统文化,实现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目前,世界民族文化正在走上非理性的“融合”,不少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已经不存在,壮泰佬族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消失,保护和开发迫在眉睫。建立壮泰佬族群旅游走廊,可以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深入挖掘与整理这一地区文化带的文化遗产,有助于保护和开发壮泰佬族群旅游资源,促进壮泰佬族群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弘扬,全面展示壮泰佬族群灿烂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从而可为世界民族文化多样作出贡献。
结 语
二十一世纪,是亚太旅游世纪,其中热点区域是东盟和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预计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一个拥有18亿人口,GDP2万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拉动东盟和中国增长0.09%和0.3%的经济总量。以此比例计算,拥有一个亿人口的壮泰佬族群,如果一个人花一美元用于“壮泰佬走廊”旅游,将是一个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蛋糕!何等的诱人流诞!
东盟家园是目前世界上旅游业最强劲的地区。云南省作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最速迅的省份之一,又是与东南亚在地缘上最为接近的地区。与此同时,广西沿海、沿边,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省份,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广西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因此,如何加强云南、广西两省与东盟五国旅游业的国际合作,实现与国际旅游更大范围的接轨,成为云南、广西与东南亚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
故,我们作为云南、广西的政协委员,有鉴于此,建议国务院、与亚洲开发银行紧密合作,采取“(东盟五国)5+2(中国云南、广西两省”旅游合作模式,加大力度,多出成效。
目前,昆明至泰国曼谷的国际大通道“昆曼公路”正在建设当中,“东盟大动脉——泛亚铁路”正在谋划之中,穿越这一“壮泰佬走廊”的几条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开发这一黄金旅游带的大好机遇已经摆在了云南和广西两省区面前,我们建议两省区及时抽调专业人员开展壮泰佬语民族国际文化旅游走廊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一个高水平的总体规划,然后向国务院申请立项建设。
总之,中国东盟五国壮泰佬“毕侬”友好之旅跨国区域旅游品牌的谏言,是以谋求“5+2”各方各国共同发展的历史重担为己任。在跨国旅游“合作、发展、共赢”的旅游文化大舞台上,让“东方的多瑙河”流域,成为“开放、文明、富裕、繁荣、和谐”的亚州最精彩和最闪亮的地方。
(龙符执笔)
作者简介
龙符,民盟盟员、省作家协会会员。为文山州文联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州壮学会副秘书长。现为文山师专校报编辑。是文山州有名的壮族作家、学者和评论家。曾任文山县壮学会顾问,文山县影评学会会长,文山县文联作协副主席。
龙符,1990年在北京《光明日报》发表文山州历史上唯一一篇壮学学术论文。1995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结集出版云南省第一部壮族文化论集《“歌海”飞花》个人专著。先后在《人民日报》、《演讲与口才》、《中国电视报》、《法制日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发表各类作品1000多篇,获全国散文一等奖等全国50多个征文奖,发表作品字数达100多万字,被转载10多篇文章。
1996年,为州检察院撰写歌词《检察官叔叔为壮乡建学校》获“全国首次检察官之歌”征集优秀奖,亲赴北京领奖。
2005年,应云南省社科联、省演讲学会的邀请,以全省第一个“平民作家”的身份,在昆明书城讲述《三七之乡的壮族文化》,听众达300多人各界人士。现场签名售书100本。演讲报告明年春节出版,《春城晚报》、《文山日报》发表新闻报道,被州政府领导誉为“文化名人”。
2007年10月,作为文山州首部本土专家学者撰写的三七文化专著的总撰稿。该书由州委副书记梁宗华担任总策划,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熊荣元担任主编。该书的编写,将填补我州三七文化专著的空白。《文山三七文化漫谈》一书,已列入文山州建州50周年庆祝筹备领导小组宣传处出版工作计划。龙符老师主笔的出版世界首部《中国三七文化全书》的策划方案,还被“云南诤言奖”选登,并在网上公布。前期启动经费一万元人民币已由州委宣传部划拨,总经费20万。他是文山州建州50年来首次文化献礼工程项目的“第一人”,也是个人为主领衔撰写的全州首本三七文化专著。
上文转自:http://www.ynfz.cn/ynzy/Articleshow.asp?Articleid=1531
呵呵,上述消息是从咱家园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3&ID=32172&page=1这里得到的。
到处走走看看也不错。
加强合作,增强旅游交流是好的,但用这个有点排外性的口号有点不妥,毕竟在东盟地区还有你们没有在口号里面包括民族。
旅游开发,毕竟路越广越好。口号要大气一点的。
只是个人见解。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