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南国早报》2003年10月20日 时政·关注 (4版)]
————————————————————————————————————————
民间文化濒临失传 “抢救”迫在眉睫
新华网广西频道 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0/20/content_1079819.htm
壮族在线 http://www.pouchoong.com/list.asp?id=1624 [转载]
冯骥才是个大忙人,采访他不大容易,我整整等了七天。一见面没等我说话,冯骥才手指着铺在办公桌上的一大堆材料,抱歉地说:“看,我正在忙这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他一说“工程”二字,我立即感到工作量不小。大冯解释说:“从21世纪第三年开始,我们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规模空前的全面的普查和抢救。”
在我的记忆中,冯骥才自2001年初夏起始接受中国民协的工作,在这之前他已经担负了六项工作,而且大都是主要责任人,其中有四项还是全国性的,已经不堪重负。如今,他又自找麻烦,把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这么个更艰巨的事情压在背上,为什么﹖
民间文化正加速消失
冯骥才说,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是由精英、典籍的文化和民间文化两部分组成的。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特别是民间文化,它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5000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情感及人间理想深深凝结着。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偏见,民间文化并没有处在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上。它们大多凭借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因此,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民间文化最易遭受致命的冲击。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中无数,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今民间文化到底消失了多少。如果我们到中华大地上跑一跑,就会看到我们的文化多么缤纷与迷人,人民多么智慧,多么心灵手巧,多么富于才华;同时也会看到它们面临着失传,受到漠视,眼看着曲终人散,人亡艺绝。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失却得无声无息。所以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一刻也不能等,这是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绝不能让后人小看了我们这一代民间文化工作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从整体上区分为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个部分。冯骥才认为,抢救应当摆在研究的前面,十几年前我们通过采编《中国民间文艺十套集成》,对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进行过田野采风与搜集工作。那一次采风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具有“凿空”意义的,也抢救了很大一批民间文化遗产。但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那次采风的视角偏重于“文艺”,而非着眼于“文化”。民俗这一大块最重要的、根本性的民间文化没有纳入其中。民间美术也在视野之外。此外,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至今尚未全部完成,尤其是民间文学中的谚语、歌谣与故事传说等原生态的采风实录——县卷本,由于没有整理与出版,面临重新失散的可能。因此它也成为这次抢救的对象之一。
面对如此之大的文化宝库,抢救整理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冯骥才计算了一下要用十年时间。期间,将对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普查,“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对此,大冯信心十足,他说“尽管我们不可能将农耕文明的遗存‘一网打尽’,但我们的口号依然是‘一网打尽’,以表明我们对先人创造的文化心怀的一种虔敬、热爱与责任。”
在谈到整个工程的内涵时,冯骥才解释说,这次抢救的是民间文化遗产。遗产是财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抢救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指农耕时代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不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新产生的民间文化。这一点不能含糊,它的本质是民间的,必须是民间的。比如陶瓷,我们面对的是民窑而非官窑;比如民居,我们面对的是民居及其桥梁、戏台、作坊、商铺,而非皇家宫室、贵族园林和名寺宝刹,这一点不可逾越。民间文化包含得很广泛,它包括农耕时代民间的文化形态、文化方式、文化产品,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
五年抢救 十年告成
按照计划,抢救工程的程序分为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出版。为能真正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这份巨大的遗产,工程最终成果要完成的目标很具体。在民俗方面,要出版县卷本的《中国民俗志》,每县一卷,共2000余卷,以使我们拥有一部农耕时代地域民俗之大全。在民间文学方面,将全部完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县卷本,每县3卷,共6000卷,这应是中国文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此外,还将完成《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和《中国民间史诗集成》。在民间艺术方面,最终将编辑出版一套巨型的图集《中国民间美术集成》,使浩瀚缤纷的中国民间美术井然有序。同时还要完成《中国手艺人名录》,以记录农耕时代终结期的一代重要的民间艺人。此外,还要用《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和《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展示抢救与普查的成果,从而使我们对祖国的文化大地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谈到具体操作,冯骥才说,这次普查不仅需要文字记录,还要动用摄影与录像的手段,将现存的民间文化遗产可视地、动态地、立体地保存下来。这种综合性的方式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手段,是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特征与要求。为此,在图片和文字性的成果出版之外,还要建立以照片和磁带为主的“中国民间文化影像档案”,以及用计算机管理的“中国民间文化资料库”。
别看冯骥才是个作家,可指挥起如此巨大、复杂又艰巨的工程,还挺有路数。他告诉记者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要通过各省市的民协来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进行全国性田野普查,抢救工程初步拟定为五年,将于2008年以前完成;整个工程成果的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拟定为五年,将于2012年完成。冯骥才把这个抢救工程看做是全民族的任务,他反复说:“我们不仅要发动各个基层组织和专家学者、民间文艺家,还要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予。我们把这次普查本身,也当做‘关爱民间文化、呼唤民族情怀’的广泛的社会号召,当做一种文化行动。只有当大量的志愿者与青年学生主动投入这项工作,才能说我们的目的真正地达到了。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巩固民族的文化与弘扬民族的精神。”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经启动。中宣部将该工程正式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国家文化部也给予全力支持,并作为政府的文化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中国民协已成立抢救工程的办公室,承担全局性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并设立专门的网站,随时交流与通报各种信息。
在这样的使命面前,冯骥才感慨万分。他说:“我们文化工作者应当明确一个问题,不要以为我们是文化的救世主,我们只是文化遗产的责任人。因为任何一代文化人,都有责任把先辈创造的文化精华保护好,交给下一代。这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可我们又是幸运的一代,因为由于人类社会的转型与文明的转变,对农耕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理的神圣使命正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不负前人,不负后人,也为了今天的中国。”大冯笑着说:“如果十年后,把这一切都完成了,我们才能松一口气地说,我们把5000年先人创造的文化全部拥进怀中。如果我们没有做到,后人恐怕连其中的一半也不可能再见到。”
过年的民俗凝聚力
抢救工程首先涉及的是民间木版年画。说到年画,话题又转到了“过年”上。对民俗深有研究的冯骥才兴致勃勃地聊起春节。他说,春节是我们民族的最大节日,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一共38天。恐怕世界上很少有一个民族有这么长时间的节日。根据冯骥才的了解,我国从农耕社会就有了年,至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大自然的轮回把时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24个节气。每当寒冷的冬天,人们自然地聚集一起商议第二年怎么办。因此在岁月更迭的日子里,人们的理想愿望、精神情感、审美习惯,便被分外强烈和极致地发挥着,放大到表现人们情感的载体——“年”上,并使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民间的文化盛典。
“年是最能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民俗”,这是冯骥才对年的评价。他说,过年大家在一起辞旧迎新,十分美好。当然过去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有迷信的习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许多糟粕逐渐淡化。但一些好习俗也被淡化,似乎中国老百姓不会过春节了。他告诉记者,每年的除夕夜北京的作家朋友都打来电话,想听听天津放鞭炮的声音。于是冯骥才就把窗户打开,将话筒拿到窗户外边让朋友们听脆响的爆竹声。大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禁炮不如限炮》,意思为:群众在欢庆自己节日的时候,对污染的要求应该适当放宽,何况放鞭炮的半个小时里的污染再大,也没有天天抽烟污染厉害,但你不是提倡戒烟而没有禁烟吗?游泳年年淹死人不是也没有禁止游泳吗?汽车排放的尾气比鞭炮污染厉害成百上千倍,可并没有禁止汽车行驶。问题的关键是把自己的民俗、民间文化看成可有可无,没有看到民间文化无可估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冯骥才的心目中,年的高潮就是大年三十。他说,中国老百姓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大年三十情结”,三十晚上过不好,这一年心里总有点疙疙瘩瘩,这年文化心理是无形的,但它却深深地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所以,我们中国人每逢大年三十,即便在天南地北打工也要赶回家过年。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说到这里,冯骥才有些激动,说话的声音也有些高: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五千年,合而分,分而合,但始终是一个坚实的整体,这与民间文化有深刻的关系。因为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沃土,也是一个辽阔的磁场,民族的凝聚力在民间就是一种亲和力,它内含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而民间文化的传承本身也是一个传统教育的过程,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的传统。
“再进一步说,我们这个民族也是一个生活崇拜的民族。”冯骥才解释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很多伟大人物,其实中国老百姓并不崇拜孔子、孟子、老庄和释迦牟尼,只崇拜生活本身。所以在春节人们最希望的就是平时吃不上的东西过年能吃到,穿不到的衣服过年能穿上,享受不到的亲情与团圆过年时能享受到。人们一方面通过努力实现一部分实际的愿望,使生活尽可能接近理想,把理想生活化;另一方面将理想主义的图画、话语、文字塞进生活,填满生活,使生活理想化。由于理想与生活混为一体,所以过年的境界也非比寻常,这是中国人对“年”的伟大创造。冯骥才遗憾地说,现在是我们自己把年淡化了,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涣散了。大冯认为,民俗只不过是个方式,还要看具体内容,好民俗不能丢,比如过年拜天地、拜祖先、拜(老)师(家)长就不为过。“天地”,就是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基础;祖先给我们创造了完整和美好的社会;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家长辛勤地养育了我们。这些都永远不能忘记,应该每年说声谢谢。(张淑英)
《了望新闻周刊》2003年1月21日
昨天,著名作家冯骥才来到新华网直播间,就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工程与读者进行交流。
新华社记者张淑英:冯先生,您现在很忙,忙得最多的就是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工程。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工程?
冯骥才:民间文化是自生自灭的。比如唐代诗,我们对唐代每一个诗人都很了解,我们不会丢掉一首诗。但是民间文化就不一样了,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比如说瞎子阿炳,留下来不到十首曲子,可他有100多首曲子,如果当时记录下来的话,就会获得一大笔音乐的文化遗产。另外,在历史上,对民间文化这种庞大、灿烂的民间文化,它有多少,它有多少样式,有多少内容,我们没有底数。
主持人:您说咱们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了,有很多文化上的东西还没有认识透。所以您做了这件事情,挺伟大的一件事情。
冯骥才: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普查手册,更多的是给志愿者看的。去年秋天,我和一些民俗学,包括民间艺术的专家们,在山西晋中一带做了考察,目的是做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间文化普查的范本。
这次普查是文字、摄影、摄像三为一体的普查,我们给后代人留下的东西不仅是文字记录,是可视的可听的,而且是动态的。为什么做一个普查手册?这是我们的一个心愿,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作者到一些地方去探险或者到那儿旅游,口袋里有一个普查手册。就是你旅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关心我们的文化。
主持人:这个工程要用多长时间?分几步走?
冯骥才:差不多要用十年。前五年主要是普查,后五年要整理。前五年是在面上铺开,对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进行地毯式的普查,彻底弄清楚。然后进行整理工作,把一份一份遗产进行全方位的整理,然后用多种方式进行出版,比如说用文字、图片、音像式的,我们要出数据库,要编各种各样的图典,要做中国民间文化在每一个省的地图。
还要申请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人类文化遗产。让它成为世界关注的文化遗产。
网友:长沙有一个民间工艺者,媒体做了很多介绍,但是他一家就住在一个二十余平方米的老房子,接受采访时,墙壁还用纸糊上,怕丢丑。
冯骥才:山东杨家铺也有一位民间艺术大师,叫杨沥书,有时候他的孩子也帮助他做年画,但是他真正的学生是一个日本人。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外国人在中国搞民间文化的抢救、记录,他们搜集老的木板、老的制作工具、老的民间唱本,我们的青年人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这样一个好的眼光,没有自己把它继承下来。
主持人:民间文化是扎根群众的,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我们今天应该做些什么?
冯骥才:我希望我们国家建立遗产日。法国人在1980年的时候,当时有一个人叫马尔罗,他当时做了文化部部长,对法国文化进行很大规模的普查。他那个普查是大到教堂,小到羹勺,做了一次性的登记。然后,法国人就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建立一个遗产日。
通过非常民间的方式,一代一代对文化进行非常优美的传承,这种传承对于中国人尤其重要。这个传承有两个精神,一个是历史精神,一个是文化精神。我觉得中国人现在非常缺的是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
现在欧洲很多国家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都搞遗产日。我们中国是文化大国,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文化遗产顶礼膜拜,应该有一种自豪感和光荣感。(根据现场谈话记录整理)
——————————————————————————————————————
民间文化遗产:让消失的成为永恒的存在
http://www.hebei.com.cn/node2/node27/node84/userobject1ai91611.html
长城在线 2003-2-20 11:23:19
“在我们快速融入世界而文化重心发生倾斜的时候,如果没有‘唐装’与‘中国结’,我们从哪里去寻找心理重心?从这点上说明民间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有多大。为此,我们要用10年时间,对祖国大陆各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地毯式普查与抢救。”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昨天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的庄严宣告。它同时标志着规模浩瀚、漫长而艰苦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
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民间文化在消亡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却背道而驰,越来越呈现本土化倾向。法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过一次“文化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都做了全面的普查与登记。而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唐装”和“中国结”,其实就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标志。现在看来,在全球化时代,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 文化是何等重要。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可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人们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另一半”,因此我国民间文化的现状非常令人心忧,本来就是自生自灭的文化形态正在迅速瓦解、失散、消亡。一些民间文化去年还鲜活地存在,今年却已荡然无存,甚至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民间文化在消亡。
另外,目前我国虽然有文物保护法,但民间文化保护却无法可依,我国的民间文化根本没有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所以,民间文化面临着被破坏、践踏、篡改的命运,中国的民间文学被一些国外的出版商任意盗取,有些地方为开发旅游资源,竟然请人随意乱编“民间传说”。“自然死亡”加上人为破坏,无疑加快了我国民间文化的消失。
抢救工程要落到每一个民间艺人身上
此次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整理和出版的巨大工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就启动了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即俗称的“三套集成”)基本上把中国民间文学的普查进行得差不多了,全书90卷,已出版63卷,还差27卷,计划用3到4年完成。这次主要是对民俗和民间艺术进行普查。工程的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主要包括全国民间美术抢救性普查、搜集、编纂与出版;全国民俗抢救性普查和整理出版;各民族民俗典型实物征集;拍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民俗》;建立、汇编“中国民间文化图文资料数据库”以及建立“中国民间文化”网站。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2012年,主要包括整理、编纂和出版《中国民俗志》系列(以县为单位)、《中国民俗图录》、《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等;确定并编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编纂《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中国史诗集成》、《中国民间美术集成》、《中国民间美术分布地图集》等。
冯骥才介绍说,民间艺术绝对是一次性的,有些尽管现在是活态的,再过些年就不是活态的了。而抢救工程一定要落到每一个才高艺湛的民间艺人身上。具体的抢救手段有三个,即电视、拍照和文字记录,并将动用一切高科技的手段使这次的记录尽可能全面和彻底。
而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向云驹介绍,抢救工程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立项拨款、地方财政拨款、社会力量赞助支持这三个渠道。目前已经有不少地方政府对这项工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动表示要出资邀请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专家组到当地进行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也有很多企业表示愿意对这项意义重大的工程给予赞助。
( 稿件来源: 人民网 )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