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人民日报)记者 李士 杜江
策划近5年并经历了3年筹备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已进入了紧张的连排期(本报8月18日头版报道)。为了解这一令人瞩目项目出台的前后,本报记者采访了该演出的总策划、制作人梅帅元和演出总导演张艺谋、导演王潮歌、樊跃等,以飨读者。
《印象·刘三姐》的几大看点
舞台 传统演出是在剧场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印象·刘三姐》则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其巨大的露天表演场地———山水剧场是以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12座背景山峰与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与之相配的,是投巨资建造的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放眼望去,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化为心中的舞台,给人宽广的视野和超然的感受。
演出每场都是新的 传统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创作,而“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自然共同的创作。山峰的隐现、水景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演出还将利用晴、烟、雨、雾、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气候,创造出无穷的神奇魅力,使演出每场都是新的。
刘三姐歌圩 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几乎全部被绿色覆盖,里面种植有茶树、凤尾竹等,加上所植草皮,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灯光、音响系统均采用隐蔽式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水上舞台全部采用竹排搭建,不演出时可以全部拆散、隐蔽,对漓江水体及河床不造成影响。观众席依地势而建,梯田造型,与环境协调,同时也考虑到了行洪的安全。100多亩建设用地上,鼓楼、风雨桥以及贵宾观众席等建筑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整个工程不用一颗铁钉,令人叹为观止。就连所设的两座厕所也引进韩国技术,建成目前全国最先进的生态环保厕所,厕所的污水并不直接排入漓江而是循环使用。观众席由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目前已申报了两项吉尼斯纪录:世界上最大的鼓楼群;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
服饰 根据各不同的场景,600多名经过特殊训练的演员将身着壮族、瑶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服装,为了在夜色中突出效果,每件服装都巧妙地设计了银铬,这大大增加了服装设计和制作的难度。据介绍,每件配有银铬的衣服造价都在千元以上。
大师的加盟 张艺谋出任演出总导演,两位年轻导演———王潮歌、樊跃堪称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他们的创新激情与实践能力,使“山水实景演出”由理念变为现实。该演出的音乐制作由刘彤、苏聪、程池、窦唯等担纲,他们集体对广西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包装,使它更具听觉震撼力。此外,演出的舞美总设计曾力、灯光设计易立明、服装设计邹游、李源都是大师级人物。
有印象 没情节 张艺谋出任演出的总导演,他对《印象·刘三姐》的整体构想是打破传统演出有人物、有情节的套路,而将着力以片断和场景展示广西的两大品牌———山水和人文的美。他指出,“印象”正是指视听印象。演出将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观众在看演出的同时,也在看漓江人的生活。
有了张艺谋对《印象·刘三姐》的整体把握,该演出的导演王潮歌和樊跃凭着创新的激情开始了在阳朔的排练。王、樊两人曾多次执导大型舞台剧,2002年在桂林举行的博鳌亚洲旅游论坛闭幕式上实景歌舞表演“欢乐漓江”算是他们与实景演出的第一次接触。王潮歌说,《印象·刘三姐》带给他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他们要完成的全是“大动作”,仅12座山上的几千盏灯的安放和调试就让他们费尽心机,不过,一旦完成后,效果肯定惊人。
民间投资打造桂林新文化品牌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大的文化项目,政府竟没有投入一分钱。据项目的总策划梅帅元介绍,该项目首期投资9000多万元,完全由民间一些看好文化产业、并希望发展文化产业的企业投资。此前,投资方反复进行了市场调查,特别是来自旅行社的反馈显示,游客对这样的演出项目十分感兴趣。演出于今年“十一”黄金周隆重推出,目的就在于要将演出打造成桂林、甚至广西的文化品牌。由于这类演出目前是世界唯一的,所以它的市场前景让投资方十分看好。梅帅元说,从10月1日开始,以每天上演一至两场计,预计用3年的时间收回投资。目前,此项目二三期投资正在酝酿中,目的是进一步发挥《印象·刘三姐》的品牌潜力。这个项目的运作,无疑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大胆尝试。
《印象·刘三姐》已经启动了,8月16日晚,约半个小时的表演《渔火》片断已经给先到一步的记者们以“全新和震撼”的感觉。据张艺谋介绍,这不是《印象·刘三姐》的真实情景,只是演绎了“山水实景表演”的基本概念。《印象·刘三姐》到底会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其市场前景到底如何?本报将追踪报道。
(人民日报·华南版·文化观察2003.8.21)
不过,我突然想问一个问题:张艺谋懂得刘三姐文化的内涵么?懂得什么叫壮族的歌圩文化么?
也许有的贝侬会纳闷,张艺谋可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导演,他执导的多部电影,都是大名鼎鼎的,歌剧《图兰朵》都拍出来了,难道就不理解你壮族文化?就拍不出你广西的《刘三姐》?
当然了,他是大导演,《图兰朵》我也没看过,我承认我看了也不懂得如何欣赏。不过我看过他的《英雄》,那“天下”吼得我头皮直发麻。大家也可以到新华网广西频道去看看相关的报道(网址如下),在他的摄影机下,苗族人们变成了喜欢在水边歌唱的民族,歌圩也就变成了各民族对歌交流情感的一个团结盛会吧。不过,对阳朔的旅游,增添了一个大的项目是可以肯定的。然而,这个项目,在我看来,不外是全国旅游景区千篇一律的“民族歌舞”的一个规模扩大版而已。
http://www.gx.xinhua.org/newscenter/2003-08/17/content_828298.htm
再让我来打个比喻。一只孔雀,美丽的羽毛被突如其来的风雨吹刷侵蚀得面目全非,但是残留的破败羽毛上尚能够窥视出当年的美丽。于是很多人都在考虑如何去恢复这只孔雀的美丽面貌?张艺谋来了,他大方地掏出大把的资金,给这只孔雀买了五光十色的衣饰,二话不说就给孔雀身上披去!大家“哗”地惊叹,太美丽了!是啊,是很美丽,不过,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大家所赞叹的是这昂贵的衣饰“美”,却不是那只孔雀的“美”!
我想,如果是真正懂得孔雀的人,他必定会将这只孔雀放到最适合它生活的环境里去,孔雀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有了休养生息的地方,有了充足的食物和水源,当然就有了恢复元气的机会,于是也就有了美丽的羽毛和孔雀开屏。
今天上班,忙里偷闲,所以没有时间赘述我对壮族歌圩的皮毛理解,但恕我直接自问自答:张艺谋枉费了他在广西呆的诸多日子,他根本不懂什么叫壮族歌圩文化!
壮族山歌,最初也不是纯粹的艺术行为。歌者为歌,目的并非全是为了山歌。现在,壮族山歌发展到了不用钱请几乎听不到山歌的商品经济时代,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注脚吧。
讲个题外话。要是该片不是张艺谋执导,而是由国家文化部或者广西文化厅或者广西壮学中心集体执导,结果会是怎样?有好戏吗?会是什么样的好戏?或者说,假如张艺谋不执导该片,结果会是怎样?有好戏吗?会是什么样的好戏?
另一个题外话。美国西部片虚构了整个美国西部的历史---他们是借用美国印第安人的名义这么做的。其结果是:
1、电影公司发了大财,不发财他们才不干呢;
2、印第安人频频出现于银幕因而没有被世人遗忘,这是否符合印第安人的心愿,倒没有研究;
3、一些人被西部片所震撼,到美国西部去找印第安人的文化遗迹,发现美国很多地方(包括东部)都有印第安人保护区,而且印第安人的现状跟历史记载有明显差异,从而加深了对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了解;
4、一些印第安人和像陈冲那样的汉人可到电影厂做工、当演员,这对印第安人算不了什么,但对陈冲却是一条生路。
刘三姐已经从纯粹的文化现象发展成为经济现象(当然,经济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后者几乎没有壮族唱主角,这是极其令人痛心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我们只看见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性而没有看到它的经济价值,那么,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有人介绍说,该片采取的手法和效果跟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相同。如果从制作时间上考虑,不知应该说谁像谁更有道理。
订座热线:
1、南宁金花茶公园风情园,电话:0771-5890829/5890830/5890832
2、桂林阳朔新世纪广场广维文化总部,电话:0773-8818985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