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西民族关系发展论(上)
清末时期,由于发生了激烈的社会变革,加之清政府对民族地区统治策略的局部调整,使得广西的各族关系在此期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清末广西的民族关系已经跨越了国内的范围,不仅突出了政治领域内各民族的互相协作,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也在心理上使各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得到升华,上升到整个中华民族认同的高度,凸现了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虽然前人已经就此作出了初步研究,但是可以看出其研究还是很粗糙的,没能够真正把握清末民族关系发展的实质与特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笔者不揣浅陋,希望能够就此略陈管见,借以引玉抛砖,恳请方家教正。
一、各民族共同反侵略反封建
鸦片战争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代表着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转型。此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整个中华民族与侵略势力及其走狗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因此,反侵略反封建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广西各族人民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世纪50年代,由于法国传教士马赖非法进入西林县境传教,遭到了应有的惩罚。到了中法战争前后,广西成了对阵法国侵略的前沿阵地。这时法国侵略势力大大增强,宗教势力也加强了对广西的渗透,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洋教运动的高潮。如在上思地方,汉、瑶、壮各族人民在地方士绅的带领下,发起了反对传教士意图帮助法国侵略的斗争(PP.853-856)。在贵县,为了抗法,知县焦肇骏奉命招募壮丁,任命李亚英管理。李亚英集合数百人群趋桥墟三板桥捣毁天主堂,并绑走司铎等(P..314)。在反对法国侵略的中法战争中,汉、壮、瑶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英勇杀敌。在整个中法战争的参与部队中,冯子材的“萃军”、徐延旭和苏元春的桂军、唐景崧的景军、刘永福的黑旗军,都是由汉、壮、瑶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他们互相协作,联合抗敌,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说,在整个清末时期,广西的汉、壮、瑶、苗等各族人民在反对外国直接或间接的侵略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伴随着清政府日益成为洋人的朝廷,广西各族人民也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封建斗争。早在鸦片战争后不久,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就在广西的东南部山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参与其中的不仅有来自广东的客家人,也有大量的壮、瑶族人民,他们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捐弃前嫌,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在此期间,两广爆发了大成国起义,是十九世纪中期继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在南方爆发的规模空前的天地会反清武装大起义,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处于中心地位的太平天国革命并驾齐驱、相互辉映。在这场起义中,汉、壮、瑶各族人民并肩战斗,在我国农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悲壮而绚丽的篇章。此后,天地会领导广西各族人民发动了多次反清起义。到了同盟会成立以后,又领导广西汉、壮、瑶各族人民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起义。比如发生在1907年的钦廉起义,就是在三那地区爆发抗捐斗争的前提下开展的,由于清政府对抗捐斗争实行了十分残酷的洗劫,“以致革命党更易煽诱,并以仇官为名,遂有七月廿六防城戕官之变。”(P.17)
在清末社会发生变革的大背景下,广西各族人民自然不自然地要围绕着这一因素思考本群体的利益关系问题,从而做出符合这一现实的行动。反侵略反封建是清末广西各族所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他们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下必然会团结起来共同抗争,这也是清末广西民族关系的重大变动。
二、民族居住格局的进一步杂居化
明清时期,广西的东部地区仍然有大量的壮侗语族人民。鸦片战争的战败使得广东、福建的人民大量涌入广西,民族联系空前加强。同时,由于清政府在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汉族民众尤其是客家人大量迁入桂西地区。于是广西东西部的族群关系格局发横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进程在清末使其迅速加快,使得各民族的杂居现象更加普遍。
广西东部和北部的桂林、平乐、浔州、梧州等府,汉族逐渐成多数,壮、瑶等少数民族逐渐减少,仅存于偏僻的山地丘陵之间。如平乐县明代时“凡六里,民村一百二十五,瑶村七十一,壮村一百零四,统安之,村凡三百。”至清末光绪年间,“生齿日繁,其民村之星罗棋布于六里间,周围且密。即诸夷种类,亦多渐染华风,大变其夫昌舌鸮音之陋将,旧所谓瑶村、僮村者,今无几焉。”(PP.16-17)可见,经过二百多间的发展,到清末时,汉族逐渐向少数民族地区渗透,大部分的瑶、壮族已经为汉族所同化。而在桂林府属的龙胜少数民族聚居区,就有很多湖南移民迁入,甚至使当地的土地问题紧张起来。梧州府属各州县,明时少数民族众多,至清末所余寥寥。在苍梧县,壮人“居外峒者与民杂居,深山者与瑶杂”(P.179);藤县仅偏僻之地尚有少数民族,“濒河者曰鱼蜑,操舟猎鱼为业,与人无争。在山者又多瑶、僮,耕作采樵,性悍嗜利。瑶在永顺乡之二十一二都及永化乡二十五二十八都。至于大黎里、杨峒里、大任里,皆壮人也”(P.180);容县瑶与壮杂处,“所居曰六便六青曰龙坟山鸡笼山东叶山东瓜山石羊山横山,各有酋目隶属,而石羊山独蕃盛”(P.180);岑溪县“连城乡上里维平等等二十村,中里为大峒等四村,下里为佛子等五村,皆瑶人所居”(P.180)。浔州府位于郁江和黔江交汇处,境内大藤峡方圆600余里,含贵县、桂平、平南、武宣四县,明朝时为瑶、壮聚居地,清时虽有大量的汉族迁居此地,但少数民族依然很多,且聚居连片。如壮人在桂平者“惟宣一二里有之,十罗九古皆僮村也”;在平南者“川一、川三表里村落多有之”;贵县郭北北山、水南、水北、山北、诸里皆有僮人;武宣“则在北乡之盘古、牛栏等村”。此外,贵县的北山里、山西一里、山西二里、山南一里“皆僮居”。当然,这一地区也有瑶族的分布,如贵县郭西里“民瑶杂处”;桂平“民瑶杂处”;平南 “鹏化、大同二里,瑶村居多”;武宣东乡里“瑶、僮、山子杂处”,“峡江、花灵、花周、花樊等村有之”。在整个大瑶山地区,聚居着广西瑶族的多个支系,是全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区。而此时迁居此处的壮族,则大多已被汉族同化。
桂西左、右江和洪水河两岸,历来为壮族聚居区,虽然宋元以迄明清,历有汉族或因戍边、经商,或因犯罪流放而进入这一地区,但多为壮族所同化。明末清初时,南明政权失败后,有一大批汉族士兵流散于桂西各地,加之当时逃难的百姓,他们无法立足于平地,便分散居住在山区,成为独特的“高山汉族”。
民族区域分布格局的变化,使得广西各民族之间的杂居现象渐趋普遍,进一步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他们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代表近代广西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三、区域商品经济联系的增强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大量涌进中国,各种洋货逐渐深入到广西的民族地区。同时,由于族群格局的进一步杂居化,也必然会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一是经济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鸦片战争前,广西各族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交流的主要是生产工具等生产性的商品,以及少量的日用品。伴随着洋纱、洋布、洋杂的大举侵入,广西民族地区深受影响。连当时的广西巡抚张联桂也不得不坦认“穷乡僻壤,未有不用洋货者”(P.387)。这亦说明各族人民深受外来消费品影响的程度。同时,大量的汉族商人深入壮峒瑶山,把谷米、油类、香蕈、竹笋等土特产品交换出来。如在桂平瑶山地区,运出的山货即有玉桂、苓香、香茹、稻米、材木、腊笋、生姜等多种(PP.2235-2236)。同时也运进食盐等消费品。
二是专门贸易场所增多。北方立期为市,谓之集,岭南则称墟。如在桂西宁明州“城东门外江干另有墟,系一四七墟期。此墟菜蔬略有,而以米为大宗,缘上龙土司所辖之窑头各乡,民多种蔗造糖为业,米出不敷所食,皆赖宁明州米为之接济。”(P.66)足见上龙司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商品性农业。整个百色厅属地区就有圩市59处之多,其中厅直属圩市15处,恩隆县24处,恩阳州判17处,上林土县1处,甚至连下旺土司也有2处,其中“那海墟司署前以寅申己亥日成墟,近乡集趁平时约逾千人”。足见当地商品交换之兴盛。而在汉、壮、瑶杂居的桂东地区,圩镇更是蓬勃兴起。浔州两岸即有仓梧之戎圩,平南之大乌,桂平县城和江口,贵县大圩等。仅就江口而言,这里旧有瑶圩之称,附近仍有瓮瑶、上瑶、下瑶等瑶胞后代居住。这里一方面把从佛山运来的洋货销往红水河流域,也把收购的土特产推销海外.
清末广西民族关系发展论
四、民族同化进程加快
[参考文献]
黄成授,等.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张振鹍主编.中法战争(第一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6.
﹝民国]欧卿义修、梁崇鼎等纂.贵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二辑) [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清﹞全文炳修,伍嘉猷等纂.平乐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十年刊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201.
﹝清﹞吴九龄修,史鸣皋纂.梧州府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清同治十二年刊本.
﹝清﹞夏敬颐、褚兴周.光绪浔州府府[M].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资料室藏油印本.
﹝清﹞张联桂.张中丞奏议(卷三)[M].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民国﹞黄占梅修,程大璋纂.桂平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民国九年铅印本.
﹝清﹞黎申产辑.宁明州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清光绪九年原刊民国五十九年重印本.
﹝清﹞陈如金修,华本松纂.百色厅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光绪十七年刊本.
饶任坤、陈仁华编.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全编[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民国﹞梁培煐、龙先钰等纂.贺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清﹞李世椿修,郑献甫纂.象州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同治九年刊本.
﹝清﹞易绍真修,封祝唐纂.容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光绪二十三年刊本.
﹝民国﹞唐兆民.瑶山散记[M].桂林:文化供应社,1942.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本文已刊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3期,摘引请参考正式出版物)
什么意思。不明白
明清时期,广西的东部地区仍然有大量的壮侗语族人民。鸦片战争的战败使得广东、福建的人民大量涌入广西,民族联系空前加强。同时,由于清政府在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汉族民众尤其是客家人大量迁入桂西地区。于是广西东西部的族群关系格局发横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进程在清末使其迅速加快,使得各民族的杂居现象更加普遍。
广西东部和北部的桂林、平乐、浔州、梧州等府,汉族逐渐成多数,壮、瑶等少数民族逐渐减少,仅存于偏僻的山地丘陵之间。
痛苦啊!
为什么汉化的桂东人一直不肯认同而歧视我们壮族呢
好文章!
为什么汉化的桂东人一直不肯认同而歧视我们壮族呢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