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壮语进学校为何无法普及?你认为下列因素中,哪个最主要? [打印本页]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11:57
标题: 壮语进学校为何无法普及?你认为下列因素中,哪个最主要?
壮语进学校为何无法普及?你认为下列因素中,哪个最主要?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12:12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你所列举的出来的不利因素.

而不是知道哪个因素最重要.

其实这些都很重要.


作者: nongzhigao    时间: 2009-1-7 15:48

我们是壮族人 ,
我们中庸公允清贫安份 。
我们瘦弱的藤也会开花结果 ,
可果熟蒂落就被别人摘去 。
我们的人成了诗人就不是我们的人 ,
我们的人成了官就不是我们的人 ,
我们的男人上门后就不是我们的人 ,
我们的女人出嫁后就不是我们的人 。
我们有许多陌生而漂亮的面孔 ,
说着叫我们陌生而敬畏的话 ,
说得我们糊里糊涂胆寒心惊 !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9-1-7 16:59

各选项都没说到点子上,壮语文缺乏群众基础。深层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壮语文的推广,缺乏利益的驱动,壮族人民不愿意学;其二,多数壮族人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不少人有民族自卑感,缺乏凝聚力;其三,壮区相对于汉族地区来说,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老百姓对民族这一概念理解有限,壮族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壮文;其四,各地壮语差异较大,无强势方言,没有任何地区的壮语方言大面积的覆盖整个壮区(如汉语北方方言对于粤、闽、吴等其他汉语方言);其五、所谓标准壮文有太大的缺陷,需要完善。

以上壮族的内部原因,我认为的最根本的原因。直接原因则是:官方推广不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好是所有国民说同一种语言,原因不难理解,所以别指望官方来推广少数民族语文;而隶属于政府的民语委并无什么实权,虽然民语委的壮文工作者是壮族人,但他们食君之禄,当然要做忠君之事,别指望他们在壮文推广上有多大的作为。所以壮文的推广要靠我们壮族人自己,要从民间自下而上的去推动。别老埋怨政府,任何政府不管在政治上和语言上总要追求大一统的,如果壮族和汉族的地位换一下,现在抱怨的就是汉族了;也别埋怨自治区领导,他们是政府的人,身不由己。

壮语、壮文的敌人很强大,这是个客观事实,生存或死亡,是个严峻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考虑的是:1、如何能让人们能在学习壮文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普通老百姓不需要你给他讲什么大道理,你只需要告诉他学壮文有什么用,对他有什么好处。我觉得目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2、壮族人怎样能建立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3、如何更好的发展壮区经济?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壮族人接受更高的教育?饿肚子的文盲,或是整天面对黄土背朝天的人,他能有什么民族自觉吗?4、对于方言极不统一的壮族,拼音壮文(不管是现行的拉丁字母方案,不少朋友提出的泰文字母方案)是否真的科学?词汇缺乏创新和规范,超量的桂柳话借词的使用,是壮文的进步还是自取灭亡?

对于壮语文,我说下我的观点:拼音文字对于内部方言统一的民族是科学的,如朝鲜族、京族,对于壮语则不适用,各地根据自己的方言发音来制定各地的壮文方案(如现在的武鸣方案、布依方案、靖西德保方案、文山方案),那还叫什么壮语,只能加剧壮民族内部不同分支的隔阂。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祖先的智慧,“壮语语法+字壮读+壮借汉音+新创音形结合的方块壮字”为什么不采用?我觉得它非常科学,不仅符合壮族人的书写习惯,易学易用,还壮汉相通,也利于在其他中国民族学习,现在方块字的电脑录入也不会成为问题(我们现在不是在用方块字交流吗,为何要排斥方块字呢?)。有些朋友会以朝鲜文、泰文的成功推广来反驳我的观点,说现在我们有标准拼音壮文了,只管去推广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们这里是中国,不是越南,不是朝鲜韩国,也不是泰国,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和越南占主体的京族,和泰国占主体的泰族,和单一民族的朝鲜韩国,没有太多可比性。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17:25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芒果树下在2009-1-7 16:59:46的发言:

各选项都没说到点子上,壮语文缺乏群众基础。深层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壮语文的推广,缺乏利益的驱动,壮族人民不愿意学;其二,多数壮族人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不少人有民族自卑感,缺乏凝聚力;其三,壮区相对于汉族地区来说,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老百姓对民族这一概念理解有限,壮族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壮文;其四,各地壮语差异较大,无强势方言,没有任何地区的壮语方言大面积的覆盖整个壮区(如汉语北方方言对于粤、闽、吴等其他汉语方言);其五、所谓标准壮文有太大的缺陷,需要完善。

以上壮族的内部原因,我认为的最根本的原因。直接原因则是:官方推广不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好是所有国民说同一种语言,原因不难理解,所以别指望官方来推广少数民族语文;而隶属于政府的民语委并无什么实权,虽然民语委的壮文工作者是壮族人,但他们食君之禄,当然要做忠君之事,别指望他们在壮文推广上有多大的作为。所以壮文的推广要靠我们壮族人自己,要从民间自下而上的去推动。别老埋怨政府,任何政府不管在政治上和语言上总要追求大一统的,如果壮族和汉族的地位换一下,现在抱怨的就是汉族了;也别埋怨自治区领导,他们是政府的人,身不由己。

壮语、壮文的敌人很强大,这是个客观事实,生存或死亡,是个严峻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考虑的是:1、如何能让人们能在学习壮文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普通老百姓不需要你给他讲什么大道理,你只需要告诉他学壮文有什么用,对他有什么好处。我觉得目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2、壮族人怎样能建立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3、如何更好的发展壮区经济?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壮族人接受更高的教育?饿肚子的文盲,或是整天面对黄土背朝天的人,他能有什么民族自觉吗?4、对于方言极不统一的壮族,拼音壮文(不管是现行的拉丁字母方案,不少朋友提出的泰文字母方案)是否真的科学?词汇缺乏创新和规范,超量的桂柳话借词的使用,是壮文的进步还是自取灭亡?

    同意芒果树下的以上观点.

     但我仍然认为泰文应该成主流方案,现在的拉丁壮文方案可以用做注音用,其功能就像现在的汉语拼音.

      方块壮字,可以用于牌匾,相当于日本现在的汉字.

      泰文应该成为壮族知识分子们的主流文字,泰文可以为壮语提供语言的养分,解决壮族语言文化的断层问题,也可以促进壮泰民族的交往.解决壮语的实用性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7:34:46编辑过]

作者: 一知半解    时间: 2009-1-7 17:28

谁说无法普及?是不想普及吧.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19:09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17:25:00的发言:
QUOTE:

QUOTE:

同意芒果树下的以上观点.

但我仍然认为泰文应该成主流方案,现在的拉丁壮文方案可以用做注音用,其功能就像现在的汉语拼音.

方块壮字,可以用于牌匾,相当于日本现在的汉字.

泰文应该成为壮族知识分子们的主流文字,泰文可以为壮语提供语言的养分,解决壮族语言文化的断层问题,也可以促进壮泰民族的交往.解决壮语的实用性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7:34:46编辑过]

官方自己很有兴致的开发出来的拉丁壮文的教育还没能进学校,我想现在讨论官方理都不理的泰文字母拼写的壮文的推广,是不是有点超前了?我们还是应该找到民意与官方的最佳切入点,民意是壮族想推广普及壮语教育,而官方又给壮族人民开发出了拉丁壮文这个方案,所以目前还是以考虑如何让拉丁壮文教育进学校更符合壮族的迫切需求。你让官方辛苦搞出来的拉丁壮文还没推广就帮你去推广民间自己研发的泰文字母拼写的壮文,我觉得可能性几乎为零

泰语毕竟是泰语,我们没必要去迎合他,把泰语定位于作为完善、修正和充实壮语词汇和语法的一个参考,这样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其实盲目的崇拜泰语其实也是一种自卑,说向汉族靠拢那是自卑,其实向泰族靠拢也是一种自卑,只不过泰族跟我们血缘近一点而已,但其实也就是以五十步笑百步了。英国,法国、德国都是日耳曼人,语言也相近,但是谁都不会去主动跟谁拉关系,谁都不会说我们都是查理大帝的子民,我们是一家人。

学习泰语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别搞到最后对泰国人的好感度比对邻村的大伯的好高度都高,那就太讽刺了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9-1-7 20:20

回bbc

单从文字的角度来说,除了书写方式的不同,我不知道泰文字母方案和拉丁字母方案有何本质的区别?我觉得泰文方案不具多大的可行性,从拼写的角度来说现行的标准壮文还是是成熟的,只是官方壮文缺乏词汇创新,其原因不再壮文本身,而是使用壮文的人;我说它不科学,是因为方言繁多,难以目前难以要求各地的壮民达到“语同音”的水平。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地方的壮语方言能够强大或者有吸引力到可以让其他地方的壮族人乐于去学习的程度。武鸣话不行,田阳话不行,德保话也不行。所以,我认为,既然做不到“语同音”,我们为什么不退而求其次,先做到“书同文”呢?现在一个地方搞一个拼音方案,语不同音,书不同文,这只能加剧隔阂了。

举个例子:作为北壮人,我觉得德保贝侬的壮语歌曲很好听,但是实在听不懂唱的是什么,和听泰语歌没多大区别,只能一个词一个词的猜,看下面标出廖兄的靖德话拼音壮文,还是一头雾水,毕竟差异太大了。我想,如果是方块壮字,我听不同,至少我能看得懂唱的是什么,就如北方汉族朋友听粤语歌一样。同一个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言发音,但是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这是一个优势。方块汉字存在几千年而不灭,汉族之所以统一强大,我认为汉字功不可没,如果各地汉族人都搞个拼音方案,估计今年的中国大陆可能早像欧洲一样分裂为很多个国家了。在者相对与拼音文字,自古以来,古方块壮字是群众基础的,这一点对与它在民间的推广至关重要,就如粤语(广府话)中的土俗字,虽然未登上官方的大雅之堂,在民间却广为流传。而且方块壮文,可以通过无官方背景的壮学会了推广,是对古壮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师出有名,何乐而不为?如果怕使用方块字后会加速汉化,这可不必担心,日本不也使用汉字吗?

壮、汉民族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的,拿我家乡来说,几乎没有多少个不会讲壮语的汉族成年人,也没有多少个不会将汉语的壮族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采用方块壮字方案,相信当地不少汉族朋友很快也能掌握壮文,也许一天我们的词汇还会渗透到他们的语言,我乐见与此。

vunzmbanj

同意你关于不迎合泰文的观点。你说“你让官方辛苦搞出来的拉丁壮文还没推广就帮你去推广民间自己研发的泰文字母拼写的壮文,我觉得可能性几乎为零”,我认为,不管官方装点门面的壮文,还是其他其他形式的壮文方案,在推广上,都别对官方抱以太大希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0:22:27编辑过]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1:01

vunzmbanj

我们可以和泰语做到书同文,但可以语音不同.

至于你说的什么迎合之类.

我想你想得太多了吧,泰语和壮语方言的差距并不大于壮语方言之间的差距.

而且泰语的词汇,是融合南北壮的.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1:13

vunzmbanj

壮泰之间的交流已经很长时间了啊,其性质是半官方的,

公主不是刚来民大,参加壮泰语交流会议吗?

泰文写壮语不是个人的想法


作者: mrhxq    时间: 2009-1-7 21:17
标题: 转帖

                           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
   

   壮族有没有自己的文化?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是奇怪的,但事出有因。其实,稍微了解壮族历史或谙熟民情的人,是不会否认的。

    壮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由各民族的文化构成的。在文化发展史上,越.濮以及北方.西北游牧民族的文化各占有自己的地位,而越人文化就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覆盖面积之广大,仅次于华夏文化。遍及江南的越族文化,大部分都已经和华夏文化融合,造成了江南的文化沃土,至今依然是我国的文化发达之区。诚如古人所云,“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江南,“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圩;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号称百越的大部分越族支系,即瓯越.于越.闽越.山越.扬越.西瓯.骆越和南越等,至今留下的苗裔,主要是瓯骆人的子孙壮人以及壮侗语族的其他民族。其中人口众多的壮人犹如越人之树主干的顶端部分,与壮侗越族诸民族一起,形成繁茂的树冠。壮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壮族的文化是独特而丰富的。在表现为社会制度方面的文化,氏族社会晚期曾有十二个较大的部落,号称“国”,其中“一国蚊变牛,一国马蜂纹,一国声如蛙,一国音似羊,一国牛变鱼......”其后有都老制.羁縻制和土司制,这些制度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土司制度绵延千年之久,对壮族社会影响很大。
    

   与此相适应,有一整套典章制度.土地制度.分配制度.土官承袭制度.承袭仪典.鼓成大典.祭典和例规。
    

   法典方面,早在汉代,马援就发现越律有十多条与汉律不同,于是“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土官时代,其法律以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和经济利益为核心,甚为严酷。民间习惯法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其中一龙胜龙脊的为最完整。有的地方现在仍以乡规乡约的形式存在。在红水河.柳江中下游沿岸各县,历史上曾以哲理诗《传扬歌》作为习惯法长期使用。
    

    兵法发端甚早,秦瓯之战,西瓯桀将即会坚壁清野和使用游击战.运动战和歼灭战,曾大破秦军,斩其统帅尉屠雎,报西瓯君译吁宋陈亡之仇。侬智高善使绎衣阵,直逼番禹,宋廷大骇。到明代形成有名的《岑家兵法》,瓦氏夫人用于制敌,倭寇闻风丧胆。曾有汉族将校向瓦氏学壮人武术,戚继光也吸收了她的将兵之法和鸳鸯阵。
    

    民间组织结构亦有特殊之处,军事组织结合团.酋长遗风寨老制.氏族社会遗迹议众及议团.生产组织“滚漏制”,都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表现为知识及其传承方式的变化,首先是壮族地区的民间教育,一直在各地歌师和歌王的主持下,传承民族文化。从前各寨往往?金延师,设立教馆,教授古壮字和民歌技艺。官方教育用汉文,唐以前已遍及桂东南直到高州,唐代开始在壮族地区实行科举制度,培养了不少人才,传播汉族文化,但由于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不同意,发展缓慢。

    壮族自然科学发端甚早,两千多年前,既能将视为当时科学尖端的割圆术应用与铜鼓鼓面的太阳纹。表现在铜鼓.干栏.壮锦上的正方形.棱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同心圆.圆柱体等几何图形,符合科学原理。在干栏上普遍采用了杠杆.平衡.对称.合力.分力.应力的一些原理。矿冶和铸造表现了较高的物理化学知识。航海方面,对船体的形状.承受力.载重量.还洋气象.方位.航向都有相应知识,特别是双体船表现出相当的航海经验。医学上的成就众所周之,对瘴气侵害的防治和独特疗法,在宋代就受到重视。对宇宙结构的观察,在两三千年前就有令人惊叹的成果,壮族祖先认为宇宙是分为上..下三界的圆柱形立体结构,这比统治西方长达一千多年的托勒密地心说要先进得多。  

 

   表现在观念以及相应行为上的壮族文化,是文化层次中的核心结构。首先是哲学思想,壮族通过神话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在天地起源.人类起源.物种起源.宇宙结构等方面,都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萌芽。壮族人民把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哲学思想,包含在哲理长诗《传扬歌》中,这里有物质的不断运动,矛盾的普遍存在,事物的转化,农民的平等思想和反天命观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十分可贵。壮族的上层知识分子,在哲学上显然笃信宋明理学。这种理先于物的唯心主义,被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而以君臣之道为其最终目的。壮族文人把它视为“万仞山头万仞山”。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受民为邦本.神灭论等思想的深刻影响。

 

   壮族有自己悠久的伦理道德传统,在待人接物.结交朋友.家庭人伦等方面,都很讲究道德,讲究礼节。他们优秀的伦理道德观,充分体现在《传扬歌》里。诗中用凝练的语言,主张平等,反对压迫;主张勤劳,反对剥削;主张勤俭,反对懒惰;主张正直善良,反对偷渡拐骗;主张孝顺,反对忤逆;主张夫妻一条心,反对同床异梦;主张兄弟相让,反对争夺家产;主张真诚交友,反对欺诈;主张热情待客,反对冷若冰霜;主张睦邻,反对互相侵害.......这些思想,今天仍然闪耀着光芒。

    壮族的宗教主要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原生型民间宗教麽教.师公教和外来的道教和释(佛教)。这些宗教在政治上和经纪上虽然没有什么势力,但在民间意识上的影响很大。巫婆的活动过去相当盛行,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依然有其影响的余存。师公教由于需要用民间文学来宣传教义,因而在客观上对保存和发展民间文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布洛陀》.《布伯》等著名史诗就完整的保存在麽公和师公的唱本里。落后的生产力是宗教产生的土壤,它的影响的最终消除,是以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为前提的。
    

 

    壮人性格沉稳内向,外表文静.谦和.礼让,不像草原民族那样奔放热烈,但极其勇敢顽强,有一种不露锋芒的锐气和韧劲。他们有耐苦的精神,非此不能开发炎热多雨.野兽虫蛇繁衍迅速的南疆。壮人热情好客,信守诺言,慷慨助人,开朗上进,和岭南汉瑶苗等各族人民亲如兄弟,这是广西两千多年来民族冲突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长期囿于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在思想上有封闭保守的一面。

     壮族的风俗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服饰(包括服饰.银饰.发型和纹身)习俗,因素和宴席习俗,建筑和居住习俗,人生礼仪,宗教信仰,岁时习俗,生产习俗,交通贸易习俗,家庭和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习俗,文娱.体育.卫生习俗等。壮族的风俗受汉族的影响较大,城镇壮族和汉族已经很少有区别,但在桂西和云南文山,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壮族地区,仍然保留有浓郁的民族风俗。
    

    最后,表现在语言文学上的壮族文化,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它是由古代越语发展而来的,有自己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细微差别。壮语有南北两大方言和十二个土语区,至今仍然是绝大多数壮人的主要交际工具。
    

 

   壮族有自己的文字,古壮字发现于唐代初年,和藏文的历史一样悠久,至今已一千多年。历史壮人用它来记录民歌,创作长诗,也有的用来写信.记事和刻碑,但由于得不到封疆统治者的承认,又未经规范,影响了它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派遣专家用拉丁文字母为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文,结束了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没有统一文字的屈辱历史。

    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民间文学里,有构思奇特的神话,优美动人的传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浩如烟海的民歌,动人心弦的长诗,富于哲理的预言,趣意盎然的童话,诙谐逗趣的笑话,别具一格的谚语和谜语等,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从隋唐时代起,在汉文化影响下,开始出现用汉文吟诗作赋的文人韵士,至清末,有名的诗人达一百多人,其中覃庆元.李璧.刘定?.张鹏展.郑献甫.冯敏昌.韦丰华.黎申产等均名震岭峤。解放后,壮族出现了一批作家.诗人,壮族文苑百花争艳。
    

 

   壮族的传统戏剧.音乐.舞蹈和曲艺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铸造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日用工艺.陈设工艺.装饰工艺.陶瓷工艺等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别具一格。其中的花山崖壁画.铜鼓.干栏.壮锦.三声部民歌,饮誉海内。文娱体育丰富多彩,舞彩龙.舞彩凤.高台舞狮.请月姑.古事队.打陀螺.抢花炮.打磨秋等文娱活动形式,使壮乡充满了欢乐和生机。

   从以上诸方面可以看出,壮族的精神文化极其丰富,并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无论其形式.表层结构.深层结构,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特质。在物质文化方面,壮族在驯养.开发森林.航运.水稻种植.亚热带水果培植.开发海产及淡水养鱼.饲养.土特产开发等许多方面,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例如全世界有一半人吃用的大米,是壮族祖先首先发明移栽技术种出来的。20世纪初,世界农业史学家墨里尔和我国农业史专家丁颖先后到西江流域调查,发现广发分布野生稻,上述论点初步得到确认。近年考古进一步证明,壮族祖先是最早发明水稻种植的,以后扩展到江南,并沿稻米之路传到日本,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其他方面的贡献不复再赘述。
    

    总的来说,壮族文化的核心及实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含蓄内向的民族性格;(2)开朗上进的心理特质;(3)顽强自立的民族精神;(4)朴实淡雅的艺术风格;(5)谦和礼让的民族传统;(6)重农轻商的经济思想。这里面,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壮族文化的主干。但是,壮族文化毕竟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保守性和惰性,而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断裂现象。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传承型、转用型、重建型和断裂型。汉族文化属于传承型,满族属于转用型,美国属于重建型或复合型,壮族属于断裂型。断裂型文化在信息时代必造成经济文化发展的迟缓。壮族文化在哪些方面发生断裂呢?第一,古与今断裂,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发生断裂。上面所归纳的那些文化形态里,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全部或大部失传了。那些重要的科学发现,详情如何,后人不得而知。世人只知道欧几里得把圆分成十五等份,名垂千古,却不知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壮族工匠,也同样能在铜鼓面上表现出高超的割圆术。这些工匠是谁呢?他是怎样分割圆的呢?那些准确的几何图形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谁也不知道。又如《岑家兵法》,至今已无法窥其全豹。壮族动人的神话、长诗、短歌,丢掉的不知多少。
   

 
   

     第二,文与言断裂。长期以来,壮人以汉文作为书面语,而绝打部分壮人却依然以壮语为交际工具。壮语在壮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却没有一种通行的与之相一致的文字符号。语言与文字之间的这种断裂,对于壮族发展文化教育、开发智力、吸收新技术和新思想,阻碍极大。
   

 
   

     第三,高与低断裂,即高层次文化与低层次文化之间发生断裂。例如在科学方面,较高的现代科学都是用汉文阐述的,为壮族中汉文较高的知识分子所掌握,广大群众看不懂汉文书刊,听不懂汉语广播,无法接受。他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仍是属于低层次的传统生产经验,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在文学方面,属于高层次的作家文学,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与大多数壮族群众几乎无缘。由于作家文学长期以来脱离本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大多在中层徘徊,并未进入到真正的高层次,因而在全国文坛产生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为数不多。
   

 
   

     第四,内与外断裂,即本民族文化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之间发生断裂。壮族的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很少向外界介绍,鲜为人知。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代表型号。用石钟健教授的话讲,铜鼓到了西瓯骆越人手里,才脱离釜,变成真正的金属鼓。其铸造过程的高超技艺,其纹饰的复杂内容,壮族自己无一字留存,外人不得而知。壮族号称歌唱的民族,然其歌海很少有几滴水流入长江,汇入黄河。壮族文化大多自生自灭,外界难以窥其一斑。
   

 
   

     在历史上,汉文化对壮族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壮族的进步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广大群众不懂得汉语汉文,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汉文典册、报刊杂志及现代电讯系统中直接得到知识,这就大大影响了群众对汉文化的直接、系统的吸收。汉文化的影响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所得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间接地传到一般群众中,而且数量有限,这无疑加剧了断裂程度。从汉文化中移植过来的东西,因有断层而难以扎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之中,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很难出现高层次的产品。以小说为例,汉魏六朝就出现的小说(当时尚属志怪小品),明代达到高峰,而壮族直到20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第一篇短篇小说,至今除陆地较有成就,其他作者在全国文坛影响不多。又如壮人讲汉语,相当一部分人还知识模仿,并没有真正掌握其音位系统,发音多不准确,汉族人非经多次接触,不易听懂。至于文字表达的颠倒、不通,名家作品中也不难找到。内外断裂的程度,可见一斑。如果有民族文字,将汉文化转换成壮人能接受的信号,就不会发生这种断裂。
   

 
   

     第五,传与承断裂,也就是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断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壮族地区的官方教育传播的是汉族封建文化,讲钦定的正统伦常,使用的是汉文。壮族文化不仅不能登大雅之堂,还要受到贬低和丑化,久而久之,壮族的文人学子几乎都不大懂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封建重压下,形成了虚无主义的畸形细想和变态心理,反而看不起本民族文化。解放以后,学校教材从内容到思想性都起了根本的变化,但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仍然与民族文化几乎无关,缺乏乡土教材。这极不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步入信息时代。
   

 
   

     造成上述断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由于华夏文化较为丰富和先进,在和越族文化接触中发生冲撞,从而造成壮族文化的断裂。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体系,在与外界的接触中,除了碰撞的一面,还有不断地吸收先进文化,调整文化结构,使自己达到新的文化生态平衡的一面,这后一面可以说是文化的相对开放性,这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不应当是断裂的原因,而是壮族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事实上,汉文化的影响主要限于上层知识分子,不易渗透到低层。考虑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严酷性以及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所造成的重压,壮族文化的断裂从根本上来说是封建统治者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歧视政策的必然结果。土司制度有过它的积极作用,但它本质上是“分而治之”、“以夷治夷”的政策的具体实施。这种政策对封建王朝的好处在于,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土司领地,直接对朝廷负责,互不相属,不得发生横向联系。这块土地由皇帝“钦治”,“地方水土,一并归附”,“尺寸土地,悉属管基”,土官十分感激,一切依仗皇权,按封建文化和伦常行事,以取得朝廷的信任,反过来压制和摧残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土司时代,屡屡发生土官在歌圩上进行骚扰、驱赶人群、侮辱妇女的事件,不少地方的歌圩被迫停止,甚至转入“地下”-------在半夜三更悄悄进行。汉官抓捕唱歌之人漆面惩戒,不乏其例。中央王朝的科举制度,使壮族上层知识分子趋之若鹜,他们以学得封建文化为荣,鄙视民族文化,以求得一官半职,或保其乌纱帽,封妻荫子。民间流传的古壮字,不屑一顾,一千多年,没有一个人肯编一部词典。最近在布依地区发现一部“法部词典”,相比这下,使人感慨万端。而封建王朝派到岭南的封疆大员对壮族语言、文字、风俗的丑化,史不绝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壮族文化发生断裂是不奇怪的。
   

   不过,处在相同政治环境之下的一些国内兄弟民族,文化却没有发生这样严重的断裂,究其原因,是因为壮族没有全民族统一的完备的民族文字。民族文字有诸多的社会功能,它是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有语言的发达民族,没有文字是不可想象的。在诸多功能当中,民族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韧带,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它能将古与今、文与言、高与低、内与外、传与承连结起来,固定民族文化的框架,沟通不同地域的亚文化,形成一个正常运转的文化体系和传承机制,使一个民族在人类文化总体中处与活跃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状态中。很明显,文字能给一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它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载体。有了它,低层次才能经过积累和加工,得到充实、提高,从而达到高层次。为了弥合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必须以战略的眼光,从民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体发展上来看待壮文的推行。壮族人口多,居住地区广大,连成一片,大多数人又不懂汉语,因而不可能重建一种美国型的文化,也难以在短期内像满族那样彻底转用汉语,唯一的办法是用壮文来发展一种复合时代需要的开放性传承型文化,以加快壮族地区的四化建设。
   

 
   

     断裂现象给四化建设造成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严重了。在自然经济时代,这种断裂的痛苦许多人不易察觉,因为日出而作日人而熄的小农经济,可以使人易于苟安。在信息时代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断裂型文化造成的与相邻地区及民族的反差,明显加剧,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动和反思。同是岭南,为什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之下,广东上得怎么快?广西那么慢?同是岭西,为什么桂东南上得那么快?桂西上得那么慢?同是邻县,为什么宾阳地里的农作物比来宾的好?不就是文化素质不一样吗?文化的断裂现象不仅造成民族文化素质下降,生产发展缓慢,而且在思想上造成的混乱也是惊人的。应当说,对壮族农村发展之缓慢,各级领导是焦急的,一个会接一个会,一个决议又一个决议,又是星火计划,又是贷款扶贫,又是树立样板然而农村里大多仍无动于衷,有的地区温饱尚未解决,却找不到致富之路。人们干焦急,却不知道那些决定、政策、科普是用汉文写的,生产第一线的人看不懂,学不到,他们怎么用?怎么致富?这些同志越急,听到搞壮文就越烦躁,认为我扶贫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考虑那种“鸡肠字”?这本身并不是一个推行不推行文字的问题,而是民族文化断裂造成思想混乱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民族文化自我否定的变态心理,其历史原因是漫长的、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劳斯金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社会认同性和集团认同的符号,是集团成员资格的一致性的标志,有着心理上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对待语言的态度,如它是否优美,功能如何,是否发达等,常同对待该语言的使用者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同时贬低某种语言及其使用者。格劳斯金又指出,当一个语言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时,往往贬低少数语言集团的语言文字,经过一定的历史持续,被贬者便会反常地接受贬低的观点,出现变态的心理,自己贬低自己的语言文字,甚至超过多数语言集团。多数语言集团中的专家学者对少数语言集团语言文字的积极态度,反而超过少数语言集团的一些人。更为反常的是,少数语言集团中文化较高的双语人,并不贬低他族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视为等同,倒是单语人或中下层文化双语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持较激烈的否定态度。
   

 
   

   关于多数语言集团、少数语言集团以及语言文字歧视的社会的原因,我们是不能同意格劳斯金的提法的。除此而外,他提到的那些变态心理现象,壮族是相当典型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为了弥合壮族文化生活的断裂,创造信息时代趋于平衡的文化生态,壮族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做出异常艰苦的努力。为了解决民族素质问题,必须建立双语教学的民族教育机制,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合发展汉文教育的地方要努力提高,抓住不放。多数壮族聚居的小城镇及乡村,要大力发展壮文教育,并结合科普建立壮文职业中学和扫盲,使壮人双语同时上,信息四通八达,人的素质才能提高。要建立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体系,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引入新思想新观念,摈弃旧观念。要唤醒民族之魂,使壮人知道在四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落后了,对祖国的贡献与人口不相称,对不起曾为祖国做出过许多贡献的祖先西瓯骆越人,去掉自以为还可以的盲目自得心态,急起直追。按照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开发技术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特殊技术必须与特殊环境相适应;特殊行为模式在特殊环境中对文化生态有特殊的作用。壮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产生活习俗需要有新的开发技术、生产技术和新观念,才能脱贫致富,从而走上经济发展繁荣的道路,这就是当今研究壮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转自《壮文论集》
   

附:梁庭望,1937年生,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人,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壮学丛书》副宗主边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壮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留校任教。先后开设《壮族文学》《壮族历史文化概论》《壮侗语族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独撰.主编.合著.参编《壮族文学概要》《壮族文化概论》《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民族百科全书》(10.11卷)等40种,学术论文200多篇,800多万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1:18:37编辑过]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1:24
QUOTE:
以下是引用芒果树下在2009-1-7 20:20:59的发言:

所以,我认为,既然做不到“语同音”,我们为什么不退而求其次,先做到“书同文”呢?现在一个地方搞一个拼音方案,语不同音,书不同文,这只能加剧隔阂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0:22:27编辑过]

不见得推广现在的标准壮文就不能实现书同文,关键是你怎么看壮文,如果你把现行壮文看做是一个个拉丁字母组成由声母和韵母相拼,那么那就是拼音文字,例如,你把boux看成是 b+ou+x那么这样的壮文就是拼音文字。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思考,你把boux看成一个整体,就是这么一堆字母排列成这么一个词,如果有这么认识,那么其实他就能实现书同文,只要表的“人”这个意思就是写成“boux”这个形状,他包含这标准的读法,但是各方言可以用不同的读音去读“boux”这个词。就好比汉字的“人”,就是这么一个形状,不同方言可以有不同读法,但是字型不变。

如果我们把壮语的每个词都看成是一个形状,那也可以书同文。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9-1-7 21:28
QUOTE:
以下是引用芒果树下在2009-1-7 16:59:46的发言:

.....

对于壮语文,我说下我的观点:拼音文字对于内部方言统一的民族是科学的,如朝鲜族、京族,对于壮语则不适用....

别的不想评价,但有必要指出,朝鲜族内部方言并非内部统一,据有分析说朝鲜族语内部可以分为六大方言,朝鲜族之所以能运用统一的拼音文字成功,那是因为有一个强有力地推行该套拼音文字的政府,用公权利来强制推行朝鲜语"普通话",老百姓对于使用这种汉城(今首尔)的官方普通话已经习以为常.

一句话,如果有了公权力的介入推广,相信没什么语言推广不了.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1:33

学拉丁壮文壮族人民没有得到什么直接看得见的实惠.毕竟壮族人之间几乎都会汉语.并不存在交流的障碍.

但学泰文拼音壮文,壮族人民可以得到实惠,就是扩大了自己的交流半径.可以和超过6000万的人进行书面沟通.

而且壮语文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文化断层问题,要是搞拉丁壮文,就是没有继承性.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历史积累.没有经典文献.

当前在壮语文人才非常缺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能力挽狂澜的局面。

但学泰字母壮文,你可以和700年前的和我们共同祖先的人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其时空范围很宽.可以继承祖先的思想.

至于,方块字壮文,

除非我们有自己的政权,因为要同时教汉字.

你又要教方块字壮文,学生会得精神分裂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1:39:44编辑过]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1:42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9-1-7 21:28:42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芒果树下在2009-1-7 16:59:46的发言:

.....

别的不想评价,但有必要指出,朝鲜族内部方言并非内部统一,据有分析说朝鲜族语内部可以分为六大方言,朝鲜族之所以能运用统一的拼音文字成功,那是因为有一个强有力地推行该套拼音文字的政府,用公权利来强制推行朝鲜语"普通话",老百姓对于使用这种汉城(今首尔)的官方普通话已经习以为常.

一句话,如果有了公权力的介入推广,相信没什么语言推广不了.

我觉得有道理,要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那现在湖南人写的汉字河南人肯定人不得几个。所以我觉得目前只有标准壮文最有可能获得公权力的支持,其他方案也就只能是一种个人业余爱好或者市井文化而已了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1:49

公权利,按照法律,50年前,标准壮文就获得了公权利.

但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1:53

现在标准壮文的号召力不足,如何解决.?

加上官方不强力执行,标准壮文是前途渺茫.

泰文有超过700年历史,6000万人使用不更有号召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1:54:29编辑过]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1:59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1:33:42的发言:

学拉丁壮文壮族人民没有得到什么直接看得见的实惠.毕竟壮族人之间几乎都会汉语.并不存在交流的障碍.

但学泰文拼音壮文,壮族人民可以得到实惠,就是扩大了自己的交流半径.可以和超过6000万的人进行书面沟通.

而且壮语文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文化断层问题,要是搞拉丁壮文,就是没有继承性.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没有历史积累.没有经典文献.

当前在壮语文人才非常缺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能力挽狂澜的局面。

但学泰字母壮文,你可以和700年前的和我们共同祖先的人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其时空范围很宽.可以继承祖先的思想.

至于,方块字壮文,

除非我们有自己的政权,因为要同时教汉字.

你又要教方块字壮文,学生会得精神分裂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1:39:44编辑过]

一个真正自信和有远见的民族是不会在乎自己的历史的,美国,新加坡等有多少年自己的历史,新加坡就是要去中国话,年轻人就是不想写汉字,但是并不妨碍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

壮族应该向前看,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光辉历史就要大胆承认,不应该去把泰国的光辉历史作为我们聊以自慰的资本,就跟美国人从来不会以欧洲人的光辉历史来长自己志气一样,难道美国人跟欧洲人的亲缘没有壮族跟泰族的亲?

再说,各国文字拉丁化是一个大趋势,中亚国家,蒙古都一个个的把自己的文字拉丁化。

最后如果只是让壮文泰文化,那在读泰文文献资料时也就只能达到知道读音而不知道具体什么意思的地步,如果你想通过壮文泰文化实现壮族人能看懂泰文资料,那其实那就不是推广壮文了,实质上就是让壮族人学习泰语了,那干脆说让大家直接学泰语好了。再深入的说,如果就为了能交流更广,那何苦学泰语,直接学英语,那你就不止是跟6000万人对话了,你可以跟几亿人对话了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2:09

楼上好像不知道,什么叫书同文.

也不知道泰语与壮语的关系.

算了.和你没办法交流.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2:13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1:53:42的发言:

现在标准壮文的号召力不足,如何解决.?

加上官方不强力执行,标准壮文是前途渺茫.

泰文有超过700年历史,6000万人使用不更有号召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1:54:29编辑过]

英语的号召力那么强,而且中国政府都那么重视,但现在有几个中国人能英语脱口秀?泰文的号召力我看就仅仅来自民族感情吧,况且把泰国人看成是壮族亲戚的壮族人有多少,现在在壮族人中说某某跟泰国人有血缘关系,人家还要怀疑你是在骂人家是人妖呢。

所以我觉得壮文泰文化是多此一举,我还是比较倾向通过泰语来对壮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修正。民族的发展不要太多夹杂民族情绪和感情,特别是像泰国这样跟我们相距甚远的一个国家,我们已经没有认同感了,真正不自卑,有上进心的民族应该是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总想跟别人拉关系,血缘思想已经成为阻碍一个民族发展的思想包袱了。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2:20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2:09:03的发言:

楼上好像不知道,什么叫书同文.

也不知道泰语与壮语的关系.

算了.和你没办法交流.

所以说,你说的应该浅显易懂,让广大壮族人容易接受才行,我想,壮族中,哪怕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像我这样认识的人应该是大多数吧,那么我们所进行的活动,应该考虑到大家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不然自己所做的就只能在自己的空中楼阁和象牙塔里自娱自乐了。

如果就因为这样你不和我交流,那你能和几个壮族人交流?大家都不理解,权势阶层不理解,就你们一个小集团在那里津津有味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肯定不是走群众路线,只能和广大壮族人越来越疏远。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2:29

我可以列举很多壮语内部不同的词汇,

但这些词汇却是有其中一个壮语方言是跟泰语一样.

比如,老虎,SER 南壮和泰语一样.

自由,tAI 南壮和泰语一样.

看见,hin 北壮和泰语一样.

但这样词汇壮语内部是不太相同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只是随便举例.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2:31
是的,你可以不认同泰国这个国家,但壮泰的语言还是有着,你还不知道的联系.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2:40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2:29:39的发言:

我可以列举很多壮语内部不同的词汇,

但这些词汇却是有其中一个壮语方言是跟泰语一样.

比如,老虎,SER 南壮和泰语一样.

自由,tAI 南壮和泰语一样.

看见,hin 北壮和泰语一样.

但这样词汇壮语内部是不太相同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只是随便举例.

我想英语和法语的差别也就类似如此吧,英语德语的同源词难道不比泰语和壮语的同源词多?但是并不是大家都用拉丁字母拼写,就能互相看懂对方的报纸了,除非真的去学对方的语言。所以我就说,就算拿泰文字母来武装壮文,也就只能让壮族人熟悉泰文字母,而还是看不懂泰文报纸。


作者: 北泰吻    时间: 2009-1-7 22:40

我想是壮族领导不实行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2:43

很多词汇虽然壮泰都是同源词,

但有时泰语发音更像北壮,如眼睛 da 你mwng 我gu 远glae

也有时候更像南壮,如 睡觉 non 吃gin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9-1-7 22:44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1:49:51的发言:

公权利,按照法律,50年前,标准壮文就获得了公权利.

但现在还是这个样子.

我说的应该是公权力,而不是公权利.

你没注意我说的什么叫公权力的"介入推广",这才是关键.你有法律赋予的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这不假,但这说的只是你自己本人一个"弱"的个体去自觉的用或说民族语言,不代表其他人会这么自觉,影响力可想而知的小.当有了公权力的"强势"介入的推广,那种力度就不是某个个体力量能够比拟的了,而且公权力的强制性与个体的自觉性两种方式的两种档次上的成效效果差异也不用多言.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2:47

泰语当中还有很多我们正在丢失的词汇.

电 fae fa


作者: 夜郎石    时间: 2009-1-7 22:51
泰文也是拼音方案,但其拼音字母相对于拉丁字母来说,不知要复杂多少倍,我们为什么要舍简就繁?我认为,现在要做是的如何完美现行的拼音方案而不是要改用其他方案。
我认为,一种语言应该能具有记录本民族各方言的功能,而现行拼音方案是以北部方言为标准,没有清辅音,对南部方言来说,记录就有了偏差,所以他们对拼音方案就有了反感,就认为泰文更适合于他们。完美的拼音方案应该考虑加入其他方言的发音元素,包括清辅音和一些特殊的韵母,虽然并不常用,但其词汇一样收入到词典当中并注明使用该方言的地方。
Gou yungh 5 ngoenz hag baenz sawcuengh moq!gou naeuz sawcuengh moq ndae!
标准语和我使用的方言差距很大,我也难做到同文同音,但可以很快做到异音同文!
Hag baenz sawcuengh yaeng hag gangj vahcuengh byauhcunj.
我们学标准语就像吴越还有粤地人学汉语普通话一样,要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学(或是一项学习任务)而不要因为和我们方言差距大就去讨厌它。

作者: 夜郎石    时间: 2009-1-7 22:52
泰文也是拼音方案,但其拼音字母相对于拉丁字母来说,不知要复杂多少倍,我们为什么要舍简就繁?我认为,现在要做是的如何完美现行的拼音方案而不是要改用其他方案。我 认为,一种语言文字应该具有能记录本民族各方言的功能,而现行拼音方案是以北部方言为标准,没有清辅音,对南部方言来说,记录就有了偏差,所以他们对拼音方案 就有了反感,就认为泰文更适合于他们。完美的拼音方案应该考虑加入其他方言的发音元素,包括清辅音和一些特殊的韵母,虽然并不常用,但其词汇一样收入到词 典当中并注明使用该方言的地方。
Gou yungh 5 ngoenz hag baenz sawcuengh moq!gou naeuz sawcuengh moq ndae!
标准语和我使用的方言差距很大,我也难做到同文同音,但可以很快做到异音同文!
Hag baenz sawcuengh yaeng hag gangj vahcuengh byauhcunj.
我们学标准语就像吴越还有粤地人学汉语普通话一样,要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学(或是一项学习任务)而不要因为和我们方言差距大就去讨厌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22:56:45编辑过]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2:57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2:47:54的发言:

泰语当中还有很多我们正在丢失的词汇.

电 fae fa

问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只精通泰文拼写规则,又精通壮语,那么他能看懂泰文报纸不?就拿你自己做例子,你应该对泰文拼写规则很熟悉了,而且应该也能熟练说壮语,况且你还刻意去学习泰语了,但是现在让你看泰文报纸或故事,你能看懂多少?你能跟泰国人交流的程度多深?

我认为,你想让壮文泰文化,无非就是让泰文拼写规则和字母跟壮语结合,这样肯定是达不到所谓的壮文泰文化后壮族人就能看泰文报纸,能给泰国人交流了。除非你刻意去学很多壮语里没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果那样的话,那就不能说单纯是壮文泰文化了,那简直刻意说是直接学泰语了,因为学语言不外呼就是语法,词汇,习惯用法,口语,听力这些东西,这样的话你不如直接说让壮族人学泰语?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9-1-7 22:59

另外让我想起了关于清代玉林街上谁一讲壮话就要被罚七个铜板的历史故事.你说这不是公权力运用强制力介入扼然语言的活生生的例子那是什么?如果不是当时清代玉林当地的政府官员对壮语有歧视,故意不合理运用他们自己手中的公权力去干涉去扼杀壮语言,你说玉林当地的壮族群众会汉化得这么快?记得有史料说,明末清初梧州玉林一带还是壮汉人口比例各半的.清代才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你想想公权力对语言的影响力有多大?

所以正确运用政府公权力保护壮民族语言教育,保护和推广壮语文是多么的必要.

壮族人民都是热爱中国的,也是热爱自己民族传统的.政府如果能做到地方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保护、传承和发展两不误那就是最最值得称赞的.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3:13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9-1-7 22:59:15的发言:

另外让我想起了关于清代玉林街上谁一讲壮话就要被罚七个铜板的历史故事.你说这不是公权力运用强制力介入扼然语言的活生生的例子那是什么?如果不是当时清代玉林当地的政府官员对壮语有歧视,故意不合理运用他们自己手中的公权力去干涉去扼杀壮语言,你说玉林当地的壮族群众会汉化得这么快?记得有史料说,明末清初梧州玉林一带还是壮汉人口比例各半的.清代才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你想想公权力对语言的影响力有多大?

所以正确运用政府公权力保护壮民族语言教育,保护和推广壮语文是多么的必要.

壮族人民都是热爱中国的,也是热爱自己民族传统的.政府如果能做到地方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保护、传承和发展两不误那就是最最值得称赞的.

我也这样认为,与其跟泰国拉关系,不如下功夫在政府认可的标准壮文上,没有政府的认可,我觉得壮族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认同感,你可以想想,如果不是现在的政府给一个壮族的名称,我们中有多少个人现在会认识到我们是同一个民族?民族的存在是客观的,壮族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存在得不到大家的认同,那跟不存在有多少区别,毕竟民族这个词汇是社会范畴的,要自己认可才有意义。

生活中,从长辈那感受到,在他们思想里,虽然说壮语,但是互相听不懂的,就觉得其实你跟说汉语的汉族人一样,是不会认为彼此是一个群体的。是国家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统一的番号,让我们都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民族,不然我现在也不会认为你跟我是一个民族,因为你我说的壮语不能互相听懂。

所以就以上事实来说,政府的公权力是很重要的,特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本来就没有太多认同感的民主来说。如果想把推广壮语寄托在族人的身上,那是不现实的,如果现在没有政府控制,我们马上就是一盘散沙,彼此不互相认同。看解放前的民族识别就知道了,地方报上去的民族名称很多,最后整合为壮族,可见原本壮族内部在解放前就不认为大家是一个民族的。看看人家维吾尔,人家蒙古族,老早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不用政府去识别,这样的民族内部认同感就很好。虽然壮族这个名称经过5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的认同感其实还是不高,没有政府的维系,你觉得我们会自发的认为我们是壮族吗?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3:16
如果不是政府给一个壮族的番号,我想我们现在还是以各自的支系自居,甚至还认为自己也是汉族人。如果不是政府给个壮族番号,那么现在我们能自发的意识到我们这些人其实是一个民族吗?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3:18
,你会了泰文壮语,不用学泰语词汇,至少你可以拥有像英语四级这样的泰语水平了.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3:22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3:18:29的发言:
,你会了泰文壮语,不用学泰语词汇,至少你可以拥有像英语四级这样的泰语水平了.

如果只有英语四级水平,那根本还是看不懂英文报纸,也很难跟美国人交流。而如果你真的能看懂很多英文报纸,能和美国人吵架了,那你绝对不是英语四级水平了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3:23

想家的人

公权力当然重要.即使拥有公权力.

公权力的实施也可能有所顾虑的,没有大环境的支持,很难实施.

何况真正的公权力很难只掌握在壮族手里.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3:27

只有英语四级证书的人不一定就只有英语四级水平,或许他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拿到六级证书而已。但是你如果能看懂英文报纸,能跟美国人吵架,那你肯定不知四级水平,你可以直接考雅思,托福,GRE了。

所以如果学了泰文壮语,只能达到四级水平,在交流上那没多大用处,顶多能问路和买东西,想拉个家常都不行,而且最重要的是口音还不正宗,人家听起来也费劲。


作者: bbc    时间: 2009-1-7 23:32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7 23:16:37的发言:
如果不是政府给一个壮族的番号,我想我们现在还是以各自的支系自居,甚至还认为自己也是汉族人。如果不是政府给个壮族番号,那么现在我们能自发的意识到我们这些人其实是一个民族吗?

是你自卑吧!泰国早就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关注壮族了.

当时国民时期的广西的教育厅长雷沛鸿,就很肯定壮族的语言的重要性了.可以通东南亚.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3:34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3:32:1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7 23:16:37的发言:
如果不是政府给一个壮族的番号,我想我们现在还是以各自的支系自居,甚至还认为自己也是汉族人。如果不是政府给个壮族番号,那么现在我们能自发的意识到我们这些人其实是一个民族吗?

是你自卑吧!泰国早就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关注壮族了.

当时国民时期的广西的教育厅长雷沛鸿,就很肯定壮族的语言的重要性了.可以通东南亚.

他关注了壮族,但是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这些人能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民族,那还不是当今政府给我们个番号之后的吗?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7 23:35
标题: 壮语进学校为何无法普及?你认为下列因素中,哪个最主要?

就好比印第安人,世界关注印第安人好久了,但是并不代表印第安人就互相认同,印第安个族群有认同感吗?


作者: bbc    时间: 2009-1-8 11:39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7 23:35:58的发言:

就好比印第安人,世界关注印第安人好久了,但是并不代表印第安人就互相认同,印第安个族群有认同感吗?

你不知道我们在国际上被称为"北泰人".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8 14:19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8 11:39:18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7 23:35:58的发言:

你不知道我们在国际上被称为"北泰人".

都说了,那是国际上认为的,是别人对我们的认识,但是作为一个民族要自己有这样的认识和觉悟才有意义,你说现在壮族人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泰人?自己的族人都不认同,国际再认同,那也只是国际上给我们一个番号而已。

想想我们现在的壮族,我们跟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不同,我们并不是由我们的内部的某个支系对全民族进行征服,然后让个部落接受一个统一的民族的观念。我们的实际是,我们的番号不是内部形成的,而是他族赋予的,这就造成了,我们内部各支系间潜意识里就不认同是一个民族。

你说,如果不是当今征服让我们壮族这个番号合法话,并让我们再这个番号下享受各种高考,公务员考试的优惠政策的话,你说我们中有多少人能认识到自己是壮族,并自觉形成民族意识。

我大胆的说,哪怕征服不取消壮族这个番号,但是把什么高考加分,公务员考试加分,以及各种表格中把民族成分之类的内容省去不写,那我们壮族内部还能有多少人认同?

我不否认,壮族作为这么个群体是现实存在的,我们有类似的文化和及其相近的语言,但是我们自己内部不能自发的认同我们属于一个民族,那我们这个壮族的番号有多大意义?那完全是外界赋予我们的。

我们跟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不同,他们统一的意识是通过内部形成的,是通过内部某个部落的无力征服而形成的,我们既然没有这个的历史就应该承认,大家认同感不强就应该承认,是当今征服让我们有了壮族的意识,并逐步认同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应该感谢征服,而不应该做一些对国家统一不利的事情,那些所谓要求更多的权利和利益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其实也是中央征服给了我们和汉族一样的权利,是我们自己没好好利用而已,我们应该反省自己,并感谢中央征服。


作者: szetobill    时间: 2009-1-8 15:25
楼上的当奴隶当惯了就是这样,如果你是壮族人的话,我为你感到羞耻
作者: bbc    时间: 2009-1-8 15:35

呵呵,又来一个了!

 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8 15:37:11编辑过]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8 18:03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8 15:25:43的发言:
楼上的当奴隶当惯了就是这样,如果你是壮族人的话,我为你感到羞耻

知道你为何是违规用户吗?自己想想!


作者: 午夜爵色魅影    时间: 2009-1-8 20:50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8 15:25:43的发言:
楼上的当奴隶当惯了就是这样,如果你是壮族人的话,我为你感到羞耻

不是奴隶,而是奴才。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被动受迫,后者主动自虐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8 23:18
QUOTE:
以下是引用午夜爵色魅影在2009-1-8 20:50:14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8 15:25:43的发言:
楼上的当奴隶当惯了就是这样,如果你是壮族人的话,我为你感到羞耻

不是奴隶,而是奴才。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被动受迫,后者主动自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盲目跟着一个违规用户附和,你不觉得很讽刺吗?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8 23:26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8 15:35:16的发言:

呵呵,又来一个了!

终于露出真面目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8 15:37:11编辑过]

作为版主,我觉得你在跟人家辩论的时候,不是说人家没学问,让人家去看书,就是说人家不怀好意。其实大家都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认为我不懂,储备知识不够,你可以摆出相关知识让我看看,我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

你要知道一个现实,像你这样热心壮族事业,有关壮族的疑问会刻意去翻书查资料的人很少很少,像我,我就不会因为你说我没相关知识而去可以百度一下。你不能用自己的情况去推测绝大部分壮族人都跟你一样对壮族很了解,不信你到南宁街头随便问个壮族人,问他知不知道侬智高和布洛陀,知不知道泰国人跟我们是亲戚。我想如果他们说都不知道,你是不是就会说人家没学问,应该回去看书?


作者: lwgyungh    时间: 2009-1-14 23:15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1:33:42的发言:

当前在壮语文人才非常缺的情况下,很难出现能力挽狂澜的局面。

当前壮语文人才并不缺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到世纪末,从广西壮文学校、桂林民族师范学校、百色民族师范学校、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广西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的壮语文专业的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有数万人!


作者: 布洛陀的传人    时间: 2009-1-16 14:34

还没进得学校,何来无法普及之说?

不用专门开壮语学校啊,把它纳入义务教育就得了,

要作为必修课程,用壮文来考试,与升学、毕业挂钓


作者: lr285    时间: 2009-1-20 11:42

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祖先的智慧,“壮语语法+字壮读+壮借汉音+新创音形结合的方块壮字”为什么不采用?我觉得它非常科学,不仅符合壮族人的书写习惯,易学易用,还壮汉相通,也利于在其他中国民族学习,现在方块字的电脑录入也不会成为问题(我们现在不是在用方块字交流吗,为何要排斥方块字呢?)。

希望你知道,我很赞成。


作者: 梁显宁    时间: 2009-1-20 13:40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7 23:34:41的发言:

他关注了壮族,但是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这些人能认识到我们是一个民族,那还不是当今政府给我们个番号之后的吗?

我给你个“皇帝”的番号,你愿意先跪下来亲吻我的双脚吗?


作者: 梁显宁    时间: 2009-1-20 16:10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8 18:03:1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8 15:25:43的发言:
楼上的当奴隶当惯了就是这样,如果你是壮族人的话,我为你感到羞耻

知道你为何是违规用户吗?自己想想!

违规的用户有时候并不可耻。只是在恰当的时候说了不合论坛规矩的话而已。

你如果不能理解,可以想想以前的“政治犯”。


作者: 梁显宁    时间: 2009-1-20 16:14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7 23:22:4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bbc在2009-1-7 23:18:29的发言:
,你会了泰文壮语,不用学泰语词汇,至少你可以拥有像英语四级这样的泰语水平了.

如果只有英语四级水平,那根本还是看不懂英文报纸,也很难跟美国人交流。而如果你真的能看懂很多英文报纸,能和美国人吵架了,那你绝对不是英语四级水平了

“学习英语”跟“学习泰语”完全两个概念。不能拿来类比。

英语是不同语系下的语言。泰语是同语同支不同组。


作者: lihlohbu    时间: 2009-1-20 17:46

因为学起来太难学了

因为没有足够作品供学员学习。

因为连教的人都学还不会发音不准。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20 18:33
QUOTE:
以下是引用梁显宁在2009-1-20 16:14:26的发言:
QUOTE:

“学习英语”跟“学习泰语”完全两个概念。不能拿来类比。

英语是不同语系下的语言。泰语是同语同支不同组。

学习不能类比,但是掌握程度可以进行类比的吧?比如说放一段同样能容的英语和泰语对话,你能听懂的百分率相同的话,应该就可以说对这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相当了吧。

就好比吧英语四级听力翻译成泰文,再读一遍让你听,并做题,你能拿几分?


作者: 梁显宁    时间: 2009-1-20 22:04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20 18:33:25的发言:

学习不能类比,但是掌握程度可以进行类比的吧?比如说放一段同样能容的英语和泰语对话,你能听懂的百分率相同的话,应该就可以说对这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相当了吧。

就好比吧英语四级听力翻译成泰文,再读一遍让你听,并做题,你能拿几分?

跟一个不懂语言学、语韵学的人浪费唇舌谈语言=自取其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0 22:04:41编辑过]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20 22:54
QUOTE:
以下是引用梁显宁在2009-1-20 22:04:08的发言:
QUOTE:

跟一个不懂语言学、语韵学的人浪费唇舌谈语言=自取其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0 22:04:41编辑过]

那好,我们就不讨论,你就回答我一个客观问题就可以了,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对一个客观现象用数学模型去反应一下而已,你敢回答吗?

英语四级听力翻译成泰文,再读一遍让你听,并做题,作为精通泰语的你能拿几分?而作为只懂壮语不懂泰语的其他人又能拿几分?


作者: szetobill    时间: 2009-1-20 22:58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20 22:54:34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梁显宁在2009-1-20 22:04:08的发言:
QUOTE:

跟一个不懂语言学、语韵学的人浪费唇舌谈语言=自取其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0 22:04:41编辑过]

那好,我们就不讨论,你就回答我一个客观问题就可以了,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对一个客观现象用数学模型去反应一下而已,你敢回答吗?

英语四级听力翻译成泰文,再读一遍让你听,并做题,作为精通泰语的你能拿几分?而作为只懂壮语不懂泰语的其他人又能拿几分?


那些过了四级的不一定就有“四级”的英语水平啊,那些没过四级的有些和外国人交流基本没什么问题,这点我深有体会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20 23:30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20 22:58:39的发言:
QUOTE:


那些过了四级的不一定就有“四级”的英语水平啊,那些没过四级的有些和外国人交流基本没什么问题,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们不讨论这种带有感情色彩去评论一个东西性质的问题,我就问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问题,而答案只是一些数学模型(数字)

英语四级听力翻译成泰文,再读一遍让你听,作为精通壮语而没有刻意去学习泰语的人来说,他大概能拿几分?


作者: szetobill    时间: 2009-1-20 23:38
QUOTE:
以下是引用vunzmbanj在2009-1-20 23:30:3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20 22:58:39的发言:
QUOTE:


那些过了四级的不一定就有“四级”的英语水平啊,那些没过四级的有些和外国人交流基本没什么问题,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们不讨论这种带有感情色彩去评论一个东西性质的问题,我就问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问题,而答案只是一些数学模型(数字)

英语四级听力翻译成泰文,再读一遍让你听,作为精通壮语而没有刻意去学习泰语的人来说,他大概能拿几分?


难道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分数不能说明一切,数学模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看来人家不和你讨论是对的


作者: vunzmbanj    时间: 2009-1-20 23:45
QUOTE:
以下是引用szetobill在2009-1-20 23:38:38的发言:
QUOTE:


难道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分数不能说明一切,数学模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看来人家不和你讨论是对的

我没说分数能说明什么,我也没说数学模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只是问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已,就好比我问你:“买这辆汽车要多少钱?”你就客观的回答我就行了,难道你还要向我解释说钱不是万能的而拒绝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 szetobill    时间: 2009-1-20 23:50
那你何必呢?先去印卷子吧,然后发给我们做,反正你要的也只是分数而已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09-12-17 22:30

壮文出炉南壮版的很有必要!!


作者: vc226    时间: 2010-1-9 14:19
主要是政府没有普及壮文教育,再难的东西只要政府主动作为就不会是难事,想当年80年代初期普通话在首府南宁就被歧视,将普通话的人经常挨本地人看不起,卖东西都故意卖贵的价格,经过20多年普及普通话,现在不是普通话在南宁打下了江山?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10-1-9 20:40

Saw cuezh moq gauz vunz cuezh!vih rauz bouxcuezh,itdiz au hag qay vah cuezh!

新壮文才是出路!为了壮族,我们一定要学好壮文!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0-1-13 22:22
本来要选1,想了想才选4.“芒果树”的分析很正确,别幻想政府来做这些,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民间的呼声高了,政府才会注意。看看现在的嘹歌就知道了。政府是外因,我们是内因。
作者: 南虎    时间: 2010-1-28 17:03

国内都大力推广普通话,在壮语地区-----公检法,行政事业部门允许用壮话就不错了


作者: Chaely    时间: 2010-1-29 00:50
所谓的壮语文是造出来的,本身都不是成熟的文案,认同的人不多。经济是弱势广西分为北属官语系与南属粤语系。我个人认为我们广西人已经使用了一两千年的汉字,我们没必要另造出一种不同文化来,我们象日本一样借用汉字来表述,分为范音与俗音,范音多用于名目(如称号标题等),俗音用于对事物和行为的描述。再说同一字词,壮语有很多都是同音不同调,如果用拼音那就产生了两个词,如果借用汉字来表示,我们可以宽容接受同字不同调,而不必要争谁是标准。
作者: jywei38    时间: 2010-2-25 06:41

我不是语言学家,对语言方面一巧不通,看了上面几个贝侬的帖子以后,想说几句:我是北壮的,壮文方案出来以后,通过自学,基本上可以看壮文文章,特别是小学生的文章,包括德保小学生写的文章,个别方言看不懂,有的能猜得出来,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壮文很不错。用现在的壮文作为壮族的统一文字,应该行得通。对于翻译汉文的文章比较难看,我觉得是不是是因为武鸣话中受白话影响比较深造成(我不会讲白话)。特别是借汉词汇,不久我看到的“直径”一词,武鸣话为"cikgingh",我是从上下文猜出来的,就很难看懂。

如果我们壮族地区儿童从小学学现在的壮文,先把母语学会用文字写出来,再去学汉语和英语应该不难,这就可以避免我们小时候学习汉语那个费劲了。所以,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推广不下去?说跟官方没有关系,我倒认为关系很大,官方死规定要所有小学一年级起都用双语教学,谁敢不服从。哪里来这么多教师对吧?解决教师问题,也是官方问题啊!拨经费把在职教师轮流培训一番,每人一个月足够兮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壮族自身,特别是一些会讲会写汉语汉文而且觉得已经很不错的同志,看不起壮文,总觉得学壮文没有用,实际上大家知道,我们不少人所谓会讲普通话,有不少是把壮音憋成的啊,我回家时,我一外孙女,在读小学,她朗诵诗歌给我听,当朗诵到“太阳天空照”时,我开始就没有听懂,她念成“daiyangh denqgungh cauq"(按本地普通话标调}五个汉字有四个字的音念错,我也听过我们一不小的干部讲普通话,把”我们学校”念成“ngozmwnz yoyauj"(按他的普通话标调),这种普通话只有自己听得懂。还有我一个老同学到外省大城市上街回来跟我讲,我都讲普通话他们都说听不懂,我当时说,你开玩笑说你。的普通话只能算壮话

我的意见对不对,请贝侬批评指正。


作者: jywei38    时间: 2010-2-26 08:44

壮文推广不下去,我的观点还是主要原因在于壮族领导干部,毛主席讲了的,政策确定之后,领导干部就决定一切。领导干部对推广壮文思想不通,领导干部不讲壮话,不用壮文。而宁愿讲些人家听不懂的所谓“普通话”,就如我外孙女把“太阳天空照”朗诵成“daiyangh denqgung cau"一样,不是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吗?例如把“风口”说成“疯狗”,把“胃口”说成“喂狗”,把“喝汤”说成“喝当”,把“天津”说成“颠斤”,把"壮族”说成“上族”,把“武装”说成“武张”等等。这不就是叫人家笑话吗?我建议,壮族干部在社会活动中要多讲壮话,然后带一个普通话讲很标准的年轻人做翻译,目的是翻译给非壮族干部和非壮人民听的,谁听不懂的就得跟我学。在民族地区,我认为民族干部有这个权利。写文章,写报告要用壮文,上面领导看不懂的,他就得找翻译,民族干部也应该有这个权利。为的是干部带头推广壮文。

所借用“汉语词汇”在讲壮话中,就可以按壮人自己的音来读,它就是壮语词汇了而不再是汉语词汇,也不再被别人取笑我们,说我们汉话说不好了。在这里顺便说说壮话借汉也应该规范化,什么词该借,借了怎么读音,什么词不应该借,也要统一起来,不能乱借,不能乱读。比如“火车”是借还是翻译成“cifeiz"?"铁路”是借还是翻译成“lohdiet"?等等,都要规范化。

壮族贝侬啊!我们任重而道远啊!希望干部们带头把推广壮文的工作进行到底啊!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10-3-17 11:55
最现实又理想的方案是,赶快出台一套壮文方案,使之能拼得出所有的壮语壮话,各地拿去拼自己的土话,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传播、推广。不再制定什么标准~是这个标准束缚了壮文的推广?也不得而知!
作者: 布僚布依    时间: 2010-4-27 20:38
我认为是政策的结果,如果有政策支持,是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得了的
作者: 南虎    时间: 2010-5-25 17:23
最现实又理想的方案是,赶快出台一套壮文方案,使之能拼得出所有的壮语壮话,各地拿去拼自己的土话,并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传播、推广。不再制定什么标准使这个标准束缚了壮文的推广?也不得而知!
----------------------------------------------------------------------------------------------------------------------------------顶73楼这句话,同时争取广西各级立法机构制定配套的法律,使壮语、壮文在教育、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广播影视等领域及场所可以无障碍地自由地使用、传播、推广。

作者: 一知半解    时间: 2010-5-26 11:10

争取广西各级立法机构制定配套的法律,使壮语、壮文在教育、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广播影视等领域及场所可以无障碍地自由地使用、传播、推广。

这点很关键很重要,这点问题解决了,壮语文就能走上良性循环之路,搭上飞速发展的快车。


作者: Mfm1992    时间: 2010-5-26 12:14
建议取消自治区范围内非行政、事业单位牌匾上的壮文,新制作的牌匾除行政、事业单位外不再要求使用壮文,以节省人力物力用于壮文基础教育。缺乏壮文基础教育,没几个壮族人认识那些牌匾上的壮文,根本达不到维护民族利益、保持民心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