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南国早报》2008年11月10日第40、41版: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8-11/10/content_152229.htm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8-11/10/content_152218.htm
新村建起来了,那片世代居住的老干栏还能留存下来吗?走出去的年轻人,是否还依恋那古旧的青石板路?
那雷屯,老干栏和新村
南国早报 2008-11-10 ■ 本报记者 蔡立梅 唐辉吉 文/图
那雷屯的泥木结构干栏保存完好。
骡子是谷国积家的“生产主力”。 谷安保老人只会说壮话。 | 一个村庄的变迁之一 本报记者 蔡立梅 唐辉吉 文/图 编者按: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八桂大地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报文化版地理专栏今起推出“一个村庄的变迁”系列报道,图文并茂记录广西热土上12个世居民族的发展变化。 老屯 2008年9月27日清晨,德保县足荣镇那亮村那雷屯,这个建在一个山坡上的壮族村落,还笼罩在雨雾中。空山新雨后,眼前一片青翠,进村的小路愈发泥泞。村民谷国积牵出家中的那匹骡子,在村口放养。骡子在一旁吃草,谷国积蹲在一堆木头上抽烟。他的脚上穿着一双长筒水靴。他的对面,是一幢幢依山而建的干栏,错落有致。“原来我们住在那边,后来才搬到这里来。”他指着远处说。 今年58岁的谷国积,读过高中,会说普通话。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那雷屯居住了30多年。一家五口有两亩多田,种些玉米、稻谷,一年的收成够全家人的口粮。家中还有5亩八角林,几年前八角收成时,屯里几户人家合支一口大锅来蒸八角油,“一年可以卖百来斤八角油,收入两三千元。可是,近两三年都没有人来收购,蒸油锅都废弃了,也没有人上山了,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谷国积的三个女儿读书成绩不太好,初中毕业后也都远走广东打工。 今年年初,谷国积花2500多元买了一匹骡子,“耙田之外还帮人拉拉木头,几天拉一趟,一次收七八十元运费”。为什么不买一匹马呢?谷国积说:“马走得太快,没有骡子听话。” 站在自己家的老干栏前,谷国积说原来的房子只有一层,后来攒了些钱才建起了第二层。房子前面的那幢干栏,是弟弟谷国飞的,上世纪80年代兄弟分家后才建起来,一样的砖瓦结构。一前一后,一高一矮,兄弟俩的干栏中间只隔着一条排水渠,后脚一出哥哥家,前脚就进了弟弟家。 “房子老了,漏水,修了好几次。”谷国积说,屯里的这片干栏,都有几十年历史,更老一点的都塌了,遗存的有的年久失修,已属危房。政府部门担心山体滑坡危及危房,正在组织村民搬迁,在山下公路边的平地里建起了新村。“每家每户一块地,大小统一,90平方米。房子由我们自己建,每户补助一万多元”。让谷国积挂念的是,政府有关部门补贴的钱,没有全部给完,“要等我们搬进新村,把旧房拆了,才能拿到最后的几千元补助金”。为什么要拆了旧房呢?谷国积很舍不得他的老房子,虽然漏水,后面的山雨天还发生过滑坡,但他还是觉得住在老房子里踏实,“毕竟住了几十年,习惯了”。谷国积带记者参观他的老房子时,他的妻子默默地在厨房里忙活,一边剥豆子一边看小黑白电视,电视里正在直播神七航天员在准备太空行走。 离开谷国积家,沿着石板路在屯中走,记者走进了老人谷安保家。老人家正在编织竹笼,只会说壮话。通过翻译,他告诉记者,他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纪50年代,修过两三次。他和儿女们在这里已经住了50多年。“山下的新房已经建了七八个月,快建好了”。“住新房好还是旧房好呢?”记者问。“新房好一些吧。一下雨老房子到处漏水,地板都湿了。” 在屯里,记者还遇到了专门从广东回来建房的黄小燕。黄小燕家在足荣镇农豆村,嫁到那雷屯后,随夫外出打工五六年,因为要建新房,春节前才回来。 |
村民从干栏中牵出牛去放养。 | 曲径通幽处又见老干栏。 |
(接上帖)
这样典型的老干栏不知还能留存多久。
| 新村 在新村工地,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建房。新村没能像旧干栏一样,而是像绝大多数乡村新建的“火柴盒”建筑一样,一栋挨着一栋连成一片。新村前面新修了柏油公路,直通附近的荣华乡和德保县城,每天都有几趟班车来回。隔着马路,就是滚滚流淌的鉴河。因为有鉴河水的滋养,那雷屯更添了几分清秀。 村民小陆家的新房已经建好了两层半。攀谈中得知,和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离开村子后他一直在广东做基建,为了建新房才回来,“老房子没钱修,房梁都塌了两次,刮风下雨特别麻烦”。新房建好之后,他还要去广东打工。对于老房子的命运,他并不太关心,“没人住又没钱修,就让它自然倒塌啰”。如果把老房子修好,搞农家乐不好吗?对此,小陆连连摇头,反问:“谁会来这里观光啊?” 随行的广西社科院研究员、壮学专家潘其旭教授,与村民小陆的看法截然相反。在整个上午的考察过程中,年已七旬的潘教授不顾脚底路滑,一直不停地举着手中的相机,从各个不同角度拍摄。不知觉已到中午,陪同的县委宣传部小赵说回县城吃午饭,潘教授不肯,说在老乡家吃碗白粥就好。事实上白粥也顾不上吃,他四处串门,和老乡聊天。访问结束后,潘教授依然兴奋,学过绘画的他告诉记者:“如果是学美术的来这里写生,随便往哪里一画都是一幅好画!这样纯粹的老干栏已经不多了。”潘教授介绍,那雷屯是泥木干栏建筑,是从全木结构的干栏过渡到泥木结构干栏的屯寨,保存比较完整,完全没有新建的泥砖房掺杂其中,研究和开发的价值比较大。在屯中走访时,他建议村民成立一个村民管理委员会,保护好这些老干栏房子,把危房修缮好,搞好清洁卫生,开发农家旅游,“这里离县城这么近,山水秀美,又有老干栏这样的生态文化,得天独厚”。干净的石板路,斑驳的老干栏,晒台上一张小桌,对着青山绿树,尝点农家饭菜,写写画画,行行摄摄——潘教授描绘的农家生态旅游确实有几分“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让人顿生向往之心。 明天 走下山来,站在那雷屯新村的柏油路边,往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葱郁和消失在葱郁中的小路,我们刚才在其中穿梭的那片老干栏,完全隐藏在其中。潘教授感叹:“真是奇妙啊!山上山下,完全不一样,山上就像世外桃源一样。” 据那雷屯村民介绍,老屯有100多户人家,除了一社搬到山的另一边去外,余下三社的村民都将迁到新村里,目前新村已建起40多栋新房。那雷屯的老屯和新村能不能和谐地共存?干栏建筑研究专家、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彩銮认为,壮族的干栏民居是建筑史上的“活化石”,它是当地居民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山区气候多潮湿、炎热,村民因地取材,依山而建,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相映相生。壮族干栏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覃彩銮还谈到,现在很多地方由于认识不足,村民们有“显富”心理,盲目地模仿城镇建筑起一堆“火柴盒”,干栏建筑消失得越来越快,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损失,“如何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由于山区田地少、气候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干栏建筑只在边远山区留存多一些,像龙脊、西林、那坡、龙州等地,保存较好。事实上,很多村民也懂得干栏建筑的好处,只是现在建干栏的成本比较高。等经济条件好之后,相信他们会想重建干栏。比如龙脊的干栏,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干栏下面不再圈养牲畜,都建有标准的卫生间,干净、整洁、舒适”。 采访结束离开德保县城前,记者获悉,当地官员已接受专家建议,在建设新村的同时,保护好那雷屯的老干栏,并计划将其作为日后建设新村的一个范本。 |
老干栏里天真无邪的孩子。 | 潘其旭教授(右)在屯中访谈。 年轻人回来又将离开。
|
由政府出面组织一些画家、摄影家去搞搞创作,应该能收到一定的宣传效果。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只奇怪的是,新的就不能建设干栏式?版纳就有很漂亮的现代干栏。或许是现代干栏成本高,又或许缺少设计?
我家前面是干栏老房.后面是钢筋混泥土.
呵呵.两代人的房子.记录历史啊.
杆栏前的晒台,(晒台)北壮怎么说,大新叫。那闪,同么。
我也叫那山啊!
对极。我有同感。
记得很清楚。小时四年及。全班三四十个同学。去曼龙村帮老师割禾。中午老师煮了一锅玉米。我和七八同学还有老师坐在杆栏晒台上吃玉米。女同学坐在木梯走廊里。突然。嘎。一声响。晒台瘫倒了。我们全部掉到水塘去。吓得鸭子大叫,我们披着绿萍爬岸。男女同学们大笑,原来老师家晒台建得太久了。烂了。幸亏我们大新建的杆栏都是靠水。几乎家家户户晒台都建在水塘上或水田上。和溪水边,否则。。。。。现在老师家是三层楼房。他孙子估计不知晒台为何物。
不过我外婆家还住杆栏。小时过年前。坐在晒台上往下看,舅舅和外公在楼下杀猪,外婆楼梯旁舂米花,木楼梯边。有个大石缸。可装五担水。供上楼梯时洗手脚。有时用来装蓝靛汁。门口就是小溪水,
做新村了。一村人都做不完。刚做一半。那些还没做的自己住旧房了。一点都不公平。上面政府是做什么的。[payto](seller)(/seller)(subject)(/subject)(body)(/body)(price)0(/price)(transport)1(/transport)(ordinary_fee)(/ordinary_fee)(express_fee)(/express_fee)[/payto]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