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民间的网站,我觉得"壮族在线"不应该背负起普及、推广"标准壮族",或者统一在广西去普及、推广某种壮族的任务!!!!想想看连当地政府都没能去做的事情,“壮族在线”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完成呢?
所以在这个这里去谈语言的统一,也只是谈谈而以,没有实质效果!
为什么不能够允许各地去发展他们当地的语言、文化呢?大家都知道,假如某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了,很强势的影响到周围地区的人群的生活的话,等着看吧,周围地区人群肯定会慢慢以经济强势地区人群的语言为自己的交流语言!不用你去做语言统一工作了!
而现在广西的现状是什么?壮族地区经济不强势!整个壮族民族语言、文化都是处于一个弱势的状态,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各地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出现呢?!各地壮族语言、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和地域性不是一两个人、不是一年两你就能够统一得了的,难道我们要牺牲各地壮族人民语言、文化的发展来等着某个虚无缥缈的统一来统一吗?难道我们为了统一就必须得牺牲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吗?语言统一是为了什么?为了发展而统一!那各地区壮族群众在标准壮语不适合(时机不成熟?方法不对?标准壮语不够科学?)的状态下不接受这样的统一,然后转而发展本地区的语言和文化不也是发展吗?!!!既然都是为了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那为什么还要来限制另外同根生民族语言的发展呢!!!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标准壮语的粉丝来拥护和推广标准壮语,但是现实情况是:目前的标准壮语是温室里的花草,也就给人看的!而各壮族地区的方言、土语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伴随着该地区人群而衍生发展变化的,标准壮语能真正满足各地群众的语言需求吗?
所以我们应该欢迎更多的人来发展自己当地的语言文化、而不是抵触和反对,更不应该在网站里为这样的不同意见产生更负面的影响。最直接的,谁想统一谁拿出点实际行动!谁现在有本事谁统一去!多做一点如音乐CD《贝侬》的出版、网络壮语教育这样的实事,语言的统一就有希望了!但不一定就非得标准壮语统一其他方言吧?
或许若干年以后某个壮族语言统一了整个壮族地区,但我肯定是看不到那一天了,现在需要的是更多人更理性和更清醒的民族意识,而这个民族意识又能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团结起更多的贝侬去整理、传承、发展、繁荣我们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经济,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说我们民族的发展是真正的纳入正轨了!
说白了,我们壮族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了吗?我们壮族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假如连基础都没有,我们从何谈发展?这才是大家应该认真去思考的着眼点!
努力构建一个平台,吸引人才参与 .
培育出一个壮文化的生态圈.
为什么不能够允许各地去发展他们当地的语言、文化呢?
谁不允许了
[em56]标准壮文好像是拼音式的壮文,应该可以用这些符号去记录不同地方的壮语方言。比如:吃北壮读根(GEN),南壮都进(JIN).这样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不同的读音去表达相同的意思,确实在条件的不成熟的推广标准壮文时期是可行的,这样可以互补,等到条件成熟时候,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来重新修改标准壮文方案,标准壮文最好以原来的壮文为基准,去其劣(借汉),取其精(原始壮语),适当吸收壮族各地的精华。
标准壮文是要有,但是在目前难以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的用目前壮文方案,去按照各地的方言读音去记录、搜集我们各地的民谚、民谣、传说,甚至于写小说(同样的方法不同的读音去表达相同的意思)。
我们壮文确实与汉文不同,汉文相同的字有不同的读音,而我壮文则好像跟英文相似,标准壮文应该允许有少许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读音才可行。
最近,大家确实在推广标准壮文问题上争论不休,并且可以说是势不两立,这些都源于大家壮民族的热爱,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但是毕竟是少数,这也是给我们一个考验,我们能否在意见出现分歧的情况下依然像以前声讨陈某那样团结在一起,这也是我所担心的!
不管是北壮还是南壮,语言是大同小异的,我们或许可以改进原来的壮文方案,争取吸收南壮的语言精华,作为我们的新的壮文标准。如果各地都整出自己的所谓标准,那么谁也不标准了!
5楼的贝侬,我只提出问题,希望的是通过我的提问,让各位贝侬思考后得出更多合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或者结论。
我没有权利要求每个人都认同我的看法,但我不是来回答问题的,更不会针对你断章取义的方式去求证你所质疑的内容。
发这样一个主题的帖子,纯粹是因为看到网站内不同的贝侬因为对整个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不同的观点而产生的一些纷争,有感而发的。
实际上,绝大部分在家园里的贝侬,大的的民族意识和向心力都是相同的,假如因为有某些理解和观念上的不同影响到大家的“大同”,那大家还聚到家园里来干什么?!所以希望大家在共同的民族背景下面对不同的观念的时候,是以包容的方式去相处,而不应该是否定、反对和诋毁,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更是如此。
我不是专家学者,所以我不会对民族语言的发展统一做技术性的建议和设想,但我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他的规律,按照规律的发展顺势而为才是解决涉及人、人群、社会、民族事物的最好方式。
看度莫贝侬以往的发言,你应该是靖西的吧。请问你能否用标准壮文方案去书写靖西话,碰到靖西话有而标准壮文没有的发音你是怎样写的,愿闻其详,谢谢。
楼主是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贝侬,佩服!
看度莫贝侬以往的发言,你应该是靖西的吧。请问你能否用标准壮文方案去书写靖西话,碰到靖西话有而标准壮文没有的发音你是怎样写的,愿闻其详,谢谢。
靖西等南壮方言是有送气音。俺认为可以在统一的《壮文方案》的筐架下增加声母,方便拼写南壮方言。
是增加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
度莫2008-9-19 17:09:20靖西等南壮方言是有送气音。俺认为可以在统一的《壮文方案》的筐架下增加声母,方便拼写南壮方言。
是增加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
赞同度莫贝侬的观点,标准壮文确实需要完善,各地可以根据各自的发音适当增加音调,甚至于声母、韵母等,以便用不同的方言来记录!
确实另起炉灶让人不爽,标准壮语已经几乎成定性,另起炉灶的话,我还怀疑不久的将来还会冒出多少标准壮文来,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是不是壮族又分为壮族、布依族、僚族、侬族、岱族等呢,这很难说!
嗯,必须要有统一的民族文字作为前提,在求同存异体现民族凝聚力的前提下,再谈标准文字的改进,以及用其他方案准确记录方言的问题.就好象一棵大树,什么是干,什么是枝,请自斟酌.
烦请积极发言的贝侬把自己的观点汇总反映到民语委吧,而且务必要有如现在一样的坚持态度和百折不回精神,看他们会理睬不,不理,我们这些饶舌都是废话。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9-19 17:09:2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鹅泉月在2008-9-19 13:52:5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9-19 11:11:43的发言:
俺还是认为,在坚持统一的《壮文方案》下,允许拼写不同的方言土语。
看度莫贝侬以往的发言,你应该是靖西的吧。请问你能否用标准壮文方案去书写靖西话,碰到靖西话有而标准壮文没有的发音你是怎样写的,愿闻其详,谢谢。
靖西等南壮方言是有送气音。俺认为可以在统一的《壮文方案》的筐架下增加声母,方便拼写南壮方言。是增加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
最近家园里很多贝侬都在讨论德靖土语拼音方案与标准语的话题。作为德靖土语拼音方案的设计者和主要使用者之一,我一直在避免和站在对立面上的贝侬亲自去讨论这个问题,原因是许多问题的认知上,特别是语言学、文字学常识上,大家并不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时候解释和阐释得越多,引来的不理解的争论也就更大,这更有悖于我们网站和论坛建立的初衷。
只是,在另起炉灶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说清楚这个问题有点必要,要不然误会很可能会进一步加深,不利于家园贝侬间的团结。度莫贝侬说的在“在统一的《壮文方案》的筐架下增加声母,方便拼写南壮方言”的做法如果不算“另起炉灶”的话,不知道德靖拼音方案的问世和使用何以被视为“另起炉灶”,在我看来,“德靖土语拼音方案”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我在设计这套方案的时候,发现德靖土语声母韵母都要比标准壮语要多得多,而标准壮语在设计环节上也多有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在改善标准语方案以记录德靖土语上,我除了增加了大量的声母和少量韵母之外,还做了有别于标准语的篇幅不大的一些设计。实际上,虽然这套方案的主干还是标准壮文,但写出来之后,只懂得标准壮文的人是看不懂的,在这样的结果之下,我如果说这是增加了声母、少量改动的《标准壮文方案》,估计不会有任何一个掌握标准语的人能够接受,因此我实事求是地冠以“德靖土语文字方案”、“德靖土语拼音方案”等,也就是为了避免这个名份问题,没想到这么多贝侬反过来对这个名称如此敏感。
实际上,参与争论的大多数贝侬都不了解,德靖土语拼音方案的设计是在标准壮文的基础上,参考汉语拼音和布依文方案在某些设计环节上的优点,进而改进而制订的,这套方案可以完整地表达德靖土语,但它的框架骨干还是标准壮文方案。标准壮文方案有22个声母,108个韵母,而德靖土语的完整音系则是有42个声母和113个韵母,度莫贝侬虽然是靖西人但估计也没有深入了解过自己母语的这个现状吧,这样的音系现状是可以在标准壮文的框架下简单的增加几个送气声母就可以做到的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德靖土语光是单韵母就多达10个,而标准壮语和汉语普通话都分别只有六个(a o e i u w 和 a o e i u ü),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有根据标准壮语的原方案,和标准壮语发音相同、相近的六个单韵母保持不变,另外根据圆唇与否、开口度大小等特征增加了几个单韵母,即 a、i、io、e、eo、ee、o、oa、u、w 等(其中a、o、e、i、u、w 六个与标准壮文读音完全一致),其他的设计大都也是据以如此的原理。
这种为了完整表达而适度增加、改动设计的方案,恐怕不能够叫做“另起炉灶”,而是朝着完善的方向去发展,只是德靖土语只是南部方言里的一个土语,如果我们对这种改动冠以“完善标准语”的名份,恐怕不能服人,在大多数人看来,以德靖土语的改动方案来作为标准壮文的“完善”参考,恐怕心里上也不能接受。因此,目前的阶段,也只能说这个方案是“德靖土语拼音方案”,事实上这也只是一个方言拼音方案而已。
我在开始的时候,一直把这个方案叫做“德靖土语文字方案”,但最近喜欢改称为“德靖土语拼音方案”,是因为随着自己认知的加深和研究的深入,感觉无论是标准壮文方案还是德靖土语方案,其实都不能算是成熟的文字方案,但德靖方案在承载德靖土语上是完全可以的,因此叫做“拼音方案”也比较合适,不叫做“文字方案”也是避免大家关心的壮族是否应该有多个民族文字方案的争论。
其实,阅读了李方桂的《比较台语手册》、初步了解泰文的设计原理之后,我逐步认识到,各地口音统一用的一套拼写相同的拼音僚文,是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各地方言土语的音系,而且各地方言都要在对应古台语音系之上做相应的让步。也就是说,文字方案与标准语,可以一分为二地分割为两个问题来讨论,我们也可以避免讨论标准语定点问题,假设标准语口音不再更改,文字方案也可以做到承载各地方言的,毕竟大家都是从同一个原始母语发展而来。
但这些属于语言学、文字学方面的技术性讨论,不是在这样的一个跟贴里可以讨论清楚的,相信很多贝侬也未必理解我所说的话的内容,因此就此打住。谨以此跟帖澄清度莫贝侬等在本论坛一再提出的所谓德靖土语“另起炉灶”之定性,希望大家不要在标准语和方言的争论泥沼当中越陷越深,壮语的方言和标准语的关系,与各民族各国的方言和标准语的关系并没有什么二致。
看度莫贝侬以往的发言,你应该是靖西的吧。请问你能否用标准壮文方案去书写靖西话,碰到靖西话有而标准壮文没有的发音你是怎样写的,愿闻其详,谢谢。
靖西等南壮方言是有送气音。俺认为可以在统一的《壮文方案》的筐架下增加声母,方便拼写南壮方言。是增加完善,而不是另起炉灶!
作为“僚文平台”南僚(德靖)语文分版的版主,也是红棉树贝侬设计的德靖土语拼音方案(德靖土语文字方案)的第一批使用者和传播者之一,我这段时间没有参加相关问题的的讨论,和红棉树贝侬未参加讨论的原因基本相似。
作为家园里除了红棉树贝侬之外,使用德靖土语拼音方案最多的成员之一,我对德靖土语拼音方案有着切身感受。
我和红棉树贝侬的认识是一种偶然。2005年一个百无聊赖的一天,我在百度打入“壮族”二字搜索,偶然间发现了“壮族在线”,这次偶然也开启了我小时候曾经向往的一个的理想和心灵之窗。僚人家园的很多学术文章吸引了我,而壮语方言翻唱歌曲更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在听过《命中注定》、《橄榄树》、《渠洋水.鉴河鱼》、《暗香》、《I believe》等红棉树、右江水红河岸等贝侬的填词作品后,我也开始有了试用自己的母语靖西话填写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歌曲的词的冲动,于是有了现在看来有点初识者的“勇气”的《桔子红了》、《偷心》两首歌的靖西话词,但记录这些词是我凭感觉用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相结合完成的,这两首歌也因为所用字母的乱七八糟促进了我和红棉树贝侬的相识。
红棉树贝侬不知是在贴子回复还是用家园短信留下了他的QQ号码,于是有了我们的第一次QQ聊天,可能是我对母语文字太饥渴了,和红棉树贝侬聊了三次后,凭着一份好奇和激动,我基本掌握了德靖土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和使用,并在红棉树贝侬的指导下基本掌握了德靖山歌和末伦的韵律特点,为后来我创作填词作品做好了相关准备。
在自己使用德靖土语拼音方案的同时,我和红棉树贝侬也开始教一些德靖贝侬使用德靖土语拼音方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相对完善的德靖土语拼音方案完全承载了主体语言的语音,对于操这种主体语言的语言承载个体来说,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和使用。
我将德靖土语拼音方案与标准壮语《壮汉词汇》进行了对比,也发现了很多德靖土语与标准壮语的很多异同,相关知识红棉树贝侬回复基本已讲得比较齐全,我这里就不重复了。我不同意有德靖土语拼音方案就是“另起炉灶”的说法,我作为南僚(德靖)语文分版的版主,在僚人家园使用德靖土语拼音方案时都会主动标明“德靖土语”字样,为的也是不让贝侬混淆。我也理解红棉树贝侬为什么最近将“德靖土语文字方案”的提法调整为“德靖土语拼音方案”,这是他作为一个语言学、文字学方面的专业人士的一种严谨态度,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地域而影响他的学术观点。
我个人也觉得文字这东西可以有不同的承载形式,也不要介意他产生的时间远近,在追溯古台语音系的基础上,汉语偏旁形方块字、泰语字母形方块字、拉丁形拼音文字都可以作为壮语文字的选择,关键还是推广问题。说到推广,也就回到了楼主“了了了”贝侬的观点了,我个人赞同楼主的观点,所以也希望大家尽快从标准语和方言的争论泥淖当中走出来,把眼光放大,把心智放宽,“想得再好也只是想法,做了才会知道想法所要得到的结果”。
鄙视那些不懂文字方案原理的人.乱喊话.
在这些问题上大家想好了再说.
在广西,一等语言是普通话,二等语言是桂柳话,三等语言是白话.四等语言是壮话\蔗园话\其他各少数民族及地方土语.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在广西,汉族人比壮族人要多得多。但是,我们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说实话,身为作为壮族,我是非常自豪的!也很感谢中央!但是,壮语的实际地位,让人遗憾。为什么壮语不能进入社会上流?为什么壮文难登大雅之堂?走在南宁的大街上、在各大单位里,为什么我们壮族人不敢、不愿、不习惯于大声说上几句壮语?我们的尊严究竟体现在哪里?
壮族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要摆脱民族内部语言交流的障碍、要避免壮语只能停留在乡镇一级的尴尬、要反击别人说“你们壮族全部汉化了”“你们壮族人之间都说普通话,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的谬论、要避免壮语的消亡……我们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语言!没有统一的语言,壮族人之间就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但是这个标准是什么?我觉得,真正的标准一定要有一定的普适性,它应该更科学、更合理、更容易推广。这个标准是综合的结果,但是它并不能满足所有地方口音的要求。正好象普通话定为国语,所有中国人都要学,也能学得来。当然,地方方言也完全可以保留,就像广东话一样。这两者不是矛盾的。
我认为壮族也是这样的,她应该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如果大家都觉得武鸣话不好,都认为自己的语言才是标准,大家谁也不服谁,各行其是,那么壮族人之间实现语音上的无差异交流,就永远成为空谈!
我从来不反对地方壮文,甚至鼓励地方壮文,包括各种拼音方案。壮民族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一语统一、多方言并存,这是一种合理的状态。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只一语独秀(比如普通话完全取代各地方言和各民族语言),或者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各地群语纷纭,这都是两种不要的极端。
明白了这个道理,大家就应该明白近期以来,贝侬们所讨论的语言问题的实质。在壮族语言统一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谈论地方壮文,而且还出了成果,这让一些贝侬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了不安,说实话,也包括我在内。
如何真正做到“一语统一、多方言并存”,而不偏废,这考验的是我们壮族人的智慧。壮族人要有自己的尊严,必须要有自己的语言——真正能登大雅之堂的语言。愿大家能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真正论证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来。
楼上的,“在广西,一等语言是普通话,二等语言是桂柳话,三等语言是白话.四等语言是壮话\蔗园话\其他各少数民族及地方土语.”——请问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吗?这恐怕是你家乡平果县的特殊情况吧,你去问问占广西差不多一半、人口2/3的桂东南和桂南地区看看,他们同意不同意白话排在桂柳话之后?你去问问靖西和德保人看看,顺着你的思维,他们会告诉你排序是壮话/普通话—白话—桂柳话,桂柳话在当地人看来是最恶俗的语言。
你应该明白,作为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把语言分等,首先就很不明智。在我看来,所有语言都是平等的,关键看它的活力和生命力。
支持!我是北壮。但我支持适当的让壮原始语最多的南壮词语收进标准语来,同一个民族,共同消化10-15%的方言是没问题的。如mbwn=fa,namx=dumz,gwn=gyin等我们不是会了吗?南壮语更加接近泰语,这为壮泰交流作好了准备。
有时间,我也可以设计一下河池壮文.我也曾经有过这个念头!毕竟这样对我们河池人学起壮文来比较简单.希望贝侬们不要向我扔砖头!
不下水永远也不会游泳,学壮文也一样,不跳进去怎知深浅,学了才更有发言权!
其实熟悉各地壮语方言才能做更好的比较!
这一点家园有几人能做到?
我坦承自己就没有这才学!
壮族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经济、经济...文化; 不管是北壮还是南壮,语言是大同小异的!!!假如你会说好多壮族方言,南北壮语基本上是音调不一样!!!!除非被同化的部分语言外。
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民间集资捐款解决壮语老师工资
壮族近2000万人,每人捐2元就有4000万
只要我们宣传得力,5000万也不难,可以请1500位全职壮语教师
这样我们可以在3年内在广西壮族地区普及壮语
我们各地贝侬要回当地鼓励壮族同胞们加入发展壮族文化的队伍中来
特别对青年学生要多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的母语
以前的北壮人学说以前的普通话(官话)形成现在的桂柳话,,,,
时代变了,又有了新的官话(普通话),,,,
我也试了一段时间,但不能坚持.现在家园里有没有做这个的?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