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1月07日06:36 北京青年报
11月1日,“世界第一缸”成功地煲出了它的“头缸汤”■图/梁枫
高达2.6米总重量3吨煲出可供千余人共饮的56种口味靓汤
11月1日,在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南宁糖业”第三届广西(南宁)旅游美食节重头戏,可供千人喝汤的“世界第一缸”——缸中缸成功地煲出了它的“头缸汤”。这口大缸从今年5月份提出创意,到11月初试制成功,历时半年。其间发生了许多波折,制作过程也遭遇到了许多挫折。记者采访了参与制作这口大缸的人士,“挖”到了许多极为有趣
的故事。
-当提出签制缸合同时,陶瓷厂厂长说什么也不愿签
按照10%-20%的烧陶缩水量,制作2.6米高的缸,缸胚至少要有3米高。“请问你们能制作3米高的大缸吗?”当“世界第一缸”的创意者、承制人、“缸中缸”汤馆负责人梅寒兴先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制陶师傅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他打电话跟全国各地有名的陶瓷厂联系,得到的答复中最好的也只能烧制1.2米高的。
正当无计可施时,梅寒兴先生经朋友推荐,找到了钦州县小董镇陶瓷厂的潘启佳厂长。但这位有着30多年制陶经验的老师傅一听说要做那么大的缸,连说没做过,不愿意接。为此,梅寒兴五下钦州去做说服工作,最后,潘厂长勉强答应试试,但要求先交订金。而当梅寒兴提出签合同时,潘启佳却说什么也不愿签,因为他怕到时交不了缸要付赔偿金。梅寒兴没办法,决定赌一把,8月初他把订金交给了陶瓷厂。
-一夜之间放在制陶厂操场上
的缸胚变成一摊泥
为了保证大缸的制作成功,潘启佳厂长专门从合浦县请来了两位有30多年制陶经验的陈姓师傅。大缸从8月初开始做缸胚,9月12日缸胚已经做到了2米高,眼看成功在即,却遇上了“黑格比”台风,一夜之间,放在制陶厂操场上的缸胚被风吹雨淋变成一摊泥,一个多月的心血白费了。
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事,制陶厂把缸胚的制作搬到了大棚里,并用雨布把大棚围了起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制陶厂还同时制作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缸胚。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缸胚制作到2.5米的时候,其中一口缸胚的底部裂了。第二次试制的缸胚又因缸底的开裂而失败。
-三个缸模可以保证缸胚不会损坏
这时已是国庆节前,时间很紧迫了。为了解决缸底裂的问题,梅寒兴找来区内许多工艺美术专家,在南宁市郊,经过不断的改进,同时在材料上采用了综合的材料,采取一层一层往上加的办法,大缸终于在小心翼翼中慢慢加高了。
10月9日,经过专家反复研究,终于想出了倒模的方式。为此他们做了三个模,第一个模、第二个模分别是用木头和玻璃做的。等第二个模做好后,才正式开始做缸模。但由于木头和玻璃材质都不能耐高温,最后在玻璃缸模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第三个缸模,该缸模用的是一种混合材料。
10月10日,缸胚终于做成了。为顺利烧制这3米高的缸胚,专家们还特地把原来的小窑推掉,重新砌了一座3米多高的新窑。
-广西人用壮文化来装饰这口大缸
这样一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缸,应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梅寒兴想,既然是广西人创造出来的大缸,那么就应该用壮文化来装饰这口大缸。
他请来了广西的著名诗人古笛先生和广西区歌舞团著名壮族工艺美术家梁红先生,让他们来设计文字和选择图形。缸腹上的文字是由古笛先生从布洛陀诗经中摘取8行五言诗组成的布洛陀酒诗,采用的是古壮族文字。缸耳则选用了壮民族最古老的图腾青蛙,在壮文化里它是祈雨的神,能祈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底部和顶部的花纹则选用了壮锦与壮铜鼓上所特有的纹案以及中国传统拐子纹(万字曲水纹)。在缸的颜色上,选用了壮民族最喜欢的黑色。
-巧合的是图腾带来了倾盆大雨
在古代壮族人民心中,青蛙是农业的保护神,是负责祈雨的神。巧合的是,10月24日,从这四个青蛙图腾开始制作,一直秋高气爽的天开始阴雨不断。
经过6天昼夜制作,整缸制作图案、文字部件共111件全部完工。10月29日,说来也怪,当把4个青蛙图腾粘上大缸时,一直细雨不断的老天,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青蛙图腾装好后,天也放晴了,所有在场的人都说“神”了。
大缸里面总共焊了2800个焊点
由于图案和文字是用胶水粘在缸面上的,一般而言,胶水遇上高温就会溶解。为此组委会非常担心旅游美食节那天,图案和文字由于煲汤的高温而脱落。最终,他们经过不断试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胶水。
当图案和文字粘好后,工作人员把一整筐的炭放在了大缸里,经过几个小时的烘烧,大缸竟安然无恙。梅寒兴听说用这样猛烈的方式来试验,当时吓出了一身冷汗,生怕大缸会被烧裂,好在大缸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大缸终于在11月1日这个预定的试缸时间前大功告成。
最后是在缸内安装缸架,缸内共有5个隔层,8个钢柱,每一层都由500多段钢筋焊成。光焊这个缸架,3个技术人员就用了整整1个星期。3个人每个小时轮一次进入缸里焊接,总共焊了2800个焊点。当缸架全部焊完后,其中一位叫李一星师傅的脸上已脱了一层皮,眼都肿了。
为了方便从大缸中取汤,取汤的钢杆就有3.5米长。取汤的师傅要经过专业培训,为了保证取汤时不出错,取汤的师傅不仅要有很好的臂力,还要有高超的技巧。
-历时三月终于配制出
56个民族56种口味的汤
此次负责配制56种汤的是“缸中缸”的大厨师顾威和中国营养家协会常务理事营养师马力平。为了收集配制56个民族的汤,顾威查找了各民族的大量的有关资料,然后按照各民族的生活习惯,选用当地的特产,花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配制出了56个民族56种口味的汤。在大缸试制成功后,旅游美食节组委会主任,南宁市旅游局陈建新局长在看了那口精美的大缸后,非常感叹,当场说了三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一口缸的文化内涵能体现得这么好;第二,没想到一口大缸的外观效果会这么美;按组委会当初的设想,也就是制作一口普通的大缸而已,没想到这口大缸被赋予了其历史渊源;第三,没想到缸中缸汤馆真的找出了56个民族的56种口味的汤来;本以为56种汤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表示而已,没想到56种汤都有其民族的饮食特色。
在采访中,梅寒兴先生向记者谈到了一个建议,他认为,到目前为止,南宁市已举办了三届旅游美食节了,第一届的“粽子王”,第二届的“卷粉王”,第三届的“世界第一缸中缸”都成为了亮点。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活动没有给南宁人真正留下点儿什么。
梅先生告诉记者,每年旅游美食节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品牌,但南宁为什么不建立一个以美食为主题的风景点呢?他这次把一个普通的大缸建成一个极具文化内涵的缸,就是为了给南宁市民留下点什么。在人们喝了靓汤以后,他要让这“世界第一缸”成为南宁一个新的旅游亮点,供人们观赏。
与“世界第一缸”有关的数据
缸口平均值:1539mm
缸中部最大的实体直径:2068mm
缸底:1604mm缸高:2612mm
总重量3吨图案和文字总数:111个
单个缸造价:8万多元总造价:10万元
容量:能装73个小缸供1500人喝
内部缸架:5层缸杆:3.5米
作者 李灵红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