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還顯示,過去23年裡,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降低了10.1個百分點,但勞動生產率卻增長了11%。
國家統計局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13年以來,中國產業結構已經擺脫了“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畸形發展、服務業水平低下”的局面,產業結構調整與合理化的進程已基本結束,目前已進入了產業結構升級與高級化的新階段。
國家統計局預計,今後中國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第一,中國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目前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已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國家統計局指出,與經濟發展要求相比,這個比例仍然偏低。中國要繼續促進所有制結構的優化,也就是在市場準入、融資等方面給予非公有制經濟更加公正、平等的待遇。統計顯示,目前在壟斷性的基礎產業部門,國有經濟仍具有絕對優勢。例如在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非公有制經濟僅佔其增加值的10%。
第二,中國將加快服務業發展。國家統計局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偏差繫數顯示,近幾年來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持續下降,而其從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卻持續上升,兩個比重的變化不同步。國家統計局說,這既說明第三產業在增加就業機會、吸收富余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富余勞動力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說明第三產業的效益較低,亟待提高。與世界大部分國家相比,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目前僅為33.6%,低於發達國家60%到80%的水平,也低於大部分發展中國家35%的水平。而且,中國第三產業仍以傳統的商業、服務業為主,郵電、通信等一些基礎性第三產業和金融保險、信息、咨詢和科技等新興第三產業仍然發育不足。
第三,中國將調整需求結構,提高消費需求的比重,并降低投資需求的比重。統計顯示,2001年中國的最終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0.6%,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統計的世界平均消費率低19個百分點左右。而目前中國的投資率,即資本形成總額(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3%,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國家統計局說,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表明,較高的投資率是一個國家經濟起飛階段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條件,但從長遠看,消費率提高和投資率降低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四,中國將調整地區經濟結構,縮小地區之間的差異。據國家統計局測算,目前中國東、中、西部工業結構的相似率達93.5%以上,甚至省內地市間的產業趨同化現象也很嚴重。另一方面,在過去23年中,東部對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57.8%,中部為27.9%,西部為14.3%,而且在東部比重不斷上升的同時,西部比重在不斷下降。國家統計局指出,東、中、西部三大地帶的經濟發展差距在不斷擴大。為了扭轉這種局面,中國政府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央財政加大了對西部地區轉移支付和建設資金投入的力度,并制定了吸引外資和社會資金參與西部開發建設的政策。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002-10-7/_IN-60946.htm
让华南、西南城镇都变成汉人的城镇吗?
僚人的出路在哪里?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