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
中国南方古代越人各族的总称。战国时称百越,文献上亦作百粤、粤;又言其分布甚广,内部“各有种 姓”,杂处于南方各地。故此词应是包括若干个民族的泛称,或指一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变化的族体。
来源与分布 关于越的来源,有的认为与楚有渊源关系,传说“与楚同姓”,都是“祝融之后”;有的认为是夏禹的后代,等等。随着考古学文化的发现越来越丰富,学者颇重视从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去探讨越人的来源。有的学者推断分布于中国东南和南方包含印纹陶的诸文化,其创造者应是越或百越的先人。文献记载商朝的蛮或荆蛮,大概也包括了古代越族。甲骨文中已有粤字,它与越族有何关系尚需研究,但商时越族或其先民在中国南方的散布,已有文献可证。
越人分布的范围,有的说在江南,有的说自会稽至交趾,有的认为包括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地区,有的还认为应包括现在的中南半岛诸国。按较通行的研究意见,主要应在今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诸省、区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
历代变迁及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向周朝贡,尊周天子为“共主”,周天子也赐以祚命,封为方伯。越国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后被楚所灭,从此分散,诸族子争立,有的称王,有的称君,活动于江南沿海一带,均朝服于楚国。
战国后期,除有百越名称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
秦汉时,泛称中国南方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汉初越已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其族称、住地和活动史迹、区别更加明显。东瓯在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继发展到广西及以南地区;西瓯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政治中心,都与汉王朝有密切关系,如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和东海第一代君主摇,都受汉朝封号。南越王赵佗原是河北真定人,秦时为南海郡龙川令,后为南海郡尉,乘秦末之乱,以武力平定了桂林、象郡,占有整个岭南 3 郡,建南越国,与汉朝关系有时臣服,有时背叛。西瓯似未有统一的政治组织,处于部落分散状态,被秦征服后属桂林、象郡,后又被赵佗征服,成为南越的一部分。“骆越”一称,有人认为西瓯与骆越同族异名,有的认为是两个不同的部族。越族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罕见。
三国时期,在吴国统治区有山越,分布于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与汉族进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同化于汉族。隋唐时,山越还偶见于文献记载,宋以后,即不复出现。
此外,三国时在今福建北部有“安家之民”,在今台湾有“山夷”;隋时在台湾有“流求土人”,这些都是一部分越族的后裔。
越、百越这些族称在文献上消失,并不是这些古老民族的消失,而是发生了变化或被其他族称所代替。现在中国南方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民族,都与古代越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生活与文化特点 百越具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文化特点。越语为粘着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族的语言相似。
百越的生活、风习也有特点,主要是:断发文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
《民族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5月,北京)第185页
僚
中国古代岭南和云贵地区一些民族的泛称。系百越(见越)的一支,《魏书》称为古南蛮的别种。在岭南地区,僚常和俚并称。在云南、贵州一带,僚常与濮相混。自汉至唐分布于今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省和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汉武帝开西南夷时,在夜郎境内的民族大部分为“夷僚”。汉初在夜郎地区设置的牂牁郡17县,都有僚人分布。东晋时,居住在今广西和贵州境内的僚人部分北上进入四川,分布“自汉中以达于邛笮”的广大区域内。
南北朝时,常被汉人掠卖为奴。其俗有住干栏、卧水底持刀刺鱼、鼻饮、铸铜爨、死者竖棺埋藏等特点。
唐初,僚人与乌蛮、白蛮和蛮等交错杂居。南诏(649-902)、大理(937-1253)时期,云南僚人的一部分与濮、鸠僚分化组合为金齿、茫蛮、白衣等族,部分仍保留僚的名称。广西的僚人也产生了分化和聚合,出现了西原蛮、黄峒蛮等称谓。贵州境内出现了葛僚、仡僚等名称。四川东部的南平僚,住干栏,女多男少,妇人任役,男子左衽露发赤脚。此外,还有飞头僚、乌武僚等。他们曾多次举行反抗唐朝封建统治的起义。
宋代,在今广西境内的部分僚人已改称为僮(即壮族)。僚的族称在文献上消失,融合发展为今天西南的一些民族。
————————————————————————————————————————
《民族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5月,北京)第190页
俚
中国南方古代民族。亦称“里人”。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广东省西南部和北部,以及湖南省零陵、武夷地区。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岭南俚、僚等族聚居的僻远地区,盛行蓄奴、劫掠和买卖奴隶,有的因债务无法偿还被没为奴,甚至父子相质。各部落间因劫掠奴隶而互相攻杀。社会组织以峒为单位,拥有铜鼓的头领称为都老,都老击铜鼓集众聚会或出战。善铸铜鼓、铜镝、铜钗,铜鼓以高大为贵。主要从事农耕,畜养牛犊。狩猎用竹矛、竹弓箭及毒箭。多巢居或洞居。父子别业分居。衣饰穿贯头衣,椎髻。俗尚鼻饮,用手搏食。刻木契记事。崇信鸡骨卜。
6世纪俚人杰出的政治领袖冼夫人,顺应岭南各族人民在政治上要求全国统一的愿望,拥护南朝梁、陈政权和隋朝的统一,为海南岛俚人地区恢复郡县设置和加强巩固郡县制起过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她所实行的和辑各民族的进步主张和措施,增进了当地越人内部及汉族与俚、僚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好。她和孙子冯盎先后保障了岭南地区的安定团结局面达百年,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俚人与汉族融合。现今海南岛的黎族及广西的壮族与俚人有较密切的渊源关系。
中国民族史 第二节 百越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11&show=75#lastviewpost
[转载]百越的共同特征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20&show=50#lastviewpost
[转载]百越各群体的遗传关系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15&show=50#lastviewpost
[转帖]百越族称源流新探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87&show=25#lastviewpost
[转帖]壮侗语各族的来源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89&show=25#lastviewpost
辞书“僚人”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10&show=75#lastviewpost
秦汉时期的“濮”、“僚”[书摘]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6&show=75#lastviewpost
“僚”名的读音及弃用 [书摘]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78&show=50#lastviewpost
百越文化对东瀛邻国的影响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74&show=25#lastviewpost
共来百越文身地--岭南文化寻根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2&show=0#lastviewpost
岭南南越文化区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86&show=25#lastviewpost
凿齿意图考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68&show=25#lastviewpost
越人的航海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5&topic=9&show=50#lastviewpost
越人《战歌》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12&topic=31&show=125#lastviewpost
濮越人是夜郎文化的创造者(转)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12&topic=532&show=150#lastviewpost
牂牁郡名解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21&show=75
下面引用由路在 2003/12/01 11:04am 发表的内容:
我一直认为,“越”应该是我们壮语中“旱地”的意思。
由于论坛升级改版,本帖2楼提供的链接已失效,现再次整理相关帖子如下:
中国民族史 第二节 百越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874
[转载]百越的共同特征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493
[转载]百越各群体的遗传关系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488
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523
[转帖]百越族称源流新探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32
[转帖]壮侗语各族的来源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34
辞书“僚人”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873
秦汉时期的“濮”、“僚”[书摘]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484
“僚”名的读音及弃用 [书摘]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11
百越文化对东瀛邻国的影响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26
共来百越文身地--岭南文化寻根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43
岭南南越文化区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495
凿齿意图考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525
越人的航海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2520
越人《战歌》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ID=834
《淮南子》关于秦征越人的记载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ID=804
濮越人是夜郎文化的创造者(转)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ID=810
夜郎是布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转)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2&ID=811
牂牁郡名解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881
明史 列传第二百五 广西土司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71
明史 列传第二百四 贵州土司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68
明史 列传第二百一 云南土司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5&ID=2967
[将www.pouchoong.com都替换成了www.rauz.net。2004.07.12]
哈哈,不用那么紧张吧.
他们自认是越人后裔,没什么不好的
我去过越南的官方网站,他们的历史简直是典型的一家之言了,越南,越南,有“百越之南”之意,古时称为安南,意也有“被安抚的南方”之意,他们把“越”字搞臭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90%多是京族人,其地位类似中国的汉族,越南一直有民族歧视存在,在越南境内的苗族、瑶族、侬族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民族关系并不好,在自卫反击战以后,越南继中国改革开放后搞“革新开放”后才有所改观。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华倾向,自卫反击战让两国关系降至冰点,到1987年正式停火后,许多越南华侨又从国内去越南谋生,原来打仗的时候我们那里的华侨农场回来好多华侨,现在的华侨农场基本只是一个地名了。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6%8A%E5%8D%97%E6%AD%B7%E5%8F%B2&variant=zh-cn
据清代《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五三记载:1802年12月,新建立的阮朝皇帝阮福映上表清朝嘉庆皇帝,请求获得新的册封和承认。“先是,阮福映表请以‘南越’二字锡封。”嘉庆帝认为:“‘南越’之名,所包甚广。考之前史,今广东、广西地亦在其内。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何得遽称‘南越’?该国先有越裳旧地,后有安南全壤。天朝褒赐国号,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赐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于《时宪书》内,将‘安南’改为‘越南’” 。于是改其国名为“越南”。次年六月,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从此“越南”作为国名被一直沿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Yue_%28peoples%29
In ancient times, the Chinese referred to the peoples to their south collectively as the Yue. Historical texts often refer to the Hundred Yue tribes (Chinese: 百越; pinyin: bǎi yuè; Vietnamese: Bách Việt). Historian Lo Hsiang-lin has suggested that these peoples shared a common ancestry with the Xia Dynasty.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however, that the Yue peoples held any common identity. The "Treatise of Geography" in Han Shu notes: "In the seven or eight thousand miles from Jiaozhi (northern Vietnam) to Kuaiji (southern Jiangsu or northern Zhejiang), the Hundred Yue are everywhere, each with their own clans." Just as the term Celt was used by the Greeks to describe what they perceived to be a broad cultural group, so the term Yue was a culturally relative term for the ancient Chinese. Also like "Celt", Yue is now used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ways. (see Modern usage below).
Ethnolinguist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pronunciaton of Yue may be related to a type of hemp produced in what is now Zhejiang. The character itself i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 for "ceremonial axe" (鉞), usually considered a symbol of royal or imperial authority. A number of stone ax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area of Hangzhou, an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the ceremonial axe was a southern invention.
Ancient texts mention a number of Yue peoples, including the Gou-Wu (句吳), Yu-Yue (於越), Yang-Yue (揚越), Min-Yue (閩越), Nan-Yue (南越), Dong-Yue (東越), Shan-Yue (山越), Luo-Yue (雒越, now the Vietnamese) and Ou-Yue (甌越). Most of these names survived into early imperial times and can be roughly construed as cultural groupings.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E%E8%B6%8A&variant=zh-cn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粤,其分布甚广,内部“各有种姓”,杂处于现今中国南方各地。在中国历史上,整个广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谓“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在秦汉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用的古越语,与中国北方所使用的古汉语也相差极大,彼此不能通话。根据语言学者的研究,在现在汉语七大方言中,北方方言(官北话)可以粗略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中国北方发展出来的结果,而其余六大方言吴语、湘语、赣语、闽语、客家话和粤语,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数度南迁、与南方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或者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联。
起源
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早在商、 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王东 2003,3)。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请参见“勾践”条目;陈国强 2000)。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描述,认为越族是夏禹的后代。不过,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引自龚佩华 nd)。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引自龚佩华 nd)。1
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已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有学者相信这是世界上首创的稻作文化(易华 nd)。此外,现在的考古学家也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王东 2003,3)。
和“古越族”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于越是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最晚在商朝的时候就巳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 (500 B.C.)的时候,他试著向北扩张,曾经沿著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古越族和汉族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钟伦纳 2004)。
古越族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之后,到了战国时代,已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王东 2003,3;陈国强 2000)。
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至迟在汉朝初期,百越族已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东瓯在现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后来又发展到广西以及以南地区﹔西瓯则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现今的越南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陈国强 2000)。
越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陈国强 2000)。
百越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文化特点。百越语为黏著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百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虾”。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系的语言十分接近(陈国强 2000)。
百越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也有特点,主要是﹕凿齿; 断发纹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陈国强 2000)。
虽然在今天已经找不到一个名字叫做“百越族”的民族或族群,不过,百越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里面留下了种种痕迹。以下是一些比较值得加以探讨的议题。
现有的一些语言学研究均指出,在百越族被汉化以后,其所使用的很多字词,却依旧遗留在不少民族现在的语汇当中,比如说属于侗壮语系和苗瑶语系的中国某些少数民族,被归为汉语方言的一些南方方言,甚至包括印尼、马来西亚、夏威夷、新西兰等地的南岛民族,其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属于古越语的“同源字”(卢溢棋 1997)。比如说古越语的“蜘蛛”(lakwa)一词,就可以在鹤佬语(发音为laaqiaa)、客家话(发音为lakia)、畲语(发音为laukhoe)、马来/印尼语(发音为lawa、lawa-lawa、labah-labah)、夏威夷语(发音为lanalana、nananana)以及新西兰毛利人的拉巴怒伊语(Rapanui)(发音为nanai)等语言当中找到类似的发音(Hoklo.org nd)。
所谓的“洗骨葬”,或称“二次葬”,在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比如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的汉人,以及很多少数民族,比如说壮族、藏族,都有这种习俗。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台湾的鹤佬人和客家人也都还采用这种丧葬仪式,在土葬数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的陶瓮当中(凌纯声 nd;大纪元 2001;张二文 nd;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2004)。
这种洗骨葬的习俗,事实上并不是汉族所固有的,而是环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种文化特质,广及中国大陆、东南和东北亚洲、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北美洲。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的研究,整个洗骨文化圈里诸民族所采行的洗骨文化,基本上均为来自相同起源的一个文化习俗,而这个习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居住的中国大陆南部(凌纯声 nd)。
這個頗為豐富,pdf檔,自己看耶:
http://elearn.cc.nccu.edu.tw/discussion/942/0424-4-2.pdf
越南官方把京族”正名”為越族 (Viet) 耶。
越南共有5個操南島語的民族耶:嘉萊人、埃地人、占人、拉格萊人、山區占人。
除占人外,這一語系所有其餘的民族,從族源看,這些山區占人原來很可能是講孟高棉語的民族,因長時間受到占人的影響,放棄了原來的語言,而改用占人的語言。
http://vn.chineseembassy.org/chn/zt/zfbps/t177231.htm
公元前3世纪,越南人的祖先就能铸造精美的铜器,清化省东山地区出土的“玉缕铜鼓”鼓面雕有雒越人的图腾雒鸟的形象以及各种鸟兽、人物图案,不少寺庙中可以看到越南佛教雕刻艺术。
越南人源頭乃公元前200至500年於紅河三角洲形成,乃矮黑人、南島人及蒙古人種的融合體耶,南島人就是雒越乎?蒙古人種,是指南島人以外的黃種人,包括蜀人及中原人,與及後來融的傣系民族等乎?
http://countrystudies.us/vietnam/35.htm
The origins of the Vietnamese are generally traced to the inhabitants of the Red River Delta between 500 and 200 B.C., people who were a mixture of Australoid, Austronesian, and Mongoloid stock. Like their contemporary descendants, they were largely villagers, skilled in rice cultivation and fishing.
Source: U.S.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www.gxbcts.com/ReadArt.asp?Art_ID=8162
在现今越南的国土上,曾发现古猿人的遗骸,以及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有著名的和平文化(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和北山文化(新石器早期)。根据对考古发掘材料的研究,自远古以来,在越南的土地上就有原始人类在生息繁衍。越南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亚人和美拉尼亚人,其后裔是占人和长山山脉中的昧人(摩依人)。但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的直接祖先,则是起源于“百越”族的一个分支—雒越。雒越人在中国秦代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居住在现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越南古籍中曾有“文郎国”、“瓯雒国”的记载,反映,反映的是传说中古代雒越人原始部落社会的一些情况。在越南北部居住的雒越人经历了由原始部落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度阶段。
http://blog.yam.com/arslanshah/archives/1567469.html
(三)蒙古語與滿洲語
蒙古、滿洲兩族是古代居住中國北方長城外,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兩支民族,他們的語文狀況,以往鮮受人們的關注,所以雖然滿洲人的清朝統治過中原三百多年,滿洲語曾長期貴為「國語」的地位,但還是避免不了在20及21世紀期間瀕臨消亡的命運。
滿蒙兩種語言間是存在著相當密切關係的,這可從十六世紀外蒙古王公集會決定外蒙附俄抑或附滿問題時,一位喇嘛領袖以「滿洲人的語言、文字與文化、服飾均與蒙古人相近」為由,強力主張應該附滿的說法,為什麼能夠立刻打動與會外蒙諸王公的心弦了。
由於我學習滿洲語的時間較早、較長(打從五專時期開始自修),所以研究蒙古語時,就從滿蒙兩語間存在諸多共同語彙這一點受惠不少。例舉如次:
1、 bi(蒙文,我)與bi(滿文,我):兩者音義均同,“我的”之滿文為mini;蒙文為manai。
2、 huda(蒙文,商人、價格之意)與hudai(滿文,商人、價格之意):兩者音近義同,而且有趣的是,這一詞彙又同時帶有“說謊者、騙子”之意,據悉,滿蒙兩族最早接觸的商人是漢商,而漢商又慣用欺騙的技倆來訛詐滿蒙族人,所以滿蒙語中商人才同時有指涉騙子之意。
3、 baich(蒙文,調查)與baicha(滿文,調查):兩者音近義同。
4、 yaduu(蒙文,窮人)與yadahun(滿文,窮人):兩者音近義同。
5、 bayan(蒙文,富人)與bayan(滿文,富人):兩者音義均同。
(四)希伯萊文與阿拉伯文: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是世仇,但在他們的民族起源傳說中,卻有共同的祖先亞伯拉罕(阿文稱易卜拉欣),只不過猶太人的祖先是亞氏正妻撒拉所生的嫡子以撒,而阿拉伯人的祖先卻是埃及婢女夏甲所生的庶子伊斯馬義罷了。
英文中的反猶主義(anti-semitism)如果照字面來翻譯的話,就是“反閃族主義”,不止是反猶太,似乎也同時蘊含歧視同屬閃族之阿拉伯人的意味。最初猶太復國主義發起回歸聖地建國運動時,就曾以“亞伯拉罕後裔同胞兄弟”向阿拉伯人訴求支持,但由於生存空間的相互排擠作用以及其他各項現實利益的衝突,並沒能使阿猶兩族恢復遠古記憶中的兄弟同胞感情,仇恨反而日益加深加劇。
但不論阿猶兩族關係如何,他們的語言確實仍然極為相近,據某位西方語言學家研究表示,阿拉伯語與希伯萊語間仍有高達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互通性,就是說一位說標準阿拉伯語(或埃及方言)的阿拉伯人與一位說現代希伯萊語的猶太人間,可以大致了解對方說話的內容。
有一則故事發生在以阿戰爭時,幾部偽裝成埃及軍機的以色列直昇機,用詭計偷走了一座埃及的邊防雷達,導致埃及空防出現大漏洞,米格戰鬥機在停機坪未及起飛就遭以軍全數摧毀。當時以軍偽裝成阿拉伯人與埃及軍隊通訊,居然也沒有被識破身分,而順利偷走了雷達設備。雖然這表示以軍阿語訓練的成功,但可見以阿兩族的語言確實極為相近,才使得以軍如此容易偽裝得逞。
我們看電視新聞,有關以色列發生人肉炸彈爆炸事件時,或許會驚訝於巴勒斯坦人如何這般容易混入以色列人群中,而未被察覺,或許兩族在語言與體質上的相近,正是原因之一吧!希伯萊語與阿拉伯語間近似詞彙例解如次:
1、 ana(阿文,我)與ani(希伯萊文,我):兩者音近義同。
2、 la(阿文,否定前置詞)與lo(希文,否定前置詞):此一詞彙之用法如同英文的don‘t,放在欲否定的動詞之前。
3、 layla(阿文,夜晚)與layla(希文,夜晚):兩者音義均同。
4、 bait(阿文,住宅)與bait(希文,住宅):兩者音義均同。
5、 abdula(阿文,順從神的人)與obdiya(希文,順從神的人):這兩個詞彙分別是阿拉伯人與希伯萊人常用的名字,音近而義同。
6、 ayn(阿文,眼睛)與ayn(希文,眼睛):兩者音義均同。
(五)臺語與泰國語:
國內基因學家林媽利女士所發現的臺灣人越族基因一事,甚富價值,此點在語言學上也可以得到證明。據學者考證,保存古代百越文化最為純綷之民族為壯侗系民族,此系民族最大的支系厥為建立泰國的泰族,所以我們也可以推論臺語與泰國話間一定存在著相當的親緣關係。據筆者學習的經驗,發現的臺泰兩語之類同性例舉如次:
1、 kha(泰文,腳)與kha(臺語,腳):兩者音義均同。
2、 suei(泰文,漂亮)與sui(臺語,漂亮):兩者音近義同。
3、 puchai(泰文,男人、丈夫)與chabo(臺語,男人):兩者似乎音節相互顛倒,但存在著關聯性,古代著名的吳王夫差之名字似乎就是此一詞彙之漢字轉寫。
4、 ngun(泰文,銀錢之意)與ngun(臺語,銀錢之意):兩者音義均近。
5、 deum(泰文,喝)與lim(臺語,喝):兩者音近義同。
(六)臺語與越南語:
越南人也是百越族系之一,但他們的語言與泰語不同系,屬於另外一支遠從印度分布到中南半島的南亞語系。由於古代福建地區也是越南先民活動範圍之一,所以臺語與越南語間也存在著許多類同性。例解如次:
1、 biet(越文,懂)與bat(臺語,懂):兩者音近而義同。
2、 ahn(越文,丈夫)與ang(臺語,丈夫):兩者音近義同。
3、 vo(越文,妻子)與bo(臺語,妻子):兩者音近義同。
4、 dao(越文,何處)與dowi(臺語,漢字又寫成叨位,何處之意):兩者音近義同。
(七)臺語、客家話、臺灣原住民語與印尼等南島語:
臺灣原住民語與印尼(馬來)語、菲律濱語等同屬南島語系,相信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臺語與客家話也有部份詞彙與南島語相近,恐怕就比較少人了解了,例舉如次:
1、 lai(客家話,男孩)與laki(印尼語,男孩)、luk(泰國語,男孩):這三組詞彙,音近而義同,似乎存在著關聯性。
2、 diam-diam(臺語,安靜之意)與diam-diam(印尼語,安靜之意):兩者音義均同。
3、 ayam(雞):此詞彙從臺灣原住民各部落到南島菲律濱、印尼等地,幾屬於共同詞彙,都是雞之意。
4、 baboi(豬):此詞彙與ayam相同,為南島各族通用的豬之稱呼,日治時代由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隊即用ayam、baboi這些南島共通詞彙,成功地為日軍向南洋各地原住民調度到各項肉類補給,以致日本軍人感激地說:「沒有這些高砂族戰友的話,我們就餓死了」。
5、 kami(我們):臺灣的阿美語及印尼語中,此語均是“我們”之意,此詞彙在南島諸語中似普遍存在。
6、 aku(我):臺灣的阿美語及印尼語中,此詞均是“我”之意,此詞彙在南島諸語中似普遍存在。不過,據韓國學者的研究指出,在印尼巿場中,似乎源於閩南語的“gua”(我)比純印尼語的saya或aku更流行。
7、 toge(頭家):此詞源自閩南語,在印尼語中泛指一切華裔或漢人,因為漢人到印尼後,發家致富者甚多,彼等均大量僱用當地原住民,他們均以“toge”來稱呼其老闆,久而久之,印尼原住民竟誤以為凡是漢人均是“頭家”了。
百越应该就是布依(白衣),壮族自称是布依.越南,老挝,泰国等是百越的另外族支,越南的史书说的正确,我为这些百越国家感到自豪,木棉花开的地方都是我们百越的!
我们都为木棉花而骄傲!因为我们都是百越的子孙!同有一个祖先,就别分彼此了!
同宗同族,血脉相通!
一想到木棉花,我就想哭..........
祖先的荣耀!祖先的不屈!
我们可以南迁,但我们不可忘了亡国耻!
我看过越南人所著的越南历史,把我们的祖先西瓯抗秦军这段历史说成是他们的祖先抗秦军,把我们祖先击溃秦军斩杀秦将屠睢说成是他们的祖先斩杀秦将屠睢,真是气人哦!
你也不看看有几个国家记下这件事``不要在乱认祖先了行不行老挝、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引泥`马来西亚等都是这么记的那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些族人所建的国家这么多的国家同时都在撒慌咯?是不是这个意思,当年的西欧早就已经搬出中国了`分撒得乱七八遭,反正我们族人的国家就是记着先祖之一西瓯被秦军击败就全族开始搬牵出广西`在广西的跟本不是西欧人而是百越土邦OK`可能当年的西瓯的文物遗留在了广西摆了!
莫生气,那时的越南北部与我们广西是同一个国家,现在分出来了,但他们的总要记着他们的历史。疆域可以分割,历史是不可变更的。那时既是一家人,那我们的历史也就是他们的历史了。
说明他们与咱们僚人有相连关系
(1)我们那里的“旱地”也是讲“reih",与”越“没有一点相同之处。我是北壮,不知道3楼贝侬是哪里的?
(2)楼主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谢谢了!
我觉得,“越”一字是“耕作”的意思,其左形为“走”,意指在田间行走之动作,右形为“戊”,意指古代一种耕种工具,因此“越”可以解释为在田间耕作,其中,耕种在南壮中为 “tei”,在傣语,泰语中亦是,其演变可看做ddyei-dei-tei-yei,因此,布依族(bu yei)可以看成是更重的人,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壮泰民族很早就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
“僚”可以理解为rao或者rou,“僚”古音读作lou,如广东话,与rou相当接近,因此,僚 即是我们的人的意思,直到现在很多壮族地区仍以vun rao (kern rou)来自称,这一解释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支持,僚人家园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族人的家园。另一解释为:僚来源与骆(汉语古读luk)与现在壮语的山间(luk)音同,即僚人解读为山间里生活的人,这样理解与也是可以说的过去的。
‘俚“,我觉得可以解读为骆越之快读,lukyei---lei(古音),意义不难理解。
以上成为不管理解如何,从字形到字义,均为汉族人对我们壮族的鄙称。
那时候我们与他们还不分你我呢,不用气愤。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