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是李方桂先生《龙州土语》,我并非壮人,语言在近七十年时间内也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如不切合现今龙州实际,敬请谅解。
1声母
唇音 p ph b m f v
舌尖音 t th d n
通音 lh l
舌面前音 c ch s j
舌根音 k kh ng
喉音 (喉塞不标) h
2韵母
无介音 有介音i 有介音w
i wi
e we
a ia wa
o
u iu
y
aai iaai waai
ai iai wai
ooi
uui iuui
yyi
iiu
eeu
aau iaau
au iau
ay iay
ou
iim
im
eem
aam iaam
am iam
oom ioom
uum
um ium
yym
iip
ip
eep
aap
ap iap
uup
up
yyp
iin wiin
een ween
aan iaan waan
an wan
oon ioon
uun
yyn
yn
iit
it
eet weet
aat iaat
at
oot ioot
uut
ut
yyt
yt
iing
ing
eeng
aang iaang waang
ang iang wang
oong ioong
uung
ung iung
yyng
yng iyng
iik
ik
eek
aak iaak
ook iook
uuk
uk iuk
yyk iyyk
yk
Piit fan fan
别纷纷
Pi郺k phan phan
离纷纷
Lhoong l鄒 t?piit j?n郺n han
咱俩相别难难再见
Kī n?i khai paak pai te t?ung
如今开口去招呼
Piit n?ong pai m? m?khyyi khāau
妹别回去有夫靠
Piit kō pai m? l鋋ng bo lh?yn
哥别回去无舍廊
Siin k?jā l鵰 an c靚g j?br/>千祈莫忘这情义
Dai kin dai jū bō kī l郺ng
好吃好过不记郎
Tu Pia
Mi? o la?au ke? ng, my?n ho?u kho? ti. An va?n ne? ca?u hit i lhi?iu lheeng i? pi?n na?i kwa? va?n. Thyng my?n haai ma? ne?, ca?u mi? ly? da?i lhak lo? ka lang ku? ka?ai a?. Ce?en ji? mi? mi? a?. Haai js? phang my?n ja? ti ha?u ne?, ta?an ly? mi? lhaam myn ce?en. Pi?n my?n ca?u nga?am mi? lhaam po? lu?k ba?au, pi?n au lhaam myn ce?en na?i ma? pan hy? lhaam po? lu?k ba?au my?n a?. Po? ta?ai it ne? ca?u cy? da?i myn nyng, po? ta?ai ji? cy? da?i myng ng, ta?ai lhaam cy? da?i myn nyng, ta?ai kia da?i ky?n myn a?. Po? ta?ai it ne? ca?u mi? lhu? hit ky?n, ca?u au myn ce?en pai lhy? ku? ka?ai kin pai. Po? ta?ai ji? ne? ca?u da?i myn ce?en ma? pai lhy? i? fa?n phiak ma? cai phiak. Ta?ai lhaam na?i ne? ca?u pai lhy? ma?ak bit nyng ma? te?eng pia, pi?n o ta?ai ji? cai da?i i? phiak ne? tuk lang ca?u pi?in da?i pi?n nge? vi?in sa?ai ho?u dai a?. Nay ka?m khaai phiak a, p?in to? da?i kwa? i? va?n ci? pai a?, mi? sa?i lhin ho? pi?n lhy? laai la?, nga?am do kin kwa? pai a?.
O ta?ai lhaam ne? ca?u pai te?eng pia, va?n va?n da?i i? pia ne? ho?u laai ho?u laai pi?n ma? khaai a?. Khaai ma? ja? ne?, nay ka?m ca?u ci? da?i my?n tik pia ti i? kia lhi la?. Pi?n ca?u mi? va?n nyng my?n ca?u pai ju? ka?n ta? i? na?i te?eng da?i tu pia na?i deeng nyng. Ma? ja? ne? my?n ca?u mi? lhi? da?i khaai a?, au ma? pe?eng nu?ng kiaang nge? kaang pai cy?yng lhe a?. Pi?n tu pia na?i na?i ne? cy? kha?u i? tu ngy?yk lu?ui ti; an va?n o na?i pai te?eng pia ja? ne?, my?n ca?u pi?in pi?n ung ky?n nyng ook ma? cy? kha?u cy? phiak la?i lhe hy? o na?i a. O na?i baat ma? lhy?yn ne? ca?u da?i kin a?. Pi?n mi? va?n nyng o na?i ma? thyng lhy?yn han mi? i? kha?u phiak lhuk lhe, ca?u thaam by?yng ha?ang i? na?i kia?ang, cy? ki? na?y ma? tha?i cy? ne?, ca?u pai lheeng lhu? by?yng ha?ang i? ky?n a?. Pi?n by?yng ha?ang ti i? ky?n ne? ca?u han my?n kia?ang da?i tu?ng ki? ta?k ti; to? mi? kwa? pai cy? thyng, pi?n na?i ca?u lhy ji? ti?n ma? a?.
【转载】
梁敏:为壮族同胞创制拼音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语言工作队,对广西壮族聚居的49个县54个点的壮语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制定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方案》(草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梁敏,就参与了当年的工作。
第一次调查:广大壮族人民需要统一的文字
1947年,当我还是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英文系的一名本科学生时,偶然在图书馆中看到李方桂先生新出版的《龙州土语》一书。这本书是用国际音标标注记录的壮语方言——龙州话,包括故事、山歌、词汇等等,我是壮族人,又主修英语专业,这种用国际音标记录壮语的出版物实在不多见,得到后如获至宝。那时,在我们广西师院有几名志同道合的师生,经常在一起研究、切磋壮语,时任国文系助教的韦庆稳便是其中最积极、最投入的一位。书中不解之处,我便经常到韦庆稳处求教,互相切磋。新中国成立后,韦庆稳到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进修,在罗常培等著名语言学家门下学习。1954年,在韦庆稳的引荐下,我调至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不久就随壮语调查组到了广西,参加壮语普查和创制壮语拼音文字的工作。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壮族聚居区,壮语是壮族群众的主要交际用语。然而,这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虽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与本民族语言相适应的文字,只能通过汉语文来学习文化和进行书面交际。由于语言与文字脱节,学起来很吃力,因此汉语文的普及面极小。当时存在于民间的,还有一种被称为“方块壮字”的文字,这是壮族知识分子利用汉字的形体或偏旁,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壮语比较适应的文字。但这种“方块文字”只在不同地区使用,用以记录当地的民歌或在契约文书中记录人名、地名,各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并未成为通行统一的文字。
其实,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也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建所后首先确定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1952年的春天,语言所就派出了3个工作组分赴广西、川康和云南进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到达广西的壮语组聘请北京大学的
3个月后,工作组拟订了第一个壮文方案,并编写了教材。随后,工作组在来宾县寺脚乡做教学试验,由韦庆稳和张均如两位带领十几位北部方言的学员负责试点工作,袁家骅则带领几位南部方言区的学员赴左江继续调查。试点的工作非常成功,群众的反响很好,许多参加学习的壮族妇女学了几个月,会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词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调查组写出了《一九五二年壮族语文工作报告》,并为1954年开始的壮语普查和壮文创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调查组再下广西:为壮文方案的制定进行全面论证
壮语普查开始时,工作队分成北、西、南3路,北路的领队是罗季光,西路的领队是袁家骅,南路的领队是王均。原定3组同时出发,但由于王均要晚来一步,原属南路的部分同志只好先分别参加西路和北路的调查工作。我随北路的同志先到来宾凤凰乡和柳江等地调查。这些地方壮语第一、三调的调值很接近,都是高降调,只是第三调的起点略高一点点,没听惯的人是很难区别出来的。罗季光断言这两个声调的调值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韦庆稳说,它们的调值虽然很接近,但决不相混。两种意见相持不下,罗季光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些第一调和第三调的词,让发音人逐个地念。每念一个,韦魑染退凳堑诩傅鳎攀圆凰藜竟獠耪鄯恕R院笤诹鞯氐鞑椋龅揭弧⑷髂逊值淖郑陀晌で煳然虻钡氐亩釉本龆āT俸罄矗终伊思父鲆弧⑷鞫粤⒌睦剩梅⒁羧讼妊Щ崾侗稹<且羰保梅⒁羧俗约悍直媸堑诩傅鳎飧霭旆ɑ拐媪椤?/SPAN>
不久,王均到达广西,我们原属南路的同志都归队了。第一个调查点是龙州,这是李方桂在30年代调查过的点,也是我多年魂牵梦绕的地方。王均把它作为南部地区的重点,决定多调查几天,作为练兵。我们分别找了城里的、彬桥的以及大青山的发音人,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录,再分别按声、韵、调排比、核对,还跟《龙州土语》作比较。李方桂当年记的是城里的音,跟彬桥和大青山的语音没有什么区别,直到工作结束,我们也没有发现李方桂的记音有任何纰漏。刚接触一个新语言就能做到这一步,李方桂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大师。
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我们工作的时间比较长。上下午都记音,共8个小时,晚上自己整理材料,一般不再麻烦发音人。即使是这样,发音人还是挺辛苦的。我们多数人都是新手,怕听不清,记不准,一个词总得反复听几遍。发音人大都是农民,不像我们这些整天耍笔杆子、练嘴皮子的人那样有一套“坐功”,让他们老是坐着,一遍遍地念着同一个音节,简单乏味,一天下来,确实很累。有的人说:“整天坐着给你们发音真累,我宁愿挑两天土,也不愿发一天音。你们看看,我的腿都肿了,喉咙也嘶哑了。”这话一点不假,不过,他们都能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坚持把工作做完做好。我们也了解他们的辛苦,所以在生活上尽可能予以关怀、照顾,尊重他们,休息时和他们聊聊家常,教他们一些拼音知识,让他们学会拼写自己的话。
在语言调查期间,工作是紧张的。但同志们之间,不论是中央来的,还是地方的,都能团结友爱,生活中不乏欢乐、有趣的事儿。
广西北部、西部地区的壮话没有送气塞音声母。但北部方言的同志到有送气塞音声母的南部地区来调查,总得先学好这些声母吧!张均如给他们讲解要领并作示范,把一张纸放在嘴巴前面,念送气声母的时候,从嘴里喷出来的气流就会把纸吹动。教完之后,北部方言的同志就练开了,休息时练,晚上也练。只见他们把纸片对着嘴巴“八、趴;搭、他;嘎、卡……”不停地念,真够卖劲儿的,但习惯并不是那么好克服的。第二天中午,只见何福星拿着一张纸片兴冲冲地跑来,嘴里不停地嚷嚷说:“老张!老张!你来丁丁(听听),我会妒忌(吐气)了,我会妒忌(吐气)了,怕、罢、罢、罢、罢;大、大、踏、踏、大……”同志们听了,笑得前仰后合,几乎把饭都喷出来了。原来她把送气与不送气的声母弄混,变成自由变读的了,看到嘴巴前面的纸片偶然颤动,就以为自己念对了。心里一高兴,手就发抖,手里的纸片也就不停地抖动,她更以为自己全都念对了。而在说话时,哪些字的声母该送气,哪些不送气,她都不知道,所以闹出上面这段笑话来。
1955年初,调查工作告一段落。我们所有的工作队集中到南宁,进行语音、词汇的比较研究,为选择壮文方案的标准音点进行全面的论证。同时,全体人员也开始了培训干部、编写壮文课本、教辅材料、语法纲要和词典等工具书的工作,同时开展了壮文实验教学。5月末,广西壮族文字问题座谈会在南宁举行,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筹备处主
口述/梁敏
采写整理/赵志研
李方桂先生的研究还是很可信的。
顶你。
李方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泰国曼谷学习泰语之后回国调查了龙州土语、武鸣土语、剥隘土语、荔波莫话、荔波水话等非汉语言。选龙州,是因为龙州在中越边境,可作为中越两边台语的代表;选武鸣,是因为武鸣在僮语北部方言靠南边的地方;选剥隘,是因为剥隘虽地处云南,但其广西武鸣僮语、贵州册亨仲家语相通。贵州荔波县也靠近广西,县内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李方桂调查了荔波水家的语言即莫话、水话。
七十年前的这些调查说明,李方桂先生事先已经知道了广西、贵州、云南、越南等地台语的大致分布情况。
历史上的龙州:龙州的广西之最
广西最早的古航道之一
龙州历史上水路交通方便,境内早就开辟了左江流域等航道。秦34年(公元前213年)又从湖南零陵开辟经广西的漓江、浔江、郁江、左江过龙州通往越南的水路航道,到光绪至民国期间,左江、平而河、水口河成为广西通往越南的水运要道。龙州——梧州——南宁——广州——香港水路客货运输十分繁忙。1964年以后,左江航道因陆续兴建水电工程则受阻,加上陆上交通不断发展,公路四通八达,龙州水路航运逐渐走向衰落。
广西最早构筑的炮台
光绪11年(1885年)至22年(1896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为保卫边疆,先后组织军民在龙州水口、下冻、武德、金龙、彬桥等边境险要山峰修筑77座炮台,使龙州成为广西境内构筑炮台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县。其中为保卫龙州城而建于县城西约3公里处将山上的小连城炮台群闻名海内外,有南疆长城之称。
广西最早的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关口
由于龙州历史上方煌ㄊ直憷由暇衬谟朐侥辖尤赖谋呔诚叱ご?84公里,中越两国当地边民来往频繁,在龙州海关设立前97年的清乾隆57年(1792年)龙州境内的水口关、平而关就成为当时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今日的水口关已是一个现代化的口岸。
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
清光绪15年5月初三(1889年6月1日),清政府在龙州成立的龙州海关,是广西最早设置的海关。龙州海关公署初址在县城南门街陈勇烈祠,署内机构有税务司、副税务司,其中设秘书、税务、会计、稽查四课及关警队。
广西最早的军官学校
光绪30年11月(1904年12月),广西边防督办郑孝胥奏请清政府同意后,在龙州开设广西第一所军官学校——广西边防将弁学堂。校址设在龙州县城南门街陈勇烈祠。光绪32年10月学员毕业后,学堂停办。
广西最早通汽车的道路
中法甲申战争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以越南为基地不断向中国云南、广西扩张,致使中国西南边疆出现危机。从光绪11年(1885年)底开始,广西提督苏元春根据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意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戍边官兵和边民,在中越边界中方一侧,修筑军路千余里,改善边关的交通状况,其中全长55公里的龙南军路是重要的干线之一,道路修通后,同时改变了以往只靠水路运输商品的状况。清末民初,法国小汽车从越南驶入,进入客货运输。龙南军路成为广西最早修建的通汽车的道路。
在广西最早设置的领事馆
根据当时的《中法越南条约》,光绪15年1月24日(1889年2月23日)法国在龙州设立领事馆,是外国在广西设置最早的领事馆。当时领事馆内设领事1人,文案、医生各1人,首任领事安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移馆址至龙州江南岸,占原龙州火车站两幢房为领事馆署,虽经百年沧桑,领事馆楼房还保存完好。
广西最早的铁桥
1913年,龙州当局慕集资金修建龙州铁桥,从越南购买钢材水运到龙州,历时两年,1915年铁桥竣工。该桥由我国工程师黄英(广东南海人)设计承建,桥长123米,宽3.8米,高26米,单孔跨径106米下承式钢行梁结构。是广西第一座公路钢铁结构大桥。1940年7月,日本侵略军从南宁第二次进犯龙州前夕,国民党军队以阻遏日军进犯为名,将铁桥炸毁。现只剩下岸边的桥礅。
广西最早的电报局之一
光绪10年3月(1884年3月)龙州电报局成立,局址设在该县驮苗街北帝庙,当时由丹麦人莫赖任开办委员,刘天瑞为领班。光绪9年(1883年)法国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越南北部,严重威胁我国南边疆的安全,战争迫在眉睫,两广总督张树声奏请清政府把北京至广州的有线电报延至广西龙州,以沟通北京和龙州边防前线的联系,使中国南北“发递急报,弹指千里可达”,改变原来依靠驿站数月才能往返的局面。至光绪10年10月5日(1884年11月22日)建成,接通由广州至龙州的有线电报线路,同时投入使用,成为广西最早的电报局。
广西最早的水文站
光绪23年(1897年),在龙州现中山公园内江边设立的龙州水文站是广西最早的水文站。当时水文站立有木桩标尺,派专人定期监测,解放后轻多次改建现已成为具有现代水平的水文站。
广西最早的长途电话线路
1919年,广西督军谭浩明组织完成架设从南宁到龙州的长途电话线路,并投入使用。这是广西最早的长途电话线路。如今,电信业在龙州已得到迅猛发展,在街头的电话亭也可以同世界各地通电话。
广西最早的火车站、铁路局
光绪21年7月(1895年8月),法驻华公使施阿兰照会清廷总理衙门协助修铁路,总理衙门电请广西巡抚史念祖派员勘测,绘图3张(龙州到鸭水滩17公里,鸭水滩至凭祥24公里,凭祥至镇南关19公里)咨送总理衙门。光绪22年8月(1896年9月)动工兴建,两年后完成了龙州铁路局、龙州火车站等首批工程。光绪25年(1899年)秋,苏元春又与法商费务村公司博浪澄续立铁路合同10条,指定路轨宽1米,用其公司旧车厢和旧铁轨,清政府不同意,铁路遂停办。昔日的火车站房顶已芳草凄凄。
广西最早的陆军学校
光绪34年(1908年),广西巡抚部院在龙州创办的广西陆军讲武堂,是广西最早的陆军学校。旧址在现龙州县党校处。当时吴大驿、蔡锷曾担任过教官。清宣统元年军校迁往南宁。
广西最早的民用航空线路
1934年5月西南航空公司在龙州成立(又称龙州航空公司)同时成功开航了广州——梧州——南宁——龙州的往返航线,该航线是广西最早的民用航空线路。1936年7月,增辟龙州——河内国际航线。飞机初航时只航运邮件,随后才增加客货运输业务。1938年9月,日军入侵广州后,龙州至广州航班停航。
广西最早的汽车运输公司之一
1923年,在龙州县城利民街私人开办的华利汽车公司,经营龙州至越南谅山的客贷运输业务,是广西首次用汽车经营运输业务的公司之一,图为当年华利汽车公司旧址。
广西机械化最早的工业企业
光绪25年(1889年)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在龙州县城西郊双凤山创办龙州制造局(兵工厂),购进德国克鲁伯工厂生产的机械设备,生产子弹及修理枪炮。这里广西最早用机械进行生产的工业企业。1914年广西督军陆荣廷将该局机械搬往南宁,龙州制造局随即停办。现制造局遗址已不复存在。
广西最早的官办银行
龙州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市场货币流通,金融业逐渐兴起,光绪30年(1904年)4月,广西最早的官办银行——新龙银号(银行)在龙州成立。随后,新龙银号又在南宁、广州、上海设分局,开设存、放、汇业务,还印制发行光绪、宣统纸币。1921年8月粤军陈炯明攻陷龙州,县城被洗劫一空,新龙银号被迫停办。
广西最早的政法专科学校
光绪32年(1908年),广西边防法政学堂在龙州开办,它是广西最早的政法专科学校。该校校址在龙州城龙江南岸,由于种种原因次年停办。
广西最早培养外事人员的学校
由于龙州开放得较早,常有涉外日常事务办理,1927年,广西全边对汛督办署在龙州开办的广西边务学校。这是广西最早以授外文为主的专门培养边务外事人员的学校。
龙州~!龙州~!
虽然我不是龙州人,但希望龙州土话能再度承担重任,把南部土语传播出去!
龙州是南部壮语的坚强阵地之一~这种现象让人深思!
龙州原是地道壮乡,从地理位置上看,他是珠江航道的一个终点,从这点出平而关经越南凉山、海防即进入北部湾。中法战争后(1885年)龙州就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十九世纪末,任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苏元春把原设柳州的提督府搬至龙州,从那时起龙州引起两广关注,珠江沿岸的商人大量迁入龙州,白话就跟着进入。不过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白话的范围并不广,只在龙州城中心十多条街道通用,城边街道依然以壮话为主。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