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二)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u/1280015823
《论语》的真谛是什么?
今天,总算把《于丹论语心得》读完,包括后面的附录部分——《论语》原文。
记得在通读全书的时候,心里颇有些想法,也在笔记上随手记了一些。不过,当读完全书,决定要说点什么的时候,竟不知从何下手了。
一时之间,似乎有千头万绪堵在心里,难以输理。
略一思索,最终决定:既然书中具体的内容难以梳理,不如就先宏观地谈一谈全书的主旨吧,《于》书之所以深受欢迎,与它的主旨分不开。
(一)
于丹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句话光在书的封面上就出现两次。
且不说《论语》的真谛是不是就是告诉大家,如何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单单“心灵”二字,就已经说明了本书的视角:从心理感受的角度,来阐释《论语》的真谛。
过去,人们认为,《论语》是一部教育人们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世的书。孔子的主要社会思想,可以用一个“仁”、一个“礼”字来概括,这是人所共知的。也就是说,《论语》无非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一个善于修身的好人,一个有礼的君子,一个始终以“仁”来衡量和处理万事的人。在传统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中,《论语》主要讲修身——修成一个有道德教养、有仁德观念的正人君子。
而《于丹论语心得》不说“《论语》是一部教育人们怎样修身做人的书”,而是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表述上颇值得玩味。
(二)
说实话,上述这句话,至今我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也许是于丹老师说得有点悬乎,也许是自己认识不够,甚至不学无术吧。
所谓“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快乐呢?我想,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不同,回答也不同:也许有人会说,他心灵所需要的快乐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越富有心灵越快乐;也许有人会说,他心灵所需要的快乐是以精神感觉为基础的,在平淡安详中也能体验到快乐。
对于后者,我想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前者,就有些说不通了。对于一个物资至上、认为越富有越快乐的人来说,《论语》难道是告诉他们怎样才能过上物质富足,享尽荣华富贵、声色犬马的“快乐生活”吗?
“心灵快乐”是个什么概念,说不清楚。每个人对“心灵快乐”的理解也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只要做个仁慈的人、知礼节的人、知足的人就会得到快乐。实际上,现代社会,多数人还是认为物质上越富足,精神上才能越容易满足,心灵才越容易快乐。
而《论语》是不怎么谈物质的,孔子自己就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通篇《论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变得富有,才能因为物质上的富足而变得心灵快乐的。
既然这样,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恐怕就有些问题了。
(三)
不过,对于于丹老师的《论语》功用的“心灵快乐论”,我还是很理解的。正如作者在《后记》里说,对于《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
也就是说,于丹认为《论语》的真谛是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那是她个人对《论语》的理解。我并不认同她的这个说法,至少认为这样概括并不恰当,但是捍卫她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
于老师讲《论语》,是从“心灵快乐”的角度来说的,书中有好多地方都谈到了她对“心灵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其中有一段,说得很明白: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士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这段话,第一句笔者是非常认同的,尤其是“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说得非常好!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以获得个人幸福为终极的人生目标。一个人活着,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时间不过几十上百年,其间,人会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别的,也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并且都应该尽可能多、尽最大化地获取幸福、享受幸福和快乐。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苦短,及时当行乐。
于老师说幸福“与贫富无关”,这个说法值得商榷,笔者并不认同。不过,说幸福“同内心相连”却是对的。事实上,幸福是一种感受,只要你感受到了,那就是幸福的。一个人是否感觉到幸福,同他对幸福的理解有关,同他的心态有关,而不一定完全跟财富的多寡有关(关于幸福与财富的关系,下一节再系统论述)。
这里想重点说明的是,于老师说“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个说法,确实不敢苟同。难道,孔夫子真的是告诉他的学生如何去“找乐子”(心灵的快乐)吗?
通读《论语》,我们发现孔子强调修身,教育弟子们如何做人,做一个有道德教养、有仁德观念的正人君子。如果弟子们按照孔子的“仁”、“礼”观念去为人和行事,心灵就会感觉到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确实是告诉他的学生如何去“找乐子”——做个好人、君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心灵的快乐。
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这么说的话,孔子的仁、德、礼等主张,是否太功利了呢?只是为了教育弟子们去获得自己心灵的快乐而已吗?那样的话,孔子和它的弟子们是否也太自私了一点呢?——只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心灵快乐”才去修身养性,这种完全的“利己”思想,难道不是自私是什么?
(四)
其实,按照个人的理解,《论语》的真谛并不只是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而是通过宣扬书中的仁、德、礼等主张,转变世风,使人人成为君子,使全社会受益,使他人受益。
应该说,这才是孔子教育弟子们如何做人的根本目的,而不单纯是什么“这么做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快乐”。从主观上说,一个是利己,一个是利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说,孔子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教育人们通过修身养性而获得个人的、自私的“心灵快乐”,而是站在广阔的、“利人”的高度,教育人们做好人、做君子,最终促使整个社会良性发展,人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论语》不是万能的,它教人们怎样做人,但是不是教人们怎样“快乐”。
如果说,教育人们做个好人、安分守己的人就能“心灵”快乐的话,不如教人们发财,等富有之后更快乐。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