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铜鼓的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3-3-16 04:20
标题: 铜鼓的传说
                          (一)来历

  据说乌棉(彝族皇帝)统治时期,天下大致,四海安宁,且风调雨水,连年丰收,粮食如山,六书兴旺。当时群众中有个民谣:“骑马撒豆,骑牛撒秧,一口三片肉,一酒三杯醉。”乌棉对居住在山旮旯里的百姓免交皇粮。单老百姓却说:“我们地方石头岁多,但一快石头四两油啊!”相增上缴皇粮,乌棉大悦,解下朝内的大金钟与黄铜熔炼,造就居多铜鼓,风发各地,与天下百姓共享太平之乐。
                           (二)节日之乐
   自有铜鼓之后,南盘江流域的沙人便把这铜鼓作为太平像征。铜鼓不是家家都有的资产,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乱敲。而是存放在栏光(族长家)和各支长房,再一定的场合才挂将敲之。敲铜鼓的热烈时莫过于春节了。三十除夕,时光萧萧地卷起腊的夜寞,将春的暖薤漫漫地铺开。鸡叫了,光便敲响了新岁的第一声迎春鼓,续之各支的长房才随和敲起来————锵锵,呜——锵锵,呜——这悠悠的铜鼓声便在河谷中荡漾。
    大家都起床了,光又敲起铜锣,放起了鞭炮,再黎明前的夜中召集全族的人到龙潭或者河中招牛魂,当默诵招牛魂词毕,等候得人们便将牛魂模(用活木作成的)浸到水里饮水,妇女门也争着打水。据讲哪个争到第一,那年的运气最好,落后的则运气差了。到寨中人们不能回家。要等到光再将招人魂的仪式完毕,才能各自回家将牛魂摸挂在牛圈门边,把水挑到屋里。这样鼓声一直到天亮。
     正月里祭水田节(属猪那天),铜鼓肯为重要。清晨,在雄浑的铜鼓声中呼唤下,人们涌到光家里。人齐了,人们便又敲起铜锣,吹起古老的铜号跟着光到水田边祭田。完毕返家,整个族人便再光家里按族房支系入席排位就坐。小伙子便在铜鼓声中摔交练武取乐。这天的铜鼓声也变幻多姿:锵锵呜——锵锵呜——呜午吾---------虽然人们心不宁,但听到这鼓声,心情就会自然平静下来。
    还有在发葬事的夜间,牛头舞进行绕棺仪式。这是,在悠悠雄浑的铜鼓声中跳起牛头舞,枪舞,刀舞-----使死着归西又享太平之福,又有武士的保卫。
                        (三)保卫百姓
    铜鼓是有灵感的,特别是含有乌棉金钟的鼓,其音尤是悠扬洪壮;鼓面按三面六十周天卦象寿上精制的花纹。所以它不但给太平盛世的百姓享到调剂身心的音乐,还但起保护百姓安居乐业的荣任。壮族人民主水边,常受到妖龙作怪,或兴浪淹没庄稼,或拖走良家妇女。这时铜鼓便“呜呜”响,随之鼓身烧红得象火炭一般,接之腾空飞起,裹夹风暴螺螺旋般地飞转,扎进深潭里的妖龙洞穴------当它带着海草,沾上殷腥的血迹凯旋归来,整个河中与变成血水。也有的铜鼓性急而失去理智,扎进水时鼓口朝天,没有将妖龙划断发而成了俘虏。据讲,现在河中的居多深潭底下还埋着战败的铜鼓。
       口述:赵汝方
       采录:赵正云,男,壮族,六十上下,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家境不好,靠写作得来的稿费来买生活上的油盐,曾在《边疆文学》《小说月刊》,《珠江源》等很多省级,国家级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累计四十万字左右。


作者: zzhc    时间: 2003-3-16 10:04
  这作家值得敬佩!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3-3-17 16:34
    他身高一米七上下,身体微瘦,头戴“老红军”黄冒,身穿兰色的普通衣裤,脚穿解放鞋,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由于家境不好,经常谢绝作协研讨会的邀请。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