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原创)永远的声音——故乡民歌(组照) [打印本页]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8-3-11 00:17
标题: (原创)永远的声音——故乡民歌(组照)
 

  

永远的声音——故乡民歌

      聆听故乡民歌已经不是第一次,应该说早有耳闻目染,或是酒桌上的敬酒歌,或村头榕树下长辈们歇息时的吟唱,或河边青年男女们的情歌对唱…….民歌占据了家乡人生活的全部,他(她)们用歌来表达亲情、感情、爱情……

    然而像这样破天慌的搭起歌台搞对唱,这在家乡前所未有的,是空前的……民歌对唱赛,原计划是春节期间举行,可惜天公偏不作美,连续几天的雨夹雪,所以一直推迟到过小年(家乡人正月最后一天过小年),有这样的好机会,又恰逢周末,我自然不会错过,亲临民歌对唱现场。在现场,我是真正感受什么叫做热情,家乡人把对民歌的热爱将“热情”两字表达得淋漓尽致,七八十岁的老人竖着拐杖来了,中年人们拖儿带女来了,年青人们结伴来了,附近的村寨空无一人,全部往歌圩里赶,远到百十里外的丘北县壮族同胞,近到来凑热闹的山头汉族朋友,整个歌圩人山人海…….

    民歌对唱全部用壮语(丘北壮语土语区)来演唱,女的要求穿本民族服装。分成师宗县和丘北县两组对唱,共13对,26人,为了避免一些误会,家乡人内部不对唱,所以很遗憾很多报了名的家乡歌手没能上场,因为丘北县的歌手才来了13人,只有从中选了13人来对唱,奖分特等奖一名,奖金500元,一等奖一名,奖金4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3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200元,鼓励奖所有参赛歌手,奖金26元。



            对唱赛现场

第一对男方可是个当兵出身歌手,心里素质好,人又幽默,可乐死了观众

  

女方师宗田的给,可是想不到的高手,本应该是获得特等奖,但让给了远方的丘北县王永英;

男方是来自丘北县的杨玉兴,表现不俗荣获二等奖。

女方来自丘北代表队王永英,是本次特等奖获得者;男方田平安是一个不错的年青歌手,本次获三等奖。

 

吹叶子高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1 22:55:35编辑过]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8-3-11 00:18

     观众百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1 1:12:22编辑过]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8-3-11 00:18

 歌圩内外

小贩的地摊,生意可了,据一个朋友卖甘蔗,一天卖1000多元....哈哈 ,不错,歌圩还能拉动经济发展。

评委打分,他们可是不错的歌手,甚至有个去年到丘北比赛得第一名,荣获“歌王”的称号,就是穿红毛线衣的那个,名叫赵庆国。

由于场地有限,如此冒险的观众不乏有之。

“酒淡你要喝,菜少你要吃......”“猪头像鸡头,鸡头像鸟头.....”对方就答“鸡头大如猪头,猪头大如大象头”吃饭就唱敬酒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3 13:08:35编辑过]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8-3-11 00:29

依维贝侬,你上面的图片全部都是不能显示的,全都是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8-3-11 00:43

越色僚人2008-3-11 0:29:06依维贝侬,你上面的图片全部都是不能显示的,全都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哦 !是 吗 ?我 是粘贴功能,怎么我这里能显示呢?

在我这台电脑上到家园能够显示。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8-3-11 01:44
你改为上传到僚人家园后,现在可以看到了。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8-3-11 08:31
很好的一组图片。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8-3-11 09:53

ndei!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8-3-11 12:13
第四张图片的舞台背景上的文字,汉字“弘扬壮族文化,构建和谐黑尔”上面有一排小的拉丁字母文字,是壮文么?可惜看得很不清晰,有没有拍得清晰一点的?
作者: 芒果    时间: 2008-3-11 12:22

真好。

春节时,我们那里也搞了不少活动,可是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民族特色,作为一个至少98%人口都是壮族人的村子来说,还是很令人遗憾的。


作者: 越裔引强    时间: 2008-3-11 13:56
不错!!!
作者: 贝侬班    时间: 2008-3-11 13:57
这样的场景是很少看到的。谢谢楼主
作者: 好好瑟    时间: 2008-3-11 15:56
是很不错....好作品.好题材.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8-3-11 16:39

越色僚人2008-3-11 12:13:44第四张图片的舞台背景上的文字,汉字“弘扬壮族文化,构建和谐黑尔”上面有一排小的拉丁字母文字,是壮文么?可惜看得很不清晰,有没有拍得清晰一点的?

是壮文的,是我表弟翻译的,他在昆明培训过壮语!等我处理清晰的来,大家看看翻译是否准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1 22:49:53编辑过]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8-3-11 19:55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8-3-11 12:13:44的发言:
第四张图片的舞台背景上的文字,汉字“弘扬壮族文化,构建和谐黑尔”上面有一排小的拉丁字母文字,是壮文么?可惜看得很不清晰,有没有拍得清晰一点的?

真的看不清.


作者: 奶昔哥哥    时间: 2008-3-12 23:19

那些壮文是云南的壮文吗?我看不明白哟!


作者: 僚啊僚    时间: 2008-3-12 23:42
很好呀.云南的壮族文化发展得比广西好.我看懂那个ndeix.其他也看不懂.
作者: 布洛陀的传人    时间: 2008-3-13 11:57

如果把上排文字比下排的大,更加好看了。哈哈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8-3-13 12:28


    标语是我们一起想出来,翻译是按照我们这里的方言翻译,大致意思如下:  

      对照翻译:Bauj     yiq 依(越)   gaij..的(量词)   ndeix 好     waoj    baiq   lax  下,

整句翻译:布依好的说(做)下去,

  


     对照翻译: Guej   raq将?   baugx家乡(故土)   zaus我们(僚)   ndeix好    ndeix   yauq在..居住。

整句翻译:把我们家乡建设成为好地方(把我们家乡建设得好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3 12:36:12编辑过]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08-3-13 19:49

不错呀!丘北县许多方面发展还比较缓慢,但是能有意识地宏扬民族文化,值得提倡!

不过,美女多一些就好了……


作者: 好好瑟    时间: 2008-3-14 00:04

美女可能不会唱歌,都出去做事了,应该培养一些美女歌手的啊...


作者: 依俺    时间: 2008-3-17 01:25
QUOTE:
以下是引用芒果在2008-3-11 12:22:37的发言:

真好。

春节时,我们那里也搞了不少活动,可是这些活动没有什么民族特色,作为一个至少98%人口都是壮族人的村子来说,还是很令人遗憾的。

深有同感!


作者: 远古部落壮音    时间: 2008-8-31 11:59
很好的活动内容.
作者: 江河    时间: 2008-8-31 14:33
好图,好景,好事.
作者: Honghlaj    时间: 2008-8-31 18:28
QUOTE:
以下是引用依维在2008-3-11 16:39:37的发言:

是壮文的,是我表弟翻译的,他在昆明培训过壮语!等我处理清晰的来,大家看看翻译是否准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1 22:49:53编辑过]

QUOTE:
以下是引用依维在2008-3-13 12:28:19的发言:



     标语是我们一起想出来,翻译是按照我们这里的方言翻译,大致意思如下:  


    
对照翻译:Bauj
    
   yiq
    依(越)   gaij..的(量词)   ndeix     waoj    baiq   lax

   下,

整句翻译:布依好的说(做)下去,



   
    
对照翻译: Guej   raq将?   baugx家乡(故土)   zaus我们(僚)   ndeix   ndeix   yauq
在..居住。

整句翻译:把我们家乡建设成为好地方(把我们家乡建设得好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3 12:36:12编辑过]

有谁知道云南壮文的情况,介绍一下?

根据我掌握的壮文及布依文的知识,翻译上面标语的贝侬没有处理好调值与调类的关系,调号应该是标错了。baugx家乡有没有写错,存疑。用标准壮文方案转写是这样的吧:Baeuqyi gaiq ndei vauq bae laj,Gueh ra baengz caeuj ndei ndei yaeuq.(Bouxyaej gaiq ndei gangj roengzbae,Guh lajbiengz raeuz ndei ndei you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1 18:31:15编辑过]

作者: 车前草    时间: 2008-9-1 12:28
很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作者: 南蛮不蛮人    时间: 2008-9-1 23:56
原汁原味啊。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