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泛泰民族基本脉络 [打印本页]

作者: bbc    时间: 2008-2-22 21:17
标题: 泛泰民族基本脉络
1、傣族简史
傣族,古代濮人的后裔,属于百越的一支。
濮人,原居住在江汉平原西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参与会盟伐纣。公元前611年,濮人曾与麇人伐楚。一直到周朝,势力都压过楚国。后被楚国灭亡,一部分逃到广西一带,成了同族西瓯、骆越的统治阶级(西瓯国、骆越国等政权),一部分逃到贵州、云南,成了同族僚、滇越的统治阶级(夜郎国、滇国等政权)。
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扬越、闽越以后,大约在公元前218年,就派遣尉屠骓率领50万大军南下岭南,但就立即遭到了西瓯和骆越人顽强的抵抗,造成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就连秦军主帅尉屠骓也被西瓯人斩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保证了给养和援兵源源不断地到达岭南,终于击溃强悍的西瓯;又经过6年的苦战,借助数倍于骆越的兵力,战胜了骆越。秦始皇统一了整个岭南,濮僚地区正式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濮僚人从此开始遭受中原王朝2200多年的殖民统治。西瓯人的一部分为了反抗中原王朝的民族压迫,从中分离出来,离开广西,经越南北部向西,迁移到老挝北部-云南南部-缅甸东北部。
汉武帝征服夜郎国后,于公元前109年,兵发滇国,降服了滇王,建立了益州郡,同时赐“滇王之印”,并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滇池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随着汉王朝郡县制的推广、巩固,滇国和滇越人被逐渐分解、融合、同化,一部分人开始被迫向南、向西迁徒,与逃亡而来的同族西瓯人汇合,成为傣族先民。
傣族先民在两汉时期被称为滇越-掸,魏晋时期被称为鸠僚-白衣,隋唐时期被称为金齿-茫蛮,元明清时期称为摆夷-摆依。现在,中国称做傣(Dai),缅甸称做掸(Shan),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Lao),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


TOP


2、中国北部傣族


    经过不断的迁徒,傣族开始广泛定居在云南南部、云南西南部、缅甸北部、老挝北部等广大地区,纷纷建立大小政权。
公元364年,南卯江(今瑞丽江)傣族部落首领召武定通过战争,统一了这一地区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建都城于雷允(今瑞丽弄岛之雷允),即果占壁王国。之后,几易国主。
7世纪初,西双版纳的各邦首领以茫乃(今景洪)为首府,建立了联合统一的茫乃政权,即勐泐王国,勐泐王国的政权传袭了14代君王。

(一)彝族、白族治下的北部傣族

8-11世纪,傣族隶属于彝族白族建立的南诏蒙氏政权。南诏国建立后,通过联姻、结盟、征服,统一了傣族各部。在傣族地区先后设立了三个节度,永昌节度:辖澜沧江以西(今保山、临沧、德宏大部分、缅甸东北部地区)。镇西节度亦称丽水节度:辖伊洛瓦底江上游两岸(今缅甸西北部及德宏部分地区)。银生节度亦称开南节度:辖澜沧江以东(今思茅、西双版纳、玉溪部分地区)。
公元762年,南诏王阁罗凤统一了南卯江(今瑞丽江)流域的傣族区域,勐卯姐东的混等被南诏王招为驸马,册封为勐卯王,并率部分皇亲国威工匠、百姓和卫队护送混等夫妇回勐卯就职视事,命在等贺修建工宫和王城。后,勐卯与勐生威、勐兴古、勐兴色联合,建立了“勐卯果占壁”王国。公元794年,南诏王征讨勐卯果占壁王国,兵取越髅,置软化府,在勐卯设些乐城(今姐勒),受镇西节度统辖。同年,勐泐王国受南诏银生节度统辖。
    11-13世纪,傣族隶属于彝族白族建立的大理段氏政权。大理国建立后,王室与傣族各部首领联姻、结盟,得到了傣族首领的拥护,继承了南诏国对傣族的统治。南亚语系的孔人北上,壮傣语系的傣人南下,各部族之间争战频仍,直接威胁大理国南部边疆。1160年,银生节度百夷(傣族)军事首领叭真受命率部进入勐泐,经过长期征战,统一了傣族北方大部分地区。
1180年叭真建立景陇国(为大理国的藩属国),定都景兰(今景洪),勐交(今缅甸东部)、勐老(今老挝北部)、兰那(今泰国西北部)皆受其统治。叭真封其长子于兰那、次子于勐交、三子于勐老、四子于景洪,四子后来继父位成为景陇国二世主。除了政治上的一体化以外,王族与王族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婚姻情缘,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二)蒙古族、汉族、满族治下的北部傣族

1253年,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征服大理国之后,景陇国统治区域被划为车里军民总管府(云南南部)、八百军民总管府(泰国西北部)、老挝军民总管府(老挝北部),景陇王国随之灭亡。西部傣族地区置金齿宣抚司(澜沧江以西的云南西南部-缅甸北部),直属元朝云南行省管辖。 1287年,蒙古灭了缅族蒲甘王朝,缅甸的傣族在曼德勒附近建立了阿瓦王朝,使得金齿宣抚司只能管辖保山、德宏、临沧一带。
公元1310年,混依翰罕取得了麓川(勐卯)政权,担任了金齿宣抚司麓川路军总管的职务,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汉法”。思汉法登位不久,便派兵东征西讨,扩大领域,多次击败前来征剿的元军,以“各甸赏有功者”,各地傣族首领相继臣服而来。建立起强大的麓川王国,统治区域“其地方万里”,东至潞江坝、湾甸、与永昌相连、东南至景东、车里;南达清迈;西南与洞吾、得楞、蒲甘相接;西北与印度为邻、北抵西藏边缘。
思汉法建立强大的麓川政权后,为与元朝修好,于公元1355年,派世子满散到北京朝贡,求封赐,被立为“平缅宣慰司”,封思汉法为“平缅宣慰使”。公元1369年后,思氏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斗争,思汉法死,其子召并法立,八年后传子台扁,一年后被叔父召肖法谋杀而自立,第二年,召肖法被杀,思瓦法立,两年后被大臣所杀,而立满散之子思伦法。
1381年春,思伦法派使团进京朝贡,并缴纳元朝所赐印信,请加封。明朝派专使到勐卯,册封思伦法为“麓川宣慰使”,1384年升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1385年,景东头人俄陶背叛麓川,思伦法派兵征讨,俄陶败逃大理府白崖川。1387年,思伦法军队进驻景东府所属的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今新平一带),沐英派都督宁正出兵攻打,勐卯军战败,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摩沙勒之战”。1388年,为报摩沙勒之仇,思伦法出兵三十万,战象百余头,前往白崖川擒拿俄陶,又在今天大理州南涧境内和明军遭遇,象阵被破,勐卯军伤亡惨重,全军几乎覆灭。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定边之战”。1389年,思伦法派使团到京城讲和,朱元璋派杨大用带诏书到勐卯,思伦法承认赔偿损失,并忍痛交出肇事者刀斯朗等137人。自此,思伦法三年一贡不缺,朝廷也多次派人出使勐卯,双方关系密切。1397 年,陶勐刀干孟发难攻打宣慰司署,思伦法逃至昆明,朱元璋派兵平了刀干孟之乱,送思伦法回勐卯复职。1399年,思伦法去世,子思行法袭职,经刀干孟之乱,麓川政权逐渐衰落。明廷趁机削弱边境上地方政权的势力,“析麓川地”,划出勐养、木邦、孟定,南甸、大侯二州,潞江、干崖、湾甸、孟连和者乐甸五长官司。
1413年,思任法袭职。并“欲复故地”,恢复祖业,1422年收复南甸,1426年收复木邦邻近地。1428年再度攻克南甸、潞江。1430年收复孟养,1436年收复孟定、湾甸。1438年,沐晟来征,在潞江惨遭失败自杀。1439年沐昂来征,又在陇川弄巴大败而归。思任法乘法、胜收复了大侯、景东、孟连一带,“故地”基本恢复。1414年至1448年之间,发生了“三征麓川”之战。思氏战败后退居孟养,直到1604年,缅大举进攻和索地,思轰战死,其后裔放思祖逃入内地,寄食于干崖,至此,麓川政权结束,明朝将麓川王国的领地分封给各地傣族头人。
汉族建立的明朝统治傣族地区后,将傣族区域被划为车里宣慰司(原车里军民总管府)、八百宣慰司(原八百军民总管府)、老挝宣慰司(原老挝军民总管府)、麓川平缅宣慰司(原金齿宣抚司,后拆分为数个宣慰司、长官司)。傣族各部继续发展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并保持着王室之间互相通婚的传统。1594年车里宣慰使将其女儿嫁给兰掌(老挝万象)王为后。缅甸的傣族建立阿瓦王朝后,于1554年,举兵侵占兰纳,八百宣慰司亡,次年阿瓦王朝也为缅族东吁王朝所灭。明嘉靖天启年间,车里曾两次受缅族东吁王朝派兵侵扰,车里宣慰司名存实亡。
 
 满族建立的清朝进入傣族地区后,代替明朝统治着北方大部分傣族,继续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管理,但大多数傣族地区还是保留了土司制度,仍然由各地傣族头人世袭管理,有数十个傣族土司政权。
中华民国政府延续了清政府对北部傣族地区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撤消了土司制度,设立了2个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7个傣族自治县(临沧•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临沧•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思茅•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玉溪•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以及数十个傣族乡(分散在中国西南各地)。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后,一部分傣族又开始向南迁徒,进入缅甸、泰国、老挝。
现今,北部傣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部和南部边疆,有人口110多万人,信仰南传上部佛教,除政治上的隔绝外,人民之间的婚姻情缘,地域上的山水相连,与南部傣族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TOP


3、南部傣族

公元前2世纪左右,傣族先民逐渐开始向南迁徒,到公元11世纪中期,傣族人南徙更多起来,已经广泛分布在云南西部—云南南部—老挝北部—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越南北部,并不断地向南迁徒。
北部傣族处在彝族白族统治之下时,南部傣族则先后建立了勐交(缅甸东部)、勐老(即兰沧,老挝北部)、兰那(泰国西北部)、拍尧(泰国西北部)、哈里奔猜(泰国西北部)等独立的小国家。这些小国之间、与北部傣族之间保持着王族间互相联姻的传统。后来这些小国家时而独立,时而受北方王朝的节制。勐老(兰沧)后来向泰国东北部发展,成了以后的老挝。兰那是傣族首先在今天的泰国境内建立的一个小帝国。

(一) 老挝政权

    1353年,勐老的傣族首领法昂统一了今老挝全境,建立了兰沧王国(意即万象之国),都城初期在孟骚(今琅勃拉邦),16世纪中叶迁万象。
18世纪初叶,兰沧王国分裂成为琅勃拉邦、万象、川圹、占巴塞4个王国。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叶,这些王国逐步为暹罗(泰国)所统治,一直持续到1893年被法国所取代。1940年老挝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 ,成立伊色拉政府。
1946年法国再次入侵 ,政府解体 ,伊色拉政府流亡泰国。1950 年老挝爱国力量重建伊色拉阵线,成立以苏发努冯亲王为首的寮国抗战政府 。1954 年 7月法国被迫签署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从老挝撤军。不久美国取代法国,控制了老挝。1962年美国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6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发动内战,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抗美救国战争 。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 , 次年4月成立以富马为首相的新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1975年12月在万象召开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现今,老挝因受战争、地域影响,人民生活仍然比较困苦,但在新政府的领导下,低调地发展国力,人口不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极好的声誉。

(二)泰国政权

11世纪初,吉蔑族人(高棉人)征服中南半岛南部各部族,将他们的势力不断向北延伸至傣族地区。
1238年,傣族中崛起一位领袖坤邦克蓝社(Kun Bang Klang Tao),号召傣族人与吉蔑族人战争,结果战胜夺得了素可泰城。于1257年正式登位为王,改号室利因陀罗提耶(Sri Intaratiya),定都素可泰(意思是‘幸福的黎明’),建立了一个独立政权素可泰王朝。
素可泰第三位君王坤蓝甘享(公元1277—1317年),室利因陀罗提耶第三子。他即位后,文治武功,大事开拓疆土,以孟、吉蔑文等为蓝本创立文字,积极振兴文化教育,努力提倡佛教,与西北部的兰那和拍尧两个傣族邦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与中国元朝、印度、斯里兰卡通好,一跃而成为湄公河域的强大国家。
 
  1317年坤蓝甘亨王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逐渐衰弱下去。此时,泰国东部的一股傣族势力,正在日益壮大,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区。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波底(拉玛铁波底系兰那王国的后裔,后来举家南迁至素攀的乌通,与前任乌通太守之女结婚, 后继承太守之职),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Ayutthaya(汉语译作“大城”),并立号为王,这就是后来的大城王朝。
拉玛铁波底即位后,为国家建立各种制度,励精图治,展开外交和军事攻势,灭掉吉蔑人在泰国南部建立的罗斛国,攻陷柬埔寨的王都安哥,征服马来半岛北端的宋卡,马六甲俯首称臣。意欲占领领整个湄南河流域,包括北部的素可泰王朝。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大城王朝的基业奠定了基础,随后,取代了素可泰王朝的地位。
    大城王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经历三十三位君主。十五世纪末,绕非洲好望角至东方之航线开辟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首先到来的是葡萄牙人,他们占领了马六甲一带后,于1512年抵达大城,从此,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亦相继而来,企图在泰国这块富饶土地上获得利益。
    此外,泰国与邻国缅甸在这一时期经常发生冲突,持续了一段很长时间。1767年,缅军再次攻入大城,城内的王宫、佛寺、民房和艺术宝藏均被摧毁。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陷落后,缅军仍留下士兵驻守,以镇压泰国人的反抗。但在泰国东南沿海一带,却崛起了一支抗缅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将原是大城王朝的将领郑信(郑昭)。郑信是华人后裔,其父郑镛原籍广东澄海(说闽南话),由于家贫才往泰国谋生,并与一傣族女子结婚,于1743年诞下郑信。
    郑信当日在大城被侵时,率领随从逃出大城,于泰国东南的罗勇府建立基地,组织力量,半年后部队分乘战船,沿湄南河而上,首先攻破了西岸吞武里,继而乘胜追击,到大城与缅军展开血战,最后收复沦陷的大城。郑信进城,目睹昔日首都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决定迁都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起泰国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并削减了据地称雄的其势力,收复失地,统一泰国。 然而,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很快又再次出现。郑信执政后期因妃嫔争宠而精神错乱,于1782年一次倒戈事件中被杀,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15年。
    郑信的王朝被推翻后,其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登上王位,他就是拉玛一世王。拉玛一世王把国都从吞武里移到昭拍耶河东岸的曼谷。曼谷王朝或称节基王朝或称拉玛王朝,首都至今仍然是曼谷。
    拉玛二世王1809年登基,在位十五年,曾遗使赴北京二次,时为清朝道光及嘉庆年间。拉玛三世王开始又对西洋各国开放,甚至当时美国也派了首任官员出使泰国,接着美国的传教士也来了,他们同时也带来了印刷术,经过改良后使泰国开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另西欧医学、造船学也传入了泰国。
    拉玛四世王蒙库是节基王朝的英明国王之一,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国君,精佛学,重科学,知识广博。他通晓许多语言,如拉丁文、英文等。他是第一个准许平民可以亲近的国王。为了抵抗西方国家的侵入,他与邻国化干戈为玉帛,又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他曾写信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林肯总统,声明以物质支持他。
    王位传到拉玛五世王,也就是泰国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他从事大力的改革和积极的建设。他废除奴隶制度,兴建学校、博物馆、国立图书馆,并在国内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发展道路系统,创办邮电局和其它现代化的开端。他是引导泰国现代化的英明国王,在位直到公元1910年。1893年泰国被迫把老挝割让给法国作为其殖民地。南部傣族从此一分为二,直到现在。
    朱拉隆功去世之后,英、法便在泰国各自划分势力范围。由于拉玛六世王曾在英国剑桥求学,同时也曾服役于英军,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泰国就派兵到法国支持同盟国。大战结束后,暹罗也就加入了国际联盟。第一次大以前,泰国人是只有名字而没有姓氏的。大战后拉玛六世王就宣布每个人可有姓,因此至今泰国人虽然有姓但很少用,而通常只叫名字。
 
      随着世界潮流之趋势,皇族的权力渐渐被宪法所限制,拉玛七世王执政,结束了长逵七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在1932年12月10日开始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于是泰国成了君主立宪的国家,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1939年,泰国将国名由"暹罗"改为"泰国"。
1938年,泰国总理銮披汶上台后,于1940年同日本签订友好条约。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泰国为了借助日本势力,统一整个傣族地区,建立统一的傣族国家,同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向美英宣战,日军过境泰国进入缅甸、马来西亚。战争结束后,日本战败,但泰国乃"非原始发战国"而仍被邀加入联合国,目前泰国国内驻有联合国的分支机构。
    拉玛八世王,是五世王王子公摩銮宋卡之长公子。1934年继承王位,时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起,随王太后驻跸瑞士,1945年回泰准备举行登基大典,不幸翌年6月9日中枪驾崩。拉玛九世王以国王御弟身份继承王位,即当今国王。
    现今,泰国已发展成中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旅游胜地,人民生活富足,国泰民安,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将傣族文化洒向世界。


TOP



作者: bbc    时间: 2008-2-22 21:19
4、缅甸傣族

公元前,傣族开始定居在缅甸北部的河谷、平坝地带,纷纷建立大小政权。
1044年,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第42代国王阿奴律陀(Anurudha)征服傣族各部,傣族被缅人殖民统治二百多年,直到1287年,蒙古灭了浦甘王朝,缅人统治下的各民族纷纷独立。
此后,“傣族三兄弟”的三位傣族首领控制傣族地区。1312年,“傣族三兄弟”的后裔僧哥速建立彬牙王朝(1312年---1364年),国王依次为僧哥速---乌者那---伽悉信---苴尼---那曼都---乌者那般;1315年,“傣族三兄弟”的另一位后裔修云建立实阶王朝(1315---1364年)国王依次为修云---答里必牙---瑞东帝---迦苴---那罗多弥夷---答里必尼---明波梯诃波帝。
1364年,“傣族三兄弟”的后裔他拖弥婆耶于在阿瓦城(今曼德勒附近)建立阿瓦王朝(1364---1555年),统治缅甸北部地区,国王依次为他拖弥婆耶---明吉斯伐修寄---明恭---梯诃都---迦犁夷旦瑜—孟养他忉---弥利苴---那罗波帝---梯诃都罗---明恭---瑞难乔信---思洪发---康孟—无毗那罗波帝----悉都乔丁。明吉斯伐修寄执政时(1368~1401),巩固了阿瓦的统一,国力日增,阿拉干一度成为其附庸。1371年与白古王朝国王频耶宇结为联盟。由于孟族统治集团之间有矛盾,在渺的孟族封建主劳骠要求阿瓦王进攻白古王频耶宇之子罗娑陀利,于是1386~1425年,阿瓦王朝与白古王朝长期交战,史称四十年战争。1425年双方联姻结盟后,这场战争始告结束。战争期间,国力消耗殆尽,农田荒芜,人民迫于饥馑、战祸,纷纷向东吁逃荒和避难。
1527年北部的孟养土司思伦联合木邦攻占阿瓦城,杀阿瓦王莽纪岁(即瑞难乔信),立自己的儿子思洪发为阿瓦国王。1542年东吁王朝进军卑谬,思洪发惨败。1554年,阿瓦王朝举兵侵占兰那(八百宣慰司),次年,阿瓦王朝为缅族建立的东吁王朝所灭。此后,傣族又进入缅人的殖民统治。一些不满缅族统治的傣族,纷纷迁往泰国、老挝及印度的阿萨姆地区。
19世纪英国占领缅甸后,傣族脱离缅族,成立掸联邦(Federated Shan States),并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起先由33邦联合而成,后发展为34邦:即21个掸(Shan)邦、7个德努(Danu)邦、2个巴欧(Pa-O)邦、1个佤(Wa)邦、1个布朗(Palaung)邦、1个巴东(Padaung)邦、1个果敢(Kokang)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泰国总理銮披汶为统一傣族各地区、建立统一的傣族国家,同日本签订攻守同盟,向美英宣战,銮披汶升为海陆空三军统帅,命令泰军占领缅甸北部的傣族地区,随后日军过境泰国占领缅甸其它地区。1945年,协约国战败,掸联邦从新被英国占领。
为争取民族独立,1946年3月20-28日,掸委员会(Shan Council)召开了第一次彬龙会议。次年1947年2月7日,掸联邦众土司与人民代表欢聚一堂,讨论脱离英国统治后,掸邦如何独立自主的国家大事。并得共识,齐心要求:
  -英国交权给掸委员会。
-解散英国行政长官为首的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uncil)。
-成立为包括7位掸土司与7位人民代表在内的掸联邦委员会(Shan States Council)。
电台公布了该决议案后,缅甸本部(Burma Proper)的缅族领袖昂山将军(General Aung San)以及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AFPFL(Anti-Fascist People's Freedom League)等欢喜不尽,他们受邀赶来参加2月3-12日召开的第二次彬龙会议,以便所有独立自主邦联合起来,共同向英国争取联合独立。
掸邦土司联合其它土族代表,与缅甸本部终于在2月12日达成了“彬龙协议”(Panglong Agreement)。其中最重要点是:所有邦都享有自治权、民主、民权。
掸联邦委员会在2月11日已制订的“掸国歌”与三色白圈“掸国旗”,定2月7日为掸国庆节(Shan National Day)。签了彬龙协议后,在2月15日,掸联邦委员会改称为“众掸邦委员会”(Shan States Council),选昆班星 (Hkun Pan Sing)为主席,积极向英国争取缅甸联邦联合独立。在1948年获得缅甸联邦联合独立后,掸邦政府主席召宏发( Sao Hom Fa)颁令,把2月7日“掸国庆节“改名为“掸邦节”(Shan State Day)。
1962年3月2日,奈温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议会民主制度,废除联邦宪法,悍然建立了军人独裁统治。掸邦成了缅甸本部的殖民地,傣族农民的土地被强行没收,傣族被大缅族主义将军们粗暴歧视,被强迫缅化、劳役、拆迁,因而傣民流离失所,最终流亡至同语同族的泰国。
至今,缅甸北部还生活着700多万傣族,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纷纷组建各种武装与缅甸政府斗争着。

TOP


5、印度阿萨姆傣族

13世纪,傣族开始来到印度阿萨姆地区。
阿萨姆最早居住着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0世纪,蒙古人(印度宗教经典《吠陀经》称蒙古人为基拉塔人)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蒙古人建立东辉国(东方光芒之地),在中世纪时期名为迦摩缕波王国,公元7世纪左右迦摩缕波王国达到最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鹿至孟加拉国湾的广大土地。之后,王国便进入混乱不堪的岁月。
公元1228年,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征服迦摩缕波国各部族,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
此后,傣族在当地建立了强大的王朝统治,设都于上阿萨姆地区的赛比萨加。阿洪王朝权力空前高涨,被统治德里的莫卧儿王朝的君主们视为对他们的挑战。先后17次派兵征讨阿洪王朝,均无功而返。
公元1671年,莫卧儿大军在最后一次出征中和傣族军队在萨莱伽特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傣族军队在拉其特?巴尔普坎将军的率领下取得了战斗的最终胜利。拉其特?巴尔普坎因此成就了其不朽的盛名,他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和很多轶事至今仍在当地民间传颂,其中一则表现拉其特将军献身精神的历史故事讲述他的亲叔父因玩忽职守而被他斩首示众。这些传说故事如今己经成为阿萨姆历史和民间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18世纪八十年代,毗湿奴派信徒毛摩利亚?摩汉塔人举行起义,以抗议在信奉性力派的王后普勒斯瓦丽教唆下出现的宗教纷争,导致一系列宫廷政变和纠纷,进一步削弱了阿洪王朝统治者的权力,阿洪王朝从此由鼎盛走向衰落。缅甸人趁机从东部边境侵入阿萨姆,屠杀了大量的傣族。
1826年,英国人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从此,结束了傣族对阿萨姆地区长达600年的统治。之后,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为了反抗殖民统治者,阿萨姆人不断反抗,但屡屡以失败告终。
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阿萨姆成了印度一个邦,当局不断压制当地傣族的发展,不承认傣族对阿萨姆的历史功绩,并不断将傣族边缘化。
现今,由于各部族之间的通婚、傣族在当地社会地位的下降等多种原因,大多数傣族已融合进其它民族中,只剩下不到60万的傣族,接受了印度教,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面临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

TOP


6、越南傣族

公元10世纪左右,云南南部的傣族因遭“帕刀”官吏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被迫向南迁徒,一部分进入越南西北部地区,建立了12个公国,首都奠边府。之后,被大越国统治。现今,由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统治。
越南的傣族大多数居住在盆地和河溪畔,目前有人口13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莱州、山罗、和平、老街、义安、清化、安沛等省,与中国和老挝相邻。生活习惯与中国、老挝、泰国、缅甸的傣族相差无几,就是不信佛教,信仰祭祀“天”神和祖先,也崇拜鬼神,与佛教传入其它傣族地区前一样。

TOP


7、柬埔寨的傣族

柬埔寨的傣族是泰国傣族和老挝傣族南迁的延续,主要生活在柬埔寨北部地区,拥有数十万人口,其生活习惯与泰国傣族和老挝傣族一脉相承,直到现在还与泰国、老挝的族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20世纪中叶后期,曾被红色高棉(柬埔寨共产党)迫害,大批傣族精英、傣族知识分子被杀,导致傣族流离失所,人口大量锐减,并在国际上失去话语权。
现今,柬埔寨的傣族,因被政府压迫,生活极其困苦,只能接受北部泰国同胞及国际社会的援助,面临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


作者: 布洛陀的传人    时间: 2008-2-22 23:40

真是难得的宝贵资料啊!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08-2-23 00:48
确实是不错的资料,妥善保存.
作者: 余姚仔    时间: 2008-2-23 11:14

傣族,古代濮人的后裔,属于百越的一支。

傣族属于越人,不属于濮人吧?濮人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概念!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8-2-23 16:13
出于何处?
作者: 僚泰基金会    时间: 2008-2-23 23:19
我族希望所在啊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8-2-27 03:37

楼主的文章应是来自 http://shanstatenews1.googlepages.com/Tai01.htm 《世界各国傣族(Tai)》

几乎相同的内容见于 田园耕读 >> 文章中心 >> 历史教学 >> 历史掌故 http://www.qinghua.lwedu.sh.cn/yangzt/tianyuan/showart.asp?art_id=437&page=1 傣族简史。该文上传于2006年12月21日,时间比较早,但估计不是原创。


作者: 路    时间: 2008-2-27 22:19
越南的傣族,确实是一个联系现代壮侗语民族与泰老民族之间的一个纽带,但人为的因素阻止该研究的发展。
作者: 信赛    时间: 2008-3-3 10:54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8-2-27 22:19:49的发言:
越南的傣族,确实是一个联系现代壮侗语民族与泰老民族之间的一个纽带,但人为的因素阻止该研究的发展。

在下对现代壮侗民族与泰老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感兴趣,但只是最近才来这里学习。不知您所指的“人为因素”是什么?又是怎么阻止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您可否介绍一些什么文章、书籍供参考?在下感激不尽!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