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南宁宾阳县全力打造广西一流文化旅游胜地 [打印本页]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2-26 21:33
标题: 南宁宾阳县全力打造广西一流文化旅游胜地


2007-12-26 14:49:42

  中新南宁网12月26日电  2007年11月6日上午11时18分。南宁宾阳经济文化建设又踏着时代的鼓点大步迈向新征途。

    宾阳县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的南桥,在披红挂彩的隆重场面中见证了这一时刻。南宁日报报道,当天,“宾州经济文化旅游一体化胜地”建设在这里正式启动。

    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在启动现场一语破题:宾阳县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宾州古城就是其中之一。建设“宾州经济文化旅游一体化胜地”就是弘扬、保护和开发宾阳古文化,为宾阳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时隔43天后的12月18日,宾阳县旅游局局长白永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式,经济是目的。宾阳县正在深入挖掘打造炮龙文化、龙母文化和古城文化三大文化品牌,盘活旅游经济大棋,全力打造广西一流的文化旅游胜地,争取用10年时间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把文化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宾阳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宁年轮的记忆  古老而深厚

    沧桑的年轮在讲述,这个位于桂中南的县份历史文化底蕴是多么的深厚。

    宾阳县创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初名领方县,唐改置宾州,民国元年(1912年)称今名。2100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这里的传统文明和灿烂文化。

    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的主流文化之一,龙母在近代已成为珠江流域公认的重要人文始祖,在全国和东南亚都具有广泛的影响。龙母文化朝圣游已成为旅游名牌产品。专家考证认为,环大明山地区是龙母文化的源头。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文学大师、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等许多著名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宾阳县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叫龙母县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龙母江、龙母山的地方,是环大明山龙母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结合地。

    时间回到一年前。2006年12月,一条震惊考古界消息从宾阳县芦圩镇传出:一个沉睡了2000年的土垣重放光芒。

    这就是领方古城遗址。有关评价认为,该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广西西部发现的第一个西汉时期的古城遗址,将为研究广西西汉时期历代行政、军事建置、城址兴废变迁、生态环境演变等提供了珍贵而丰厚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考证价值。

    宾州古城是宾阳县古城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宾州古城历史悠久,古建筑众多,这里有古思恩府试院、古文庙、古城墙遗址、古城碉楼断壁残垣、古护城河遗址。有长达数里的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古南街、古外东门街。有古香古色、饱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世道沧桑的李家大屋、陆家大屋、黄家大屋、湛家大屋。有做工精巧、巧夺天工的古南桥、古截龙桥、古斧桥、古东桥等一大批建筑物和一大批有价值、待恢复的古建筑物。宾州古城所在地,还是无形精神文化遗产的现存区,其中宾阳八音文武场、丝弦戏、师公戏、对山歌等,都极具宾阳特色。

    宾阳县一个文化品牌就是炮龙文化。自从几百年前第一条炮龙在这方土地上起舞开始,炮龙就在这片古老的宾州大地代代相传,年年起舞,舞过兵荒马乱的日子,走过风调雨顺的年成,祈求国泰民安的岁月,从未断绝,成为当地一个特有的民俗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曾冠名以“中国一绝”在专栏节目中推介宾阳炮龙文化。今年,该县积极将“炮龙节”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游彩架”、“丝弦器”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说起旅游,很多人都会不禁想起一个人:徐霞客。这位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到宾阳考察旅游时,惊叹其“平畴一望天豁岚空,不意万山之中,复有此旷荡之区也。”

    宾阳县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在明代,宾阳八景就已闻名遐迩,有诗概括道:宾阳宝水涌春涛,流出镜湖秋月高。夕照鞍山藏虎豹,朝霞石壁产英豪。迎晴淑女留仙迹,消暑葛翁显圣韬。鹤观灵泉水滚滚,马潭烟雨浪滔滔。

    据了解,宾阳县的自然景观主要有黎塘相思潭、陈平金坑峡漂流区、清平湖、邹圩清水河、黎塘龙岩公园、武陵桃源水库、黎塘凌村低温温泉、芦圩呇塘温泉、和吉狮子岩等。

    有关专家在探究古宾州胜地后认为,挖掘宾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好固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振兴宾阳经济社会的突破口,对宾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宾阳,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泥腿子”壮举  不仅是感动

    有一种感动叫壮举。

    宾阳县古辣镇蔡村630“泥腿子”将壮举演绎成了感动。今天,人们看到经过这些农民短时间的折腾,这里昔日长满杂草的蔡氏书香古宅已经成为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时,都不禁感到震惊:这些“泥腿子”不简单!

    蔡氏古宅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189间。古宅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建筑艺术极具岭南特色,环村水系将古宅环绕包围,更富江南水乡韵味。蔡家先祖来自孔子故里,历来推崇孔子,尊奉儒学,子弟发奋读书,书香缭绕500年至今绵延不息,家族代有才人出而领尽风骚。

    2005年初,蔡村630名农民自发决定,利用这些古宅开发旅游产业。从此,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起早贪黑,风雨无阻。

    为了找到制作一批牌匾和对联的好木材,修复古住宅群,他们自筹2000元资金在邻村买了一棵老香樟树。好不容易把树砍倒后,他们意外发现香樟树的树根硕大,形状好看。大家合计一番,决定把它挖回来,做修建古宅之用。

    为了挖树根,全村30名中青年男子每天都是一大早就出门,中午在“战斗一线”架锅煮饭吃,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当这根动用一辆卡车才能拉动的树根被拉回到蔡村时,村民掐指一算,这30人单单挖这树根就贪早摸黑干了整整3天。

    村民蔡怀先说:连砍树一起,中午在砍树现场架锅煮饭就煮掉了近50公斤大米。那是大冷天,但在干活现场,没有一个人穿两件衣服的,个个都是汗流浃背。可谁也没有喊过一声累,回来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又个个精神抖擞直奔砍树现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建设好蔡氏书香古宅景区,这个只有630人口的小村庄,就自筹了15万元建设资金,义务投工投劳6000多个工日,开创了宾阳县农民办旅游的先河。

    2005年11月,蔡氏书香古宅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正式对游人开放。2006年底,该景区被评定为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宾阳县第一个获得自治区级荣誉的旅游景区,也是南宁市唯一一家以古建筑、古文化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这个生动的例子,是宾阳县从党委政府到老百姓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具体体现。

    宾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张昭平说,宾阳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宣传促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旅游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今年“炮龙节”,到宾阳旅游的自驾车近5万辆,游客近25万人,旅游收入高达5000万元。“五一”黄金周,宾阳县旅游景区收入25.5万元,比同期增长56.3%。

    步履铿锵行  经济新亮点

    脚步行进,朝着新期待新目标。

    记者到访时,被列入宾阳县“十一五”社会经济总体规划的“宾州经济文化旅游一体化胜地”建设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中,宾阳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文化宾阳”建设的步伐铿锵前行,古老的宾州酝酿着新一轮的飞跃。

    张昭平说,宾阳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谋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扬长避短,抓住特色,以古城文化、龙母文化和炮龙文化为主打品牌,把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全县经济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把握,主动把宾阳文化旅游业纳入“大南宁旅游圈”大格局来统筹规划。这些举措对推动宾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新宾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永才对记者说,宾阳县旅游发展形象定位,将依托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走以“人文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的发展道路,以民俗文化的深度开发为基本主线,进而带动其他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

    他有着具体的设想:领方古城遗址开发,可以修建领方古城博物馆,推出南宁历史寻根游。进一步进行龙母文化普查,摸清家底,收集、整理龙母文化的相关资料,深度挖掘龙母文化的传统习俗以及其演变的历史脉络,提炼龙母文化的精髓,围绕龙母文化求雨、求财、求福的原生态特征来开发龙母文化寻根游,结合宾阳壮汉文化交融汇粹的特点,打造龙母文化发源地神秘之旅,吸引全国乃至东南亚各地游客到宾阳探秘寻根。同时,通过对炮龙文化的挖掘和发展,充分利用舞炮龙活动现有的影响力,打造“炮龙之旅”旅游品牌,带动文化旅游开发向纵深发展,把宾阳县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炮龙之乡。

    带着新的期待,宾阳人迈上新的发展征途:注重旅游投资软环境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抓好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投资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到2010年年底有3到5个旅游景区建设成为国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把宾阳建设成为旅游大县和广西一流的文化旅游胜地,把文化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宾阳县新的经济增长点。(陆波岸)

  【编辑:黄艳梅】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