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南宁市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 [打印本页]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3:13
标题: 南宁市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

11月02日

    南宁晚报讯(记者 彭媛媛 实习生 詹美燕)民间技艺香火球、老友粉、邕宁区嘹啰山歌、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昨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名单。

    目前,选出26项入选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并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或处于濒危状态。邕城的“招牌”———老友粉也名列其中。

    这些名录项目,都是经过普查专家组成员走进“田间地头”,采用现代的采集手法,如录音、摄像、座谈等方式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通过专家参照评选标准筛选、公示、论证、上报,最终政府正式公布。

    首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部遗产名录:

    壮族歌圩、邕剧、壮族三声部民歌、宾阳炮龙节、壮族伏波庙会、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广西八音、壮族抢花炮、渡河公、香火龙舞、壮族“嘹啰”山歌、香火球、游彩架、丝弦戏、壮族会鼓、校椅临江壮歌剧、百合葛麻村十六炮会、那马龙狮、陈东村古傩戏《大酬雷》、“三月三”歌圩、壮族五色香糯米饭、四六联民歌、松柏多声部山歌、疍家水上婚礼、春牛舞。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7-11-2 14:47

俺比较熟悉的是“百鸟衣”,这也是少年时期读到的长篇叙事诗。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6:48

壮族歌圩同时也是由南宁市申报并获得批准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06年

类别:民俗

地区:广西

编号:Ⅹ-46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它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人称之为"墩圩"。

一、起源

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从而形成群体性酬唱的歌圩活动。具有特别的象征性和凝聚力,歌圩对壮族的每个成员、每个家庭都有影响。

二、传说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如祷祝丰年、赛歌择婿、歌仙刘三姐传歌等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三、主要活动

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处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歌圩期间,少则一两千人,多则万余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歌节活动一般持续三五天。地点有固定的,如圩场、坡地等,也有不固定的,一般选择在离村寨不远的空地、山坡上举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

壮族主要有以下形式:节日性歌圩,一般在农历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间的节日里举行;临场性歌圩,在劳动场所、圩市、婚娶之时歌唱;竞赛性歌圩,包括"放球、还球歌圩"、"庙会赛歌"等。有的歌圩则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农历三月三的歌圩最为隆重。

歌圩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对子歌、连故事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活动等,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6:54

邕剧由南宁市邕剧团申报,同时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邕剧

    邕剧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钦州等地。有着近二百年的历史。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名“邕剧”。该剧在宾阳戏和武鸣老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属皮黄系统。唱腔和剧目与桂剧相近,也吸收粤剧的一些艺术因素。邕剧以其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优美典雅的独特风格,隽拔机智的戏剧语言而独具特色。

历史沿革


    邕剧起源至今将近200年,是南宁独有的剧种,根据南宁的简称“邕”和“老戏”,用邕州官话演唱而定名。据不完全统计,邕剧的剧目原来很丰富,约有五六百个大小戏。不幸的是,在遭受“文革”的冲击后,邕剧日渐衰微,甚至濒临消亡。

    老艺人曾宁回忆说,自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起,在南宁及其周围一带,传统的官话戏曲就已流传甚广。不过那时人们把这种南宁官话戏剧,称为“本地班”或“南宁班”。当戏班在南宁本地一带演出时,戏迷们就亲切地称之为“本地班”;当戏班在外演出时则被称为“南宁班”、“南宁戏”、“老戏”等。1933年,南宁商界为红十字会筹款举办“游艺会”时,当时的本地班,首次标出了“邕剧”二字,与粤剧、桂剧等同台竞技。

    早在清朝末期,邕剧已在桂中、桂南地区流传开来,甚至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受到极大的欢迎。现在还有这么一个流传于邕剧票友中的传说:一位青年艺人随戏班去越南演出,邂逅了一位越南女子,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当戏班结束在越南的演出时,两人只得惜别。谁曾料到几十年后,一位越南海军舰长带着一张相片到南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相片中的那位男子就是当年戏班的那位青年艺人。

    那时,大部分的邕剧戏班是由成名艺人建立起来的,如当时红极一时的四大本地班———全新凤、合新凤、寿新凤、乐尧天,皆为此类。所以其时戏班多为“家族班”,剧目的的传承大多靠师父一字一词、一招一式传授给徒弟。当时南宁最有名的“家族班”当属乐尧天班,有“一天盖三凤”之说,创立者为蒋祖友,其《打龙蓬》极为出名,有“戏状元”之美誉。

    民国初期,由于人们有了更多的看戏需求,邕剧戏班纷纷开设,其中最著名的属陆荣廷资助组建的军民乐班。年过80的老艺人曾宁还记得陆荣廷和戏班那段特别的因缘。陆荣廷年轻的时候,流浪在南宁龙州等地,因为犯事被清兵追捕。逃难中,陆荣廷巧妙地逃到拐脚桂(刘玉堂)的戏班里头,拐脚桂心存善良,把他藏在戏服的箱子里,陆荣廷因此逃过一难。后来,昔日的恩人拐脚桂穷苦不堪,而陆荣廷已当上广西的督军。拐脚桂为求生存,求见陆荣廷,陆荣廷亲自出门迎接这位衣服破烂不堪的邕剧艺人,以好酒好菜招待,并拨款15000多银元,成立军民乐班,让拐脚桂在戏班里头唱戏。据曾宁回忆,军民乐班成了当时广西第一号南宁本地戏班。军民乐班常在南宁、龙州和左江一带为官兵百姓们演出,颇得大家的喜爱。

    抗日战争的硝烟风起云涌时,戏班艺人们也在戏台上表达着自己的爱国热忱。蒋大增、杜松龄等邕剧艺人在隆安演出时,一改往日的爱情题材剧,上演《血战高平》。据介绍,当喜闻乐见而又雄浑激昂的本地剧在台上唱起时,场下的戏迷们亦激情满怀,都站起来和着艺人的词一起唱戏。随着日寇的入桂,不少邕剧艺人纷纷弃家出走,在逃难中,他们宁愿卖番薯糖水,开茶馆维持生活,也不愿为侵略者粉饰太平。此后,邕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1949年,全国解放,这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天地,南宁市邕剧团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成立的。1951年元月,南宁市有关部门把街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邕剧团,洪高明任团长,并修建邕剧院(现南宁影剧院)作为剧团固定的练功和表演场所。如果说以前的“本地班”、“南宁班”是杂牌军的话,那么此时的邕剧团就是正规军了。

    被人们称为最后一位“杨八姐”的邕剧著名演员,第一代邕剧团团长洪高明的女儿洪琪见证了邕剧的衰亡。1959年,14岁的洪琪报考了邕剧团随团戏班,并迅速成长为剧团的骨干演员,出演了《杨八姐搬兵》、《春草闯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但她仅仅度过十年美好的日光。1969年9月,邕剧团正式解散。团长李名扬、副团长蒋细增、编导洪高明等剧团主要成员被投入“牛棚”。洪家被抄,洪琪的剧照、书籍等资料皆在此次抄家中被毁,洪琪被分配到制革厂工作。而父亲1972年出来后也郁郁不得志,不久便因病去世了。其他演员则下放的下放,进工厂的进工厂,生活工作基本与艺术无缘。至此,成立不到20年邕剧团消亡了。

    直到1981年,在邕剧团解散十几年后,邕剧老演员蒋细增组织建立的新城区业余邕剧团,但以前邕剧的辉煌已不能重现,宾客满座的邕剧院也不复存在。“文革”结束后至今,邕剧的仅有三次(算上《开泰新声》)在众人面前亮相的机会。其一是1977年市粤剧团编演独幕邕剧《忙季钟声》,参加全区文艺调演,这是邕剧在“文革”后的首次亮相。其二是在1798年纪念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央领导人点名要看邕剧,南宁粤剧团仓促上阵,演出了《拦马过关》、《李槐卖箭》两个剧目,这些剧目的顺利演出,还归功于“文革”后以不同方式进入南宁市粤剧团的洪琪、冯杏元等老邕剧演员。然而,几个演员怎能扭转邕剧的命运?尽管邕剧的每一次亮相都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可最终却都如昙花一现。

艺术特色


    戏剧武功分“南派”与“北派”,邕剧武功属“南派”,与“北派”武打轻快灵巧不同,邕剧武打沉稳勇敢,大打“五色真军器”,用明晃晃的真刀真枪在舞台上对练,短兵相接,没有过硬的武功底子,是表演不了的,而当时最为吸引观众的绝招有如下几样:

第一,李名扬的“变脸”。第三任团长李名扬有自己的“镇山之宝”。在邕剧《李槐卖箭》中,他扮演的角色李槐遭到公孙赞戏弄,怒发冲冠,脸色瞬间突变:由青变红,再由红泛青,红时红得透顶,青要青得吓人。李名扬的变脸不像川剧那样借助脸谱表现,而是运用气功,这可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第二,“耍獠牙”,这是老艺人蒋明甫的绝技。獠牙乃取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扮演花脸的蒋明甫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凶狠,需要在嘴里含上四根长长的獠牙。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得事先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不需要时,把四根獠牙全部收入嘴中,需要时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四根獠牙推出做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老艺人刘三的“砸烂台”。刘三其时已年过花甲,可表演起“砸烂台”一点不含糊。在舞台中央把三张桌子叠放在一起,再在上面加一把椅子,旁边放好一张桌子。刘三爬上高椅,一个跟头翻下来,背部砸在旁边的桌子上,把桌子砸个粉碎,而人却安然无恙,此乃当时武戏表演中的压轴戏。

诸如此类的武功绝技令无数观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这也正是邕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可惜绝技多是不轻易相传的,即使师父愿传,要修炼成功亦非朝夕之功,所以到今天许多绝技已经失传,后人只能在老艺人的描述中去想象当年的神奇了。

衰落原因


    许多地方戏曲都在“文革”后死而复生了,包括南宁的粤剧。可为什么作为南宁传统文化的代表,邕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呢?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麻先德认为,没有得到主管部门重视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老艺人曾宁、冯杏元、洪淇等的看法亦与其不谋而合,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其它一些看法:剧团解散后,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层;有关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扶持,缺乏经费;原来的邕剧院已另作他用,没有了表演场所,这些都是导致邕剧日渐衰微的原因。可邕剧本身是否也存在问题呢?老艺人们认为,缺乏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参与,长期处于低品位运作,没有创作出优秀的剧本,这可能是邕剧日渐衰微的主要原因。

邕剧现状


    抢救挖掘这一濒临消失地方剧种的是现任南宁粤剧团团长的冯杏元。4月26日,在演出现场,利用演出间隙,他与记者聊了起来。他说,邕剧的武功特技是一绝,武打沉稳勇敢,真刀真枪在舞台上对接,没有过硬的武功底子,是表演不了的。而当时最为吸引观众的绝招就有运用气功使脸色突变,而不是像川剧那样借助脸谱表现。在《单刀赴会》中,饰关公的演员一开始是白脸出场,在鲁肃提及归还荆州一事时,演员要从丹田发气,运用内功,抖动身子使脸色渐渐由白变红,并要边抖边红,边红边抖,突出他气怒之极的神态,衬托出其忠勇和义薄云天的性格。

所获奖励


    2005年,新编邕剧《开泰新声》在第二届国际小戏艺术节上一举摘得“剧目金奖”和“稀有剧种保护奖”,《新编刘三姐》等还获得了优秀导演奖、表演奖和优秀编剧奖。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00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流传于马山东部地区的古零镇、加方乡、古寨乡一带及上林邻近地区,群众叫做“欢哈”。其中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其旋律优美,声部间相互协调,音色柔和,风格统一;其结构完整,一声部和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三声部起到陪衬和声作用。歌词一般是五言四字句和五三五言六句式。严格要求腰脚韵。据学者推断马山三声部民歌最早出现在唐宋,流行于明清时期。1981年,发现公布后,音乐界震动很大,受到音乐专家的高度评价。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多次在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比赛获金奖,2003年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两首歌曲在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演唱。还多次进京演出,曾到十几个国家演唱,受到广大观众欢迎。2004年5月被列为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项目。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02

宾阳炮龙节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炮龙节是宾阳县(芦圩)特有的一项群众性的民族民间游艺活动,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习惯于每年灯酒节(农历正月十一日晚)举行。舞炮龙之夜七时正(北京时间十九时)在庙宇或社稷之处开光,由会首(或师人)咬破公鸡之冠,以鸡冠之血点亮开光龙眼后,放可万炮齐鸣,龙亦方可腾跃而起,按龙路顺序狂舞而进。但各家各户之炮如未燃尽,龙则不可离此而去。舞龙者丝毫不畏惧万炮炸响,更不畏惧炮仗弹烧自己赤膊之躯,其势其景,蔚为壮观。观龙者,多乘此时抱着小孩钻龙肚,祈求新的一年小孩快长快大,乖巧聪明、健康无恙。龙进宅宇举舞,更为吉利。有的求子心切,与龙队私下设定取“龙珠”,以求来年添子发财,人财两旺。
  群众都认为舞炮龙者有吉祥兴旺之说,将往年的“晦气”弹烧而尽,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生意兴隆、五谷丰登及喜添贵子之意。因此宾阳炮龙节能够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05

横县伏波庙会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名称:横县伏波庙会
活动时间:农历四月十三日至十四日
活动地点:南宁市横县云表站圩伏波庙
节庆内容:伏波庙始建于东汉后期,重修于北宋中期,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宏伟庄严、工艺精湛,极富艺术灵气。

伏波庙是为纪念东汉建武17年(公元41年)马元将军屯兵乌蛮滩、疏通河道、兴修水利、平定交趾而建。一千九百多年来,马援已被民众视为神灵,每年庙诞,横县周边数十个县的群众,刚、澳、台同胞以及外国友人约7—8万人云集而来朝拜祭祀,求神保佑,热闹非凡,同时民间传统活动如山歌比赛、灯谜竞猜、魔术表演、文娱活动等活动内容繁多。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07

壮族民间故事《百鸟衣》由横县申报。

《百鸟衣》 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它叙述贫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抢掠。依娌嘱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天为期,到州府相会。古卡历尽艰辛,制成百鸟衣后,按时来到州府。古卡借献衣之机杀死土司,夺取骏马,夫妻俩驰骋而去。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壮族人民反抗强暴,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10

广西八音项目由邕宁区申报。

八音,是邕宁区的民间音乐,以吹奏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的一种民间音乐演奏形式。“八音”音色优美、高亢、嘹亮,撼人心旌。1983年,原邕宁县文化局组建了以农民为主的百人“邕宁农民八音队”,属民营性质,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及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师公岳鼓、壮人喜欢唱的壮族山歌“了罗”调、彩调、采茶调等;在单纯吹打表演的基础上,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师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在演奏内容上,创作了一批热烈欢快的新曲目,使壮族八音更具浓郁的民族气息和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12

壮族抢花炮项目由邕宁区申报。

邕宁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因此每年的这一天,当地都要举行抢花炮活动,活动覆盖城区全境的中和、百济、那楼、新江、蒲庙等乡镇,其中以中和乡的抢花炮活动规模最大。

邕宁传统壮族抢花炮的特点是竞技性很强,被国外游客以及国外研究民间体育活动的专家誉为“东方的橄榄球”。该活动要求抢花炮者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花炮一般由一枚直径约5厘米、用红布缠绕的铁环组成。比赛时,花炮被放在装满火药的“地连”(一种土制的发射器)上,点燃后 “轰”射高空。待花炮落下时,参赛队各有8至12名队员蜂拥而上,激烈拼抢。

另外,邕宁抢花炮的相关器具及制品也很具特色:花炮主炮座高1.8米,花炮座分两个副炮座,各高1.2.米,宽0.8米,炮座以竹篾制成,外蒙纱纸,再蒙上描画精致的彩色图案。

图案按照十二生肖绘制。同时,该活动还包括了吹打八音、舞龙狮和龙灯、唱大戏、武术表演、民间绝技表演等当地文化艺术,以及篮球、拔河、当地小吃、各地商品交流等活动项目,这番热闹情景好比唐诗所写:“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抢花炮具有很高的竞技娱乐和观赏价值,在当地历经数百年不衰。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15

渡河公项目由上林县申报。

“渡河公”是流传在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该民俗形成于明朝,至今有四百年的历史。民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大地,整个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上得以幸存,人类也因此避免了灭绝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后来人类的祖先。为了纪念这两个祖先,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三里镇一带的姑娘们聚集在一起,唱着山歌,制作“渡河公”。她们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装束,小布人的怀中是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五月初五端午节傍晚,在清水河畔,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边吟咏祈祷词,一边把渡河公挂在孩童脖子上。“渡河公”放在一艘用木片做成的小船上,点上红蜡烛。放到河里,让“渡河公”船沿着清水河漂流。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11-2 17:20

香火龙舞项目由良庆区申报。

在良庆镇一带,流传的“香火龙舞”,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约在清朝乾隆年间,这里的居民就用竹篾、树丫叉编扎成龙的骨架,缠上仙人掌、老虎檬做成龙身。舞龙时分别在龙头、龙身、龙尾上遍插点燃的信香。“香火龙舞”每逢农历八月中秋之夜在四邻乡间穿圩过巷表演,称之为“火龙游镇”。农民自愿捐款造龙,插上排香举火游舞。游经每家每户时,户主就出门放烟花鞭炮迎之,并争着拿出来优质香给香火龙换上,然后在龙头处取下三支 “龙头香”,认为是吉祥之物,拿回家中祭祀祖先。随香火龙同行的还有几名挑夫担着几桶 “火龙茶”, 火龙茶过处,不论男女老少都争先抢喝一口,认为喝了火龙茶一年不会生病。游舞结束后便是舞龙,此时,一片烟花爆竹,火光耀眼,如龙腾云中,非常壮观。游龙活动结束后,群众纷纷抢着割下一段 “龙筋”,即连结龙身的草绳,认为家中收藏 “龙筋”可保一年人畜兴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17:20:37编辑过]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07-11-3 13:38

好消息,支持支持!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