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帖]龙州长衣壮 [打印本页]
作者: 左江土著 时间: 2004-3-3 22:13
标题: [转帖]龙州长衣壮
龙州长衣壮 在龙州县边陲的金龙镇,有一群鲜为人知的壮族人群,被称为长衣壮。其人口有1.8万多人,分布在12个村委会52个自然屯。其民族风情独特,在服饰上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黑长衣过膝,此外,从语言、文化、称谓、节庆、婚丧等习俗均与其他壮族有很大的不同,与越南岱族和泰国的傣族接近。多年来,多次吸引日本、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学者前来考察。长衣壮的历史悠久,据该镇贵平村板烟屯81岁的马宝臣传述,他们马姓从越南迁居板烟已经有14代。少女十五始修眉,是长衣壮的一个习俗。修眉是一个姑娘成年宣言,从此,她就可以谈恋爱和论婚嫁了。“侬垌节”是长衣壮特有的一个重大节日,来源于古代农耕社会对风调雨顺的企盼。从正月初10开始到15结束,先后在4个中心村屯举行,最后在越南下琅县(古称垌州)结束,每地各闹一天。那一天,全村的男女老少倾家出动,拿出大鱼大肉、粽子、糍粑等最好吃的东西,有序地排列在广阔的田野上,场面壮观。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祈祷仪式,企盼上苍来年赐福。现在,“侬垌节”越办越丰富,增加了舞狮、舞龙、斗鸡、斗牛、唱山歌、抛绣球、打毽子、抢花炮等活动项目。吃“鸭生红(血)”是长衣壮一个饮食习惯,也是接待宾客的上好佳品,过去,嚼槟榔是长衣壮老年妇女一个嗜好,据说具有助消化、除口臭、健牙齿等功能,因牙齿会变黑,不符合现代审美观,现在很少有人嚼槟榔了。玉米和黄豆等杂粮是长衣壮的主食。因其蛋白质含量高,长衣壮的人身体素质较好.加上文化素质较高,龙州历年征兵工作,金龙镇的兵源素质都最好,每年征兵名额都向他们倾斜。由于金龙镇山清水秀,不但长衣壮小伙长得健壮,姑娘也长得水灵漂亮。这里的女子,眉清目秀,身材曲线优美,肤色白里透红,且聪明伶俐,手巧织壮锦,能歌善舞,“美女村”已经成为龙州风情旅游一个亮点。(《广西日报》2003年7月25日第六版)
作者: Is-peiq 时间: 2004-3-4 00:55
龍州的布岱啊,他們的衣服很漂亮的,音樂也很好聽~~!
作者: 壮族万岁 时间: 2004-3-4 13:49
下面引用由左江土著在 2004/03/03 10:13pm 发表的内容:
龙州长衣壮
在龙州县边陲的金龙镇,有一群鲜为人知的壮族人群,被称为长衣壮。其人口有1.8万多人,分布在12个村委会52个自然屯。其民族风情独特,在服饰上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黑长衣过膝,此外,从语言、文化、称谓、节庆、婚丧等习俗均与其他壮族有很大的不同,与越南岱族和泰国的傣族接近。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凡是哪个地方想包装自己地方的壮族,都会刻意去强调其独特性,强调“与其他壮族有很大的不同”。典型的先例如:龙胜龙脊梯田的“白衣壮”,强调其住房和生活习俗与其他地方壮族不同;那坡县的“黑衣壮”,强调其服装颜色样式与其他地方壮族不同,也说他们的语言、文化、称谓、节庆、婚丧与其他壮族有“质的区别”;然后武鸣县也急急忙忙地推出一个子乌虚有的“蓝衣壮”,只有节庆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做出一堆蓝衣服搬上舞台表示蓝衣壮的存在。现在又轮到了龙州的岱人,象将那坡“布壮”改称“黑衣壮”一样,一曲美妙的天琴把“布岱”推向了壮族文化的焦点之后,某些文化包装人又急急忙忙地将“布岱”改称“长衣壮”了!我不知道广西的文化包装人,是不是灵感源泉已经枯竭了,居然如此千篇一律地走向一个误区——总想去“发现”某个“独特”族群,企图一鸣惊人。
其实,不管是“白衣壮”,还是“黑衣壮”、“蓝衣壮”,亦或现在的“长衣壮”,其实都是从服装着手去刻意强调其独特性,完全不理解其真正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称——布依、布壮、布土、布岱,完全不尊重各地壮族在语言和文化上虽然都有不同之处、但是共性大于个性的事实。龙州金龙的岱人,其实就是从越南迁回来的南僚人(在越南称为岱族),其语言与普通的龙州壮语相通,习俗文化也大致一样,这样的炒作是不尊重事实的。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4-3-4 15:43
壮族万岁说得有道理。岱人与南僚的其他支系如越南的侬人、中国的南部壮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南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语言、文化、称谓、节庆、婚丧等习俗均与其他壮族有很大的不同,与越南岱族和泰国的傣族接近”么?——事实上这个表述是站不住脚的,需要商榷。
首先,龙州金龙的岱人(所谓长衣壮)与越南的岱族是同一个人群,这是事实。不过,越南的岱族就是历史上南部壮族在越南的延伸部分,他们分布在越南北部而且受到来自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影响从而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岱族至今仍然保持与南部壮族共同的生活习俗,和侬族(也就是近200年来从中国迁入越南的南壮人)语言仍然相通,中越边境两侧,越南的岱族、侬族与中国的南部壮族往来时仍然以各自的母语进行顺畅地交谈,通婚、往来和互市不断,保持着共同的民族认同。所以,刻意强调岱人的个性而看不到岱人在“语言、文化、称谓、节庆、婚丧等习俗”上与南部壮族的共性大于个性,这是不客观的。
其次,“与越南岱族和泰国的傣族接近”,显然是把泰国的主体民族误会为“傣族”了,史实上泰国的主体民族是泰族,与云南的傣族在语言文化上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但是也有着不同,历史上古壮人(古越人)西迁之后分化为大泰人和小泰人,泰国的主体民族是由小泰人南迁进入高棉人地区之后发展壮大而同化了当地民族而形成的现代民族,而中国的傣族则是由大泰人发展来的,与同样由大泰人发展而来的老挝老龙族、缅甸掸族关系更加接近。因此把泰国的主体民族称为傣族是不严肃的。
再次,不管是越南还是龙州的岱人,在文化上是属于汉文圈的“东泰”集团,这个集团还包括越南的侬族、布依族和中国的壮族、布依族,与小乘佛教文化圈的泰国泰族人、老挝老龙人、缅甸掸人、越南泰族人、云南省傣族人的“西泰”集团在宗教文化上存在着质的区别。所以,看到龙州岱人自称为“岱(傣)”,就因此联系到了相同自称的“傣族”,说岱人更接近傣族,其实是看不到两者存在着宗教和文化系统的差距,更看不到岱人本来就是南部壮族的组成部分、岱人与侬人的关系比岱人与傣族之间的关系更加接近得多的事实。
最后,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到越南主体民族的影响,龙州的岱人无庸置疑是有自己的个性的,如衣饰上确实与周围穿短衣的侬人不同,所以外人为了区分岱人和侬人,有时候就称作“长衣”(岱)和“短衣”(侬),岱语方言上也有自己的特征,而且迁入中国之后与越南的岱人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所以仍然保留了与侬人不同的支系意识。但是,岱语与侬语的关系很接近,不但语言可以直接相通,甚至在越南已经发展成为了无法区分的程度(这个情况详细介绍见『Goek Raeuz 百越渊源』→越南的岱族与侬族的关系),有时候一家人出现了哥哥报岱族、弟弟报侬族的现象。越南的岱族尚且如此无法与侬族区分开来,更不用说龙州金龙的岱族了,而侬族本来就是近200年来从中国迁入越南的南部壮语人群。
所以,龙州岱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南僚的组成部分。
---------------------------------------------------------------------------
刻意去强调岱人的独特一面,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看不到整个壮族乃至整个僚人,各个地方都会有个性,各个支系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德保的南僚语与崇左的南僚语就有着较大的差距,贵州的布依语与云南的布依语也有方言的差别,更不用说南北僚语之间有着系统的区别。从大的方面来看,南北壮之间的区别虽然明显,但是这个大的差别还不足以划分为两个民族(比起汉、苗、瑶、彝等民族的方言、支系之间的差距要小得多),所以当年民族普查时确认为同一个民族——壮族。南僚内部各个方言或支系、北僚内部各个方言或支系之间的差距那更是大共性之间的小个性了。所以,金龙岱人纵然有自己独特一面,但那却只是里僚人各地各种个性当中的一个而已。
从整个壮泰支语来说,南北僚与“西泰”集团各个民族(泰国的泰人、老挝的老龙人、缅甸的掸人、越南的泰族和云南的傣族)都有明显的同源关系,但这个关系不是说远近亲疏都一样的。首先,南僚语(中国壮语南部方言,越南岱语、侬语)比起北僚语(中国壮语北部方言、布依语)更加接近“西泰”集团的语言,而岱人自称“岱(傣)”,与“西泰”集团的自称一致,所以很可能是南僚里面最接近西泰的一支,只不过岱与其它南僚人群的关系比起岱与西泰集团之间的关系更加接近而已。
所以,如果一定要进行文化炒作的话,龙州金龙的“长衣壮”的独特性,应该表述如下:壮族与越南的岱族、泰国的泰族同源,金龙壮族(岱人/长衣壮)是从越南岱族中迁来的,从语言、文化、称谓、节庆、婚丧等习俗上看,金龙壮族(岱人/长衣壮)相对于其他壮族人群来说,比较接近泰国的泰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4 20:00:30编辑过]
作者: Is-peiq 时间: 2004-3-4 18:46
在小環境中彼此的確會留意相異之處多於共性。我想龍州本身的岱人會頗注意到自己和周邊其他支系的差別吧?但一放在大環境中,如壯漢比較、壯京比較,這些差別就顯得是支節了。令我想起香港的廣府人也經常拿自已和廣州的廣府人比較,強調彼此的異處。但一放到整個嶺南來看,我們還是同一幫人。呵呵。兄弟相比,其實也比不出甚麼看頭來。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4-3-4 23:42
嗯,这更象一种有意的炒作。刻意地夸大不同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壮族是不团结的。
作者: 西域老怪 时间: 2004-3-5 08:39
下面引用由想家的人在 2004/03/04 11:42pm 发表的内容:
嗯,这更象一种有意的炒作。刻意地夸大不同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壮族是不团结的。
不敢苟同,因为某些地方强调自己的特色,只是希望眼球效应。没必要升级到不团结的程度去看问题。
作者: 壮族万岁 时间: 2004-3-5 09:43
我的看法是,炒作是可以的,毕竟商业社会中缺乏这样的手段就是缺乏一种迅速宣传的渠道。不过,炒作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要夸张到磨灭了事实,要不然总会被人揭露的,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4-3-6 08:55
标题: [转帖]龙州长衣壮
[这个贴子最后由浪人在 2004/03/06 08:58am 编辑]
浪人有个同事,是靖西岳圩人,如果不是她告诉我她们村自称是岱人,大家共事多年都没有发觉呢。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看,这样故意的宣传个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啊。
作者: bill 时间: 2004-3-10 10:26
标题: [转帖]龙州长衣壮
1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4-4-8 08:46
允许说有不同点,但也不忘说共性,以求客观公正
作者: 壮族万岁 时间: 2004-4-8 10:03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4-4-8 8:46:05的发言:
允许说有不同点,但也不忘说共性,以求客观公正
不同点是每个不同地域、不同支系都会有的。问题的关键是不同点只是一个普通差距还是一个特殊的差距,如果把普通差距说成特殊的差距,那就是不客观了。
简单来说吧,让一个龙州岱人用他的岱话和一个龙州的侬人用他的侬话对话,绝对对答如流。可是,让一个龙州岱人用他的岱话和一个泰国人用泰语对话,绝对是非常困难。这就是龙州岱人更接近龙州侬人的事实根据!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4-4-8 21:35
那就不从语言上去说而是从其他方面去说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8-25 12:59
以下是引用IhPei在2004-3-4 18:46:00的发言:在小環境中彼此的確會留意相異之處多於共性。我想龍州本身的岱人會頗注意到自己和周邊其他支系的差別吧?但一放在大環境中,如壯漢比較、壯京比較,這些差別就顯得是支節了。
令我想起香港的廣府人也經常拿自已和廣州的廣府人比較,強調彼此的異處。但一放到整個嶺南來看,我們還是同一幫人。呵呵。兄弟相比,其實也比不出甚麼看頭來。
粵人當然有不同的耶,東莞人跟廣州人已經有不同耶,廣州人到東莞要講廣州話,而東莞人本身是講土話的耶,台山人跟廣州人的距離更加遠耶。
我沒有到過鄉下台山,我老婆反而到過耶,她說台山人跟東莞人根本是不同的民族耶,台山人迷信,與及飲食很特別耶,東莞人接受不了耶。
台山人跟東莞人要用廣州話來溝通的耶。
香港粵人祖籍廣州、南番順及中山等地的,人口跟來自四邑及其他粵區的相約,除了粵語可以相通之外,風俗都是不同的耶。
作者: mak-yid 时间: 2006-8-25 22:17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6-8-25 12:59:00的发言:台山人跟東莞人要用廣州話來溝通的耶。
但愿某一天,南部僚人跟北部僚人能以僚共同语来沟通。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8-26 11:15
以下是引用mak-yid在2006-8-25 22:17:00的发言:但愿某一天,南部僚人跟北部僚人能以僚共同语来沟通。
南北僚人應該是跟粵人一樣,是不同族群的集合,只是在大歸類上屬於同一系統的耶。
不同群體的粵人,很多都仍然保留本身的土話及風俗,只是以廣州話作為共同的溝通語言耶。
不過我外母不會說粵語而只是講東莞土話的耶,我完全聽不明的耶。
其他人講的東莞土話我可以聽得懂八成以上,因為比台山話更加接近廣州話耶。
僚人整合工程需要定出一種好像廣州話的作為代表性的共同語耶,當然不是說要取締現在僚人各族群的土話的耶。
我鄉下台山的人在八十件代仍然不會廣州話的耶,只是因為後來香港媒體廣播的發達而影響他們的耶。
即使是現在廣府區的南番順地區,本地人本身都是講土話的耶。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