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原创]富有特色的百都壮族村名 [打印本页]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7-7-15 20:26
标题: [原创]富有特色的百都壮族村名

富有特色的百都壮族村名

   

    那坡县百都乡是壮族人口占多数的边境乡镇。乡境内散布在崇山峻岭中的壮族村屯名称都是用壮语来命名的,保存了纯正的壮族文化特色。

    壮族村屯名称是倒装式地名。也就是说,壮族村屯名称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

    通名用来确定不同地理环境的类型,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分类;专名用来区分同一类型中的不同个体,是壮族人对通名特征、性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覃凤余:《壮语地名及其研究》,见《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四期)

    通名的特点是多以自然地理实体来命名。百都乡境内溪涧纵横,与水有关的“那”、“规”、“百”等字成了用得多的通名:

    “那”, 壮语“Naz”,是水田。壮族及其先民据“那”而作,依“那”而居,凭“那”而乐,以“那”为本。壮族地区分布着大量的以“那”冠首的地名,形成了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成为壮族这一人们共同体的鲜明标志和历史印记。(潘其旭:《壮族<嘹歌>的文化内涵》,见《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三期)如:那坡、那全、那显、那莫、那隆、那谊、那宁、那卡、那贯、那德等;

“规”, 壮语“Rij”,是溪沟。冠以“规”字的村屯都是在临近水源的地方,如: 规来、规八、规奉、规远、规楼、规支、规腰、规珍等;

    “百”,壮语“Bak”,原是人或动物的嘴,虚化后则表示“出入口处”、“山口”、“水口”(溪河交汇处),如:百都、百岩、百浪、百乐等。

    百都乡境内山多坡陡,与山有关的“弄”、“坡”、“各”、“岩”等字也成了用得多的通名:

    “弄”,壮语“Rungh”,是山弄,弄场。前面有“弄”字的村屯都处在石山中间的小平地里,如:弄化、弄陇、弄合、弄布、弄江等;

    “坡”,壮语“Bo”,是山坡前面带“坡”的村屯大多分布在土山的半山腰,如:坡马、坡桑、坡金、坡帽、坡表、坡达等;

   

 

    “岩”,壮语“Ngamz”,也有读“Ngeuh”或“Geuq”,是坳口。凡是有“岩”字的村屯出入都经过坳口,如:岩勒、岩农、岩那、岩浪等;

“各(古)”,壮语“Goek”,原是植物的根,虚化后则表示“位置的下方

或附近、源头”,如:各门、各料、各卜、各丘、各纳、各排、古敏、古龙等。

    专名的特点则是:

    对通名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通常是在通名之后加上动物、植物、地理地貌等名词,如:那莫(水田+黄牛,意思是黄牛犁耙的水田),弄合(山弄+茅草,意思是长茅草的山弄),等等;

    对通名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一般是在通名之后加上加上大小、高低、形状等形容词,如:弄陇(山弄+大,意思是大山弄),坡桑(山坡+高,意思是高大的山坡),等等;

    对通名方位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在通名之后加上加上内外、上下等方位名词,如:弄江(山弄+中间,意思是中间的山弄)等等。

村屯名称不仅仅是人们记录村庄的符号,也是人们继承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遗产的标志,更是人们反映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的载体,总之是人们智慧的结晶。百都乡壮族先民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用具有民族韵味的壮族语言来记录村屯名称,能充分地表达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和民族感情,可谓內涵丰富,是我们深入探讨土著文化最容易掌握的原始材料。这些壮族村屯名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地理性又有历史性,堪称百越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1290字)

20074


作者: 度歪    时间: 2007-7-17 09:20

佩服!

的确如此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