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电影《撒谎的村庄》广西巴马开机拍摄 [打印本页]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7-13 15:26
标题: 电影《撒谎的村庄》广西巴马开机拍摄

 
www.GX.xinhuanet.com   2007年07月13日 09:23:50  来源:广西日报 
    近日,根据广西作家凡一平作品改编的电影《撒谎的村庄》在广西巴马开机。该片讲述的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里,乡村教师韦美秀被放映员苏放引诱,在她分娩时,全村百姓编织了一个谎言,让山村青年男教师蓝宝贵娶了她。因为这个谎言,蓝宝贵从尽力考取的北京大学退了学,从此一生厮守着孤寂的大山的故事。

    “我们的电影要的就是一种原始味道,这个村庄就是我们心中的撒谎的村庄。”凡一平执意要把拍摄地放在广西,于是导演王浩一“翻遍”了广西大大小小的山寨,根据要求总算在巴马下属的凤凰乡,找到了一个仅有7户人家的小山村。

    我国著名导演田壮壮和顾长卫亲自担纲该部影片的监制,著名影星蒋雯丽也将在其中客串一个角色。电影《撒谎的村庄》自开拍以来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探班拍摄现场,捕捉到一串精彩的镜头。

    做把弹弓把鸟赶    

    进行电影拍摄时,摄像和录音是同时进行的,周围环境要求非常安静,不能有任何响声,否则会影响电影的视听效果。因此,每进行一次拍摄时,都要安排三个人维持现场安静。“现场安静,现场安静,现在开始实拍”的声音传遍整个片场。

    6月16日中午,在卡雅屯蓝桂文家门前木架晒坪上拍戏。实拍时大家都按要求保持安静,但通过精密的录音设备,录音师还是听出了牛栏里牛踢腿和甩尾巴的声音,于是叫主人将牛牵到山上去,并把吊在脖子上的木铃解下。

    房子的旁边到处是叶繁枝茂的树木,上面有很多鸟。这些鸟发现这里突然变得这么热闹,于是便叽叽喳喳跟着叫起来,为了拍摄,剧组人员就用石头往树上甩,把鸟儿赶走。但这不是好办法,费力而不太管用。后来剧组中的一个小伙子灵机一动,找来树丫和胶带,做了一把弹弓,发现哪里有鸟叫,就往那里打,才使现场保持了安静。

    阳光灿烂亮大灯    

    电影画面的清晰度与拍摄时的用光密不可分。剧组这次从西安、广州拉来的3大卡车器械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灯器,其中上十几千瓦的就有几十个。所用电源是从广东开来的高压发电车,单相电压达380伏。

    拍摄时,每次起码同时打开3-5组灯器,房内梁上吊着两组,门外安着一个高架高功率的,演员两侧各放着一组。每次进行实拍前都要用测光器在演员的眼前进行测光,然后根据光亮程度调整摄影曝光度。光度不合就调整灯光的亮度,直到合格为止。

    5秒钟镜头花费6小时    

    以前想象中,以为拍电影就像平时拍电视新闻一样容易,但走进拍摄现场后,才发现要拍成功一个镜头并非易事。据剧组人员介绍,制作好之后的电影,里面5秒钟的镜头,在拍摄时起码要用5个小时以上,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拍摄所用的时间与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所用的时间相当,大约为60天。

    每拍一个镜头必须先安装灯器,固定摄像机车滑轨,化妆师给演员化妆,服装师给演员选服装,道具师进行现场布置,之后演员到位试演,拍摄人员进行测光,测摄像机与演员之间的距离,然后才调好曝光度和焦距。试拍几次之后才实拍,实拍后,如果导演认为效果不理想就得重来。

    6月23日晚拍摄的镜头是蓝宝贵第一次到韦美秀家,酒后半夜起来透过篱笆缝窥视韦美秀,并被韦美秀发觉这一情节。为了这一镜头,拍摄工作从晚上的7点半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钟,回到县城宾馆已是凌晨3点半,如果从早上7点半出发计,这一天剧组整整连续工作20个小时,之后几天,有夜戏的,基本是这样。

    剧组演员集体学讲“桂柳话”    

    《撒谎的村庄》讲述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生在桂西北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剧中演员对白要求用当地的“桂柳话”,而由于剧中演员大部分来自北方地区,因此一进入到巴马他们就利用各种机会向当地村民学习“桂柳话”,而被挑进剧组的群众演员更成了最忙的老师。

    扮演“秀鸾”的女演员为了方便学习“桂柳话”,还专门请来当地的一名妇女到其房间同吃同住进行学习,在去演戏的车上也抓紧时间练习。

    百岁老人当演员    

    《撒谎的村庄》讲述的故事跨度20多年,故事刚发生时韦美秀的祖父已经80多岁,到故事结束时还健在,年龄已有100多岁。剧组原本想找一位80来岁的老人来扮演,但后来为了突出真实性,同时更为了突出“巴马是著名长寿之乡”的意义,导演和编剧经过挑选,很快找来一位真正的百岁老人。

    有幸参加这次表演的百岁老人来自巴马县巴马镇那坝村那班屯,名叫韦汉儒,今年103岁,壮族人。老人虽年过百岁,但精神抖擞,耳聪目明,手脚灵活,并且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听得懂普通话,是剧中“韦美秀祖父”的最佳人选。得知自己要去当演员、演戏,老人非常高兴,他表示一定服从导演的安排,尽力把戏演好。

  “喜旧厌新”为真实    

    为了更好地表现时代的真实性,场景布置和道具使用都非常讲究。在对用作拍摄主场地的房子进行内部改装时,用于隔离的新竹席都要喷洒药水,用液化气火喷头熏黑变旧。房间内张贴的各种年画和小学教室内墙上贴的毛主席像都是剧组专门从北京带来的那个年代的东西。6月28日,编剧之一凡一平到拍摄现场探班,发现韦美秀房间上放有一个电子钟表和一瓶发胶,与年代不符,立即让美工拿走,换上一个当年农村常见的瓷杯。

    7月4日,当天拍摄的内容是韦美秀和蓝宝贵喜结良缘的请酒场面。导演要求所有群众演员都要穿上当地人自己手工制作的传统民族服装,于是提前一两天得到通知的老乡们便翻箱倒柜,找出平时极少穿的民族服装、祖传几代的各式头饰品打扮一番。

    正当要上镜试拍时,导演检查发现扮演戏中村长的牛飘戴的头巾太新了,有失真实感,于是临时让其与另一群众换了一条较旧的头巾。

    “我是小卡雅人”    

    女一号江一燕现在已经开始走红了,她出演的《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与你同在的夏天》、《错爱》、《星火》、《双食记》等片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在年轻人中口碑极好,但这位从小在富庶的文化名乡浙江绍兴长大的女孩,现在依然低调行事,谨慎为人。

    自从到偏僻艰苦的村子里拍戏,她就不断地在博客上表达她对巴马山村生活的热爱和感动。在与媒体见面会上,她动情地说:“我深深为这里淳朴的人情民风所感动,现在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我都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小卡雅人。”

    她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爱着这里的每位老人和小孩。拍戏期间经常去长洞小学看那里的小学生,还给孩子们买了120多盒彩色笔。7月4日,她还亲自将自己发动所在的公司捐赠的一大批布娃娃、玩具熊、衣服等物品带到小雅送给当地的老人、小孩,并给他们一一拍照留念。(蒋林 黄渊)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7-13 15:30
撒谎的村庄BLOG
http://blog.sina.com.cn/sahuangdecunzhuang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7-13 15:36
“桂柳话”……在同样由凡一平小说改编的电影《寻枪》里就出现过。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7-13 21:13

其实,桂林话和柳州话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口音很不一样).

以前在广东,我们跟桂林人都是讲普通话.这样较自然.


作者: 南岛    时间: 2007-7-13 23:23

柳州话有壮味,桂林话有湘味。

柳州话比较硬,桂林话比较软。

柳州话范围广,桂林话范围窄。

……


作者: 萧萧瑟瑟    时间: 2007-7-14 14:42
我好像分不出。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7-7-16 12:16
柳州话有壮味,桂林话有湘味。
作者: kiegn    时间: 2007-12-22 00:09

小时候看的一篇小说,一个剧组到一个偏僻的村庄拍戏,找了一个本村的小捣蛋鬼来拍,其它的戏都拍得很好,但到了砸瓜那场,他却没有下得了手,因为瓜地是村里一个孤寡老人的,虽然导演说付过钱了.最后还是换成了城里的孩子,他也就没有机会在那部电影里出现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