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帖]端午节另类过法留下奇特景观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7-6-21 23:18
标题: [转帖]端午节另类过法留下奇特景观

广西新闻网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7-06/20/content_16730.htm

邕宁

上山抢花炮 刻碑留纪念

端午节另类过法留下奇特景观

南国早报   2007-06-20          ■ 全君兰

  本报南宁讯 (记者全君兰)划龙舟是很多地方过端午节的一个庆典活动之一,但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当地人不是下水划龙舟,而是上山抢花炮刻碑留念。历经数百年后,在当地的雷婆岭刻出了一片摩崖石刻群,形成一道永久而奇特的景色。

  上山立石碑庆端午

  6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邕宁区镇龙乡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下,发现很多村民像过节一样,全家大小盛装出行,小孩子也不怕辛苦一起爬山。火辣辣的太阳并没有影响附近村民的热情,一路上山坡到处是人。上山途中,村民并不闲着,不时停下收集摘取不同种类的树叶。一位村民说,自古有这种说法,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可作药,若在端午节这一天把树叶摘回家洗沐或煮成茶喝,可除百病,在一年中都健康无病。

  经半个多小时的攀登,记者终于爬到山顶。在一侧崖壁上,有一块红纸蒙住一块石刻。一位姓黄的老人说,这是去年端午节在此抢得头炮的村民立的碑,将由其主持今年的活动。每年端午节,附近村子的群众都会自发来到雷婆岭摩崖石刻前燃放花炮,举行祭祀、舞龙舞狮等活动,民风奇特,场面热闹壮观。

  祭祀场变成抢花炮点

  16时,由村民自发组成的游行队伍舞着一条龙和6头醒狮,敲敲打打地自山下来到石刻前,在做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后,由去年抢得头炮者家中的老者上前揭去石刻红纸,展现一幅写着“名山仙境”新石刻。主持活动者先后两次点燃花炮,几千村民参与了抢花炮活动,场面热闹非凡,活动一直持续到18时许。

  邕宁区文物管理所雷升所长说,邕宁区文物管理所雷升所长介绍,当地这种独特的风俗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可能由于这里环境安静神秘,符合道家心里追求的世外桃园,而成为道家祭祀的一个场所。在其祭祀活动吸引信男信女前来游赏的同时,当地老百姓则把抢花炮的娱乐溶合在其中,历经数百年,祭祀活动被弱化,而逐渐演变成民间老百姓主要参与的一种娱乐活动。

  百余石碑形成奇特景观

  在山顶北面有一条长数百米的大裂隙,两边巨石岩壁上文字石刻众多,有出自清代嘉庆、道光、光绪、宣统各个时期的,也有现代的。据悉,迄今发现的一百多幅摩崖石刻,几乎都是在端午那天立好的,这从石刻的落款上可以得到证明。

  据了解,这些石刻都来自于民间百姓,其中并没有任何名师名词,但横幅、条幅有圆幅和对联,字体有正楷、行书、魏书、隶书等,刻工精细的阴文,字体娟秀,而且每幅石刻的边饰的刻工都很考究,在其他石刻中极为少见。其中摩崖石刻群中最早出现的当属一幅惹眼的“胜似桃源”。最大的一幅横幅长3.18米、宽1.24米,最小一幅为圆幅的“心”字,直径约0.46米。

  邕宁区文物管理所雷升所长说,他们曾经考察过国内不少摩崖石刻,但像雷婆岭石刻这样每一幅文字均注重装饰的,并不多见。

  邕宁区文化和体育局苏局长说,现在的摩崖石刻山引起上级文化和考古部门的重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5 17:24:18编辑过]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7-6-21 23:29
标题: [转帖]镌刻在悬崖绝壁上的历史谜团

南宁文物 http://www.nnwenwu.com/news/details.asp?NewsID=951

镌刻在悬崖绝壁上的历史谜团

来源:南宁日报

——邕宁区那楼镇雷婆岭摩崖石刻群探古

    邕宁区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群。

    摩崖石刻群位于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距南宁45公里,经由蒲庙往灵山县道由西向东穿越雷婆岭北麓。经文物专家初步考察,摩崖石刻多为清代作品,共有书法石刻上百幅,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在我国实属罕见。邕宁区已将此列为建设“文化邕宁”的重点工程,使之成为邕宁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和著名的旅游开发景点。此外,藏在深山中的摩崖石刻,留下众多谜团,有待专家学者研究。

    摩崖石刻地处雷婆岭山顶上一个宽20米、长数百米的悬崖中。悬崖两边老树遮天蔽日,古藤沿岩攀挂,即使是三伏天,这里也清凉宜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附近村民在此举行祭祀、舞龙舞狮、放花炮等活动,场面壮观。岭上距石刻100多米处有一无底洞,至今仍无人能窥知洞中奥秘,充满神秘色彩。

    两边巨石岩壁上留下了前人探幽寻胜、品石抒怀的足迹,岩壁上众多的文字石刻都出自清代嘉庆、道光、光绪、宣统各个时期,内容大致为赞颂当地风貌风光、记载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文字和一些佛教经文等,既有横幅、条幅也有圆幅和对联,字体有正楷、行书、魏书、隶书等,均为阴文,刻工精细,字体娟秀,而且每幅石刻的边饰的刻工都很考究。其中最大的一幅横幅长3.18米、宽1.24米,最小一幅为圆幅的“心”字,直径约0.46米。据前往考察的专家说,他们曾经考察过国内不少摩崖石刻,但像雷婆岭石刻这样每一幅文字均注重装饰的,并不多见,且现代书法装裱艺术与这些石刻的表现形式是一脉相通的,雷婆岭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记者陈卓凡 文/图

摩崖石刻待解的历史谜团

    蒙满苔藓的摩崖石刻静静地藏在山谷幽深的悬崖绝壁之中,留下众多的历史谜团给后人解读。

    ●名不见经传,志不见登录。规模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丰富、艺术价值如此高的摩崖石刻为何在古县志和其他文献资料中均无记载?
    ●摩崖石刻多为无名石刻,石刻作者身份为何扑朔迷离?
    ●摩崖石刻山悬幽深,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为何选择在人迹罕至处刻碑?
    ●石刻刻工之精细,表现手法独特,字体多样在国内罕见。刻石花了多长时间?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谁是摩崖石刻设计者?谁是石刻能工巧匠?
    ●石刻中的佛教经文,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何关联?


摩崖石刻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在我国实属罕见。


摩崖石刻群将成为探幽寻胜、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蒙满苔藓的摩崖石刻群藏在悬崖绝壁,给后人留下众多谜团。


摩崖石刻刻工精细,字体娟秀,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摩崖石刻将成为建设“文化邕宁”的重点工程。


石刻艺术巧夺天工


摩崖石刻群的悬崖绝壁古藤攀挂,古树遮天蔽日,令人心旷神怡。


摩崖石刻记载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
为研究南宁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物之旅] [已阅读129次] [2006-6-26]


作者: 高峰南邕江北    时间: 2007-6-22 00:53

看不到图了

没有地址!


作者: 红河枫    时间: 2007-6-22 20:26
看不到图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9-5-15 17:54

2楼帖子里的图片,已不能显示。查看南宁文物http://www.nnwenwu.com/news/details.asp?NewsID=951和南宁日报
http://www.nnrb.com.cn/sfxw/200606/26/sfxw10.htm两处相同内容的网页,也同样存在不能显示图片的问题。不过,类似的图片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的,比如:

[attach]38893[/attach]

雷婆岭摩崖石刻

广西南宁最“雷”人石刻——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摩崖石刻探秘

广西南宁最“雷”人石刻

那楼—雷婆岭石刻—(小米那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5 18:03:36编辑过]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5-17 20:48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6-1 14:44
谜团到现在还没有解开?
作者: 后牛    时间: 2009-6-3 15:22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09-5-15 17:54:00的发言:

2楼帖子里的图片,已不能显示。查看南宁文物http://www.nnwenwu.com/news/details.asp?NewsID=951和南宁日报
http://www.nnrb.com.cn/sfxw/200606/26/sfxw10.htm两处相同内容的网页,也同样存在不能显示图片的问题。不过,类似的图片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的,比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雷婆岭摩崖石刻

广西南宁最“雷”人石刻——邕宁区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雷婆岭摩崖石刻探秘

广西南宁最“雷”人石刻

那楼—雷婆岭石刻—(小米那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5 18:03:36编辑过]

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见过,就在邕江边上~~~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9-6-7 20:34
这是很有意思的活动啊!积年累月,就是一笔精神财富!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6-8 17:52
好帖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