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 [打印本页]

作者: 路    时间: 2007-6-12 21:58
标题: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一帖原由阴暗面网友转帖而来,宕机事件以后帖子也随之遗失,至今没有恢复。记得原帖里有许多很有价值的讨论,想起来真颇让人遗憾。正好,现在中文版的《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已经出来,特地重开此帖。但考虑到版权的关系,本帖只转录部分摘要,要看全帖的贝侬请到以下网址:http://comonca.org/2007.aspx

 

从父系遗传结构分析壮族的起源与分类

陈晶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实验室,中国 南宁 530023

摘要: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广泛分布的泰老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
研究中地位非常特殊。然而,由于壮民族缺乏通用的本族文字,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壮民族内部人群的迁徙
融合及交流状况很难在现有的文字资料中有所发现。仅有的材料是从语言上将壮族人群区分为壮语北部方言
组和南部方言组。为了解壮族人群的内部遗传结构,我们从父系遗传物质Y 染色体入手,根据东亚人群特异
的18 个Y 染色体双等位标记,7 个Y-STR 标记,对壮族各个支系共八个人群的DNA 样本进行限制性长度片段
多态酶切、荧光PCR 确定SNP、STR 等实验技术分析,及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分子方差分析等多种遗传学
分析技术,调查了壮族各个支系的DNA 多样性,分别确定其Y-SNP、Y-STR,揭示壮族的内部遗传结构。结果
发现,壮族的主要Y 染色体单倍群为O*、O2a、O1。壮族的遗传结构中有几个层次,最早的O*、O2a 成分
普遍出现在各个支系中,第二层是由东部来的百越核心成分O1,第三层是北方来的汉族成分O3,与壮族的
历史事件和其他人类学研究基本一致。壮族支系遗传结构体现出以红水河支系为中心从东往西的梯度变化过
程。传统的对壮族按方言分为南北二组的分类方法并没有在遗传学上获得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Y 染色体;壮族;内部遗传结构;多起源
表1 壮族各支系的Y 染色体SNP 分型频率
 Tab.1 Y-SNP haplogroup frequencies of branches of Zhuang

—————————————————————————————————————————————————————                          size   C   D  D1a   F*  K*   O*   O1   O2a*   O2a1   O3   O3a  O3e*  O3e1

—————————————————————————————————————————————————————————————————邕北YB      23   8.70    4.35     4.35   21.74  17.39  8.70   21.74   8.70      4.35   4.35
右江YJ        5        40.00        20.00      20.00                  20.00
田林        22                 13.64   4.55     72.73          4.55      4.55
桂边GB       4              25.00  25.00   25.00             25.00
红水河HSH   39   2.56     5.13    5.13  23.08    10.26  5.13   7.69      20.51      5.13  15.38
桂北GN       21  4.76  4.76         4.76     38.10      4.76  4.76   4.76   14.29         14.29
邕南YN     19           5.26   5.26     15.79   10.53  10.53  10.53   31.58    5.26   5.26
左江ZJ      15        6.67                    33.33                40.00                   20.00
上思            15                                                  13.33     20.00    60.00      6.67
德靖DJ         3                                                   100.00
—————————————————————————————————————————————————————

在东亚,研究者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南方人群积累的突变要多于北方人群[18-21],许多相当古老的Y 染色体单倍群(单倍群由一系列的Y 染色体上的SNP 定义)大量的出现在中国南方的群体中,这些单倍群包括O、O2a。经过适当的数理计算,人们发现这些单倍群产生的年代大约是距今20000~10000 年[7,11-12,22]。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不同的族群其特征的突变也不相同。例如O1 单倍群就被发现是东部百越族群较为特征的单倍群,而另一些来自北方人群的数据则表明相较于南方人群,O3 这个单倍群在北方汉族人群中有着更高的分布频率 [18-19]。依据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比对人群进而分析今天壮族人群的整体遗传背景。

为了理清壮族的内部遗传结构,我们采集了129 份分属于不同地区的壮族男子的DNA 样品,并对其进行Y-SNP 单倍群分群。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壮族,我们还在上述数据基础上加入了已发表的布依族、水族数据,以及部分未发表数据[23-24],使得参与分析的样本量达到166 份,以保证每一个壮族支系包含的样本数达到统计要求,即壮族每个支系的样本数达到10 例以上。表1 系壮族人群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频率。从表中我们发现C、D、D1a、F 这些较为古老的单倍群在壮族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频率比较低,我们考虑这些古老的单倍群更可能是作为壮族人群中一种遗传背景存在,它们不是壮族人群的主体单倍型。单倍群O*则需要特别的关注,这个单倍群在壮族各个支系中普遍高频,构成了壮族Y 染色体SNP 单倍群的主体,同时,壮族中高频的O*单倍群分布也迥异于南方一些别的群体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情况。壮族人群单倍群O*普遍高频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壮族极大的可能是别于以往一些南方群体而有着自己特征的群体。根据以往一些数据我们大体推测单倍群O*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单倍群,其产生年代至少是距今一万年以上[7,11-12,22],再结合壮族该单倍群的STR 数据我们大体了解壮族人的历史比较古老。随后则分别是O2a、O1 这两个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它们在壮族人群中也有较高的分布频率。而这两个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在其它东亚南方群体里面也同样高频分布。这个分布格局与原有的东亚南方人群的Y 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规律相一致,这说明壮族人群尽管有着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较为典型的东亚南方群体。此外我们也发现O3*及其下游的Y染色体SNP 单倍群在壮族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分布,由于这些单倍群在东亚北方部分人群中拥有比较高的分布频率,加之通过STR 年代估计发现壮族群体中这些单倍群的发生年代均在4000 年以内,因此可以得到提示:O3*可能并非壮族固有的遗传成分,而可能系和东亚北方人群交流获得。

从表1 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大体得到几个基本的结论:广西壮族人群仍旧应该是比较典型的东亚南方人群。在保有东亚南方人群比较特征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O2a、O1 的同时,壮族人群也拥有自己高频分布的O*单倍群,这也表明壮族很可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最后,通过表1 并综合STR 的相关数据,我们也能看到壮族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北方人群遗传成分。从这几点而言,再对照壮族现有的历史记载,我们能发现其颇为符合之处:起源于西瓯骆越的壮族人有过自己独立的方国,参与了遍及长江南岸的百越族群辉煌的历史。随后面对汉族的崛起,也曾经为了自己的生
存而一争短长,并在这种过程中艰难地融入中华民族共同进步的历程,接受了来自中原的文明还有中原的移民,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甚至可能在当初汉民族优势压力下进行了长途的迁徙。

--------------------------------

五、壮族内部遗传层次
经过上述的这些分析,我们通过两种遗传工具使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展示广西壮族的内部遗传结构,现在我们来整理这些分析结果,使得它更为清晰。我将这些结果概括为壮族的三个遗传层次。

第一个遗传层次是壮民族固有的民族特性。壮民族的起源问题学者们已经在民俗学上、历史学上、考古学上已经得到一个基本的论点,现在我们使用分子生物学的工具进一步肯定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现在从广西壮族不同支系的不同Y-SNP 单倍群频率分布上看,我们发现其与它现存百越系统人群相似,提示他们的共同起源。单倍群O2a 在壮族各个支系的高频分布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而单倍群O*在壮族支系的普遍高频则提示壮族自身可能存在的特殊发展过程。这两个单倍群也就构成了壮民族遗传层次的最底层,是壮族最基本最特色的遗传结构。所以无论是在那一直存在的考古文化中,
还是在民间代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无论是在历史书籍的明确记载中,还是在今天我们科学地分析中,壮族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自己族群文化、有着自己独特血缘的民族,他的独特性毫无疑问。

在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就需要去理清壮族内部支系在广西境内是怎么样迁徙演变的。通过主分成分析、聚类分析、分子方差计算、趋势地图绘制等等方法,我们能够明确单倍群O2a 很可能在东亚人进入广西之前就携带有了,其后这个单倍群在广西呈现自南向北的扩散趋势。而单倍群O*则展示了携带这个单倍群的壮族人更为明确的扩散方式:他以红水河为中心和起点,自东向西并且很可能是沿着河流扩散的。

第二个遗传层次是来自单倍群O1。O1单倍群内部结构明显地体现出壮族的某些成分从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过程。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22,25],我们猜测这一过程在一万年以内,这是壮族遗传结构的第二个层次。可能是西瓯混入骆越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可能与百越族群的整体命运以及百越族群的变迁衍化紧紧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宏大历史背景中的一个部分,这也将关系到壮族在整个百越族群中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就留待以后更为详细地分析吧。

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在我们的分析结果中,我们注意到O3*及其下游单倍群在壮族人群又有着一定频率的分布,但是经过STR 网络结构分析,这些单倍群并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这就使得遗传结构与一些历史记载吻合起来。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纪录,我们发现公元前213 年,当时统治者秦始皇就曾从中原征调1.2 万未婚女子至岭南配给驻守在岭南地区的军队。从那时起,岭南成为秦王朝“治狱吏不直者”的发配地。此后历代统治阶级
对岭南地区多采取“羁縻政策”,使得众多来自北方的军人、流官的迁入,这导致了壮族原有的基因库经历了延续不断的扩充乃至混杂。因此属于东亚北方人群特征单倍群的O3*,在壮族人群里面也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因为单倍群O3*并没有区分出明显的组群,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因此单倍群O3*及其下游单倍群应该是历代东亚北方人群进入广西和当地壮族融合留下来的痕迹,属于壮族人群遗传结构中外来的遗传成分,其历史应该在最近的数千年内,这和历史的记载也是相符合的。

壮族是否土著民族,壮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侬智高起义研究,这三个问题是长期以来壮族研究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第一第二个问题的看法日趋一致。现在我们使用分子生物手段来探寻壮族族源及其迁徙演变,得到了壮族土著起源的结论,更进一步的理清了壮族不同语言支系的发展演变趋势,证实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理清了一些含混不清的问题。尽管如此,关于壮族遗传结构的研究却远未结束。壮泰族群研究历史上的“泛泰”概念是否有所根据?壮族和老族掸族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甚至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壮族在整个东南亚民族中处于什么样的
位置?这些都有待我们的努力。我们期待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壮族的发展历史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示。
致谢:感谢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本项研究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感谢金力教授和李辉博士的指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2 22:27:09编辑过]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7-6-13 08:52
现在从广西壮族不同支系的不同Y-SNP 单倍群频率分布上看,我们发现与其它现存百越系统人群相似,提示他们的共同起源。
作者: 路    时间: 2007-7-3 23:04

左右江流域的O2a基因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田林:O2a*--72.73%;

右江:O2a*--20%;

邕北:O2a*--8.70%,O2a1--21.74%

邕南:O2a*--10.53% ,O2a1--10.53%;

左江:O2a*--40.00 %;

上思: O2a*--60.00%,O2a1--6.67;

而且越往北O2a所占的比例就越少,说明左右江流域是O2a基因的聚集地。关于左右江流域O2a基因的来源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O2a基因人群是较早来到这里的越人部落,其后O*基因人群从东部迁移到这里,并与O2a基因人群融合,形成今天的左右江流域壮族先民。相应的,这些O2a人群可能是左右江石铲文化的创造者。

二、O2a基因的人群来自于云贵高原,可能是古滇国及勾町国的人群,他们通过右江水道顺江而下。在下流的邕江平原,他们与原先在这里的O*基因人群相遇,一部分人留在了邕南,一部分人则沿左江而上,达到达今天左江地区。这些O2a人群带来了云贵高原的铜鼓文化,并逐渐将之发展到整个侗台民族及其周边地区。《后汉书·马援传》有载:马援南征,“得骆越铜鼓”。

从田林72%、上思66%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基因分布来看,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假设。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7-7-8 21:54
我认为两种都有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2 11:4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32:00的发言:

从别人的调查来看,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群中越往西往南O2的携带率越高例,而O3越往东北越高:

                     O2                O3

广西南部壮族(上思):      (66.7%)          (0%)

广西西部壮族(田林):      (72.7%)        (9.2%)

广西中部壮族(邕江北):    (30.4%)        (13.1%)

广西北部壮族(桂北):       (9.6%)         (33.4%)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古代 O3高携带率人群从东北方向参与壮族的形成.古代 O2高携带率人群从西南方向参与壮族的形成.这个布局大致与今天中国壮族和汉族的分布情况相似(壮族在汉族人口重心西南,汉族人口重心在壮族东北)

必须说明是"标本实际上是有所谓“标准”的,至少每个个体往上追溯三代的直系亲属均为壮族。"因此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户口本上是壮族的人很多没有被记入).不知道那些族谱上祖先是汉人的壮族人是否不在统计之列。


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父系祖先来源复杂

另外现代壮族人和广西汉族人的“分手:也仅仅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三代人)请大家注意!不知道族谱上显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的壮族人会怎么想。自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之后,你们是不是又一次被另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58:45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2 11:4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42:00的发言:

 

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父系祖先;来源极其复杂

如果不能端正心态,以功利的目的进行研究那么,恐怕有些人会一事无成!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7-22 23:27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42:00的发言:

与O1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从东往西递减的情况类似.O3在壮族人群中携带率也出现了从东北往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壮族人父系祖先;来源极其复杂

楼主引用的原文如下:

QUOTE:

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在我们的分析结果中,我们注意到O3*及其下游单倍群在壮族人群又有着一定频率的分布,但是经过STR 网络结构分析,这些单倍群并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

世界所有民族都不可能是纯血统的,都会有主源和支源,壮族当中当然有来自北向的血统,但楼主文章的分析表明这些都是分散融入壮族的,而不是集体同化为壮族,不像现代汉族,南北血统迥异,特别是男方,存在着大量百越族集体同化成汉族的历史。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3 17:50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3 17:46:00的发言:

现代汉族南北血统差别迥异?汉族父系血统内部差异有壮族父系血统内部差异大吗?  是否是是分散融入壮族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的规模有多大。重要的是他们对壮族的形成做了多大贡献。

                          O2               O3

广西南部壮族(上思):      (66.7%)          (0%)

广西北部壮族(桂北):       (9.6%)         (33.4%)

必须说明是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3 18:46:38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3 17:55
路的数据来源好像和我的不同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4 17:37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6-12 21:58:00的发言:

                                                   D1a
右江YJ        5        40.00        20.00      20.00                 
上思            15                                                  13.33     20.00    60.00      6.67

—————————————————————————————————————————————————

从表中我们发现C、D、D1a、F 这些较为古老的单倍群在壮族群体中也有一定的分布,但是频率比较低,我们考虑这些古老的单倍群更可能是作为壮族人群中一种遗传背景存在,它们不是壮族人群的主体单倍型。

右江壮族人D1a携带率高达40.00%,而其他地区壮族人没有高过5.13%的这很有趣!“D—YAP又被称为小矮黑人基因”。D—YAP类型在印度安答曼群岛的安达曼人携带率高达100%。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平均小于1%。可能右江地区壮族人有高的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成分。所谓的壮族地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全部被取代看来应该不是事实。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4 17:49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6-12 21:58:00的发言:

单倍群O2a 在壮族各个支系的高频分布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而单倍群O*在壮族支系的普遍高频则提示壮族自身可能存在的特殊发展过程。这两个单倍群也就构成了壮民族遗传层次的最底层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有资料说他们可能是百濮后裔,那么有可能这些民族也是高O2,O*携带率人群。因此简单的把O2,O*看成是壮民族的最底层过于粗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17:52:22编辑过]

作者: 山之凤    时间: 2007-7-24 17:54
从表1 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大体得到几个基本的结论:广西壮族人群仍旧应该是比较典型的东亚南方人群。在保有东亚南方人群比较特征的Y 染色体SNP 单倍群O2a、O1 的同时,壮族人群也拥有自己高频分布的O*单倍群,这也表明壮族很可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7-24 18: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4 17:49:00的发言: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有资料说他们可能是百濮后裔,那么有可能这些民族也是高O2,O*携带率人群。因此简单的把O2,O*看成是壮民族的最底层过于粗糙。


壮族是古汉族,西甌,雒越,百濮等南方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还有回族等民族融入壮族的记载。


作者: 路    时间: 2007-7-24 20:41

咦,小阴同学又回来了?真是为小阴同学的勇气及其脸皮感动得五体投地!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可能”而已;“有很多”是多少?占多少比例?既然“有资料说”,那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资料如何?“因此简单的把O2,O*看成是壮民族的最底层过于粗糙。”O2基因在壮族中分布很普遍,而且年代久远,怎么个“粗糙法”?

“壮族是古汉族,西甌,雒越,百濮等南方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还有回族等民族融入壮族的记载。”把“古汉族”放在前面,不知道是有意或是无意?刹一看这下还以为古汉族是主要而后面的是次要的呢。还有这“古汉族”不知道是怎么的古法?


作者: 路    时间: 2007-7-24 20:44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43:00的发言:

如果不能端正心态,以功利的目的进行研究那么,恐怕有些人会一事无成!

这句话倒是说到点上了,中国现在的学术环境如何,地球人都知道!
作者: 路    时间: 2007-7-24 20:5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4 17:37:00的发言:

右江壮族人D1a携带率高达40.00%,而其他地区壮族人没有高过5.13%的这很有趣!“D—YAP又被称为小矮黑人基因”。D—YAP类型在印度安答曼群岛的安达曼人携带率高达100%。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平均小于1%。可能右江地区壮族人有高的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成分。所谓的壮族地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全部被取代看来应该不是事实。

右江,样本5例,D1a  40%;德靖,样本3例,O*  100%。个人认为这两个地区的样本数太少(从整个实验来说,总共的样本数才100多例,数量明显偏少,这在以前我就说过),实验数据明显具有偶然性。
作者: 路    时间: 2007-7-24 21:08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3 17:50:00的发言:

必须说明是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

如果考虑到近三代才和汉族通婚的壮族人群,那O3的比率肯定会被更高一些。可小阴同学不要忘了,通婚是双向的,壮汉通婚的后代有的可能是加入汉族,有的则是加入壮族。就我所接触到的情况,一般主要是看后代生活的周边人群的情况,如果是汉族女方嫁入壮族男方村落,那么后代一般也入壮族;反之如果是壮族女方嫁入汉族家族,后代一般是入汉族。在以前,因为经济及交通问题,汉族村落主要在街圩附近,所以壮族女方嫁入汉族男方的数量远较汉女嫁壮男多。不过总的来说,壮汉通婚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另外,小阴同学似乎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这可不对哦,汉族的专利应该是O3e*吧?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7:54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7-24 21:08:00的发言:

 另外,小阴同学似乎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这可不对哦,汉族的专利应该是O3e*吧?

……如果考虑到近三代才和汉族通婚的壮族人群,那O3的比率肯定会被更高一些。

路先生这您就错了,在下什么时候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您不会是自己以为的吧?就像O2不是壮族的专利一样(孟高棉语系民族同样高比例携带O2)。O3也不仅仅为汉族人携带。

仅仅是“近三代”这么轻描淡写的吗?别忘了现代壮族和广西汉族之间界限的划分也不过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的做法来看,这些人的数量委实不可小视。

既然路先生的帖子被改过了,在下的帖子恐怕没有不改之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49:27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7:56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37:00的发言:

……个人认为壮族O3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汉族……

这是在下的一向观点,好好咀嚼一下那是什么意思“路”。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8:00
另外壮族人的O1,甚至一部分O2同样是来自古汉族。这就像壮族的一部分O2可能来自于孟高棉语系民族是一样的道理。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8:17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7-24 21:08:00的发言:

如果考虑到近三代才和汉族通婚的壮族人群,那O3的比率肯定会被更高一些……

不要忘记汉族血统融入壮族不仅仅有通婚一种方式。还有其他途径,例如因文化上被同化于壮族,而在民族识别时划归于壮族这条途径。考虑到壮族和汉族的划分仅仅是近50余年的事情(大约仅仅三代人)。那么这中情况不可忽视。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的做法来看,这些人的数量委实不可小视。

如果考虑汉族人融入壮族的途径,仅仅记得“通婚”二字。而忽视历史上因壮族在西南地区的相对文化强势,而同化于壮族的汉族移民。那是不可取的。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8:30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7-24 20:41:00的发言:

……把“古汉族”放在前面,不知道是有意或是无意?刹一看这下还以为古汉族是主要而后面的是次要的呢。还有这“古汉族”不知道是怎么的古法?

您确定现代壮族人当中到底是来自于古代汉族人的多,还是来自于“西瓯”或“骆越”又或“百濮”等西南部其他民族的人多了吗?如果确定了请公开阐述您的论证过程,以及所引用的数据,以证明您的结论准确无误。谢谢!

如果您没有力量证明:现代壮族人到底是来自于古代汉族人、“西瓯”或“骆越”又或“百濮”等西南部其他民族的人多。那您有资格批评我把“古汉族”放在前面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 18:36:48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8:36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7-24 20:41:00的发言:

咦,小阴同学又回来了?真是为小阴同学的勇气及其脸皮感动得五体投地!

谢谢夸奖,比起脸皮与勇气等某些东西(恐怕也包括学识至少是某方面的)在下还要虚心向您学习。至少在下以前好像还没说过侬智高进攻宋朝是“反抗”。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7-22 11:32:00的发言:

……必须说明是"标本实际上是有所谓“标准”的,至少每个个体往上追溯三代的直系亲属均为壮族。"因此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户口本上是壮族的人很多没有被记入).不知道那些族谱上祖先是汉人的壮族人是否不在统计之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41:40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1 18:57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7-24 20:41:00的发言:

“可能有很多有独特文化的小民族直到近50年左右才融合于壮族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可能”而已;“有很多”是多少?占多少比例?既然“有资料说”,那不妨让大家分享一下资料如何

 1)  由于广西西部和云南居住着百濮民族,湖南北部居住着三苗族群,所以百越最早的扩散方向是空旷无人的东北和正东。这是两条不同的路线,携带了不同的遗传标记。(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

2)……建立了夜郎诸国,同化了当地的许多南亚语百濮族群,使得我们现在观察仡央族群遗传结构的时候可以看到明显的二元性。《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内容提要)
李辉)

考虑到仡央族群有相当一部分融入壮族,说百濮族群融入壮族这件事情的存在是没有疑问的。至于规模到底有多大在下不敢妄言。另外用“可能”确实有欠考虑。那么用“确实存在”来代替“可能”您满意吗?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在壮族当中都有相当保存,百濮在壮族的形成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原不为奇


作者: 路    时间: 2007-8-1 22:36
“仡央族群有相当一部分融入壮族”,很严肃的说,这部分的资料我确实没有,也没有什么了解,如果小阴同学有资料,大家不妨交流讨论。“百濮族群融入壮族这件事情的存在是没有疑问的”,百濮民族的成份现在并不是很明确,学术上还有很大分歧,但是,百濮族群溶入壮族是可以确定的,这里也没人否定,关键在于,他所占比例的多少,在壮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如何,这些都还是学术上的空白区。
作者: 路    时间: 2007-8-1 22:48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1 18:17:00的发言:

不要忘记汉族血统融入壮族不仅仅有通婚一种方式。还有其他途径,例如因文化上被同化于壮族,而在民族识别时划归于壮族这条途径。考虑到壮族和汉族的划分仅仅是近50余年的事情(大约仅仅三代人)。那么这中情况不可忽视。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的做法来看,这些人的数量委实不可小视。
 

如果考虑汉族人融入壮族的途径,仅仅记得“通婚”二字。而忽视历史上因壮族在西南地区的相对文化强势,而同化于壮族的汉族移民。那是不可取的。

原来小阴同学念念不忘的是解放初期所谓“把汉人划归壮族”的说法,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但是小阴同学把他就得那么严重,那不妨就说说些种情况占有在当时有多少的范围?拿出数据来,不要以偏盖全好不好?还有,当时也有许多明明是壮族血统,但是因为在解放前后的一两代人里放弃了壮语改说汉语然后被划归汉族的族群,小阴同学是否了解过这些人有多少?我没做过调查,不知道这些族群所占的比例,所以我也不敢像某些人那样乱说。
作者: 路    时间: 2007-8-1 22:57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1 18:30:00的发言:

您确定现代壮族人当中到底是来自于古代汉族人的多,还是来自于“西瓯”或“骆越”又或“百濮”等西南部其他民族的人多了吗?如果确定了请公开阐述您的论证过程,以及所引用的数据,以证明您的结论准确无误。谢谢!

如果您没有力量证明:现代壮族人到底是来自于古代汉族人、“西瓯”或“骆越”又或“百濮”等西南部其他民族的人多。那您有资格批评我把“古汉族”放在前面吗?


从陈晶所做的实验,能证明壮族来源于汉族特有的基因O3e1也就占了6%而已,包括O3e*也不过10%左右,其它的O3基因小阴不会是全它归为汉族的功劳吧?6%的比例,比O*、O2a还有O1的比例都要小,小阴同学说说应该放在哪个位置?我还以为小阴同学已经有过硬的证据了呢,这么理直气壮。同时又想到一个问题:广西汉族的基因,壮族部分又占了多少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 22:59:23编辑过]

作者: 路    时间: 2007-8-1 23:06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1 18:36:00的发言:

谢谢夸奖,比起脸皮与勇气等某些东西(恐怕也包括学识至少是某方面的)在下还要虚心向您学习。至少在下以前好像还没说过侬智高进攻宋朝是“反抗”。


是啊,都被披了皮祼奔了还有脸回来,这种人的勇气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但说实在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人太多了,所以才会导致某种社会的无脸皮状态,比如说黑砖窑、大头娃娃,“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还有出口食品带毒等种种数不清的现象,这些事的黑幕太深,这里似乎不适合讨论这些东西,不说也罢。


作者: 路    时间: 2007-8-1 23:20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1 17:56:00的发言:

这是在下的一向观点,好好咀嚼一下那是什么意思“路”。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1 17:54:00的发言:

路先生这您就错了,在下什么时候把“O3当作汉族的专利了”?您不会是自己以为的吧?就像O2不是壮族的专利一样(孟高棉语系民族同样高比例携带O2)。O3也不仅仅为汉族人携带。


小阴同学的观点来多着咧,与我何干?我可没有兴趣“咀嚼”,脏多!有证据、有依据你就拿出来呗,不然我当你在YY。
作者: 路    时间: 2007-8-1 23:2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1 18:00:00的发言:
另外壮族人的O1,甚至一部分O2同样是来自古汉族。这就像壮族的一部分O2可能来自于孟高棉语系民族是一样的道理。

呵呵,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对没有证据或依据的东东,偶只当你在YY,请小阴同学自便。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2:16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1 23:22:00的发言:

呵呵,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对没有证据或依据的东东,偶只当你在YY,请小阴同学自便。

您真的以为在下喜欢说没有证据的话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您好好翻番柬埔寨人的基因学调查吧。咱家今天中午没功夫。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2:20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1 23:20:00的发言:
小阴同学的观点来多着咧,与我何干?我可没有兴趣“咀嚼”,脏多!有证据、有依据你就拿出来呗,不然我当你在YY。

哈哈,您这是认输了吧。好像口气很无奈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2:24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1 22:57:00的发言:

从陈晶所做的实验,能证明壮族来源于汉族特有的基因O3e1也就占了6%而已,包括O3e*也不过10%左右,其它的O3基因小阴不会是全它归为汉族的功劳吧?6%的比例,比O*、O2a还有O1的比例都要小,小阴同学说说应该放在哪个位置?我还以为小阴同学已经有过硬的证据了呢,这么理直气壮。同时又想到一个问题:广西汉族的基因,壮族部分又占了多少呢?

汉族不仅仅有O3e1您明白吗?不是汉族特有不能等同于不是来自于汉族。

壮族是个很年轻的民族,广西汉族当中壮族所提供的贡献很小,但是不排除西瓯骆越等壮族的父代民族的贡献。在下认为广西汉族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继承了古代广西地区民族的血统。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2:25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1 22:36:00的发言:
……百濮族群溶入壮族是可以确定的,这里也没人否定,关键在于,他所占比例的多少,在壮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如何,这些都还是学术上的空白区。

量某些人也不敢否定百濮族群参与了壮族的形成。


作者: 山之凤    时间: 2007-8-2 14:04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2:24:00的发言:

壮族是个很年轻的民族,广西汉族当中壮族所提供的贡献很小,但是不排除西瓯骆越等壮族的父代民族的贡献。在下认为广西汉族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继承了古代广西地区民族的血统。

“壮族是个很年轻的民族”这句是从什么角度说呢?用你的逻辑,汉族也应该是个很年轻的民族吧!


作者: 路    时间: 2007-8-2 14:09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2:16:00的发言:

您真的以为在下喜欢说没有证据的话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您好好翻番柬埔寨人的基因学调查吧。咱家今天中午没功夫。

某些人经常喜欢在鼻子里插根葱儿装象,或者经常冒充别的民族使点离间计,还有的人喜欢祼奔,那么小阴同学是否
“喜欢说没有证据的话”我也不好下结论。等你哪天有功夫了,再把你的证据拿出来也不迟。


作者: 路    时间: 2007-8-2 14:11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2:20:00的发言:

哈哈,您这是认输了吧。好像口气很无奈

阿Q!阿Q来了吗?

没来?我怎么好像听见阿Q在说话呢?难道是王胡?还是小D?


作者: 路    时间: 2007-8-2 14:18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2:25:00的发言:

量某些人也不敢否定百濮族群参与了壮族的形成。

真是好笑哦,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什么量不量?

如此说来,我量某些人(特别声明,不是指小阴同学)不敢去黑砖窑做工;我量某些人不敢到济南ZF面前去说济南下大雨死了多少人;我量某些人不敢祼奔---

哦哦,好像已经有些人祼奔过了---


作者: 路    时间: 2007-8-2 14: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2:24:00的发言:

汉族不仅仅有O3e1您明白吗?不是汉族特有不能等同于不是来自于汉族。

壮族是个很年轻的民族,广西汉族当中壮族所提供的贡献很小,但是不排除西瓯骆越等壮族的父代民族的贡献。在下认为广西汉族与广西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继承了古代广西地区民族的血统。

我当然知道汉族不仅仅有O3e1,不是汉族特有不能等同于不是来自于汉族。同样,不是汉族特有的你也不能证明那些是来自于汉族对吧?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之凤在2007-8-2 14:04:00的发言:

“壮族是个很年轻的民族”这句是从什么角度说呢?用你的逻辑,汉族也应该是个很年轻的民族吧!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7:54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之凤在2007-8-2 14:04:00的发言:

“壮族是个很年轻的民族”这句是从什么角度说呢?用你的逻辑,汉族也应该是个很年轻的民族吧!

作为一个民族融合的产物,壮族的最终形成是很晚近的事情。至于汉族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您不会不知道吧?古代汉族的最初几个王朝向南扩张时壮族的父代(或祖代)民族——西瓯,骆越等还矗立在当时的广西大地上。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8:03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2 14:23:00的发言:

我当然知道汉族不仅仅有O3e1,不是汉族特有不能等同于不是来自于汉族。同样,不是汉族特有的你也不能证明那些是来自于汉族对吧?


由于资料有限我也不能肯定那些O3有多大比例来自于汉族。但是现在根据壮族地区O3分布的规律,在下曾经推测高O3携带率人群自东方、北方向西,南参与壮族的形成。并且就此曾征求李辉先生的意见,答复是——“很可能”。至于壮族东、北方向哪个高O3携带率民族向壮族地区移民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我想我不必多说。当然大家也可以一起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 18:37:48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8:06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2 14:11:00的发言:

阿Q!阿Q来了吗?

没来?我怎么好像听见阿Q在说话呢?难道是王胡?还是小D?

哈哈,阁下愿意怎样说在下就怎样说。

另外,我曾经听论坛上的人说“路”先生是为忠厚长者。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2 18:08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2 14:18:00的发言:

真是好笑哦,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什么量不量?

……

正是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所以在下以为那些人没有上帝的本事——无中生有


作者: 布楼    时间: 2007-8-2 22:35

好,好,继续讨论

但是不要乱来


作者: 路    时间: 2007-8-4 12:39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7:54:00的发言:

作为一个民族融合的产物,壮族的最终形成是很晚近的事情。至于汉族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您不会不知道吧?古代汉族的最初几个王朝向南扩张时壮族的父代(或祖代)民族——西瓯,骆越等还矗立在当时的广西大地上。

按照小阴同学的观点,我真的不知道汉族是什么时候形成了,如果按照小阴同学的观点“作为一个民族整合的产物,汉族形成的时间是多少?”


作者: 路    时间: 2007-8-4 13:00

邕北:O3--8.7%   O3e1--4.35%

右江:O3--0%      O3e1--20%

田林:O3-0%   O3e1-4.55%

桂边:O3-25%   O3e1--0%

红水河:O3-20.51%  O3e1-15.38%

桂北:O3--14.29   O3e1--0%

邕南:O3--31.58   O3e1--0%

左江:O3--20%     O3e1--0%

是有点意思哦,怎么那么多地方的O3e1为0呢?特别是邕南,O3比例达31.58,O3e1也是0

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看来得去请教个“砖家”才行。


作者: 路    时间: 2007-8-4 13:0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2 18:06:00的发言:

哈哈,阁下愿意怎样说在下就怎样说。

另外,我曾经听论坛上的人说“路”先生是为忠厚长者。

 

小阴同学一定是被人骗了,我一点都不“忠厚”,特别是对某些不好好意的人。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4 18:38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4 13:00:00的发言:

 

是有点意思哦,怎么那么多地方的O3e1为0呢?特别是邕南,O3比例达31.58,O3e1也是0

无所谓,样本数量太少,再加上据说某些壮族学者的一贯作风(他人言).产生偏差是很有可能的。本人只是想用那些数据来说明广西东部壮族和西南部壮族的巨大差异。其他没有多想。有那些数据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拉,毕竟:

邕南(O3   O3a  O3e*  O3e1)总和高达42.1%;而“上思”上述种类的总合仅为0%!这个巨大差距已经够说明问题拉。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4 18:40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4 13:02:00的发言:

小阴同学一定是被人骗了,我一点都不“忠厚”,特别是对某些不好好意的人。

哈哈,那太另人失望拉。另外,在下可不是“不好好意的人”(是不怀好意吧?)


作者: 路    时间: 2007-8-4 22:46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4 18:40:00的发言:

哈哈,那太另人失望拉。另外,在下可不是“不好好意的人”(是不怀好意吧?)

某些人的祼奔经过广大网友都是欣赏过的,是不是我也不好说啊,得由僚网的网友们来评判啰。
作者: 路    时间: 2007-8-4 22:57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4 18:38:00的发言:

无所谓,样本数量太少,再加上据说某些壮族学者的一贯作风(他人言).产生偏差是很有可能的。本人只是想用那些数据来说明广西东部壮族和西南部壮族的巨大差异。其他没有多想。有那些数据已经足够说明问题拉,毕竟:
 

邕南(O3   O3a  O3e*  O3e1)总和高达42.1%;而“上思”上述种类的总合仅为0%!这个巨大差距已经够说明问题拉。
 

 

是啊,邕南的O3基因比例达到31.58%,而O3E1却只为0,肯定让某些人很抓狂。另外,某些人想用血统论来说明什么恐怕是徒劳了,也不去验一下自己的基因有多复杂,真是的。

至于说到“某些壮族学者的一贯作风”,我看再怎么厉害也比不上某些人做的“纸皮包子”或者“汉蕊”CPU厉害吧?某些人制造的东西,地球人都知道。


作者: 路    时间: 2007-8-4 23:14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4 12:39:00的发言:

按照小阴同学的观点,我真的不知道汉族是什么时候形成了,如果按照小阴同学的观点“作为一个民族整合的产物,汉族形成的时间是多少?”

咦,小阴同学好像没看到这个问题。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5 08:02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4 23:14:00的发言:

咦,小阴同学好像没看到这个问题。

你先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吧。在下也学人家来点启发式教育。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5 08:19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4 22:57:00的发言:

是啊,邕南的O3基因比例达到31.58%,而O3E1却只为0,肯定让某些人很抓狂。另外,某些人想用血统论来说明什么恐怕是徒劳了,也不去验一下自己的基因有多复杂,真是的。

无所谓样本量仅仅有15个,而即使在汉族地区O3E1携带率也常仅仅是百分之十几。因此样本的随机性很大。更何况本人从来没有想证明那些地区都是汉族人过。(不信你去翻我的旧帖子。)

抓狂倒未必,本人仅仅是想阐明壮族内部差异,以证明在下的一向观点——壮族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本人的目的达到了。毕竟邕南(O3   O3a  O3e*  O3e1)总和高达42.1%;而“上思”上述种类的总合仅为0%!按某些人的说法“肯定让某些人很抓狂”。

让您失望拉,找了半天找到了在下的小辫子了没有?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5 08:35

“属于东亚北方人群特征单倍群的O3*,在壮族人群里面也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因为单倍群O3*并没有区分出明显的组群,也没有明显的中心”

这一点可能比较特殊,因为壮族地区O2a*O2a1是以西南部为明显核心分布区的。


作者: 路    时间: 2007-8-5 17:28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5 8:19:00的发言:

无所谓样本量仅仅有15个,而即使在汉族地区O3E1携带率也常仅仅是百分之十几。因此样本的随机性很大。更何况本人从来没有想证明那些地区都是汉族人过。(不信你去翻我的旧帖子。)

抓狂倒未必,本人仅仅是想阐明壮族内部差异,以证明在下的一向观点——壮族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本人的目的达到了。毕竟邕南(O3   O3a  O3e*  O3e1)总和高达42.1%;而“上思”上述种类的总合仅为0%!按某些人的说法“肯定让某些人很抓狂”。

让您失望拉,找了半天找到了在下的小辫子了没有?

这么说我们还得感谢小阴同学的“证明”啊!只可惜,在你“证明”之前,我们已经知道了,真是不好意思。建议小阴去证明另一个结论:祼奔的艺术性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8-8 17:18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5 17:28:00的发言:

这么说我们还得感谢小阴同学的“证明”啊!只可惜,在你“证明”之前,我们已经知道了,真是不好意思。建议小阴去证明另一个结论:祼奔的艺术性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

谢谢,原来您也认为在下的观点是正确的呀??!!可惜,那您一直以来和在下争吵个什么?我劝某些人不要掩饰了。假如立场是错误的,失败其实也是难免的。

“祼奔的艺术性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您还是自己去证明吧。ok?


作者: 路    时间: 2007-8-9 11: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8-8 17:18:00的发言:

谢谢,原来您也认为在下的观点是正确的呀??!!可惜,那您一直以来和在下争吵个什么?我劝某些人不要掩饰了。假如立场是错误的,失败其实也是难免的。

“祼奔的艺术性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您还是自己去证明吧。ok?

我只是说壮族是一个融合的民族,至于小阴同学的观点嘛,那就不知道喽?对了,小阴同学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 卜丁    时间: 2007-8-10 17:15
壮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当然她融合了很多其他民族的成分,我们并不像某些人那样,要证明自己的民族血统的纯洁性如何如何的!
作者: yueven    时间: 2007-8-19 00:04

这个……一位是斑竹,一位也是爱好者,有什么好争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摆在那里,是一个做出来的事实,我相信任何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本意总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展示这个结果的,他们总是不带任何种族偏见来这样做的,而传诸大众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这些结论属于大众。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无论历史如何,他总归是一个结果,我想我会尊重这个历史的结果,而同时身处古越地我想得更多的是今天我们如何发展自己,壮族的历史如何造成了他的今天……尊重事实,但是向前看,我觉得是我在这个领域的态度。

很多争论无心看完,唯独有一点我注意到的是壮族是否年轻。这个问题首先是怎么样定义一个民族,如果以名称定那可能很年轻,但是我以为不妥当,今天在广西,包含在壮族里面的支系一如楼主文章所提是很多的。作为古“西瓯”、“骆越”的后裔,将壮族和这两个族群隔开我觉得并不妥当。族群的形成,我认为不单只是血缘关系,也不单只是文化的直接继承,是包含了血缘、文化、语言(涵盖在文化内?)等多种因素的。从这一点,壮族古老我觉得并无问题,另外从壮族父系遗传结构来看,这一点也比较明确,这一点不单是从SNP单倍型频率来分析,还从str多样性分析,以及SNP单倍型年代估算得到的结论。壮族古老我以为肯定。


作者: 路    时间: 2007-8-20 23:27
QUOTE:
以下是引用yueven在2007-8-19 0:04:00的发言:

这个……一位是斑竹,一位也是爱好者,有什么好争的?

yueven网友可能没有看到某些人“祼奔”的经过,如果看过也许就不这样认为了。你以为人家真的是什么“爱好者”?用马三立的话说,人家是来“逗你玩儿”的!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8:56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7-8-9 11:23:00的发言:

我只是说壮族是一个融合的民族,至于小阴同学的观点嘛,那就不知道喽?对了,小阴同学的观点是什么?

哈哈,想不到路先生的发言已经改了。当版主就是好可以改动的没有痕迹!高

不过……呵呵您是不是已经露怯了?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9:11
QUOTE:
以下是引用yueven在2007-8-19 0:04:00的发言:

作为古“西瓯”、“骆越”的后裔,……壮族古老我以为肯定

作为非洲古猿的后裔现代人的祖先有悠长的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尽管非洲古猿曾经和古代大熊猫生活在同一时代,就断言现代人的历史与大熊猫拥有同样古老的历史。我认为这是个荒谬的结论。

作为古百濮,古汉人,西瓯,骆越等民族的后裔,壮族的形成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只因为西瓯、骆越曾经与古代汉族的最初几个王朝遭遇,就断言壮族与汉族同样古老,我认为这是个荒谬的结论。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5 19:1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5 18:56:00的发言:

哈哈,想不到路先生的发言已经改了。当版主就是好可以改动的没有痕迹!高

不过……呵呵您是不是已经露怯了?

本站任何人(包括管理员、总版主)修改自己的发言,都会留下痕迹,除非是拥有版主或者更高权限的人修改低于自己权限的人的帖子,才不会留下痕迹。所以路版主没有办法修改自己的留言而不留痕迹。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9:16

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透露,在三峡地区的最新考古挖掘出的石器和动物化石证明中国古人类应当源于200万年前的非洲古猿,而这一新的学说将有望推翻中国人起源于13万年前非洲古人类的“夏娃”学说。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5 19:21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5 19:11:00的发言:

作为非洲古猿的后裔现代人的祖先有悠长的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尽管非洲古猿曾经和古代大熊猫生活在同一时代,就断言现代人的历史与大熊猫拥有同样古老的历史。我认为这是个荒谬的结论。

作为古百濮,古汉人,西瓯,骆越等民族的后裔,壮族的形成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只因为西瓯、骆越曾经与古代汉族的最初几个王朝遭遇,就断言壮族与汉族同样古老,我认为这是个荒谬的结论。

西瓯、骆越曾经建立过高度的青铜文明,这是众多考古成果证明的事实,西瓯曾经坚持抵抗秦军几十万侵略军长达6年并曾一度使作战的秦军全军覆没并斩杀秦将,这不是没有国家机器和军队的政权可以做到的,就此认为西瓯、骆越是古老的文明是毫不为过的。认为西瓯骆越是古老的,不等于“断言壮族与汉族同样古老”,阴暗面先生的逻辑思维应该修正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25:45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9:23
QUOTE:
以下是引用2007-8-9 11:23:00的发言:

我只是想证明O3不是汉族的专利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2007-7-22 11:37:00的发言:

……个人认为壮族O3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汉族……

我原本心想老人好面子不想落井下石,但是路先生居然用修改自己的发言来和在下辩论。您的这种行为恐怕有点不厚道吧?幸亏在下留了一手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9:25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5 19:12:00的发言:

本站任何人(包括管理员、总版主)修改自己的发言,都会留下痕迹,除非是拥有版主或者更高权限的人修改低于自己权限的人的帖子,才不会留下痕迹。所以路版主没有办法修改自己的留言而不留痕迹。

原来水这深啊!不过看过这个帖子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另外在下也偷偷的留了一手。难为您费心拉。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5 19:28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5 19:25:00的发言:

原来水这深啊!不过看过这个帖子的人已经有很多了。另外在下也偷偷的留了一手。难为您费心拉。

你不信可以向任何人求证。欢迎你将“偷偷的留了一手”的证据公布于众,以“揭露”这水如何的“深”。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9:35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5 19:21:00的发言:

西瓯、骆越曾经建立过高度的青铜文明,这是众多考古成果证明的事实,西瓯曾经坚持抵抗秦军几十万侵略军长达6年并曾一度使作战的秦军全军覆没并斩杀秦将,这不是没有国家机器和军队的政权可以做到的,就此认为西瓯、骆越是古老的文明是好不为过的。认为西瓯骆越是古老的,不等于“断言壮族与汉族同样古老”,阴暗面先生的逻辑思维应该修正一下。

不仅西瓯、骆越曾经建立过高度的青铜文明,你们的祖先之一古代汉族人也曾经建立过高度的青铜文明。你们的祖先的确是伟大的,但是这不等于他们的子孙可以忘记祖先的创业艰辛。
 

“秦军全军覆没”?那南越王赵陀怎么没有死?难道赵陀不是与西瓯作战的几十万大军的一员?
 

就像古猿古老,但不等于现代人和大熊猫一样古老一样。虽然,壮族人的祖先之二“西瓯、骆越”古老,不等于现代壮族和曾经与“西瓯、骆越”在岭南遭遇的古老汉族一样的古老。
 

那些南下的古代汉族人很多是你们的祖先。古代汉族是现代壮族的先代民族。越色僚人的逻辑思维应该修正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19:36:38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19:36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5 19:28:00的发言:

你不信可以向任何人求证。欢迎你将“偷偷的留了一手”的证据公布于众,以“揭露”这水如何的“深”。

谢谢,想必对此感慨的有很多人吧。没办法


作者: 布楼    时间: 2007-9-25 19:51

热烈欢迎小阴同学,呵呵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2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布楼在2007-9-25 19:51:00的发言:

热烈欢迎小阴同学,呵呵

谢谢中秋节快乐,听说你们那里也过中秋节是吗?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20:02
但愿我这个喜欢追求事实的人的到来没有绞了您的雅兴。
作者: 布楼    时间: 2007-9-25 20:08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5 20:02:00的发言:
但愿我这个喜欢追求事实的人的到来没有绞了您的雅兴。

实事求是就好

偶就特别喜欢实事求是

更加喜欢是求实的人

祝所有实事求是的人中秋快乐

年年好运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20:10
QUOTE:
以下是引用布楼在2007-9-25 20:08:00的发言:

实事求是就好

偶就特别喜欢实事求是

更加喜欢是求实的人

祝所有实事求是的人中秋快乐

年年好运

谢谢也正因为如此,在下在僚网上得罪了一些人。

但是在下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与欣赏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5 22:59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5 19:35:00的发言:

不仅西瓯、骆越曾经建立过高度的青铜文明,你们的祖先之一古代汉族人也曾经建立过高度的青铜文明。你们的祖先的确是伟大的,但是这不等于他们的子孙可以忘记祖先的创业艰辛。
 

“秦军全军覆没”?那南越王赵陀怎么没有死?难道赵陀不是与西瓯作战的几十万大军的一员?
 

就像古猿古老,但不等于现代人和大熊猫一样古老一样。虽然,壮族人的祖先之二“西瓯、骆越”古老,不等于现代壮族和曾经与“西瓯、骆越”在岭南遭遇的古老汉族一样的古老。
 

那些南下的古代汉族人很多是你们的祖先。古代汉族是现代壮族的先代民族。越色僚人的逻辑思维应该修正一下。


是“作战的秦军”,不是秦军全体,请你注意定语。

秦侵略军进攻岭南之后,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处于相持对抗的局面。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进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虽然许多北方的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辽人、金人、西夏人、蒙古人、满洲人等少数民族数度进攻中原并给中原汉族输入了大量的北方胡人血液,但人们并不说“古代匈奴人”、“古代鲜卑人”、“古代蒙古人”等是汉族的“先代民族”,你不但要修正一下你的逻辑,更要修正你的道德休养。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23:06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5 22:59:00的发言:

是“作战的秦军”,不是秦军全体,请你注意定语。

那么你如何确定赵陀所率领的秦军没有战斗过呢?

难道赵陀戍守岭南完全是和平的驻军吗?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23:07
   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到龙川(今龙川县佗城镇)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秦二世时,由于先后有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的楚汉之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任嚣死后,赵陀摄行南海尉事,向横浦、阳山、湟谿关传布檄文,以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为由,要其疾速断绝道路,集合军队。赵佗并借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任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灭亡后,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时,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决定不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于是派遣大夫陆贾去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而刘邦立赵佗为南越王,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而此时南越边界与汉朝长沙王封地相接壤。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5 23:12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5 22:59:00的发言:

虽然许多北方的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辽人、金人、西夏人、蒙古人、满洲人等少数民族数度进攻中原并给中原汉族输入了大量的北方胡人血液,但人们并不说“古代匈奴人”、“古代鲜卑人”、“古代蒙古人”等是汉族的“先代民族”,你不但要修正一下你的逻辑,更要修正你的道德休养。

你敢说壮族内部的古代汉族人后裔比古代侬人后裔少吗?古代汉族人也是你们的祖先请问阁下难道要回避吗?作为一个民族融合的产物壮族是古代汉族,西瓯,骆越以及百濮等诸多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

请您端正心态!

据《新元史·惠宗本纪》载:“己亥,惠州归善县贼聂秀卿,覃景山等作乱,江西行省左丞沙的以兵讨之。”
而《续资治通鉴》载:“己亥,惠州归善县民聂秀卿、谭景山等造军器,拜戴甲为定光佛,与朱光卿相结为乱,命江西行省左丞锡迪捕之。”

惠州归善县位于现在的广东省惠州市。从以上记载来看,覃景山(谭景山)应该是广东人。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5 23:2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5 23:12:00的发言:

你敢说壮族内部的古代汉族人后裔比古代侬人后裔少吗?古代汉族人也是你们的祖先请问阁下难道要回避吗?作为一个民族融合的产物壮族是古代汉族,西瓯,骆越以及百濮等诸多民族相互融合的产物!

请您端正心态!

据《新元史·惠宗本纪》载:“己亥,惠州归善县贼聂秀卿,覃景山等作乱,江西行省左丞沙的以兵讨之。”
而《续资治通鉴》载:“己亥,惠州归善县民聂秀卿、谭景山等造军器,拜戴甲为定光佛,与朱光卿相结为乱,命江西行省左丞锡迪捕之。”

惠州归善县位于现在的广东省惠州市。从以上记载来看,覃景山(谭景山)应该是广东人。

壮族内部的古代汉人后裔的数据有多少?请你一一列举看看?古代汉族人有少数融入壮族是一个事实,我没有必要回避,但就此就说古代汉族人就是壮族人的祖先那就是偷梁换柱了,就像大量胡人血统充斥北方汉族血统一样是历史的事实但也不能说胡人就是汉族人的祖先一样,也请你不要回避。“侬人”只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和组成部分,是某个历史阶段某个地域的壮族人群和现代某些壮族人的自称,不能等同于整个壮族先民,麻烦你把壮族历史文化常识弄清楚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民族主要是从语言文化这个第一性来区分和认同的,这和血统又何干?你知识结构严重偏颇,民族情感时刻左右着你的个人情绪,得出的结论当然是脱离事实和不公正的。另外,这个问题和广东人覃景山又有何关?历史上广东也是僚人的分布区,他和僚人也许还又扯上关系了,YAE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5 23:36:12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6 18:05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5 23:22:00的发言:

壮族内部的古代汉人后裔的数据有多少?请你一一列举看看?古代汉族人有少数融入壮族是一个事实,我没有必要回避……“侬人”只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和组成部分,是某个历史阶段某个地域的壮族人群和现代某些壮族人的自称,不能等同于整个壮族先民,麻烦你把壮族历史文化常识弄清楚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民族主要是从语言文化这个第一性来区分和认同的,这和血统又何干?你知识结构严重偏颇,民族情感时刻左右着你的个人情绪,得出的结论当然是脱离事实和不公正的。另外,这个问题和广东人覃景山又有何关?历史上广东也是僚人的分布区,他和僚人也许还又扯上关系了,YAEH?


你知道壮族内部的古代侬人后裔的数据有多少吗?知道的话请您出示调查结果,否则别怨我说您不知道。我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族人后裔比壮族内部的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少”您有疑问吗?至于说“古代汉族人有少数融入壮族”倒是怎么个少法?阁下的说话的依据在哪里?

壮族是由古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以及回族后裔等诸多民族相互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融合的产物。麻烦您搞清楚壮族的历史再来发言。民族主要是从近似的心理素质和文化认同感为第一性来区分和认同的,而不是所谓的“语言”!!这也是回族,满族与汉族在语言文化基本相同,但却不属于一个民族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之前长期没有自统一的语言但却属于同一民族的原因。麻烦你搞清楚基本常识!

历史上广东曾经长期为高O1携带率民族居住区,而僚人为高O2携带率。两者在文化上面有差异在血统方面更有分别!而广东历代移民的迁入主要来自于广东之北。

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OK?

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OK?

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O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6 18:57:24编辑过]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9-26 18:48

嘉靖《惠州府志》:“瑶僮淆焉,渔疍伏焉,逋亡集焉,盗由所出也。”由此可见明代的惠州地区仍有僮人活跃,谭景山很有可能是僮人。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6 18:55
QUOTE: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7-9-26 18:48:00的发言:

嘉靖《惠州府志》:“瑶僮淆焉,渔疍伏焉,逋亡集焉,盗由所出也。”由此可见明代的惠州地区仍有僮人活跃,谭景山很有可能是僮人。

“有僮人活跃,谭景山很有可能是僮人”?明代广西地区有汉族人活动,因此“季人”很有可能是汉族人后裔。

量季人也拿不出谭景山不是汉族人的有力证据,只能拿“很有可能”说话。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9-27 11:02

你不也在使用“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样的句式吗?你又能拿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呢?这件事原本就是很难去百分之百断定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文献记载上得出结论:假如覃怀满是覃景山之子,那么他更可能是广东人而不是山东人。同时文献中的记载表明传说中和覃怀满一同出现并担任东兰土知州的“韦天珍”并不存在,说明这个传说中的内容是虚构的,不足为凭。

至于明代广西是否有汉族人活动,也许跟我是不是汉族人后裔原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不能确认明代时我的祖先是不是生活在广西,呵呵。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3:19

“广东人覃景山是汉族人的可能性远大于他是僚人的可能性”或“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远大于所谓的“很可能”。不要把你的很可能与我的“可能性比较小”相提并论。

传说的内容或许有虚构成分,的确应该批判的接受。从文献来看覃景山是广东人应该是事实。“韦天珍”或许并不存在。覃怀满不是山东人而是广东人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大。从覃怀满遗像上来看覃怀满的鼻梁直挺而高耸和很多壮族人的低鼻梁区别很大。如果画像准确的话,这也是覃怀满身份的有利佐证之一

覃怀满:(请注意覃怀满的鼻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位普通壮族老人,请注意这位老人的鼻梁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3:23

另一位壮族老人,请注意他的鼻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3&id=18869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3:28
QUOTE: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7-9-27 11:02:00的发言:

……至于明代广西是否有汉族人活动,也许跟我是不是汉族人后裔原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不能确认明代时我的祖先是不是生活在广西,呵呵。

很多壮族人家谱或许有错误,但是这个错误本身不能自动说明壮族人祖先的来源。更不能因此就对很多壮族人祖先的“汉族来源说”做出否定的结论。很多人已经在福建人父系祖先是否来自中原,是否是汉族人的问题上闹过笑话拉。没有必要让错误重演一次。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9-27 16: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7 13:19:00的发言:

“广东人覃景山是汉族人的可能性远大于他是僚人的可能性”或“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远大于所谓的“很可能”。不要把你的很可能与我的“可能性比较小”相提并论。

传说的内容或许有虚构成分,的确应该批判的接受。从文献来看覃景山是广东人应该是事实。“韦天珍”或许并不存在。覃怀满不是山东人而是广东人的可能性的确比较大。从覃怀满遗像上来看覃怀满的鼻梁直挺而高耸和很多壮族人的低鼻梁区别很大。如果画像准确的话,这也是覃怀满身份的有利佐证之一

覃怀满:(请注意覃怀满的鼻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位普通壮族老人,请注意这位老人的鼻梁

 

什么“远大于”、“比较小”都是你一厢情愿的说法,并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哪里谈得上什么“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弄清楚覃怀满画像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和他本人究竟有几分相似之前,摸骨看相毫无意义。
从绘画风格来看,这幅画像更像是近现代的产物,其年代距离元代末年恐怕有几百年。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7 16:44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6 18:05:00的发言:

你知道壮族内部的古代侬人后裔的数据有多少吗?知道的话请您出示调查结果,否则别怨我说您不知道。我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族人后裔比壮族内部的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少”您有疑问吗?至于说“古代汉族人有少数融入壮族”倒是怎么个少法?阁下的说话的依据在哪里?

壮族是由古汉族,西瓯,骆越,百濮,棕种人,以及回族后裔等诸多民族相互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融合的产物。麻烦您搞清楚壮族的历史再来发言。民族主要是从近似的心理素质和文化认同感为第一性来区分和认同的,而不是所谓的“语言”!!这也是回族,满族与汉族在语言文化基本相同,但却不属于一个民族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之前长期没有自统一的语言但却属于同一民族的原因。麻烦你搞清楚基本常识!

历史上广东曾经长期为高O1携带率民族居住区,而僚人为高O2携带率。两者在文化上面有差异在血统方面更有分别!而广东历代移民的迁入主要来自于广东之北。

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OK?

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OK?

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OK?

我说过,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现代壮族的局部地区必然有大量古代侬人的血统。我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人后裔比壮族内部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多”,你有疑问吗?

古代汉族有少数融入壮族,依据在于本帖楼主转载的文章:“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在我们的分析结果中,我们注意到O3*及其下游单倍群在壮族人群又有着一定频率的分布,但是经过STR 网络结构分析,这些单倍群并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这就使得遗传结构与一些历史记载吻合起来。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纪录,我们发现公元前213 年,当时统治者秦始皇就曾从中原征调1.2 万未婚女子至岭南配给驻守在岭南地区的军队。从那时起,岭南成为秦王朝“治狱吏不直者”的发配地。此后历代统治阶级对岭南地区多采取“羁縻政策”,使得众多来自北方的军人、流官的迁入,这导致了壮族原有的基因库经历了延续不断的扩充乃至混杂。因此属于东亚北方人群特征单倍群的O3*,在壮族人群里面也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因为单倍群O3*并没有区分出明显的组群,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因此单倍群O3*及其下游单倍群应该是历代东亚北方人群进入广西和当地壮族融合留下来的痕迹,属于壮族人群遗传结构中外来的遗传成分,其历史应该在最近的数千年内,这和历史的记载也是相符合的。”

民族是语言文化第一性,现代满族、回族等虽然已经集体转用汉语,但他们的民族心理素质在养成之前,也必定是由别于汉语的民族语言文化氛围内形成的,这个共同心理形成之后,语言集体转用之后仍旧保持了民族意识,其实也是民族语言文化第一性的延续。

请你用数据来证明“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的假设能够成立,要不然你的这个结论人们大可当作是谬论。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9-27 1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7 13:28:00的发言:

很多壮族人家谱或许有错误,但是这个错误本身不能自动说明壮族人祖先的来源。更不能因此就对很多壮族人祖先的“汉族来源说”做出否定的结论。很多人已经在福建人父系祖先是否来自中原,是否是汉族人的问题上闹过笑话拉。没有必要让错误重演一次。

澄清壮族家谱中普遍存在的错误,是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说法成为某些别有用心者炮制“造壮论”的工具。
由于家谱中的错误记载正是壮族人祖先“汉族来源说”的主要依据之一,澄清这些错误就足以使此类说法失去凭据。

壮族家谱中的某些说法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然而时至今天仍有人抱着不放。所以对这些说法进行辨正,才是避免错误重演的必要举措。
换句话说,澄清旧有家谱中的错误说法的,更有利于对壮族起源及形成历史的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展开。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7 17:04

僚人历史上融入部分汉族血统,是北方的军人、流官、商人等进入僚区后落叶生根的结果,但由于他们人数比较少,所以在壮族各地O3*没有区分出明显的族群,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这足以说明现代壮族当中,古代汉族融入的成份有一定的比例但仍然是少数。

但汉族特别是北方汉族融入大量异族血统是历史学家的结论。鉴于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北宋建立之后辽、金、西夏、蒙古等游牧民族依次在华北地区建立政权,乃至蒙古灭宋、满清入关等,华北地区被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羌、氐、辽、金、西夏、蒙古、满洲等)严重混血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史实。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胡人入侵华北,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种族清洗暴行。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没有摆脱游牧状态的民族,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这些女子后来必定生育了大量的羯赵后裔。五胡乱华时期中原汉族大部分被屠杀,且遭到了胡人强制性的输血,在悲惨的民族屈辱当中留下了大量胡人的血脉。而这也只是五胡乱华时期,更不用说后来的辽、金、蒙古、满洲等入主中原之后留下的大量北方游牧民族血统,可见,许多中原汉族,如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的很多现代汉族,其先民集团是匈奴、鲜卑、羯、羌、氐、辽、金、西夏、蒙古、满洲等古代民族,因此“阴暗面”很有可能是这些胡人集团的后裔。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7:43
QUOTE: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7-9-27 16:23:00的发言:

什么“远大于”、“比较小”都是你一厢情愿的说法,并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哪里谈得上什么“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弄清楚覃怀满画像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和他本人究竟有几分相似之前,摸骨看相毫无意义。
从绘画风格来看,这幅画像更像是近现代的产物,其年代距离元代末年恐怕有几百年。

“远大于”、“比较小”都是根据元末明初时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各民族分布情况所做出的推论。怎么会是“一厢情愿”?要说“一厢情愿”我看还是用在您的“很可能”上面更合适吧?

另外依季人先生的理论,“从秦汉以来直到明代,清代到现在”广西都有汉族人“活跃”。因此季人很可能是古代汉族移民的后代。OK?这样您满意了吧?

至于覃怀满画像的年代与真伪问题我也有疑问,所以我才用了“如果画像准确的话”这样的话做注脚。在下的发言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还请覃绵文先生解释一下画的来源与出处。谢谢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7 18:11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7 17:43:00的发言:

“远大于”、“比较小”都是根据元末明初时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各民族分布情况所做出的推论。怎么会是“一厢情愿”?要说“一厢情愿”我看还是用在您的“很可能”上面更合适吧?

另外依季人先生的理论,“从秦汉以来直到明代,清代到现在”广西都有汉族人“活跃”。因此季人很可能是古代汉族移民的后代。OK?这样您满意了吧?
 

至于覃怀满画像的年代与真伪问题我也有疑问,所以我才用了“如果画像准确的话”这样的话做注脚。在下的发言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还请覃绵文先生解释一下画的来源与出处。谢谢

请阴暗面举出“元末明初时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各民族分布情况”的出处,谢谢。我也觉得阴暗面先生的“远大于”“比较小”是一厢情愿的措辞,所以“一厢情愿”用在您身上是很合适的。

季人贝侬是什么族系的后裔要去检验DNA才可以下结论。我可能是古汉族后裔,也可能是古孟高棉人后裔,当然阴暗面先生很可能是羯族后裔,也可能是满洲后裔,这些都需要你我去检验才可以下结论。但所有一切都不影响我是广西壮族人,而阴暗面先生是河北汉族人的事实。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8:23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7 的发言(小字部分):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现代壮族的局部地区必然有大量古代侬人的血统。我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人后裔比壮族内部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多”,你有疑问吗?===========================================================================================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搞笑啊!到底是儿子生了老子。还是老子生了儿子?壮族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古代侬人(南部一些壮族人的祖先)和古汉族,百濮以及其他民族一起融合而成了现代壮族。说侬人是壮族的父代民族还差不多,怎么能说“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这就好象说绳纹人是现代日本人的“一个支系”一样可笑!

看来越色僚人先生对在下的观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族人后裔比壮族内部的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少”是没有疑问的。要不您怎么会回避这个问题呢?

古代汉族有少数融入壮族,依据在于本帖楼主转载的文章:“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

楼主转载的文章仅仅证明拉历史上确实有汉族人融入广西地区。但是“少数”二字又从何而来?首先汉族内部不仅仅有O3*及其下游单倍群携带,还有O2,O1等其他单倍群携带因此。壮族内部的古汉族来源者不仅限于O3*及其下游单倍群。尤其是从东部迁入广西的汉族人群应该带有比较高的O1单倍群携带率。其次,必须说明是"标本实际上是有所谓“标准”的,至少每个个体往上追溯三代的直系亲属均为壮族。"因此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很多在身份证上标示为壮族者没有入选的资格。广西壮族人和广西汉族人的“分手“(划清界限):也仅仅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三代人)请大家注意!不知道族谱上显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的壮族人会怎么想。自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之后,你们是不是又一次被另册了?

民族是语言文化第一性,现代满族、回族等虽然已经集体转用汉语,但他们的民族心理素质在养成之前,也必定是由别于汉语的民族语言文化氛围内形成的……======================================================================================

您别猜了。如果我告诉您“在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是430多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第六位,而到了1990年的人口普查,满族人口猛增到900多万人,增加了一倍”。您还坚持现代满族的“民族心理素质在养成之前,也必定是由别于汉语的民族语言文化氛围内形成的”吗?另外有别于不等于曾经拥有共同的语言。回族在共同使用汉语之前就没有共同的语言,他们使用——汉语,阿拉伯语,占城语,维吾尔语,波斯语……我想这是您的“民族是语言文化第一性”的最大讽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7 18:57:20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8:28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7 16:44:00的发言:

……请你用数据来证明“至少自宋朝起广东就是汉族人占优势的地区了……‘广东人覃景山’是僚人的可能性比较小”的假设能够成立,要不然你的这个结论人们大可当作是谬论。

您不会自己去看看广东人的单倍群O2a 在广东人内部携带率有多么少吗?不读书!您不会好好学一下广东的历史非要在下教给您吗?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9-27 18:44

你并没有提供元末明初广东地区的民族分布状况来支持你的说法。
我倒是找到元代刘鄂认为广东地区“猺獠半之”的说法,和你所谓“自宋代以来广东地区汉族人占优势”的说法相矛盾。
广东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向一直是百越先民及后代融入汉族,这也是汉族在广东逐渐占到人口多数的主要原因。百越成份的融入构成了今天广东汉族中的很大一部分,如广府人。

广西各地壮族覃姓目前所能追溯并确认的谱系中,从其生活地域及语言、习俗等方面,都深深印有壮族的烙印。因此在没有其他有力的新证据出现之前,其祖先是本地土著居民的可能性自然远远大于是汉族移民的可能。
早在唐宋时广西覃姓就已经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这也说明今天广西多达50万人的覃姓不可能全部出自元末广东“覃景山”一脉。

就我个人而言,当然不排除远祖中有汉族成份的可能,但这仅仅是一种暂时无法完全否定的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而已,连“较小”都谈不上。
退一万步说,即使这种个别的可能性成立,也不会改变广西覃姓自古是土著居民的事实,更不会改变壮族整体起源的性质。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9-27 18:44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7 18: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7 的发言(小字部分):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现代壮族的局部地区必然有大量古代侬人的血统。我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人后裔比壮族内部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多”,你有疑问吗?===========================================================================================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搞笑啊!到底是儿子生了老子。还是老子生了儿子?壮族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侬人(南部一些壮族人的祖先)和古汉族,百濮以及其他民族一起融合而成了现代壮族。说侬人是壮族的父代民族还差不多,怎么能说“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这就好象说绳纹人是现代日本人的“一个支系”一样可笑!

看来越色僚人先生对在下的观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壮族内部古代汉族人后裔比壮族内部的古代侬人后裔数量少”是没有疑问的。要不您怎么会回避这个问题呢?

古代汉族有少数融入壮族,依据在于本帖楼主转载的文章:“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

楼主转载的文章仅仅证明拉历史上确实有汉族人融入广西地区。但是“少数”二字又从何而来?首先汉族内部不仅仅有O3*及其下游单倍群携带,还有O2,O1等其他单倍群携带因此。壮族内部的古汉族来源者不仅限于O3*及其下游单倍群。尤其是从东部迁入广西的汉族人群应该带有比较高的O1单倍群携带率。其次,必须说明是"标本实际上是有所谓“标准”的,至少每个个体往上追溯三代的直系亲属均为壮族。"因此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很多在身份证上标示为壮族者没有入选的资格。广西壮族人和广西汉族人的“分手“(划清界限):也仅仅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三代人)请大家注意!不知道族谱上显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的壮族人会怎么想。自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之后,你们是不是又一次被另册了?

民族是语言文化第一性,现代满族、回族等虽然已经集体转用汉语,但他们的民族心理素质在养成之前,也必定是由别于汉语的民族语言文化氛围内形成的……======================================================================================

您别猜了。如果我告诉您“在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是430多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数的第六位,而到了1990年的人口普查,满族人口猛增到900多万人,增加了一倍”。您还坚持现代满族的“民族心理素质在养成之前,也必定是由别于汉语的民族语言文化氛围内形成的”吗?另外有别于不等于曾经拥有共同的语言。回族在共同使用汉语之前就没有共同的语言,他们使用——汉语,阿拉伯语,占城语,维吾尔语,波斯语……我想这是您的“民族是语言文化第一性”的最大讽刺


僚人历史上融入部分汉族血统,是北方的军人、流官、商人等进入僚区后落叶生根的结果,但由于他们人数比较少,所以在壮族各地O3*没有区分出明显的族群,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这足以说明现代壮族当中,古代汉族融入的成份有一定的比例但仍然是少数的。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这个命题一点都不好笑,因为侬人只是古代壮族先民集团当中局部地区的人(即侬峒),侬峒的附近还有许多其他壮族先民集团,侬人至今仍然只是壮族的一支而已。请不好好读书的阴暗面先生反省一下自己对壮族历史文化常识。

满族人口在某个阶段猛增一倍,不代表满族历史上就没有他独特的语言文化,满语的消亡只是满清后期之后的事情,至今都没有完全消亡,另外,阴暗面很可能是满洲人后裔,你的祖先很可能是说满语的。回族在形成的时候,也是在一定的语言文化体系(波斯语)中形成,后来才吸收了大量汉族等民族的血液最终形成并转用汉语,他们的祖先不可能是哑巴族,民族是语言文化第一性,没有问题。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8:52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7 18:2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7 的发言(小字部分):

古代汉族有少数融入壮族,依据在于本帖楼主转载的文章:“第三个遗传层次是来自O3*及其下游单倍群的信息。=====================================================================================

楼主转载的文章仅仅证明拉历史上确实有汉族人融入广西地区。但是“少数”二字又从何而来?首先汉族内部不仅仅有O3*及其下游单倍群携带,还有O2,O1等其他单倍群携带因此。壮族内部的古汉族来源者不仅限于O3*及其下游单倍群。尤其是从东部迁入广西的汉族人群应该带有比较高的O1单倍群携带率。

其次,必须说明是"标本实际上是有所谓“标准”的,至少每个个体往上追溯三代的直系亲属均为壮族。"因此实际上壮族人群中的 O3携带率有可能被低估。很多在身份证上标示为壮族者没有入选的资格。广西壮族人和广西汉族人的“分手“(划清界限):也仅仅是近五十余年的事情(三代人)请大家注意!不知道族谱上显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的壮族人会怎么想。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自从覃圣敏在进行人类学调查时刻意避开“武鸣,南宁”等地之后,你们是不是又一次被另册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7 18:44:00的发言:

僚人历史上融入部分汉族血统,是北方的军人、流官、商人等进入僚区后落叶生根的结果,但由于他们人数比较少,所以在壮族各地O3*没有区分出明显的族群,没有自己的中心,分布也比较零散,这足以说明现代壮族当中,古代汉族融入的成份有一定的比例但仍然是少数的。

郁闷啊!越色僚人你为什么总问一个问题呢?明明我已经回答拉。您是不是怕我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7 18:54:42编辑过]

作者: 阴暗面    时间: 2007-9-27 18:57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7-9-27 18:44:00的发言: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这个命题一点都不好笑,因为侬人只是古代壮族先民集团当中局部地区的人(即侬峒),侬峒的附近还有许多其他壮族先民集团,侬人至今仍然只是壮族的一支而已。请不好好读书的阴暗面先生反省一下自己对壮族历史文化常识。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暗面在2007-9-27 18:23:00的发言:

“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搞笑啊!到底是儿子生了老子。还是老子生了儿子?壮族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古代侬人(南部一些壮族人的祖先)和古汉族,百濮以及其他民族一起融合而成了现代壮族。说侬人是壮族的父代民族还差不多,怎么能说“古代侬人是壮族先民的一个支系”?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这就好象说绳纹人是现代日本人的“一个支系”一样可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