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戴光禄影像壮族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luomaren    时间: 2007-6-4 00:08
标题: 戴光禄影像壮族文化

戴光禄影像壮族文化

http://www.yndaily.com  2006年06月24日 17:11 云南日报网
--------------------------------------------------------------------------------

 
    ——写在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开机之际

 

[attach]27887[/attach]

[attach]27888[/attach]

[attach]27889[/attach]

[attach]27890[/attach]

[attach]27891[/attach] 


“丽哉勐僚”是壮语。丽哉:很好、很美丽、很漂亮;勐:地方、家乡;僚:我们。整句话汉语为“我们这个地方很美丽”。

    抑扬顿挫的普通话,深沉浑厚的壮语,相互交织,自然生发出既庄重、又豪迈的情怀。

     抒情者,云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戴光禄。身为云南省壮学研究会会长的他,此时此刻是“总策划、总撰稿、总监制和总制片”。只见他以自己壮民族的仪式,奋力敲响铜鼓,同时大声宣布:“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开机!”

    铜鼓悦耳,掌声雷动,爆竹清脆,水车悠转,流水潺潺……时间:2006年1月25日,地点:人称“最后的世外桃源”的壮乡坝美。

    空镜——环抱于黛绿群山中的壮乡寨子,有一条弯弯的小河从门前淌过;壮家吊脚楼房旁竹林葱郁;河两岸的田野里,油菜泛金黄、甘蔗滴青翠。南国春早,虽时值大寒节令,壮乡已然春光一片。

    实镜——大年将至,壮家一片欢景。妇女包香粽、做米花糖,老年人搞祭祀,小孩子在帮忙。壮家多三代同堂,他们尊老爱幼,和睦祥和。一会儿,鲜嫩的菜端上了桌,香甜的米花糖放进嘴里,还在热乎。主人:“吃了头锅粽再走”的诚恳挽留言犹在耳,客人已真切地体验到了壮家人“热情好客,自信开朗”的豪迈性格。

    壮家阳光如诗。壮乡静谧似画。但戴光禄想用镜头告诉观众的,远不止这些诗情画意。人与水、人与山、人与自然为何如此和谐;米花糖融进了多少甜蜜的亲情、香粽怎样传递着美好的乡情;壮乡人如何表达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祈祷……这些才是他镜头聚焦的所在。戴光禄说:“《丽哉勐僚》将不会拍成纯粹的旅游风光片,也不会拍成纯粹的民族风情片。”

    “真实地纪录云南壮民族今天的原生态生活流程,并从中揭示出云南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传承发展;力求在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民族学等多个层面上与观众交流对话并引起共振共鸣。”戴光禄在多种场合都这样表示,这就是摄制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所要追求的效果。

    为了这一天,戴光禄和他的主创人员,从2003年8月便开始了筹备。2004年4月,他主编(何正廷副主编)的大型画册《壮族文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画册从学术高度、图文并茂地对云南壮族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从十二个方面对壮族文化作了科学界定。据悉,戴光禄、何正廷编著的《勐僚西尼故》(壮乡十二华章),近日也将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文字为主,在前书已把壮族文化基本梳理清晰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层面对壮族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何正廷(壮族)是《丽哉勐僚》的制片人,他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是云南省资深的壮学专家,今年已经67岁。他动情地介绍说,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云南壮族由侬人、沙人和土僚三大支系组成,自称濮侬、布越和渫傣,他们是云南的土著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1.7万,为云南省六个人口逾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云南壮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绚丽多彩,由于历史的原因,较之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壮族的历史印记保留得最完整,是壮族文化资源的“富矿”。他们率先开发了云南湖滨河畔广袤的土地,依山傍水,建寨而居,擅长种稻,勤于耕植,器重铜鼓,厚爱银饰;他们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诚实的道德情操,自尊自信的民族意识,以及勤劳勇敢,不断创新和进取的优良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壮族创造并积淀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神秘新奇而又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戴光禄强调,摄制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的目的,就是要将云南壮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开发,向人们展示云南壮族古老的文化、淳朴的民风,传承久远的民族风情,以自然为神灵的宗教情怀等,从而打造云南多民族文化大省的文化亮点,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同时赖于壮族与越南的侬族、热衣、岱族是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与东南亚的掸、老、泰等民族同属百越族群的历史的渊源,《丽哉勐僚》的拍摄,对增进与东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扩大对外交流也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正是居于此,戴光禄要求《丽哉勐僚》的摄制,其技术指标和艺术指标,都要达到国际水准。

    《丽哉勐僚》的总编导谭乐水说:“这次有可能出好片的感觉。”他是云南电视台节目中心的主任编辑、民俗文学研究专家。已有20多年摄制纪录片经验的他,以拍摄个性化纪录片见长、其反映傣族生活的作品《巴卡老寨》,曾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他欣喜地坦言,自己碰上了参与云南第一部少数民族大型纪录片的好机遇。他将利用《丽哉勐僚》的6个小时,尝试“以人物为先导,以故事为中心及化繁为简”的创作理念,采用“设问、解答、再设问,最后揭示真实内涵”的艺术手法,拍一部“让中外观众看后,其知晓欲望能有所满足的‘欲乐’片”。

    在拍摄现场,活跃着一个瘦高的美国老头,格外显眼。来自云南民族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外籍教授易社强,1992年就来过这里。他说他对坝美有感情,对壮族感兴趣。他不是摄制组的在编人员。“用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编导将在“拍什么”的问题上,征询他的意见。

    云南电视台节目中心高级记者祁云,担任《丽哉勐僚》的总摄像。为确保长达一年的摄制工作顺利,他组织了三个拍摄小组。工作状态中的他,非常专注,手里的HDV摄像机运用自如。他内向、踏实,能吃苦。从《动物世界》到《人与自然》,他曾同央视合作过16年,被誉为“中国动物摄影第一人”。开机前的头晚他就保证,“精雕细刻《丽哉勐僚》,让跨文化的观众看后,有耳目一新之感。”

    戴光禄为《丽哉勐僚》定下“真实、古朴、深沉”的风格基调。他介绍,该片的样式为以点入题,纵横连贯;该片分为12章,每章为一片,每片30分钟,共计360分钟;其结构为单片独立成篇,合片连贯为系,以揭示壮族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丽哉勐僚》大型电视纪录片由云南省壮学研究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红扬影业公司、云南电视台联合摄制。片子要确保在云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力争打入香港并营销国际市场。“把壮族文化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进行影像化开发,以便同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战略相呼应。”戴光禄的这席话,表达了合拍四方共同的动机和目的。

    戴光禄深感责任重大。他告诫全体摄制人员要以“背水一战、拼死一搏”的危机意识投身工作,要“埋头苦干,潜心打造,务求精品,志在必得。”

    春节大假,摄制组没有关机,8位工作人员,3台HDV摄像机,辗转于壮乡的碧山秀水之间,纪录下一幕幕壮民族原汁原味的年俗文化。

    大型电视纪录片《丽哉勐僚》,预定明年春节前全部摄制完成。该片将揭示出壮族文化的“十二篇华章”。透过戴光禄递过来的拍摄提纲,可以先睹为快。该片将制作一个精美的片头,并贯穿于每个篇章。片头以织锦机及壮锦为主体,充分利用织锦机的同期声及壮锦的动感,依序荟萃出12幅精美画面,推介全片的12华章,展示壮民族的人文景观。即:

    《竜》——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那》——悠长久远的稻作文化;

    《糇糯·岜夯》——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壬、栏》——自然奇巧的建筑文化;

    《帕比·帕空》——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

    《欢景》——人神共娱的节日文化;

    《伦》——音韵溢彩的“歌圩”文化;

    《禀礼》——以人为本的礼俗文化;

    《莱瓦》——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

    《掌雅》——济世救民的医药文化;

    《摩·多介》——凝重神秘的宗教文化;

    《宁董》——庄重神圣的铜鼓文化。

    美仑美奂、大有可观。《丽哉勐僚》,值得期待。(影响力 第13期)

http://www.yndaily.com/html/20060625/news_89_294108.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4 0:10:16编辑过]

作者: 高峰南邕江北    时间: 2007-6-4 03:00
好像这个不是发在影音这里的哦!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07-6-4 11:44

不错的活动,期待中!


作者: 黄连山    时间: 2007-6-4 12:12

拍完了没有,哪里有视频呀?


作者: 河旺    时间: 2007-6-4 13:37
壮族的“风流街”和苗族的“踩花山”的热烈,彝家“抹花脸”的奔放,“跳宫”节的纵情,白倮人的荞菜节,瑶族“盘王节”的神秘……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