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的古书,人们可以零星地发现汉文文献记载的大明山,古称氾天之山、博邪山、镆鎁山、五峰山、大明山、大鸣山、大名山、大冥山等。
在《山海经•大荒南经》卷一五记载有“氾天之山”,据笔者考证,《山海经•大荒南经》中的“氾天之山”指的就是现在的大明山: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这条文献记载的“氾天”与同书《山海经•西山经》卷二“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的“氾天”为同一地方,为山名。
上古传说中所谓的“苍梧之野”在今广西东北、湖南南部与广东西北部,那里有一座大山即九嶷山,相传舜葬于此。《淮南子•修务训》卷一九说,舜“南征三苗,道死苍梧”。《史记•五帝本纪》也说舜“代尧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赤水在《山海经》中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分界河流。按张国光先生考证,赤水的关系位置为发源于昆仑高原,东南流而归入南海的纵流大川,其东有三苗国及舜葬之野,其西有厌火国,其滨海处,产有三珠树。从这些条件看来……古代赤水下游即为盘江(张国光,1986),另外,《皇朝通志》记载说:“南盘江亦名红水……北盘江出其北……联合总名红水河。”可见,红水河之名,显然是古代赤水之遗影。现在盘江的下游就是红水河。
从地理分布来看,九嶷山确实在红水河的东部。而所谓“赤水穷焉”,就是“赤水流极于此山也”,由于《山海经》所述的是大荒之南,地域已确定在南方。翻开中国地形图不难发现,在中国的南方由西部流入南海的大河,又在苍梧之野的西面,只能是今珠江。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的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起至柳江流入珠江这一段,古称红水河。如清爱必达《黔南识略•贞丰》说:“(南)盘江即红水河,其水四时皆赤,故曰红江。”同书《兴义府》又说:“(南盘江)经郡(兴义府――今安龙县)城南谓之红水江,亦曰巴皓河。经册亨亦曰八渡河,划黔粤界,会北盘江入粤达于海”(杜文铎,1992)。流经云贵高原的红水河呈东北—西南走向,流经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和贵州的兴义、安龙、册亨、望漠以及天峨、南丹、东兰、巴马、都安、大化、马山、忻城、合山、来宾至象州县西南石龙镇三江口,与北来的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在苍梧之野的西面,红水河流经的是广西的都安、大化、马山、忻城、合山、来宾至象州等县,在这一带附近符合上述条件的大山只有一座,那就是在桂中的大明山,由此可证,《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记载的“氾天之山”就是指广西的大明山。
天这个名词,在中国上古是极为神圣的专门名称,所谓氾天,就是漫天的意思,大概是指大明山山体高大,耸入云天,并与天相连了。另一方面,赤水在古代被古人视为帝之神泉,如《淮南子·地形训》:
“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于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而大明山就位于帝之神泉的赤水(红水河)傍边,远古时期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居民主要是壮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族裔。因此,是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先民西瓯骆越族裔最先把大明山作为圣山加以崇拜。
文献记载五代十国(907~960)时期曾经有僧道隐伏在大明山中修练,由于有道行而得到当朝皇帝赐紫衣。如《旧五代史•梁书》卷四:“邕州奏,镆铘山僧法通、道璘有道行,各赐紫衣。”因为五代十国(907~960)时期广西的大明山属邕州辖地,这里文献记载的镆铘山所指应该就是大明山。
北宋时期的博邪山所指也是现在的大明山。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二“岭南道”条下“澄州”云:“上林博邪山罗富山……以上皆郡邑之山水也。”博邪山是什么意思?文献没有说明,只说是山名。而民国时期编纂的《上林县志》中,对博邪山做了介绍:“博邪山亦曰镆鎁山即大明山之东南出者,故今县城亭亮圩一带犹曰镆鎁乡”(黄诚沅,民国23)。
南宋之时的大明山被称作镆鎁山。如南宋宝庆三年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就称镆鎁山(镆耶山):“镆耶山,在上林县南,昔人有得古剑于此,故名”,又载:“山在武缘县北,山形盘礴,地势险要,镆耶关地焉。”南宋理宗皇帝年间神穆撰《方舆胜览》卷三九邕州条载:“镆鎁山在武缘县南三十二里山形盘薄地势险隘,镆耶关地焉。”同书卷四一又载:“镆鎁山在上林县南三十三里,昔人有得古剑于此。”
王象之和神穆指出的镆鎁关是一个古道遗址,就位于镆鎁山傍边,如《广西通志》载:“莫邪关,(上林)县南二十里莫邪山上,宋置”([清]谢启昆、胡虔,1988)。因为在宋代邕州知州陶弼就有诗一首《镆鎁关》记载有镆铘关:“三任边州六往还,此时又度镆鎁关,仿僧莫道无闲事,手指青天口说山。”在《宾州二首》里,陶弼也提到了镆铘关:“广右开炎服,思刚置县衙。羁縻唐世及,正朔圣朝加。乡分今贺水,邑录古琅琊。泉脉通明镜,封邻接镆铘。”从武鸣马头圩往东北方向的深山前行,经四明村进入山区,小道两侧群山高耸,山涧流水叮咚鸣响,饱览禄祺古隘口以后,越过武鸣、上林两县交界竖立的界碑入上林县大黎(黎口隘),再前行数百米到达长条料石砌成的古道,从山顶往下踏行的石阶400多级,路宽约4米。从宋至清,一直为重要的官道。其中黎口隘在宋、明、清初皆称镆鎁关。镆铘古道至今仍为武鸣马头通往上林亭亮镇及县城大丰镇的行人通道。
很明显,大明山古时又称镆铘山。远古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于战争的需要,使得越人青铜剑成为兵器中的翘楚,镆铘就是古时越国著名的一种青铜宝剑,镆铘山名的由来无疑是与青铜宝剑有关,因为大明山就是“昔人有得古剑于此”而得名的。古代越人以勇武好剑而称著。如《汉书·高帝纪》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汉书·地理志》又说:“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而远古时期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居民主要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瓯和骆越族裔,所以近现代在大明山附近发现青铜剑的古代遗址相当多,主要有:武鸣县马头元龙坡遗址,位于武鸣县马头镇政府驻地附近,年代为战国,1985年发掘,共发现110件铜器,其中73件为青铜兵器。有矛、钺、斧、匕首、镦、镞、盘刀等。宾阳韦坡村战国墓藏遗址,出土有铜剑1把,1981年1月发掘。武鸣县安等秧遗址。位于武鸣县马头镇政府驻地附近,年代为战国,1985年发掘墓葬85座,出土青铜剑15把。武鸣县独山岩洞葬遗址。位于武鸣县两江镇政府驻地附近,年代为战国,1986年发现,出土青铜剑4把。武鸣县三联园艺场遗址。位于武鸣县两江镇三联村园艺场附近,年代为战国。1974年发现,出土青铜剑两把。武鸣县三联村板潘屯岽很坡遗址。位于武鸣县两江镇三联村板潘屯岽很坡,年代为战国,2004年发现,出土青铜剑一把(谢寿球,2006:10~12)。
明朝武鸣人李璧的七绝诗《镆铘山》:“仙人佩得镆铘还,误落飞泉第一湾。三尺精灵化龙去,空留万丈镆铘山”和明代临安府推官江鱼的《镆铘山》诗:“宝剑当年已化龙,青山留得削芙蓉;润涵海气时云雨,突起峰峦遍太空。南峙亦为天子锷,东来宜匹丈人峰;要知此地生豪杰,尽是英灵气所钟。”这两首诗都提到了镆铘山,都记述了“镆鎁化龙”的传说,更进一步说明了“镆鎁山”名称的来源,也给大明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明陆应旸《广舆记》明确指出镆铘山就是大明山:“镆铘山,武缘县八十里即大明山也,延袤甚远,旧为邕澄二州之望。”
明朝天顺五年(1461)编纂成书的《大明一统志》在“思恩府”(今武鸣县府城镇)条下则把大明山记述为大名山或大鸣山:“大名山在府东三十里,一名大鸣山,与上林武缘两县接界,高数百丈,延袤三百里,上有风穴,高秀为府境诸山之最。”
《明史•地理志》卷四五记载为大明山:“上林州西,少北。西有大明山,澄江出焉,亦名南江,东合北江,又东入迁江县之大江。”同书另外也记载大明山为大名山:“又有大揽江,出城东北大名山,下流俱入于郁江。”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写于崇祯十年(1637)十二月十日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中即记述为“大明山”:“遂穿山腋而北,于是北行陂陀间,西望双峰峻极,氤氲云表者,大明山也。其山(在北斗山西北),为上林、武缘分界。按志,上林、武缘俱有镆鎁、思邻二山,为二县界。曰镆鎁关而不及大明,岂大明即镆鎁耶”。 徐霞客发现志书记载中当时并无“大明山”,而只有“镆鎁山”,于是发出“岂大明即镆鎁耶?”的疑问。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的《大清一统志》记述:“大明山在上林县西四十余里,与思恩府武缘县接界,蜿蜒叠翠,中有五峰直插霄汉,上有深潭深不可测。出异光远烛数里,因名南江出此。”
清代闽述的《粤述》则把大明山称作五峰山:“五峰山在上林县西,延袤叠翠,五峰突起,上插霄汉,四时云雾隐现山岭,有潭有物伏焉中夜光烛数里。”
清初康熙三十一年(1692),顾祖禹编著的《读史方舆纪要》称大明山:“大名山,思恩府东南五十里即大明山也,地势高广,接上林武缘二县界,远近群川多出于此”。同书另载有“镆铘山县南十里。相传昔人尝得宝剑于此。”
曹学佺《舆地名胜志》曰:“大明山在县西十里,接思恩府及武缘县境,蜿蜒叠翠,中有五峰直插霄汉,时有云雾隐现不常,上有潭相传吐光时远烛数里。”
清朝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清世宗命蒋延锡等重辑,于雍正十一年(1733)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思恩府”条载:“大明山在府东三十里,止戈五图,与上林县抵界,高数百丈,延袤三百里,为思武诸山之最,上有风穴及飞来寺等诸胜”。同书上林条载:“大明山在县西十里,中有五峰插霄汉,上有深潭,深者传有光烛数里。”
清乾隆六年(1741)知县耿昭需编《武缘县志》载:“大明山高数百丈,延袤三百余里,下有神庙,古木连云,层峦障目,武邑诸山之冠。”
清道光年间(1821~1850)谢启昆、胡虔编的《广西通志》载:“大冥山,又名大明山”。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世伦编《武缘县志》说,明山叠翠,旧八景之一。清代黄君钜的《大明山》一诗把武鸣八景的之一的明山叠翠一景做了描述,给人无限遐思:“万丈穹窿跨绝域,武缘西南上林北。绵亘百里扼昆仑,控制九土耸则屴。君不见叠翠嵯峨云一带,三日成霖雨无外。镆耶飞出两白龙,奔注凤山细流会。盈盈十里归渡头,双江绮合共悠悠。远送行舟出思武,东下南海历沧洲。又不见浙人青箬绿蓑富薯芋,短柄长搀勤发虑。种成香蕈生息蕃,聚族结庐不归去。山花如云红似火,山鸟车眉声琐琐。扪参历井越涧过,时逐猿猱拾坠果。东峰晴明西峰雨,樵子深入白去坞。伐木丁丁不见人,忽闻树巅一报午。郁郁纷纷苍翠浮,常有仙人绝顶游。崖前松偃石枰暗,遐心空谷弥深幽。南崧归老爱登陟,峤西诗成誊余墨。我亦小隐隐山林,形容不尽遥相忆。”
民国四年(1915)县知事温德溥主编的《武鸣县志)节录清光绪年间(1875~1908)武缘县凤林村人韦丰华著,民国初年编出书稿的《增修武缘县志草》“地理考·山” “地理考·胜迹”记载为大鸣山:“大鸣山延袤三百余里,为武缘县东北屏障,自杨圩至马头诸团,皆附于山脚,山之最崇处名为镆耶,遥望三峰极天,登其巅,群峰相向。山坳坦处,有石坪一、石墩八、石灶七,尘不到,苔不封,四周茶树古茂异常,所谓仙圩也。附镆耶者,有镜石峰颇特异。自镆耶而南,有照阳峰、迷女峰、禄公峰,均秀拔轶伦,其派行稍远,则有飞鹅岭最峻险,又名九鹅。自镆耶而北者,有绿林峰、并头峰,亦端秀特出;有谢岭,为县脉初出处,亦崇峻,而稍逊镆耶;有望兵山,圆耸出群;有七凤岭,形如七凤齐飞;有六马坡,形如六马并骋。胜状各别,此皆武鸣所仰见者。尚有极北处,名三峤峰,山不甚峻,惟附近诸峰差胜耳。是纪大鸣之胜,尤当以镆耶为主,每岁秋烟云郁积,内有声似风非风。似雨非雨,似雷非雷,似波涛非波涛,或三日或旬日乃止,名曰大鸣有以也。如春之风,冬之雷。夏之瀑布,秋之雪,皆美不胜书”。
民国年间至今,称整组山脉为“大明山”,将主峰称“龙头山”或“镆鎁山”。民国10年出版的《武缘县图经》云:“武鸣之山以大明山为冠,大明山一名镆耶,在县东七十五里。金《通志》作大明山,谢《通志》作大冥山,此作大明山者,皆嫌其涉于胜国号而改之耳。韦《志草》谓每当春夏之交,山有鸣声若雷,故名大鸣,近于附会”。
从大明山称谓的历史变迁来看,世人对大明山的命名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以大明山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命名,如氾天之山、博邪山、镆鎁山等。二是以大明山独特的自然风光来命名,如大明山、五峰山等。由于大明山历来以“雨后晴翠,层峦迭嶂,满目生机”而得名,又加上有大瀑布,远远就能听到大明山的瀑布发出的轰鸣声,故曰“鸣山叠翠”,“鸣”就是很响的意思,因此,人们多以大明山、大鸣山一名来称呼,后因“大明山”名有讳“大明”国号,又改称“大名山”、“大冥山”。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