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是,不临其境不知其苦。不知道如何翻译才确切,请贝侬不吝赐教。
我认为这句谚语可以理解为:你不来和我坐,怎知道我这凳子硌不硌?
这里有两层意思:
(1)你不来和我坐,怎知我这凳子硌?——我这凳子本来就不硌!你怎么不愿意坐一下呢?
(2)你不来和我坐,怎知我这凳子不硌?——你不来坐一坐,怎能体会我的艰苦呢?
刚查了字典,“硌”的意思是:(一)ge4,触到凸起的东西感到难受或受到损伤:硌牙;鞋里进了砂子,硌得脚生疼。(二)luo4,<古> 山上的大石头。
汉语的“硌”字跟壮语的“nden”意思十分接近,几乎到了完全对应的程度。但“硌”似乎多用为动词,如“这鞋硌脚”,很少用作形容词,比如说“这鞋很硌”。而壮语的“nden”则是形容词,可以说“Doiq haiz neix nden raixcaix”,但极少用作动词,,比如说“Doiq haiz neix nden din”。
当然,如果“硌”字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或者可以转用为形容词,那两位贝侬的翻译是相当地道的。不知以汉语为母语的网友意下如何?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