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蓝天大声喊,我家住在十万山。面对蓝天大声喊,挑着大山出海去……”当2002·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重头戏之一的中华民歌大赛的舞台上响起高亢婉转的壮族山歌《挑着好日子山过山》时,观众们被这宛如远山飘来的彩虹陶醉了。黑衣壮歌手黄春燕纵情高歌,成为最耀眼的“星”。
黑衣壮族是壮族的一支,人口仅5万人,聚集在广西边陲那坡县山区。黑衣壮以黑作为穿着和民族的标记,被专家们认为是我国民俗民风最古朴丰富和保存得最完整的民族之一,其女子的服饰由黑色的头巾和宽袖衣服以及红色的盘扣和镶边等构成,民族特点十分突出,被称为壮族服饰的“活化石”。黑衣壮自古就爱用山歌歌唱生活劳作,哭嫁歌、迎客歌等山歌世世代代传唱。
1987年,还是小姑娘的黄春燕从黑衣壮老家来到了广西首府南宁,这个在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学习的壮家女孩,以独特的嗓音和纯真山歌,征服了听众,逐渐成长为壮族民歌艺术家。
黄春燕说:“山歌最纯、最美、最真,是黑衣壮的文化精粹之一,所以山里的黑衣壮十分向往把歌唱到山外,唱到都市,向更多的人们展示特别的文化魅力。”
经黄春燕牵线搭桥,历史上第一个黑衣壮合唱团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南宁,黄春燕领着40多位身穿黑衣、项戴银饰的黑衣壮姑娘,登上了去年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舞台,以无伴奏合唱《山歌年年唱春光》拉开民歌节的帷幕。
黑衣壮姑娘们从没想到,山外竟有这么多人为她们古朴的山歌惊叹,对她们黑色的装束好奇,为她们纯真的笑容感动。山外迅速刮起“黑旋风”--黑衣壮成了中外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今年以来合唱团到北京参加了群众歌咏活动,又在广西戏剧精品展演开幕式上亮相;北京音乐厅以及一些大企业向黑衣壮发出了商业演出的邀请……
黄春燕认为,黑衣壮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反映了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广西少数民族歌手培训班教师覃乃军说:“如果没有现代艺术的‘包装’,黑衣壮及其山歌也只能‘藏之深山,传之后世’。”他说,广西的山歌虽然很美,但是仍有旋律单调、歌词简单、缺乏和声和伴奏、节奏慢、演唱者音域窄、方言重、拖音长等局限性,很难推而广之。因此,必须用现代艺术对山歌进行提炼、升华,它才更美,传播得更远。
黄春燕告诉记者,虽然她唱的是纯粹的壮族民歌,但是都经过了“艺术”处理:词曲虽然以黑衣壮山歌的元素为基础,但经作词、作曲家“加工”了;按照著名音乐家金铁林的指导,用科学的混声来唱山歌,听起来感觉很真实,但是比全部唱真声轻松多了;服饰仍然是黑衣壮的服饰,但是头巾上加了一朵布花,采用了大花纹和大袖边以及现代布料,现在的服饰看起来既“民族”又比土服饰“漂亮”;同时用壮语和汉语演唱,让更多的人听得懂。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黄云龙说,民歌的表现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事实证明,经过艺术提高的山歌比“土”山歌要美。比如电影《刘三姐》插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经过现代摇滚演绎后,再次传唱大江南北;又比如黑衣壮山歌拖音长、节奏慢,用单声部演唱,不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要求,所以我们在《山歌年年唱春光》中,加快了歌曲节奏,并把壮族的多声部加了进去,使山歌不仅显得原汁原味,而且更完整好听。“总之,现代艺术对传统民歌的‘包装’是必要的。”
“黑衣壮”的山歌文化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正努力把许多原汁原味的特色民族文化,经过现代艺术的“雕琢”后变成惊世“美玉”。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