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下很大的雨.
姐姐竟然出现了,带来她婆婆做的粽子和糍粑
最流口水的是玉林的肉丸,脆生生的丸子
[attach]18569[/attach]
玉林最有名的传统小吃肉丸
[attach]18570[/attach]
粽子不是纯糯米,掺有些大米.放的是荷包豆哦,尝了一点,香!
[attach]18571[/attach]
向喜欢美食的朋友介绍一下玉林的小吃,因为走了不少地方,但都没发现有这样美味的小吃:
小外甥女在南宁寄读,放寒假回玉林前在餐桌上对我说,班上同学相约,开学时要记得带家乡小吃来,“钦定”她要带的是玉林牛巴;而一些没有去过玉林的外地同学,假期要到玉林去,约定到时XX牛腩粉店见——玉林古话说“千州万州不如玉林州”,在我看来,倒不如说,千吃万吃,玉林小吃不能不吃——牛巴、肉蛋、牛腩粉、卷馅粉、凉拌粉、肠粉、米粽、水隔糕、钵仔糕、馒头饽、煎包、田螺煲、白散、炒米、糯米鸡、油炸虾饽、茶泡、灰水粽、凉粉、豆腐花等,品尝过后都会让你对玉林牵肠挂肚。
说来惭愧,虽然自小在玉林长大,但还没把玉林小吃吃出文化和精髓来。为了把玉林小吃介绍得更有内涵和品质一些,我特意请教了同学的母亲——玉林市烹饪技师、玉林市老年大学现任烹饪教师陈国贞。在我读中学时,她已是玉林市惟一的女特级厨师,我曾去蹭过同学的早餐吃——那一碗肉粥至今仍让我在睡梦中梦见都会咽口水。在陈国贞看来,此生不能错过的历史最悠久的玉林小吃有三样:牛巴、肉蛋、牛腩粉。
牛巴
据说清朝时就已经名声在外,以香浓、利口、好下酒、耐储存、耐吃而著称。闻之浓香扑鼻,慢慢品尝,越嚼越有味。
牛巴的泡制工艺复杂,而且都是家传,代代相袭的——讲究选料:选新鲜黄牛肉切片,且以红肉、白肉、米升肉为上品;配料独特:选用八角、桂皮、桂花、丁香、草果、花椒、桔皮、沙姜、茅根、蒜白和冬菇等十几种天然植物香料,熬成卤水,加入各种调味品炒制,这其中要很好地掌握火候,炒好之后用烧滚的油来泡,这样牛巴天冷时可以储存一个月左右,天热也能存放约半月,便于外出携带,渐成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近代玉林最有名的牛巴,便是西街口的老记号吴常昌牛巴。
肉蛋
玉林肉蛋脆滑爽口,可以媲美《食神》中的撒尿牛丸,用手捏可以弹起10至20厘米,而且无论吃多少,都不会腻味。
肉蛋的原始制作精致,同样非常讲究选料:
猪、牛肉一定要新鲜的瘦肉,最好是刚杀的还会跳动的肉,筋要少;锤肉蛋的工具要选青石板和木锤,这样锤出的肉蛋才会爽脆。肉去筋切片后,一片片锤成肉泥,肉泥足够“烂”时,放枧水、盐、胡椒粉、味精,再继续锤——到这一步,必须一气呵成不能停下,所以必要选力气大的人来锤,才能保证肉蛋的爽脆。
不过,现在工艺先进改用机械了,产量虽然提高了,味道却始终不如人工手锤的好吃。
牛腩粉
一碗正宗的牛腩粉,绝对会让你吃了就会怀念它的味道。主料细米粉,配料肉蛋、牛巴,全为玉林特色,浇上一勺老火煲制的牛腩汤,鲜美爽口,唇齿留香。
熬制牛腩汤,自然是重中之重:牛腩选用白腩,切件后加入各种调味品煎炒入味后,一次放够水,加入褒牛腩的汤料,根据牛腩的老嫩,煲到牛腩入口不老,汤就算熬好了。
粉自然也要选好粉,旧时以康熙牌米粉为首选,现在则是敬老院的米粉较为出名。米粉先用滚水烫过,再过凉河,这样才能确保米粉爽脆,汤不会成米糊。米粉装进碗,放上一勺牛腩汁,淋上一些煎好的生抽,撒点葱花,肉蛋、牛巴随意——呵呵,吃了一碗还会想第二碗。
好吃!!怎么才看见一杯红酒....我知道楼主在暗示什么了...嘿嘿...
哪位贝侬猜对有奖品....不分男女!一定有!
好吃!!怎么才看见一杯红酒....我知道楼主在暗示什么了...嘿嘿...
哪位贝侬猜对有奖品....不分男女!一定有!
[attach]18576[/attach]
牛巴,牛腩粉是玉林的小吃??
好吃!!怎么才看见一杯红酒....我知道楼主在暗示什么了...嘿嘿...
哪位贝侬猜对有奖品....不分男女!一定有!
没有什么暗示
喝酒是因为姐姐来,开心
只有一杯酒是因为姐姐去宾阳了,很晚才回来
一个节日的普通晚餐,因为亲情而有了温暖的记忆
仅此而已
好涩你的奖品留着给自己吧
合浦的我吃过,还是觉得玉林的美味
合浦的牛巴比较硬,也没有玉林的香
不过,也许莹丽MM吃的合浦牛巴是最正宗的,而我尝到的玉林牛巴也是最正宗的,
做牛巴的工艺不同,味道相差很远的
我和家园的好多贝侬一起吃过饭,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劈酒,很开心,德保的粽子很好吃的
这次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家的粽子,见者有份,好涩兄弟,偶也给你留了一份
好涩兄弟看星爷的片子多了!
听起来又像是背韩剧的台词呢!
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
每个人也都是别人的过客
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留下
也可以留下
温暖
当你感到温暖时
其实你也在温暖别人
我们素昧平生
却不约而同相遇家园
我相信那是因为家园是温暖我们的地方
不是身体
或许是思想
又或者是心灵
尽管我们都最终是家园的过客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