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靖西讲左州话的,虽然也是壮话,但跟靖西话(央话)不同,据说我们的祖先是从左州来的,所以叫左州人。哪个贝侬能够告诉我,古代的左州到底哪里?是崇左吗?这个论坛还有哪个贝侬是靖西左州人吗?我QQ是 85639602 ,联系我哦!!!
在的印象中,左州话应该是属于北壮方言的。但崇左一带操的是南壮方言的左江土语。和靖西话(央话)一般勉强可以沟通。所以偶怀疑“我们的祖先是从左州来的”有误。
回2楼:
左州话不是北壮方言,是南壮方言的!北壮方言没有吐气音,我们左州话有吐气音。我们新圩一带,央人也听懂左州话的,不过不是全部都能听懂,尤其的现在比较年轻一带.
回3楼:
“左州”在靖西不是"地方名",而是一种方言.只有左州人会说这种方言。当然,相传我们的祖先不在靖西,而是从左州来的,所以我们的方言叫做“左州”话,但左州到底是哪里,我们也不知道了,要去问老人家才知道。
回2楼:
左州话不是北壮方言,是南壮方言的!北壮方言没有吐气音,我们左州话有吐气音。我们新圩一带,央人也听懂左州话的,不过不是全部都能听懂,尤其的现在比较年轻一带.
没错,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主动讲"央"是因为我们讲左州话跟讲"央"话的贝侬比较难于沟通,出于礼貌我们会主动讲"央"话这样,但是要是有想更多了解左州话\认识左州话的贝侬可以多到当地去亲身感受一下左州话也会给我们带来好多乐趣……
左州话应该属于南僚语左江土语的一支。
在靖西县,除了占绝对优势的“央”(Yang、Iang)之外,还有“仲”(Zungh)、“侬安”(Noengz'an)、“左州”(Zajzou)、“瑞”(Yuij、Iuij)、“省”(Slengj)。其中“央”(靖西古称归顺,故他称侬顺、侬归)除了普遍意义上的靖西话之外,还包含“侬”(Noengz,靖西湖润一带的口音,因属于低海拔地区,所以也叫“侬岱”,意为“下面的侬”)和“府”(Fouj,即德保央话口音,也称“侬府”、“央府”,意思是“镇安府的侬人或央人”)等别于靖西央话的口音。按照语音特征,以上几个族群分属南北僚语的几个土语。如下:
靖西僚(壮)语方言类别
南僚语 德靖土语 央(侬顺、侬归)、侬(侬岱)、府(侬府、央府)
南僚语 左江土语 仲、左州
南僚语 邕南土语 侬安
北僚语 桂边土语 瑞
方言土语归属不详: 省
靖西县依据地理、地形以及主要农作业,分为下甲和上甲两个大区域。下甲地区主要是靖西县的东南半部,即以新圩(东部)-新靖(县城)-化峒-湖润一线为中轴线的水田稻作区。上甲地区主要是靖西县的西北半部,即以新圩(西部)-龙临-安德为中轴线的旱作区。下甲地区(东半部以稻作为主的地区)大都是纯央人区,而上述的“仲”、“侬安”、“左州”、“瑞”、“省”等大都分布于靖西上甲地区,其中以“仲”(即近年来依靠媒体宣传而闻名的黑衣壮,与那坡黑衣壮连成一片)的人口为众,当然,这个地区仍然居住着大量央人,且央人均占据上甲地区的集市和水田区。这样的分布状况明显表明,央人在靖西无论是下甲还是上甲地区,都是迁入时间最早的居民,居住时间也最为长久,上甲地区后来虽然迁入大量非央话族群的僚人甚至人口超过央人,但央话依然是以上几个族群的共同交际语。
操“左州”方言的人,一般都与“侬安”“仲”等杂居分布于靖西的上甲地区,即靖西县西半部以旱作为主的地区,从新圩乡往西北边走,大甲、龙临、三合、南坡、安德、果乐、魁圩乃至毗邻的那坡县很多乡镇,都有左州人的小聚居或者散居村寨。有趣的是,“左州”和“仲”人一样,也自称“仲”,只是两者存在系统的口音区别,所以央人将之分别称呼为“左州”和“仲”。实际上,不管是“左州”还是“仲”,从语音特征、基本词汇上来看,都应该属于南僚语的左江土语,所以看来他们都是来自左江流域,实际上他们的母语与德靖土语的央话大致能够沟通,但因为央人的绝对优势,所以他们往往都学会熟练的央话与央人沟通。其中,“仲”人口众多,在这几个乡镇的旱田区占据了最主导的地位,实际上仲人最为集中的地方还是毗邻靖西上甲地区的那坡县,这种分布情况表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左江流域的仲人向靖西、那坡一带的大迁徙。而“左州”人口比较少,他们更喜欢沿着小溪流而耕作,尽量维持着古老的稻作传统,由于更接近央人的稻作区域,因此左州人与稻作为主的央人的交往更加密切。
左州话与仲话的区分,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听人称代词。左州话的“你”、“我”、“他”分别是 meengz、gu、de(meenz) ,而仲话的“你”“我”“他”分别是 mawz、gau、de(minz),左州话的人称代词发音比较接近北僚语的西部地区,而仲话的人称代词发音则与德靖央话更加接近。这也是很多人初次听到左州话的人称代词后,容易将他们错判为北僚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再看左州话的其它基本词汇,如“天”(fax)、“地”(ndeen)、“人”(geenz)等,均属于典型的南僚-泰佬词汇。左州之所以他称“左州”,估计真的和崇左一带有关系,但是到底“左州”、“仲”来源于左江流域的何处,还需要进一步比较研究和求证。另外,左州话的音系,总体上看,似乎也是南僚语当中最接近泰语音系的一个方言,这也是值得详细探究的。
没错,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主动讲"央"是因为我们讲左州话跟讲"央"话的贝侬比较难于沟通,出于礼貌我们会主动讲"央"话这样,但是要是有想更多了解左州话\认识左州话的贝侬可以多到当地去亲身感受一下左州话也会给我们带来好多乐趣……
我想,左州人和央人沟通主动说央话,并不是出于“礼貌”这么简单。如果只是礼貌这样简单的话,那么央人为何不主动和左州人说左州话以示礼貌呢?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靖西县内,央人在经济、文化上占绝对优势,其他僚人族群和其他民族(靖西本地人当中还有少量的汉族和苗族,均会说央话)都要以央话作为族(群)际交际语。当一个左州人来到一个集市当中、一个左州的学生进入学校里面,听到身边的人或者同学都在说央话(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央人),那么他张口说左州话,即使别人也能够听懂,但由于差距的存在,绝对是感到来自他人“异质”对待和自己内心“同质”需求的那种双重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会使得这个左州人主动去学习和掌握央话来和其他族群的人沟通。其他非央人族群的人也会是这样。说白了,多语言环境下掌握强势交际语是生存的需求,而不是礼仪问题。城市壮人主动学习汉语并主动埋没自己的母语身份,根本上也是这个问题。
左江方言一直延伸到平果县右江西岸的山区地带,而且左江方言内部一致性最高,并与泰老的词汇较为一致。
左江方言一直延伸到平果县右江西岸的山区地带,而且左江方言内部一致性最高,并与泰老的词汇较为一致。
总体上来看,左江土语内部相对来说一致性确实比较高,但是由于分布的跨度很大,所以内部也存在几个区别比较明显的口音,并非是“内部一致性最高”的壮语方言。如天等一带就比较接近西边的德靖土语,而大新、龙州一带则是比较典型的左江土语,崇左、宁明一带又自成一派口音。在靖西县内,同样来自左江流域,“仲”和“左州”的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显然大于德靖土语(央、侬)内部各个口音的差距。从音系上看,左江土语和泰佬确实最为接近,但从词汇上看,德靖土语保留的南僚-泰老本族语词汇更加齐全一些,而左江土语借用汉语或粤语词汇的情况则比较普遍,这和德靖地理上相对左江来说封闭性更大有关系。
关键问题是我们对有些语言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的危机认识有多深,措施有没有,效果有多大,特别是年轻人真正从自己做起,为自己的母语继续顽强存在于这个多彩世界做过什么了吗?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