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讨论]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路漫 时间: 2002-12-16 17:18
标题: [讨论]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有个女孩,成长在城里,因父亲是壮族,所以她也是壮族,但对壮族一无所知。她现在就读某大学,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安排她去给本科生上有关壮族的课,这回她急了,给编辑部(三月三毕竟是壮族的刊物)来电查询:我国五个自治区,提到蒙古族,让我想起草原、蒙古包……提到回族,我就想起清真寺、不吃猪肉……提到维吾尔族,我就想起那顶花帽、长辫子的姑娘能歌善舞……提到藏族,我会想起布达拉宫、虔诚地对佛的朝拜……可是,提起我们的壮族呢,我脑海里简直是一片空白,你们能告诉我: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吗?
这可把我们问住了,惭愧,惭愧!自以为最熟悉壮族,却不能准确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
众贝侬,你以为什么是我们壮族最鲜明的特点,帮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2-12-16 20:20
我想起的是“三月三 山歌 五色糯米饭”。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2-12-16 21:58
其实壮族的特点是不少的,虽然跟岭南的汉族相比,壮族的特点被认为不明显。按照民俗文库之二《壮族风俗志》(梁庭望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的说法,“壮族民俗和一般民俗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实用性、传承性以及封建性、原始性和神秘性等特征,但古越人的独特文化,岭西的自然环境,壮族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使它具有自己的个性。首先,壮人的风俗与古越人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在语言、文学、生活习俗上可以看到越族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加上五岭的峰峦,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中央王朝等级制度的辐射,使壮族习俗产生另一特点,即封建性相对减少。例如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大的发言权。再就是地区性的差别较大,某一风俗在壮族各支系各地区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使壮族风俗具有多样性,这大概与地理环境有较大的关系。壮族风俗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内向性和某种程度的隐蔽性。这是因为它的深层结构(特别是心理民俗和语言民俗)具有相对的稳固性,而表层结构则比较松散,易于游移。所以初到壮族地区的人,表面上很难一下子形成通常到其他民族地区容易形成的,由五颜六色的服装、特殊的行为所造成的强烈印象。壮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无民族特点的假象。但是,当其他民族的人到壮族村寨一段时期,就会发现这个民族特殊的心理素质。”
这段话中,我最欣赏的一句就是:“壮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无民族特点的假象。”
不过,路漫贝侬提出的命题是:“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我上面引用的这一段文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壮族的衣饰、饮食、居住、婚育、丧葬、信仰、禁忌、医药、交通贸易、社会组织、文学艺术等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最鲜明”的特点,就现阶段而言我认为应当是壮族的语言,它虽然不能用于区别布依族与壮族,但它却能直截了当地区别汉族与壮族(指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我想,这就够了,我们常常面对的只是壮族与岭南汉族的区别问题,“壮族说壮语”这一特点足以区分壮族与岭南汉族。
作者: 罗铁 时间: 2002-12-17 17:39
“壮族说壮话”这个命题难以服人,其实中国的少数民族(外国的我不了解)绝大部分都说自己民族的语言,如果让那硕士研究生去上课就这么说,不让人笑掉大牙?至于浪人贝侬说的那三点,倒是蛮切合,只是这些特点不大外露,常常让人想不起而已。近来在电视上频频见到的“刘三姐服装”,算不算特点呢?
作者: liu-dynasty 时间: 2002-12-17 18:25
[这个贴子最后由liu-dynasty在 2002/12/17 06:30pm 编辑]
从壮族民族民间文学的角度来看,热情、奔放、富于反抗精神是壮族的重要特点。
1、对自然的反抗 《布伯》、《候野(特康)射日》、《杀蟒哥》等。
2、对恶势力的反抗 《布洛陀》最后一章有关红水河与木棉树的来历、《岑逊王》、《花山崖画的传说》、《红铜鼓》、《百鸟衣的故事》、《刘三姐》等。
3、对外国入侵的反抗 《刘二打番鬼》、《冯子材打老番歌》、《瓦氏夫人》等。
4、对革命事业的抗争 《拔哥的故事》、《我们是贫苦农民》等。 当然了,以上是文学所反映的内容。就文学形式而言,上述作品有的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就有好几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样式,包括有以神话、传说、故事、山歌、戏剧等形式出现的,均表现出我们壮族人民的反抗精神。
呵呵~~~~我谈得很浅,真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多做学习和研究。
作者: 浪子钢 时间: 2002-12-17 19:23
[这个贴子最后由浪子钢在 2002/12/17 07:29pm 编辑]
壮族最大的特点?
我了解的不多,我还说不上,
下面边打字边乱想象(仅供参考):
1、如果你一直在广西或者壮族聚居区呆着,那就很难感觉得到壮族的特色
2、如果你只和汉族城市里的人接触,那很难对比壮族与汉族
3、多出去走走,多了解其它民族其他区域的人的特点,也许能感觉得到
4、也许你还不如一个来壮乡居住一定时期的外国人对壮族特点的了解我一直觉得壮族最大的感觉就是 感性的民族,
也许这称不上什么特点,
以下写的,没有证据,各位不要反驳,仅是个人过去曾经的片面感觉
我不怎么同意壮族人很豪爽的观点,虽然我的老家德保人很能喝酒。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传统的壮族是比较敏感、害羞的
记得,80年代排练演戏的时候,一个女人拍一位男性的肩膀的戏都演不了,那女的总是笑,笑,怎么也演不了。
还有一次90年代的电视节目,节目主持人请一位壮乡阿姨(XX能手)讲几句话,她(忍不住笑)一头钻进她旁边的另一位妇女领导的怀里。(真的在电视上看到的哦)整体感觉,气质上不是很宽广博大,缺乏霸气,
民族气质上感觉比较细腻、敏感。
(说的都是缺点,各位贝侬不要生气)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2-12-17 20:42
我很不愿意认同“壮族没有明显的民族特点”这种说法。但壮族“最鲜明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壮族除了说壮话,还有什么特点属于鲜明的特点呢?我理解罗铁贝侬的质疑,但我不想那么快改变我的观点。说母语如果真的当选为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恐怕应该说这也是壮民族的一种悲哀。贝侬们请注意,路漫提出的是:“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壮族 特点 鲜明 最。首先答案要求是“特点”,其次要求“鲜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求是“最鲜明的特点”。壮族是有特点的,这已经没有争议(以前曾有争议),壮族也是有一些鲜明特点的(贝侬可以列举一些),但是“最鲜明的特点”我看没那么容易搞清楚。
作者: zzhc 时间: 2002-12-18 13:48
一说起壮族,人们就会想起刘三姐,就会想起对歌,谁说壮族没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见,是我们自己的壮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出现问题。
作者: 罗铁 时间: 2002-12-18 17:55
感谢众贝侬的热烈发言,这也许是壮族的特点之一?真的大开眼界,大大扩展了我的思路。
真希望大家提供更多的资料或者是见证。在我的身边,有的人(都是壮族)在谈到这个议题时,说壮族有个特点是喜欢讲黄色笑话和骂人特别丑陋。我不敢苟同,但的确有这种现象。离题了,因我是个女性壮族,对这些现象特别反感,所以脱口说出来,恕我无礼了。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3-3-22 18:46
缺点:民族自卑,以附汉为荣。
优点:勤劳。
作者: 恐龙爵爷 时间: 2003-3-23 22:59
我个人认为是对歌。以前在火车上跟旁边的人聊天,当他们得知我是壮族小伙子时,特别是女生就很好奇的问我,说说壮族有什么特色?什么民族风情呀?其实在我心里、在他们眼里根本看不出我是少数民族的,好像大部分被汉化了。当谈到三月三青年男女对歌时他们都很羡慕,说太浪漫了。但我心里明白,我讲的故事,大多是从电视电影里获取素材的。现实的印象太少了!
作者: mauricepan 时间: 2003-3-24 09:21
怎么没人说起绣球呢?
作者: 凌波仙子 时间: 2003-4-17 14:42
“带领族人,实现壮族的伟大复兴!”liu-dynasty,我看到你这个签名,我挺疑惑的,壮族什么时候兴盛过?它有过鼎盛时期吗?为什么中国历史里没有提到?请指教!
罗铁姐姐,你说别人说壮族有个特点是喜欢讲黄色笑话和骂人。你认为是这样,你讨厌,我也讨厌。但是我想说,这并不是壮族人独有的。你到外省去,同样发现别的民族有这个现象。
我没有真正深入的去了解我们壮族,我没看过专业的书籍。我个人的体会是,壮族人给异族人的印象是山歌,人人能歌善舞。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但也可以认为是特点。我也是乱说,别笑话我啊!
作者: 美丽家园 时间: 2003-6-17 23:04
山歌、绣球?这些好象已经远离我们这一代人,它们已经渐渐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因为现在已经很少看到青年男女在谈恋爱时还抛绣球、唱山歌。
作者: 彩虹几度 时间: 2003-6-18 22:57
壮族的鲜明特征?山歌,绣球,刘三姐,师公,干栏,蛙图腾(蚂拐崇拜),五色糯米饭,枕头粽,二次葬,牛神节,壮锦,蜡染,铜鼓,壮戏,一些语言特色,部分不落夫家……多了,哪数得完啊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3-6-18 23:21
这女孩子要补课了,而且要恶补
作者: 彩虹几度 时间: 2003-6-18 23:26
晕!我是民族学本科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3-6-22 00:01
我指的是路漫老师提到的姑娘,贝侬别误会了:*
作者: 古榕 时间: 2003-6-26 19:12
要说很鲜明的特点,我虽然是地道的壮族可是我还是找不到,我的意见是要想了解壮族的特点就深入壮乡才能找到,如果那样的话那就不是两句话就能说完的了,我想不止是壮族其它少数民族也是一样的,除了新疆西藏蒙古这样和汉族交流时间较短之外。
作者: 汉化壮 时间: 2003-6-27 19:47
给外民族人的印象,壮族最鲜明的特点大概只有山歌了。在外省人的印象里壮族人都会唱山歌。绣球只是山歌活动中最鲜明的道具。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3-6-30 14:23
我也谈点看法吧,尽管我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壮族。
说到特点,是跟其他民族比较而言的,无非是指人无我有的,或者人少我多的,或者人轻我重的。以此为衡量指标,并要说出最鲜明的,我认为壮族不是没有,而是自我宣扬的空间太狭小,宣传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也太落后,被主流文化给遮盖了。于是大家就模糊了,甚至有的把自己的特点也当成是大家共有的了。
这样说来,壮族最鲜明的特点至少有:
1、在民族文化心理方面主要是与人为善,极少挑衅和主动生事;
2、在思想及其宗教方面主要是多神崇拜和敬畏自然;
3、在物质文化创造方面有干栏建筑、铜鼓文化和壮锦文化;
4、在语言文化方面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歌唱艺术;
5、在历史文化方面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如《布洛陀》;
……。
总之,简单地说就是为人和善,有自己的语言,住木版楼,喜爱唱歌!
以上所言,如有不对,敬请贝侬批评指正。如果不要,就当是布依族的。
作者: 路漫 时间: 2003-6-30 16:41
如果不要,就当是布依族的。
看到这句话,我忍俊不禁失声笑起来。过后,我自问:有什么好笑的?竟不能自答。
也许,这也是壮族(因为我是壮族)的特点之一?
作者: venjiebiao 时间: 2003-6-30 16:56
我也笑了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3-6-30 23:04
下面引用由南粤孤客在 2003/06/30 02:23pm 发表的内容:
我也谈点看法吧,尽管我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壮族。
总之,简单地说就是为人和善,有自己的语言,住木版楼,喜爱唱歌!
以上所言,如有不对,敬请贝侬批评指正。如果不要,就当是布依族的。 ...
其实今天下午这条跟贴刚发表的时候我就看了,我当时也失声笑了出来,我觉得我很理解路漫老师的“忍俊不禁”,也理解venjiebiao贝侬的笑意(也许都只是自己单方面的理解罢了,呵呵)。
南粤孤客贝侬是法律意义上的布依族,用他对布依族特征的看法来衡量壮族的特征,却居然得出如此合理的归纳,我除了完全认同以外,还有就是微妙的欣慰和喜悦。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3-7-1 04:11
我估计南粤孤客贝侬的本意是“如果不妥,就当是布依族的”。据我所知,把干栏建筑和铜鼓文化作为壮族特点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而歌圩文化作为壮族特点则较少有争议。
作者: venjiebiao 时间: 2003-7-1 14:38
[这个贴子最后由venjiebiao在 2003/07/01 03:03pm 编辑]
以上所言,如有不对,敬请贝侬批评指正。如果不要,就当是布依族的。 对这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也已经存在不同的解读,路曼老师说:看到这句话,我忍俊不禁失声笑起来。过后,我自问:有什么好笑的?竟不能自答。
我当时也是意会了, 但要说两句确实觉得难以说清楚。
现在试着解读一下:
前提是他所提的5点都对。
主贴讨论的是壮族的文化问题,不是壮族人或对壮族文化有较深认识的人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南粤孤客的法定民族身份标签是布依族,似乎对壮族的问题没有发言权,但他的内心是认同彼此是一家人,所以我的就是你的,如果你不认同我,把我当外人,就当是我的好了:如果不要,就当是布依族的。
这也只是我的解读而已,误读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难以避免的。言不尽意嘛。
作者: 爱僚 时间: 2003-7-4 14:19
本来就是一家人,却被贴上不同的标签,确实让人心情复杂,简单地将责任推给那一方,都有欠公允,只能说是历史老人给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要回归原貌,任重而道远。希望不要太将哪个标签太当回事。
作者: 爱僚 时间: 2003-7-4 16:23
僚人的民族性格: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极强,这点与其他民族比较是很突出的,大面积的迅速汉化就是证明,对走向现代化是有利因素,如何保持自己的语言和传统就是个问题了。
作者: gxjj1955 时间: 2003-7-8 11:39
壮人说壮语,是壮族的特点。同意这样的观点。其实历史发展到今天,还把古时候的东西硬扯来说是今天壮族的特点是不科学的。而且,由于文献缺乏,谁也无法说清古时候的壮族到底是怎样的。讨论民族特点,主要点不在一些风俗习惯,而在于族种、语言、宗教等。讨论民族问题,应该用国际通用的规则。美国人,美国的主体民族有什么特点呢?谁人能用几句话说清楚?大概没有。不要相信〈刘三姐〉或者诸如民歌节上表演的东西来谈民族特点,不要相信那些伪造的民俗和伪造的民族服装。我们本民族的人未必就知道那些就是我们本民族的东西,真想做学问,就认真做些田野调查工作吧。诸位要是有幸看过最近演出的〈八桂大歌〉,就会知道政府和御用文人为了商业的、政治的目的把广西、广西人歪曲到什么程度!
作者: venjiebiao 时间: 2003-7-8 12:50
真想做学问,就认真做些田野调查工作吧
说得好,
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证精神是中国人做学问的通病。但是要做田野调查,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养尊处优的本族学者还有谁愿意去做?
作者: 布骆陀 时间: 2003-7-29 14:05
壮族女子的最大特点:敢于表白和追求自己看上的男生!!
壮族另一个最大特点:没有裹过脚!自古以来自由恋爱(对歌找对象)!
作者: gxjj1955 时间: 2003-7-30 18:10
各民族平等。老是问人家你们民族有什么特点,有一点居高临下的味道。只不过问者无意,听者无心罢了。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什么。但是,大家想一想,火车上、路上,或者任何场所,当你知道与你交谈的对方是汉族人时,你会问他:你们汉族有什么特点吗?我想不会。那位研究生不必为这问题烦恼。现在,我们要考虑得更多是,人类的共同性!为什么有的地方人民生活富裕、自由?是民族造成的吗?
作者: 傅红雪 时间: 2003-7-30 19:29
第一印象是:山歌,蓝黑色系服饰和漂亮姑娘。
作者: 漂泊壮男 时间: 2003-8-16 14:47
对呀
我的感觉和你的差不多
而且我觉得我们壮族的民族特点好象在不停的流失呢
老人们讲的许多东西我们这一代人都不知道了
作者: 漂泊壮男 时间: 2003-8-16 14:57
是呀
咱们这一代的壮族孩子连对歌都不会
真是愧对祖宗……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8-16 23:29
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吗? 据说毛泽东解放初期问过时任广西领导的壮族人,相传,回答是“壮族没有什么特点”。看了楼上那么多的帖子,要确有把握地回答“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吗”的问题,看来答案无非是: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而民族意识最淡薄的少数民族。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9-12-8 15:55
时隔六年,再次阅读这个帖子,温故知新啊。论坛就是有这个好处,上传的内容大部分可以长期提供浏览。
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似乎还没有答案。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09-12-8 23:44
我以为,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自由和浪漫。理由来自母亲那里。母亲是汉人,嫁个壮人,却总在说:你们壮族人真风流。壮族人自由恋爱,喜欢谁就对歌。可母亲那边,舅舅枉为地下党,仍逃不脱被强行取了个他不认识的姑娘。如果不是49年政局改变,估计外公外婆也把母亲嫁给他们自定的人。壮族人结婚不落夫家,怀了孕才回来。母亲那边风俗,如果男女有什么私情的,是会族人被装到猪笼里,压上石头,投到水里淹死的。所以母亲说的“风流”,虽然有点贬义,但蛮准确。旁观者清嘛!风流的褒义,其实就是自由和浪漫。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12-13 21:51
那文化和铜鼓文化是壮族最鲜明的特点。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9-12-14 10:19
那文化和铜鼓文化是区域性的跨民族的文化,并非壮族特有。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12-14 14:33
铜鼓文化是壮族的文化特点——这不仅有学者覃乃昌的观点支持,更有环江县两兄弟还在制造铜鼓的行动支持。别的民族只使用铜鼓,但没有制造铜鼓!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9-12-14 14:38
苗族、彝族和瑶族原先是不使用铜鼓的,但迁入云贵高原和岭南地区以后,跟壮侗语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里,就使用铜鼓了。但他们只使用,不会制造,跟壮族既使用又会制造铜鼓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09-12-14 20:16
确实需要挖掘自己民族的文化。
作者: Daegroeg 时间: 2010-8-9 20:10
你说的是标志吧壮族的标志是悠久的文学创作传统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你如果读过古籍听过山歌就知道了
作者: 广西覃 时间: 2010-11-27 1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广西覃 时间: 2010-11-27 18: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僚园星火 时间: 2010-11-28 00:33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9-12-14 14:38:58的发言:
苗族、彝族和瑶族原先是不使用铜鼓的,但迁入云贵高原和岭南地区以后,跟壮侗语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里,就使用铜鼓了。但他们只使用,不会制造,跟壮族既使用又会制造铜鼓有明显的区别!
想知道他们的铜鼓是从哪来的,是壮族送的吗?还是战利品?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0-11-28 15:17
以下是引用僚园星火在2010-11-28 0:33:47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9-12-14 14:38:58的发言:
苗族、彝族和瑶族原先是不使用铜鼓的,但迁入云贵高原和岭南地区以后,跟壮侗语民族生活在同一区域里,就使用铜鼓了。但他们只使用,不会制造,跟壮族既使用又会制造铜鼓有明显的区别!
想知道他们的铜鼓是从哪来的,是壮族送的吗?还是战利品?
制造铜鼓的工艺,使用铜鼓的范式,都是可以流传的。崇敬铜鼓的文化,也是可以流传的。
作者: 西原蛮 时间: 2010-11-30 00:45
什么是我们壮族最鲜明的特点
这贴子从2002-12-16 17:18:00发表,至今超过8年了。
翻过,似看到了当年的一群老网友的感觉。
继续讨论吧,不要让这贴子沉下去。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0-12-6 02:14
八年了,原有的特点还没消失,新的特点也还没产生,但壮族最鲜明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呵呵,真是难题啊。
难道它就是,
能够坚持八年以上的,
非同寻常的,
坚韧精神?
作者: 勒布蛮 时间: 2011-1-9 13:51
可以说我们没有明显鲜明的特点 我们已经汉化到日常用语都夹杂3成的汉语了 我们最后的民族特征语言就是一块将要被攻破的最后的一块阵地了 你就说语言吧 没错 因为我们是最接近汉族的民族了 特点就在这里
作者: 广西覃 时间: 2011-1-13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cvince 时间: 2011-2-27 12:28
何止是你 绝大部分僚人都不懂
作者: mygray 时间: 2011-4-5 20:02
起源于百越,至今能与泰族、傣族进行部分口语交流。人口多,比较穷,民族认同感差,喀斯特(山区)民族,稻作民族,喜欢对歌,节日多,孝敬长辈。依山傍水而居。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11-4-13 12:01
我总结了壮族10个鲜明、突出而且与众不同的特点,其实讲完了还不止10个,在此先按下不表,等大家讨论够了再说。
作者: 伤疤好咯 时间: 2011-4-13 12:10
标题: 回复:(郁水啸翁)我总结了壮族10个鲜明、突出而且与...
壮族-------suk ndaw congh mbouj gamj okdou lohgyaeuj ,gag cug songfwng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3 12:11:00编辑过]
作者: 勒布壮 时间: 2012-1-12 23:33
壮族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壮族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鲜明特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 23:34:34编辑过]
作者: 梦里依稀 时间: 2012-2-9 12:49
标题: [讨论]壮族的特点是
优点:讲礼貌,热情好客
缺点: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最致命的!)
作者: com60400 时间: 2012-2-17 20:34
、如果你一直在广西或者壮族聚居区呆着,那就很难感觉得到壮族的特色
2、如果你只和汉族城市里的人接触,那很难对比壮族与汉族
3、多出去走走,多了解其它民族其他区域的人的特点,也许能感觉得到
4、也许你还不如一个来壮乡居住一定时期的外国人对壮族特点的了解
作者: 西原蛮 时间: 2012-3-25 12:47
以下是引用com60400在2012-2-17 20:34:11的发言:
如果你一直在广西或者壮族聚居区呆着,那就很难感觉得到壮族的特色:还不如一个来壮乡居住一定时期的外国人对壮族特点的了解
同意!
作者: 后牛 时间: 2012-4-2 05:01
我认为狼兵是最大的特点。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