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者:二甲 加帖在 闲话国粹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吴语现存于苏南、上海、浙江大部
如果有人告诉你,吴语不属于汉语,你会相信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怎么可能! 不过刚到苏州的外地人在听到苏州人对话时常常会惊讶:苏州人说话的语速语调怎么有点像在说外语,根本听不懂!2000年初,周晨在几经论证,推断“吴语属阿尔泰语系而非属汉语”时,他自己也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一论点,但平时积淀的一点一滴的证据告诉他:吴语并不是出自汉藏语系中的汉语一脉,它同维吾尔语、蒙古语、满语乃至日语、韩语等同出自阿尔泰语系一脉。
周晨,苏州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一名普通大学生。说其普通,其实他也有与其他人不同之处:精通英语、日语,选修过韩语,自学过维吾尔语,现在对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都有所涉猎,是一个对语言极端痴迷的语言学爱好者。周晨对记者说:他提出“吴方言不属于汉语”观点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自己四年研究得出的看法和结论。而这一结论一旦成立,将颠覆目前语言学界公认的“吴方言属于汉语一个分支”的传统论点。
周晨的部分语言学研究资料
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发现和求证历程
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在校生竟要颠覆一个语言学界几乎公认的理论,咋听起来似乎天方夜潭般有趣,耐人寻味。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刚上初中那会儿,周晨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而优研,周晨不再满足课堂内所学的外语知识,买外语学习资料书来看成了周晨中学时期的爱好,高中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晨在看一本介绍《字母史》的书籍后买来了一本《世界文字发展史》。也许是因为文字与语言方方面面的特殊关系,周晨在对文字方面的学习中逐渐萌生了学习研究语言学的东西。
点击下载 周晨阐述部分论据音频(下载后使用WinRAR软件解压 大小:182K)
周晨考入大学后,对语言方面的爱好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丰富的语言类书籍让他如鱼得水,语言学文献成为他频频光顾的对象。而在这期间,一本《鄂温克语简志》更是让他眼前一亮,同时书的内容触及了他在语言方面敏感。《鄂温克语简志》中介绍了一些鄂温克语言的发音和意义,周晨竟然发现书中有几个词汇的发音和意义与吴方言中几个词汇的发音和意义几乎相同。比如在表示”现在”的意思的时候,发音都为”艾些”。而在表示“全部”意思的时候,苏州话中的“夯波浪当”竟然和蒙古语中的发音几乎可以说一模一样,而更甚者,在翻阅《华夏探秘》时候看到书中提到古突厥还有姑苏部落这一说。这些发现让周晨异常兴奋。为了进一步求证,周晨重新将自己一些浏览过的语言简志进行了研究,而这一略显简单的研究过程也让周晨吃惊不小:在几本语言简志中他竟然发现了有20多个与吴方言中有接近发音和类似意义的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与人类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原始词汇,通常不超过100个,例如:人,湖,山等等)。周晨在进一步的整理中发现,与吴方言有相同之处的几本语言简志所介绍的语言竟然都统属一个语系—阿尔泰语系。而这一切发现都还只是在周晨没有系统学习过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基础上的发现。周晨大胆的推测:吴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而不属于汉语。为了进一步论证这种猜测,周晨在大学里修完《公共关系学》学士学位后马上转而攻读日语专业。他说:日/韩语的系属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难题,大多数人支持日语韩语归属为阿尔泰语系这一个学说,但又缺乏强有力的词源上的证据,而吴语或许正是日/韩语和阿尔泰语系的链接点。将专业转成日语后,更利于周晨研究。
2000年年初,周晨开始系统的学习阿尔泰语系的各种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晨的努力下,吴方言中跟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包括日/韩语)相对应的基本词汇已经逐渐被发现,目前能够确认对应的基本词汇数量已经达到约五六十个。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周晨认为词汇的数量还会增加,他对阿尔泰语系吴方言之间的关系更加确信,因为他发现吴语和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关系是多方位的:包括语法、基本词汇、语音方面都有类似的关系,他举例说:苏州话中表达“热”的意义,可以叫“奥造”,而在日语中表达“热”竟然也有相似的读音。苏州观前街东有条道路叫“临顿路”,在苏州方言中,”临顿路”三个字读作”leng deng lu”(音)这种读法发音符合阿尔泰语系语言中”元音和谐”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是阿尔泰语系语言所特有的。
作者: 220.187.125.* 2005-2-1 11:38 回复此发言
2 、研究表明吴语是独立语言并且不属汉藏语系,江浙人要保护我们的母语
传统方言调查方法抹杀吴语真实面貌?
在传统的语言分类上,吴方言被分在汉藏语系的汉语这一分支内。周晨认为:之所以有人在语言学上将吴语的归为汉藏语系中的汉语一类,是因为现在的传统方言调查方法存在误区,抹杀了吴方言的真实面貌。其二,吴语在长时间受汉语官话的影响下,”纯度”已经受到影响,很多吴方言原有词汇,在官话的长期影响下,已经流失不再使用,如今“吴方言”的很多词汇都已成为官话和以前“吴方言”杂合体。其三,“吴语是汉语方言的观点”是先入之见,很多语言学家甚至不屑研究“是不是”的问题。
他认为,方言应该是在方言使用者最自然的条件下所使用的语言。而现在一些方言调查机构采用“方言调查字表”、“方言调查句表”等形式调查询问方言使用者,其实已经从方法上抹杀了方言的本来面貌。面对记者的疑惑,周晨举了个例子:假如你拿着一张已经写着“快”字“方言调查字表”询问苏州方言使用者这个字怎么读,苏州方言使用者很容易因为文字主观和汉语官话音的影响把这个字读作”kuo”(音),而在自然状态下,其实“快”在苏州方言中更为原始更为纯净的一种读法为:”骇赛”(音)。这种原始的吴语发音在苏州普通生活对话中仍然能够被常常听到。而有些吴语的基本词汇,已经不常听到,但偶尔可以见识其遗风。例如在描述“死”的意思的时候,吴语中有一种被戏谑化的读法叫“榻浪”,这个意思的读法在蒙古语、维吾尔语等阿尔泰语系语言中竟然普遍存在。不过由于汉语官话代替,“榻浪”已经逐渐不使用。评弹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纯正的”吴语”,声糯腔润,几乎没有人怀疑“评弹”的吴语的宗脉地位。但是周晨现在却认为,“评弹”中的苏白说表虽表现了更古老的吴语(尤其在语音方面),但评弹中大多数的“弹词开篇”更该叫“吴韵”评弹,它并非严格意义的“吴语”评弹。他说,90%的评弹唱词都使用的是官话(普通话)句式和词汇,只是在读音上用了吴语的一些音韵。“评弹”唱词语法上与日常生活吴语有较大差距。听过评弹的人也许还记得,在评弹唱词中唱第三人称“他”都是唱“ta”(音),音韵虽然很糯,显得很苏州味,但是仔细一分析不难发现,其实生活中自然的苏州话对话说“他”时是绝对不会读出”ta”(音)的,生活中多数为“恩纳”(音)。而“评弹”中这个”ta” (音),明显是受到汉语官话(普通话)的影响。
同苏州话一样,属吴语一脉的杭州话、上海话等也面临着和苏州话一样的汉语官话冲击影响。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当时都城,大量的北方话逐渐侵入到杭州话中,所以如今的杭州话中往往带有大量的北方“儿”化音,例如杭州话称小孩子为“小丫儿”,甜豆腐浆叫“甜浆儿”等等。但是语言词汇易变,语法难改,杭州话中“吴语”语法句式却几乎未变。 杭州话语法句式虽几乎未变,但试想拿着已经定型的句子去让方言使用者读出,能看出方言真正的表达方式么?在周晨看来,“方言调查句表”更加掩盖了吴语真正面貌。他试举了一个上海话对话的例子:
“你在哪里啊?”(自然表达的上海话:侬拉拉哈里答?)
“我在火车上。”(自然表达的上海话:吾么拉拉火车高头哇。)
一旦使用“方言调查表”的形式调查,往往句子的读法就变味成了“吾拉拉火车浪”。将重要的吴语语法成分“么”、“高头”、“哇”统统给弄丢了。可见“方言调查表”成了吴语原始面貌的杀手。
若果說吳語的話,閩南話更加獨特耶。
有文章指出,中美學者的共同研究成果,指出南島系統源出福建耶。
我有浙江、江苏的同学,他们说家乡话的时候,就像在说日语,根本听不懂。至于语言学上的东东就不知道了。
吴语有自己的词汇系统,以下是本人的基本动词词汇[用国际音标标注],我们属于主贴说的上海苏州话系统(吴方言苏嘉沪小片)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见这里 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165740
===========================================
paʔ:吃。
phɛ³⁵:蚂蟥,蚯蚓等蠕虫的爬行状。藤蔓蔓延也说~。
pɛ³⁵:用力摔。
pha³⁵:跨,跨越。
phaʔ:砍。
pæŋ⁵³:安装电气设备,水暖管道。
pu³⁵:垫。
披:去皮。
piɔ⁵³:喷射。
phi³⁵:倾,倾倒。
pe³⁵:裱糊,粘贴。
(簸)pu³⁵:迎风上下悬空抖动器物,以除去谷物中的杂质。
poŋ³⁵:用力跳,引申为用力一搏。
(潽)phu⁵³:水因煮沸而外溢,吴语通用。
boŋ²³:飞舞,飘荡,飞扬。灰尘叫 埲尘,就是“飞舞的尘土”。
(瀊)bø//be³¹:漫过。
(伏)bu²³:蹲。
(拂)bu³¹:擦去,抚摸。
(甓)bi²³:磨,蹭。
be²³:央求,哀求。
bɛ³¹:爬行的统称,注意:不是 “爬”字。”爬”字念[bo³¹],而且只用于体育运动“爬杆”。
bu²³:用篾,稻草,蔺草,茅等编织器物。
(盘)//be²³:同上。
(方)bɑŋ²³:比较,比较非物质形态的大小,多少,老幼等。我认为这是“方”的古音。
thɛ³⁵:手脚着地跪行,使火蔓延也用此动词。
te⁵³:放液体里沾沾湿。
(敪)toʔ:投掷利器。
(丢)təʔ:扔,通用词汇。
tha³⁵:抓住,染上;形容甩不掉。
teŋ³¹:连根砍掉。
siɪ³⁵:阉割。
(铫)tiɔ⁵⁵:缝。
toʔ:舀。
(敨)thɤ³⁵:展开,喘。
tiɪʔ:用手指掐。
(氽)theŋ³⁵:浮,漂浮。仰泳叫“氽水”。一种烹饪方法,放滚水里泡片刻或放油锅里炸。
thɔŋ⁵³:挡、遮盖。
(盾)deŋ²³:反语冷嘲。
dəʔ:裁,缝。
(过)ku³⁵:传染。
khø³⁵//khiɪ³⁵:跌落。
(夹)kəʔ:相约。
(邀)kɔ⁵³:邀请,疑为本字。
kæŋ⁵³:钻,挤。
khəʔ:双手抱大件物品。覆盖。盖,本地读[kɛ//kɪ]。重压,压实。
khæŋ:蹭,不小心沾上。
kʷæŋ:踹。
(賅)kɤ⁵³//kiɪ⁵³:拥有。
kəʔ:眼睫动、眨眼。
kəʔ,kæŋ⁵³:走,行走,尤其指乱走。
khu⁵³:兽类交配。禽类交配称作“赶稍”。
(搅)gɔ²³:打搅,破坏。
gaʔ:怀抱小儿,动物。
ga³¹:在大块的肉、蔬菜上撒上盐,然后用手搓。
(挟)gəʔ:夹于腋下,拥抱。
gɔ³¹:搁,放置。
(掼)gʷɛ²³:丢弃。用力打。
(躀)gʷɛ²³:猛然跌倒。
(埆)goʔ:局部凸起,镂空堆放。
(隑)gɛ²³:依靠,站立。
gɤ²³:埋头,低头,闭幕养神。
(蚼)gɤ³¹:手脚伸不直。冬天手受冻活动不灵活叫“lɤ-gɤ”。
gɑŋ³³:撬住,搁住,撞上。
gʷəʔ:等候机会,邂逅。
ɦɤ³¹:运用卑鄙手段非法占有。
le²³:滚动。各种轴承,轮子统称“~陀”。
ɔ⁵⁵:折断,多指被大风刮倒或吹断。
(啮)ŋa³¹:啃。
l̥a⁵⁵:抓住,蹬着大型物件(比如梯子,台阶)攀爬。又有抓的含义,比如“抓破”叫 ~开。
iŋ⁵³:看,尤指偷看。
xoʔ:腹部紧缩,运气;紧贴物体表面。
na³¹:匍匐,尤其是单臂撑地匍匐。
lø³³:爬竿,爬小树等双手抓握同一物体上下行。
(厊)ia⁵³:躲。躲开说成 “厊脱”。
(躽)iɪ³⁵:同上。
(匽)iɪ³⁵:比较,多指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长短,轻重。
hu⁵³:双手提沉重物。
tshaʔ:几人合力端大件物品,不一定是重物。又读tshøʔ。
zɔ³¹:物品置于前臂抬起,挽。
tɕhɤ³⁵:紧紧抓住。
læŋ³³:骑跨在肩上,背上,脖子上。
(掮)dʑiɪ³¹:举(一定要过头顶),扛。
(窜)tshø⁵³:跳。
(徂)za³³:径行,抄近路。
zia³¹:走,行。
zaʔ³³:蹬。
ʔwe⁵³:放置。
iɔ⁵³:折叠衣被,纸张等。
ɔ⁵⁵:折断,人为或自然原因。
(扤)ŋaʔ:折断,有意折断。
l̥ɤ⁵³:用棒状物从小洞里往外挑。如“掏耳朵”叫~耳朵。
lɤ²³:拨弄(使)松散,翻炒。~火棒,比喻专门搬弄是非,使事态恶化的人。
(销)siɔ⁵³:捅,钻。
ziɔ²³:搅,绕。
zø²³:戳。
ŋa-li:乞求。
zæŋ²³:塞,嵌。
βe³¹:压实,密封。
fɛ³⁵:甩。
(綩)ʔʷɛ⁵⁵:打结。如:綩结——农闲时妇女领取纱巾,将其四周线头打上小结,再解出去卖掉。
tshiɪʔ:紧紧地捆绑,捆扎。纳鞋底的“纳”。
(亃)liŋ²³:缝合。
tshiaʔ:指甲,皮肤等不小心划破或开裂。
(缆)l̥ɛ³⁵:拴。
ləʔ:拦。
zɛ²³:围捕。筑坝捕鱼叫做“~塘”。
(晃)xʷɔŋ⁵⁵:晒。
iɤ⁵³:短时间置于盐渍中腌。
ɕiɔ⁵³:掀,翻。
ɦo²³:涉水,淌(tāng)水,用双脚翻晒谷物。
tshiɤ⁵³:用细棒,竹条鞭打。注意,不是抽[tshɤ]。
xɛ⁵³:打捞,盛取液体或粉末。
xø³⁵:雇佣。
ioʔ:舀。
(侵)tshiŋ⁵³/tshiæŋ⁵³:掺。
(摋)saʔ:用手批量挝去稻草,茅草的枯叶。
(秓)tsəʔ:播种。
(埡)ʔʷu⁵³:培土,引申为”加固”。
(焐)ʔʷu³⁵:用小火慢慢煮。
(熯)xø³⁵//ɕø³⁵:烘烤,锫制。
lɛ³¹:在正式下锅煮之前,放入烫水中小煮,除去里面的异味,多用于素菜。
(煠)zəʔ:在正式下锅煮之前,放入烫水中小煮,除去里面的异味,多用于肉类。
tshɛ⁵³:推,推搡。
(捩)liɪʔ:绞。
(漾)iæŋ³⁵:在水中淘,使杂质浮出。
xo⁵³:搔敏感处使发痒,挑唆。
xe⁵⁵:承诺。可能是“许”字。
ɕiɤ³⁵:许诺,但为贬义,多数指诓骗或引诱。
li³¹:打滑。
zɤ³¹:拉,抽。
tshiɪʔ:倒栽葱跌倒。
tso³⁵:塌,倒塌,塌方,蹲下来不动。
ɳoʔ:揉(本字)。
tseŋ⁵³:用力掐,用力握紧。
tshoʔ:掐脖子专用。
酾sa⁵³:注酒、茶入杯。
tshoŋ³⁵:低头,不顾周围,走路踉跄。
(咪)m̥i³¹:小口喝。
(尥)liɔ³¹:伸脚钩人。
tshiɔ⁵³:卷袖管或裤脚管的动作。
ɔ⁵³:栽赃,诽谤。
吴地口音即便和北方汉语差别再大也不会成为语言的 江浙人断不会承认自己是外族
即便承认自己有越人血统也还是深刻地认同着汉文化 汉民族的
江浙人具有强烈的汉族意识,每次外族入侵的时候都是他们以自己血的代价捍卫民族的尊严
当新世纪汉服复兴号角吹响的时候,江浙人又站在最前面
学术观点是自由的,但不能成为某些少民用来分化汉人的意淫工具
楼上说哪里去了,听起来象皇委会的评论员。
假设现在从新设立鲜卑族,匈奴族,汉族,吴越族,我们吴语人口肯定选择汉族的。自永嘉南渡后,江浙是事实上的汉文化中心地带。事实上,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是越人建立的。
楼上说的好,我也是江苏的,但是在长江北,人称苏北,落后贫穷的代名词。但是在明朝洪武之前,我们是苏州人,被明太祖赶到苏北来的。版主文中说的“热”吴方言说“奥造”,我们也差不多,叫“wo(声调大概像第二声,有点轻)造”,是闷热的意思。
不过有个错误,夏朝不是越人建的,而是出自西羌的大禹的儿子启建的。越人是大禹的后代,但不能说夏是越人建立的。逻辑关系错了。
夏人應該屬於越人的南方種族耶,只是加入炎黃集團的部落聯盟而已。
所謂出自西羌,應該是興於西羌而非源於西羌耶,周人就是出自西羌,黃帝的姬姓耶。
尼祖籍蘇州,即是北方化的吳人乎?
否,我不是吴人,我出自姜太公,炎帝后裔,渤海高氏,从北方逃到南方,又被赶到北方。
禹乃黄帝后裔,岂是越人,越人乃是禹的后裔。前后不能颠倒。
就說尼出自姜太公,即是東夷耶,不過祖籍蘇州,就是曾經是吳人耶,只是後來才被同化成為北方人耶。
大禹屬於越人的一支,只是後來加入炎黃集團耶,所謂黃帝之後,只是神話化耶。
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13.htm
第一章 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
黄河中下游两大新石器文化区系文化上的统一及炎黄两昊诸部落集团的融合,形成了夏人、商人、周人三族。他们发源与兴起的地区虽然不同,祖先传说各异,而三族文化特征大体相同;他们祖继兴起与建国,三代交递,到西周已融为一体,他们是华夏族的三支主要来源。
第一节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
一、夏人的起源与兴起
夏,姒姓,禹为得姓宗神。禹父为鲧,先秦各种记载相同,鲧的世次与来源,则有不同的记载。《世本》、《大戴礼记》等,或记述鲧是颛项的五世孙①。或为颛顼之子②。《史记》说:“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③然而,《山海经·海内经》又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鲧居崇山,称为崇伯鲧④,分布在以河南嵩山为中心的地区。相传在治水失败以后,被上帝殛死于羽渊,化为黄熊或黄龙。他的后继者,迁到了汾水下游以夏为地名的地方,因治水有功,皇天赐以姒姓,国号也改称为夏了。⑤
龙山文化晋南陶寺类型,证明在公元前2500年以后,已达到前王朝期古国文明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而夏以前的古国唐、虞及夏墟见于记载者,如唐(今山西翼城县)、平阳(今临汾县西)、安邑(今夏具境)、晋阳(今虞乡附近)、鄂(今乡宁境),都在汾水下游由汾、涑、浍诸水所构成的晋南平原。⑥夏人在这个地区兴起,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于是夏由地名而族名;夏朝建立以后,又是国名了。
夏代历年,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17王,417年,⑦其它文献记载略有不同,总不出400余年,约为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在夏人与夏朝的中心区域,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以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命名,其地正处在嵩山稍西北。这是一种继河南与晋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早于商文化的青铜文化。年代与夏代柑当,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与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颍、汝诸水流域以及晋南汾水下游地区。从文化内涵与面貌看,二里头文化又可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两个类型。东下冯类型因山西夏县东下冯村所发现属二里头文化的又一典型遗址而得名。二里头类型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的地区,东下冯类型分布在汾水下游晋甫平原。两个类型分布之区,正好与夏人与夏代都城分布范围相吻合。
夏人初兴与建国在晋南,后来由于与东夷的斗争,又迁回到其祖居以嵩山为中心的地区和伊洛平原。《国语·周语》上说:“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见伊洛平原对夏代后期多么重要。夏代都城屡迁,除禹都主要在晋南①,相传禹还在阳翟立过都,其地在今河南禹县境;太康居斟鄩,在今河南巩县境;帝杼居原,在今河南济源县境。这些地方距嵩山都不远。
追溯夏人渊源:在文化方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中游文化区和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海岱文化区这两大文化区系交汇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晋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驱;在部落集团方面,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少昊集团许多氏族部落而发展到最早建立国家的一支。他们能率先打破部落与地域的局限而向国家与民族过渡,是东西两大区系文化与部落融合的结果。同时,夏人的兴起与构成,无论考古文化与远古传说,又都与长江中下游及下游地区的文化与部落有渊源关系。
二、商人的起源与兴起
商,子姓,得姓始祖名契,契母简狄,属于有娀氏部落。从契母的名称及其部落名称推断,商的起源与北方戎狄有渊源关系。《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长发》又说:“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鸟就是燕子,神化即为凤。商人的感生神话,认为上帝派遣玄鸟为使,有娀氏女子简狄因吞食了玄鸟子(蛋)而生契,所以契成为子姓的始祖。
殷墟甲骨文所记录,商人最高的祖神是高祖夔,此即东方各部落最高的上帝俊,又是“五帝”系统中的帝尝与帝舜②。从感生神话观察,商人具有东方海岱部落集团,即东夷先民太昊少昊集团的文化特征;而商人以鸟为图腾的神话,在甲骨文字中已得到证实③。商人是起源于北方而受东方海岱文化熏陶逐渐成长的一支④。
从始祖契至汤,商人经历了起源与初兴及兴起建国商大阶段,前者可称之为商先阶段,后者可称之为先商阶段。以甲骨卜辞世系与《史记》等文献记载的世系相对照,自契至汤经历了15位首领,凡八迁。以往曾有人依据商人的祖先屡迁其居,认为他们是游牧部落,目前史学界对商人起源的地区考定虽有分歧,但各家所考定的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早期,都是农耕文化,家畜牧养占有相当大比重,也只是农业的附属,可证商人自起源阶段,即与夏人一样是以农耕为主。汤以前屡迁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索。
(一)商的起源与初兴
自契至王亥、王恒,经历了8位首领。除王亥与王恒,《天问》说他们都是季的儿子,他们是商先公中最早有王号的,此外世次,大概都是各个时期的商先公代表,未必是父子相传①。
契,又写作卨。《世本·居篇》“契居蕃”,而商人所奉祀的上帝与祖神帝喾相传也居毫,帝舜都蒲坂。蕃古音与毫、蒲同,同名异写,这是商人起源的地方,以后商人所迁之地,政治中心多以毫、番、蕃、蒲、博、薄等命名,都是从其祖居地名衍化出来的地名②契在《商颂·长发》中称作“玄王”,玄为黑色,代表北方,原生的蕃(毫)在北方。
继契的商先公称作昭明。《荀子·成相篇》说:“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世本·居篇》也说:“昭明居砒石。”按《淮南子·地形训》、《山海经·海内东经》及《水经》大辽水与郦《注》的记载,砥石即今西辽河发源的地方,在燕秦右北平郡,即今赤峰市与辽西老哈河滦河发源的地区③,这就表明商的祖先起源于幽燕地区。这一地区的红山文化,特别是红山文化所发现的祭坛,可以推断为商人的祖先举行“高禖”祭天遗迹,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祭天遗址④。
大概从相土时起已越燕山南下,环渤海湾发展,其所迁的商当在燕山以南。历昌若、粮圉,冥至王亥时已发展至易水流域并且和当地的部落发生斗争。王亥在卜辞中是与高租夔、大乙汤一样重要的商先公,卜辞在王亥的头上冠以鸟,《天问》与《山海经·大荒东经》都说王亥是一位“两手操鸟”的神人。他是死于与易水地区部落争斗的商先公,他与弟弟王恒又都是首先服牛(役使牛)的代表。到王亥、王恒时期,商人的先公已在易水流域活动,其后进而南下漳水流域,即进入先商阶段。
(二)先商的兴起与建国
从契至汤,历史记载凡八迁。大抵在王亥以前是自燕山以北到易水流域,至上甲微已南下漳水。上甲微以后至大乙汤又累迁,总不离古河济之间,即今河北南部,河南东部与北部及山东西部与北部。
商的先公,自上甲微开始以日为名,次乙、次丙、次丁而终于壬、癸,与十日之次全同,可能是汤建立商朝后定祀典时,对先公列祖的名字已不能追忆,即以十日之次序以追名之。①
上甲微的父王亥被有易部落所杀,微得到河伯的帮助,败有易杀其君绵臣②。河,在先秦是黄河的专名,甲骨卜辞记载,商人对河的祭祀很隆重,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今天津市附近入渤海,可见商先公自上甲微已在太行山以东古黄河下游立足与发展。汤兴起时有三毫的说法:北毫,为汉山阳郡薄县,即今山东省曹县,南亳距此不远,西毫为河南省偃师县。但这些地方在汤灭夏以前都不可能是商先公立都的地方。甲骨文中有滴水,即今漳河,商与漳古音相同,甲骨文中有毫,是汤兴灭夏以前真正的都城所在,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③所以自上甲微至汤兴的活动范围总不出古河济之间。
从考古文化观察,先商文化可分为漳河型、卫辉型、郑州南关外型,年代顺序与分布地区都是自北而南。其中漳河型年代最早,分布大体包括河北省唐材以南,河南省淇河以北、卫河以西,山西省沿太行山西麓一线,南北长约五六百里,东西宽约二三百的范围,其中心分布地区在河北省的滹沱河与漳河之间的沿太行山东麓一线,而以漳河中游(指清、浊漳二水合流以后)的邯郸,磁县地区的先商遗址为代表,而先商文化漳河型来源于河北龙山文化④。可见先商阶段活动范围是以漳河流域为中心的古黄河下游与河济之间,而汤兴起与灭夏以前大概是以今河南省濮阳地区为中心。
商朝灭夏以后自汤至帝辛实传17代30王,《史记·殷本纪》《集解》引谯周说,认为有600余年,而《古本竹书纪年》认为商朝共496年。商的统治范围较夏扩大,其文化影响远达长江流域。
三、周人的起源与兴起
周,姬姓,奉后稷为始祖。姬姓出于黄帝集团,周人自称:“我姬氏(姓)出自天鼋”⑤,认为其始祖后稷,是舜禹时农官,“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祖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⑥。周人的感生神话:后稷之母为姜姓有邰氏的女子,名姜嫄,因为踏了上帝的大脚印,感而有孕,生了后稷。⑦
先秦记载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⑧,实际上自传说中唐虞到古公直父立足于周原已经历千余年,而古公以前周人先公的事迹只显示了各时期的特点,所以古公直父以前世次,仅为各时期周先公的代表,并非真的父子相传。
周朝建立以前,周人的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周人的起源与初兴及周人的兴起与建国。
(一)周人的起源与初兴
周始祖后稷之母出自姜姓有邰氏部落,当时的“姜”即“羌”,已成为定说;姜姓出自炎帝集团,与黄帝集团姬姓周人世为婚姻。这种原始的族外婚,不仅表现在由母系转向父系时,只知后稷的母名为姜原;延及周人开始在歧山地区兴起的古公亶父,也是娶的姜女,后被追谥为太姜;周朝开国之君武王发以大公望女为妃,即邑姜;甚至周朝建立以后,姬姓诸侯,仍以与申、吕、齐、许等姜姓诸侯通婚为常制。在一定程度上说,周朝是姬、姜两姓族联盟建立起来的王朝。
姜原的有邰氏部落及后稷所居之邰,历来注释在陕西武功县境,这里是关中平原西部,在古公亶父开发的周原境内,周人起源当别有所在。考古发现,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泾渭流域,与先周文化的分布重合,而且有承袭发展的关系。先周文化目前已知的分布:北界达甘肃省庆阳地区;南界止于秦岭山脉北侧;西界在陇山及其主峰六盘山东侧;东界的北端在子午岭西侧,南端以泾河下游及今西安市东郊的沪水和灞水一带为界。全区南北长约300多公里,东西宽约200多公里。大致相当于今陕西省宝鸡地区和咸阳地区,以及甘肃省的庆阳地区和平凉地区东半部。这些先周文化若按年代早晚,第一期稍早于古公亶父时期,以泾水上游陕西武长县碾子坡先周文化为代表;第二期以碾子坡先周晚期墓葬、岐邑刘家村先周墓葬及长武县下孟村先周遗址为代表,年代大致相当于古公亶父、季历时期;第三期以丰邑先周文化遗存及这一地区先周墓葬为代表,其年代约略相当周文王、武王准备灭商时期。上述三期不同年代的先周文化,其中第一期遗存迄今仅在泾水上游地区发现,由此可以推断,古公亶父以前活动范围集中于径水上游。①这一地区正是黄帝集团发源之区,而距此不远泾水以南,渭水上游以北今陕西陇县的吴山,又称岳山,据考定即姜姓四岳集团发源之区②。
后稷之后,周先公在不窋及鞠的时期,处戎狄之间,从其俗,到公刘时期,虽仍处戎狄间,却大力发展农耕,并沿漆、沮二水南下,渡渭水获取木材及其它物资,积累财富,四周各氏族贵族多来归附,“周道之兴自此始”③。公刘奠下基础,到庆节时正式立都于豳④,已具有王朝前古国的规模。豳的地理位置,一说在今陕西省彬县,一说在今陕西省旬邑县。两地都在泾水上游南部,实包括今长武、彬县、甸邑一带。按《括地志》的记载,“不窋城”在今甘肃省庆阳县境,豳在今彬县境,则公刘,庆节时期,是从泾水上游北部迁徒到泾水上游南部的。①
在豳原经营了大约三个世纪,于是周先公进入了向周原发展而兴起立国的阶段。
(二)周人的兴起与建国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周先公古公直父受到了游牧人戎狄熏育的攻击,在豳原不得宁居安业,于是率私属渡漆、沮两水,来到渭水中游,止于岐下,开发周原地区。不仅豳人举国迁徒,其它部落也有不少随古公迁到周原,作了他的属民。于是古公大刀阔斧,革除戎狄习俗,发展农业,营筑城郭室屋,按地缘编定社会组织,设立五官,②实际上奠定了立国与翦商的根基③。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距今西安市约100公里,北倚岐山,南临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广义讲,周原包括今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及宝鸡市、眉县、乾县等县的小部分,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这里在先周不仅有渭水下游诸支流水系的丰富水源,便于航行与渔业,地下泉水也很丰沛,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一个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的地区。狭义讲,周原即指周人当时的中心,今岐山县京当与扶风县黄堆、法门之间④。周人自泾水上游南下,越过梁山不往东南来到渭水中下游今西安市附近而往西南来到渭水中上游周原,除了周原自然条件如《诗·大雅·绵》歌颂的那样“周原既既”,最重要的是商朝的方国已达到渭水中下游,比如周兴时敌国崇,在今西安市西南户县⑤。在渭水中下游已发现商文化遗址⑥,证明商朝的统治范围已达渭水中下游地区。周人在周原站住脚以后,初具立国规模,国号为周,盖以族名为国名⑦,并且很快引起了商朝的注意,甲骨文出现了“伐周”等记录⑧。
古公直父或许已称大王,或后被追谥为太王⑨,死后由最小的儿子季历继承。他是周文王的父亲,在商王武乙三十四年朝商,成了商朝的方国。商朝以任姓女子嫁季历,这就是文王的母亲太任。
季历一方面臣附于商,同时积极展开对周围戎狄部落的兼并与征伐。商王武乙三十五年,周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这一胜利也许引起了武乙的注意,“武乙猎于河谓之间,暴雷,武乙震死”①。太丁(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燕京,山名,为汾水发源处,如此长途征代,周师大败。太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太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不久,季历被太丁所杀②。
太丁死后,其子帝乙立,“殷益衰”,而周文王昌继王季而立,成为商朝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并且与九侯、鄂侯同为商朝的三公③。商纣继位后,囚周文王于麦里,周以美女名马献于纣,纣释文王,而文王以德政与纣的暴虐形成对照,影响日大,解决虞(今山西省平陆县)、芮(今陕西省大荔县)两国争端,两国附周。又伐犬戎,灭密须(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黎(蓍,今山西省长治县西南)、邘(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崇(今陕西省户县)等国,建都丰邑(今西安市郊沣水西岸)。周的实际统治已深入商朝境内,达到了山西省南部、河南省西部以至中部。周文王又招贤纳士,姜姓吕尚、楚人鬻熊、孤竹(今河北省卢龙地区商的时姓封国)君二子伯夷、叔齐及商臣辛甲等归周。
文王在位50年未及灭商而死,子武王发以吕尚为师尚父,弟周公旦等为辅,即位后九年(一说十一年)大会诸侯于盟津(今河南省孟县西南、孟津东北),相传诸侯800来会。武王十一年(一说十三年)以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万人并会集西土各族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蜀(今川西、陕南)、羌(周以西陇山两侧)、髳(今山西省平陆县)、微(今陕西省眉县)、卢(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彭(今湖北省房县)、濮(今川东、鄂西)伐纣,战于牧野,灭商,建立周朝④。
自周武王灭商至幽王,历11王,大约为公元前11世纪初至公元前771年。
“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少昊集团许多氏族部落而发展到最早建立国家的一支。”
夏人何曾是越人?
“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少昊集团许多氏族部落而发展到最早建立国家的一支。”
夏人何曾是越人?
追溯夏人渊源:在文化方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黄河中游文化区和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海岱文化区这两大文化区系交汇融合所形成的河南、晋南龙山文化是夏文化的前驱;在部落集团方面,夏人是从黄河中下游炎帝集团中分化出来,又融合了黄帝、少昊集团许多氏族部落而发展到最早建立国家的一支。他们能率先打破部落与地域的局限而向国家与民族过渡,是东西两大区系文化与部落融合的结果。同时,夏人的兴起与构成,无论考古文化与远古传说,又都与长江中下游及下游地区的文化与部落有渊源关系。
=============================
夏人乃北上跟中原結盟的一支,屬於南方人種耶,當然,尼可以說,他們在這個時期不屬越人耶,不過總之夏人跟越人同源耶。
炎黃集團乃部落聯盟耶,夏人屬於加盟部落之一,並不影響其南人屬性耶。
黃河下游不就是東夷、苗蠻跟百越的緩衝之地乎?劉邦也屬此地之人,應屬東夷種,受楚化而成為楚人耶。
http://www.china10k.com/simp/history/1/11/11e/11e18/11e1801.htm
远古时代
大禹治水
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由他所创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商、周三代之首。虽然夏王朝只是一种部落联盟,和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大不相同,总算已具备了国家形式,使得中国历史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大禹治水,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但是中华大地上的洪水为患一定特别严重,所以才产生了「洪水猛兽」的成语,认为洪水比猛兽更为可怕。大禹治理水患,让大家安居乐业,得到了许多部落的共同拥戴,继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
在考古工作中,虽然至今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直接史料,但是结合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来考虑,许多学者都认为二里头第一、二期古文化遗址当是夏代文化的遗留。在距今4200年以前,中原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国家规模的夏王朝,这是不成问题的;这个王朝的领袖是一位善于治水的大禹,他主要以治水之功获得领袖地位,创业垂统,这也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大禹这个人,治水这件事上,近年来却产生了许多复杂分歧的看法,很难统一起来。不同的看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说法,二是新说。
关于大禹本人,传统的说法是:大禹出身于华夏族群(根据是「夏为中国之人」),他出生的地方是四川西部(根据是「禹兴于西羌」)。新说是:大禹出身于古越人(百越族群),在中原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是从东南地区带着南方农业文化的某些优势进入中原争得领袖地位的。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湖南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现,都对新说作了有力的支持。所谓「夏为中国之人」是周代以后才产生的说法,周代以前,夏人活动的许多史迹实际上都在东方。与大禹有关的古迹,更是集中于东南地区。「禹兴于西羌」一语是司马迁说的,那是指禹后来到西方的发展而言,并不是「禹始生于西羌」。通过一些出土文物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夏王朝国家重器的鼎、钺和许多玉器都来源于东南的古越人地区。
至于大禹治水治的是哪条「水」,如何治法?传统的说法似有夸大之处。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十分险要,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但按夏代的施工技术水平,绝对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又传说大禹根据不同的水系,划天下(全国)为九州,其实夏代初期的疆域绝没有如此之大。许多传说,都不免互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新说是:大禹治水,治的并不是滔滔的长江、黄河之水,那时的洪水实在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陆地上来。这是世界性的,所以许多民族都有被洪水所淹的传说。洪水退后,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种。大禹所治理的,正是这种田间水渠的管理。这和孔子所说的「尽力乎沟洫」是大致符合的。《孟子.滕文公》中说:「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发源于西部,滚滚东流。不论水大水小,都不会是「横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时,海水由东向西倒灌,才会出现「横流」、「逆行」的现象。
传统的说法是: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失败后为舜所杀。鲧之子禹接受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史实并不如此简单,鲧也不会如此之笨。失败或者成功总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国语》等古籍就说过大禹治水也是用的堙、填之法,如「堙洪水」、「以息土填洪水」。直到战国时代,《墨子》书中才称大禹治水常用疏导之法。从大禹时代到战国时代,相距一千多年,我们先民治水的方法必然一再改进,有了不少成就。传统的说法实际上是把这一千多年中前前后后许多治水的功绩都归功于大禹一人,对历史作了夸大。
作为一位出身百越族群能够北上中原发展的部落联盟领袖人物的大禹,他的才能当然不限于治水,在使用青铜器发展生产,建立国家制度,对外用兵(击退苗蛮族群的进攻)等等方面,也有不少的功绩,但是后人纪念他与崇拜他,却选择了他的主要功绩──治水,这是不难理解的。作为一位农业社会的领袖人物,首先应该关心与致力的就是国计民生,农业生产。这一件大事办不好,别的事办得再好也不行。现在距离大禹时代已有4000多年,我们还难以根治水患,每年还得为防洪而担心,几千年前的先民,对于这位为了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的大禹的感激与崇敬,也就可想而知。至于他当时领导群众兴修水利,限于客观条件,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不可能出现甚么奇迹,所以会长达13年之久。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身后的许多治水功绩也算在他的头上,这也容易理解。这才是大禹治水的事迹越传越多越传越大的真实经过。
這個已經說得很清楚耶:
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
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湖南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现,都对新说作了有力的支持。所谓「夏为中国之人」是周代以后才产生的说法,周代以前,夏人活动的许多史迹实际上都在东方。与大禹有关的古迹,更是集中于东南地区。「禹兴于西羌」一语是司马迁说的,那是指禹后来到西方的发展而言,并不是「禹始生于西羌」。通过一些出土文物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夏王朝国家重器的鼎、钺和许多玉器都来源于东南的古越人地区。
======================
史籍/傳說等,還需要跟考古等配合的耶,否則就沒有意義耶。
好像從江蘇出古的吳國銅俑,證明吳人斷髮文身,越人耶。
不管古籍如何記載也好,還需要考古發掘的配合耶,而考古的成果就是說明夏人來自南方耶。
否則的話,不如像聖經那樣說,人類都是由上帝創造的好過耶,達爾文?槍弊!
那篇长文的观点难道没有结合考古发现?而且还结合现代分子人类学的最新成果,是不是更能说明问题呢?
你推荐的《中国民族史》我早看过了,其中有涉及僚人的。
建议看看 吴越文化新探
http://www.lotossearch.com/down/wuyuewenhuasintan.pdf
“夏之兴、亡与祝融集团息息相关(《国语·周语上》),而祝融为古代南方民族的象征;传说鲧为禹父,而鲧(鮌)有明显的南蛮血统(《山海经·大荒南经》);又鮌与共工可能是同一人的分化,而共工也与蛮越有密切关系;祝融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夏后姒姓,周封夏後为杞,己、杞、姒古音相通;夏代势力最大、与王室关系最密切的诸侯斟寻、昆吾都属祝融集团;夏、楚、越都与“祝融八姓”有血缘关系; 鮌(共工)禹家族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水利世家,而据现有考古资料,在全国各地的原始文化中,水利最发达的莫过于太湖地区;”
这些研究结果更能说明,夏确实是炎帝后裔。共工、祝融是谁?乃炎帝后裔,共工曾代表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的首领颛顼、帝喾争帝,失败后怒触不周山。祝融文化乃是炎帝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融合体——秦王寨文化,后向南迁徙到楚地,成为苗蛮的先祖。由此似乎可以说,炎帝部落与东夷部落(大汶口文化)融合后南下与长江中下游的越文化(良渚或者河姆渡的后裔?)融合,夏王朝的创立者是其中一支,又北上夺得中原的统治权。
北姑来说说?
夏人是北上中原加入部落聯盟的越人的一支耶,就好像前面轉貼的某會長所言,夏人只是興於西羌而非源於西羌耶。
所謂出自炎黃之說只是始於司馬遷耶。
既然吴语不属于汉语,甚至和汉语不属于同一个语系,那么操吴语的人应该也不能算是汉族了,应该是吴族了!!
如此看来,我们中国应该是五十七个民族五十朵花了!
但如此一来,我们壮族也不再是少数民族中的老大了,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个“老二”了!
民族只是以語言來劃分的乎?那滿人及回族人都應該屬於漢族乎?
吳人本身的認同又如何呢?
既然吴语不属于汉语,甚至和汉语不属于同一个语系,那么操吴语的人应该也不能算是汉族了,应该是吴族了!!
如此看来,我们中国应该是五十七个民族五十朵花了!
但如此一来,我们壮族也不再是少数民族中的老大了,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个“老二”了!
呵呵! 如果再划个吴族那就没有五十六或是五十七个民族那么多了,因为如果能改的话,肯定会有个僚族,再怎么算都没有五十七个了,到时是老几就很难说了
壮族的南北两大方言差距,远远小于汉语八大方言之间的差距,所以不成立。
吴语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词汇,语调.如哉. 苏州人要撞车时会惊呼:弗好哉,弗好哉,两弗好哉.哗众取宠是"砖家"一贯手法
极少数的用法习惯不能说明问题,而且这些大多为古汉语语序的特征。
吴人不但认可自己为汉人,而且是汉族意识最强的一个民系。
江南人是最正宗的汉族了,南方可能是百越之后,北方可能是五胡之后
只有我们长江中下游的算是最正宗的汉族
壮族的南北两大方言差距,远远小于汉语八大方言之间的差距,所以不成立。
差距小就不成立了?你认为小就小,你认为大就大。
那个大学教授是学日语的,日语本身可以说是阿尔泰语系的,但大量吸收中国各代汉语音,还有吴地方言与朝鲜语一样以很难定为阿尔泰语系了,因此大家发现江浙沪人和蒙古人学习日语比其他地方人要更好学.
吴语是加有以前百越人的音,但从黄河移民开始,大量汉人南下,百越人一部分也南移,一部分与汉人融合汉人带来了先时的技术文化.河文化也由长江文化替代,从唐开始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形成,但唐后战乱纷纷,到了宋代也没使中国大统,苏州替代了扬州.人一次次的南下,带来了自己的方言,慢慢形成吴语,在后苏州地方一直有割局势力,但都是养民的没发生太大,于是吴语开始自行发展.
现在有很多吴方言是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如"讲张""94香"是明初形成的.
而在表示“全部”意思的时候,苏州话中的“夯波浪当”竟然和蒙古语中的发音几乎可以说一模一样
广东白话也相似呀!"全部"---函波浪
江南人是最正宗的汉族了,南方可能是百越之后,北方可能是五胡之后
只有我们长江中下游的算是最正宗的汉族
只有我们长江中下游的算是最正宗的汉族?不可信!
怎么个通法?真是开玩笑
开什么玩笑,这篇文章有问题:
1,韩国和日本是独立语系,不属于阿尔泰语系啊。说韩国和日本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观点早就已经被证实不对了。
人种学上来说,匈奴,突厥是纯老亚洲人,就是D/C DNA人群。 蒙古族,满族是老亚洲和新亚洲人的混血,即D/C 和O3的混血。 汉族是新亚洲人,即O3人群。
韩国和日本则分化很大,有老亚洲成分,新亚洲成分,还有东南亚O2b成分,所以一般把韩国,日本单独研究。
江南人是最正宗的汉族了,南方可能是百越之后,北方可能是五胡之后
只有我们长江中下游的算是最正宗的汉族
-----------------------------说明汉族的祖先不是东亚原始蒙古人种,周人西来说看来不是捕风捉影的,或许和苏美尔人有关系。
某些人就巴不得这样!
诸如屎菌子之流在网上跳来跳去,一会说广府人是百越汉化,一会是吴语其实是独立的语言,一会说商是东夷,秦是西戎。
为的什么?不就这个目的吗?
某些人就巴不得这样!
诸如屎菌子之流在网上跳来跳去,一会说广府人是百越汉化,一会是吴语其实是独立的语言,一会说商是东夷,秦是西戎。
为的什么?不就这个目的吗?
把别人说成是屎菌子,太不像话了!
我是浙江人,浙江方言和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但是有相近的,如果出去发音,每个字都对的上,是明显的古汉语发音,LZ什么意思啊
我是浙江人,浙江方言和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但是有相近的,如果出去发音,每个字都对的上,是明显的古汉语发音,LZ什么意思啊
欢迎浙江的朋友光临僚人家园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