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关于“花婆”崇拜的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turen    时间: 2003-5-23 14:16
标题: 关于“花婆”崇拜的调查
   “花婆”崇拜在我们壮族中占重要的位置,甚至影响到了周围的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在很多地方的祭祀场所中都有“花婆”崇拜的痕迹。我们壮人的一生可以说是“花”的一生,出生是“花婆”送花来,结婚是两花种一起,生病是“花”生虫或花缺肥,有几个孩子就是开了几朵花,去世是“花婆”把花收回。
   多浪漫的一生啊!
   “花婆”的崇拜源于古老的生殖崇拜,是壮族先民对人生古朴而生动的理解。
   笔者所在的邕南土语区,“花婆”崇拜的影响很深。不知道其他“比侬”那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痕迹?如果有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希望各“比侬”同胞多多发言!!
   祝“花婆的儿女”们幸福安康!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3-5-23 15:10
  浪人知道在靖西县城有一“花婆”(ya va)庙。说是“婆”,其实是很年轻的少妇形象。据老人们说,从前的花婆周围有大约四十多个孩子围绕着,现在新塑的花婆响应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以现在才有三个。呵呵……社会在进步,花婆也在进步啊。但壮族人对她的信仰是不变的。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3-5-23 16:57
我们老家也有这说法,至于庙宇是没见过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3-5-25 03:50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3/05/25 03:51am 编辑]

对花婆(花神、花王圣母)的崇拜在壮族各地都很普遍。在德靖土语区(德保、靖西、那坡三县),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己的家里祭祀花婆,一般来说,客厅或者中堂的正中间,都要做祖宗牌位——“Naj Coj”(祖宗的脸),而Naj Coj之间,还有花婆和灶君的神位。之下的香炉一般有三个,中间和右边的香炉是插香祭租,左边的那个就是专门用来插家中小孩子的“花”(由麽公、巫婆用各色纸扎成)——那表示小孩子的灵魂,一般来说有几个小孩就有几朵花插在那里,希望Naj Coj上的花王圣母保佑家中小孩子的灵魂。在Naj Coj上除了家祖,只祭祀花婆和灶君两个神,可见壮人对花婆与灶王的崇拜程度。Naj Coj的普遍形式如下:

         □□堂   (如廖姓为‘矩鹿堂’)

□        ◆(姓氏)     □
□        门         □
□        堂         □
□        上         □
□    花   历   定     □
□    王   代   福     □
□    圣   一   灶     □
↓        母      派      君     ↓
左        之      宗      之          右
联        位      亲      位          联
                  之
                  位


作者: turen    时间: 2003-5-25 20:24
看来壮族各地关于“花婆”的崇拜确实是很常见的
"turen"——土人还想问
“花婆”和红水河流域的“姆六甲”有什么联系吗
因为有些地方说她们是一样的
都是壮族的始祖母
作者: venjiebiao    时间: 2003-9-6 12:29
花神崇拜在我的家乡(黔南)也有,相当于汉族的送子观音,求子就要请女巫来作法事,要扎很多花,称为:“guehjiuz”,具体的仪式怎么操作,不清楚,小时候看到这些神秘活动总是敬而远之。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3-9-8 11:52
我没听说过,上林一带恐怕没有这种信仰。
作者: 尹明    时间: 2003-9-20 12:31
花婆崇拜源于壮人对花的生殖崇拜,是壮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典型且内涵丰富的文化事象,基本上遍及壮族地区。本人在《壮族生殖崇拜文化》一书中做过专题研究。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3-9-20 12:58
欢迎尹明贝侬的到来!作为学者的你,应该能为壮族在线及僚人家园注入更多活力:)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3-9-20 21:19
噢,能否介绍一下尹明贝侬??
作者: 李子    时间: 2003-9-29 02:50
供奉花婆并非相象的简单。当媳妇有小孩时婆家就拿来一煎药的瓦罐。别小看这瓦罐,土语叫BIANG,就是贵的意思。如果是男孩里面要放辣椒和钱币请来法师扎上纸花经过繁琐仪式就算安上花婆的神位,从此保佑小孩平安。当小孩成人36岁年没时,也就是大年30清扫神台时就把瓦罐取下烧掉纸花倒掉里面的东西,就算孩子已成人,无须花神护佑了,从此自安天命了。
作者: 李子    时间: 2003-10-7 02:26
4楼所标的神位该是[南唐六国花婆圣母之位]。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3-10-7 15:40
下面引用由李子2003/10/07 02:26am 发表的内容:
4楼所标的神位该是。

我不是很清楚花婆还有这么长的称号。不过我家里,包括我所熟悉的德保、靖西一带的家家户户,神龛或祖宗牌位(NAJ ZOJ)上只是写着“花王圣母神位”而已,而我的母语里,把花婆叫做 yah va ,可能 李子 贝侬那里的情况与我的家乡不同吧。


作者: luomaren    时间: 2004-2-9 19:19
生育之神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4-2-11 09:09
从功能上看,花婆崇拜和米六甲的神话传说,其核心应该是一致的。花婆和米六甲的形象,实际上是没有经过文学艺术提炼的“观音”。
作者: 小岱    时间: 2004-2-11 21:48
mehmuek应该指的是花婆吧?
作者: 临尘居士    时间: 2004-2-16 14:33
下面引用由turen2003/05/25 08:24pm 发表的内容:
“花婆”和红水河流域的“姆六甲”有什么联系吗
...

我觉得不一样,姆六甲是创始人,相当于女娲,造完人就不管了。
Yahva是保护神,看着你到成人,一代一代延续,两者功能是不同的


作者: 李子    时间: 2004-2-17 22:42
我觉得花婆和娒六甲就是一个神.以前我所标的"六国圣母''与"娒六甲''只是书面语与土口语之差罢了.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04-12-9 16:44
以下是引用尹明在2003-9-20 12:31:28的发言: 花婆崇拜源于壮人对花的生殖崇拜,是壮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典型且内涵丰富的文化事象,基本上遍及壮族地区。本人在《壮族生殖崇拜文化》一书中做过专题研究。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这本书

很想拜读,谢谢


作者: 真村正    时间: 2004-12-11 21:44
想知道靖西,那坡,德保是土人还是侬人?据说侬人才敬花婆,但我觉得在语言上西德那皆属土人
作者: 越是故乡名    时间: 2004-12-12 16:11
以下是引用真村正在2004-12-11 21:44:49的发言: 想知道靖西,那坡,德保是土人还是侬人?据说侬人才敬花婆,但我觉得在语言上西德那皆属土人
兄弟,这么说话会让别人笑话的,
作者: 山谷散人    时间: 2004-12-13 22:53

4楼的东西,

我家也有!


作者: 真村正    时间: 2004-12-14 11:37
21楼说的是,我因为看了一本书,里面写得土人得发音,我觉得与农人一致,所以犯了错误,幸亏,以后会避免犯这类错误的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12-14 11:56
以下是引用真村正在2004-12-11 21:44:49的发言: 想知道靖西,那坡,德保是土人还是侬人?据说侬人才敬花婆,但我觉得在语言上西德那皆属土人
以下是引用真村正在2004-12-14 11:37:20的发言: 21楼说的是,我因为看了一本书,里面写得土人得发音,我觉得与农人一致,所以犯了错误,幸亏,以后会避免犯这类错误的
看来“真村”贝侬还不了解壮族里“土人”和“侬人”的概念呢。其实德靖土语区的人都自称“土”,但是他称(别人对德靖的称呼)多为“侬”,具体情况请看红棉树写的《德靖土语区的“央”与“侬”》:http://www.rauz.net/article_view.asp?id=392&c_id=10&s_id=1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4 11:57:19编辑过]

作者: 真村正    时间: 2004-12-18 14:52
谢谢越色僚人
作者: 满洲老虎    时间: 2005-2-25 13:59
以下是引用尹明在2003-9-20 12:31:28的发言: 花婆崇拜源于壮人对花的生殖崇拜,是壮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典型且内涵丰富的文化事象,基本上遍及壮族地区。本人在《壮族生殖崇拜文化》一书中做过专题研究。

您是廖明君先生吧。拜读过您的《壮族自然崇拜文化》很受启发。


作者: 螞蟻    时间: 2005-3-15 21:00

浪人

你說的有三個小孩塑像的花婆廟是靖西的那一個嗎?

會走路的螞蟻


作者: byaraiz    时间: 2005-3-15 21:43
以下是引用螞蟻在2005-3-15 21:00:18的发言:

浪人

你說的有三個小孩塑像的花婆廟是靖西的那一個嗎?

會走路的螞蟻

天,蚂蚁有不会走路的么?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5-4-6 14:01
以下是引用螞蟻在2005-3-15 21:00:18的发言:

浪人

你說的有三個小孩塑像的花婆廟是靖西的那一個嗎?

會走路的螞蟻

呵呵,不好意思啊,这么久了才注意看到。

靖西县城的花婆廟在原来联街的大队对部里面。或者你在靖西的话,只要在小东门一带问问那里的老人,她们都会热情的向你介绍的。

“會走路的螞蟻”只是靖西的一个笑话。因为在靖西话中。蚂蚁的发音就是“么”,和巫婆的发音是一样的,故有这样的笑话。


作者: 古榕    时间: 2005-6-9 06:19
我们那里也一样只是说法不一(和靖西),我们是说meh va.男孩是银花,女孩子是金花.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5-6-9 14:26
前几个月曾经和蚂蚁贝侬去靖西县城小东门附近看了Miuh Yahva(花婆庙),这个庙宇据说是清朝时候建立的,香火至今还挺盛的。
作者: 瓶中信    时间: 2005-8-17 23:04

据老怪和老谢的考察,龙州的紫霞洞倒是一个祭祀花婆的胜地,生殖崇拜的痕迹也很多,有兴趣的再去走走。


作者: 五色糯米饭    时间: 2005-8-25 22:22
以下是引用浪人在2005-4-6 14:01:01的发言:



呵呵,不好意思啊,这么久了才注意看到。

靖西县城的花婆廟在原来联街的大队对部里面。或者你在靖西的话,只要在小东门一带问问那里的老人,她们都会热情的向你介绍的。

“會走路的螞蟻”只是靖西的一个笑话。因为在靖西话中。蚂蚁的发音就是“么”,和巫婆的发音是一样的,故有这样的笑话。


原来“蚂蚁”(发音是“麽”)是这样来的。很有渊源啊。哈哈。
作者: 糯米团    时间: 2005-9-4 02:35

哈哈,流转轮回,我又回来了!

这帖子竟然顶到第四页了,不容易啊,继续加油!!

祝“勒栏乜娲”们幸福安康!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7-2-4 16:00
再读,还是很有意思啊!
作者: vaiz    时间: 2007-2-5 00:05
我们宾阳似乎也没有这样的传说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