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讨论][转帖]“山歌三人组”蹿红网络:山歌原来这么俗?(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六六    时间: 2006-3-22 16:16
标题: [讨论][转帖]“山歌三人组”蹿红网络:山歌原来这么俗?(图)
“山歌三人组”蹿红网络:山歌原来这么俗?(图)
山歌三人组(韩亿国 摄)

从小耳闻目染,他们像很多普通农民那样喜欢山歌――那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欢乐源泉。我们喜欢听,喜欢唱,这是农村的地道山歌。它是有点酸(黄),但是包而不露,不会很过分。小时候我们听不懂,听懂了觉得很好玩,有民间的智慧在里面,张建翠说。

李文仙在朋友指引下查看了一下网络上的评价,她大吃一惊!很多人认为我们太粗俗,这点我同意,有的人骂我们在糟蹋民间艺术,这我就不同意了。她认为网友大多是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根本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山歌对于农民的重要意义。就像东北二人转,山歌如果不俗一些,在农村根本不会有市场。

雷敏敏认真地说,他更在意山歌给当地农民带去了多少欢乐而不是网友的冷嘲热讽,评价标准在农民而不是对山歌一无所知的网迷;如果非要给简单的表演扣上大帽子,不仅山歌三人组无法接受,山歌本身也承受不了。

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山歌的VCD,我们的专辑也发行了十万多张,说明老百姓就是喜欢。山歌代表着农村的文化,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你否认不了它。

山歌的顽强生存

云南是歌舞的海洋,早在汉、晋文献中就已经有关云南民间歌曲的记载。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汉族山歌也叫调或调子,也有的叫腔。山歌是山野之曲,主要在山野、田间即兴演唱,因此云南民歌大都自由、舒展和奔放。云南山歌的精华是花灯调,历经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云南传统的地方戏曲,深受云南观众欢迎。山歌由于不登大雅之堂,历来深深扎根民间,依靠它的大俗赢得观众。

市场上的专辑(黄兴能 摄)

记者调查获悉,山歌小调最火爆的地方集中在罗平、师宗、泸西几县,随后向武定、嵩明、晋宁、禄劝等地渗透,近年来云南各地的山歌小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向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蔓延,甚至已经唱到了东北。历来俗到家的山歌小调表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

俗,是山歌的标签。你说农民能有多少文化?他们往往就是听戏,靠的是耳朵,而不是看。他们就喜欢这种含而不露的酸,他们不会把性唱得太直白,但是充满有趣的暗示和隐寓,老百姓听完了哈哈一笑,一天的烦恼就没有了。推出山歌三人组的滇之声唱片公司老总黄金荣认为,山歌的顽强生存不以城市喜好为转移,你说好,老百姓未必喜欢,你说俗,但是山歌有自己的调子,字词都要押韵,俗得巧妙,俗得精彩。

类似山歌三人组中的一唱一答也叫啄嘴,它来自农村田间地头男女青年的唱歌应和,相互挑逗,往往是即兴发挥,有大量的比喻和象征,这对歌手功力是相当大的考验,也是最受百姓喜欢的对歌形式之一。我们每次登台,唱大好河山,唱家乡风貌,老百姓气氛不热烈,但一唱啄嘴,底下就叫好不断,非常受欢迎。雷敏敏说,每年晋宁各乡在正月十五、十六都会举办大型的山歌会,观众黑压压一大片,多达几万人。山歌受欢迎的程度类似于在城市体育馆中举办的明星演唱会。闲暇时的赶街天也会有成群结队的山歌对唱,这是祖辈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如果把俗的东西拿掉了,也就不成其为山歌了。

一些音像制作公司在1999年前后进军山歌市场,农村对山歌的由衷喜爱让山歌音像制品成为畅销货。滇之声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迄今具有合法身份的昆明三家民营唱片公司之一。但滇之声很快就陷入盗版和仿制夹击下的生存危机,从前单碟可以赚7-8元的民间音像市场遭到巨大冲击,如今步入了一两元的微利时代。但滇之声仍然不缺少俯拾皆是的山歌歌手和广大消费者,这块市场之大超出你的想象,而且制作成本不高,有时一个月可以完成10几张碟的制作,最差的时候一个月也可以制作而二三张专辑;只要你的东西好,农民还是会掏钱买。黄金荣说。

巨大的市场让歌王歌后们很容易找到发行专辑的机会。山歌三人组正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黄金荣,后者立即拍板为他们制作专辑。合作形式是松散的,并不意味着歌手只能在一家公司效力,他们也能在其他公司亮相,因此每人100多张专辑的惊人发行量也就不足为奇。歌手每天收入可达到100多元,但张建翠认为大头都被公司赚走了。

山歌三人组(韩亿国 摄)

网络出名之后,山歌三人组开始认真考虑下一步如何发展,争取把云南山歌唱遍全国!

审丑时代的另类或山歌崛起的契机

黄金荣对山歌三人组的突然蹿红也感到吃惊,认为公司推出的山歌组合比他们好的还很多,但山歌三人组偏偏赶到了一个点上:他们的穿扮在赶城市的时髦又透出农村的土气,在城市人居高临下的审视中表现出农村民俗与城市文化的夹生面貌,既不是特别出色,又不是特别差劲,加上酸溜溜的歌词,一下就具备了可以被放大的喜剧色彩。

山歌三人组(黄兴能 摄)

网友的关注其实与对芙蓉姐姐、流氓燕等网络红人的态度如出一辙:在颠覆和解构成为普遍的时代特色之后,网络的无忌禁特性也让网民闯入审丑禁区――比如芙蓉姐姐,当做作和丑被更多人以戏谑方式接受和评判,走红不过是网友们幸灾乐祸、调侃嘲笑的结果,它最直接的功用仅仅是为高压生活状态下的网迷增添笑料而已。如果脱离具体语境,山歌三人组只会让人觉得低俗得认真、丑怪得好玩,也因此受到更多追捧。这当然是不以山歌三人组的意志为转移的。网友王睿这样评价。

网友小D认为,搞笑是网络传播的首要特征,不会有人专注探讨意义。被热捧恰恰说明了它能让孤陋寡闻的城市网迷喷饭,网络以惊人的传播速度把娱乐功能无限放大了,最终的结果可能扭曲了被转播者的初衷――但这就是网络。你可以说这是被传播者的幸运,也可以说这是他们的悲哀!

但山歌三人组与芙蓉姐姐、菊花妹妹、后室男生甚至胡戈等人对网络的谙熟都不一样,山歌三人组本来就在网络之外,他们是网友搞怪的偶然结晶,他们并不熟悉网络,更没有料到网络的力量如此强大。误打误撞的客观结果是,他们让很多网友纷纷关注他们平仄押韵的方言小调的出处、曲调、风格和演员。不明就里的网友并不知道,这并非三个无聊的网民在借助网络四处骚首弄姿,博取廉价的认同。

山歌开始真正受到广泛关注了,它的影响力不再仅仅局限在农村。黄金荣显得颇为兴奋,山歌引起重视是好事,让更多人关注山歌,一起为民间艺术的未来出谋划策。

山歌三人组的突然出现也让当地文化部门感到尴尬,晋宁文化馆一位负责人就认为三人组的低俗山歌并不能代表晋宁山歌主流,这话引来山歌三人组的强烈不满。我们是晋宁人,唱的是晋宁小调,从前郑和下西洋,盘龙寺,普照寺等等人文、地理我们都唱过。如果我们唱的不是晋宁山歌主流,什么才是晋宁山歌主流?文化部门太忽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了。雷敏敏说。

云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民族民间文化专家赵自庄认为,山歌小调本就扎根民间,文化也有不同层次,只要山歌内容没有黄色、淫秽、反动的,只要让农村群众喜闻乐见,政府都在鼓励和支持。政府并非对农村基层文化工作置若罔闻,相反,从中央到地方,在建设新农村思想指导之下,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还非常薄弱,不可能一蹴而就。让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故事、传承自己的文化不仅更有生命力,也能事半功倍。比如三下乡,轰轰烈烈演出完了,留给老百姓的文化空档还是要靠老百姓自己来填。目前2131电影工程、共享工程、送书下乡等等都与农村本土的文化有一定距离,而山歌,永远属于老百姓。

关键还是要靠引导;现在,VCD受欢迎了,我们就在捉摸怎么制作歌词更好,曲调更好,演员更好的山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们也在引导农民的欣赏水平往上走,而不是越来越粗俗。黄金荣说。

http://news.163.com/06/0322/09/2CQBQMEA0001122B_2.html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6-3-22 19:24
山歌本来就这么俗!
作者: 覃智超    时间: 2006-3-22 21:19
太```恶俗了```可不可以换个姿势啊?即必须得这么``才能吸引群众?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6-3-22 23:08
以下是引用覃智超在2006-3-22 21:19:34的发言:
太```恶俗了```可不可以换个姿势啊?即必须得这么``才能吸引群众?

呵呵,有人喜欢就有市场.反正只能说他们的市场目标不是你,呵呵.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