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推荐]唱山歌的大妈VS突围乐队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6-3-21 16:41
标题: [推荐]唱山歌的大妈VS突围乐队

转载声明:本报道为文章作者亲自提供,首载于广西发行量最大报刊《南国早报》3月21日25版(文娱版封面),特此声明。


唱山歌的大妈VS突围乐队

唱山歌的大妈,4位七八十岁的德保老太太,你可能记不住她们的名字,但不会忘记她们的歌声——那些歌声,是嵌进岁月的皱纹里的;突围乐队,德保的一支新生乐队,6个10多岁的少年,比春天的嫩芽还嫩,你也许很容易记住他们——不是酷就是帅,个性张扬,他们用壮语翻唱的流行歌曲,刚上线人气就像直升飞机一样往上蹿。
一老一少,一个原生态的,一个流行时尚的,竟然走到一起来,联系的纽带就是他们的母语——壮语。

酷爱山歌的廖金国(左)和廖金叶(右) (南国早报记者 蔡立梅 摄)

电脑前听歌咧嘴笑
3月8日下午,记者在德保采访。壮族在线网站站长廖汉波家,4位老太太忽然鱼贯而入——酷爱山歌的老人,专程从乡下赶来参加德保县城的山歌聚会。她们的领队是廖金国,不知是不是山歌滋养的缘故,70多岁的老人,笑容总挂在脸上,脸蛋红扑扑的。
廖金国的笑声,记者早在网上听过——壮语原创歌曲《末仑·梁山伯叹调》的原版壮语歌词,就是她朗读的,读完后老人家留下了一串爽朗的笑声。
梁祝故事,在壮族民间也广为流传,《末仑·梁山伯叹调》就是壮族版本的梁祝。据这首歌的创作者廖汉波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源于德保已故民间文艺专家何仕雄先生。2003年,81岁高龄的何老先生以洪亮的歌喉演唱了其中的片段,遗憾的是,没有唱完他就仙去了。后来,偶然发现廖金国老人所唱与何老唱的几乎相同,廖汉波欣喜若狂,请老太太将她少女时熟记的歌词还原。在此基础上,廖汉波又花了数月时间深入民间,搜集整合了不同流派的末仑唱腔,终于完成了这首歌的编排。壮族网络歌手黎巍将伦巴、吉他和巫铃等时尚的和民族的音乐元素融合,重新编曲、演唱,使这首民族音乐底蕴深厚的歌曲折服了众多网友——一上线它的投票支持率一直高居榜首。
这首歌,自然也是廖金国老太太的至爱,每次到廖汉波家,她都要坐在电脑前,听一听这首歌,这次也不例外。她不知道记者已听过多次,让我坐在她身边一起欣赏,脸上始终笑眯眯的。当晚,4位大妈亮开嗓子,唱起了德保山歌拜月调。唱之前她们一起编歌词,编到不顺畅处,就和廖汉波讨论,突围乐队的几个小男生站在一旁,静静地听。
第二天早上,4位大妈又爬上四楼,悠扬悦耳的山歌再次响起,其中还多了几个少年的歌声——大妈和廖汉波教突围乐队学唱山歌。为了让小男生发音更准确,廖汉波还在这间空房子里挂了一块小黑板,每教一段就板书壮语单词,这时候,大妈们坐在一边,默默地注视着这些孩子。
教完之后,廖汉波又把大妈们领到电脑前,一边听大妈唱,一边敲打键盘,将山歌整理记录好。

休闲公园山歌成河
在德保县城的鉴河边,有一个鉴芳园,每天晚上都有群众自发的山歌聚会,每逢圩日,白天也会山歌飘扬。
3月9日下午,记者跟随4位大妈来到鉴芳园时,歌声已经此起彼伏了。不多一会,我就和大妈们走散了。在竹丛边、树底下,一群群老人们或坐或站,围成圆圈,男女分开对歌,你方唱罢我登场,即兴填词,张口就唱,那些漂亮的和声,浑然天成,不加雕饰。
阳光照在清清的鉴河水上,也照在那些歌唱的大妈、大叔脸上,他们的脸已皱纹密布,写满岁月的沧桑,但他们的歌声依然淡定从容,仿如清清的山泉,流淌不息。

突围乐队 南国早报记者 蔡立梅(摄)

少年乐队歌海突围
去德保之前,廖汉波就告诉记者,有一支“小P孩”乐队缠着他用壮语译歌,乐队中有一对双胞胎,哥俩都非常爱唱歌,他们的和声,像是同一个人唱的。认识当天,他们就在凹凸乐队的音乐工作室录了一首翻唱的《门没锁》,没加修饰就上传壮族在线网站,当天就引来许多FANS,凹凸乐队队长马尔德则因为“找到了接班人”而高兴得失眠。
当双胞胎放下篮球,站在记者面前时,记者晕了几秒种才分清小哥俩:穿黄衣服的老大,穿绿衣服的老二,出生相差时间不到30分钟;小哥俩一个叫伊东,一个叫伊德。他们去年在华夏艺术风采百色赛区选拔赛中就已经崭露头角,获第一名,只是因为交不起参赛费他们才放弃了去北京参加总决赛的机会。
目前正读初三的哥俩说,他们学习的时候很专心,玩音乐的时候很认真,课余时间他们就跟着廖汉波和马尔德学壮文,学民族音乐。
突围乐队中,18岁的队长伊升是主音吉他,因家境原因辍学后,酷爱音乐的他为了能得到免费用琴练琴的机会,在德保一家琴行找了一份活。在民间艺人黄广扩家,从来没有学过三弦的他,竟然也弹得有点模样,黄广扩当场就给他传授技艺。伊升还有一副不错的嗓音,他用壮语翻唱的流行歌曲《寂》在网上贴出后,大家还以为他是主唱。
乐队的候补队员伊振,从小跟在奶奶身边,会唱不少山歌,现在他把黎巍当成自己的偶像,有空没空都缠着廖汉波要“拜师”。离开德保时,他恳求记者公布他的QQ号(116149549),以便认识更多喜欢音乐和壮语新歌的朋友,交流学习。
对突围乐队的这些小男生,廖汉波和马尔德等大哥,口上说“最近比较烦”,私下里却很高兴。他们说,像“突围”这样的少年乐队,在德保、靖西还有摩西乐队等,母语音乐终于打动了“小P孩”这一代,希望壮语新歌能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勇往直前。
回到南宁后不久,记者就发现壮族在线(http//www.rauz.net)已经贴出了突围乐队的壮语翻唱歌曲,才几天时间,浏览次数已过千。

(《南国早报》3月21日第25版)


壮族音乐小词典:末仑

壮族末仑,壮族代表曲种之一。它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广西靖西、德保、大新等县及越南北部边境乡村。它的曲调有大(宫)调,小(羽)调两种调式,唱词多为五七言体,运用南壮方言,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一人多角,可群唱群演。
末仑的语言艺术,有其独特严谨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的讲究。五、七言体,相间运用。各唱段句数不限,后句末音押前句腰韵而行,环环相扣,有如南路壮剧中的叹调一般。句与句之间相互依存,上下挂钩,内容连贯,押韵相关,平仄交叉,一贯到底,因而十分扣人心弦,每每唱起,“唱不完,停不下”,“听不完,走不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2 1:58:49编辑过]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6-3-21 16:42

唱山歌的大妈


突围乐队全家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2 2:02:56编辑过]

作者: 覃智超    时间: 2006-3-21 18:21
呵呵```
作者: 西桥吹雪    时间: 2006-3-21 20:00

呵呵,在德保初中见过他们几次,这回这俩小子要出名了。

报纸上的末伦的“伦”写错成为“仑”了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1 20:03:05编辑过]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6-3-21 20:24

唱山歌老大妈和朝气蓬勃的突围乐队能够放到同一个报道里,可真有趣。

最近南国早报通过对壮语新歌的系列报道多次宣传了壮族在线网站,使得我们的家园知名度不断提高,看来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平面媒体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作者: 逍遥风    时间: 2006-3-22 00:18
本人一直认为一种文化(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得到认同和赞赏,除了要“吆喝”外,跟重要的是这种文化的根源,或曰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否则容易成为人们猎奇的对象。祝愿壮语山歌得到传唱,不断远播之余,更希望德保等壮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作者: 朱六六    时间: 2006-3-22 00:33

先顶再说

呵呵~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06-3-22 04:40

红扑扑的脸蛋

可爱的大妈

酷酷的POSE

活力四射的小帅贝侬


作者: 伊升    时间: 2006-3-22 04:44

在最光辉灿烂的时候把生命一下子玩到尽头→就是永恒!!


作者: Garfield    时间: 2006-3-22 10:23
后生可畏!顶一下!!!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6-3-22 12:13
希望壮语新歌能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勇往直前。
感动突围乐队,壮语歌曲一定可以突出生围!!!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22 21:26

有点象周杰伦。


作者: 崽崽    时间: 2006-3-23 17:48

闻风而来 支持.顶!

http://523701720.q-zone.qq.com
作者: xuaiyou    时间: 2006-3-23 18:21

晕哦!!!我以前都是回员了,忘记了密码!我为了进来这个,还特意又伸请了一个会员啊~~~55555555``````我可怜啊~~~


作者: xuaiyou    时间: 2006-3-23 18:27

作者: 洪流    时间: 2006-3-24 18:09

祝大妈们:健康长寿,歌声常在!

祝小乐手们:健康成长,歌声嘹亮!


作者: 香烟是命根    时间: 2006-3-24 21:33

是阿东和阿德还有阿升呀

嘻嘻


作者: 德保乡下仔    时间: 2006-3-25 23:46
精神支持%
作者: wmgzsg    时间: 2006-3-26 00:21
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广西去?那是咱壮族人的希望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