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海南临高人是壮族还是汉族? [打印本页]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12
标题: 海南临高人是壮族还是汉族?
所谓海南岛的“临高人”,是泛指散居在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全部和儋州、澄迈、海口长流等地区一带部分讲“临高话”的人们,其共同特征是通用临高方言,无方言文字,现有人口约八十多万。
  在临高有这么一件事,只要对象是本地人,无论你问到谁,问他知不知道他属于哪一个民族,得到的答案肯定是---“我是汉族人,毫无疑义!”这么一句话。
  而很少人知道的是,在临高的现代史上,曾发生过一件事,差点就改变了那些世世代代、土生土长在临高,流利讲着“临高话”这种地方方言的人们的民族属性,被称为壮族人,而不是现在的汉族属性。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间的海南岛的“临高人”民族属性识别大争论事件。当年的“临高人”曾因为是该识别为壮族还是汉族而从上到下,上从国务院到当时的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临高县,下至讲临高话的每一位普通老百姓、平常妇幼老者间,开展过好几回起起落落、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历经三十余年的大争论。
  有关这件事,相关档案材料不但因跨时较长而散存不齐,查找线索少,而且真正知悉内情的人不多。经从各方面调查了解,我们看到,这段民族属性问题的争论虽然在政策、政治上已是尘埃落定,有了定论。然而在学术界,对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属性尤其是“临高话”的方言属性这一问题仍存有分岐,许多学者还在纷纷执着地探索着另外的解释。当初这件事在争论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存有一些外人难以了解到的内情。
  因此,为了弄清史实,在详细查找了海南省及临高县档案馆的有关档案卷宗及资料后,我们发现,如果以时间为纬度,把这一专题的档案文献经系统地组织梳理起来后,是可以比较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当年 “临高人”民族属性这一历史争论事件的前后来去发展,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迷惑的。
  做为编研开发地方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新尝试,针对这一有
  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性事件,我们决定把所收集到的、有关史实发展的档案及小部分文献整理汇编成册。希望通过它,不加评析只列史实,以让后人客观、条理地了解与辨析事件发展的真实情况。因多方原因,所存不足之处,还希望本辑能起抛砖引玉之用,等待读者给予充分的指正和完善。
  海南岛“临高人”民族属性识别发展经过简纪如下:
  1、1956年5月,海南行政区公署民委工作组就“临高人”族属识别问题做专题调查,见《在临高关于“临高人”的调查报告》。
  2、1957年,中科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小组(梁敏等)到临高县开展“村话”调查;临高县就族属问题开展全县大讨论,因争议未决。
  3、1979年,根据全国五届人大提案:“临高几十万人要求民族识别问题”及政协广东省四届二次会议172号提案,广东省民委要求海南区统战部进行“临高人”民族属性识别调查。
  4、1979年12月14日,海南区署统战部到临高进行调查并上报区党委及广东省民委:《关于临高籍人对承认为壮族的意见》。
  5、1980年4月7日,广东省民委上报国家民委,请求派专家调查临高人民族成份。见《关于请派专家调查民族成份的报告》。
  6、1980年7月10~19日,中央民族学院与广东省民委、海南民委等组织临高语地区民族识别调查组共10人,到临高开展专题调研。见临高县委《关于临高语地区民族识别调查组在我县调查的情况》。
  7、1980年8月21日,广东省民委上报国家民委《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及所派调查组写的《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调查报告》。
  8、1980年9月,临高县委在召开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就族属
  问题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
  9、1980年9月18日,临高县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族属问题,
  决定组织调查组赴广西、福建进行考证、调查。
  10、1980年9月22日,临高县委发信函广泛征求外地临高籍人士对族属识别问题的意见。
  11、1980年10月下旬,国家民委在北京就“临高人”的民族族属成份问题召集有关地区部门代表及专家开会讨论。
  12、1980年11月8日,临高县委做:《关于临高划为壮族的意见》上报区行署、区民委及广东省民委。
  13、1980年,中科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梁敏、张均如专程到临高县进行语言属性调查研究。
  14、1981年2月19日,海南民委党组上报区党委、行署党组关于组团赴福建、广西调查情况:《关于组织临高县干部到福建、广西调查考察的报告》。
  15、1981年5月31日,临高县赴福建、广西进行临高民族识别调查组在临高县六届一次人大会上作专题汇报:《关于临高民族识别问题的情况汇报》。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13
关于临高籍人对承认为壮族的意见
  
  区党委:
  我部根据区党委指示,派海南民委副主任符美之同志带二位干部出发临高县,征求各级领导和各界各阶层对承认为壮族的意见,现将调查了解的意见报告如下:
  临高县共有十八个人民公社,二个国营农场,人口286646人。临高籍人二十六万六千人,外地汉族20646人。全县干部3492名,其中临高籍干部1464人;县委常委12名,其中临高籍5名;副局长以上干部140名,其中临高籍70名;公社党委常委以上干部132名,临高籍117人。
  我们在县一级召开县委常委暨各公社书记等二十三人,副局长以上临高籍干部九名,教育、医务界临高籍知识分子八名等座谈会;深入东英、新盈、新兴公社召开临高籍各方面干部、中学校长座谈会三次,共二十人。东英、居留、新盈、机关报兴、头咀大队和美台公社尔文大队干部共七次,参加座谈会的有大队、生产队干部和有代表性的老农共五十六人。参加座谈会的共十四次一百四十人。此外,个别访问老干部符英华和农村中有威望的老人,叙谈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同时粗略阅读了临高县志,了解临高籍人的历史来源等等。据县委陈苏厚同志说,我们来到临高县前,潘琼雄同志已在县委召开的公社书记会议上讨论了壮族问题,各公社已对大队书记讲了这个问题,造了舆论,现将座谈会上的意见综合如下:
  1、从马列主义族别问题研究构成民族的四个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经济联系、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心理状态的文化特点,民族性格来讲。绝大多数人都肯定临高籍人是少数民族。比如临高语讲,这条衣服是我父亲的:ko zua be lo haw lo(国际音标)。翻译为汉语:“裤衣父亲我的”。语法结构和汉语反过来。凡是名词修饰名词的,与汉语结构对照都倒过来,汉语猪脚,
  临高语是脚猪;蕃薯酒,临高话是酒蕃薯。他们绝大多数人认为:从临高人的讲话风俗习惯看来,与汉族都不相同,是一个少数民族。从早到晚 ,到底是什么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分散迁移居住,临高和广西壮族长期隔阂,互不来往,经济上没有联系,他们是否壮族也讲不清楚,他们是少数民族既然是客观存在的,承认事实承认祖宗是正确的。因此,他们要求上级把临高人改为少数民族。
  2、部分干部和知识分子认为,临高人是不是少数民族问题,在一九五六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和中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和中山大学一教授曾进行过调查研究,并在海南第三招待所召开临高籍各界人士座谈会征求过意见,经过调查证实临高人与广西壮族相同,是壮族。但是由于当时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不甚了解,对承认为壮族怕被人看不起,没有这种要求。后来由于干部出差、参军等和广西壮族有接触,了解到许多方面临高人与壮族相同,一九六二年临高县木偶戏也是派人到广西学习提高的,他们认为临高人就是壮族,把临高人改为壮族才符合历史实际,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3、少数人认为:临高人陈、杨等是祖先自称从广西迁移来海南,林、谢、许、王等姓自称从福建省迁来,所查福建没有壮族。因此,临高人是不是壮族,表示怀疑,他们把民族来源和族别问题混在一起,本来民族来源和民族区别是二回事。周总理说,汉族原来也不只是一个民族,是由若干民族变化、发展长期形成的,当然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由部族、部落或几个民族历史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在临高人中据老人传说和王姓族谱记载,有一些人的祖先是从福建搬来的,但是由于历史发展变化,被从广西搬来的人同化了,形成了现在的临高人。据对临高县历史有研究的临中学校副校长、老教育家王刚同志说,临高语,称海南汉人为客,说明临高人比汉人先来海南岛。据临高县志记载,秦朝时期临高人已来海南,隋朝建立临高县城,汉族是汉朝马伏
  波来海南岛后,才大批迁移的,说从福建搬来的王、许、谢等姓,是宋朝才修祖谱的。宋朝时,文昌、琼海一带汉人也大修族谱。是否由于当时为了防止民族压迫,看见文昌、琼海一带汉族人说福建搬来,王、许、谢姓也说从福建搬来,避免受歧视和迫害。所以,王刚对临高人这部分祖谱的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又据邮电局长符彩新同志说:根据东英公社老人说,临高县高山岭一带原来是黎族人民居住,临高人来后把黎族人赶跑了。老人一代代相传说,我们历史上赶走了黎族,因此千万自己不要承认为少数民族,如果承认了,也是会被人歧视的。从上述二人的分析,临高人长期来不愿意承认为少数民族是防止民族歧视。现在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宣布各民族一律平等,废除民族歧视,这样我们就应该恢复本来的民族名称了。
  4、个别人认为,如东兴大队第五生产队长陈家业说,临高人原是少数民族,现在要求改为壮族,好是好,但是改为少数民族后这个名称不那么好,一些读书的青年人,说改为少数民族以后,要与汉族树对象通婚有困难,有此思想情绪。
  5、个别人不同意改为少数民族。波莲公社书记张治平说:我们临高人几千年来都自称为汉族,现在改干什么?他本人不同意改为壮族。
  调查组的同志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各界各阶层群众意见,但从全县一些临高籍干部和二十多万人民群众来说,我们的接触还不算广泛,但在我们调查组不到临高县前,县委已初步在公社会议上征求过意见,公社干部也在大队干部会议上议论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同意改为壮族。因此,我们认为上述意见是带有代表性的。同时有些干部建议,如果上级同时把临高人改为壮族,则组织一次代表到广西壮族地区参观、交流,了解壮族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对改为少数民族持怀疑态度的人作思想工作,使大家对改为壮族达成一致意见。
  
  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员会统战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关于请派专家调查民族成份的报告
  
  国家民委:
  据海南区党委统战部报告,他们根据临高县人民群众、人民代表和干部多次要求改为壮族的提议,曾专门作了一次调查:该县二十六万六千多临高籍人民群众和干部,绝大多数认为自己的民族成份是壮族;县委已初步在公社会议上征求过意见,公社党委也在大队干部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同意改为壮族。此外,海南西部沿海一带澄迈、琼山县等地,还有数万人要求承认是壮族。上述三县都准备在今年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就此作出相应的决议。为识别和确定上述地区人民群众的民族成份,经我们研究,拟在三县召开人代会以前,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所和中南民族学院、中山大学派壮族、黎语和研究民族历史的专家,于五月间会集广州,再到临高等县作一次实地考察,尔后向中央和省写出报告。可否,请早日复示。
  
  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一九八O年四月七日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13
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
  问题的请示报告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我委根据海南区党委统战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关于临高籍人民对承认为壮族的意见》的报告,及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四届二次会议一七二号提案,于今年七月初,请国家民委派来中央民族学院四位民族语言专业教育工作者会同我委和广东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委共九人组成民族识别调查组,分赴临高、琼山、儋县、澄迈和海口市郊区等地进行调查,历时二十五天,调查的具体情况请参阅调查组《关于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调查报告》。现将两个主要问题请示报告如下:
  一、临高人的民族识别情况
  临高人,集中居住在海南岛的临高、儋县、澄迈、琼山、海口市郊区等四县一市郊的四十七个公社范围,共约有五十一万六千多人,他们通用临高方言。
  临高方言,经调查鉴别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但是,临高方言又与广西壮语的南北两部方言有所不同。我们建议,称为壮语的临高方言。
  在历史上,临高人与壮族同属古代骆越支系,史书上通称俚、僚。他们在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上有较明显的特点,人民群众中民族感情的向心力较强,各阶层人士大多要求承认为壮族。因此,我们认为,临高人可以与壮族认同,称为壮族。
  二、要求成立自治县问题
  临高县的干部和群众要求成立自治县;当地有的同志建议,琼山-25-
  县羊山地区八个公社讲临高话的14万多人,可否从琼山县分出建立一个自治县,或把琼山县的羊山地区八个公社与相连的澄迈县六个公社、海口市郊区七个公社共二十四万多讲临高话的人口,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县。
  我们与海南行署、海南民委的负责同志商量,一致认为临高县成立壮族自治县的条件比较成熟,该县讲临高话的人有二十七万七千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一点六,干部占百分之七十五点八,现担任县领导的第一、二把手都是临高人,待族属问题审批后,才进行筹建自治县;关于琼山一带,牵涉两县一市行政区划的变动问题,情况比较复杂,可待后再议。
  以上报告是否妥当,请审核批示。
  附:《关于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调查报告》
  
  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一日
  抄报: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委统战部
  抄送:海南区党委统战部、海南行署民族事务委员会
  
  关于海南临高人的民族识别情况调查
  
  我们民族识别调查组,由国家民委派来中央民族学院四位民族语言专业教育工作者,会同省民委、省民族研究所和海南民委等单位九位同志组成,在海南区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具体领导下,于七月八日至八月一日分赴海南岛的临高、儋县、澄迈、琼山等四个县和海口市郊区的十一个公社,分别对讲临高话地区的情况和有关社会历史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中,以临高和琼山两县为重点,面上选了五个付点。语言调查方面先后请了十七位讲临高话的同志发音和记录。社会历史方面在各地先后开了七个小型座谈会,查阅了四个县县志及部分姓族谱和其他有关的一些历史文献资料,考查了一些碑记。现将调查情况分八个问题整理如下:(前六部分略)
  七、我们的初步看法
  在识别临高人的族属问题时,我们参考了斯大林同志提出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区、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定义,结合我国民族的具体情况,从临高人的实际出发,我们重点放在语言方面,把语言作为主要特征。同时也从居住地区、历史源流、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群众要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的初步看法:临高人,集中居住在海南岛北部,历史上同壮族同源于古代骆越人,在秦汉之间从广东、广西逐步迁入生活经验南北部繁衍生息,至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壮语;在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上也有较明显的特点,有强烈的民族感情,从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发,可以与壮族认同,即属于壮族。
  至于有些姓氏族谱记载说他们的祖公是从福建迁来的问题。据是,宋代后,更多为明、清时代,从福建来临高一带做官、经商的确有其人,但为数不多,经过几百年的历史,互相交往,友好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代一代,多已自然融合。因此,在语言、生活习俗、心理素质上都成为今天临高人的稳定的共同体了,不必过多的
  追溯姓氏族谱的记载。要从人们共同体的现状出发,更有利于民族团结。
  八、几点建议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待临高人民族识别审定后,先行在条件较为成熟的临高县成立壮族自治县。临高县内,讲临高话的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一点多,干部群众有要求,现有干部总数中讲临高话的占百分之七十四点八,县常委领导干部一半是当地临高人,县的领导第一、二把手也是当地的临高人。
  琼山、澄迈和海口市郊区讲临高话的人口二十一万多,集中在二十二个公社,虽然连成一片,但牵涉到两县一市的行政区划,情况比较复杂,要求成立自治县问题可待后考虑。
  2、建议对临高话再作进一步的科学考察。据目前了解,临高话的基本词汇有半数以上相同于壮语,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基本词汇又不同于壮语,语音上由清声母浊化,声调上有简化合并对应规律的变化,还有喉塞音[?]作韵母等。这在语言学上是比较特殊的现象。因此,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等有关单位在适当时期派出专业队伍前来作科学考察。
  3、这些地区过去很少讲民族政策,待民族成份审定后,建议要有计划地广泛开展党的民政政策的宣传教育,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在对临高人识别的同时,海南区党委负责同志要求我们对东方、昌江两县交界处,即昌化江两岸四更等八个公社、五万人左右讲的自称“村话”,还有东方县四更公社附马村有三、四百人讲的是多音节话,要求尽快做好调查识别工作,建议国家民委派人协助,会同省和海南有关单位组织力量尽快进行,进一步完成民族识别的任务。
  
  民族识别调查工作组
  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五日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14
关于临高划为壮族的意见
  
  今年九月中旬,在县委三级干部会议期间,我们就临高划为壮族问题将省民委调查的情况在大会传达,征求了临高籍参加会议的大队支部书记、公社一级机关和县一级机关支部书记、干部607人的意见,同意划为壮族的有547人,不同意的55人,不表态的5人;同意的占90%,不同意的占9%,不表态的占1%。(其中大队支书181人,同意160人,点88%,不同意19人,占10%,不表态3人。公社干部343人,同意312人,点90%,不同意30人,点8.7%。县一级干部83人,同意75人,占90.3%;不同意6人,占7.2%)。此后,我们发出关于临高人的民族识别简单情况和征求意见书,征求了临高在外地工作的革命老干部和知名人士的意见。发出的书信共有54封,至目前止回了43封。据回信统计(收信人连同通过他们征求周围临高籍的同志),征求了322人,同意划为壮族的有278人,不同意的有44人;同意的占86%,不同意的占13%。
  同意的人认为临高人的语言、生活习俗、文化艺术与壮族基本相同,应尊重历史,按照历史事实办事,按党的民族政策办事。这对临高人民的发展进步和调动他们建设四化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有的认为临高划为壮族,有利于加速临高的经济建设,有利于临高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的人说,国家民委派人来我县调查识别壮族问题,这是对我县人民的关怀,是一件大喜事,只有共产党员才能办到。我们尊重历史,我们相信党,我们相信调查组,把临高划为壮族我们赞同。一位五十年代调到广西搞地质工作的老同志回信说,我刚到广西时,觉得这里的百色专区一带农民所说的话,在名词上与我们大约相同,动词有异,生活和风俗习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自疑本县人民是否在兵戎马乱时候从广西迁到临高的。现经调查属实,我同意临高划为壮族。有些人说,时代不同了,大小民族友好相处,那种大民族压小民族的时代不复返了,我们同意临高划为壮族。
  不同意临高划为壮族的人数虽不多,但提的问题多,意见尖锐,值得研究和重视。不同意的理由有如下种种:
  一、临高划为壮族不符合历史事实,应尊重历史,认真正的祖宗。他们认为临高人绝大部分都是唐宋时代及其后从福建的汉族移居的,不仅是传说,而且几个在姓的族谱都有记载,不应弃先祖。有的人说,从宗教信仰看,临高人所信仰的是观音菩萨、如来佛祖。所过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等都是和全国的汉族人民一样,没有它自己的传统节日;从文化生活来看,临高从来就使用汉字,没有自己的文字。这说明临高的文化生活与汉族没有差别。
  二、临高划为壮族没有必要。他们认为,民族问题是一个历史产物。他们引用恩格斯的话:“民族问题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在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消失。”他们指出:恩格斯所 的“一定历史条件”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生活状况来说。也就是说,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生活的不断繁荣并已同周围较为先进的民族处于平衡的情况底下,没有必要提出民族的改变问题。从临高的生产力水平来看,它与海南汉区的某些县相比较,在粮食产量、机械化、水利化等方面已处于平衡,甚至在某方面还处于优胜地位,素享有渔米之乡之称。从二千年前的秦汉以来,临高人和先后迁居到海南各地的人民,共同生产,共同生活,互相通婚,平等相处,一起创造了海南岛的历史。临高人民和海南各地人民之间,基本上已经消除民族观念。所以在生产力水平处于平衡、民族观念基本消除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人为地提出改变少数民族问题。
  三、临高划为壮族,会扩大社会矛盾,不利于团结。他们认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统体下,多一个民族就多一个矛盾。如过去解决西藏问题和其他少数民族问题,就增加了国家的许多麻烦。诚然,现-41-
  在共产党员领导下少数民族得到了一定的优待和保护,但是不可否认几千年来民族之间的相互歧视,在人们当中是根深蒂固的;并且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了出来,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本来,临高人民和周围汉区各县人民已平等相处,在人们的观念中已没有或基本没有民族之间歧视的痕迹,那么现在人为地提出改为少数民族问题,势必在人们的思想之中,重新形成民族划分的观念,并交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表现和反映出来,而逐步扩大社会矛盾,不利于团结。
  四、临高划为壮族会被人歧视,不利于子孙后代。有些人说,中国民族问题的斗争是尖锐的,历来少数民族是被歧视的。临高划为壮族被人家鄙视,今后子孙找对象有困难。有些人说,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不能乱改动。临高划为壮族是一个毒瘤,决策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有些人说,临高划为壮族关系到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要持严肃、慎重的态度;若临高划为壮族,我们将不承认,并根据宪法规定,要求得到尊重和法律保护。
  五、不了解临高历史的真面目,由怀疑甚而不同意临高划为壮族。主要理由是:1、临高到底是从那里来?有什么历史根据?2、少数民族都是居住在山区,临高人世世代代都住在沿海平地,难道少数民族能长期在沿海平原居住下来?3、根据历史记载,历史上临高的文化较为发达,有的中举当官,有的当诗人学士,如是少数民族,封建统治者能让这些人中举当官吗?
  少数人表态,或怀疑,或模棱两可。有些人说,临高划为壮族的目的是什么?是中央的目的,还是某些人的“意图”?有些人说,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有些人说,上级重视,调查有据;实事求是,划为壮族,群众喜欢,我们支持。
  十一月八日,县委常委就临高划为壮族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县委新老常委共10人参加,其中外地常委5人,本地常委5人。经过讨论,外地5名常委均表示同意临高划为壮族;本地5名常委认为,至今临高的历史面目还不清楚,待进一步调查清楚后才最后决定。常委讨论最后决定,派出十人调查组到福建蒲田县甘蔗园和广西壮族地区调查,弄清历史问题后才做出最后决定。
  通过征求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我们认为临高划为壮族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57年已调查讨论过,当时争论不决。现在要认真对待,不能求之过急,否则会影响全县人民的团结。我们建议上级再次派来调查组,进一步调查临高的历史,尤其是从那里来的历史。同时派出调查组,分赴到福建的蒲田县甘蔗园(村)和广西壮族集居的地方去进行一次调查,将临高的历史面目再次向全县人民讲清楚,开展讨论才定为好。
  
  中共临高县委
  一九八O年十一月八日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16
临高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提 案(摘选)
  ……
  102、临高县民族问题调查组提出,要在这次大会上向代表汇报《福建广西调查关于临高民族识别问题的情况报告》,由代表大会按照民族识别精神和实际情况,讨论我县人民的民族归属问题,以便上报。
  五月三十一日 1、提案审查报告
  
  临高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安排表
  1981年5月29日
  2、识别民族调查汇报
  3、关于选举有关事项说明 讨论法院、检察院报告和提案识别民族问题 文娱 1、郑平宣
  2、许忠泰
  3、陈苏厚
  
  关于临高族属问题的讨论综合报告
  
  在县第六届人大会议期间,赴福建、广西进行民族识别调查组向大会代表汇报了有关我县族属问题的调查情况,代表们也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意见综合如下。
  一、绝大多数代表认为,我县很多姓的祖宗都是从福建等汉族地区迁来,血缘关系密切;文化、艺术、风俗习惯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显著的汉民族特点。“临高人”应属汉族,不是壮族。多文、文澜江等公社及红华、加来农场的代表说,我县多数姓氏的祖宗来自福建,我们不能改变历史,要重视现实,是汉族就是汉族,还划什么壮族!
  二、财贸战线有少数代表提出,要进一步搞清临高的历史的历史问题。他们说,临高很多姓氏的祖宗从福建迁来是事实,但都是宋元后才迁来的。临高隋朝建县,那时已有临高人,也有他们的历史。这两段历史要进一步搞清楚,是什么族就划什么族。
  三、意见和要求:
  波莲公社部分代表提出:1、调查临高人族属问题,要实事求是; 2、对临高方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3、要迅速组织人续编临高县志。
  
  中共临高县委办公室
  一九八一年七月
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临高人”族属问题的批复:
  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你委于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一日粤族字第四十六号《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后应你委要求未作批复。
  临高人不是被确定为单一民族,而是确定其民族归属,不必报请国务院批准。建议你委对临高人再进行研究,提出民族归属的意见,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批复文抄告我委。
  我委曾邀集有关方面专家对临高人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讨论,认为你委对临高人的民族归属的意见是适当的,并此附告。
  
  国家民委办公厅
  一九八二年五月五日
  
  海南行政区公署:
  现转发国家民委办公厅一九八二年五月五日(82)号政字第82号《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复》,请你们对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尽快提出其民族归属的意见函告我委,以便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
  附:国家民委办公厅的批复乙件。
  
  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九日
  
  关于临高人族属问题的情况与意见报告
  海南行署:
  根据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九日粤族字(1982)6号给海南行政区公署函称:“现转发国家民委办公厅一九八二年五月五日(82)政字第82号《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批复》请你们对临高人的识别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尽快提出其民族归属的意见函告我委,以便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行署于副主任就此问题五月廿七日批示“海南民委拟意见报行署主任会议讨论上报”。现将情况和我委意见报告如下:
  关于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在海南民委机构未恢复前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区党委统战部收到区党委转来广东省民委根据全国人大第五届代表大会提案“临高几十万人要求民族识别问题”要求进行调查。为此,同年十二月初区党委统战部派符美之等同志到临高县进行调查并征求临高县委意见,于十二月十四日写了“关于临高籍人对承认为壮族的意见。”报告区省委和省民委。省民委根据海南区党委统战部的报告于一九八O年四月七日向国家民委报告请示派出专家前来我区临高县进行调查民族识别问题。国家民委一九八O年七月派来中央民族学院四位民族语言专业工作者同省民委、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委等九位同志,由省民委邵良础副主任带领组成民族识别调查组分赴临高、儋县、澄迈和海口市郊区等地进行调查,历时二十五天。调查结果:临高人集中居住在海南岛的临高、儋县、澄迈、琼山、海口市郊区等四县一市郊的四十七个公社范围,共约有五十一万六千多人,他们通用临高方言。而临高方言,经调查鉴别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但是,临高方言又与广西壮语的南方西部方言有所不同,我们建议称为壮语的临高方言。在历史上,临高人与壮族同属古代骆越支系,史书上通称俚、僚。他们在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上有较明显的特点,人民群众中民族向心力较强,各阶层人士大多要
  求承认为壮族。因此,我们认为临高人可以与壮族认同,称为壮族。省民委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一日向国家民委“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国家民委接到省民委报告后,同意省民委的意见认为临高人应定为壮族。参加国家民委讨论临高人族别问题的还有省民委邵良础副主任、海南民委符美之副主任。会议结束后,符美之同志向区党委汇报,罗天书记决定派黄式如同志把这意见转告临高县委、县革委会,由县革委会向海南行署、省人民政府报告临高人定为壮族并报请成立临高壮族自治县。与此同时,临高县委于一九八O年九月中旬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对此问题专门用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征求到会同志意见。参加县三级干部会议的六百零七人中,同意改为壮族的有五百四十七人,占百分之九十;不同意改为壮族的三十五人,占百分之九点O二;不表态的五人,占百分之零点零八。为了广泛征求干部的意见,县委办公室一九八O年九月二十二日发函通知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临高籍同志,后来回复同意改为壮族的也占多数。如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工作的临高籍干部五十七人,除一人不同意改为壮族外,五十六人全部同意改为壮族。临高县老干部、空一军副参谋长符志行同志回复说:“同意将临高划为壮族自治县,但要多做宣传教育工作,有些临高的同志有顾虑,怕划为少数民族会审美观点汉族看不起。”海南建设银行行长王造境同志(临高籍)也说:“上级重视,调查有据,实事求是。划为壮族,群众欢喜,我们支持。”由于外地工作和学习的少数临高籍干部和学生,对临高人改为壮族有不同意见,担心承认为少数民族会被人家鄙视,因而县委有些领导同志思想就动摇起来。如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一位临高籍工程师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两位学生回复说:“为了得到各种利益照顾承认为壮族是极端错误的,是没有志气的表现,是从表面和目前看问题,而不懂得它的危害性。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千年来形成的民族,不能乱改动,临高县划为壮族是一个毒瘤,决策者将受到历
  史的审判,希望你们郑重考虑。”由于临高县有些干部片面理解他们的祖宗是福建省莆田县搬来的,是汉族,不是少数民族,因此,县委提出派人到福建省进行调查。经区党委领导同意由海南民委黄式如同志和临高县副书记王明鼎同志带领会同省民族研究所、以及临高县干部等九名,为时十七天的调查。调查结果福建省没有讲临高话,莆田县志也没有记载什么时候有人迁移海南临高县定居。临高县志上记载他们的祖宗是在宋末元初兵荒马乱时从福建省迁移来的,并在莆田县志上有宋朝宰相陈俊卿与临高县志有陈俊卿的名字,陈俊卿的后代是汉族,不是少数民族,他们认为是查到祖宗了。
  为了考察临高人和广西壮族语言风俗习惯是否类同,我们还组织临高县委的主要领导连同省民族研究所以及琼山、澄迈、儋县、海口市郊区的县社领导共十九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市、上思、德安等县进行为期十五天的调查。调查结果大部分语言同风俗习惯和壮族类同,但参加调查的临高县同志思想也不通。
  现将一九八O年七月八月至八月一日国家民委派来中央民族学院四位民族语言专业教育工作者会同省民委、省民族研究所和海南民委等五个单位九位同志组成的临高人民族识别调查组到临高、澄迈、儋县、琼山和海口市郊区分别对讲临高话地区的情况和有关社会历史进行实地调查简况摘抄如下:(以下省略)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24
关于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的函
  临高县人民政府:
  关于临高人的民族识别问题,一九八O年七月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专业工作者,会同广东省民委、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委等单位组成民族识别调查组到你县进行调查研究,从语言、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及历史源流等方面,认为讲临高话人是壮族。广东省民委于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一日向国家民委《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后经国家民委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讨论,同意省民委关于讲临高话人是壮族的意见。最近又接到省民委转来国家民委办公厅通知:“临高人不是被确定为单一民族,而是确定其民族归属,不必报请国务院批准”。省民委提请行署对临高人的民族识别进行调查研究,并尽快提出其民族归属的意见函告省民委,以便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此,希你们认真地进行讨论研究,或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广泛听取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意见,以后将材料综合报告我们。
  
  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
  一九八二年七月三日
  
  《临高县志》节摘
  大事记
  1980年4月,本县登革热病流行,至冬季止,共发病78415例,死亡17人。
  7月10日,中央民族学院和省、海南民委一行10人,来调查临高话地区民族识别问题,为期10天。
  是月,本县组织调查组对临高人族属问题进行调查,1981年4月结束。全县王、陈、林、符、苏、叶、秦、李、刘、方、吴、黄、郑、钟、谢、许、张、曾、唐19个姓氏族谱记载,祖先分别从福建、广西、四川、浙江、江西等汉族地区迁来。其中王、陈、林、谢、许等姓的祖宗在福建找到了族源。
  9月6日,进行直接选举,1981年1月20日结束。参加投票选民146813人,参选率95%。
  9月中旬,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607人参加,讨论临高人民的族属问题。
  10月5日,中国共产党临高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临城举行。出席会议代表277人,选举产生中共临高县第四届委员会。
  是月,本县开始进行地名普查工作。
  11月,本县由王明鼎、许忠泰、王纲、张治平、王世光、陈民、符俊7人组成调查组,先后赴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临高县的族属问题,翌年1月考察结束。
  3月5日,国际以人、新西兰作家、诗人、中国历史研究者路易•艾黎来本县参观考察。
  5月28日,政协临高县委员会成立。同时在县城召开第一届全体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是月29日,临高县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在临城举行,选举产生临高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临高县人民政府。
  是月31日,赴福建、广西进行识别临高族属调查组向本县六届人大汇报考察情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临高人的主体是汉族。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16:24
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语音学与实验语言学研究室
  孙宏开 教授
  我们国家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是不承认有少数民族的,它只承认有种族,不承认有民族,孙中山曾经提到过的“五族共和”,也只有汉、满、蒙、回、藏五个族,其他少数民族一概都没有提到。那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一直到1979年,我们一共识别了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但是实际上经过我们解放后的五十年的调查研究,我们的少数民族语言比民族的数目要多,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人们不是会问,一般不都是一个民族讲一种语言吗?但是在我们国家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我们国家有二十一个少数民族,讲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 讲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情况大概有这么七种情况。
  (一)第一种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有一些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居民,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他们自报的是汉族,一直延续到现在。譬如说,海南岛临高县,有五十多万的临高人,他们自己报的是汉族,但是他们使用的语言却是少数民族语言,它跟侗台语族的语言比较接近,如与壮族、布依族、傣族、毛难族、水族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比较接近,属于同一个语族。再譬如说广东省的怀集县,在这个县里头有一部分汉族,有七万多,自称是“彪”人。但是他们讲的语言呢,实际上也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所以很奇怪,这里头多多少少涉及到我们民族的心理,也涉及民族识别过程中间的一些理论问题。这个问题,今天我就不详细讲了。 ……
  

作者: 壮家恶棍    时间: 2006-3-19 18:14
呵呵     过多几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就以汉族人自居反壮了。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6-3-19 19:27
好热闹啊!
作者: 南岛    时间: 2006-3-19 19:57

好详细的资料。谢谢了!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19 20:49
我认为临高人应该属于壮族人,但有关部门却错把他们识别为汉族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9 20:50:58编辑过]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0 11:03
臨高人即使可以成為少數民族,也應該是臨高族吧?壯族,只是黨把部份僚人的劃分耶。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6-3-20 23:26
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是不承认有少数民族的,它只承认有种族,不承认有民族,孙中山曾经提到过的“五族共和”,也只有汉、满、蒙、回、藏五个族,其他少数民族一概都没有提到。----从这个角度上说国民党反动派并不过份!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1 09:22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6-3-20 23:26:59的发言:
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是不承认有少数民族的,它只承认有种族,不承认有民族,孙中山曾经提到过的“五族共和”,也只有汉、满、蒙、回、藏五个族,其他少数民族一概都没有提到。----从这个角度上说国民党反动派并不过份!

五族共和中的”回”,是指回疆,即新疆的維吾爾人,而非今天共產黨劃分出來的回族耶。

國民黨也不承認回民是一個民族耶。


作者: 临高人    时间: 2006-3-21 17:36

我是临高人, 过去一直以为自己是汉族 因为户口上写的汉族,我怀疑自己不是汉族是从我对临高话跟汉语的对比起的,因为临高语跟汉语差别真的太大了,后来了解了很多有关临高人的研究资料。 才确定自己不是汉族,有一次我做火车经过广西 跟一个广西融水的女孩聊天,问了她一些壮语的读法 发现很多词汇跟临高语的读法一样或相近,因此我确定临高人跟壮人一定有亲缘关系。不过我认为临高人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因为临高人在海南已经生活了超过两千年跟广西壮族基本上没有交往联系,加上临高人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如果将临高人归为壮族难免过于牵强。当初中央之所以不批准将临高人划为单一民族而是强调民族归属 我想可能考虑到国家统一 和安全 因为海南是一个岛屿 本来就有了一个人口庞大的黎族 在加上一个临高族的话 势必淡化民族情感。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1 17:41
臨高人是俚人其中一支從雷州渡海而形成的吧?兩千年歷史的是黎人吧?
作者: 怀瓯    时间: 2006-3-21 18:25

对临高人我一直也比较关心。我惊讶与曾经有超过80%的临高人认为也愿意自己归属于壮族!

这本身就说明其内部的高度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肯定是由于其内部有高度相互认同的文化心理所决定的。

我认为如果不把临高人划为壮族而划作一个独立的民族也是可以成立的,就如壮侗语族有壮、布依、傣、侗等民族一样。

另外,我认为不应该以族谱论民族。广西大部分壮族修的族谱,追索来源都不是广西的。一部分汉族同化为壮族是肯定的,但同化了也就是壮族了,正如泰国许多华人同化于泰族同样也已经自认和他人都是泰人一样。

族源外来说我想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壮族地区长期盛行入赘婚,入赘来的汉族女婿有可能因为其掌握汉字和汉族的修谱习惯而以自己的汉族先祖作为其以后子孙的先祖载入族谱。

另外,修谱习惯是汉族传给壮族的,那么到了后来壮族也开始修族谱的时候,也可能引用同姓汉族的堂号来源为自己的堂号!

某些临高人认为自己的不少祖先中举为官而不可能是少数民族也是不足为凭据的。古代的科举考试大多是不分民族、阶层的。古代壮族人中举为官的就不少!

再说了,在古代就算你是少数民族,只要你接受王化,习汉文,认汉俗,王朝同样是很欢迎的,甚至这是中央王朝的愿望和追求!


作者: gs560    时间: 2006-3-22 00:43
无可争议,孰是孰非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6-3-22 08:00

不归壮族就归黎族,反正都是壮侗语民族.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0:58
有說法是,黎族先民乃南島語系民族,屬於海南島的土著,後來跟來自大陸的百越支系融合而形成黎族的耶。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0:59

http://huaxia.com/zt/2002-37/XingQin/XueShu/GBK/121254.html

在多元视野观照下关于琼台少数民族族源问题的探讨
——琼台少数民族族源理论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gt;<br> document.write(document.lastModified)
  2. <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06/14/2003 14:32:58
华夏经纬网
  <%beginrecord%><%endrecord%> 琼台少数民族的族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琼台少数民族的族源,有些是同属一个系统,有些是不属于同一个系统;在同一个系统里面,也有不同的族群或者不同的部落,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迁徒进来,进入海南岛和台湾岛的地点也不一样,特别是他们迁徒的目的差异很大,有些是刻意而为的,有些是在偶然中迁移的,而登岛后定居和繁衍的方式,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今天来探讨琼台少数民的族源问题,应该用一种多元的视野来加以观照。

海南岛的先住民黎族,他们的族源,除了润方言是在海南岛最古老的居民以外,其他如杞万言,哈万言、美孚方言和赛方言等四种方言的黎族,他们大多数是从中国大陆越过琼州海峡迁徒到海南来的,也有少数是原先在海南岛生活的黎族,他们最早掌握和积累了关于季候风、海流等自然知识,并且最早使用独木舟。他们跟南岛语系的先民进行交融,因此,这部份黎族和南岛语系的民族在史前时期就进行着血缘的双向互融。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分黎族,就含有南岛语系民族的血统。因此,黎族在远古的时候进入海南岛,也是多元的。

至于台湾的原住民族,本身也是多元的。下面,我们把台湾摄影天地杂志社1998年9月在台北出版的马腾岳著的《泰雅族文面图谱》一书所介绍的最近100年来,中国和外国学者们,在探讨台湾原住民族族群的族源看法,罗列出来,然后来做一些分析。

一、柯恩的中南半岛学说(Kern 1889):荷兰学着柯恩认为古南岛民族大概居住占婆(Champa)、中国与越南交界处、高棉以及沿海的邻近地区。

二、凌纯声的中国大陆学说(凌纯声1950、1952、1954):中国学者凌纯声,曾以东南亚古文化特质,如文身、缺齿、拔毛、竹簧片口琴、贯头衣、腰机纺织、父子连名制、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崖葬等等,推定台湾土著民族,是中国古代越獠民族,并在纪元前,迁至台湾。

三、欧追古的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学说(Haudricout 1954):法国语言学家欧追古认为古南岛民族的起源地是在亚洲大陆江南沿海一带,介于海南岛与台湾之间的区域,比柯恩的看法更北一些。

四、戴恩的西新畿内亚学说(Dyen 1965):戴恩以苏瓦迪士(Swadesh)所拟定的人类社会两个基本词汇,去除与南岛语族不适合或是不全的,比较分析,发现整个南岛民族颁区域中,语言最歧异的三个地区为:

1、新畿内亚——美拉尼西亚

2、台湾

3、苏门答腊及其西岸岛屿

五、布拉斯特的台湾学说(Blust 1985):美国南岛语言学者布拉斯特认为古南岛民族的老家就在台湾,整个南岛民族就是从台湾开始扩散的。

布拉斯特的论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

1、台湾地区的语言占整个南岛语系的四大分支中的三支,语言最为分歧,也最有可能是原住地。

2、最新最全的语言资料显示,古南岛民族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植物群,都见于台湾岛上的各种地形和气候。

六、施得乐与马尔克的台湾学说(Shutler and Marek):施得乐与马尔克认为台湾是古南岛民族的发源地。原因有三点:

1、台湾烧山开林的时代最早,且有绳纹陶文化等考古证据。

2、傣、凯傣(kadai)、南岛共同母语起源于公元前一万年的亚洲南部,即华南与中南半岛一带。有个共同母语社会(protocommunity)在公元前九千年时分裂,其中一支——即古南岛民族向外迁出。施、马二氏认为最有可能的迁居地便是台湾,因为台湾离亚洲大陆的傣与凯傣(kadai)文化最接近,有地理上的最近相关性。

3、台湾是南岛语系、语言最纷杂的地区,语言证据显示台湾是古南岛民族起源地的最佳选择。

上面所列举的六种观点,有些是直接讨论台湾原住民族的族源问题的,也有一些是从探讨南岛语言系统的形成而说到台湾原住民的族源问题的,不管出发点和角度如何,实际上都是讨论族源。我们把这六种理论概括成三类:

第一,台湾原住民的族源"西来说",所引的资料一、二、三项。第一项所说的占婆,就是现在的越南西贡附近,中越的交界处和柬埔寨,指的是中国的南方。第二项笼统说是中国大陆,在他申述的时候,讲到文化特质,所列举的项目里面,如文身,竹簧片口琴、贯头衣、腰机纺织、父子连名和灵魂崇拜等,指的就是海南岛的民族。第三项就更加明确,说的是海南岛与台湾之间的区域。这样看来,"西来说"实际上就是指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更集中的是定指海南岛。

第二,“南来说”,所引材料的第四项,所讨论的是南岛民族与台湾的关系。他所说的是原住民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这一带迁入的。中国学者吕思勉和翦伯赞也持这种观点。

第三,“台湾本土说”,所列材料的第五、第六两项。所讨论的南岛语系是从台湾开始扩散出去的,这种观点今天台北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在陈列时也是采用这种观点。因为这里所讨论的是南岛语系的来源,那么,台湾原住民又从那里来的呢?施得乐说得很明确,他根据考古学的绳纹陶文化来证明是从中国大陆华南传到中南半岛和台湾的。这样看来,实质上也认为,台湾原住民的族源是来自中国的华南地区。

以上是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史前文化与原住民考证所作的论证,这六项材料,有五项都没有证明史前文化与今天各族的明确关系,正如海南省三亚市落笔洞本来是黎族居住地,但是落笔洞考古发掘出的人类遗骸作C14测定,是一万零六百年左右,那么“三亚人”是否就是今天的黎族?目前还没有获得非常明确的证据来加以证明。上述的“西来说”是我们所同意的。以下,试图从文化人类学和生活习俗方面来提供一些佐证,证明史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所推论的台湾原住民族族源是“西来说”。

首先,海南岛和台湾岛至今3000年左右所使用的石拍和树皮布的关系,来印证“西来说”。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典籍,如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169卷《儋州》、《琼州》、《万安州》所作的记载,远古的时候,海南岛的黎族就使用石拍来制作树皮布。同样,台湾学者也指出,太平洋地区包括台湾也使用着石拍采制造树皮布。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凌纯声指出:“树皮布文化在中国的起源甚古,可能早至石器时代,与印纹陶同时存在,在用麻丝纺织之前,如在史前考古学上能找到拍打树皮布的石棒,则今分布在整个太平洋区的树皮布文化,可以假定是起源于中国的。”(《树皮布印文陶与造纸印刷术发明》)他的论断,在海南及台湾近年的考古发现中,可以证实。凌曼立说:“树皮布文化是环太平洋区的古文化特质之一,亦即是中国古代的榻布taba和稼布kaba,且与中国发明造纸本有直接关系。”(《台湾与环太平洋的树皮布文化》)她也提及台湾有关古文献上的树皮布文化。考古出土是静态的遗物,要把这些人类的遗物跟民族学活生生的资料相印证,才充分显示出它的价值。香港中文大学考古研究所所长邓聪博士1999年发表了《台湾地区树皮布石拍初探》一文,综合讨论了台湾27处出土树皮布和石拍遗迹的资料,文中特别介绍了台湾白水溪和中冷的石拍,他指出,台南新营白河庄白水溪的石拍,是日治时期发现的。l940年代,鹿野忠雄在《台湾考古学概观》一文中,首次描述了白水溪出土的石拍,这些石拍是用来制造树皮布的;1962年凌纯声又指出:白水溪石拍是一种制作树皮布的“装柄打棒”。中冷是继白石溪以后第二次出土复合型石拍的遗址。这些材料,都给学者们提供了证据,证明了海南岛黎族的石拍和树皮布跟台湾原住民族的石拍和树皮布是有着承传关系的。

第二,关于文面和文身。海南的黎族和台湾原住民族中的泰雅族至今还能看到人们用血肉彩绘在人体上的斑烂图案。文面和文身,在中国的典籍里面,早期的如《礼记·王制》说:南方的民族“被发文身”。《史记·赵世家》里面说:南方“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索隐:“刘氏云:今珠崖、儋耳谓之瓯人。”这就是说,海南黎族的文身是非常早的。同样,在中国典籍里,最早记载台湾原住民族文身的是《隋书·东夷传》:“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妇女以墨黥手为虫蛇之纹。”“流求”即指台湾岛。后来有《桂海虞衡志·蛮志》、《岭外代答》卷十《绣面》、《广东新语·黎人》、《黎歧纪闻》等典籍也记载了此事。在世界范围里面,美洲等地的文身,我们不加论述;就海峡两岸来说,大陆北方和长江流域据说也有文身,我们没有见到过。而我们知道的是云南省的独龙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文脸和文身的习俗,而独龙族的文脸和文身,我们见到过的图片,只是一些散点。黎族和泰雅族的文身,却是非常壮观的刻在人身体上的“敦煌壁画”。这两个族群的文身,如关于文身起源的传说、文身的社会功能、文身的文素以及文身的仪式和过程等等,都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当然,文素以及图式,两族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也是由于文身的功能所决定的。所以,黎族和泰雅族的文身,在本质上是相同和相似的。

第三,我们还可以从生活习俗方面找到很多相类似的地方。诸如饮食中的腌鱼和腌肉等、人居、节庆,婚葬,服饰、织锦、生产工具、狩猎方式、农作、手工艺品、伦理道德、民间信仰等等方面,都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而且相同是多数的,相似点不过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而产生变异罢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海南岛的黎族和台湾原住民族之间在族源方面是相同或者是相通的,正如台湾博物馆前馆长院昌锐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台湾土著族的社会与文化》和1996年出版的《台湾的原住民》里面所指出的,至今约7000年前,绳纹陶文化传入台湾,4500年前,又有两种文化从中国大陆传入,一种是台湾龙山形成的文化,类似中国的龙山文化,有各种形式的彩、黑陶,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平原。第二种是园山文化,以台北盆地为中心,有各种形式的陶器和磨制的石斧,另外还有一种文化,是泰源文化,他以巨石文化著称,在台湾东海岸和台东的纵谷,泰源文化和太平洋岛屿的巨石文化似有关联,有些学者也认为巨石文化与排湾族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阿美族有关。排湾族和阿美族也许是巨石文化的后裔。距今2000年至3000年前,有一种几何图型印陶传入台湾北部和西部临海地区,布农族和邹族到最近还能制作这种陶器。距今500年到800年,有一种坚硬、光面的无花纹陶器,分布在台湾东海岸和台湾北部,跟现在的凯达加兰、噶玛兰和阿美等族的陶器相似。总而言之,我们不能说全部台湾原住民都来自中国大陆或者来自南方海岛,而且迁来的时间也有先有后,大体上我们或许可以说,今天居住在山区的泰雅族、布农族等是早期的移入着,他们的文化比较接近大陆的系统,大约在6500年前到4500年之间,自大陆迁入,可能与绳纹陶和龙山形成期有关。至于居住在平地的诸族,如阿美族、卑南族、噶玛兰族等迁入较晚,其文化接近南岛语系;然而,南岛语系的民族,经考古学家和民族学家的研究,他们的祖居地也在中国华南地区。所以,无论是自中国大陆直接来台湾,或由大陆而南洋,再由南洋而台湾,台湾原住民的祖居地仍是中国大陆。阮昌锐先生的结论是,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确定,台湾原住民是中华民族的一支。我们在上面所列举的文化人类学和生活习俗的大量材料,也是证明这样一个结论。

作者:周伟民(海南大学)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0:59

http://huaxia.com/zt/2002-37/XingQin/XinWen/GBK/122881.html

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故事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gt;<br> document.write(document.lastModified)
  2. <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06/14/2003 14:32:48
华夏经纬网
  <%beginrecord%><%endrecord%> 海南和台湾是祖国的两大宝岛,两岛的少数民族有着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在海南,黎族由我国南方的古百越族发展而来,是岛上最早的居民,至今有数千年历史,现有人口120多万, 主要分布在中部五指山区。台湾少数民族由五六千年前开始迁入,由阿美、泰雅、布农、排湾、卑南、邵族、鲁凯、达悟(又称雅美)、赛夏9族组成,共有人口40多万,主要居住在中南部山区。

据有关专家学者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多方面考究,海南黎族和台湾阿美、泰雅、布农、排湾等少数民族拥有共同的祖先——古代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的百越人。从2001年开始,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开始了大规模的互访交流活动。

2002年11月21日至27日,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团来琼省亲。短短几天,省亲团深入黎胞集居地,观摩黎胞传统婚礼、服饰表演,品尝山兰酒、三色饭、腌鱼腌肉黎胞风味宴,参观民族博物馆、民族织锦所,与黎族同胞联欢、座谈,他们身穿黎胞筒裙、头缠黎胞头巾、背挎黎胞织锦包,身心感受黎族风情,与黎族同胞共同写下了一串串的真情故事。
“我是台湾黎族人”

在11月21日的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活动开幕式上,海南黎族代表刘明哲先生为了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向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团领队林春德先生赠送了一套黎族传统头领服饰。开幕式结束后,林春德先生换上了新装,台湾少数民族省亲团其他成员幽默地问:“请问您是哪里人?”林春德先生一句“我是台湾黎族人”,令大家羡慕不已。随后几天,林春德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以穿黎族服饰为荣,以黎族人自称,每到一处都要和黎族同胞合影留念。

这是林春德先生第二次到海南。今年7月以前,他听闻海南黎族与台湾少数民族为同一族源的消息,产生了要到海南进行少数民族交流活动的想法。今年7月,他率台湾少数民族舞蹈团来访,亲身感受到黎族同胞和台湾少数民族无论是传统工艺、人文习俗,还是服装服饰、语言文化都很相似,他非常高兴,作为台湾泰雅族的一员,他相信见到的黎族同胞是自己的亲人。这次他带80多名台湾代表来海南省亲,他说希望通过省亲活动,让大家感受到来海南就象回到自己家一样的感觉。

在11月26日晚上的闭幕酒会上,林春德先生表示要多邀请台湾少数民族人士来海南,回到自己的家,同时也希望更多的黎族同胞去台湾,大家再叙亲情。
聚散两依依

11月23日,组委会安排海南民族师范学校的舞蹈团与台湾少数民族省亲歌舞团同台演出,这一不经意的安排,促成了两岛四位失去联系的姐妹得以重逢。

当日中午12点时分,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舞蹈老师蔡小玲从五指山市赶至海口。午餐厅里,台湾阿美族姑娘林成梅、陈新妹被同时安排在此用餐。开始,蔡小玲只是愣愣地看着对方,不敢相认,毕竟两年多没见面了。几分钟后,机会出现了,她和台湾姐妹四目相对,双方惊喜地喊出对方的名字,三位姑娘走到一起紧紧拥抱。

蔡小玲说起当时的情景:“那一刻感觉好像是在梦中,没想到两年多后,自己还能见到台湾的朋友,而且是在自己的家乡这样不期而遇。”三位姐妹耐不住心中的喜悦,流着激动的泪水,相拥着久久不愿分开。

两年多前,蔡小玲和另一位黎族姑娘符秀美作为黎族代表,参加了在台北举办的中华少数民族博览会。作为博览会解说员,蔡小玲、符秀美与观览的林成梅、陈新妹相识了。林成梅、陈新妹很喜欢这两位海南黎族小妹,在随后近3个月时间里,她们经常带蔡小玲、符秀美参观台北市容,带她们上自己家品尝风味菜,遇上天寒给她们送上热汤,大家相处得像姐妹一样,彼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蔡小玲、符秀美回到海南后,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之中,而林成梅、陈新妹在台北一直忙于民族服饰和艺术工作,忙碌之中,她们都会想起对方,想起那段短暂而又美好的日子。林成梅、陈新妹这次得知要来海南之前,兴奋异常,可她们怎么也找不到蔡小玲留给她们的电话号码,到达海口这两天,她们四处打听对方的下落。

巧的是,这次同台演出使她们不期而遇了。在演出时,每到林成梅、陈新妹出场,蔡小玲便拿出一台小摄像机不停地拍摄,她说这段记忆她要永久珍藏。节目演完后,林成梅、陈新妹顾不上卸装,就来到蔡小玲身边陪她说话,她们说虽然是第一次到海南,但一点也不觉得陌生,特别是见到了结识的姐妹,心情更加高兴,有种像在台湾、在自己的部落、在家一样的感觉。

11月25日下午,台湾少数民族省亲团来到五指山市,在海南民族织锦研究所里,林成梅、陈新妹见到了另一位黎族姐妹符秀美,和蔡小玲一起,姐妹们再次拥抱在一起,热泪感动着在场的每个人。

当晚联欢晚会结束后,蔡小玲、符秀美将两位台湾姐妹邀请到自己的家,参观她们的住宅、家饰,两位台湾姐妹很有感慨:“这与她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她家中(指蔡小玲)有电脑、摄像机,装饰美观,完全是现代化家庭。”

当晚,四姐妹一边品尝黎族风味,一边说话拉家常,至深夜两点多钟,考虑到第二天台湾姐妹还有演出任务,姐妹们不得不在相互交换纪念品后依依惜别,她们期待着再次相聚的一天。
约会纹面阿婆

11月26日上午10点多,保亭黎族自治县七仙岭脚下的温泉山庄槟榔园里喜气洋洋,唢呐吹起来,“八音”奏起来,山歌唱起来……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团观看黎族传统婚礼展演,同时品尝黎族同胞的山兰酒、三色饭、腌鱼腌肉风味宴。台湾少数民族省亲团代表中,最高兴的要数从事纹面纹身研究工作的田贵实先生。在这次海南之行的前夕,他通过海南大学教授向组委会提出约见黎族的纹面阿婆,他的这一请求今天就要在这里实现了。

上午11点时分,9位纹面老阿婆来到槟榔园,槟榔园里气氛沸腾了。台湾代表围着阿婆们观看纹面图案、向阿婆们询问纹面的有关经历,并争相与阿婆们合影留念。

通过与阿婆们的接触交流(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翻译),田贵实先生从阿婆们的身上证实了台湾泰雅族与海南黎族纹面纹身之说的三个共同点。一是祖先的认定。据传在很早以前,一山上有一巨石砰然裂开,缝中生出姊弟二人,姊姊担心人类难以繁殖,用黑灰涂上脸颊。施计骗弟弟与自己约会,两人终于成婚,人类因而传衍,纹面也因此流传下来。二是避邪。如果成年人不纹面,将给部落带来灾难,因此未纹面的人不得结婚。三是识别。一些部落为了识别外人,用纹身作为标识。田贵实先生说,自己是这次省亲活动最受益的人,圆了多年梦想见到黎族纹面纹身老人的梦,从而证实了自己从事9年纹面纹身工作的研究成果。

见到黎族纹面阿婆,台湾代表中还有一位特别激动的人,他就是林春德先生。林春德先生将自己赠送阿婆的吉祥袋一个个挂在阿婆的脖子上,真情地说自己到印尼、菲律宾寻过亲,虽然南岛语系在语言上有些接近,但纹面纹身只有海南黎族有,而且跟泰雅族一样,我们就是一家人。
将亲情传给年轻一代

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团副领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湾岛与海南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希望在年轻一代……”林正二先生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在台湾,林正二先生从事民族教育工作20多年。他说他原来对海南很陌生,也很模糊,想象中的海南人口稀少、土地一片荒芜,后来得知海南还有个黎族,而且比台湾的少数民族人口还多,彼此之间还有着某种特殊关系时,他感到非常好奇,他想应该让台湾少数民族年轻一代了解黎族文化,了解属于自己同一祖先的东西。于是,他组织了台湾南北两地涵盖9个少数民族的40多名大专院校学生参加这次省亲活动。

组委会在与台湾方面商定省亲活动日程时,台湾方面提出参观海南民族师范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年轻一代的感情结合得更好。于是,组委会安排这一活动在11月25日下午进行。

在海南民族师范学校的校园里,师生们演奏着台湾代表创作的《我们都是一家人》迎接客人,学校组织师生们与台湾代表座谈交流。同时在短短几天里,相互间进行的两场同台演出,年轻学生间结下了深厚情谊。在五指山广场演出结束后,学生们将各奔东西,他们相拥而泣,洒下一片片离别的泪花。

林正二先生说,台湾的同学是第一次离开台湾,而且迈出台湾的第一步就是海南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不仅是一个开始。孩子们是天真的,通过在海南的文化交流,也通过在海南的实地生活,我想当他们回到台湾后,会将他们看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所感受到的与教科书上完全不同的地方告诉他的亲人、他的同学、他的朋友,让亲情向社会传递。(华夏经纬网专稿 何哲良)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1:02

http://www.tacp.gov.tw/INTRO/FMINTRO.HTM

台灣原住民族
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南島語族
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分佈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台灣原住民族共有十九個部族,可略區分為原住民族和平埔族。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平埔族則大多已失去原有的語言和習俗。

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

目前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的起源說法有兩類,一是主張原住民族的發源地在島外。一是主張台灣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前一種說法甚普遍,學者從語言、考古、文獻資料、神話傳說等方面論證原住民族祖先的起源地應是大陸東南沿海。學者甚至推測原住民族移入台灣的年代,例如賽夏族與泰雅族應是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先陶時代即來台,排灣族和卑南族則應是在東南亞巨石文化興盛時期,移入台灣。而台灣是南島語族祖居地的說法,是較新的主張,這是許多語言學家的研究結果。孰是孰非,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1:05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BA%E7%81%A3%E5%8E%9F%E4%BD%8F%E6%B0%91&variant=zh-cn

台湾原住民,在学术分类上属于“南岛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汉人移居台湾以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依据语言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的推断,台湾原住民在台湾的活动已有数百至数千年之久。早期的台湾汉人,由于种族沙文主义作祟,都将属于台湾南岛民族的人称之为“番”。

近年来,由于民主化后的台湾各个族群之族群意识高涨,基于相互尊重的原则,1994年起改称为“原住民”,并普遍获得采用。但亦有人认为使用“先住民”一次更为贴切。因为原住民可能并非“原生”于台湾岛,与鹤佬人等皆是移民到台湾而来,只是时间先后有所区别而已。中华民国副总统吕秀莲曾经公开表示,“矮黑人”可能才是台湾原始居民,但该群体已经消灭,目前的原住民族并非台湾最早的祖先。此类争议涉及人类学专业研究,有待进一步厘清。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1:05

属于台湾原住民之鲁凯族的头目/拍摄于其拜访东京帝国大学人类学教室的时候/台湾日治时期,详细时间不详.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1:06

台湾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属于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在人类学上被归属于南岛民族。从人类学和古文化的角度看来,台湾原住民族的缺齿、纹身、口簧琴、卉服、织贝、腰机纺织、贯头衣、亲族外婚、父子连名、年龄分级、老人政治、鸟占、猎首、灵魂崇拜、室内葬等,都是属于该文化的特质。南岛民族是现今世界上分布地域最广的民族,由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直到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其间所有的大小岛屿,除了澳洲与少数说巴布亚语民族的区域之外,都是南岛民族的领域,东西的延伸距离,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总人口大约2亿5000万之多。

目前台湾原住民有452,579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04)。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1:06

依照一般常见的分类方式,台湾的原住民可以再分为平埔族高山族两大类。基本上,这个称呼的由来也和比较晚近才移民台湾的汉人有关。在台湾的清治时期,汉人曾依原住民汉化程度的深浅将其分为“土番”和“野番”,其后又依原住民归化与否将其分为“熟番”和“生番”。其中,已归化的原住民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归化的原住民则多居住在中央山脉一带,于是自闽粤二省移民到台湾的汉人,即称居住在平地之原住民为“平埔番”,而称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为“高山番”。日治时期以后,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平埔番”和“高山番”作为政治上的分类,只是将“番”字改为“族”字。另外日本人也称台湾的原住民为“高砂族”,来自日本古籍对台湾的称呼:高砂岛。

战后的学者仍然依循过去的这种二分法来对台湾原住民进行分类。举例来讲,日本学者土田滋就以语言作为主要的判准,将台湾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两大类。前者包括现今住在台湾高山地区和东部的9个族群: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后者则包括原居于台湾北部和西部平原、现已几近消失的10个族群:凯达格兰族噶玛兰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猫雾族洪雅族邵族(水沙连)、西拉雅族、和猴猴族 (引自李壬癸 1996,68“台湾南岛语言分布图”)。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进行民族识别民族认定时,并不注重其认为的“主要族群”内部的区别性,因而忽略了台湾原住民族的多样性,将因历史因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留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台湾原住民族,识别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亦称呼为“高山族”。实则依照严格民族学区分,中国境内的民族应该高达100个以上。

依据中华民国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目前的标准来看,台湾原住民族总共有12个族群,除了传统“高山族”的9个族群以外,尚有邵族噶玛兰族、以及原来被认为是泰雅族之亚族的太鲁阁族。由于仍有原住民族人群正在争取“正名”,未来新增正式的族别可能性极高。被确认为“族”的人群,有可能在未来强化原住民族自治的进程中,争取到制度化的权益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有问题的。一方面,不管是高山族或平埔族,他们都属于学术分类上的“台湾南岛民族”,只是因为因袭过去历史上汉人对他们的称呼与分类,而“在方便上”被分成两大类。另一方面,所谓“高山族”的这个称谓,本身就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山族都是住在高山上,比如说住在台湾东部花东纵谷的阿美族、以及居住在兰屿岛的达悟族(旧称雅美族),就不是居住在高山上。因此,已经有学者对这个问题堤出呼吁,认为“当今国家政策,不应延续清国及日治以来从统治观点的分类与命名;需打破“高山”与“平埔”的两分法,应设法还给各族命名权”(黄美英 2001)。因此,在使用“高山族”这个称呼时,宜小心斟酌。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1:42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php?uid=4557

海南島之南島民族

海上絲路興起初,由占婆出發便是終點站-中國,要取道便捷,必得經島之東南岸,海南島作為旅途中的重要地標必不可免。

明史也記載著:「占城居南海中,自瓊州(海南島)航海順風一畫夜可至…」,加上行之已千年的納貢關係,要想占人不知有瓊州也難。當年侵擾中越沿岸,這裡是現成中途休息站,遇到暴風雨時更是緊急避難所;故在占婆文獻上,亦可能早給海南島取了個梵文名字也未可知?

1471年後,大批占人出亡,何以又會捨近求遠航向南洋?除了中、印文化差異之考量外,另一方面是有姻親關係而去投靠親友如爪哇,或是從海上貿易伙伴中得知另有友善的環境如麻六甲,或是遠在南洋群島蘇門答臘之極西北,竟有同樣是占語語族的弟兄亞齊。但畢竟,能不辭辛勞遠渡重洋的也非等閒之輩,只有貴族與其部屬、侍從才有這等機會。而這些走海路所能到的地方,沿途住民的共同特點為全是使用西南島語系,換句話說占人即是南島民族的一份子。

在同時更多由陸路陸續避往高棉的占人,在高棉越南山區有他們熟悉的少數民族如 :Churu、Hroy、Jorai、Rhade、Rai、Roglai 也是早不知何時即定居在此之占語系南島民族。甚至於在高棉境內遇到來自西蘇門答臘 Minankabau 之新移民,被稱作 Chvea,亦屬馬來人之分支,與占人一樣是穆斯林,並堅持保留著母系社會基礎。

然而海南島仍是海路所能抵達之最近且最方便的地方,同樣因為早有占人定居,後到者亦循跡而至,同時也把伊斯蘭帶進了族人之間,也因為宗教,而與大陸遷入之回族有了接觸。


三亞回族聚落-羊欄鎮回輝、回新村

如前所述,海南回族既有阿拉伯人,也有大陸遷居之回族後裔,加上避難而來的占人,曾經遍佈在海南島的海口、萬寧、儋州、淩水、三亞、崖縣等沿海地區,到了後來便逐漸匯集在島的南端-三亞市羊欄(現己更名為鳳凰)鎮回輝、回新兩個村,這裡成了伊斯蘭在海南島的主要櫥窗。

最主要的原因是:信仰伊斯蘭的族群在他鄉是有一定的壓力存在,生活方式得面對在地族群異樣眼光,特別是自明、清以來,主政當局因回亂所擾,而對之充滿不信任。於是作為一個遠離故土、落籍外地、人數不多、居住又分散的群體,其命運和發展勢必作一選擇,而付出相當代價。

其一是被迫放棄原來的信仰而走向在地化之途即漢化、黎化,這是最簡便而無可奈何的作法,如有唐、宋或更早期來到的占人,也有可能非穆斯林而是印度教徒,融入黎、漢之間更早而不自覺。

其次是再作遷移,比如:「萬(寧)城城西之番村…只有蒲光茂兄弟兩家人,餘者他遷…(留下者)從他們曾祖們的曾祖父輩起就被迫入鄉隨俗,逐步漢化」。又,清乾隆年(1782)間之「海富潤攜帶經書案事件」雖未釀成文字獄【註12】,郤造成除海富潤外,全家老小及其他受影響者500多人移居海外。日本人類學者(台灣應當很熟悉的)金關丈夫在1940年代也在「三亞街回教徒」中記載:「日本登陸海南島前,三亞回民與新加坡、馬來西亞、阿拉伯一帶有所往來…」【註13】

最後則是以頑強的內聚力繼續保持其民族特性,三亞在地理上距占婆最近,自然成了占人聚集處所。又因位處邊陲,尚未形成一優勢之主流族群,成了語言複雜之地;各民族間也因此互相包容,適可讓少數族群與伊斯蘭有喘息的空間。於是尚未或不願被同化者便紛紛遷入回輝、回新這兩個村落。「穆斯林皆兄弟」,外族若要與之通婚,先決條件就是先入教,伊斯蘭成了族群團結的精神支柱。

然而村民的主要結構仍以占人為主,1942年日本人類學者忽那愛將對羊欄回族個體測量得出結論是:…近似中南半島的土著。【註14】

【註12】李云飞,伊斯兰文字狱之海福润事件 2005-12-25,http://zhongguoysl1.blogchina.com/3994807.html;又「回」教因帶有眨意,現改稱伊斯蘭教簡稱「伊斯蘭」,伊斯蘭教徒則以「穆斯林」稱之。
【註13】江青武,初探海南回族先民的来源及其去向,回族在线 2004/06/15,http://www.huizucn.com/show/content.asp?ArticleID=473 。
【註14】同【註5】。


回輝話、Tsat與Hainan Cham

宗教凝聚了族群,也保存了語言,回輝、回新使用一種完全迴異於附近方言的語言─回輝語,引起世人注目。

上世紀40年代即有人提出與占族有關,80年代初一位學者最初持否定的看法,認為回輝話與占語完全不同,具漢藏語系一般特點,與壯侗語族較近似,但隨後這位學者更進一步,將占語系中的拉德(loglai)語和回輝語作比較後,在1211個詞彙中相同或相近的詞有475個…看出回輝話與拉德語是有親緣關係的。

1986年另一學者,赴三亞對回輝話與印尼語進行比較工作,作出下面的結論:「…三亞回話與跟印尼(西南島)語有著無可辯駁的親緣關係,應當屬於馬來-波里尼西亞(南島)語系。…這1000年中,(回輝話)在海南島發生了根本變化,從原來的多音節變為孤立型的單音節語言…」。【註15】

經由語言學的分析來定義,如黎族被稱作 Hlai。可能是其自稱,三亞海南回族,初時被稱作 Utsul,亦以 Tsat 稱之,較地域化的稱謂則直接稱之為 Hainan Cham。

拿自己的族語與可以從數字的稱謂上可以看出其簡化的過程:
         1 ,2 ,3 ,4 ,5
賽德克/太魯閣 gi-ngan,d'ha,dru,spat,lima
印尼/馬來   sadu,dua,tiga,mpat,lima
Tsat     sa ,thua,tie ,pa ,ma【註16】

有趣的是,宋代記錄到的占語「華蒲(吃飯)」一詞,如果要在太魯閣/賽德克/泰雅語中則可找出Habui(哈蒲?)這個對應詞。Habui 動詞作煮(…東西)來解釋,可能是小米、地瓜,但不一定是飯,作名詞用則是指(煮熟的)食物;所以說那時的占人,若漂過頭來到我們的島,會發現台灣原住民較易溝通。

進一步的研究,確定了Tsat 語與北 loglai 語更為接近;根據 loglai 人的流傳下來的說法是:那時,上層階級的逃往海上,下層階級的則逃至山上成了山地民族…。

總之千年下來,Tsat 或海南占語不單在詞彙上,連語法結構也受到了影嚮,在南島語系的演化研究上,自有其重要之學術地位。【註17】

【註15】同【註5】
【註16】The World of Hainan: Ethnic Cultures & Languages,http://www.cjvlang.com/Hainan/hainanethnic.html#onetoten。
【註17】Graham Thurgood and Fengxiang Li,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on Tsat, an Austronesian language of Hainan,http://www.csuchico.edu/~elzbieta/Graham.html ;Graham Thurgood and Ela Thurgood,From Proto-Chamic to Tsat,http://www.csuchico.edu/~elzbieta/Graham05.html 。


錯亂的族群建構

在回族龐大群體中,除了有共同信仰外,主要是指因過度深入中原內陸,而在漢化過程中失去了自己語言的色目人【註18】之後。而在南方沿海定居的阿拉伯商人後裔,有些則因漢化更深,失去了信仰而進一步成了漢人;如同早期來台的回民之溶入台灣人族群。

但是信奉伊斯蘭在中國並非僅限於回族,而另有其他族群。其區別在於他們因未完全與自己的族群離散,而尚能保有自己語言的中亞遊牧民族之後。其中亦有人數僅5000人之塔塔爾族【註19】,規模甚至少於海南回族-Tsat(或可稱 Hainan Cham 海南占族)。

Tsat 郤是唯一擁有自己母語的回族一支,也是中國唯一來自南方海洋的語言-南島語,郤與島之對岸99.9%回族失落的母語毫不相干,且在歷史記憶中從未聽聞。相對地,回族對 Tsat 來說,只是基於共同信仰的淡淡牽連;而對來自南方的遠親【註20】,基於語言的近似,反應自是相對的親切熱絡。

三亞街頭的海南占族;據說三亞地陪並不鼓勵台灣遊客與海南占族接觸,原因是作買賣時很難討價還價。

中國不知是否因56個法定族群己成定見?顯然對此晚近的發現漠然視之。如同一個虛構的「高山族」之被故意忽視其南島之根源,而斷然定義為源自於「百越」,並佐證以黎族之基因研究成果。【註21】

但以海島之特性,因為開放-以至於附近南洋諸島如菲律賓者,都可能有幸「到此一遊」;也因為隔離-又使得因故無法返鄉者選擇留下。移民至此千年的占人,除了穆斯林及又他遷者外,也應有很多人就地為漢、為黎。是故黎族因海島之便,而與南島民族有了「基因交流」,就不足為奇了。

政治正確未必會永遠,郤妨礙了學術之開放與真理之探討,並混淆了國際認知及中國內部之族群認同。有回族之前例,【註22】,為展現一個國家對民族多元與包容的風範,給海南占族一法定族群的地位,將之與回族切割開來,來個56加1是基於事實上的確認與尊重。那麼以台灣原住民與海南占族的基因來作比對,應可拿出有意義且令人信服的數據,不至於因此又與回族糾纏不清。

【註18】指隨元朝遷移至中國之中亞遊牧民族,其中也有原為景教徒或祆教徒後來全皈依伊斯蘭。
【註19】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少數民族,http://www.islam.org.hk/big5/islam/ReadNews.asp?NewsID=202&BigClassID=51&SmallClassID=79&SpecialID=1。
【註20】馬來西亞新總理巴達維有倆中國表弟 現住三亞,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1225/class014800004/hwz1063174.htm;PM meets relatives from China,http://pgoh13.free.fr/pm_chinese.html。
    占人之後裔,歷來皆有表現,被越南同化有擔任越南將領者;離散於南洋者,多在政界出頭,如前印尼總統瓦希德 Abdurahman Wahid 為占人與華人之五世孫,http://www.sinchew-i.com/special/vitalforce/ssvf.shtml?/soc/sa031401.html。
【註21】百越遺傳結構的一元二分跡象、五、註六,http://www.socialforce.tw/phpBB/viewtopic.php?p=339697#339697。
【註22】舉例來說:設若將中國基督徒全裝在一個藍子,另立「上帝」族,亦可能會造成社會混亂;參見Wrong Ethnic Designations,http://www.theasf.net/forums/index.php?showtopic=5853。

後記:本文到此告一段落,基本上本欄只應視為「南島語族的漫談」之分支與補充。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2 17:38

http://www.socialforce.tw/blog/blog.php?uid=4557

南島民族在中國

『南島』之海南島
中國有沒有南島民族呢?這種念頭長久以來,有時會在心中打轉。有一個獵頭族-佤族就在滇緬邊界,但不若菲律賓的Igorot族及婆羅洲的Dayak族較有似曾相識之感,海峽對岸漢化己久的閩越,己被證實是另一不同的南方民族。南島…南島,是指太平洋以南之島嶼而言,既名之為南「島」, 既與「南島」有關係的來說,在中國就只有海南島了。

1932年底一位青年旅行家騎著腳踏車,花了五個月環著海南島繞了一圈,,並進出山區,生動的記錄了二戰前海南島的風貌。這裡的原住民或少數民族,除了黎族之外,尚有苗、歧、侾等四大族,此外三亞有回族千餘人,沿島西岸一直到三亞有數目不詳之海上民族-蜑戶又稱蜑民、蜑族。【註1】


一直到1930年代,這個島只有一條不算完整的環島公路,仍保有純樸的民風,所以作者留下了美國傳教士,令人印象深刻的溢美之詞:「海南無餓莩」。

黎依漢化程度深淺而分生、熟黎,族內又有三星、美孚、大鬃、夏黎…等之分,語言各有異同…。甚至明朝為平「黎亂」入島之苗族後裔亦被稱作「苗黎」。

文獻上又記載,苗黎之外,其餘三種(即黎、岐、侾),可分數系:
1. 古代自大陸移來者。
2. 歷代從征兵勇留住山中者。
3. 閩粵亡命之徒,隨時人內雜居者。
4. 歷代泛海之人,船毀不能返者。
5. 貿易山客,久住同化於黎者。
6. 歷代名人子孫遁世入山,漸化為黎者。
7. 明未遺臣不服清,逃遁入山者。
8. 來自南洋群島方者。 【註2】

可見黎來源之不單純,是故現今另兩個民族岐、侾也歸入黎族。

而較晚入島與之雖有別,但亦己與黎融合在一起則以「村人(又稱臨高人)」取代區分。總之,類似過去以「番」或現今中國以「高山族」作為「台灣原住民」之總稱,黎事實上也就是海南島少數民族之總稱。

尚有一來處不明己漢化,亦被稱作「村人」,又有別於上面提到之臨高人者,居住在島西岸之昌化江下游,使用一種異於漢、黎之語言,有人認為來自越南。【註3】

蜑族後來也上了岸漢化,而回族郤在三亞倖存了下來。

【註1】田曙嵐,海南島旅行記,中華,1936-05;新文豐,1982再版。
【註2】許崇灝編,瓊崖誌略,上海正中,1947,P-58。
【註3】黎雄峰,海南社会简史,海南,2003-03,P-26,http://www.hndaily.com.cn/200305/ca252365.htm 。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22 21:05
谢谢北姑给我们提供了那么详细的资料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6-3-22 22:09
今天偶然看到中央台的一个节目在做海南的内容,其中就有临高人的一段讲话,虽然讲的是当地的临高式普通话,但感觉他们的讲话中不自觉地透露出广西十分熟悉的发音.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22 23:57
以下是引用临高人在2006-3-21 17:36:20的发言:

我是临高人, 过去一直以为自己是汉族 因为户口上写的汉族,我怀疑自己不是汉族是从我对临高话跟汉语的对比起的,因为临高语跟汉语差别真的太大了,后来了解了很多有关临高人的研究资料。 才确定自己不是汉族,有一次我做火车经过广西 跟一个广西融水的女孩聊天,问了她一些壮语的读法 发现很多词汇跟临高语的读法一样或相近,因此我确定临高人跟壮人一定有亲缘关系。不过我认为临高人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因为临高人在海南已经生活了超过两千年跟广西壮族基本上没有交往联系,加上临高人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如果将临高人归为壮族难免过于牵强。当初中央之所以不批准将临高人划为单一民族而是强调民族归属 我想可能考虑到国家统一 和安全 因为海南是一个岛屿 本来就有了一个人口庞大的黎族 在加上一个临高族的话 势必淡化民族情感。

很赞同,临高人观点。


作者: 新桂系    时间: 2006-3-23 09:23
通过家谱寻找或鉴定族别是荒谬。两广人的家谱几乎都说自己来自中原,难道古代越人都绝后了吗?两广人大部分家谱是编造的。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3-23 09:39

臨高人族群是在大陸形成之後才移居海南的,所以語言跟壯語等有類似,而非像黎族般,是以海南土著為開始,逐步跟其他族群融合而成的耶。

有指臨高人成份之中也有融合的宋朝流人耶。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6-3-23 09:55
以下是引用怀瓯在2006-3-21 18:25:03的发言:

对临高人我一直也比较关心。我惊讶与曾经有超过80%的临高人认为也愿意自己归属于壮族!

这本身就说明其内部的高度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肯定是由于其内部有高度相互认同的文化心理所决定的。

我认为如果不把临高人划为壮族而划作一个独立的民族也是可以成立的,就如壮侗语族有壮、布依、傣、侗等民族一样。

另外,我认为不应该以族谱论民族。广西大部分壮族修的族谱,追索来源都不是广西的。一部分汉族同化为壮族是肯定的,但同化了也就是壮族了,正如泰国许多华人同化于泰族同样也已经自认和他人都是泰人一样。

族源外来说我想可能还有这样一个原因,壮族地区长期盛行入赘婚,入赘来的汉族女婿有可能因为其掌握汉字和汉族的修谱习惯而以自己的汉族先祖作为其以后子孙的先祖载入族谱。

另外,修谱习惯是汉族传给壮族的,那么到了后来壮族也开始修族谱的时候,也可能引用同姓汉族的堂号来源为自己的堂号!

某些临高人认为自己的不少祖先中举为官而不可能是少数民族也是不足为凭据的。古代的科举考试大多是不分民族、阶层的。古代壮族人中举为官的就不少!

再说了,在古代就算你是少数民族,只要你接受王化,习汉文,认汉俗,王朝同样是很欢迎的,甚至这是中央王朝的愿望和追求!


作者: 临高人    时间: 2006-3-23 14:57

临高人自古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明代的临高人才子王佐 被誉为岭南巨儒,与 丘浚,海瑞, 唐胄,并称为海南四大才子。现代 临高人在科技 文化 商界 都有许多杰出的精英,在岛外有许多临高籍的 教授 及企业家 中国著名的创维数码集团的创始人 前董事局主席 CEO黄宏生先生就是临高人。


作者: 壮家恶棍    时间: 2006-3-23 17:16
以下是引用新桂系在2006-3-23 9:23:10的发言:
通过家谱寻找或鉴定族别是荒谬。两广人的家谱几乎都说自己来自中原,难道古代越人都绝后了吗?两广人大部分家谱是编造的。

我老家周围几条村的“家谱”的字字句句内容完全是一样的(除姓名外),但彼此的姓氏都不同。分明就是一式几份伪造的。


作者: 壮家恶棍    时间: 2006-3-23 17:18
有机会一定亲自去临高看看。
作者: nnn    时间: 2006-3-25 14:50
标题: [转帖]
一个国家能否安定团结关键在于有否民族平等的政策而不是民族数量的多少。
作者: nnn    时间: 2006-3-25 14:53
标题: [注意]
一些人连自己民族或族群都瞧不起,还有谁尊重你呢?被人歧视是痛苦的但自我否定和乱认祖宗更可悲。
作者: nnn    时间: 2006-3-25 14:57
只要政府落实民族平等政策,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哪会怕确认一个少数民族就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呢?
作者: 浪子919    时间: 2006-3-26 11:35

我很难过!有祖宗,临高人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能认!就因为怕汉族歧视?那就让喜欢汉族的人


作者: 浪子919    时间: 2006-3-26 11:38
做汉族去吧,少一个不多,多一个不少!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26 15:15

省民委根据海南区党委统战部的报告于一九八O年四月七日向国家民委报告请示派出专家前来我区临高县进行调查民族识别问题。国家民委一九八O年七月派来中央民族学院四位民族语言专业工作者同省民委、省民族研究所、海南民委等九位同志,由省民委邵良础副主任带领组成民族识别调查组分赴临高、儋县、澄迈和海口市郊区等地进行调查,历时二十五天。调查结果:临高人集中居住在海南岛的临高、儋县、澄迈、琼山、海口市郊区等四县一市郊的四十七个公社范围,共约有五十一万六千多人,他们通用临高方言。而临高方言,经调查鉴别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但是,临高方言又与广西壮语的南方西部方言有所不同,我们建议称为壮语的临高方言。在历史上,临高人与壮族同属古代骆越支系,史书上通称俚、僚。他们在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上有较明显的特点,人民群众中民族向心力较强,各阶层人士大多要求承认为壮族。因此,我们认为临高人可以与壮族认同,称为壮族。省民委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一日向国家民委“关于广东省海南岛临高人的识别问题的请示报告。”国家民委接到省民委报告后,同意省民委的意见认为临高人应定为壮族。参加国家民委讨论临高人族别问题的还有省民委邵良础副主任、海南民委符美之副主任。会议结束后,符美之同志向区党委汇报,罗天书记决定派黄式如同志把这意见转告临高县委、县革委会,由县革委会向海南行署、省人民政府报告临高人定为壮族并报请成立临高壮族自治县。与此同时,临高县委于一九八O年九月中旬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对此问题专门用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征求到会同志意见。参加县三级干部会议的六百零七人中,同意改为壮族的有五百四十七人,占百分之九十;不同意改为壮族的三十五人,占百分之九点O二;不表态的五人,占百分之零点零八。为了广泛征求干部的意见,县委办公室一九八O年九月二十二日发函通知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临高籍同志,后来回复同意改为壮族的也占多数。如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工作的临高籍干部五十七人,除一人不同意改为壮族外,五十六人全部同意改为壮族。临高县老干部、空一军副参谋长符志行同志回复说:“同意将临高划为壮族自治县,但要多做宣传教育工作,有些临高的同志有顾虑,怕划为少数民族会审美观点汉族看不起。”海南建设银行行长王造境同志(临高籍)也说:“上级重视,调查有据,实事求是。划为壮族,群众欢喜,我们支持。”由于外地工作和学习的少数临高籍干部和学生,对临高人改为壮族有不同意见,担心承认为少数民族会被人家鄙视,因而县委有些领导同志思想就动摇起来。如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一位临高籍工程师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两位学生回复说:“为了得到各种利益照顾承认为壮族是极端错误的,是没有志气的表现,是从表面和目前看问题,而不懂得它的危害性。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千年来形成的民族,不能乱改动,临高县划为壮族是一个毒瘤,决策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希望你们郑重考虑。”

------------------------------------------------------------------------

临高人被错划为汉族。临高人错认了祖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6 15:36:31编辑过]

作者: 上林后花园    时间: 2006-3-26 16:07

对临高话感兴趣的可去:

http://1home.hainan.net/New/TechForum/Content.asp?idWriter=816052&Key=467195879&idItem=230&idArticle=2166

听一听,看一看,确实和我们壮语很相似。


作者: chaobill    时间: 2006-4-5 00:59

临高人晚于黎族人登陆海南。有临高人说过传说的:临高县城边的山原来不是临高的。
但临高人很早就到海南了。没法考证临高人和儋州人谁先到。根据在海南师范大学教书的刘剑三老师(他也是临高人)的看法:临高人把海南水利最好的部分给占了。后来海口地区的临高被闽人同化。文昌一带是闽人最早来的地方,虽然是平原,但是缺水。儋州最早来的地方在洋浦北边,俗称北岸,也缺水。
符南蛇暴动改变了海南西部的人口地图。同时由于番薯的引进,海南西线国道一带的临高人才搬进去。这些能从族谱看得出的。
临高每个家族都有先祖木偶刻像,相当于灵位作用。而且,不同家族的刻像都有特点。根据刻像是 骑马,矮身,红脸,有可能得知先祖是什么身份(军人,贬官,本地),但现在还没人研究


作者: 客人    时间: 2006-4-5 11:28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6-3-22 8:00:34的发言:

不归壮族就归黎族,反正都是壮侗语民族.

这就更不可能了,早前临高人就被归为熟黎,琼北闽南系汉人称临高人讲的是黎(俚)话,临高人为了摆脱“黎”字做了不懈的努力。建国初划入汉族是符合当时临高人意愿的,我认为当时临高人认同的是“中国人”这个概念,而不一定就是汉民族这个概念。八十年代旧事重提,恐怕考虑得更多的还是民族优惠政策了(二胎、考学等)。

临高人的语言也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其实解放前临高城镇讲海南话的人不少,县城讲海南话的占绝大部分,海南话在临高的全面衰落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作者: 齐鲁风    时间: 2006-4-5 23:11

既然认同了汉族 就是汉族了, 再说,临高人即便不认可汉族也未必就认可壮族

想必临高人和海南的汉族应该关系不错的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4-6 11:28
客家人於解放初期不也被識別為少數民族乎?不過後來卻又成為漢人耶,而且還是”最純種”的漢人耶。
作者: 齐鲁风    时间: 2006-4-6 12:04

最纯种是他们自称的,恰恰反映了客家人的自卑和地位低啊

没听说过哪个地方的强调自己纯种

一个民族一旦形成,就没有纯种混血之说,不过汉族几个民系之间相差太多,所以说法就多了


作者: 群山僚雄    时间: 2006-4-8 22:23
我看不起这些自卑的家伙,跟他们在一起叫人恶心!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4-10 12:41
”惠城人不承認自己是客家人真是使人噁心”耶。
作者: 齐鲁风    时间: 2006-4-10 15:48

民族的认同受政治干扰啊

如果中共不执政,难以想象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已经成了什么样子

对于临高人,既然认可了汉族,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作者: 布嚣    时间: 2006-4-21 12:39

作者:M忘情冷雨夜 回复日期:2006-4-3 23:15:00
  
    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临高人是最早南迁的汉人:最先进入现今两广地区的汉人就是现今的临高人,他们因长期聚居在讲壮语的区域,在经过与壮族人千年的和平相处后,在语言上被壮语所部分同化。后来,因为汉越战争,临高人因为是汉人,而受到壮人所迫害,被迫继续南迁,过着迁徙的生活,他们一直都不忘记自己祖宗就是汉人,以至跨越琼州海峡,成为第一批登陆海南岛的汉人,他们就是最早期的临高人!!!!历史上就没有壮族人迁徙的记录,迁徙是壮族人的禁忌。所以无法找到半点证据证明临高人是壮族人!!!!!千年来从没有任何一个临高人想到过自己的族源就是壮族人。而他们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我们是汉人的后代!!!!这就是早期的临高人。再后来就是现在的临高人了!!!!

==================================================================================================

以上这段话是在临高论坛上一个临高人说的!

这些不孝的越人子孙嘴里一边说壮语,一边编故事诋毁壮族人/。
作者: 道家玄武    时间: 2007-4-16 22:05
QUOTE:
以下是引用壮家恶棍在2006-3-19 18:14:00的发言:
呵呵     过多几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就以汉族人自居反壮了。

请问句,阁下从哪看出汉人必反壮呢?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7-4-20 23:29
少数民族语言比民族的数目要多,已经超过了一百二十种,但为了不受岐视,就报汉族.
作者: 南越王子    时间: 2007-5-1 00:20

作者:故土真人 回复日期:2006-4-11 09:37:00

  如果一定要牵强附会说临高人是汉族的话,干脆说临高人是日尔曼或斯拉夫或什么知名一点的民族算了!要虚荣也要与国际接轨!汉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世界最大的民族,元、清两朝屈服于胡夷,抗日时期受辱于日倭,当今世界,在外汉侨到处忍气吞声,民族之弱可想而知!而临高人,以强悍的品质称雄琼岛历经数代,不用考证,单就人种品质,临高人就不是汉民,她远比汉人优秀!楼上的也可能是被临高族同化了汉民,他本人是汉民,却以偏概全说临高人是汉民,错!

====临高论坛上 临高人观点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7-5-1 21:43
&nbsp;临高人受到壮人所迫害没有根据啊
作者: masky2003    时间: 2007-6-14 03:16

那到底现在他们被划为壮族还是汉族啊,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族


作者: masky2003    时间: 2007-6-14 03:17
我听过临高的话,虽然临高人大量地借用了汉语,但是里面还是大概有40%的壮侗词语在里面的,我大概可以听得懂10%,而且临高话的音律和泰国语(和壮语为同源语)的音律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作者: rauzking    时间: 2007-6-14 05:49
临高人属于百越后裔是没有问题的.应属于壮族.
作者: scorping    时间: 2007-6-21 15:04

现在某些汉族人想成为少数民族,无非是想得到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作者: 蛋姆    时间: 2007-12-3 13:08
我来自临高
我也是临高人~~在这我也说句,我们临高人野蛮,好客,淳朴,喜欢按自己的感觉做事,从来不会想到别人会受到伤害,临高人的性格跟少数民族的性格区别不大,差不多~~我们临高人向往着无优无虑的生活,一直的向南迁移,说什么跟壮族的话差不多,他们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我和云南泰族(han)泰的人有过一段时间交往,临高话跟他们的调和话有点相近。不管政府怎么划分,我们依然保持着少数民族的血液,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对别人好。不管那个族都好,过的自由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划为汉族还是壮族都是政府的事,管好自己的事才是自己的事~~~政府说是汉族就是汉族吗?或者壮族~~我只知道我的祖先是少数民族的人,我们会一直保持着我们祖先的信念而活下去。过着无优无虑的日子,凭着我们自己的手闯下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天地。

作者: 莫念伦    时间: 2008-4-17 11:18

真是乱搞……


作者: 天大地大    时间: 2008-4-22 03:23

都是找分民族,岐视汉族政策出台,如中山先生所言极好,中国只有种族没有民族,试问上海人听懂广东人的话吗,潮汕人听懂广府人话吗,广州人听懂台山人话吗,封川人听懂开建人话吗,屁,十里不同声,除满汉蒙维藏根本不用再分其他族了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8-4-22 08:13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大地大在2008-4-22 3:23:28的发言:

都是找分民族,岐视汉族政策出台,如中山先生所言极好,中国只有种族没有民族,试问上海人听懂广东人的话吗,潮汕人听懂广府人话吗,广州人听懂台山人话吗,封川人听懂开建人话吗,屁,十里不同声,除满汉蒙维藏根本不用再分其他族了

是啊。解放前,汉族有把其他民族当人看吗?

“獠”“獞”是谁找分的,你还相信“中国只有种族没有民族”?


作者: 天大地大    时间: 2008-4-22 13:19
我只知我们壮人(其实我并不喜欢壮哪僚哪,我只喜欢称广西人或南丹人)不进则退,难道要广西独立,并朔百越之地(含珠江流域,八闽大地,江浙故土),验名血统,及至验DNA以正我壮人(坛内搞笑称僚人,我只称广西人或南丹人),,,,,,以前我家族是南丹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8-4-22 16:18

称僚人有什么搞笑。

如果你真的是壮族人又会说壮话,那么应该知道“僚RAEUZ”是壮族口语中最经常的自称。


作者: Mfm1992    时间: 2008-4-22 17:10
建议识别为临高族、临海族、海僚族什么的。到时候,广西僚人叫壮族,贵州僚人叫布依族,云南僚人叫侬族,越南僚人叫岱族,海南僚人叫临高族,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采不是吗
作者: 天大地大    时间: 2008-4-23 10:45

难道楼上你能规定是壮族一定要会壮话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8-4-23 11:23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大地大在2008-4-22 3:23:28的发言:

都是找分民族,岐视汉族政策出台,如中山先生所言极好,中国只有种族没有民族,试问上海人听懂广东人的话吗,潮汕人听懂广府人话吗,广州人听懂台山人话吗,封川人听懂开建人话吗,屁,十里不同声,除满汉蒙维藏根本不用再分其他族了

请你理清一下你想说的东西的思路。满汉蒙维藏是民族而不是种族的分类方法。若分“满汉蒙维藏”等民族就好的话,那也是同你说的所谓中山先生“中国只有种族”之分的话简直就是两回事。

你所说的“上海人听懂广东人的话吗,潮汕人听懂广府人话吗,广州人听懂台山人话吗”的例子那只是汉语方言的问题。你听不懂某类汉语方言同听不懂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可能对你来说差别不大,反正是听不懂,但这并不能混淆存实存在不同民族的实质。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8-4-23 11:32
QUOTE:
以下是引用天大地大在2008-4-23 10:45:43的发言:

难道楼上你能规定是壮族一定要会壮话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8-4-22 16:18:17的发言:

称僚人有什么搞笑。

如果你真的是壮族人又会说壮话,那么应该知道“僚RAEUZ”是壮族口语中最经常的自称。

拜托天大地大这位广西南丹网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清楚别人句子的原意后再来发表评论。度莫并没有说他能规定是壮族一定要会壮话,而只是说如果是壮族而且又会说壮话的情况之下,应该会知道“僚”这个音在壮语里的意思。如果知道了这种意思之后,就自然不会觉得“僚人”的说法有什么搞笑之处了。

我相信度莫对于你会不会壮话并不会关心,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没有针对任何人,如果有人愿意自己对号入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还是心平气和些好哟。


作者: 天大地大    时间: 2008-4-24 02:47
若按民情民俗的民族和文化的民族来分,中山先生没说错,中国大可分为满汉蒙回(指维族)藏五族,特别南方现各少数民族多是先秦汉晋汉人移民与土箸构成的
作者: 吴越春秋    时间: 2010-8-13 19:20
QUOTE:
以下是引用nnn在2006-3-25 14:50:00的发言:
一个国家能否安定团结关键在于有否民族平等的政策而不是民族数量的多少。

一个国家能否安定团结关键在于个人是否平等,而不是民族是否平等。

现代国家划分民族的出发点应该是保护文化,而不是追求民族平等。

中国大陆民族政策的立脚点就是非常错误的。


作者: 称最    时间: 2010-8-13 22:01
QUOTE:
以下是引用吴越春秋在2010-8-13 19:20:1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nnn在2006-3-25 14:50:00的发言:
一个国家能否安定团结关键在于有否民族平等的政策而不是民族数量的多少。

一个国家能否安定团结关键在于个人是否平等,而不是民族是否平等。

现代国家划分民族的出发点应该是保护文化,而不是追求民族平等。

中国大陆民族政策的立脚点就是非常错误的。

民族不平等,能有个人的平等?


作者: 下雨了    时间: 2010-9-11 1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民族主义    时间: 2010-9-11 15:17
从语言上分,临高人是壮族人。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