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在南宁
维也纳时期的莫扎特
3月5日,南宁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日下午,民族大道边上的半街酒吧,充满了莫扎特的味道——一群影音发烧友正以一种“民间”的形式——观影赏乐,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
音乐传记片再现狂才
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但天妒英才,莫扎特只活了35岁。
2006年1月25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名路人从有莫扎特画像的宣传栏旁骑车经过。
1984年,在第5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音乐传记片《莫扎特》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8项奥斯卡大奖,轰动了全世界,这一夜也被称为“莫扎特之夜”。这部影片透过宫廷乐师萨列里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还原了莫扎特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
1791年的一个冬日,风雨如晦,在贫病交加中逝去的莫扎特,被一辆马车拉到一个专为穷人准备的墓地,丢进墓穴,撒上几把石灰,甚至没有棺木——画面外,莫扎特最后一部未完成的遗作《安魂曲》,撞击着观者的心灵。被音乐和剧情深深感染的观众中,有泪水早已无声滑落——“太享受了!太好看了!”影迷小西大呼过瘾,这也是当日所有参加纪念活动的发烧友的感受,大家纷纷向南宁市影迷协会会长、音乐音响协会副会长李延提议,以后要多组织这样的沙龙。
发烧设备友情提供
《莫扎特》的配乐,大量运用莫扎特的原创作品,其与情节衔接之巧,烘托气氛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它让人们在为莫扎特的坎坷一生慨叹的同时,又不得不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中。
莫扎特的炭精画肖像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领略到莫扎特的音乐魅力,李延凭借自己的威望,借来浩声公司的发烧级影音设备——日本先锋50寸第五代等离子显示器,英国雅俊的功放和DVD机,美国JBL3800型的顶级音箱——这些友情提供的硬件,同类题材影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莫扎特》,为南宁民间影音发烧友活动所罕见,以致影片放完后,大家还觉得意犹未尽,“强迫”李延加放了莫扎特最负盛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和《长笛竖琴协奏曲》。
7岁时的莫扎特
民间活动将定期举行
在南宁市影迷协会、音乐音响协会的组织下,类似的影音发烧活动已在民间进行多年,面对越来越多的影音发烧友的渴望,李延表示,以后每个周日下午都会在半街举行这样的沙龙,把一些电影史上享有盛名、在大陆又宣传得比较少、被一般影迷所忽略的经典影片,介绍给更多的影音发烧友,“让大家一起高兴”。
(转自<南国早报>3月8日第29版记者蔡立梅)
莫扎特短暂的一生
穿越250年的天才音乐家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西方音乐史中公认的最伟大作曲家之一,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杰出代表,诞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莫扎特自幼表现出卓越音乐天赋,3岁即能辨认拨弦键琴上奏出的和弦,4岁会弹小乐曲,5岁会作曲。
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以及交响曲、协奏曲等近630件音乐作品。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尚未完成一首安魂曲便因疾病与世长辞。莫扎特的作品洋溢着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把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新的高度,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崭新道路,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得莫扎特
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则
莫扎特的姊姊:玛利亚·安娜·莫扎特
看过看过,非常好看。正准备再看一遍呢!我觉得那个陷害莫扎特的人,我是说演员,也应该评最佳男配角,因为他把一个热爱音乐、但又哀叹自己没有才华的痛苦、嫉妒的阴暗灵魂演绎得非常到位。
看过看过,非常好看。正准备再看一遍呢!我觉得那个陷害莫扎特的人,我是说演员,也应该评最佳男配角,因为他把一个热爱音乐、但又哀叹自己没有才华的痛苦、嫉妒的阴暗灵魂演绎得非常到位。
影片《莫扎特》主要描述了两个人物:纯洁、真挚、善良、桀骜不驯的莫扎特--他被誉为上帝的宠儿;阴冷、伪善的宫庭音乐家萨列里--一个站在上帝对面的人。萨列里曾因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名利的崇拜而信仰上帝,然而仅仅是因为嫉妒使他选择了与上帝为敌,变成了魔鬼。
那个痛苦的灵魂虔诚地请求上帝:"我秘密地对上天说出一个小男孩能想到的最辉煌的祈祷词:'主啊,让我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让我用音乐来赞美你的荣耀并且使自己扬名,让我闻名全世界,亲爱的上帝,让我不朽,在我死后让人们怀着对我的作品的爱永远记住我的名字,作为回报我将一生保持纯洁、幸福、谦恭地对待你,阿门。'"
他苦苦地质问上帝:"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对上帝歌唱,上帝给了我那种渴望却又让我失声,为什么?告诉我,如果他不想让我用音乐赞美他,为何要在我心中种下渴望,让我充满强烈的欲望却又不给我天资?"
他绝望地控诉上帝:"那仁慈的上帝,他毁掉了自己的宠儿,他没有让我这个庸才分享哪怕是一点点他的荣耀,他杀死了莫扎特,却让我活活受折磨,32年的痛苦折磨,32年让我看着,看着自己慢慢消亡,我的音乐光彩越来越黯淡,最后根本没人再演奏它,而他的音乐却流芳百世……"
当神父真诚地说着:"在上帝眼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你是否能听得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嫉妒如同人心灵的肿瘤,这种痛苦使一个人神经分裂,就好像在那个黑色的铁屋里所有的人都睡着,惟独你醒来,却无论如何挣扎也出不去。你透过"那一丝不苟的笔画所围成的牢笼,凝视着一个绝美的东西",你想再睡,却又再也睡不着了。这种痛苦足以让人敢于仇恨上帝。结尾,可怜的庸才也终于发出忏悔,而上帝也通过庸才传达了一个声音,那就是:"全世界的庸才们,我饶恕你们。"
美国 1984年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Milos Forman
主演:玛瑞·阿伯拉罕姆F. Murray Abraham
汤姆·霍尔斯Tom Hulce
伊丽莎白·贝里奇Elizabeth Berridge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美术指导、最佳音响、最佳服装设计奖,恺撒奖最佳外语片
评介:
1985年3月25日,在洛杉矶音乐中心举行的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会上,美国影片《莫扎特》一举夺得8项金像奖,轰动世界。《莫扎特》开始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并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影片《莫扎特》完全突破了一般传记片的创作手法。它并不是以一代音乐大师的生平为主线,而是以一个宫廷作曲家因嫉妒天才而不惜采用卑鄙的手段逼死天才来作为情节内容的。
影片以宫廷作曲家萨利埃里自杀为起点,以他向神父和上帝忏悔的方式回顾了30多年前,他是如何心狠手毒地用种种阴谋把莫扎特置于死地的过程。
对于萨利埃里,影片没有进行简单化的处理,而是把这一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萨利埃里阴险狠毒,他对莫扎特恨之入骨,想方设法地在皇帝和社会上对莫扎特进行攻击诽谤,并假扮上帝的使者威逼莫扎特短期赶出《安魂曲》。同时,萨利埃里又是个狡猾的家伙,当他在背地里损害莫扎特时,表面上却装作友善并和莫扎特成了朋友,甚至莫扎特最后临终时,萨利埃里还与他一起合唱弥撒曲。影片在暴露这一反面人物阴险的同时,又把这位宫廷作曲家描绘成一个工作勤奋者和乐坛的成功者,这就大大复杂了一人物的矛盾心理。与其相反,才华横溢的莫扎特却无名无利,被人遗忘,过早去世。两种强烈的反差和映衬有力地突出了莫扎特的形象,同时给观众以震憾、酸楚和痛惜。《莫扎特》一片长2小时38分钟。按照作者的意图,这不是一部从表面上描写莫扎特生涯的传记片,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幻想曲式作品,所以摒弃了一般传记片的编年史格式,抓住莫扎特和萨里埃利的错综复杂关系作戏剧性的描写,籍以揭露当时统抬阶级,只识庸才而不识天才;的昏暗和腐败。片中对莫扎特的刻画确有一些歪曲,如话语粗鲁,举止轻浮,这是从庸人眼里看到的天才形象,这个歪曲有着美学与艺术根据的.
此外,精致华美的艺术风格是影片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它是好莱坞式的第一流视听享受影片影片还自始至终地贯串了莫扎特的旋律,几乎包溶了莫扎特毕生的杰作,如《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等。可以说是莫扎特的奏鸣曲、交响乐和大歌剧的综合音乐欣赏会,使整部影片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影片真正的魅力在于音乐。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让音乐成为作品的中心。《莫扎特》的表演、导演和服装都很好,但核心是音乐.
影片《莫扎特》的导演是美国著名的米洛斯.福尔曼,他曾以《飞越疯人院》一片而获奥斯卡奖。片中关于萨里埃利出于妒忌而陷害莫扎特的剧情不是毫无根据的。贝多芬的《谈话录》里有此记载。普希金根据有关传说写成两个剧本《渺小的悲剧》和《莫扎特与萨里埃利》。
第五十七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角逐十分剧烈。《印度之行》、《我心深处》等提名影片质量都很高,而且其制作人员都曾得过奥斯卡奖,所以一时难分高下。评选结果,《莫扎特》技压群英,夺得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美工、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八项奖。这是继《乱世佳人》、《琪琪》、《宾虚》、《西区故事》、《甘地》等片之后获奖项数最多的一部,也是继《甘地传》后历史片又一次占领影坛制高点。无怪乎有人把三月二十五日晚举行的颁奖仪式说成是莫扎特之夜。
阿蓝对电影很有研究啊。我QQ号361902933,希望你能加我,看到什么好电影好推荐给我,我是最近才开始成为电影爱好者的,以前电影看得少
《莫扎特》的音乐、影像的确非常美,我应该是5年前看过的这部片子,到现在还有印象,所以前几天才又从网上下载来想重温一下。最近香港搞了个歌舞片《如果爱》,真差,音乐差,台词也差简直就是大白话。而且没有多少自己的创意,很多地方模仿《歌剧魅影》《天边一朵云》。模仿别人无可非议,毕竟真正的天才不多,但是你得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呀,却又比他们逊,唉。
对了,我以前看过一部香港老电影《南海十三郎》,也是讲一个天才,非常好看,向你推荐一下,呵呵。要是你找不到,我这里有碟,你可以来问我借,我在南宁。
说到嫉妒,我自己是深有感触。我一向以为自己是没有什么忌妒心的,比如我自己没有美貌,却喜欢和漂亮的人交朋友;没什么钱,和有钱人却能坦然相交。谁知道,后来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尝到了嫉妒的滋味,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逃脱它的魔掌。
一件事是,我竟然嫉妒我的男朋友(现在不是了,呵呵)。当时我在跟一个人学画画(因为小时候在偏僻农村,没有图画课,成年后才想补上),本来我对自己还比较满意,因为老师说我色感很好。就可惜我对形体的把握不好。后来我去我男朋友出差地度假,因是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里,我就带了画笔颜料去,每天和他出去玩的时候我都会画一阵子。结果我男朋友看见了手痒痒(他小时候也没学过图画课),他也画。没有任何人教过他,他凭着自己的观察来画,结果,画的透视、形体方面都非常对,色彩虽然没我的好,可是大致的感觉也还可以!结果我非常嫉妒!真的生气了!因为我很喜欢画画,结果发现身边有个人没有经过任何训练,也画得比我好,我很受挫,后来就不画了。那次度假回来后,就再也没有学画——当然,工作忙也是原因之一吧,但不可否认,我的忌妒心至少是一半原因。(补充一下:我的前男友是那种观察力强、艺术感很好的人,他玩摄影也是完全自学,但也达到了专业水平,所以艺术方面他很打击我。)
另一件事是我最好的朋友,开了个公司。刚开始苦心经营,很不容易,我还去帮过他。后来有起色了,有一天和他吃饭,他说刚接了个项目,估计能挣几十万。我当时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因为我和他当初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现在他可以说走向了成功,而我还在朝九晚六辛苦流汗挣那一个月几千块!
虽然我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知道人家成功有很多原因,也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可我还是很为自己突然而起的妒忌心感到震惊。我心里想,自己能平息了自己的嫉妒心,是因为我对金钱一向不太在乎。虽然也羡慕人家有钱,但财富不是我的追求目标。如果我的追求目标是财富,我还能压下这个忌妒心吗?真的很难回答呢。最可能的情况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善良,不会谋财害命,可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痛苦得辗转反侧是肯定的。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莫扎特》里的萨列里。他对音乐实在是太热爱了,承受不了自己是个庸才这个事实。再加上他又有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也是人类的一大毒瘤)——成名,所以他变成了魔鬼,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