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帖]走近壮乡瑰宝——武鸣陶鼓 一鸣惊人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06-2-26 11:16
标题: [转帖]走近壮乡瑰宝——武鸣陶鼓 一鸣惊人

走近壮乡瑰宝——武鸣陶鼓 一鸣惊人

转自中华乐器网

歌舞表演用的鼓是用陶器制作的,很多人一定会瞪大双眼——有这回事?2005年广西武鸣举办的壮乡“三月三”歌圩上,一组由壮家少年表演师公“横鼓舞”技惊四座。
这些鼓的鼓身是陶制的,鼓的两面蒙着羊皮和挂着的饰品,声音奔放激越,外形质朴清丽。据专家考证,这种用陶器制作的鼓在壮乡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书籍记载名称为“岳鼓”,民间称之为“陶鼓”。

尹宗浩 /图


20世纪80年代以前,陶鼓曾四次进京并获殊荣。
1995年,在中央电视台拍摄再度创编的壮族舞蹈《岳韵》中,我们又见到了陶鼓曼妙的身影。其后十年,陶鼓似乎销声匿迹了。
陶鼓复出,一鸣惊人。在壮乡“三月三”歌圩上的师公“横鼓舞”让人赞叹不已,也引起了人们对“陶鼓”的好奇。陶鼓是怎样制成的?陶鼓复出,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本报记者寻踪访迹,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瑰宝蒙尘 养在深闺人不识
5月24日,记者将一只从武鸣县带回来的陶鼓,拿到南宁市内一家菜市场的公平秤上称重时,马上有几个人围过来看稀罕。一位女士问记者,这瓶酒真好看,是在哪里买的?当记者告诉他们这是一只用陶器做成的鼓时,围观者都惊讶地说,用陶来做鼓,从来没听说过。
其实也难怪,在2005年广西武鸣县举办的壮乡三月三活动上,看过壮乡师公“横鼓舞”的人不少,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师公挎着的横鼓是用陶做的,更别说是如何做的了。陶鼓,这一壮族特有的民族乐器,由于消失在人们视线中太久,其风采已渐渐被人们淡忘。
曾经辉煌 四度进京获殊荣
据武鸣县文化馆的史料记载和该县离退休老同志的回忆,1956年,为了迎接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该县文化部门把选送节目的重点,放在改编壮族师公舞上面,决定对该县罗圩代表队演出的《四人横鼓舞》进行加工提高,在表演上保留粗犷刚劲的原始动作,并增加一个人领舞,由原来四人横鼓变成五人横鼓,使之在舞蹈造型上更加好看。
《五人横鼓舞》在全广西文艺会演中被选中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这是壮族师公舞,第一次在首都北京演出,并获得优秀奖,为广西人民赢得了荣誉。这也是陶鼓第一次进北京。
《五人横鼓舞》所使用的陶鼓,当时引起了一些舞蹈专业人士的注意,1959年,中央民族歌舞团特地派人专程到广西武鸣,从该县文化馆在解放后收集到的三个原型陶鼓中,要走了一个,带回北京,作为研究壮族音乐器材使用。这是陶鼓第二次进北京。
1964年11月,壮族师公舞蹈《丰收乐》到北京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再度为广西争得荣誉。这是陶鼓第三次进北京。
20世纪80年代,国家民委的有关领导来到武鸣,在文化馆看到武鸣陶鼓,敲打起来特别动听,就带走了第二个原型鼓,运回北京作纪念,当时付款70元,这是陶鼓第四次进北京。
民族精粹 陶鼓复出自有时
陶鼓在2005年武鸣壮乡三月三歌节中复出,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他们就是尹弼群和蒙水生。
2004年11月19日,武鸣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特意邀请该县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座谈,召开座谈会的主题就是关于2005年的“三月三”歌圩,推出什么有品牌意义的反映壮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会上,原武鸣县政协副主席尹弼群和文化馆干部蒙水生,不约而同的提议,还是要打师公《横鼓舞》这张牌。
他们举出理由说,壮族师公舞能够比较深刻地反映壮族人民的文化历史,有较强的代表性,又多次在全国和广西会演中获奖,是民族歌舞的精粹。最主要的是,武鸣是陶鼓的故乡,要打响这个品牌。
他们的提议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县委县政府领导也当场拍板,全力重新推出壮家横鼓舞。陶鼓在沉默多年后,终于迎来了一鸣惊人的时刻。
曼妙陶鼓 家住武鸣仙湖畔
陶鼓,产于武鸣县仙湖镇一个叫连才村的地方,距离武鸣县城28公里。
连才村在著名的仙湖水库附近,是一个有600多人口的小村,村中的人大部分姓梁。
这个村的村民没有田地,只有一个陶制厂,用以维持生计。据村干部、陶制厂的厂长梁桂珠说,该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该村的村民,据其族谱的记载,是在清朝康熙49年,迁居来此地的。烧制陶器是该村村民的祖传手艺,在整个武鸣乃至周边地区都很有名气,河池东巴凤一带的农民,都到这里来买陶制品,主要的产品是酒缸、骨灰缸等,陶鼓一直是这个厂的独特产品,从清朝以来就一直烧制。
连才村的先人从何方来,手艺是继承何方高人,至今仍是一个谜。族谱只记康熙49年后的事,给人留下很多猜想。但陶鼓在上百年前就出自该村,是没有疑问的。
天成靓丽 手工制作见真功
在记者的请求下,连才村陶制厂的“总工程师”、60岁的梁炳德先生亲自展示了陶鼓的制作过程。
梁炳德告诉记者,烧制陶鼓的泥取自该村旁一个山坡,挖下10多米深后,分别取三种土配制成泥料,这样烧制出来才有好的音律。取来坯料后,要在一架木制的转盘上制作陶鼓的坯体。梁炳德用脚轻蹬转轮,转盘就快速旋转起来,他用手沾上水,在泥坯上规定着陶鼓的形状,不到10分钟,陶鼓的下半身制作成了,梁炳德又如法炮制出陶鼓的上半身,然后将两者合二为一。
梁炳德说,制好的坯还要阴干三个月才能烧制,烧制前还要涂一层釉在面上,这样才会美观,制坯的全过程都是手工,没用机器。
梁炳德和梁桂珠又带记者到村边参观烧制陶鼓的“龙窑”,30多米长的一座土窑卧在地上的确像条龙,称为“龙窑”很贴切。
梁炳德说,陶鼓就在这“龙窑”中烧成,烧制过程全部用柴火而不用煤,他们也做了多次试验,想用煤代替柴火,但就是不成,只好还是用柴火来烧。陶鼓的整个烧制过程,全是土法,所以说“她”出自手工天成靓丽。
师公佳配 音律激昂促劲舞
壮族师公舞在广西武鸣有上千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古时唱师公戏或舞蹈(壮语称之做斋),必须用陶鼓来伴奏,一边唱一边拍打陶鼓,陶鼓发出动听的声音,刺激“师公”的舞姿浑然有力、刚劲雄武。
已经年逾七旬的蒙水生老师挎起陶鼓,在记者眼中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20出头的壮家小伙。蒙水生说,这就是陶鼓的魔力所在。
有人认为陶鼓只适用于壮乡师公舞,这样的乡土文艺,难以有大的作为。对此说法,几十年来研究师公文化、有较深艺术造诣的尹弼群不以为然。尹弼群说,陶鼓发出的音律激昂、奔放、节奏感极强,带有一种广场舞蹈的共性。因此,“她”不仅与师公舞形影不离,相得益彰,实际上,“她”的音律,与来自海外的街舞也很般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6 11:25:06编辑过]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6-2-26 12:35
可以大力宣传一下啊,其他地方没见有听过哟.
作者: 朱六六    时间: 2006-2-26 13:03

why can't i type in chinese after i pasted a face picture?!ft~~~


作者: 朱六六    时间: 2006-2-26 13:10

鼓在很多民族是一种重要礼器,像我们的铜鼓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陶鼓首先也是作为一种和宗教活动有关的法器出现的,现在被官方和媒体作为乐器而定位,只能说是文化功能的变迁了。

事实上它作为当地壮族宗教器具的时间一定比作为乐器的时间长,文化内涵一定也更为丰富,理解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仪式,往往就理解了一个民族的“世界”

当地政府要利用它,开发它的所谓艺术价值之前,是否该把它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再多了解一些?否则很容易又变为“涸泽而渔”。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6-2-26 14:04

好东西,赶快抢救,不可失传!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6-2-26 15:11

其实,就是公师做发或表演“傩”用的“蜂腰鼓”吧!

据《武鸣县志》载:师公舞系解放前民间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等活动时进行的。师公戴起假面具唱跳,壮语称“谷斋众”或“跳洛陀”。两头大,中间细的陶质横鼓是师公独特的打击乐器,通称“蜂腰鼓”,壮语称“岳”。


作者: 覃智超    时间: 2006-2-26 21:03
以下是引用朱六六在2006-2-26 13:03:30的发言:

why can't i type in chinese after i pasted a face picture?!ft~~~


如果是用微软输入法,按一下Tab键再在点击图框内就可以了。

请问师公是指道教的,类似于巫师的人物吗?我回老家见过但没有了解。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6-2-26 22:57
确是壮乡瑰宝
作者: 朱六六    时间: 2006-3-6 23:19

制陶是古老的工艺,那个村子的历史大概相当有意思呢!

而且这个鼓是和仪式有关的,又有艺术性在里面

个人觉得,值得深入去做一下田野调查,有文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6 23:22:22编辑过]

作者: hhq    时间: 2006-3-23 13:41

我的家乡,只是不同镇

难怪没听说过

顶!


作者: 灵犀水鬼    时间: 2006-4-5 11:12

我是武鸣的

我怎么没有见过

而且武鸣羊不多的

怎么做这样的鼓```最多是牛皮吧!?


作者: 山魂    时间: 2006-5-8 20:53
民族精粹啊。
作者: 别来相忆    时间: 2006-5-16 14:33
好帖!谢谢楼主!
作者: 蓝精灵    时间: 2006-5-29 01:02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06-2-26 15:11:32的发言:

其实,就是公师做发或表演“傩”用的“蜂腰鼓”吧!

据《武鸣县志》载:师公舞系解放前民间请神驱鬼,祈福消灾或丰收酬神等活动时进行的。师公戴起假面具唱跳,壮语称“谷斋众”或“跳洛陀”。两头大,中间细的陶质横鼓是师公独特的打击乐器,通称“蜂腰鼓”,壮语称“岳”。

度莫真是见多识广啊,连公师的“恩岳”也认得。


作者: 古榕    时间: 2006-5-29 02:24

也是我的家乡,可是我没听说过,师公舞倒是有,


作者: syli    时间: 2007-6-25 22:26
见过师公用,不过已经残破不堪。。。。亟待抢救啊!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6-26 09:05

原来还有陶鼓啊!

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不能失传啊!

或许有不少好东西被当成迷信残害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6 9:07:19编辑过]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6-26 09:17

细腰陶鼓
类型:打击乐器
民族:壮族
收藏年代:1958年
乐器说明:活动双面沙漏形。两头鼓膜上开十五孔,用线连接,居鼓面15厘米处用绳固定,可以调节音高。全长27厘米;面径14.5厘米,腰径5厘米。
演奏方法:双手拍击鼓面发声。
功能:祭祀、歌舞。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7-6-26 09:47
《桂海虞衡志》“花腔腰鼓,出临桂职田乡,其土特宜鼓腔,村人专做窑烧之,油画红花纹以为饰。”
《岭外代答》:“腰鼓,静江腰鼓,最有声腔,出于临桂职田乡”。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6-26 09:58

河池陶鼓

武鸣陶鼓

吴川陶鼓

吴川千年陶鼓(图)
  时间: 2005-05-24   来源:   作者: 蓝军、林宁
老艺人在为陶鼓拉线和装皮
梅岭居委会陶鼓队在节日进行表演
年过七旬的制陶瓷老人在制作陶鼓
老师在指导梅岭居委会陶鼓队队员练习
陶鼓表演

 

吴川千年陶鼓

记者蓝军通讯员林宁摄影报道

    民间艺术制作舞台上,吴川具有千年历史且全国唯一地方会制作陶鼓的手艺。这使古老的吴川不断创造和谐、美妙、幸福的生活,也使吴川人引以为荣。近年来,由于当地陶瓷厂倒闭等原因,陶鼓已停止生产。而今,精通这一技术的师傅仅有几个人,且年届均逾七旬。

    据了解,附近鼓最早产生于唐末宋初的吴川瓦窑村(即现在的梅菉街道廖山居委会),是用泥烧制而形成的,鼓身大小不一,腰部细小,长度有50多厘米。较小的一头似喇叭,口径在10多厘米;较大的一头呈陶煲状,最大直径为30多厘米。大小两头分别用厚、薄羊皮蒙上,接着用八对带子连接扯紧。每对带子装上一个“活塞”,可上下移动,不仅牢牢稳固带子,也可以帮助陶鼓发生重低音。把鼓挂在胸前,右边用指掌拍击,左边手执小竹蔑敲打,发出“叮”、“噢”声,特别醉人。

    陶鼓的制作挺难,形状讲究,尺寸大小比例适合,稍为差之毫百,其音质失之千里。自古至今,其泥坯都是用分为三截制作,然后再粘合一起放在窑里去烧而成完整的陶鼓。最古老的制作至少要用二人操作,一人不停的用手转动木圆盘(又称单车),一人在盘上不停滞不前地把陶泥搓成各段模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到在车床上用石膏制出陶鼓的三段模型,然后再用石膏模型造泥坯。也在此阶段,瓦窑老艺人黎明迁开创了在陶鼓身上“纹”上龙纹等图案的做法。

    陶鼓的演奏,通常用小圆鼓及唢呐伴奏,音乐一般用当地的流行祭神唢呐曲调,节奏明快,古色古香,历来主要为吴川民间舞蹈舞二真、舞六将或祭神时的伴奏音乐。逢年过节,吴川城乡到处可见,深受群众欢迎。改革开放后,在吴川市文化局的指导下,发展陶鼓舞,边跳边敲打,动作优美、声音动听,颇具欣赏性。并且在梅岭居委会成立该市唯一的陶鼓队,并配置了统一的民族服装。2003年元宵节期间,梅岭陶鼓舞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专题节目播出,同年9月,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文物仿制品暨民间工艺品展出并获金奖,被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6 9:59:23编辑过]

作者: bomengr    时间: 2008-3-23 01:33
我也是武鸣的,没有听过哦,赶紧抢救啊,不要失传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