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壮话的香港人 |
|
【日期:2006-02-09】【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字体:大 中 小】 |
今年春节,有一位香港学者独自一人踏入广西的德保、靖西等地,像一个游侠一样追逐着喧闹的鞭炮,尽情地享受着久违的年味。 乡下来了位香港人 在靖西,他兴致盎然地坐在“壮族新歌会”的观众席里,边听边记,边学边讲,他那比许多不常讲当地壮话的人还标准的壮话,让许多人觉得这个香港人很亲切,拉着他到处去看风情、吃小吃,他大快朵颐的样子成了街头的景致; 在德保,他挤在大年初三观看传统“龙开眼”巡游的人群里,热热闹闹的舞龙舞狮舞象舞虾舞鱼,看得他目瞪口呆,笑不合嘴,开心得像是回到了梦中的童年; 在乡下,他走进村民的家中,看人们祭祖,与农民交谈,随身而带的一个黑色记事本记下了密密麻麻的原汁原味的壮语。里嗦的询问尽显着一个学者的严谨和细致,使得许多忙着过年的老汉也不得不认真地回答他一个又一个好奇的问题; …… 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民族系29岁的香港博士研究生戴忠沛先生。戴忠沛于2004年8月毕业于香港大学语言学系,同年,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博士研究生。 研究壮语成痴迷 其实,戴先生并不是第一次来广西。 戴忠沛就读于香港大学时,就致力于汉字类型文字的研究,专攻方块壮字,师从非洲籍博士AdamsBodomo(博艾敦),目前在北京攻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民族古文献专业。 2002年以来,戴忠沛多次深入壮族地区进行壮族语言的调查和壮族文化研究。他先后到达广西的南宁、武鸣、百色、田阳、靖西、那坡和云南的富宁、广南等地,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学习壮语,了解壮族山歌,研究当地的古壮字手抄本,并用国际音标记录壮语和当地山歌。每到一个地方,长则住下一个月,短则一个星期,所到之处,人们都看到一个拉着当地人问个不停、讲着半通不通壮话的香港人。 2003年暑假的一个多月,他全部呆在桂西和滇东南的壮族山乡,与壮族语言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他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收稻谷、插秧、学壮语,同时向提供方块壮字手抄本的壮族民间歌师歌手讨教壮族的说唱艺术。期间,他还抽空学习了拼音壮文。此外,他还走访了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广西民族古籍办、广西壮学会等部门,搜集到了许多古壮字和现代壮文的资料。几年来,他还自费订阅了广西《三月三》杂志的壮文版,成了该杂志最忠实的读者。 一个香港人,为什么会选择壮族语言文化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课题?戴忠沛很认真地告诉我们:“壮语在中国来说,是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一个大语言,但是由于过去外界对壮族一直不太了解,使得国际语言学界严重忽视对壮语、壮文的研究,这既是一个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也是一个语言学者必须要向历史回答的课题。” 愿把深情留壮乡 说起今年在靖西、德保过年的感受,戴忠沛对浓烈的硝烟味、满地的红纸屑恋恋不舍。“香港早就没有过年的味道了!”他还意犹未尽地说道:“如果有可能,我真想长留德保不走啦。德保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令人很温暖。”令戴忠沛最感念的,是一批德保人为挽留本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努力。由德保有识之士共同建立起来的“壮族在线”收集了许多有关德保的民间民族文化知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工作在城里的德保人,为了让更多人熟悉德保话、热爱德保话,运用时下流行的电脑配器,用德保话翻唱许多流行歌曲贴到网上。一时间,德保的大街小巷传唱着许多德保话的流行歌曲,这在当地成了一种新时尚。今年春节,由该网站发起、县委县政府支持的“壮族新歌会”,就是以演唱这些用德保话翻唱的流行歌曲的歌会,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德保人有一个研究结论:那些从小会讲德保话的人,即使长大外出工作了,总会牵挂着家乡,有能力时也会回哺于家乡。而那些从小不讲家乡话的人,长大外出后很少顾念家乡。他们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从讲家乡话中培养对家乡的感情。”戴忠沛很有研究地说道,看来,他对德保的感情,绝非仅仅是丰富的壮语言文字,“我很愿意和他们一起去做这样一件对挽救民族文化非常有意义的事”。 从德保、靖西回来,戴忠沛在南宁逗留了几日,留宿于广西民族学院,便于尽可能近距离地了解广西的各民族文化,并专门拜见了覃乃昌、潘其旭等一批广西壮语言文化研究的学者。“壮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壮语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语言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研究壮族的文化,让壮文化更广泛地融入世界语言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戴忠沛落地有声的感言,使我们对壮语言文化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
|
编辑:马骎 作者:覃咏梅 覃祥周 |
我想问个问题,像这位香港贝侬的这个研究方向,将来出社会除了到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工作,或者当官外还有什么出路没有?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父母支持你的专业吗?
壮语在中国来说,是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一个大语言
==========================
太過籠統耶,華人本身也不會這樣分的,沒有所謂漢語,而只有華語/國語/普通話/官話及其他方言的耶。
壯語即使不分南壯北壯,使用人口也排在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及其他方言之後耶。
在德保,很多认识他的人都叫他依沛,完全把他当成壮人对待,他是我心里认同为数不多的异族贝侬之一,平易近人,博学多才且勤奋好学。歌会筹办期间,他也是忙上忙下。我们乐队现在用的GT-8吉他效果器购买时广州和南宁都没有货,他就在香港那边买了直接搭船到深圳交给红棉,一并购买的鼓皮有缺陷,他又返回香港换取,到德保后行囊没有放下就直接送到我们排练的地方,在此容我对阿沛真情地说声“谢谢”(那天这两个字不知怎么的没有说出口)。有一天找不到事做,忽然看到红棉有一堆门票没剪,大喜,遂认真地一一剪好,等等。
对于这篇报道,我有不少疑问和异议。如下:
建议:这里的“壮话”应该写作“壮语”,将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说成是“……话”,是不规范的说法,有汉语方言误导的嫌疑。
澄清:不常讲当地壮话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呢?靖西、德保两县是全国壮语最为强势的地区之一,即使是县城都是以当地壮语方言为主要交际语言而不像其他地区的壮族县城以桂柳话、白话为主,“不常讲当地壮话的人”除了部分在学校不说当地壮话的中小学生之外,那是指非当地人的外地人吧?靖西、德保两县能够举办壮族新歌会,正是因为其县城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言,所以可以接受以壮语为主持和演出语言的壮族新歌会。也正是这样,戴忠沛先生才选择这样的地区作为他主要研究的对象。那正在学习德靖土语的阿沛壮语比外地人还要标准,又有什么稀奇呢?
由德保有识之士共同建立起来的“壮族在线”收集了许多有关德保的民间民族文化知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工作在城里的德保人,为了让更多人熟悉德保话、热爱德保话,运用时下流行的电脑配器,用德保话翻唱许多流行歌曲贴到网上。
怪不好意思的,無端給捧上了《廣西日報》。事情是這樣的,我從德保回到南寧後,《三月三》的覃祥周老師把《廣西日報》的覃咏梅老師介紹給我認識,本來覃咏梅老師打算採訪港大壯語研究的情況,但畢竟我已離開港大,因此她轉向發掘我的故事,表示希望報導一下我作為香港人做壯語研究和在壯鄉生活的經歷。基本上我就是把自己的一些見聞和想法告訴她,然後兩位就寫出了這篇熱情洋溢的報導。對於內文一些不準確的地方,也只怪我說得不夠清楚。感謝紅棉把這些地方一一澄清。
其實做壯語研究做得比我好的人很多,對壯鄉熱愛的人也很多,其中不少是我十分敬重的朋友和前輩。無論怎說我都及不上他們。只是我作為香港人新聞價值較高,因此引起了記者的興趣而已。
另外,很多壯族地區都有優秀的、吸引人的文化,都有熱愛家鄉、熱愛民族和家國的本地精英。只是我到過的地方太少,因此才集中談德靖地區的情況。
作為來自香港的研究生,在壯鄉有時當然能享受到一些優待,但我心底裏更希望是能和本地人一道生活,大家平等的交往。如果一天我在德保被人誤會是本地人,或出外打工若干年回來的本地人,我是十分樂意被這樣誤會的。
新闻报道的内容有点误差是常事,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就算好的了。(做实验的时候,误差是被允许的,有错误则要作废。)
我是2002年圣诞节前一天在南宁见到红棉树和阿沛的,那是我第一次见网友。第二天我们一起去拜访路漫老师和三月三杂志社,那天下午还在路漫老师指引下拜访了广西民族报社。
三年来,我又多次见到了阿沛并一起聊了许多话题。根据我的接触,“痴迷壮话的香港人”这样的文章标题对阿沛不是很合适,因为他当年主要研究的是古壮字而不是壮语,壮族语言、壮族文化只是他顺带研究的东西(我的感觉是这样的)。现在,他在钻研其他课题之余,还兴致勃勃地学习、研究壮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并利用假期深入壮乡体验生活,这才称得上“痴迷”(不单单是对壮语的痴迷)。
呵呵~报道者的思维似乎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在多元文化并重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很多媒体人仍然唱的是老一套。在区外有的媒体报道广西民族的东西本能地表现出猎奇心态和描述的时候,区内的报道往往也如此,尽管报道对象不同,不过常出现歌功颂德式或者浮光掠影式的东西。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仅止于浮光掠影,一方面更可能是记者的眼界不够开阔,认识不够深。(并非针对楼主所贴这篇报道而言)
在研究文化的人眼里,任何社会现象或人物的经历,都具有其所由来的文化根源,蕴涵其之所以如此而非如彼的文化规律,都可视为某种文化的现象或产物。可是在许多媒体记者眼里,他们认为有所谓“新闻价值”的“材料”——根据我以前学的教材——也就是具备了新鲜性、接近性、时效性等等“新闻特质”,等待他们去挖掘和取舍的事件。在报道文化现象的时候,这样的取舍挖掘,就比报道都市新闻显得更无力甚至肤浅……
当然,如果要问,如果记者都以研究文化、描述文化的眼光去做任何报道,该怎么处理新闻事实?在下觉得,可能就出现某种困境了,也许是当下的社会环境无法出离的困境。不过,如果记者能够了解与接受一点人类学的东西,再做关于文化的报道,是否笔下的东西会更真实与丰富呢?也许这样的想法太书呆子气了吧,呵呵~~~
另外再说一句,个人觉得,新闻报道出现误差成为常态,成为理所应当容忍的现象,是件值得为社会感到悲哀的事,这样的社会且不说离“诚信社会”有多远,至少已经足以让人对所谓的社会舆论的公信力失去信心。
呵呵~似乎又是一句书呆子的话了
壮语在中国来说,是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一个大语言
==========================
太過籠統耶,華人本身也不會這樣分的,沒有所謂漢語,而只有華語/國語/普通話/官話及其他方言的耶。
壯語即使不分南壯北壯,使用人口也排在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及其他方言之後耶。
壮语是一种语言,而不是汉语的一种方言,我不知道北姑对语言学的认识是不是和我们有些偏差,拿一种语言去跟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去作对比!
壮语是一种语言,而不是汉语的一种方言,我不知道北姑对语言学的认识是不是和我们有些偏差,拿一种语言去跟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去作对比!
姑姑认为“沒有所謂漢語”,但有所谓“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耶。
壮语是一种语言,而不是汉语的一种方言,我不知道北姑对语言学的认识是不是和我们有些偏差,拿一种语言去跟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去作对比!
外國的語言學家並不同意是方言耶。
姑姑认为“沒有所謂漢語”,但有所谓“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耶。
對啊,若果說有漢語的話,就是北方話/官話耶。
“当然”二字不能如此轻易用上的吧?
呵呵~报道者的思维似乎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在多元文化并重逐渐成为主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很多媒体人仍然唱的是老一套。在区外有的媒体报道广西民族的东西本能地表现出猎奇心态和描述的时候,区内的报道往往也如此,尽管报道对象不同,不过常出现歌功颂德式或者浮光掠影式的东西。
这一方面可能由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了解仅止于浮光掠影,一方面更可能是记者的眼界不够开阔,认识不够深。(并非针对楼主所贴这篇报道而言)
在研究文化的人眼里,任何社会现象或人物的经历,都具有其所由来的文化根源,蕴涵其之所以如此而非如彼的文化规律,都可视为某种文化的现象或产物。可是在许多媒体记者眼里,他们认为有所谓“新闻价值”的“材料”——根据我以前学的教材——也就是具备了新鲜性、接近性、时效性等等“新闻特质”,等待他们去挖掘和取舍的事件。在报道文化现象的时候,这样的取舍挖掘,就比报道都市新闻显得更无力甚至肤浅……
当然,如果要问,如果记者都以研究文化、描述文化的眼光去做任何报道,该怎么处理新闻事实?在下觉得,可能就出现某种困境了,也许是当下的社会环境无法出离的困境。不过,如果记者能够了解与接受一点人类学的东西,再做关于文化的报道,是否笔下的东西会更真实与丰富呢?也许这样的想法太书呆子气了吧,呵呵~~~
高见!
小声问一句:阿沛是不是那晚坐在红棉树左边、戴眼镜、斯文、穿灰兰色休闲服、个子不高但眼神亲切、温和,热情而不失内敛的小伙子?
壮语在中国来说,是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一个大语言
==========================
太過籠統耶,華人本身也不會這樣分的,沒有所謂漢語,而只有華語/國語/普通話/官話及其他方言的耶。
壯語即使不分南壯北壯,使用人口也排在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及其他方言之後耶。
抗议把僚语与汉语方言置于同等地位!!
外國的語言學家並不同意是方言耶。
哪个外国语言学家不同意?说出来嘛
有毛病
粤人的实际观念是什么东西?
粤人的实际观念是什么东西?
粵人實際上是沒有所謂漢人的概念的耶,壯人、苗人跟瑤人,在粵人眼中,跟客家人、潮汕人及其他外省人一樣,都是非我族類耶,不過會粵語的可能距離會少一些耶。
不過粵人之中,地域上的歧視有時也很明顯耶,好像東莞人不單止歧視客家人,甚至連台山人也歧視耶。
基本上,說不同土話的粵人是因為廣州話而連成一體的耶,我鄉下台山的人以前是不會廣州話的耶,只是因為後來香港粵語電視的普及起作用耶。
東莞的媒體也是粵語的,而粵語在東莞土人之中是通行的,不過土人之間是講土話的耶,我老婆跟朋友也是講土話的耶。
抗议把僚语与汉语方言置于同等地位!!
就好像在一般人眼中,壯人跟苗人都是同一類,分別不大的耶。
哪个外国语言学家不同意?说出来嘛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2%A4%E8%AF%AD&variant=zh-cn
由于在语言学分类上,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有分歧,故粤语属于一门方言抑或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尚有争议。
======================
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若两种话语间不能直接通话,则这两种话语可定义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若两者间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可以直接通话,则两者可定义为同一种语言的两种不同方言。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粤语跟普通话是完全无法通话的,应分别归类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不过,一般认为,这并非语言分类的唯一标准,如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虽然可以通话,却列为三个不同的语言。语言归类问题上难免出现政治、文化上的考量,因此中国语言学家大多将粤语归类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严格以通话为标准,中国就要多出许多种语言,就连粤语本身可能也要分成多个不同的语言出来。总的来说,随著粤语的标准化,其真正独立成一门语言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
壮语在中国来说,是使用人口仅次于汉语的一个大语言
==========================
太過籠統耶,華人本身也不會這樣分的,沒有所謂漢語,而只有華語/國語/普通話/官話及其他方言的耶。
壯語即使不分南壯北壯,使用人口也排在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及其他方言之後耶。
“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只是汉语的分支,即汉语的方言,严格来说只能叫“上海话(苏杭话)”、“广东话”、“湖南话”等,不能称为“语”的。
壮语是和汉语不同的另一种语言,当然它也有很多分支(即各地方言,如武鸣话、上林话、德保话等,都属壮语)
“吳語、粵語、閩南話、客家話、湘語”只是汉语的分支,即汉语的方言,严格来说只能叫“上海话(苏杭话)”、“广东话”、“湖南话”等,不能称为“语”的。
壮语是和汉语不同的另一种语言,当然它也有很多分支(即各地方言,如武鸣话、上林话、德保话等,都属壮语)
這些只是政治上的考慮耶,尼沒有看上面的?
===============
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若两种话语间不能直接通话,则这两种话语可定义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若两者间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可以直接通话,则两者可定义为同一种语言的两种不同方言。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粤语跟普通话是完全无法通话的,应分别归类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不过,一般认为,这并非语言分类的唯一标准,如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虽然可以通话,却列为三个不同的语言。语言归类问题上难免出现政治、文化上的考量,因此中国语言学家大多将粤语归类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严格以通话为标准,中国就要多出许多种语言,就连粤语本身可能也要分成多个不同的语言出来。
在德保,很多认识他的人都叫他依沛,完全把他当成壮人对待,他是我心里认同为数不多的异族贝侬之一,平易近人,博学多才且勤奋好学。歌会筹办期间,他也是忙上忙下。我们乐队现在用的GT-8吉他效果器购买时广州和南宁都没有货,他就在香港那边买了直接搭船到深圳交给红棉,一并购买的鼓皮有缺陷,他又返回香港换取,到德保后行囊没有放下就直接送到我们排练的地方,在此容我对阿沛真情地说声“谢谢”(那天这两个字不知怎么的没有说出口)。有一天找不到事做,忽然看到红棉有一堆门票没剪,大喜,遂认真地一一剪好,等等。
令人尊敬的香港学者,是我们的贝侬,他的研究是有实在意义的。不象北姑,整天只知道说怪话,呵呵。
我想问个问题,像这位香港贝侬的这个研究方向,将来出社会除了到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工作,或者当官外还有什么出路没有?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父母支持你的专业吗?
我们乐队现在用的GT-8吉他效果器购买时广州和南宁都没有货,他就在香港那边买了直接搭船到深圳交给红棉,
我想问个问题,像这位香港贝侬的这个研究方向,将来出社会除了到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工作,或者当官外还有什么出路没有?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父母支持你的专业吗?
想不到N年前的旧帖子又被翻了出来。
Lwgnyez贝侬的问题我简单回应一下。一个学科或领域是否有价值,一是在于它本身有没有值得发掘的地方,二是它能为周边学科带来甚么新材料。这好比一个金属矿,一要它本身蕴藏量多,二要它与其他物料结合后能产生更大的效益,例如制作成各种的产品。如果两项条件都符合,就自然很有价值了。
我是研究人文学科的。壮族社会和文化本身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地方,以壮族对歌为例,这是一种以音乐形式表达出来的诗歌,文学性非常强,讲求押韵平仄又要讲比兴意境,实际对歌时很讲求个人的才华,同时(尤其在过去)承担很多人际沟通的功能,比起其他族群「民族音乐」所指的纯音乐或非常固定的曲调和歌词,无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我一直认为壮族对歌只要深入整理和发挖,就算申报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之无愧的。而对歌活动对儿童智力开发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很值得在小学、中学推广,组织比赛。可惜,至今学界连壮族民间存在多少种歌调、各地对歌格式如何等最基本的普查记录工作都似乎未仔细做过,很多民间的智慧就因对歌被视为「老土」、「落后」而随着老一辈的离开而消逝了。
对歌只是壮族文化「矿量」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宝藏,诸如壮语、方块壮字、壮族的传统民间信仰、花王崇拜、做巫、壮剧、稻作文化等等,都是十分有价值而应仔细、深入作田野记录和研究的。
近年,我还渐渐认识到,壮族地区物种极之丰富,有不少动植物都是珍稀濒危的品种。如果有一天有动植物学家在壮族地区发现新物种,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另外,民间尤其在农村地区,人们对各种植物的用途,都有很独到的认识(还未算上壮医的认识),其中不少估计之前从来没有人记录。
不论壮族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还是壮族地区的物种等,都是极之丰富的「矿产」,正等待更多有志人士的开发。当然,正如矿产一样,如果胡乱开发,最终只会造成浪费和污染。过去壮学一些研究比较粗疏,使得壮学在全国学界里所得的评价不算很高。如何将这些方面的研究引向更严谨、更仔细的道路,减少大炼钢式的多快省结果换来一堆废铁,是未来壮学研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范畴,就是研究壮族,倒底能为周边学科带来多少的养份?依我看来,目前壮学在这方面的潜质还未完全展示出来,使得周边学科对壮族的重视程度都较低。不过这种情势正急速的变化。例如在语言学方面,壮语的研究近年就越来越火热,其中一个原因,是本身已具相当规模的粤语研究学界,近二三十年在探索粤语源头时,在古汉语的方面似乎已走到一种困境,反而在侗台语那边杀出了一条光明可行的道路。现在粤语学界已充份认识到壮语和粤语在历史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壮语研究为粤语研究提供源源不絶的养份。在全球的侗台语研究中,壮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近年好些泰国学者都急不及待到广西做调查。壮族研究的其他方面,如果能结果各自领域,显露出壮学的「附加增值能力」,则必然也会像壮语研究般火热起来。
至于就业问题。我一直就是以学术研究为职业的,未来也打算这样。人文学科更大程度上是锻炼思维、对社会变化更加敏感,培养更细腻的洞察能力,这些素质不管从事甚么职业都很重要。当然近年大学教育产业化,大学某程度上已沦为高等职业训练所,那是一种悲哀。
我倒怀有一种想法,如果壮学研究壮大了,而且能与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话,在大学以壮学为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就会明朗起来,产生良好的互动。例如喜欢说壮语的人多了,就有需要多聘几个壮语主播,多聘几个壮文编译,就有更多壮文作家能靠写作维生。如果壮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广为人知了,至少一些旅游公司和政府文化部门会需要这方面的人材。正如家园开始编壮语流行曲,然后大家喜欢了,这潮流如果能壮大下去,未来早晚会出现以唱壮语歌为职业的歌手和音乐人。这都是良性的互动。
我想对我来说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以壮族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大学高校找岗位难不难?当然现在估计除了广西、北京和云南以外,还不会有哪个地方的高校开设专门的壮学教研岗位,但这不是大问题。壮族研究往往是结合某一理论范畴进行的。例如我是学语言学和文献学的,壮语和壮文是我的研究对象,而我在高校找工作,靠的首先是本专业的语言学和文献学理论是否过关,然后是我的研究对象有没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是否容易发文章、是否容易申请科研课题等。研究壮语的在这些方面都问题不大。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浅见。愿共勉之。
想不到N年前的旧帖子又被翻了出来。
Lwgnyez贝侬的问题我简单回应一下。一个学科或领域是否有价值,一是在于它本身有没有值得发掘的地方,二是它能为周边学科带来甚么新材料。这好比一个金属矿,一要它本身蕴藏量多,二要它与其他物料结合后能产生更大的效益,例如制作成各种的产品。如果两项条件都符合,就自然很有价值了。
我是研究人文学科的。壮族社会和文化本身有很多很有特色的地方,以壮族对歌为例,这是一种以音乐形式表达出来的诗歌,文学性非常强,讲求押韵平仄又要讲比兴意境,实际对歌时很讲求个人的才华,同时(尤其在过去)承担很多人际沟通的功能,比起其他族群「民族音乐」所指的纯音乐或非常固定的曲调和歌词,无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我一直认为壮族对歌只要深入整理和发挖,就算申报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之无愧的。而对歌活动对儿童智力开发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很值得在小学、中学推广,组织比赛。可惜,至今学界连壮族民间存在多少种歌调、各地对歌格式如何等最基本的普查记录工作都似乎未仔细做过,很多民间的智慧就因对歌被视为「老土」、「落后」而随着老一辈的离开而消逝了。
对歌只是壮族文化「矿量」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宝藏,诸如壮语、方块壮字、壮族的传统民间信仰、花王崇拜、做巫、壮剧、稻作文化等等,都是十分有价值而应仔细、深入作田野记录和研究的。
近年,我还渐渐认识到,壮族地区物种极之丰富,有不少动植物都是珍稀濒危的品种。如果有一天有动植物学家在壮族地区发现新物种,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另外,民间尤其在农村地区,人们对各种植物的用途,都有很独到的认识(还未算上壮医的认识),其中不少估计之前从来没有人记录。
不论壮族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还是壮族地区的物种等,都是极之丰富的「矿产」,正等待更多有志人士的开发。当然,正如矿产一样,如果胡乱开发,最终只会造成浪费和污染。过去壮学一些研究比较粗疏,使得壮学在全国学界里所得的评价不算很高。如何将这些方面的研究引向更严谨、更仔细的道路,减少大炼钢式的多快省结果换来一堆废铁,是未来壮学研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范畴,就是研究壮族,倒底能为周边学科带来多少的养份?依我看来,目前壮学在这方面的潜质还未完全展示出来,使得周边学科对壮族的重视程度都较低。不过这种情势正急速的变化。例如在语言学方面,壮语的研究近年就越来越火热,其中一个原因,是本身已具相当规模的粤语研究学界,近二三十年在探索粤语源头时,在古汉语的方面似乎已走到一种困境,反而在侗台语那边杀出了一条光明可行的道路。现在粤语学界已充份认识到壮语和粤语在历史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壮语研究为粤语研究提供源源不絶的养份。在全球的侗台语研究中,壮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近年好些泰国学者都急不及待到广西做调查。壮族研究的其他方面,如果能结果各自领域,显露出壮学的「附加增值能力」,则必然也会像壮语研究般火热起来。
至于就业问题。我一直就是以学术研究为职业的,未来也打算这样。人文学科更大程度上是锻炼思维、对社会变化更加敏感,培养更细腻的洞察能力,这些素质不管从事甚么职业都很重要。当然近年大学教育产业化,大学某程度上已沦为高等职业训练所,那是一种悲哀。
我倒怀有一种想法,如果壮学研究壮大了,而且能与社会群众相结合的话,在大学以壮学为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就会明朗起来,产生良好的互动。例如喜欢说壮语的人多了,就有需要多聘几个壮语主播,多聘几个壮文编译,就有更多壮文作家能靠写作维生。如果壮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广为人知了,至少一些旅游公司和政府文化部门会需要这方面的人材。正如家园开始编壮语流行曲,然后大家喜欢了,这潮流如果能壮大下去,未来早晚会出现以唱壮语歌为职业的歌手和音乐人。这都是良性的互动。
我想对我来说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以壮族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大学高校找岗位难不难?当然现在估计除了广西、北京和云南以外,还不会有哪个地方的高校开设专门的壮学教研岗位,但这不是大问题。壮族研究往往是结合某一理论范畴进行的。例如我是学语言学和文献学的,壮语和壮文是我的研究对象,而我在高校找工作,靠的首先是本专业的语言学和文献学理论是否过关,然后是我的研究对象有没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是否容易发文章、是否容易申请科研课题等。研究壮语的在这些方面都问题不大。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浅见。愿共勉之。
阿沛博士一番良言,让我们深感裨益。阿沛贝侬可以算是海外最关心壮族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的年轻学者了,向你致敬。
我心底裏更希望是能和本地人一道生活,大家平等的交往。如果一天我在德保被人誤會是本地人,或出外打工若干年回來的本地人,我是十分樂意被這樣誤會的。
Is-peiq 贝侬, 欢迎
越南语、朝鲜语、日本语也有许多词语跟古汉语密切相关。
粵語是否一種語言,純粹是如何劃分「語族」、「語言」、「方言」的問題。如果視漢語為一個「語言」,那麼北方官話、粵語、吳語等就是漢語下的「方言」。如果將漢語視為一個「語族」,那麼北方官話、粵語、吳語等就是漢語族下的「語言」。我純粹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將漢語視為「語族」,將各地方的話視為漢語族的語言比較恰當。但在國內視漢語為「語言」,將各地的話視為「方言」,據我所知是因為憲法規定各「語言」都有使用和發展的自由,如果將各「方言」在官方都正名為「語言」,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國家語言政策的法理基礎問題。
不過,粵語雖然有很多侗台語的底層,但粵語屬漢語族的一支(或:粵方言屬漢語的一支),這一點是沒有問題,可以確認的。
向哦沛致敬~!
你什么时候又来德保啊?一定要来碟姬的老家兴旺乡玩玩啊,这里也有很丰富的民俗和民间文化.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